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摘要

如今社会经济发展得飞快,工厂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那么,对供电量的需求以及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低压配网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要发展方向。

从事配网工作,应该遵从科学发展观,切合一切实际,并且带有预见性,兼顾未来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面对重过载的问题,按照规划的要求,有几种方案可以解决重过载的问题。第一,是与相邻台区进行低压负荷调整;第二,加装低压用户限流装置;第三,增容,就是换容量更大的变压器;第四,新建台区;第五,采取临时措施,限制工商户,工业用户接入。本文结合当地土地,环境,经济因素,采取了第三种方案。

本文介绍了东莞某配电站变压器出现重过载情况,并且对其进行负荷分析,以及采取了换容量更大的变压器的方案来解决重过载的问题,,还具体讲解了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重要的配电站内的设备更换以及配电站外低压线路的准确设计,并预计实施后的效果。

关键词:变压器,重过载,增容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配电网的背景分析

解决重过载问题是配网设计与建设的关键一部分,从我国的配网情况可以看出,城市配网设计与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不确定因素太多,无法预测到负荷的分布情况,以及牵涉的知识太多。除了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外,城市配网设计与建设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节约成本。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电力企业要做好电源点的选址工作,电源点的位置一定要合理,同时也要为搭建新的线路走廊制定好计划,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使用规划两者与配网设计与建设是紧紧相扣,互相配合的,不能因为贪图方便而产生冲突。

为了建立一个健康的配电网保证配网的正常运作,促进社会的经济的平稳发展。

应该在已建或改建的基础上增加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从而满足负荷的需要。提高配网的适应能力,在负荷超过预定值的时候,采取增加馈线或新建配电站的方法,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另外,若新建配电站,需考虑到土地使用情况,争取土建环节能一步到位。保证配网容量裕度,必要时增加联络点,若出现停电作业等情况需要负荷转移的问题,需要在不同的配电站或相同配电站的不同母线间添加联络开关。合理使用自动化设备,如加装故障指示器,可以缩短排除故障时间。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是针对东莞市常平镇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出现的重载情况的描述以及对其的配网规划设计,描绘出解决重载的方案的大致框架。除此之外。还讲述该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中低压配网在电力传输与分配发挥重要的作用,为了让电能质量得到保证,事故发生能显著减少,供电的可靠性能提高,中低压配网设计与建设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核心。

2018年东莞市供电负荷接连5次创新高;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了800亿千瓦时大关,达到806.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4%。其中,工业用电量58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7%,城市的用电量呈现了巨大的增长趋势。此趋势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对用电需求的增大,工厂的技术发展飞跃。在这种形势下,重过载现象就会普遍存在。

重过载指的是配电变压器在使用中,因为按正常周期运行,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或太多用户用电设备同时启动等情况下,引起配电变压器超过其铭牌80%或超过100%;使用的情况。当发生故障后,将会造成大片区的用户停电,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解决重过载问题是配网规划工作的重要任务,也具有很大的意义。

1.2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2.1 研究步骤

1.通过实地考察,根据数据分析,确定为重载情况,阐述解决重载的重要性。

2.与南方电网人员确定初步方案,再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筛选出执行的方案。

3.确定方案后,用CAD软件绘制相关图纸,体现方案,包括中压部分及低压部分的设计。

4.设计图纸后再列出方案及设计步骤。

5.预计实施此方案后的效果。

(结合通过在配网设计公司的实习,对东莞该台区配电网设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形成自己的观点)

1.2.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以东莞某台区为设计对象,对该台区配电网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该台区的负荷分布情况,再根据GIS的数据分析,确定重载情况,初拟定方案,第一,新建配电站,重新规划原台区的供电范围,从而减轻原有变压器的负荷压力;第二,若出现用地问题,没有空间新建配电站,则采取在原有配电站换大变压器的措施。然后再更改低压线路,从而达到解决重载的问题。

