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快速增长,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社会中,由于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养老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如何解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

  摘要

  步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发展,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快速增长,我国逐渐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社会中,由于我国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养老在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如何解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传统的家庭化养老模式和社会养老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老龄化形势需要,老年人口是一个有特殊需求和需要特别照顾的庞大群体,我国目前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这一过程中,社区的逐步发展使其逐渐成为了各种养老服务的载体和媒介,城市内的社区养老服务业随之崛起,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已经日益显示出了发展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我国的社区养老起步相比发达国家较晚,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了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本地区的养老基础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新型的社区养老对于当前我国养老问题解决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为我市继续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做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社区养老;养老服务;养老管理

  1绪论

  1.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1世纪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高龄老年人,残疾老年人和空巢老年人生长迅速,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且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老人越来越多,一对年轻人要抚养四位老人和孩子,家庭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在养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小,解决城市老年人养老普适性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中国现在和未来的老龄化需要。老年人群体是一个有特殊需求的群体,必须特别照顾。而中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养老逐渐兴起,受到媒体和公众的热切关注,社区养老模式的新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发展的优势。面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如何更好地利用社区养老模式弥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功能的不足,如何健全居民养老管理机制是我们当前需要迫切寻求的解决方案。
  1.1.2研究意义
  社区养老服务弥补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和社会机构养老资源的不足。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为例,本文研究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体现在:本文理论基础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嵌入理论,希望能对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的社区养老管理机制研究有所助益,通过对老年人养老需求及社区养老服务现状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发现该地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现状及不足,从而寻求措施保障老年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研究社区养老管理机制做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意义体现在:对老年人养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养老管理机制,不仅能够对社区养老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期为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而且对研究其他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对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现状
  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老年人社区服务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成果。查普曼(2002)通过比较养老机构和社区护理发现,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养老服务是最方便和最经济的方式。Chmid(2004)根据研究,解决养老服务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矛盾,有必要向XX提供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提高退休金服务质量。W.Challis(1985),格里菲斯(1998)研究证实,“老年人”需求导向的社区护理服务管理提高了效率。根据英国肯特社区护理计划提出的“病例管理”模式,老人可以对社区护理进行评估,从而提供服务和管理以提高效率,从而建立一个一套跟踪服务流程。格里菲斯提出了“护理管理”的概念,“由英国国家卫生和社区照顾法”(1990)得到证实。通过护理管理了解社区服务对象需求,通过沟通服务需求,设计“社区护理服务”,社区服务提供者进行协调和整合,提高社区服务的管理效率。
  1.2.2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中国对养老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周卫文(2001)提出,养老服务应该履行6个职能,包括解决问题、确保支持、医疗、心理安慰、参与社会和老年教育。童兴(2001),王金成(2000),王国锋(2004),杨延才(2011)学者和其他学者研究城市社区护理服务的优势,并认为社区护理服务最能满足老年人的理性和情感需求。童兴等人认为,针对目前我国资源短缺,老年人口居住相对集中的状况,社区养老更适合,这种服务方式能满足老年人在家中享受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和也需要管理。李晓燕和齐亚轩(2013)分别对中国的几种养老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老年人面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自我照护和退休照护条件恶化,发展缓慢的问题的机构养老金,以及在嘟嘟区改善养老服务的必要性。王金成(2000)表示,社区养老服务是一个“无家可养的养老院”,它弥补了传统家庭养老金和机构养老金的不足,是一种汇集社区资源为社会提供社会支持的方式老人。

  1.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思路
  本文以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为例,研究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重点通过对大桥街道社区老年居民的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存在的不足并究其原因,最后从规章制度建设、工作队伍管理、设立权威机构、多方投入参与、民众观念五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1.3.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文献资料来获得资料,对国内外社区养老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明确概念,为分析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基层养老现状及需求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来收集数据,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较客观的评价。

