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激趣课堂

摘要

本案例旨在探究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激趣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激趣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化和高效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激发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激趣课堂、创新教学、语文教学、学生语文素养、个性化教学

摘要

本案例旨在探究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激趣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激趣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差异化和高效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激发了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激趣课堂、创新教学、语文教学、学生语文素养、个性化教学

目录

第一章 案例背景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有趣与快乐,调动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激情,始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本案例以现实的教育情境为基准, 综合采用各种教育方法,以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独立的意识,自信心和自我评价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语文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不少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创新语文教学方法。本案例背景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旨在通过激趣课堂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积极参与,并协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针对语文课堂中最常见的阅读、写作、辩论等教学内容,设计了一系列活动,通过情境引导和互动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需求,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共同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

第二章 案例目的

本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现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度,是当前语文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案例旨在探究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激趣课堂,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热情、自信、综合素质兼备的人才。

首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激趣课堂的理念和作用。激趣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通过营造情境、寓教于乐、个性化、开放性、体验性等方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然后,在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阅读小组,共同探讨文本中的内容,互相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化的写作方式,通过“写作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进来,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在辩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双方辩论小组,根据辩论主题展开辩论,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助于看待问题。最后,教师在实施激趣课堂教学时,必须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不断探索。

第三章 案例过程

3.1工作设计理念

教育和教学理念需更新,以紧跟时代进步。助于实现这些基本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支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信息技术手段,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热情,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拓展阅读面。本文以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什么》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

3.2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主题为”十万个为什么”,旨在引导学生阅读科普作品并拓展科普主题。阅读科普作品可以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兴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拓展阅读面,激发求知欲。重要的是三个关键阶段:阅读前导入、阅读时推进和阅读后总结。

1.读前“引趣”

采用直接播放微视频策略,提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唤醒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同时采用预测策略,通过猜测诗句、章节内容等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发现的乐趣。

2.读中“品趣”

(1)感知科普作品的有趣

通过阅读科普作品中有趣的篇章和故事,学生能够发现其中的有趣内容和语言,从而巧妙地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阅读。

(2)阶段性交流形式的有趣

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如知识闯关抢答、猜谜、角色扮演和配音等,鼓励学生在不同阶段进行交流。

(3)阅读实践过程的有趣

阅读活动饱含乐趣且具有挑战性。举例来说,可以进行中外《十万个为什么》的比较或设计试卷,以强化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3.读后“生趣”

读完书之后,推荐学生以创意的方式进行个人或小组交流与分享。此外,通过“读书之星”活动评估学生全面的阅读进程与形式多样。

3.3信息技术应用的作用

展示教学信息和传递教学信息可作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工具,同时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库。

3.4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①阅读科普文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有趣的科普内容,并感受到生动的语言表达。。

②学生需要具备独立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同时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难题。

③促使学生享受课外阅读,乐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同伴分享。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察觉科普作品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能够自主阅读科普作品,并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应用已学方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

教学课时:3课时。

  • 教学过程(本案例只展示第1课时)

第1课时(读前导读课)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唤起学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①直接播放提前录制的视频

“五位学生在泡茶、喝茶和洗茶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起到清洁效果?为什么人类对水有如此大的依赖性?为什么水不会燃烧,而开水会发出响声?他们开始在书籍中寻找答案,最终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找到了相关信息。通过本次学习,我们鼓励学生阅读科普作品,以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并且加深对科学的了解和兴趣。

“在煮茶、喝茶和清洗茶具的过程中,五位同学产生了许多疑问。五位同学在煮茶、喝茶和清洗茶具时,对许多问题产生了好奇。他们想知道水如何去除脏物,人为什么需要喝水,水为什么不会燃烧,水为什么煮沸后会发出声音,以及水如何用来灭火。为了找到答案,他们检索了各种书籍,包括《十万个为什么》。。研究后,他们得到了答案。这启示人们重视阅读和探索,以了解更多的奥秘。

②出示书籍《十万个为什么》。③推荐科普作品。

引导:许多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我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进入“快乐读书吧”这个科普作品的世界,去寻找我们渴望的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微视频并结合生活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学科学的热情,并提高其阅读兴趣。

2.激发兴趣,感知全书梗概

(1)导读封面

①引导:我们拿到这本书时,应该首先做些什么呢?