 1.2.3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东莞市该台区配变出现负载率大于80%,其中配变低压侧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值,即处于重载或过载运行状态,对该地的0.4kV供电存在很大的不稳定。将该地区的配电站变压器由容量为200kVA更换为800kVA,解决该配电站台区的重载问题,及满足该地区的负荷增长,新建该配电站变压器转接约426kW的负荷,新增配变负荷电流约为615A,负载率约为53.25%。分割负荷后,现有该配电站变压器总用电负荷变为560kW,预计配变负荷电流约为825A,负载率约为69%;有效解决变压器的重载及预重载问题,同时满足未来至少三年负荷增长需求。

第2章 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整体框架

整体设计内容为更换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200kVA变压器,新增800kVA变压器1台,转接原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及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260kW负荷,解决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重载问题及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负荷增长。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2-1 系统设计框架图

说明:本文第三章是对本工程涉及的两个配电站进行负荷分析,得出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属于重载情况,并通过更换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压器的方案转接负荷。第四章是对两个配电站所属台区进行分析,论证此方案的可靠性。第五章是对方案做出整体设计,系统部分有变压器的更换,高压电缆,低压柜的更换。0.4kv线路部分是指通过对线路的设计来实现对负荷的分配,从而解决重载。而电力电缆部分是描述配电房外的电缆走廊设计。设计完成后,预计实施后的效果,并在最后进行设计总结。

第3章 东莞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负荷分析

3.1配变基本信息

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位于东莞市常平镇司马村,由一台SCB9-800KVA配变供电,投运时间为2007年10月30日,共有四回低压出线,供电半径为320米,主要供电给司马六队及六队花园街、司马八队周边用电,片区域主要以居民、工厂为主,一楼工、商业、二楼以上是出租屋,还有一部分居民住房,为典型的工业住宅混合用电性质。

表3-1 司马南门站负荷性质表

配变名称 配变户号 所属变电站 所属线路名称 投运日期 配变类型 安装方式 配变容量(kVA) 2019年最高负载率 配变运行状态 主要用电性质
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 0319009900098150 司马变电站 10kV水围线(701) 2007-10-30 干变 室内 800 117.91% 过载 工、商业住宅混合

通过判别重过载配变时要有效剔除短时间冲击电流造成的配变重过载情况,并结合《公用配变负荷管控指导意见》中重过载配变定义要求,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符合指导意见,判定为重载配变。

3.2负荷分析

(一)近三年负荷情况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3-2 司马南门站近三年月负荷曲线图

从图3-2司马南门站近三年,月负荷曲线图分析得出,2018年该配变最大负荷出现在5月,最大负荷为715.66kW,平均每月负荷为491.59kW,年度最大负载率为93.25%,处于重载运行。2019年该配变最高负荷出现在7月,最大负荷为832.37kW,平均每月负荷为585.15kW,最大负载率为117.91%,处于过载运行。

(二)最大负荷月负荷分析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3-3 司马南门站19年7月日负荷曲线图

从图3-3最大负荷月日负荷曲线图分析得出,2019年7月呈现出用电负荷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有一定的波幅变化迹象,说明居民主导着用电的趋势。

(三)最大负荷日负荷分析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3-4 司马南门站最大负荷日整点负荷曲线图

从最大负荷日整点负荷曲线图可知,该配变负荷峰值出现2019年7月17日23时00分,峰值为1293A。

从曲线的形状可以看出,负荷高峰出现用电负荷基本呈现晚高峰,这与居民用电习惯相吻合,该时段配变出现重载情况,假若长时间以该状态运行会影响配变的使用寿命。

功率因数情况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3-5 司马南门站最大负荷月功率因数曲线图

由最大负荷日功率因数曲线图可知,该配变最大负荷日的功率因数均在0.98以上,满足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大于0.90要求。

(五)台区用户信息

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供电用户有271户,其中非工、商业73户报装573kW,居民191户报装容量为1596kW,普通工业7户报装容量为158 kW,用户共报装容量共2327W,户均容量为8.59kVA。

三相负荷情况表3-6 司马南门站三相负荷情况

出现最高负荷时刻 最大负荷时刻A相电流(A) 最大负荷时刻B相电流(A) 最大负荷时刻C相电流(A) 配变额定电流(A) 最大单相电流负载率(%) 最大负荷时刻三相不平衡率(%)
2019.7.17 23:00 1202.4 1293.6 998.4 1152 117.91% 38.14%

