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一体化的研究

摘要:我国正在有序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显示出了明显的整合长三角医疗资源融合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更凸显了高效配置区域卫生资源、实施区域一体化联控联仿的重要性。这表明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一体化体系,具有重要的使命和意义。因此,本文在基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分布的现状数据分析,认为应该基于创新区域医疗合作模式,尽快构建出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体系,优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打造公共卫生资源区域一体化的新型合作模式。具体的建议包括:第一,市场主导,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开展区域医、养、产结合项目试点,建设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紧密型智能化专科医联体;第二,XX主导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大数据系统,整合长三角地区医教研资源,建立公共医疗互联网系统;第三,增强对公共医疗人员的配置和管理,增加基层医疗人员供给,高端和基层互通,将分级诊疗落实到实处,为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提供助力。第四,建立长三角公共卫生信息和储备物资数据共享平台;第五,深化区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和演练机制;第六,确保财政支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医疗服务提供。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应急体系;卫生资源配置;新冠肺

医疗卫生服务协同是区域一体化的重要支点。国内区域一体化正在有序推进,始终将构建区域卫生健康共同体作为重点,并以此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从全国的范围看,长三角区域整体医疗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领先地位,然而还需要有提升内部资源配置水平、卫生资源配置尚存在空间失衡、以及缺乏长三角医疗一体化发展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在逐步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之后,出现了显著的加快融合区域医疗资源现象。

自发生新冠疫情以来,长三角区域在卫生防御方面应用了一体化联防联控模式,相继推出了多条工作机制和合作事项,各部门相互协作共同做好区域疫情防控工作,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疫情管控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医疗资源挤兑、医疗服务产业链中断的情况,暴露了当前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与应急体系仍不能充分应对重大突发传染性疫情的挑战,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与调配能力尚存在不足,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联合响应和区域协同的效率仍需提高。同时,从此次长三角防控疫情来看,此次疫情触发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发展的市场需求,已经为长三角区域设立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和基本卫生服务做好了准备。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医疗与应急体系的效率和成因分析,结合各地公共卫生改革发展经验,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具体提出以下六方面的建议,为促进区域一体化、提高各地卫生服务水平、优化区域整体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意见。

一、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探索医疗合作新模式

  (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对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区域,XX财政收入通常较低,无法满足当地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通过整合医疗设备供应商、金融机构、医疗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沪皖优质医疗专家资源,尤其是发挥上海医疗专家优质的资源优势,引入市场机制,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提高参与区域专科医联体平台建设的医疗人员待遇和积极性。比如,可选安徽部分地区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依托当地公立医院平台,发挥市场作用,引入专科特色门诊,做到“大专科、小综合”。

(二)开展区域医、养、产结合项目试点

充分发挥上海医疗资源领先优势,通过整合央企国企、保险公司、医疗产业运营管理集团、社会办医机构、投资商等,输出上海医疗资源在安徽、江苏、浙江打造一流综合性医院,入驻省会城市科学城等区域,打造长三角地区医、养、产结合新模式、新高地。比如,发挥上海在康复领域、养老管理领域的资本和信息优势,在皖推进“医、养、产”结合模式。“医”包括沪皖共建一流综合医院、科研平台、基层医联体;“养”是居民养老、康复治疗园区;“产”是先进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医疗产业落地。

 (三)建设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紧密型智能化专科医联体

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乃至世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可统筹长三角地区基层医院需求和医疗专家的专业优势,加大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紧密型智能化专科医联体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省、市、县之间的行政区域界限,通过医疗专家定期定点帮扶、人工智能远程协助等方式,向长三角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输送专家团队、人工智能、优质运营、医疗设备、品牌建设等资源,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水平,让基层地区急、重症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优质医疗资源,来达成大病不出县或省目标。

 二 XX主导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和医疗信息共享标准

  (一)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建立公共卫生服务大数据系统

医疗服务标准制定包括跨区域医保医疗费用结算、跨区域电子病历认证、跨区域检测报告标准认证。公共卫生服务大数据系统要包括现有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还应包括居民基础防疫数据、居民健康监测数据(电子病历)、医保社保数据、医院药品器械采购数据等。建议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区域统一的公共卫生服务大数据系统,同时XX应加强对数据应用的监管。

