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指由于膝关节软骨完整性破坏以及膝关节边缘软骨下骨病变,导致膝关节症状和体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炎中最常见的病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蹲起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1-2]。由于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在20世纪内骨性关节炎发病率增高明显,尤其是在肥胖的老年人群。在60岁以上人群当中,50%的人群在X线片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的人群有临床表现;75%以上人群中,有骨性关节炎症状者占80%[3]。目前我国膝关节炎患者约有1亿以上,门诊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占膝痛患者的大多数,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4]。为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自2016年6月~2016年12月,采用“恢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并用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均为湖南省衡阳市中心医院康复科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女42例,男18例:年龄49~72岁,平均56.2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2.6年。将6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依据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5]制定KOA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③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白细胞(WBC)<2 000个/m L;④中老年患者(≥40岁);⑤晨僵≤3 min;⑥活动时有骨摩擦音(感)。经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可诊断膝关节OA。
1.3纳入标准
①符合原发性膝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70岁;③至少3个月内未曾用过非多体抗炎药、激素等西药者,并且近期未曾接受过与本病相关的治疗;④不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等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圆利针分别在以下部位以恢刺技术进行针刺。①股四头肌止点:髌骨上方中央第一针、左右旁开两横指各一针(平行肢体纵轴)。②股内侧肌中点第一针、上下旁开两横指各一针(平行肢体纵轴)。③内、外侧副韧带各三针(垂直肢体纵轴)④内、外侧膝眼各一针。⑤阳性反应点。如图1

对照组:取血海、梁丘、内外膝眼、阴陵泉、足三里、阳陵泉。每周两组均治疗5次,治疗14天。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疗效指数≥95%;显效: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75%≤疗效指数<95%;有效:疼痛、肿胀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稍受限,30%≤疗效指数<75%;无效:疼痛、肿胀等症状与关节活动改善不明显,疗效指数<30%。数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疗效指数=[(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3.2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数据,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双侧统计的方法,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各项指标评定的分值。
3.3治疗结果
如表l所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好转,P<0.0 1,差异非常显著。可以表明两种疗法对本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第l个疗程后,治疗组经比较,P<0.0 1,差异非常显著,而对照组p<0.0 5,差异明显,可见经过l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己经出现非常显著的疗效,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比对照组要快。
表1治疗前后两组症状分级量化积分的比较(x±s)
组别例数治疗前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治疗前与1个疗程后比较治疗前与1个疗程后比较
治疗组30 49.26±1.61 23.70±2.86 8.33±2.38 p<0.01 p<0.01
对照组30 48.60±1.48 32.41±2.70 15.4±2.93 p<0.05 p<0.01
4.讨论
中医古籍中并无膝关节炎这一病名记载,历代文献中多以“骨痹”、“膝痛”、“历节风”、“骨萎”等名称或条目出现,杂合于许多以关节疼痛为特征症状的疾病记录中。有关此类疾病的症状描述多见于“屡”或“痹”的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与长期劳损、年老体衰,致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热等邪,造成痰疲痹阻、筋络疲滞有关。从外因上说,《素问·痹论》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从内因的角度分析,《景岳全书》云:“盖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在治疗上,《灵枢》则明确提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强劲,关节清利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以筋骨失养、肝肾亏虚为发病根本,属中医学“痿证”、“痹证”范畴。中医学认为,风寒湿邪侵袭是KOA发生的外在主要原因,其重要的内在致病因素是淤血[8-10]。人至中年,天癸竭,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不荣则痛,筋不能动;血瘀气滞、筋骨扭伤,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关节,经脉痹阻,不通则痛[11],故KOA发病多以中老年为主。现代研究证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软骨细胞、软骨下骨及软骨基质三者合成降解和偶联动态发生失衡的同时,常伴韧带及肌腱的挛缩和粘连而致生物力学失衡。人体韧带和骨骼能维持关节平衡和稳定,故为静力平衡;肌肉能维护关节平衡和稳定则为动力平衡,当动静力失衡而使关节形态、关节不稳发生异常,进而导致关节功能的受限,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变形。疾病性质发生重大改变的主要因素是关节变形,同时关节变形也是保守治疗面临的多个难点之一。因此,消除高压应力点、松解软组织粘连挛缩、重建膝关节动静力系统平衡,预防膝关节的变形,是KOA早、中期治疗的关键。有学者提出,KOA的早、中期治疗着重从治筋入手,以达到重建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系统平衡,并且减轻患者疼痛及膝关节活动障碍,从而延缓KOA的病程发展,最终达到“筋柔才骨正,骨正才筋柔”的目的。通过针灸,可以刺激经络穴位,通行气血,滑利关节,从而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恢刺法”是指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是治疗筋肉痹痛挛急一类病症的针刺方法。具体操作是将针直刺在拘急筋肉的傍侧,并或前或后用提插手法运针,以达舒通经络,恢复拘急,而后把针提至皮下,嘱患者活动肢体,从而进一步滑利关节。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恢刺技术能够显著减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恢刺”法既能快速松解局部的瘢痕和粘连以滑利关节,也可以增强行气活血、疏经通络的功效。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恢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杨保林,丁岗,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论治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201
[2]薛耀明,李晨钟.痛风的诊断与治疗[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3]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4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
[4]贾育红,崔刘福.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3):417-419.