由三相电流曲线图可知,在负荷最高时刻(23时00分),该配变的三相不平衡率为38.14%,考虑到最高时刻是突发性,不适合作为参考对象,则另选几个三相电流不平衡平均值作为参考,为29%,满足公用配变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率≤40%的要求,不需进行三相负荷调整。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3-7 司马南门站最大负荷时刻三相电流曲线图

(七)周边台区负荷情况

周边320米内的台区负荷都已饱和,无法与相邻台区进行低压负荷调整。

第4章 东莞某配电站重载的现状

4.1台区现状

本项目位于东北区常平镇。该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5℃,每年5至8月份为降雨高峰期,6至10月份为夏季高温期。负荷高峰期一般发生在每年的8月份。本工程涉及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配电台区的现状情况如下:

4.1.1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现状

本配电站为配电房型,配电房是指带有低压负荷的室内配电场所,低压用户电能的获取离不开配电房,设有10kV进线(可有少量出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柜等装置。配电房里的设施分为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其中,低压部分设备与配电变压器在一个房,高压部分设备在另外一个室。变压器为S9-200kVA,即容量为200kVA的油浸式变压器,GCK型抽屉式低压柜5台,设备投运时间为2002年,此配电站由元江变电站10kV石牙头线供电,有低压出线4回,低压主干线导线规格为BVV-120。供电范围在常平镇司马村,供电半径329m。此配电站台区2018年最大负载率为73.51%。

4.1.2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现状

本配电站为配电房型,内有一台SCB-800kVA变压器,即为容量为800kVA的干式变压器,GCK型抽屉式低压柜5台,设备投运时间为2010年。由元江变电站10kV石牙头线供电,现有低压出线4回,低压主干线导线规格为BVV-185。供电范围在常平镇司马村,供电半径252m。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2019年7月最大负载率为117.91%,通过判别重过载配变时要有效剔除短时间冲击电流造成的配变重过载情况,并结合《公用配变负荷管控指导意见》中重过载配变定义要求,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符合指导意见,判定为重载配变。台区供电区域存在厂区用电负荷,不能满足未来三年负荷增长。

4.2解决措施

本期工程更换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200kVA变压器,新增800kVA变压器1台,转接原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及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260kW负荷,解决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重载问题及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负荷增长。

新建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台区新建3回低压线路以满足新增负荷接入需求。

第5章 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5.1设计依据

由于周边320米内的台区负荷都已饱和,无法与相邻台区进行低压负荷调整,建议增容10kV司马石牙头站#1配变,增容后调整负荷,减轻该配变的负荷及满足新增负荷接入需求,保障配变设备可靠运行。

5.1.1设计基础条件

由于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出现重载情况,而考虑到没有足够土地空间新建配电房,以及周边的台区负荷接近饱和,采取增容的方案符合配网设计与建设的要求。而且当地气候(风力,温度等),地势适合本次设计方案。

5.1.2主要设计原则

(1)方案结合了广东南方电网的典型设计模块。。

(2)新建部分属于甲乙供的范畴。

(3)工程是在土地,成本等条件允许下进行的。

5.2设计部分

5.2.1系统部分

首先,与供电局人员到现场勘察,并根据之前供电局提供的负荷分析,得知为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出现重载情况,并发现周围台区的负荷近乎饱和,所以采取了增容司马石牙头站#1配变的方案,从而使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的部分负荷分配到司马石牙头站。

司马石牙头站#1配电房变压器由原来的S9-200kVA更换为SCB11-800kVA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1 10kV配电网系统图(改造前)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2 10kV配电网系统图(改造后)

如图5-3、图5-4所示,在更换变压器的同时,由于容量为200kVA换为800kVA,因此,连接变压器与司马石牙头站#2配电站的GO2高压柜之间的电缆也要做出改变,由原来的ZRC- YJV22-8.7/15kV-70mm2替换为ZRC- YJV22-8.7/15kV-120mm2。另外,由于,此配电房的设备的投运时间为2002年,相对落后,则需在里面安装一个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TTU).来对变压器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测。

