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在园艺行业的应用研究

 摘 要

菊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它不仅色彩斑斓,身姿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霜冻、不畏鲜花盛开的品格,自古以来就有“花中君子”之称,受到人们广泛喜爱。中国菊花是中国这片沃土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的体现,是 “花卉文化”瑰宝之一。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成和不断进化,不仅依靠着大自然的力量,也是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的产物。作为友谊的使者,菊花是中国送给世界的财富,它受到各个国家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丰富的品种。本文介绍了中国菊花的特点、历史沿革、主题花展、未来之路等方面在中国花卉业进入世界花卉市场的今天,回顾中国菊花的形成历史,研究中国菊花在世界园艺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些古老品种的开发和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园艺;菊花;花展

 1 菊花概况

菊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之一。它不仅色彩斑斓,身姿万千,而且具有不畏霜冻、不畏鲜花盛开的品格,自古以来就有“花中君子”之称,受到人们广泛喜爱。中国菊花是中国这片沃土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的体现,是 “花卉文化”瑰宝之一。中国菊花品种的形成和不断进化,不仅依靠着大自然的力量,也是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的产物。作为友谊的使者,菊花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精神财富。菊花的品种分化和性状变异研究已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园艺育种史意义上公认的最后一个世界性奇迹了[1]。在现代中国及古典菊花”花文化”学术思潮的巨大影响带动下,我国中国等本土菊花学者继续保持独领风骚[2]。在中国中国的花卉业开始进入世界花卉市场的历史今天,回顾世界中国的菊花品牌的开发形成发展历史,研究分析中国的菊花品牌在现代世界园艺史道路上中所能够发挥起的各种重要历史作用,对于推动这些中华古老文化品种资源的有效开发研究和推进中国世界花卉产业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也具有其十分广泛积极重大的科学现实意义[3]。

 1.1菊花形成的原因

自然变异是一大原因。菊花作为菊科、菊属植物,属于多年生半木本草本植物。菊花是种下变异丰富的植物,同一种不同单株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是人工选择的重要材料[4]。此外,菊花属内种内杂交非常成功,在其本土状态下存在天然野生杂种[4,5,6]。这一特性为菊花品种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遗传变异依据。史正志、范成大、历代菊花艺术家都多次提到,菊花在栽培条件下会发生变化[1,3,7]。

此外,栽培技术中各种变异的保留也是原因之一。从野生到引种种植菊花,保留了物种的特殊变异,使得菊花可以保持千年来的继续进化。同时,栽培环境对野菊花影响很大,使得菊花易产生变异。从最早的九华菊花,到药用洋甘菊,都是从野生状态引种到田间,通过驯化的原始变异类型,经过几代人的人工栽培都可以保留下来。此外,各种技术的不断进化,诸如控制水肥的条件使变化得以保存[1,2,7]。

合理的人工选择是重要条件之一。自菊花开始在田间种植,就存在选择育种这一人工步骤。选择强壮、饱满、美丽的种子,并将它们与种子饱满的种子一起种植。宋代各类菊花专著均明确将选择作为保存品种变异的一种手段,并将“产地选择”作为菊花的一种方法。明清花艺图强调了种子保留和选择的重要性。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十年,菊花艺术家的选择更加轻松。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观念为菊花品种的选择指明了方向[1,2,3]。

1.2菊花的分类

从品种分类可以看出中国菊花种类的多样性。按颜色分类有黄、白、红等。黄色是菊花的天然颜色。如菊花可分为夏菊花、秋菊花、菊花;按花径大小分为大菊花、菊花、菊花;按栽培方法分类可分为独本菊、多本菊、桌菊、大林菊、崖菊、塔菊、领带菊、盆景菊、花坛菊、切花菊、地被菊等。还有按叶子形状、花瓣形状分类的[8,9,10]。全国研讨会上菊花品种的分类在上海举行1982年11月决定,这两个等级的花瓣和花朵类型是菊花的分类的重要依据,总结成五花瓣类型,30花类型,13个亚型和8色系列[4]。这些丰富的品种类型给了中国菊花广泛的应用。中国现代菊花品种分类方案是以观赏植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和菊花与其近缘野生种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为基础,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的方便性[9]。随着菊花育种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品种。一般来说,任何分类系统不是万能的,但上面的分类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的是菊花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基本上建立了一个分类框架,然后离开房间,也可以使用这个系统来预测未来品种,菊花品种可以使圆盘式增长,图案更加丰富。目前栽培菊花已划分为54个花型,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