[5]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版)[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10):793.
[6]陈辉,操石磊,张春礼.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研究现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7):525-527.
[7]顾宜宜,熊源胤,易平.经筋齐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通报,2008,36(3):33
[8]Wu MX,Li XH,Lin MN,etal.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knee osteoarthritis of shen-sui insufficiency
syndrome type by electroacupuncture[J].Chin J Integr Med,2010,16(4):291-297.
[9]Tan C,Wang J,Feng W,et al.Preliminary correlation between warm needling treatment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of deficiency-cold syndrome and metabolic functional genes and pathways[J].J Acupunct Meridian Study,2010,3(3):173-180.
[10]Li XH,Wu MX,Ye HZ,et al.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uppression of sodium nitroprussiate-induced chondrocyte apoptosis by Tougu Xiaotong Capsule-Containing serum[J].Chin J Integr Med,2011,17(6):436-443
[11]中华中医药学会.骨性关节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1-72.
【综述】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方法概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指由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过度劳累、外伤等因素引起软骨的完整性破坏以及软骨下骨板硬化、增生,导致膝关节体征和症状的一组退行性疾病。本病是以膝关节损害为主的非炎症性关节病。KOA可分为发病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创伤、血供、畸形关节炎症等发病原因已明的继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两种类型,KOA患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民族及地理因素关系密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主要因素有软骨基质分解代谢和合成失调、关节内局限性的炎症、软骨下骨板损害等使软骨失去缓冲作用。KOA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绞锁、疼痛及功能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KOA的发病率将会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在体力劳动者中KOA的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发现脑力劳动者KOA的发病率也不低,且发病年龄有提前的趋势。因此,本病的防治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中西医都可治疗,且方法多样。现将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概况如下。
1.中医治疗
1.1中药内治法
1.1.1补肝益肾,宣痹通络法KOA为正虚邪实之证,中老年人患KOA者多由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持续劳损则加速其退化变性。青年人得此疾病多由于局部缺血、感染、外伤、畸形等因素使关节软骨损害,继之产生机械刺激发生继发性退行性变。周成刚[1]用复方软伤伸筋丸(自研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0余年,对其中220例KOA患者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160例软伤伸筋丸组(治疗组),60例壮骨关节丸组(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88.75%,且总有效率为99.35%;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3.33%,其中总有效率为91.68%,得出结果是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1.1.2活血通络法李俐[2]认为KOA是由于肝肾亏虚、肾精不足、外伤瘀血、湿热蕴结等原因所致,并结合刺痛KOA疼痛的典型特点,采用活血化瘀兼顾补肝肾的治法,并且以血府逐瘀汤作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对症治疗53例。结果显示:30例治愈,显效19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3%。本法以治标为主,适用于急性发作期,瘀血为标,肝肾不足、正气亏虚、气血不调为本,虽然治疗时兼顾补虚,但是仍以祛邪为主,同时在症状不明显时应该以培补为主。
1.2中医外治法
1.2.1中药外敷
当患者疼痛剧烈,或者关节活动不利而严重影响生活时,中药煎剂内服配合外敷,可以取得较快的疗效。尹相锋[3]采用热敷散观察其对兔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血清中的MMP-13和SOD的影响,结果发现中药热敷散外敷能够有效升高兔血清中SOD含量,降低兔血清中MMP-13含量,达到、改善关节功能、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目的。俞延军等[4]采用三色敷药外敷结合牛蒡子汤加减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44例,取得显著疗效,有效率为95.1%。口维敏[5]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结果发现乌头汤能降低KOA患者体内TNF-α,TNF-α是一项衡量体内炎性反应强度的因子,其含量降低说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降低,其炎症
水平降低提示疾病正在发生根本性好转,说明乌头汤可以从根本上治疗KOA。
1.2.2针刺治疗
嵇征鸿[6]采用经筋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发现经筋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何庆勇[7]等采用毫针刺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KOA33例,结果临床控制20例,显效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97%。
1.2.3针刀治疗
针刀是新兴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对松解粘连组织有着良好的作用。可用于治疗KOA中末期已经发生膝关节组织粘连的患者朱峻松[8]采用五指定位法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结果发现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2.4推拿治疗
推拿疗法是易为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没有手术的不良后遗症。黄先寿[9]采用推拿配合奇正青鹏膏剂治疗膝关节炎128例,结果:一至三个疗程,痊愈56例,占43.8%,显效50例,占39%,好转18例,占14%,无效4例,占2.3%,总有效率97.7%。得出结论:推拿手法配合奇正青鹏膏剂外用治疗膝关节炎对疼痛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1.2.5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
能,以提高疗效,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作用迅速、用药量小、适应症广等优点。