②指导阅读:请大家认真查看该书的封面,并描述从这个封面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③作者简介:米·伊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尤其是“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他还有其他著作。

设计意图:PPT3显示作者简介,用作者的头像做背景,加上他的作品图案,结合图像、文字和声音全方位展示,引导学生对作者产生崇敬之情。

(2)导读封底

①阅读指导: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本书的封底,看看还能找到哪些信息。

②梳理小结:封底也有书名,还有书的价格和条形码。

(3)介绍扉页

①课件出示扉页。

②引导:这本书出版的时间是什么?印刷次数是多少?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③学生在网上搜索《十万个为什么》的相关信息。

(4)阅读目录

①设置悬念:《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备受读者欢迎的图书。以下是它的目录,一起来看看吧!

②学生阅读后,教师引导:你发现了目录中的什么?

③小组交流;指名交流。

(5)简介内容

①教师指导:这本书的目录浓缩了大量内容。作者米伊林一面行走一面写作,甚至仅在家中走动20多步便完成了这本有趣的小书。

②出示作品内容介绍。

通过”室内旅行记”的方式,共选择了六个”旅游目的地”进行描述,包括自来水龙头、暖炉、餐桌以及灶台等物品。

(6)共读结尾

①设疑问:这本有趣的书在结尾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②展示”屋内导游”部分:我们即将结束本次旅程。

班级 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时间 阅读章节 阅读时间 小组交流时间
第一周

 

第二周

 

③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目的: 在PPT中显示《十万个为什么》的封面、封底、扉页、目录、简介和结尾等页面,并透过师生共同观察和讨论,以及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相关资料的方式,逐步了解相关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阅读兴趣。

3.仔细阅读文段,提供阅读指导策略。

(1)预测目录内容

①引导:读了目录,你感兴趣的“旅行站点”是哪个?试着猜一猜,米·伊林在这个旅行站点会写些什么呢?

②学生交流,快速浏览文段,印证猜测。

(2)阅读内容摘要

①出示:“屋内旅行记”站点的部分内容。

②学生自由朗读。

③指名读,引导:读了这段文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在幻灯片第11至14页显示“屋内旅行记”站点部分内容,设置: 探讨人何时学会用水清洗身体,为何可以清除脏物,以河流为例。为背景)

(3)指导阅读策略

①指导:这是一本科普读物,应如何阅读?

②师生合作朗读。

③引导:同学们,基于个人的阅读经验,你们认为在阅读这类书籍时还有其他可用方法吗?

(PPT15出示小贴士。)

④指导写批注:边读边写批注

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4)自主选读章节

①使用已学习的技巧,自由朗读个人喜爱的章节。

②学生交流阅读章节,谈收获。

  1. 制定阅读计划,指导课外阅读。

(1)指导阅读计划的制定。

引导: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自己大概要分几周看完全书?每天看多长时间?(PPT16出示《十万个为什么》阅读计划表,如上表)

(2)指导写读书笔记

定期持续地阅读,制订阅读计划,并开展讨论总结,从书籍中获取知识和经验,用以提升自我。

第四章 教学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在情境学习中对语文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和应用,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创作各种文本,如诗歌、小说、漫画,从而提高学生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通过游戏、问答、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创新语文工作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团队合作的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通过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和语文写作中体验创新的快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激趣课堂之创新语文工作案例的教学效果是多方面的,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收获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第五章 结语

本案例整合了多种优势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文素质。这种基于情境、互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全新的血液,展现了语文教学的无限魅力与可能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激趣课堂之创新语文工作案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力,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鲁敏.激趣阅读课堂法在语文阅读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9):85-86.

[2] 苏文.创新教学设计与激趣课堂[J].课程,2018(09):124-125.

[3] 马林.创新语文工作案例设计对语文教学的影响探析[J].西部教育,2019,38(11):80-81.

[4] 陈蒙.激趣语文课堂活动在初中语文生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05):109-110.

[5] 杨芳.创新语文工作案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1,29(08):103-104.

致谢

在此,我要向所有在本次工作案例制作中付出汗水和辛劳的人们表示感谢。首先,感谢我的团队成员,他们在工作案例制作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思考创新,不断尝试改进,不断优化细节,使得最终的产物更加完美。其次,感谢所有为本次工作案例提供帮助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他们不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还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指导。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导师和评审专家们。他们一直在教育和指导着我们,帮助我们不断改善和提升工作案例的品质,使之更加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关注我们工作案例的人们,感谢你们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前行。

作者信息 :  罗鸿    中国国家药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何林浩  中国国家药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毕业论文下载,本科研究生论文范文下载网-晓磊文化工作室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89727.html

Like (0)
遇见的头像遇见游客
Previous 2024年3月9日
Next 2024年3月9日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