  2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由于青年人数减少和老年人人数增加,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老龄化社会是指国家或地区中,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的比例,或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的比例,此时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对于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老年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例总是在逐步增加。中国是严重老龄化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数据,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4%。这一现状对我国当前社区养老管理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目前,大批老年人退休后,社区负责其退休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的日常管理工作。因此,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能够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社区养老保障制度尤为重要。
  2.1.2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是指一种过渡性方式,从分散式家庭养老到集中式社会养老,向社区引入机构养老服务,然后在熟悉的社区中实施家庭养老。其特点是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并继续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家人的照顾。同时,社区的有关服务机构和人员为老年人提供老年人服务或照顾服务。例如,老年护理中心、老人日间护理室、助餐等社区老年服务场所都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日常护理需求,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各种服务,与其他老年人、服务人员接触,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人际需求,及时解决老年人家庭的后顾之忧。社区养老吸收了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使得家庭养老金与机构养老金相结合,这是一种针对中国国情和21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新型养老方式。
  2.1.3社区养老管理
  社区养老管理是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各方的管理,以及参与提供服务的主体和客体各方的组织和协调。它不仅包括社区组织管理,社区设施管理和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流程,还包括社区老年护理人员的服务管理。对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方法和效率,XX责任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窗体底端
  社区养老管理是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各方的管理,以及参与提供服务的主体和客体各方的组织和协调。它不仅包括社区组织管理,社区设施管理和基于社区的养老服务流程,还包括社区老年护理人员的服务管理。对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方法和效率,XX责任和管理模式等方面。

  2.2理论基础

  2.2.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被称为“基本需求水平理论”,由X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类需求可以分为五类,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年人的生理需求是能够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安全要求是老年人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个人和经济安全;社会需求主要表现在家庭成员的陪伴下需要陪伴,同时还需要与周围社会保持联系。老年人对老年人的需求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面对身体的功能逐渐衰退,身心都在逐渐减退,也不适合继续工作,所以他们更需要尊重需求。渴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求的最高境界,老年人离开了工作岗位,依然希望通过社会参与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观,自我发挥热,自我实现。因此,在老年服务体系中,要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2.2.2社会嵌入理论
  社会嵌入性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需要嵌入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中。嵌入的概念首先由德国的布拉耶提出,然后在发展过程中,格兰诺维特提出社会嵌入性理论,认为要在过度社会化和缺乏社会化这两个极端中找到平衡点,找到个人与社会的平衡。老年人也需要继续参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活动,形成老年人社会关系的需要。首先,老年人失业,这使老年人感到经济和个人身体差距;其次,老人从忙碌的工作中,离开原来的社会关系,由参与者转变为社会工作的旁观者,这种角色差距可能会让人产生被动,身体不适,屯;疾病和老年人将面临身体,远离孩子,失去夫妻一系列问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有了社区养老管理机制,老年人能够在社区中享受多样化服务,也参与了社会生活。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居民养老管理机制研究