 2 菊花的栽培历程

菊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谊之花。世界各地的菊花原产于中国。中国的唐宋时期。菊花从韩国传到日本。1688年,它传到了欧洲,然后传到了X,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2.1菊花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菊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据文献记载的栽培历史已经有三千余年了。在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上,菊花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远在西周时代,就有菊花的记载。菊花至秦汉时代,已开始作饮食菜用,据古书所云,秦代咸阳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晋唐时代,菊花渐从饮食药用向田园栽培过渡,半饮食而半观赏。陶渊明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证明菊花在晋代已经栽培。南北朝时,每年夏至人们常把菊花和小麦研成灰,用来防治蠹虫。菊花进入唐代,种植者日趋普遍,田园、庭院已到处可见,咏菊诗文大量出现。公元1104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菊谱,也是世界第一部艺菊专著,刘蒙泉《刘氏菊谱》问世。至明代菊花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品种也进一步发展,同时有很多学术价值高的专著问世。清代菊花以北京为中心,从宫廷府第至城乡民间,养菊、赏菊在京城蔚然成风。

 2.2 中国菊花走向日本

据史料记载,日本菊花是从中国引进的。这是日本的大和时期,也就是中国的唐朝。日本的第一次“菊花宴”是在天目皇帝统治期间举行的,展出的菊花是野菊花。平安时代,改名“重阳节”。这时,饮菊花酒的长寿源于中国的传说,由此可见风是从中国传入的。只有在江户时期(1661-1673),少数平民开始种植观赏菊花。在宋朝(1096-1279),有大规模的民间种植和盛大的菊花交易会。直到正德、享保年(1711 -1736年),日本一直在举办菊花展。日本的第一本书是松平来宽在保庆四年(1754年)所作。书中说,日本还没有学会完整的菊花种植步骤。在贝原益轩《花谱》(1694)中也提到了中国菊花的引进。1869年,日本太正皇帝宣布菊花为皇家盾徽。1889年,宫内省指定十六瓣花为标准,并规定,菊花心的直径为花朵的八分之一,作为皇家盾徽。明清时期,日本菊花品种得到改良,中国菊花品种在日本得到进一步发展。中国菊花品种和菊花技术被引进日本,与日本文化相结合,与日本野菊花杂交,形成了日本菊花品种群[11,12]。

2.3 中国菊花走向欧洲

17世纪中期,菊花引入欧洲。1689年,荷兰作家出版了《大东方花菊花》,这是欧洲第一个歌颂菊花的作品。18世纪中期,路易把大量菊花带到法国种植。19世纪,英国植物学家将菊花种引进英国进行杂交育种。从那时起,英国园艺师培育了许多大圆菊,已被引进到美洲各国[13]。从那时起,这种著名的中国花已经种植在世界各地。

 2.4 菊花的主要研究机构

如今,菊花已成为世界性广泛种植的花卉,被各国园艺爱好者高度重视。英、X等国都具有主要的菊花研究机构。例如,X菊花协会和英国菊花协会。中国菊花研究会于1990年建立,这里汇聚了一大批技术精湛的菊花工匠、菊花爱好者和科研人员。每年会定期举办菊花学术、技能交流,以谋求菊花行业的光辉明天。

可以看出:菊花一直在世界的园艺行业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菊花的行业特点

  3.1品种丰富

作为具有悠久传统的农耕文化历史的中国,在这一文化的熏陶下,在深厚的中国农耕技术的基础加持下,中国园艺家和园艺爱好者们培育出了丰富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品种。如上所述,中国菊花的种群极为丰富,仅菊花就有3000余种[14]。此外,中国的菊花家族也因菊花品种群的多样性而大为丰富,其中的许多类别菊花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依旧存在不断发生自然变异的能力,从而为菊花品种的进一步丰富提供了无限可能。

3.2文化内涵独特

古人赞菊花有五美:“圆花高悬,准十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发,君子德也;昌霜吐颖,象贞质也;杯中体轻,神仙食也。”以此为标准,曾有极品、珍品、正品、下品之说[14]。这些品格均可以反映中国人对菊花特有的审美:中国人对花卉的鉴赏是从色、韵、香、姿等全方位的鉴赏;通过花的隐喻,抒发情怀,所有菊花名品都有人们遐想无限的品种名称;欣赏时注意独特的品味。因此,中国菊花在品种名称、花姿、栽培、应用等方面都与西方国家不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3栽培技术优异

中国菊花品种群的形成,反映了中国优异的菊花栽培技术不断发展。历代菊花园艺家以及菊花爱好者们在控制水和肥料、扦插菊花、嫁接技术、塑形采摘技术、菊花母体的选择与保存、菊花的调教等方面表现出了高超的栽培技术以及种植技巧。这些栽培技术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3.4应用形式丰富

