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仡佬族毛龙活动的实地调查研究

 摘要

仡佬族“毛龙”是石阡县仡佬族独有的一种大型“毛龙”活动,仡佬“毛龙”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神秘色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仡佬族人民庆贺过年过节所必玩的活动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受到冲击,仡佬族舞“毛龙”文化也不例外,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发展与传承仡佬“毛龙”文化,是仡佬族“毛龙”传承人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本文剖析的重点。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对石阡县民族传统体育仡佬“毛龙”进行访谈调查研究,了解仡佬“毛龙”的起源、现状、发展以及传承困境,分析仡佬“毛龙”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仡佬“毛龙”发展与传承提供建议与对策。主要结论如下:

一、仡佬“毛龙”表演套路老旧,活动单一,缺乏创新。

二、仡佬族年轻群体对“毛龙”文化了解少,舞“毛龙”活动参与度低,导致毛龙的传承与发展出现断层现象。

三、“毛龙”的传播媒介单一,文化辐射范围小,以至于知名度不高。

 关键词:仡佬族毛龙;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

 引言

石阡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地处湘西丘陵向云贵高原过渡的阶梯大斜坡地带,境内民族繁多,其中仡佬族又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正是这样的环境使得传统体育仡佬族“毛龙”在这里家喻户晓。

关于“仡佬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众多的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看法。郑丽,丁勇《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1]中认为,“仡佬族传统体育”是仡佬族在不断发展中产生的,是仡佬族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刘建国《仡佬族传统体育在黔中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对策》中认为,[2]“仡佬族传统体育”是源于仡佬族先民的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民族文化。李明刚《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调查研究》[3]中认为,“仡佬族传统体育”是仡佬族人民根据自身民族特色而创造的一种体育活动,是与现代竞技体育有一定的差别,民族传统体育在体现自身民族特点的同时兼具强身健体的效果。张传贵《古老的民俗深邃的内涵——石阡仡佬毛龙探究》[4]中认为,长期的发展中,仡佬“毛龙”的文化内核在流失,束缚于外观形式。虞慧岚,刘万元,宋明亮《仡佬族文化传承方式探究——以仡佬毛龙为例》[5]中认为,传统传承方式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年轻人不注重文化传承,仡佬“毛龙”传承断层现象愈发严重。综上所述,本文对仡佬“毛龙”在发展及传承中的困境进行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为石阡仡佬毛龙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石阡县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舞“毛龙”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了解仡佬族“毛龙”在发展传承中的困境及原因,以宴明村、尧上村、龙凤新村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村寨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以“仡佬族毛龙”为关键词分别进行搜索,“中国知网”查询到相关文献11篇,具有参考价值的有7篇,“万方数据”查询到相关文献20篇,其中11篇文献对于本文写作有极大参考价值。此后,本文还通过石阡县文化馆、石阡万寿宫、石阡府文庙、石阡非遗博物馆等渠道查阅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阅读这些文献资料,本文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此为本文的研究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1查阅资料期间拍摄的照片

efbb4fff56f6c53ae7244f43efa444dd

db57fd34553ed96839a5e7cbc3bac3cc1.2.2访谈法

本文通过访谈法对仡佬“毛龙”传承人(先生)、堂主、以及参与舞“毛龙”的村民进行的访谈调查,了解石阡县仡佬“毛龙”的起源、发展现状、传承形式、XX的相关政策以及村寨人员参与舞“毛龙”情况,并且通过笔记的方式将访谈内容进行记录。见图2

图2访谈记录笔记

510f07f7de6a388c70d72ebbf5fa4b76

257311528c0863b9e903c2c5ebc8331e

ebc7a226ffecee2ffcf267217617aadf

 1.2.3实地考察法

本文以石阡县宴明村、尧上村、龙凤新村为实地考察点,从2021年12月份到2022年2月份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实地考察,在这期间了解仡佬族“毛龙”的文化习俗。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对石阡仡佬“毛龙”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且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了解仡佬“毛龙”的活动形式以及发展情况。见表1

af2d47e35cab857357e43773cc9b1a7e

 2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舞毛龙”的现状

  2.1石阡县仡佬族“毛龙”的起源

中国华夏五千年对于龙的崇拜一直是不言而喻的,不管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对龙有着崇高的敬

意。古时候对于龙的描述为能飞、能走还能兴云降雨,它是人们以自然界蛇蟒为形象依据大胆想象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变迁龙已经和其他动物一样,成为娱乐活动的对象。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曾记载有“舞龙祈雨”[6],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谈及过元宵之夜,有“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7]。所以民间舞龙的习惯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并且延续到了今天。