  3大桥街道社区养老管理现状

  3.1大桥街道老年人群体养老服务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3.1.1大桥街道老年人群体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老年人群体老龄化趋势加快,年龄结构和家庭结构和服务需求都发生了变化。
  (1)地区老龄化趋势加快发展
  上海杨浦区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经济繁荣,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老年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截至2017年底,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老年人口已占比占总人口的23%。据估计,到“十三五”末,该区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老年人口比例和人数的迅速增加使得对生活护理等老年人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老年人年龄分布结构发生新变化
  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社区高龄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养老内容差异很大。需要根据老年人年龄结构的最新变化提供适当的服务。
  (3)家庭结构发生了转变
  受到子女外地工作或出国等因素的影响,上海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老年人的家庭结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显着变化。空巢老人家庭的比例很大。近年来,与老年人分开生活的年轻人的比例一直在增加,这导致空巢者的数量增加,特别是老年人独居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生活和精神护理都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提供老年服务来取代家庭的某些功能。
  (4)养老服务需求发生了变化
  中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处理退休后老年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上海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化,需要提供衣服、食物、住所、交通和医疗服务等服务。且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提供退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处理退休后老年人面临的经济问题,上海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但老年人的需求多样化,需要提供衣服、食物、住所、交通和医疗服务等服务。且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法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因此,了解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对提供退休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窗体底端
  3.1.2大桥街道老年人服务需求分析
  (1)老人的生活自理需求
  通过调查,能够在“吃,穿,吃,上厕所,洗澡,做家务,打电话,洗衣服,购物,做饭,散步等12项日常活动中充分照顾自己的老人的比例为82%,帮助他人所需的比例为14%。其中,需要照顾他人的比例只有3.05%。这表明,老年人中有生活护理服务需要的人数较少,而且养老服务的内容可以扩大到生活护理。
  通过调查,能够在“吃,穿,吃,上厕所,洗澡,做家务,打电话,洗衣服,购物,做饭,散步等12项日常活动中充分照顾自己的老人的比例为82%,帮助他人所需的比例为14%。其中,需要照顾他人的比例只有3.05%。这表明,老年人中有生活护理服务需要的人数较少,而且养老服务的内容可以扩大到生活护理。窗体底端
  (2)老人的日常活动需求
  调查发现,“老年人每天最多做的事情”排在最前面的几个是:走路(69%),看电视(65.6%),做家务(57.05%)。根据需求分析,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步行场所是老年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看电视时,老年人是目前电视观众的主要观众;老年人做家务的比例很高。这说明老年人家务负担重,建议可以尝试社会化部分家务,通过志愿者或者XX购买服务的方式,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调查发现,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老年人比例很低,只有7%。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退休,未来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人数将大幅增加,互联网也将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老年人网络服务和互联网使用教育将成为未来老年人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3)老人的医疗服务需求
  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相比,老年人群是最常去医院的人。医疗保健是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要,医疗费用占所有生活费用的37.45%。调查显示,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乐观。一般慢性病有54%,严重疾病有7%,健康人只有33%。根据深入访谈“访问医院不方便的原因”,最常报告的问题是医生长期排队。对于“疾病治疗的首选医院”的问题,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三甲医院,比例高达85%。但经过深入访谈发现,很多老年人其实都想在社区医院看病,开药,但社区医院的药物清单太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所以即使是感冒药只能进入三甲医院排队。
  与其他年龄组的人相比,老年人群是最常去医院的人。医疗保健是许多老年人的真正需要,医疗费用占所有生活费用的37.45%。调查显示,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不乐观。一般慢性病有54%,严重疾病有7%,健康人只有33%。根据深入访谈“访问医院不方便的原因”,最常报告的问题是医生长期排队。对于“疾病治疗的首选医院”的问题,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三甲医院,比例高达85%。但经过深入访谈发现,很多老年人其实都想在社区医院看病,开药,但社区医院的药物清单太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所以即使是感冒药只能进入三甲医院排队。窗体底端
  (4)老人的养老模式需求
  据调查数据显示,83%的老年人喜欢在家养老,访谈得知,原因在于老年人每天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交流,由孩子提供养老服务。但根据调查,目前老年人和儿童共同生活的情况很少,空巢老人的比例居高不下,未来家庭养老模式将后续无力,因此,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大多数老年人不得不面对的选择。与此同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人也占一定比例,达到17%,这说明一些老人仍然需要住在养老院。

