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转基因食品指的是利用转基因生物技术获得的转基因生物品系,并以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称为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自从引入以来,争议声不断,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转基因食品是否应该进行标识;如何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等问题始终没有定论。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食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转基因似乎成为一个不可遏制的趋势。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能够强化XX的监管作用,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持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平稳发展,所以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将实地调查广州市各大超市中的大豆、番茄、玉米及其加工品的转基因标识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广州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购买意愿研究,根据问卷体系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程度、获取信息渠道、优缺点感知、购买行为与意愿、对转基因食品整体评价和信任程度的因素,从而进行对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的探讨。结论:最终提出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建立溯源系统,完善标识制度;完善安全评价和监测制度;加大宣传科普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的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监管制度 探讨
1 前言
1.1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目的、意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极速发展,转基因食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转基因技术从20世纪末开始在作物栽培上实施,得到的转基因作物在生物特性上相较于非转基因作物有更好的营养组成、抗病能力和良好外观等优势,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尝试种植。新技术的出现,也面临着新的问题。转基因食品品种繁杂又有着庞大数量,普通市民在日常挑选中难以对其区分。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问题与市民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这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忧,人类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认识还有很大不足,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影响和规律还没有掌握,[1]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也从未停歇。[2]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不仅是科学理论范畴所研究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针对人们广泛存在的忧虑,必须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建立一个完善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构建一个更加全面且完善的XX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从而优化XX食品安全管制的政策选择,进一步提高XX治理能力。[3]
现时,转基因食品的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当今世界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不足的矛盾,全球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转基因作为一种有效提高产量以及抗病虫害的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转基因食品亦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法抵挡。[4]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也要正视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不能盲目抵制,在不能判定对人体是否有害的情况下,更要加强监管。我国对转基因食品制定了一系类监督管理法律法规及制度,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并不高,甚至有没听说过过转基因食品的市民。转基因技术在现代社会已然不能被忽略和制止。为应对现在广泛存在的争议和各种不确定,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已是大势所趋。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不仅可以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行为,还可以规范食品销售者的销售行为,从而在生产销售过程中更加谨慎和严格;另一方面,制度会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信息,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转基因食品,从而在更加清晰的状况下选择是否购买该产品,保障市民的基本权利。最终,建立我国稳定的转基因食品市场。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有助于规范食品供给链中各个环节不同主体的行为,便于各种监督主体及时高效的进行监督管理。
1.2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监管现状
转基因技术的定义是指以基因工程为技术手段,根据人们的需求,将外源性基因移植到特定的生物体内,使得来源生物的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优良基因移植到被改造生物体内,改变其基因遗传,表达出人们所需要的特性。人们把生物的DNA提取后重组,改变了生物原来的性质,使生物按人们所需要的方向转变,从而使其在生物性状、营养价值、物种品质等方面有所改变。[5]
转基因食品,在广义上可划分为:转基因生物本身作为食品、作为原料加工后生产的食品,和喂养家畜得到的衍生食品。其范围之广泛,涵盖了DNA发生全部和部分改变的动植物,和原料为转基因生物的加工成品。转基因技术的面世,大大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让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得到新的启示,但同时也带来很多我们未知的问题,不少市民和专家一谈到转基因即色变,对转基因食品感到畏惧。事实上,转基因技术所带来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对生态圈造成的已知或未知的影响。至今这些问题还没有一个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转基因食品已经渐渐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对此人们应该做的,首先就是完善落实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制度,抓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把控。