石阡县自古就是仡佬族、苗族、侗族为主体的民族聚集地,这些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世世代代相安无事。其中仡佬族又是该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仡佬族信奉龙文化由来已久,将龙文化演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仡佬“毛龙”活动就是仡佬族人民根据龙文化演变而来的一种体育活动形式,仡佬“毛龙”文化的影响辐射整个石阡地区。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于“仡佬毛龙”的起源存在几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仡佬“毛龙”的制作材料是竹子,以及在玩“毛龙”的过程中有求子的仪式,从中推测“仡佬毛龙”的起源与崇拜“竹王”和生殖崇拜有关[8],仡佬人民认为多子是多福的一种体现。此外,据范晔《后汉书》[9]中记载,夜郎古国时期,有一老妇人在河边洗衣服时,无意间听见有婴儿的哭声,随即四处找寻,发现是从河中竹子里传出来的,将竹子拿回家打开后发现里面竟是一个男孩,并给男孩取名为“竹”。男孩长大后很有出息能文能武,并且建立了夜郎王国,自立为夜郎王,又称为竹王。夜郎王死后,其后人以竹子扎龙来纪念这位夜郎王。因竹王是破竹而生,当地的人民认为“仡佬毛龙”具有求子的功能,所以仡佬族人民将毛龙文化传承了下来。

第二种说法是图腾崇拜[10],石阡地区仡佬、苗、侗、土家等民族,在唐朝以前泛称为“五溪蛮”或“武陵蛮”,以远祖“盘瓠”为图腾。“盘瓠”的形象为五色毛犬,仡佬人民在龙的图腾基础上融合“盘瓠”的特色,创造出了仡佬“毛龙”这一图腾。毛龙图腾寓意着风调雨顺,所以仡佬人民对“毛龙”都非常的崇拜。在仡佬族中有“唐代魏征梦中挥斩金骨老龙之子”的传说,据说仡佬“毛龙”就是金骨老龙的长子,与“魏征斩龙”的故事基本一致。《石阡县志》[11]中记载“灯”文化是由唐朝兴起,这里所讲的“灯”文化就包含了仡佬“毛龙”,所以仡佬“毛龙”从唐朝就开始就在石阡境内兴起了。

 2.2仡佬族传统体育项目“舞毛龙”现状

仡佬族“毛龙”是贵州省石阡县一种特有的庆贺过年过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整个石阡县每逢节庆都会有舞“毛龙”庆祝,其主要盛行的地方是尧上、晏明、龙凤等这样传统的仡佬族村寨,在村寨中每年都会由毛龙传承人组织村子里的人一起来进行这种活动仪式,从每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十六这段时间舞“毛龙”活动,在这期间会走遍每家每户为主家祈福,保佑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

石阡仡佬“毛龙”是石阡地区每一个仡佬人民都知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以前是石阡仡佬人民庆贺过年过节所必备的体育活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化对于仡佬“毛龙”文化的不断冲击,如今的仡佬“毛龙”已经不复以前的辉煌了。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现在的仡佬毛龙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舞毛龙的人员年纪偏大,基本在40-60岁之间,年轻群体参与活动的很少,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年轻人对于毛龙文化缺乏了解或了解不多,又常年在外工作或读书,很少能观看毛龙活动,所以对毛龙越来越不感兴趣,更不想去了解和传承。年纪大的人之所以还在参与毛龙活动,是因为老一辈从小就跟着父辈参与毛龙活动,对毛龙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很乐意的去参与活动和传承毛龙。

3仡佬族舞“毛龙”的发展及传承困境及原因

  3.1传统仡佬“毛龙”活动

仡佬“毛龙”可以追述到唐朝时期,那时候的仡佬族先祖将“灯文化”和“竹文化”[6]结合创造出属于仡佬族独有的“毛龙”文化,毛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一直存在于仡佬族人民的生活中。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快速腾飞,一部分民族传统文化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没有文化创新,自然就会逐渐被时代抛弃。

石阡仡佬“毛龙”主要活动是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十六期间,在这期间各村寨都会有堂主组织本村的人一起进行舞“毛龙”活动,活动的范围在本村及附近的村寨,这样传统的活动形式一直延续了几百年,世代的舞毛龙人都按照这样的方式传承着仡佬“毛龙”。通过本文实地的调查了解,大部分村民对于毛龙的看法是活动过于单一,没有创新,长时间的老旧套路表演使得观众已经视觉疲劳,使得仡佬人民对于“毛龙”活动的兴趣越来越低,年轻群体对“毛龙”文化更是不感兴趣。如何跟随时代的进步而改进创新仡佬“毛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2年轻群体对“毛龙”文化了解情况