  3.2大桥街道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已采取的措施

  大桥街道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人居多的居民社区,这里的老人主要的养老方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与传统家庭养老不同的是,这里的养老服务不仅有家庭的介入,还有很多专业机构社区以及志愿者的加入,让养老服务能够更贴近生活,同时,也反映出社区居民邻里的和谐共处。
  在杨浦区大桥街道的养老服务中,所涉及的相关服务机构有以下几类:杨浦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大桥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大桥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杨浦区安监局、杨浦区公安消防支队、杨浦区食药监分局、杨浦区质监局等机构。杨浦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要负责对本行政区内的养老机构进行行业管理,社区在自主推行社区养老的同时,还需要XX机构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提升社区养老的效率和作用,我们所说的监督机制,是要在社区养老的基础上对于为老人服务的一些专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这些机构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合理有效,同住主管部门还应该定期对于辖区内的养老机构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相关服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此外质监局和药监局还应该对辖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和商铺进行质量把关,确保老人用到的食品药品的安全性。社区作为最基层的服务机构,应该阻止一些常态化的队伍,帮助老人维修电器或者处理一些突发情况,对于在养老过程中出现的纠纷和问题,社区应该组织专人进行调解和沟通,有效规范的为老人提供服务。这几个部门有区级、有基层组织,他们之间不但存在着上下级关系,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来说,也是互相体谅、互相帮助的兄弟机构。
  在社区养老服务日益发展的当今,光依靠XX的“公力量”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的相关需求,此时,一些带有非盈利性质的民间组织横空出世。在大桥街道的养老服务模式下,所参与的民间组织包括:民办敬老院、大桥街道老年协会、杨浦区志愿者队伍等。
  同时,大桥街道还建立了XX、中介机构、服务实体三个层面的联络体系,在XX的宏观指导和推动下,由中介机构与服务实体进行联络与协商,并将协商结果反馈给XX层面,由XX层面运用公力量来推动整个事件的进展。这三位一体的格局,改变了原先中介组织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的混乱局面,使得公权力的管理机构与私权利的服务机构相分离,将一些能由市场自行调节的部分放归市场来进行调整,这为社区养老模式进一步引入市场化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的内容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提供日常的生活照顾;第二类是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及健康保健的服务;第三类是满足精神需求的服务。
  第一类主要包括送饭、洗衣服、理发、打扫卫生、擦身、陪同购物、上门维修、代领物品、代缴费用等项目,上海市是通过XX采购服务项目的方式来扶持这些项目的;第二类主要由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包括医疗、代配药、陪同就医、保健、康复按摩、推拿等方面的服务;第三类包括社区老年活动室、社区老年大学、街道老年协会、保健资讯站等机构,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丰富大桥街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在服务流程方面,大桥街道的临清路居委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居委会内设有网络社工这一职位,专门负责社区养老事宜,有老年群众或者老年群众的家属来访时,先向网络社工进行登记及备案,然后由网络社工直接处理一些紧急、简单的事宜,同时进行上报,若解决不了,则及时报告相关有职责权限的部门进行处理。