日益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让XX和民众对这个问题越发地重视。XX亦出台相关法规政策对食品安全进行整治。尽管如此,对转基因食品的关注仍然不足,监管政策不全面而且存在很多漏洞。我国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有三个部门负责,分别为农业部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组成,协同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监管。[6]其中农业部门是最主要的部门部分。但农业部门只是在食品管理上负责源头,而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销售均未能参与,不能对食品安全性作保证。除此以外,有专家学者提出,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管理上规定了多个部门共同协作负责,但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低下,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突,从而造成了最终执行困难的现象。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管理体系是以农业部门为主,卫生部门、环保部门以及科技部门都有不同程度地参与对转基因食品管理,各个部门间的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标准的规定。目前,我国存在大量转基因食品未标转基因食品标识或未经批准就上市的现象,这是因为转基因标识的监管工作主要有农业部门进行,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监管则有工商部门负责,所以农业部门没有涉及到转基因食品的市场监管,农业部和工商部门的信息沟通不对称,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转基因食品市场乱象的发生。[7]
1.3发展趋势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现时,转基因食品在食品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转基因食品的发展之快已不可阻挡,在许多国家,转基因食品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产业和优先发展领域,并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城市化趋势导致耕地减少等原因,利用转基因技术种植农作物已势在必行。同时中国是最大的粮食消费国,占全球大豆产量的三分之一。2014年,中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排名第六。据估计,中国近95%的进口玉米和90%以上的进口大豆是转基因的[8]。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到如今仍未下定论,但我们可以从监管制度下手,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用其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把转基因食品的管理从制度上规范严控起来。转基因作为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随着各国的监督管理规定的完善,转基因食品技术定以全新的面貌与技术展现在人们面前。
2 关于广州市转基因食品现状调查
2.1转基因标识概述
转基因标识表示是消费者直接认识转基因食品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连接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中各个环节的桥梁,转基因标识上应标注清楚含转基因的成分与否、是否通过转基因原料制作,即使加工后已不再含有但原材料含有转基因成分也应标注告知消费者。通过转基因标识,可供消费者将其与传统的食品区分,并通过此标识认识其是否自己需要的产品。[9]
中国是最早将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国家之一,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了大量投资。共有七种转基因作物被中国XX批复了安全证书,其中仅是拥有抗虫性的棉花和拥有抗病性的木瓜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生产。xxx在2008年设立了重大转基因项目,目的是为了支持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农业上的研究和实施。我国科研人员在此项目中克隆了100多个重要的良性基因,成功申请了1000多项专利,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加强转基因食品销售和转基因标识的管理,2002年我国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鉴定管理办法》,同时也保护了消费者知情权。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鉴定管理办法》规定,需实行强制标识的有17类转基因作物中的5种,分别是玉米、大豆、番茄、油菜和棉花。进一步划分的话,玉米囊括了玉米种子、玉米、以及加工后的玉米油和玉米粉;大豆囊括了大豆种子、大豆、以及加工后的豆粉、豆粕和大豆油;番茄囊括了番茄籽,新鲜番茄和加工后的番茄酱;油菜囊括了油菜(种植用)、菜粕和菜籽油;棉花仅是棉籽。其他未列入《条例》的产品,可以自愿贴上标签,也可以不贴标签。[10]
按照管理方法的不同,转基因标识主要分为两种:自愿标识(voluntary labeling)和 强制标识(compulsory labeling)。[11]自愿标识的界定相对宽松,其含义为相关法律无强制规定必须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工厂或商家自行选择是否添加转基因标识。加拿大和X等国家实行这种标识方式并实施相关规定以确保管理方法的可持续性与可信性。强制标识是指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者或经营者需要强制对食品添加标签,否则要承担相应后果。强制标识进一步划分为以产品为基础和以过程为基础的强制标识。以产品为基础的强制性标识又称定量按目录强制标识管理,这种制度只需要检测最终的产品,如果其中不含有转基因成分,就不需要加贴标签,而相反的情况下,按照要求要对其加贴上相应的标签。[12]以过程为基础的强制标识又称为定性按目录强制标识管理,对食品生产过程中所有的环节实施监控,不管最终在产品中还能否检测出转基因成分。
2.2实地调查广州市各大超市转基因食品标识情况
2.2.1调查对象
在我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转基因作物,应有明显标识,如未标识的产品不得用于销售。而转基因玉米、大豆、番茄、油菜和棉花5类作物 17 种产品,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都有着明确规定。[13]本着贴近实际的原则,本文将调查对象设定为广州市大型超市中的以玉米、大豆和番茄为原材料的食品。
2.2.2调查结果