丰富的菊花品种也为菊花的应用带来了许多便利。因此,菊花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丰富多样的花朵品类。中国菊花的主要应用形式有:独具特色的花型变异应用形式、多阶段的盆景菊花应用、盆景菊花与独特的菊花塑形艺术。最近几年以来,切花菊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发。菊花在插花,盆花,园艺和其他应用中是通用的。各种各样的申请形式,使菊花真正成为千家万户的一朵花[6]。

3.5用途广泛

秦汉时期,人们更加重视菊花的多种经济用途:“菊花可摘、花可入药、袋可作枕、酿可饮”,有菊花酿造的记载[15,16]。如今,菊花茶已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料。至今开封地区仍有吃菊花菜的习俗。

作为一种观赏材料,菊花除了可以盆栽观赏以外,在造景和造型方面同样也彰显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盆景、插花、大型节日造景等活动中,同时可以被应用于特殊造型的制造,从而创造丰富美丽的秋季景观。如悬崖菊、塔菊、大立菊、盆景菊、地被菊等名字都能想到的意思。它也是秋季花坛的主要材料。

 3.6分布广泛

菊花的另一个优点是广泛的分布于祖国和世界各地,可以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物理地理条件下种植,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中分布最为广泛的观赏性植物。

3.7群众基础广泛

中华民族爱花,种花赏花的习俗源远流长。从首都北京到古城开封,从北方的冰城哈尔滨到南方的菊花城中山,更不用说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了。中国有多达8个城市以菊花为市花,可见菊花在中国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

1995年在X爱荷华州举办的中国菊花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精美的菊花珍品受到了X人民的广泛赞誉[17]。这说明了菊花的魅力已经超越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边界,这种动人的美丽成功的征服了世界。然而,X的普通民众难以掌握和了解其精湛的栽培技术,并且中国菊花更为丰富和复杂专业的菊花塑形技术和广泛的用途同样也没有向世界展示。尤其是,中国菊花名称所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中国哲学仍然是深奥未知的。中国菊花就像一个害羞的东方少女戴着神秘的面纱,我不知道怎么讲,世界上的百花园也不知道如何接受这神奇的东方花朵。

 4 我国菊花主题花展的介绍

中国菊花主题花展按内容和形式可分为菊花综合展、菊花特色园、菊花花场和花海三大类。综合菊花展按展览规模和参展包括:中国菊花展览会、菊花国际博览会以及各级城市、城镇等地举办的菊花专展览会。

4.1综合性菊花展览会

中国菊花展通常在全国城市园林、园林部门、花卉企业等省市举办,由花卉种植单位共同参加的菊花展览会,是目前中国水平等级最高、规模范围最大的菊花主题专门的花卉展,简称为全国菊展。1982年,第一届中国菊花品种展览会在上海举行,之后该展览会改名为中国菊花展览会,删去了品种二字。每三年在上海、杭州、无锡、成都、合肥、南京、中山、小榄、开封、北京、荆门等地方各举办一次展会。菊花展览能给主办当地的花卉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和综合效益,例如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从而使得众多城市积极申办该展览。

经过近40年的发展,菊花展览会的展览规模、影响力等特征不断突破,展览的形式逐渐丰富多彩、展览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菊花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菊花的表演技艺和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及全国菊花赛事产业发展水平。

中国的菊花展览从第一次大会开始,就确定了“展赛结合”的形式,即展赛活动。比赛从最初的4个类别,包括诸如:特色品种展示、盆栽菊花欣赏、新品种展示、切花菊花比赛共10项活动,发展到今天的13个类别44项活动,在不断丰富比赛项目、完善比赛规则和标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传统菊花展示形式,应用地被菊花、推广切花菊花、食用菊花,运用以菊花为主要材料的景区、立体花坛、展位、花缘等景观艺术和展示技术,提高展览水平和效果。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观赏性和综合实力的高水平菊花主题花展。