  3.3大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存在问题

  3.3.1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各种养老政策的方面的法规少,且原则性较强,比较宏观,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没有遵循的标准。上海市杨浦区大桥街道社区对应的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制度也存在操作性低、对接不准的问题,导致养老政策与政策对接有缝隙。
  3.3.2社区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为老年人服务的工作人员中获得正式资格的人员很少,专业注册并登记在案的保健人员和护理人员更是凤毛麟角,这一现象直接影响了养老服务的质量。近几年我国虽然也逐渐意识到了社工资格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对社工的培训和资格认证,但大多数还是停留在短期的简单、系统培训上,并不针对具体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培训所提供的主要是类似于家政服务的项目,而这满足不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老年人口对于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养老模式的需求。街道和社区的相关工作人员所承担的服务工作内容非常繁重,而人员数量却一直低于正常需求水平,大学生不愿来、中年人学不会、人员职能混乱、知识结构参差不齐,这些都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使得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出现了瓶颈。我国目前的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十分缺乏,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上门服务和护理工作,而许多管理人员往往也因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能适应新时期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要求。
  3.3.3社区养老观念认识不到位
  对于社区养老服务模式这一新型的养老模式来说,无论是从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还是养老服务的受体老人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芥蒂和观念滞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来说,往往缺乏其自身的主体意识,并不能积极发挥其作为桥梁作用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主动去寻求政策的支持。而对于养老服务的受众——广大的老年人来说,根深蒂固的“内靠在家养老,外靠XX劳保”的思想观念使得他们对社区养老模式存在一定的疑虑和偏见,甚至是抵触,认为这和去养老院没有区别,只是家人逃避养老责任的一种途径。在社区养老政策推出的初期,因为宣传不到位、政策实施的压力不够,而间接导致了目前社区养老不受老年人和老年人家属重视的原因。社区老人的参与意识和参与动力尚且不足,志愿者机制也未形成,服务职能停留在上级安排的层面,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3.3.4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不高
  老年人因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不断衰退,很多都患有慢性病,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较高。但在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住院难。虽然全国许多一流的医疗机构都集中在北京,但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病人数量非常多,这些医院已经不堪重负。XX也号召市民有病可先去基层医院就诊,社区医院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对行动能力、精力、体力都比较弱的老人来说应该是最方便的选择,大多数老人其实希望在枉区医院看病、开药,但社区医院的药品名录过少、医疗水平不高,不能满足老人需求,有时即使开点好一点感冒药也只能去三级医院排队。老年人日常保健、健康照护的需求也很高,但社区提供的相关服务却远远低于需求量,还存在着供给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
  3.3.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完善
  随着城市老龄化的日益严重,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越来越多。社区养老服务虽然发展迅速,但其目前针对的主要是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群体(包括孤寡老人、军烈家属、低保户等)。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必须要有一定的公共财政资金作为保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着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投入范围较小等问题。
  大桥街道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补贴、社区办公经费、福利彩票和一些社会上的募集经费等,但这些远不能满足社区养老资金的需求,经费的严重匮乏直接导致了XX采购服务项目的标准偏低、涉及面变窄、请不起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等情况的出现,这将直接使得社区养老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要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到更好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在对大桥街道社区进行走访后,笔者发现基层社区养老服务不足的最主要问题是缺少资金的投入和财政拨款利用率的低下。比如“星光老年之家”里,没有活动、没有固定人员、没有其他多功能的用途,“星光老年之家”已被闲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度被改造成麻将馆、桥牌馆。这是财政拨款和XX支持力度不足的一个小方面,但从中折射出的问题却是困扰我们如今社区养老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问题所在,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是处在起步阶段,很多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无论是从机构和设备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和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让更多老人能够感受到社区养老带来的便利,我们就必须从基础设施方面入手,加大力度进行基础建设,确保社区养老服务能够真正为老年人带来帮助。创造一个和谐舒适的社区养老环境。
  3.3.6资金短缺
  众所周知,要办一所养老机构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社区养老服务虽然不需要大型的硬件条件做支撑,但对于环境营造、设施配置、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整个社区养老的运营成本整体偏高,现在的社区养老普遍需要国家的财政做支撑,民间组织和社会力量对于动辄百万的投入只能持观望态度,而反观被服务者——老年人这边,老年人的收入主要依靠的还是退休金和养老金等,并不是很富裕,如果XX的养老设施和其他服务单纯由享受服务的老年人来承担也是不合理、不现实的,所以目前资金短缺也是社区养老服务难以开展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地方XX的财政支出能力有限,不可能无限制地投入,且社区养老服务设计市内的诸多部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较难;另一方面,个人和社会的经济能力有限,也不能有效地捐助给公益事业;最后,社区的基本经济收入层次也在不断地影响和衡量着社区的服务质量。

  3.4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4.1社区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细致
  我国为老政策法律法规出台滞后,养老有关的法律法规操作性不强。目前老年权益保障法及上海市老年权益保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内容还是过于笼统原则,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实施规范,实际操作性不强。虽然在养老服务方面有不少相关的政策,但送些政策一直没有上升到法律制度层面,2015年5月才有了我国首份地方性居家养老服务法规《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在此之前对老人福利机构的管理最直接的依据只有《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原则性较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没有遵循的标准。同时由于各地区的政策不统一,衔接不准,造成政策的"碎片化",地区分割严重,各个政策之间的衔接性不足,难形成系统,加之有的政策本身的制定层次偏低,造成其强制性不足,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不理想。
  3.4.2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管理不规范
  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专职人员培训教育机制尚有缺陷,对于专职人员的科学的考核体系不完善。大多数人员受教育程度不足,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或正规的专业培训,专业化方面还很欠缺。在职的培训工作又跟不上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发展的要求,在对老年人护理、也理慰藉等专业知识缺乏,大部分仅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养老服务队伍工作人员的待遇及社会认可度也有待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等,导致社区为老服务专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足,影响服务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志愿者人员数量少,准入和退出也没有统一的管理。
  3.4.3各方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涉及社区的设施建设使用、商业服务、医疗资源等等多方面,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目前养老工作是由民政局主管,而医疗机构是由卫生部口主管,社区商业服务由商务委主管,辖区内分属各上级部口的机构的统筹协调比较困难,缺乏资源整合与联动机制,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尚未有能够统筹管理、协调各方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的权威机构或姐织,
  3.4.4专项资金支持不足
 