TTU的安装,不但可以对该变压器运作进行监测,同时会收集信息传送到主站,并可以更快让工作人员进行数据接收,并随时做出应急处理。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3 司马石牙头站2#系统图(改造后)

TTU的安装,不但可以对该变压器运作进行监测,同时会收集信息传送到主站,并可以更快让工作人员进行数据接收,并随时做出应急处理。

如图5-4所示,可以简单看出司马石牙头站#2配电房高压柜的构造:真空负荷开关、隔离刀、操作机构、电流互感器、熔断器、避雷器、带电显示装置、保护测控装置,以及连接高压柜与变压器之间的电缆。

更换变压器,对高压柜至变压器之间的电缆的选型也是什么关键,不得差错。

变压器容量为S,变压器高压侧额定电压为U,额定电流为I

I=S/U/1.732=800/10/1.732=46A

根据我们采用的ZRC- YJV22-8.7/15kV(即铜芯电缆)的安全载流量,按照实际用电情况,目前物资库常用的铜芯电缆70mm2/120mm2/240mm2/300mm2,我们理应采取用70mm2的铜芯电缆,即可满足到800KVA变压器的运行,但考虑到后期可能还需增容改造的情况,则选择了120mm2的铜芯电缆。另外,铜芯电缆两端需配有相应规格的电缆终端头,以保证高压柜与变压器间的安全连接。

在电压器选型方面,由于油浸式变压器s9在东莞的物资当中最高容量只有630kVA,因此只能选用有容量为800kVA的SCB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与油浸式变压器有不少区别。油浸式变压器是一种内部被完全密封的变压器,且在封装时注入油,达到防潮,防氧化的效果,避免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降低,但由于该地段曾发生火灾,因此为保证用电安全,就不适合使用油式变压器,而选择防火性能更好的干式变压器。干式变压器绝缘性能也十分良好,机械性能稳定,而且损耗低,空载损耗比国标水平低10%,过载能力也十分强,若带有冷却风机,可以承担10%-50%的过载带来的压力。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4 s9油浸式变压器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5 SCB干式变压器

同时,替换变压器时,也需把配电房原有的低压柜替换了。如图5-6;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6 0.4kV配电系统图

由于由200kVA的油浸式变压器更换为800kVA的干式变压器,因此原有的GGD低压配电柜不符合高容量的要求,需要拆除并更换。原来的低压配电柜由一个进线柜、一个计量柜、两个出线柜、一个补偿柜,而新的GGD柜,由一个进线柜和一个补偿柜一个补偿柜和两个出线柜组成。进线柜可以把一段母线与变压器的低压侧相连接,并能起到对这段母线的过流、过压保护。另外,补偿柜具有补偿功能,并且保障补偿率有百分之四十,也就是意味着,能给容量800kVA的变压器提供320kVA的补偿容量,以此来减少运输电能的损耗,另外分补容量为90kVA,共补容量为230kVA。分补是利用负荷开关对单相做补偿,就可以对A、B、C相各自独立地工作,而共补是对三相电路同时做补偿,三相同时工作,同时闭合,同时断开。出线柜就是从变压器低压侧输送到各用电处的需要用到的配电柜,本次工程中,有三台低压出线柜需要使用,其余一个属于备用。配电柜中互感器作用是使通过的大电流能在小容量计量或监视器件上反映出实际数据。

说明:

1. 柜深均为800(1000)mm。

2. 计量柜须有标明基本技术参数的铭牌,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所有导线的横截面积规定不小于4mm2,电压二次回路导线横截面积不小于2.5mm2。柜门及端子排、电流互感器、电度表等均应有必要的装置,需要加封,保证其正常运行。

3. 低压出线开关采用动作电流可调式开关,开关整定值应与电缆截面匹配。

4. 电能表的二次试验接线端子要求(采用凤凰端子):1).电流端子:采用纵向 开关分断式的试验端子;2).电压端子:采用横向开关分断式带插孔滑块的试验端子;3).通讯端子:采用通讯专用的微型端子。