在本次调查行动里,涵盖了以玉米、大豆和番茄为原材料的食品共记152种。其中,玉米及其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共计16种,占本次调查对象总数的10.52%;大豆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共计132种,占本次调查对象总数的86.84%;番茄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共计6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94%。调查发现,在被调查的152种销售产品中有5种标注了转基因标识,占调查对象总数的 3.29%;其中,玉米及其为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有12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玉米类产品的75%,占调查对象总数的7.89%;大豆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有5种进行了转基因标识,占大豆类产品的3.79%,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29%;有60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大豆类产品的45.45%,占调查对象总数的39.47%;番茄及其为原材料加工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进行了非转基因标识,有3种产品含有非转基因标识,占番茄类产品的50%,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97%。(见表1-1)
表1-1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调查结果
类别 | 样品名称 | 品种 | 转基因标识数量 | 非转基因标识数量 | 转基因表示率(%) | 非转基因标识率(%) |
大豆类 | 大豆 | 4 | 0 | 1 | 0% | 25.00% |
大豆油 | 45 | 5 | 11 | 11% | 24.44% | |
酱油 | 63 | 0 | 30 | 0% | 36.14% | |
豆奶 | 20 | 0 | 18 | 0% | 90.00% | |
玉米类 | 玉米油 | 13 | 0 | 11 | 0% | 84.61% |
玉米及其加工品 | 3 | 0 | 1 | 0% | 33.33% | |
番茄类 | 番茄 | 2 | 0 | 0 | 0% | 0% |
番茄酱 | 4 | 0 | 3 | 0% | 75.00% |
2.2.3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见,目前我国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低,甚至存在无标识未区分的现象。在调查对象中,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3.29%;非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49.34%;无转基因标识覆盖率达到了40.79%。三类样品中,仅大豆类产品进行了转基因标识,其余连个品类的产品均无转基因标识。而玉米类产品的非转基因标识覆盖率最高,达到了75%。由此可见,食品生产厂商对转基因标识的重视程度低,XX对食品转基因标识管理力度不足,转基因标识管理不规范。
2.3广州居民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态度调查
2.3.1研究对象
通过网络,随机选择广州市的206名市民作为研究对象。
2.3.2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去实行,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受访者的基本个人信息(性别、年龄等)作为第一部分填写内容;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程度(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购买意愿等)作为第二部分填写内容。通过网络渠道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进行探讨。
本次调查的问卷采用问卷星小程序制作,于2020年2月2日-3月5日通过网络渠道的微信、微信群和朋友圈向广州市居民发放问卷,调查期间共收集问卷达206余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206份。
2.3.3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法也叫对比法或者对比分析法,是指通过描述性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的差异和变化。先运用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记录并录入SPSS系统软件中建立数据库,然后对样本进行交叉分析,再对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2.3.4调查结果分析
表2-1性别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男 | 67 | 32.52% |
女 | 139 | 67.48%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2 年龄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18-29岁 | 114 | 55.34% |
30-39岁 | 15 | 7.28% |
40-49岁 | 36 | 17.48% |
50-59岁 | 28 | 13.59% |
60岁以上 | 13 | 6.31%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本次调查结果总计收集有效问卷206份,采用随机发放的形式。从年龄上分析,18-29岁的有114人,占总调查人数的55.34%;30-39岁有15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28%;40-49岁有3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7.48%;50-59岁有2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3.59%;60岁以上有1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31%。从性别上分析,男性有67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6.52%;女性有13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7.48%。由于本问卷主要通过网络发放,使用网络的人群以18-29岁的青年人为主,导致了样本年龄结构分布不均,所以本调查问卷18-29岁的人群占比较高。
表2-3 学历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小学 | 3 | 1.46% |
初中 | 17 | 8.25% |
高中、中专 | 43 | 20.87% |
大学、大专 | 132 | 64.08% |
研究生及以上 | 11 | 5.34%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4市民居住范围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城市 | 121 | 58.74% |
农村 | 53 | 25.73% |
乡镇 | 32 | 15.53%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5 职业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 | 19 | 9.22% |
教师、医生、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士 | 21 | 10.19% |
一般职工 | 44 | 21.36% |
学生及无固定收入人员 | 102 | 49.51% |
退休及其他人员 | 20 | 9.71%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6 市民收入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1000元以下 | 26 | 12.62% |
1000元一2000元 | 50 | 24.27% |
2000元—3000元 | 28 | 13.59% |
3000元一4000元 | 29 | 14.08% |