在石阡地区参与仡佬“毛龙”活动的大部分是年长的人,年轻群体参与毛龙活动很少或几乎没有。据许家沟村一位编制仡佬“毛龙”的篾匠述说,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是,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毛龙”文化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再参与仡佬“毛龙”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于仡佬“毛龙”的编制也没有兴趣学习。

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毛龙”文化的了解少,大部分年轻人不喜欢“毛龙”这样的传统体育文化,觉得“毛龙”文化是落后时代的产物,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环境,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愿意去了解或学习仡佬“毛龙”文化。加之老一辈对年轻人缺乏培养,使得现在的毛龙传承出现断层的情况。

 3.3仡佬族“毛龙”传播形式

体育运动的知名度主要取决于传播的形式,仡佬“毛龙”的主要传播形式是仡佬“毛龙节”和传承人组织的“舞毛龙”活动,依靠这两种方式来提高毛龙的知名度。首先是仡佬“毛龙”节,每年正月十一这一天所有舞“毛龙”的队伍齐聚县体育馆举行毛龙节,各个乡镇的队伍都要依次进行展示,一是展示毛龙的长度,二是展示舞毛龙的技术。其次是传承人组织舞“毛龙”活动走村串寨进行表演,以这样的传播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毛龙。现在依然是这样的两种传统传播方式,但是现如今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这样的传统传播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了,要想仡佬“毛龙”文化一直传承下去,就需要不断的去拓宽传播方式,通过新型的传播渠道和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毛龙”文化。

 4舞“毛龙”发展及传承的对策建议

  4.1将传统“毛龙”活动进行合理的创新

现如今的仡佬“毛龙”表演依旧是以前的传统老套路,缺乏创新,对于观看的人来讲,长时间观看老套路已经视觉疲劳了,要想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毛龙,观看“毛龙”活动,就必须对仡佬“毛龙”进行合理的创新。通过实地的访谈了解,大部分仡佬族人民均认为仡佬“毛龙”玩耍套路老套、服饰陈旧、外观还是以前的老样子,没有创新和新鲜元素加入,不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观。

创新永远是一项运动经久不衰的前提,只有不断的创新,推出符合大众审美要求的产物,才会一直延续下去。仡佬“毛龙”老旧的套路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视觉享受和亲身体验,所以,应该在仡佬“毛龙”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保留仡佬民族地域特色,融入新的元素,创造新的仡佬“毛龙”表演活动形式,达到符合现代审美的要求。但是,在融入新时代文化元素的同时,也要保留仡佬“毛龙”自身携带的民族文化特点。民族传统文化改革创新固然是大势所趋,但是也要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合理的创新不仅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要考虑文化生态平衡,不能着急一步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由一代代的仡佬“毛龙”传承人将这个责任扛起,引领仡佬“毛龙”文化走进新时代。

 4.2宣传“毛龙”文化,发展年轻群体传承人

现在仡佬“毛龙”文化传承的问题愈发严重,老一辈与年轻群体的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老一辈人有心无力,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传承仡佬“毛龙”文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XX的介入,XX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年轻群体参与毛龙的制作和传承,请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和技艺精湛的老篾匠传授说“龙符事”和“扎毛龙”技术的本领,只有年轻群体参与度高了,才能把仡佬“毛龙”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第一:由XX举办仡佬“毛龙”的比赛,设立名次和奖金,参赛队伍获得名次就可以颁发证书和奖金,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年轻群体的兴趣,还能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毛龙活动,参与的人多了,自然就达到宣传的效果了。

第二:XX每年调配一笔钱为“毛龙”活动专向款,给各村寨提供资金支持,让各村寨的“毛龙”得到定期的开展,只有多开展“毛龙”活动,才能让更多的年轻群体知道“毛龙”活动,了解毛龙文化的传承。

第三:将“毛龙”文化引进校园,在校园里定期的开展毛龙活动,让学生更直接的接触仡佬“毛龙”文化,学生也是年轻群体的一部分,更是“毛龙”文化传承的后备力量,只要引起学生学习“毛龙”文化的兴趣,那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扩散,会带动更多的年轻群体了解“毛龙”文化。

 4.3多渠道传播,短视频平台与传统形式相结合

仡佬“毛龙”至今还是延续以前的老旧传播方式,明显这样传统的传播方式已经不在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作为仡佬“毛龙”文化的传承人,应该寻求新的传播媒介,拓宽仡佬“毛龙”文化的传播路径。

首先,学校就是一个良好的传承载体,将毛龙文化引进学校,特别是地方上的高校,高校里的学生更是来自四面八方,通过与高校合作将“毛龙”活动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良,使“毛龙”活动符合高校教师教学,然后定期由县里面派专业的传承人去学校指导,通过这样的合作教学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毛龙”文化。