中国的菊花种植面积广泛,北至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至青藏高原,东至沿海地区都有菊花种植,许多城市都有菊花展览。同时,在一些菊花艺术较为集中的地区,菊花种植历史悠久,菊花文化已成为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各大城市选花热潮兴起,太原、山西、山东、德州、潍坊、河南开封、北京以及广东中山等地纷纷为市、县、镇鉴定菊花),大大推动了菊花展的发展,一些城市将菊花表演内容拓展为城市菊花节的节庆活动,主要在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和旅游景点举行。除城市花卉城市外,菊花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天津、唐山、成都、上海、济南、乌鲁木齐等各级城市都会定期举办菊花展览,成为国庆和重阳节期间重要的群众赏花活动。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是菊花文化的故乡。据传说,南宋时有移民到小榄,看这里的菊花为珍宝,他们在此开垦定居,建立家园。小林菊花的栽培在明代已十分普遍,赏菊、赏菊日盛,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菊花”,从清代嘉庆会举办大菊花开始于1814年,此后,一年一度的甲戌菊花节按照大会每60年举行一次,是最近的嘉曲盛事1994年,同时每10年举行一次中菊花会,每年举行菊花交易会,以欣赏和喜爱菊花,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传统活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开封菊花种植历史悠久。宋代有赏菊会和斗菊活动。人们非常喜欢菊花。开封20世纪80年代,菊花被指定为市花,每年举办菊花庆典已经35年了。节日的主会场和分会场设置在龙亭公园、清明上河公园、铁塔公园等公园和景点,与城市园林环境融为一体,形成整个城市尺度的赏菊氛围。开封市菊花文化节不断创新发展,树立了开封市良好的文化品牌,对推动当地菊花产业和经济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2菊花专类园

植物特色公园是植物园或园林中集植物品种收集、展示、新品种培育、园林绿化、科研推广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公园。菊花专类园的含义是在一定面积内种植的菊花或者其他菊科植物的特色园林。中山市的小兰镇就有菊花文化公园和四川成都人民公园,两公园共建了菊花主题园林。

作为一座城市人民公园,成都人民公园建立了一座“菊花园”。菊花主题公园,以菊花为主题,采用了古代传统园林的造景建筑手法,根据植物的选取与配置手法展示菊花品种,设置了菊花主题浮雕、咏菊主题诗墙、菊花主题的文字书法等等,突出了菊文化与园林景观建筑学的有机融合。在中国的传统的植物园和绿地中很少有菊花园的存在,主要原因是菊花是草本植物,具有花期集中的特点,而传统菊花确是以盆栽为主,非常适合季节性集中做展览。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菊花,建设成为具有有影响力的菊花园,将会有效促进菊花种植的收集和引入,对于菊花文化的不断普及和教育,为菊花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菊花特种园建设应在分析研究菊花品种资源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科研和推广功能,实现观赏与应用、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4.3菊花花田花海

花海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然或人工簇状开花植物景观。菊花花田是大型观赏菊花、茶菊、药用菊花,形成花田、花田景观。按功能类型可分为农业生产、花卉基地和景区三种类型。以农业生产为例,中国浙江、湖北、江苏、安徽和河南等省都存在广泛的菊花茶产区域。菊花茶在中国是重要的农田景观作物,可以形成大面积的菊花花田和花海景观,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增值。例如,湖北麻城市是“中国菊花之乡”,它种植了几千年。每年秋天,这里都会举办盛大的菊花节,菊花海景观具有地方特色。其他山茶花产地,如安徽滁州、浙江桐乡和江苏盐城,在收获期和花期的高峰举行菊花展或节日。花卉基地类是菊花生产或研究基地开放后形成的花田景观。如江苏胡树、南京农业大学淮安等地菊花科研基地,再加上菊花种植资源的贮存、新品种的有效选种、栽培新品种实验和科学研究成果示范,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菊花田,研究基地向公众开放,成为花卉旅游热点。

4.4菊花在奥运中的应用

2008年在北京中国中心举行的冬季奥运会闭幕式将首先是对中国文化的展示。这是世界给中国的一个机会。这一次是我们推广中国品牌花卉品牌的一个机会,借这次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次机会充分展示中国的花卉文化,也可能是我国中国牌花卉企业走向世界展示的一种机会。

在奥运花卉材料的选择问题上,中国园林和艺术界已达成共识,花卉材料应具备以下五种特点:(1)起源于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花卉材料;(2)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的花卉;(3)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即普通家庭也具有种植和栽培能力;(4)易于栽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5)申请形式丰富多样。由此可见,中国菊花是奥运会上使用的有力花卉备选材料。

菊花无疑是在中国广泛的变异的类型和丰富而多样的装饰材料,为奥运会提供了大量的选项的布局的奥运会运动员们手中的礼花,从城市街头到绿地景观,运动员们的客房装饰,甚至在桌上也可以当做奖励礼品食用,菊花就能做到几乎是到处都开花。中国菊花品种开放的季节条件的先天局限性已使栽培其新品种成为另一项新挑战。这可能就是让中国的菊花在看到了奥运火炬之余光的同时留下的又一缕阴影。如何继续让象征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国神奇古老之名花瑰宝——中国的菊花继续在夏季奥运会圣火中继续发挥着作用,是让中国花卉博物馆和文学艺术界人士共同研究探讨的话题。