4000元—5000元 | 22 | 10.68% |
5000元一8000元 | 28 | 13.59% |
8000元—10000 | 14 | 6.8% |
10000元以上 | 9 | 4.37%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城市居民有121人,占58.74%;农村居民有53人,占25.73%;乡镇居民有32人,占15.53%。据实分析,广州市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地点,为五大一线城市之一。由于经济水平明显优越,城镇居民数量相较于农村居民要多得多。从受访者有近半数以上的学历为大专及本科以上(占比69.42%)的情况上看,受访者整体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从受访者从事的职业上看,学生及无固定收入人员占比最高,达到49.51%;其次为一般职工,有44人,占21.36%;由于学生为最多使用网络的人群,所以占比高于其他职业的选项。
2.3.5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认知调查结果分析
此部分内容主要对问卷调查结果做一些简单的统计分析描述,探讨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消费意愿强度、认知多少、评价与信任程度,以研究我国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发展。
表2-7广州市居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听说过 | 159 | 77.18% |
没听说过 | 47 | 22.82%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8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种类的认知调查(多选)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大豆 | 141 | 88.68% |
番茄 | 80 | 50.31% |
木瓜 | 34 | 21.38% |
玉米 | 103 | 64.78% |
甜椒 | 51 | 32.08% |
草莓 | 49 | 30.82% |
水稻 | 95 | 59.75% |
其他 | 11 | 6.92%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159 |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广州市民都对转基因食品有所认识,有77.18%的市民都听说过转基因食品,而在转基因食品的识别上,总体识别能力较低,大豆为最多市民熟知的转基因食品,占88.68%,其次是玉米,占64.78%。
表2-9 性别对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卡方分析结果
题目 | 名称 | 女 | 男 | 总计 |
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 | 听说过 | 114(82.01%) | 45(67.16) | 159(77.18) |
没听说过 | 25(17.99%) | 22(32.84) | 47(22.82) | |
总计 | 139 | 67 | 206 |
为了进一步了解广州市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从性别和年龄入手,用统计分析方法去分析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广州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用对样本交叉分析,去研究性别是对于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差异性。在显著性水平α=0.05卡方检验的统计量x2=5.661,线性相关卡方的概率P等于0.017。根据卡方检验得出p<0.05,所以不同性别对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具有显著性,即意味着不同性别对于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具有差异性。从表2-9中可知,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女性有82.01%,而听说过转基因食品的男性有67.16%,通过差异对比可知,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是女性较多担任家庭日常购买食材的角色,对食品较为关注,所以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女性会比男性多。
表2-10 年龄与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的交叉分析结果
题目 | 名称 | 18-29岁 | 30-39岁 | 40-49岁 | 50-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 | 听说过 | 105(92.11%) | 9(60.00%) | 24(66.67%) | 11(39.29%) | 10(76.92%) | 159(77.18%) | |
没听说过 | 9(7.89%) | 6(40.00%) | 12(33.33%) | 17(60.71%) | 3(23.08%) | 47(22.82%) | ||
总计 | 114 | 15 | 36 | 28 | 13 | 206 |
对不同年龄段的样本进行交叉分析,探讨年龄对于转基因食品了解程度的影响。显著性水平α=0.05卡方下检验的统计量x2=42.027,得出线性相关卡方的概率P值小于0.01,这说明年龄和转基因产品了解程度呈线性相关。上表2-10可见,18-29岁年龄段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程度最高。而随着人们年纪增长,听说过转基因的人数占比越来越低,这是因为年轻人的接受能力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快,了解转基因的渠道更多,而老年人的学习能力不如年轻人,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慢。所以相比老年人,年轻人对转基因食品更为了解。
2.3.6市民了解转基因食品渠道的调查结果分析
XX想要制定转基因食品管理制度,第一步就需要调查市民对于获取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来源。而这恰恰也是转基因食品商家的宣传渠道。所以调查市民如何获取转基因食品的信息,有助于XX制定及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政策,还有助于XX对转基因食品生产厂家进行监督管理。
表2-11市民了解转基因食品渠道的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网络 | 133 | 83.65% |
报刊杂志书籍 | 71 | 44.65% |
电视 | 92 | 57.86% |
厂商宣传 | 49 | 30.82% |
专家学者 | 52 | 32.7% |
他人介绍 | 44 | 27.67% |
其他 | 7 | 4.4%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159 |
根据调查,市民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占83.65%,其次是电视,占57.86%;通过报刊杂志书籍了解的有44.65%;通过专家学者,厂商宣传,他人介绍,分别占32.7%、30.82%、27.67%,说明市民了解转基因食品的渠道主要是网络以及电视。这是因为网络是当今最快速便捷的信息渠道,也是最宽阔的渠道,而其他信息渠道占的比重也不低,说明各种渠道都有着自身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表2-12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意愿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完全不愿意 | 5 | 2.43% |
不愿意 | 12 | 5.83% |