(二)整合长三角地区医教研资源,建立医联网

提升地方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诊断水平,提升二级综合医院、社区医院康复管理水平,让病人大病治疗就地解决,大病康复就近解决。例如,可选择在安徽试点,突破院际信息壁垒,共享病人信息提高诊疗效率,提高病人对基层医院信任度,试点安徽远程会诊,发展精准医疗。

 三 着力人才培养,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一)为高端医疗人才减负

高端医疗人才在完成日常医疗任务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科研工作。且各院校普遍将论文发表数量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此类考核机制需要革新,应将人才培养作为考核标准之一,综合评价高端医疗人才价值,提高医疗人才互助提高的积极性。其次,应增加医疗人员的技术流动性,通过共建科室、远程指导、定期进修,加强对基层医院的学习培养机会。加大对优质人才的引培力度。

(二)增加基层医疗人才供给

基础医疗人员培养分为两类:基础护理人员培养及稀缺类全科医生培养。基础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护理、康复专业培养模式;全科医生是社区医疗重要环节,通过适当引导,增加全科医生供给。建议在沪皖共建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引进国外先进护理理念和仪器设备,向长三角地区输出护理人才。

 (三)高端和基层互通,做实分级诊疗

充分利用上海优质医疗资源丰富等优势,支持高端医疗人才赴基层进行义诊、手术带教等,在长三角地区打造高端和基层互通、分级诊疗落地的示范单位,基层医联体、名医工作室等在长三角区域已较为普遍。例如,近6年安徽方面牵头组织上海瑞金、中山、华山等三甲医院以及在沪名医19次赴安徽老区、山区的县级医院进行义诊、公益讲座、学科共建等,直接惠及2万余人,义诊后和当地医院签订两地医疗合作协议。

 四 建立长三角公共卫生信息和储备物资数据共享平台

信息共享在整个区域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和应对危机的过程当中至关重要。应利增强区域公共卫生风险意识,在信息共享基础上加强风险联合研判、评估、决策、通报、防控协同等全流程机制,不断推进治理关口前移。加大各地区应急平台的搭建,建设具备实时监测、准备预测、报告预警、评估决策等管理功能的联合信息平台。并通过应急数据中心,实时进行数据交换与共享,提高卫生应急资源生产、调度和使用的效率。例如,可选择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为公卫信息枢纽,充实完善整个长三角区域的公卫数据采集与聚合,推进大数据分析。可在长三角应急管理信息大平台中专门开辟战略储备物资信息模块,确保区域内物资的动态平衡保障,危机应对期间快速开展针对性的物资相互调配和调剂互助。

 五 深化区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和演练机制

  (一)健全区域公共卫生联防联控机制

要实现长三角区域卫生风险共治目标,应加强跨区域医联体的建设。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共同商讨制定区域公共卫生政策法规与规范标准,实现区域卫生应急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优化各行政区域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开始在公共卫生应急领域运用综合社会治理模式,并将其列入到立法部门、XX部门司法部门、军队和政治动员。健全跨区域、跨行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动防控机制,整合区域内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与社会资源,从政策层面上吸引和激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疫情防控与救治工作,建立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协作治理模式。还要加强部门、行业、地区信息共享,强化长三角区域合作和省际间交流,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做好区域卫生应急形势研判与工作部署安排。

(二)建立区域卫生应急平战结合管理机制

区域内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以预防为主、平战结合为基本方针。首先,应设计出健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计划和及医疗卫生应急方案,对区域内卫生应急管理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和升级,组建立区域卫生应急联合工作小组,统筹区域疫情防控指挥,落实防控资金和物资保障。其次,还应强化区域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在省级、市级、县级与基层社区层面完善医学救援队伍建设,加强三省一市之间的协作、交流与联合培训,促进长三角卫生应急一体化体系高效发展。第三,应增强区域内医疗机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管理,出台长三角区域内通用的医疗机构物资储备方案,并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适应性改革。此外,区域内还应定期开展频次更高、场景更多元的联合处置演练活动。可通过模拟重大传染性疾病流行爆发场景,选择在省市交界区域模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真实场景,按照风险研判、预警、响应、处置等步骤进行全流程各环节的实战操作,检验通过区域应急管理平台进行联合调度、防控处置的规范性、顺畅度和有效性,提升区域整体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六 确保财政支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医疗服务提供