5 菊花行业的未来发展

中国菊花具有如斯丰富的种类资本和深沉的文明外延,但中国菊花活着界花草财产市场中的份额为零。一些中国花草公司在参与菊花花草业时运用了本国种类。这类做法在短时间内锤炼了中国花草企业,使中国花草企业参与到天下花草财产中来。但这样做的后果是使中国花草企业失去了企业的特征种类,也从基本上失去了竞争力,而作为洋花药材的生产者,中国宽广的花草市场却成为洋花药材的推销地。中国花卉业内人士都很苦恼。

现在,对中国菊花来源进化的研讨为我们供给了丰富的种类进化育种信息[18-19],我们的先人也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财富,是一个宏大的种质资本库。时至今天,很多优秀的菊花种类仍深藏在人们的心坎深处,没有失掉充沛的开发。因为没有市场,花农得不就任何抵偿,栽培菊花的努力性遭到伤害,一些珍稀种类正在流失,必需尽快创建相应的维护机制。种类类型以秋菊为主,冬季种类较少,合适一年生生产的种类较少,开发全年开花的种类的任务火烧眉毛。在方式上的使用还没有失掉充沛应用;在栽培方式上,盆栽菊花也是首要的;在栽培技术上过于庞杂,常常只要少量能工巧匠才能操作,没法进入范围化、财产化生产。一切这些都限制了中国菊花的开展。

伴随着人们文明生活程度的进步,花草财产日益昌盛,菊花育种正朝着种类多、要求高的标的目的开展。中国现代休息国民为我们培养了丰富多彩的菊花种类,使我们具有丰富的种质资本。今日,跟着栽培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好的育种技术,改进种类和培养新种类已不是甚么谜。培养契合时代要求的新种类是园艺师的职责。变革传统名花,使菊花从传统的自赏走向普通化,步入产业化开展的轨道,势必使这一陈旧名花从头走向天下。新世纪菊花种类的培养,一方面要表现中国传统文明的外延,另外一方面要适应产业化的必须。合适范围化生产的种类应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特异性。在栽培技术上应思索低能耗、年产量和范围化栽培。在生产过程当中,从种质资本保管到种类特征剖析,从优秀种类的选育到育苗技术,再到整年生产进程的全体把持,再到播种后的处置,都要有一个完好的技术系统。存储和运输。这些任务必须努力于菊花行业同仁的协作和研讨。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开展,花卉产业方面日趋昌盛。中国菊花活着界园艺舞台上发扬了十分关键的用处,在完成中华民族巨大回复的征程上,发掘中国古典菊花的潜力,让中国菊花再次以簇新的相貌出现活着界园艺舞台上,为中国的经济开展做一份力。这是我们这一代人正在为之斗争的理想。我真挚地祝福这朵西方文明之花再次走向天下。

参考文献

[1] 戴思兰.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的综合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1994

[2] 戴思兰,王文奎,黄家平.菊属系统学与菊花起源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6):230-234.

[3] 舒迎澜.栽培菊的类群和品种演变[J].古今农业,1993,3:54-61.

[4] 陈俊愉.中国花卉品种分类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5] 王文奎,周春玲,戴思兰.毛华菊花朵形态的变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1(3):92-93.

[6] 戴思兰,陈俊愉.菊属7个种的人工种间杂交试验[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18(4):16-21.

[7] 张明姝.中国古代菊花谱录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3.

[8] 汤忠皓.中国菊花品种分类的探讨[J].园艺学报,1963,2(4):411-420.

[9] 张树林.菊花品种分类的研究[J].园艺学报,1965,4(1):35-46.

[10] 汤忠皓.菊花品种是怎样演进的[J].武汉园林,1986,(3):1-2.

[11] 姚毓璆.菊花[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2] 陈俊愉,程绪珂.中国花经[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

[13] 俞德竣.中国植物对世界园艺的贡献[J].园艺学报,1962,1(2):1-8.

[14] 李鸿渐.中国菊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

[15] 戴思兰,陈俊愉,李文彬.菊花起源的RAPD分析[J].植物学报,1998,40(11):1053-1059.

[16] 戴思兰,陈俊愉.中国菊属一些种的分支分类学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1):27-34.

[17] CHEN Feng-huain .Origin of the Chinese chrysanthemum[J].The chrysanthenum and Dahlia,1957,(7):264-265.

[18] 戴思兰,陈俊愉.中国菊属一些种的分支分类学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15(1):27-34.

[19] 张春英,戴思兰.我国观赏植物亲缘关系的研究现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79-84.

菊花在园艺行业的应用研究

菊花在园艺行业的应用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8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0721.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8月14日
Next 2023年8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