不太愿意 | 31 | 15.05% |
有点愿意 | 53 | 25.73% |
比较愿意 | 79 | 38.35% |
非常愿意 | 26 | 12.62%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在对市民对转基因食品了解的意愿调查中,愿意接受的占76.7%,表示总体上市民愿意了解更多关于转基因食品方面的信息。
2.3.7广州市居民对转基因食品购买意愿调查结果分析
表2-13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优缺点的认知调查
题目\选项 | 完全不同意 | 不同意 | 不太同意 | 有点同意 | 比较同意 | 非常同意 |
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少 | 11(6.92%) | 11(6.92%) | 37(23.27%) | 55(34.59%) | 42(26.42%) | 3(1.89%) |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 7(4.4%) | 17(10.69%) | 36(22.64%) | 62(38.99%) | 29(18.24%) | 8(5.03%) |
转基因食品营养丰富,口感更好 | 6(3.77%) | 17(10.69%) | 44(27.67%) | 57(35.85%) | 29(18.24%) | 6(3.77%) |
转基因产品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 3(1.89%) | 14(8.81%) | 44(27.67%) | 56(35.22%) | 32(20.13%) | 10(6.29%) |
表2-14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担忧程度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完全不担心 | 3 | 1.46% |
不担心 | 18 | 8.74% |
不太担心 | 37 | 17.96% |
有点担心 | 67 | 32.52% |
比较担心 | 53 | 25.73% |
非常担心 | 28 | 13.59%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转基因食品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争议,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从实际上不断影响着转基因技术的前景。在本文的调查问卷里,专门设计有: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和转基因产品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转基因食品营养丰富、口感更好;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少这四个选项供受访者判断。在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和转基因产品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的选择项上,分别有62.26和61.64%表示赞同;对转基因食品营养丰富、口感更好的判断中,57.86%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赞同,42.14%的受访者持反对意见;在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少题中,有62.9%的受访者对此表示赞同,37.1%的受访者持反对意见;而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大多数市民认为转基因食品的优缺点相当,对转基因的优点持赞同态度,是因为网络信息的发达,市民对转基因的了解更深入,但是大部分市民同时担心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在对市民是否担心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中,有71.84%的市民表示对食品安全持担心态度。这也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市民的看法同时也是XX对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完善的方向,要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及时检测及发布相关信息,减轻市民对食品安全的恐惧情绪。
表2-15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频率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经常购买 | 7 | 3.4% |
偶尔购买 | 88 | 42.72% |
没有购买 | 45 | 21.84% |
不知道是否购买过 | 66 | 32.04%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16市民未来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会 | 56 | 27.18% |
不会 | 69 | 33.5% |
无所谓 | 81 | 39.32%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17市民未来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含转基因成分的 | 15 | 7.28% |
不含转基因成分的 | 112 | 54.37% |
无所谓,都可以 | 79 | 38.35%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18有价格优势的情况下市民未来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会购买 | 120 | 58.25% |
不会购买 | 86 | 41.75%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在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愿的调查一项,广州市民的态度是,有21.84%的市民日常没有过购买转基因食品,偶尔或者经常购买的人占总比46.12%。另外有个有趣的现象,还有32.04%的市民并无法获知是否购买过转基因食品。究其原因,也许仍是转基因标识规定未规范履行,导致市民不清楚自己是否购买过转基因食品。XX应加强对转基因食品标识的管理。此处还做了对广州市民的购买意愿预测调查,结果显示有27.18%的人表示会在未来选择购买,33.5%的人不考虑购买,另外39.32%的人则表示并对购买持中立意见,购买与否并不会影响其正常消费。对于相同价格的同类商品的调查中,54.37%市民表示会选购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但在转基因产品价格相对更便宜是,选择购买的人有58.25%。从调查结果可见,市民对转基因食品的信赖不高,故会规避购买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但如果其有价格优势或者促销活动,会考虑购买转基因食品。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了广州市民并不是对转基因食品有完全强烈的心理抵触,只转基因食品尚未能让人信心十足地去选择。所以落实好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制度,公开透明监测数据,更能让人们食得安全,食得放心。
2.3.8转基因标识认知性调查
转基因标识是供消费者辨识食物很好的一种方法,是食品生产各环节与消费者的沟通桥梁。对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必须贴有转基因食品标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的明确规定。转基因标识可以保障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的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消费者通过食品标签去了解食物,如果商家不按规定在转基因食品上注明标识,消费者极有可能误选择到自己并不愿意购买的转基因食品。所以,在生产和销售环节按照规定切实做好转基因标识,让消费者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商品,从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这也是XX执政为民的要求。