其次,就是搭乘新时代发展的快车,现如今短视频发展迅速,可以将仡佬“毛龙”文化创建一个短视频账号,把仡佬“毛龙’活动拍成短视频发布在平台上,将关于”毛龙“文化的地域特色也融入进去增加观赏性,视频账号由县文化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同时,也要加强信息的监管,强化其社会责任,打造属于自身民族的民俗文化品牌。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石阡传统体育项目仡佬“毛龙”的表演活动形式老套缺乏创新,“毛龙”外观形态也延续以前的样子,没有新鲜元素加入,所以导致现在仡佬族人民对于毛龙产生视觉疲劳。传承形式单一,完全依靠口耳相传,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传承体。年轻群体参与度低,致使“毛龙”文化传承出现断层的现象。传播的媒介单一,辐射范围仅限于石阡地区,无法让仡佬“毛龙”文化走出去。XX没有相关的“毛龙”竞赛活动,玩“毛龙”也是自发组织,所以参与的人越来越少。

 5.2建议

通过了解民众的喜好和需求,将仡佬“毛龙”结合现代文化进行合理创新,融合观众喜欢的元素。由XX组织每年开展一次传承人的集体培训活动,将所有村寨的传承人聚集到一起统一培训,让传承形式得到规范化。各个村寨的传承人要引导并鼓励年轻群体多多参与“毛龙”活动,共同承担传承“毛龙”文化的任务。将舞“毛龙”活动引进高校,通过与学校合作教学,拓宽舞“毛龙”的传播路径。XX文化部门创建仡佬族“毛龙”文化短视频账号,以短视频传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仡佬“毛龙”文化,打造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完善传承机制,将毛龙传承机制编写成书籍,将以前的传承方法改革成更加方便简洁的传承方法,删去繁琐的细节,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特点。创建主题为仡佬“毛龙”活动的比赛,通过设立奖金的方式,鼓励更多的人来参与“毛龙”活动。

 参考文献

[1]郑丽,丁勇.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7)

[2]刘建国.仡佬族传统体育在黔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1)

[3]李明刚.贵州仡佬族传统体育文化现状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2

[4]张传贵.古老的民俗深邃的内涵——石阡仡佬毛龙探究.[J].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332-334

[5]董仲舒.春秋繁露.[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06

[6]吴自牧.梦粱录.[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02

[7]梅应魁.略论仡佬族的竹图腾崇拜.[J].贵州民族宗教,2004(4):30-33

[8]范晔.后汉书.[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9]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J].广西民族研究,1998(1):62-63

[10]石阡县志编委会.石阡县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05

[11]庞盛坤.仡佬毛龙节传承的民族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贵州石阡县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12]黄江发,龚晓光,彭军.石阡仡佬毛龙的艺术与体育价值探讨及融合.[J].贵阳学院报(自然科学版),2017(02).

[13]石阡县文化局.石阡民俗.[M].石阡县文化局印,1989.10

[14]石阡县文化局.石阡县文化志.[M].石阡县文化局印,1995.10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我要感谢的就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在论文筹备的阶段导师就对我们做出要求,从论文的开题到论文初稿的修改直至论文定稿阶段,我的导师都会不厌其烦的给我的论文提出专业性的意见,为我研究论文的方向做出指导,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也会及时得对我遇到的专业方面的难题给予一定的指点和帮助,提出了许多对我有益的改善性意见。也真心的感谢每一位教师的谆谆教诲,给予了我们各种专业的知识和不断努力的力量。

感谢一路走来一直默默陪伴我的家人,他们为我的学业和未来付出了诸多心血。也见证了我不断的成长,我秉承着他们正直坚强的性格,善良待人,真诚待事。谢谢他们默默无闻在身后做我坚强的后盾,让我能够勇敢的做自己。也因为有他们的日夜辛劳,我才有机会如愿完成自己的学业,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我所努力的动力也大多都来源于他们,因为父母毫无保留的付出我才能够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领略更多不曾看到的风景。

最后,再次对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表示衷心地感谢,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带给我支持和关怀,也非常感谢百忙之中参加答辩的评审老师们。

这一站即是终点也是另一程的起点,而或许分别是为了下一次我们能够迎来更加热烈的相遇,在夏天告别之前遇见在夏天到来之际分别,唯愿我们归来仍是少年。祝愿同学们老师们毕业快乐,也要一直快乐!

石阡仡佬族毛龙活动的实地调查研究¥0.00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01765.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4年3月15日
Next 2024年3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