医疗服务属于公共产品,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卫生健康发展需要适当的财政支持。应建立区域一体化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财政支持政策,以及区域内各地XX长效投入机制。三省一市对区域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应充分落实稳定的财政投入,用于公共卫生与医疗机构建设、卫生应急与紧急救援队伍建设、专业设备与后勤物资配备、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科技专项攻关与人才培养等,缓解公立医院的运行压力,为公立医院对外合作提供配套性的资金支持,共同致力于多维度提升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水平。

在当前新冠疫情管控的新背景下,区域还应共同控制协调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一方面,须要着力推动价格改革。需要将提升的服务水平、应用医疗技术和不断上涨的物价等进行考虑,相应的调整医疗卫生服务项目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的技术项目价格、优化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促进整合性医疗服务重构,控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须要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各地医疗资源,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建立完善基于规划的卫生资源约束机制,合理核定卫生资源需求量,对资源超需求配置设定预警机制,并建立节约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真相激励机制,促进区域整体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同时,要增强XX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中应发挥的作用,减少医院经济运行对卫生服务收入的依赖,系统整合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加强引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医疗服务的提供与建议。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卫生健康需求,加强长三角区域医疗服务的协同发展,促进区域公共卫生和应急系统的一体化。

综上所述,在当前经济新常态、防控新冠疫情的环境下,长三角三省一市应充分利用各自的地理优势和资源条件,健全区域卫生共治体系,搭建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在财政支持投入机制下,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医疗服务的提供。同时,应当不断完善长三角区域整体卫生资源配置,通过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以及多模式的基层医联体共建和探索实践,通地信息共享平台和定期联合演练机制,在专家、设备、资金、运营、公益、品牌等方面全面赋能基层医院,切实帮助当地医院在某一个或几个学科率先突破,使其成为区域内的标杆专科。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区域医疗体系水平,为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共治供更安全稳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伍爱群,胡佩. 关于加快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 华东科技,2020.

[2]张晓溪,孙玉莹,周保松,等.我国长三角地区卫生发展效率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0(1):18-21.

[3]于迎,唐亚林.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模式建构[J].改革,2018,000(012):92-102.

[4]凤启龙.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长三角区域医联体发展的价值导向[J].南京社会科学,2023,42(5):63-70.

[5]张学良,陈建军,权衡,等.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J].区域经济评论,2019,34(2):80-92.

[6]李宇环,向天怡,王红梅.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体系建设:兼论国外实践的分析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0,31(09):124.

[7]曹广文,张必翔,陈孝平.关于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的思考与建议[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0, 41(00):E072-E072.

[8]方鹏骞,王一琳.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治理能力及应急响应机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0,37(4):241-244.

[9]张鹭鹭.卫生资源配置论:基于二类卫生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10]沈学伍,葛国曙.长三角卫生应急一体化实践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3(4):251-254.

[11]牟燕,何有琴,程艳敏,等.城市群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现状及主要措施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12):887-889,910.

[12]王佳,程实,陈波涛,等.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7,030(010):4-7.

[13]齐峰.论泛长三角公共卫生合作[J].健康研究,2009,29(006):448-452.

[14]温雪梅,锁利铭.城市群公共卫生治理的府际协作网络结构研究:来自京津翼和长三角的数据[J].暨南学报,2020,42(11):100-115.

[15]杜昕怡,夏露,段雨薇,等.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政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3,24(25):3175-3183.

[16]楼晓彤,高丽娜.一体化发展战略下的长三角地区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23,42(4):230-235.

新冠肺炎疫情下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一体化的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下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服务和应急一体化的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2年12月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7906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2年12月3日
Next 2022年12月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