表2-19市民对转基因标识的认知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未注意过 | 93 | 45.15% |
注意过,不影响购买 | 64 | 31.07% |
注意过,拒绝购买 | 49 | 23.79%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20市民对转基因标识的必要性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有必要 | 157 | 76.21% |
没有必要 | 49 | 23.79%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在对市民转基因标识认知性调查中,未注意过食品上转基因表示的人占45.15%,接近半数市民不了解或不清楚食品上的标识;在转基因产品在销售时有必要贴上标签的调查中,76.21%的人都认为有必要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说明市民很在意自己的知情权,XX也要完善相关措施来保障市民的权益。
2.3.9对XX转基因制度的信任度调查
表2-21市民对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转基因产品的信任度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完全不信任 | 7 | 3.4% |
不信任 | 27 | 13.11% |
不太信任 | 43 | 20.87% |
有点信任 | 51 | 24.76% |
比较信任 | 68 | 33.01% |
十分信任 | 10 | 4.85%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表2-22市民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力度的调查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非常有力 | 13 | 6.31% |
比较有力 | 39 | 18.93% |
一般 | 79 | 38.35% |
缺乏力度 | 40 | 19.42% |
不了解 | 35 | 16.99%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市民对转基因食品制度的态度的调查,能够反映出市民对现行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信任程度,在是否信任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转基因产品的调查中,有62.62%的市民此持信任态度,37.38%的市民对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转基因产品不太信任或不信任。在对市民对我国转基因食品监管力度认识的调查中,19.42%的市民认为我国XX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缺乏力度,38.35%的市民认为我国XX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力度一般,仅25.24%的市民认为我国XX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有力,还有16.99%的市民表示对我国XX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不了解。从调查结果可得,由于今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市民对XX的信任危机,有约四成的市民对对通过国家安全认证的转基因产品持不信任态度;仅有25.24%的市民认为我国XX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有力。由此可见,XX努力加强各项政策的出台与落实,挽回市民对XX的信心。
表2-23市民对XX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多选)
选项 | 小计 | 比例 | ||
完全禁止,禁止任何形式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市场上 | 36 | 17.48% | ||
加强管理和审批,严格限制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进口 | 127 | 61.65% | ||
对转基因食品加以专门标识,允许其出现在市场上 | 130 | 63.11% | ||
任其发展,使转基因食品能够自由地生产和买卖 | 32 | 15.53% | ||
检部门及时公布检测情况 | 73 | 35.44% | ||
不知道 | 7 | 3.4% | ||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 206 |
对于转基因食品,有63.11%和61.65%的市民认为XX应该对转基因食品加以专门标识,加强其在市场上销售的审批和管理,按照规定严格把控转基因食品的生产和进口;35.44%的市民认为检部门要及时公布检测情况;17.48%的市民完全禁止,禁止任何形式的转基因食品出现在市场上。有市民建议对转基因食品健康发展应当普及相关知识以促进其发展;亦有市民表示希望XX能进一步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并且针对网络造谣进行辟谣。由于我国人口数多,转基因食品种植在产量上有优势,能够缓解粮食短缺问题,所以完全禁止是不现实的;绝大部分市民赞成转基因食品的存在,但是要加强管理和审批,对转基因食品加以专门标识以及检部门及时公布检测情况,确保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XX也要完善相关监督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监管。
2.4存在问题
2.4.1目前我国民众对转基因食品了解较少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XX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所以人民群众对于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缺乏了解,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视去了解;在购买过程中,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购买过转基因食品;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很多市民在消费过程中也没有去留意;总的来看,我国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较少。
2.4.2市民对转基因食品持积极了解及谨慎选购的态度
作为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市民直接影响着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技术应用的前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市民愿意去了解转基因食品,在转基因食品有价格优势时也愿意去购买;同时,市民也担心食品安全问题,不会购买或尽量选择不含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对于转基因食品标识,大部分市民都认为有需要进行标识。调查说明,市民对食品安全存在顾虑,购买比较谨慎,但同时也对转基因食品这个新趋势充满好奇,愿意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解。