5. 低压计量小室内需预留集中器安装位置。

另外,配电房内会配有一个发电车快速接入装置,它是一种运用微机自动技术的电气接头设备,它被研发出来,是在突发性灾害时需要临时抢修以及保护性供电所用到的设备。而更换变压器,固然会对周围用户的用电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外部使用发电车来解决临时用电的问题。

采用发电车快速接入装置说明:

在进线总开关负荷侧,总开关与母线连接处,预留U型铜接线母排TMY-50×6,作为发电机接入点,不另采用开关,便于固定线耳。

2、由预留母排至电房外新建发电车快速接入装置,敷设ZRC-YJV-0.6/1kV-3(2×240)+1(1×240)。

3、发电车接入前,必须先将进线开关分断,并抽出至隔离位置,同时必须拉开所有出线塑壳开关,确保不能带负荷接入发电机。

5.2.2 0.4kV线路部分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7 0.4kV电力线路走向图(改造前)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8 0.4kV电力线路走向图(改造后)

如图5-7、图5-8所示,青蓝色线内的为司马石牙头站#1配电房的台区,线内的用户的电能就是靠此配电站提供。黄色线内的为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的台区。其中,图5-7有三个解口点,即为将0.4kV线路就此点解开,继而重新分布负荷。图5-6,就是线路的改造方案。将从换大变压器的司马石牙头站#1配电房外引出三回低压出线。由A-C1点新敷设电缆ZRC-YJV/22-0.6/1kV-4×240mm2//63米(此电缆为阻燃级数为C级的交联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低压电缆终端头(4×240mm2/)2套,电缆上墙1处,重复接地1处,防倒供电装置1组 ;由A-C2新敷设电缆ZRC-YJV/22-0.6/1kV-4×240mm2//116米,低压电缆终端头(4×240mm2/)2套,电缆上墙1处,重复接地1处,防倒供电装置1组;由A-C3新敷设电缆ZRC-YJV/22-0.6/1kV-4×240mm2//113米,低压电缆终端头(4×240mm2/)2套,电缆上墙1处,重复接地1处,防倒供电装置1组。

电缆上墙之后就要接上低压架空线(BVV-120,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形护套线)。

新建的这三回低压线路,其中:

1、1#开关(630A)新出线规格为ZRC-YJV22-0.6/1kV-4×240mm²,转接原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4042开关工业负荷100kW;主干线电缆沿东深路通道敷设,采用排管方式敷设;

2、2#开关(630A)新出线规格为ZRC-YJV22-0.6/1kV-4×240mm²,转接原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4031开关工业负荷约80kW;主干线电缆沿东深路通道敷设,采用排管方式敷设;

3、6#开关(630A)新出线规格为ZRC-YJV22-0.6/1kV-4×240mm²,转接原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台区4023开关工业负荷约80kW;主干线电缆沿东深路通道敷设,采用排管方式敷设。

本方案的0.4kV线路由电缆部分和低压架空线部分组成。电缆与低压架空线的型号选择也是至关重要,选择劣质电缆及架空线,不但会烧毁设备,而且还会构成人身财产安全。选择交联聚氯乙烯电缆,不但耐热性能及绝缘性能好,而且具有载流量大的优点。它是在电缆线芯上先挤包一层1mm厚的半导体交联聚氯乙烯,在绝缘层外面也要包一层半导体丁基橡胶或挤包一层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再包一层 0.11mm 厚的钢带。低压架空线BVV-120mm2,是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圆形电缆,可承受温度是150度,具有抗碱性,每一组低压出线的低压架空线都会有四条,这是因为低压输电一般为三相四线系统,A相、B相、C相和零线。如图5-9所示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9 低压四线终端进户重复接地图

采用的是TN-C系统保护接地的方式,架空线路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沿线路每0.5km处、分支线长度超过200m分支线。当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4欧姆时,每次重复接地电阻不得超过10欧姆;当允许工作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时,允许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30欧姆,但不少于3处。