  XX作为养老资源提供中的主导力量,资金支持力度与社区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攀升不相匹配。而社区养老服务专项的资金,是作为社区工作资金的一部分,包括在社区建设的专项资金中,根据社区工作安排拨款。而社区本身无法筹集所需资金,无法实现自治。因资金不足,许多设想无法完成,设施、站点设置也受到限制,也造成社区养专职服务工作者的薪酬水平備低,影响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发展。

  4加强大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4.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规章制度建设

  4.1.1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措施
  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在未来推进养老服务发展中,立法机关加强养老服务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快制定比如《老年人福利法》、《老年人护理服务制度》、《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标准》等一系列适合我国国际的相关法制法规。从制度建设入手,对社区养老服务管理从法律上进行规定,使社区养老服务管理有法可依。建议立法机关加强养老服务方面的立法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根据社区自身况细化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法规,增强法规实施中可操作性,为实际工作提供遵循的标准,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注意增加政策间的有效衔接,让各方政策形成合力,真正促进大桥街道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的良性发展。
  4.1.2确立适应大桥街道的特色社区养老服务保障制度体系
  确立适合大桥街道社区特色的为老服务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地利用上海市杨浦区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地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管理。出台社区养老服务管理相关的政策措施,细化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法规,进一步增强法规实施中可操作性。要深入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调研,不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研究。对于社区内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XX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赡养人和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无赡养能力或者扶养能力的,由地方各级人民XX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者救助。可建立高龄津贴制度、社区养老服务制度、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为有就餐服务需求老人供餐的服务、无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制度、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健康体检服务制度等。

  4.2规范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管理

  4.2.1完善培训考核机制
  社区养老模式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国内并未出现及时的能够针对该模式进行的培训,这导致了现阶段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缺乏职业操守的现象频频发生。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和情况,从短期来说,XX应该提供更多的基础服务培训项目,先着重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使这些服务人员能够在工作之余提升自我的修养与价值,并完善自己应具备的专业技能。从长期来说,XX应增强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在各高校中的地位,及时开辟一些专业对口、具有开设意义的专业,形成从专业院校到普通高校等一系列的培养体系,亿满足日益增长的工作需求,填补社区服务业的巨大用工缺口。
  4.2.2提高从业地位和待遇
  对于社区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宣传引导,扭转人们的固有观念,建立对于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社会荣誉感,提升从业人员对社区养老服务从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社会尊老敬老意识。第二,充分利用媒体,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进展和成就,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必,得到群众的认可。第三,对从事社区养老服务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制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职级标准,根据级别执行分职级的薪酬标淮。实行按劳取酬、逐年逐级增长的工资分配,激励从业人员自我提升。同时还应给予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增强社区养老服务专职王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4.3设立权威机构协调多方力量

  4.3.1设立权威机构加强社区医疗管理
  将老龄委设置成为专职的养老管理机构,根据需要调整老龄委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老龄组织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上级部门应就现行医保制度进行深入调研,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加大社区医院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医疗水平。完善药品目录、取消社区医院年度医保限额等。缓解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4.3.2拓展社区老年人医疗保健形式
  社区采取多种形式如姐织专家讲座看诊、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满足老年人最关心的医疗保健、身体照护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解决老年人的后顾之忧。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方便,给予优先权。