2.4.3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低,相关制度未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无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为40.79%,占比最高;非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为49.34%;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为3.29%,占比最低;反映了转基因标识覆盖率低,无标识产品泛滥的现状。《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12]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若商家不对食品进行标识,XX不对商家的行为进行监管,市民则无处可得知食品的相关信息。
2.4.4消费者获取有效的转基因相关信息量低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便捷,网络成为许多市民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途径。从调查可得,市民主要从网络和电视获取转基因的相关知识,可见,市民获取转基因相关信息的渠道还是比较单一;而且网络上的信息比较复杂,甚至有不实信息传播,需要市民仔细辨别真伪,这些情况,往往会误导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作出的判断。
2.4.5缺乏监管转基因食品的综合性法律制度
目前在中国与转基因农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有2017年颁布实施的《农业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农业部、海关总署、农科办等XX部门都有出台相关细项和部门规章。但是,不同部门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导致各项规章在执行上不能使各部门高效协作,在转基因食品管理的道路上,我国还需要完善相关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有效落实规定以加强转基因食品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及约束力。
3对完善转基因食品监管制度的建议
3.1补充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监管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转基因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等监管制度并不完善,我国在立法上没有设立转基因食品标识专门的法律规制,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主要是以转基因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各职能部门出台的部门规章由于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的差异而出现了空白。我认为,XX应该对转基因相关法律作出补充,解决目前的法律法规对转基因食品管理规定分散、凌乱的问题,制定转基因食品的综合性法律制度,健全,统一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管制度,严格管控规管转基因食品从研制、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保障民众的权益。[14]
3.2建立溯源系统完善标识制度
从调查数据中得出,目前我国的转基因标识制度尚未完善,标识率低,标识用语不规范。而转基因食品标识制度应当体现出对公平与正义,要求在法的价值因素内实现法律化与利益最大化。[15]对此,应该制定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的专属制度,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定义,许多深加工食品被排除在法律规制的范围内,所以现行的规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行的规定明显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建立完善的转基因标识制度是完善转基因是监管制度的重要部分。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市民难以获取有效的转基因相关信息,建立转基因食品溯源体系,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控转基因食品的每个生产环节,并随时找到任何环节中的与转基因生物相关的特定信息。
3.3完善安全评价和监测制度
转基因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可置疑的是为人类社会解决了很多眼前的问题。同时也引来很多非议,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暂时未能解答,但是XX也要防范于未然,需要加大对转基因科研技术的投入,对食品进行跟踪对照,确保转基因食品安全,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和计量体系,严格转基因食品监管,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3.4加大宣传科普力度提高消费者认知
外来基因对转基因生物和消费者的不可预测和隐藏的影响可能是公众不安的一个潜在原因。[8]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接受可信度高而信息发布主体所发出的消息[16]。在调查中,很多市民表示希望XX能增加对转基因食品的宣传与科普;及时进行信息公开和对转基因相关网络谣言进行辟谣。转基因食品作为一个新兴概念,许多消费者对其了解尚浅,并且网络上许多营销号对转基因的负面评价,加上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令消费者不能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XX作为权威官方的发布,可以通过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对市民科普转基因食品的相关知识,正确引导消费者,让市民能够深入而且客观地了解转基因食品;及时公布监测结果和最新科研成果,让市民能够理性看待转基因问题,作出客观的选择。[17][18]有研究表明,各种主体对转基因食品的负面信息报道是市民对产生排斥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媒体在对转基因相关信息进行报道是,也要保持严谨公正的态度,避免市民对转基因食品产生不安以及恐惧的心理。[19]
3.5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转基因食品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引起人们对自身利益保护的重视,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监管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还有利于监督转基因监管政策的实施。根据调查结果,绝大部分市民对于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持关注态度。目前,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监管的途径主要有信息公开、决策参与及风险评价、外部监督等。构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监督管理的参与体系,增强公众参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管理意识和能力,是解决XX与公众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监管效率的重要方法。[20]
参考文献
[1]袁远.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研究[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71-74.