同时,低压架空线与地下的电缆承接,必须要构造“桥梁”,地下的电缆在相应点上的建筑物墙壁上需要固定沿上,才能采用绝缘胶布干包或低压线夹与低压架空线进行搭接。

5.2.3 电力电缆通道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10电力电缆通道图

如图5-7所示,为在司马石牙头站#1配电房外的电力电缆通道图。电缆的敷设方式的选择有很多。例如顶管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沟敷设、槽盒敷设、直接埋地敷设等。在我的实习过程中,与南方电网工程部的工作人员揭版可以发现,顶管敷设、排管敷设、电缆沟敷设三种最为常见。根据本次工程的条件,为节约成本,以及路径并不属于交通要道及重要地段,经过协商,允许采取直接开挖,即排管敷设。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11 1层2列行车排管敷设图

排管敷设一般有2孔、4孔、6孔、8孔、16孔,甚至更多,如图4-8所示的就是2孔的,是1层2列分布,通常决定孔数的是当地建设以及未来发展需要。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图5-12 1层2列行车三通井敷设图

另外电缆井是配合地下管道,作为远距离地埋供电使用的,作为线路的安装及检修电缆井必不可少的,常见的电缆井有直线井,转角井,三通井等。直线井,顾名思义是直线距离一旦超过50米,就要安装一个直线井;转角井,则是处理有拐角的情况;三通井则是处理有分叉的情况。

5.3 预计实施后的效果

更换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压器后,转接约426kW的负荷,新增配变负荷电流约为615A,负载率约为53.25%。分割负荷后,现有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配变总用电负荷变为560kW,预计配变负荷电流约为825A,负载率约为69%;有效解决变压器的重载及预重载问题,同时满足未来至少三年负荷增长需求。

第6章 设计总结

本项目设计采用的更换司马石牙头公用配电站#1变压器的方案,同时做出相应的电缆通道以及低压架空线的走向,可以解决司马南门站配电房#1变压器的重载的问题,在周围台区的负荷饱和的条件下,此方案保证能安全实施,预计的实施效果也能达到预期标准。在设计开始前,必须对涉及台区做好负荷分析,确定重载情况,要分析环境,经济,土地,负荷分布等情况,才确定选择换大变压器的方案解决重载。方案确定后,需要通过CAD图纸来体现方案。而换大变压器的方案,不单单是单纯的换变压器,而且要更换低压柜,更换连接变压器与高、低压柜的电缆,在室外也要做出相应的电缆走廊以及低压线路走向。

本次设计是我通过从事配网设计的实习期间得出的成果,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这份工作运用到不少的电气知识,书本上的知识也更好地体现在工作当中。CAD软件的使用,是工作当中的关键;通过现场勘察,我也清楚我们平时所见的配电房的真面目,高压柜,变压器,低压柜的选型与应用,以及高低压柜的系统图;在室外勘察,也了解到低压架空线和电缆综合运用,以及电缆走向的意义。另外,在选型方面也是要注重细节,现场情况要尽可能地分析清楚,很多都是细节问题,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用电质量和用电安全,因此不容的半点马虎。

参考文献:

[1] 20180307 配网标设和典型造价V2.1广东部分

[2] 董健,郭锋.配网工程的设计优化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4

[3] 蔡捷恭.浅谈新形势下的配网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268-269

[3] 夏 轰,《佛山市 2009一2013 年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

[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5]《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导线》GB14049-1993

[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

[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

[8]《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9]《城市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11] J Ehnberg. Power of Community Distribution to Design[J] Value Engineering, 2016, 2(3):14-21

[12] A. Goikoetxea,J.A. Barrena,M.A. Rodriguez,G. Abad.“Active Substation design to maximize DG Integration”.Paper accepted for presentation at 2009 IEEE Bucharest Power Tech Conference.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再次,衷心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把书本上的知识细心讲解于我。在社会,单单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考验你的不止是你的知识水平,更是考验你的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而我很幸运,老师所教的正是为我打下基础的,论文的顺利完成正是最好的体现。同时也要感谢在学校,在社会上,给我帮助与支持的同学们,朋友们。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东莞市某配电站变压器更换重载工程的系统设计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1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7240.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1月16日
Next 2023年1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