  4.4多方投入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

  4.4.1加大XX对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目前我国的财政性拨款和财政补助是我国各地社区养老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及娱乐活动都是XX出资进行建造和进行的,而同时,XX财政还需要负担那些特困老人的生活补助,一些地方XX因财政收支平衡等问题而放松了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造,这对于社区养老模式的正常展开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设施所需的资金的筹集,不仅需要XX来进行适度规划,更应制定出相应的、详细的预算报告,合理地、逐步地增加对社区养老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补贴。
  据走访得知,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以社区自筹为主、XX拨款为辅,再加上部分社会赞助。由于大桥街道地处杨树浦,上世纪是以工业为主的社区,加上近年来该地区的厂房搬迁等一些列问题,本身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高,,单纯依靠XX拨款的“等、靠、要”方式根本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需求。因此在以XX投入为主的前提下,社区必须主动出击,开展各种活动向外界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筹措必要的运转资金,保证社区养老服务的正常运行。
  应将社区养老服务的性质从公共行政性经营转向市场化经营、从XX主导型管理转向XX与民间组织共同管理、从由财政补贴维持转向XX与企业共同自负盈亏,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市场的整体积极性与参与性,能更好地为社区养老服务。同时,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企业也可以根据当地社区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来提供不同档次、价格高低不同的有偿服务,来进行一定的盈利,这样既能增加老年人的养老选择,也能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能帮助地方XX解决一定的就业难问题,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4.4.2引导社会资金力量投入社区养老服务
  重视非XX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管理发展中的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养老产业。建立由XX、社会、市场优势互补的社区养老服务机制,探索形成专业化运营的社会养老服务新模式。在目前阶段,要从环境上给予宽松的环境,从培育开始,让社会资金力量能够介入到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中,积极探索区域内社会资金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路径与方式,努力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搭建平台。各级人民XX和有关部门在财政、税费、±地、融资等方面采取措施,鼓励、扶持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兴办、运营养老、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文化体育活动等设施。

  4.5转变民众对社区养老的思想观念

  “在家养老”的观念在中国这个传统的国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想要转变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能促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化过程。
  在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居委会干部、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作为推动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和主要参与者,一要通过走访本社区老年人的家庭,掌握其一手资料,并针对具体家庭情况来进行社区养老服务必要性和优势的讲解、推广;二要通过具体地方XX的政策指引,制定符合本地区地域特点的养老服务内容,使民众能及时了解到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三要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方式,使家庭中的老年人和年轻人都能逐步认识到社区养老的优点;四要通过开办老年大学、组织文娱活动、和其他社区的交流等活动,来帮助老年人认识到社区养老服务的多样性和人文性。

  5总结

  根据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形式,未来几年内,我国的城镇化和工业信息化将进一步发展,我们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必然会收到信息化工业化的一些影响,养老的形式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由原来单纯的家庭成员养老会逐渐多样化发展。因此,当下阶段急需社区养老服务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来对原始的养老模式作出补充和完善。
  尤其是对于老年群体,社区生活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老年人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社区活动,老年人之间能够进行交流沟通,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满足,很多老人年其实物质生活已经能够得到满足,最缺乏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关怀,所以,社区养老能够解决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害怕陌生环境的问题,让老年人更加舒服和适应,所以社区养老必然将成为我国养老的主流趋势,更影响着整个社区、社会的结构和发展。
  我们应把握住XXX背景下社区养老问题的挑战与机遇,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有关资源为我国社区养老服务创造有利的条件和政策保障,逐步解决以现代社区养老问题,以新型养老模式为切入点,加强整个社会的养老保障体系制度建设,是我国当前养老保障工作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处理好养老问题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好社会的和谐,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席恒,任行,翟绍果.智慧养老:以信息化技术创新养老服务[J].老龄科学研究,2014,2(07):12-20.
  [2]韩延栋.小规模复合型社区养老模式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22-24.
  [3]王盛,白雨晨.关于发展社区养老模式的研究[J].科学发展,2014,(03):101-112.
  [4]唐迪,余运江,孙旭,高向东.XX购买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研究——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西北人口,2017,38(03):93-99.
  [5]青连斌.社区养老服务的独特价值、主要方式及发展对策[J].中州学刊,2016,(05):77-83.
  [6]石玉温.当前我国社区养老模式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7]屈昌辉.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中心的养老服务产业体系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1):1-5.
  [8]鄢子龙.信息化条件下采用社区养老模式的居住小区规划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
  [9]刘婷婷.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4.
  [10]蔡中华,王一帆,董广巍.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基于粗糙集方法的数据挖掘[J].人口与经济,2016,(04):82-90.
  [11]陈莉,卢芹,乔菁菁.智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人口学刊,2016,38(03):67-7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79.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2月26日
Next 2019年2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