[2]李娜.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梁思琪.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管制的政策选择[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5,16-20.
[4]罗锡文.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速农机化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11,189.
[5]任家鑫,王梓州,羊韵悠,宋金卓,王梦晴.两大网络超市转基因食品标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3-167.
[6]里里.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改进策略[J].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19.
[7]刘旭霞,朱鹏,陈晶.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现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71-73.
[8]Alice Yuen-Ting Wong,Albert Wai-Kit Chan.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primer of regul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J].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5 (2016) 124–140.
[9]陈书雪.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0]Zhao Yawei,Deng Haiyan,Yu Changxin. The Chinese public’s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toward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with different labeling[J]. NPJ science of food,2019,doi:10.1038/s41538-019-0049-5.
[11]不同国家的转基因标识制度[J].世界农业,2015,193.
[12]徐琳杰,刘培磊,李文龙,等.国际转基因标识制度变动趋势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8(9).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869 号)[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07(4):35.
[14]冯涛.浅析我国的转基因标识制度[J].法制博览,2018,73-74.
[15]刘旭霞,周燕.我国转基因食品标识立法的冲突与协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9-166.
[16]房媛,章棋,石俊峰.消费者转基因食品接受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 现代商业, 2019(04): 5-7.
[17]刘美琪.南昌市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认知及购买意愿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2017.
[18]杨亮,余洪,余乐乐.贵州公众认知转基因食品情况研究[J].现代食品,2018,1-3.
[19]葛立群,吕杰.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态度和购买意愿[J].商业研究, 2009(08): 189-192.
[20]王宇红,周音,冶刚,徐品.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陕西行政行政学院学报,2016,52-56.
致 谢
四年载满回忆和收获的时光,大学生活将画上一个美满的句号。感谢我的母校,让我感到人生从未虚度。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抽出宝贵时间协助作者根据实习情况订立论文题目,在论文写作过程中细心的审阅,提出的宝贵意见和修改方案,在无数个深夜时分收到了老师的提醒与叮嘱,他敏锐的思维和谦逊和蔼的态度深深影响着我,他对于学术的严谨认真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他在生活中的积极乐观让我能够坦然面对各种困难,接受重重挑战。还要感谢商学院的每一位授课老师,从他们身上我能学习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他们身上的严谨与谦和深深影响着我。
附录 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您的年龄是
18-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
大学、大专
研究生及以上
4.您的职业?
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
教师、医生、技术人员等专业人士
一般职工
学生及无固定收入人员
退休及其他人员
5.你生活在
城市
农村
乡镇
6.您的月收入?
1000元以下
1000元-2000元
2000元-3000元
3000元-4000元
4000元-5000元
5000元-8000元
8000元-10000
10000元以上
二、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认知调查
7.您是否听说过转基因产品?
有(继续回答第8题)
没有(跳至11题)
8.您了解转基因食品的途径?(多选)
A网络B报刊杂志书籍C电视D厂商宣传E专家学者F他人介绍G其他
9.您知道的转基因食品有哪些?(多选)
A大豆B番茄c木瓜D玉米E甜椒F草莓G水稻H其他
10.以下关于转基因食品的描述,您是否同意?(请选择:1完全不同意 2不同意 3不太同意 4有点同意 5比较同意 6非常同意)
转基因食品农药残留少
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转基因食品营养丰富,口感更好
转基因产品威胁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
11.您是否愿意了解更多关于转基因食品方面的信息?
A完全不愿意B不愿意C不太愿意D有点愿意E比较愿意F非常愿意
12.您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吗?
A完全不担心B不担心C不太担心D有点担心E比较担心F非常担心
13.您购买过转基因食品吗?
A经常购买B偶尔购买C没有购买D不知道是否购买过
14.对于相同价格的同类商品,你更倾向选择?
A含转基因成分的B不含转基因成分的C无所谓,都可以
15.如果转基因产品价格相对更便宜,您会购买转基因产品吗?
A会购买B不会购买
16.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转基因食晶必须贴有转基凶食品标识,您在购买食品时是否注意过包装上的转基因标识?
A未注意过B注意过,不影响购买C注意过,拒绝购买
17.您认为转基因产品在销售时有必要贴上标签吗?
A有必要B没有必要
18.您以后会购买转基因食品吗?
A会B不会C无所谓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