姚立群[10]取阿是穴为主,用5ml注射器每次抽取野木瓜注射液4ml,维生素B2 0.25mg,治疗KOA96例,治愈54例,好转3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表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2.5火针治疗
火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膝关节微循环、血液流动力状态以及血液流变,具有良好的抗炎消肿、修复组织创伤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唐植纲[11]选取了76例膝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性分成2组,试验观察组患者采取火针治疗(38例);试验的对照组患者采取毫针治疗(38例)。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2.11%,治疗组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6温针灸疗法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张其兵[12]选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将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及配合日常训练,对患者膝眼、足三里、阳陵泉、梁丘等穴位进行针刺和艾灸,观察组是在一般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外加温针灸,治疗完后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等。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8.2%,而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1.2.7熏洗法
中药熏洗直达病所,同时可以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增加局部的血液循坏,使膝关节炎症消退,功能和关节疼痛改善,解除肌肉痉挛。周胜利[13]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加用中药膝关节熏洗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于治疗前,治疗1、2、3周末,观察两
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方法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前,治疗1、2、3周末,两组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下降(P<0.05),两组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明显升高(P<0.05)。得出结论:中药熏洗可以缓解KOA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2.西医治疗
2.1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西药有止痛药、软骨营养类药物、非甾体类消炎药,给药途径主要是口服。由于临床上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但由于其副作用较多,对胃肠道副尤为明显,从而限制了该类药的长期应用,所以只用于对症治疗。
2.2手术治疗
2.2.1关节镜治疗
孟维娜[13]等采用关节镜下清理配合腓骨近端1/3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28例,其中8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在45~75岁之间。在观察的患者当中双膝10例,单膝18例。结果发现,关节镜下清理联合腓骨近1/3段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疗效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2.2.2关节置换
黎国权[14]选取118例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12个月的观察。观察期间对患者术前和术后1、6、12个月的活动度、功能、疼痛度和HSS评分等进行评价,同时测量双侧股四头肌的肌力,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比较,记录股四头肌随意运动肌力(VA)和等长收缩最大肌力(MVC)。结果显示:患者术后1、6、12个月HS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差异P<0.05)。同时术后1、6、12个月的MVC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P<0.05)。得出结论是采用关节置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临床上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术前疼痛、活动度.
【参考文献】
[1]周成刚.复方软伤伸筋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3):5-7
[2]李俐,吴岩,何广富.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骨性关节炎53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47
[3]尹相锋.热敷散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中MMP-13和SOD的影响[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10.
[4]俞延军,徐璇.三色敷药配合牛蒡子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5):344.
[5]梁永胜.黄柏五味膏对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学的观察及其中bFGF的表达的影响[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09.
[6].口维敏与口锁堂,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9):
[7].嵇征鸿等,经筋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09):
[8]何庆勇,张吉.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5(1):36
[9].朱峻松,吴绪平与张天民,五指定位法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in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中国北京.
[10].黄先寿与谷方均,推拿配合奇正青鹏膏剂治疗膝关节炎128例的临床体会.当代医学,2009(27)
[11].姚立群,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9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10):
[12].唐植纲,火针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2014(34):
[13].张其兵,温针灸结合特色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探析.内蒙古中医药,2016(14):第135页.
[14].黎国权与覃海宁,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2)
D的影响[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10.
[4]俞延军,徐璇.三色敷药配合牛蒡子汤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5):344.
[5]梁永胜.黄柏五味膏对兔膝关节滑膜组织学的观察及其中bFGF的表达的影响[D].咸阳:陕西中医学院,2009.
[6].口维敏与口锁堂,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探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09):
[7].嵇征鸿等,经筋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09):
[8]何庆勇,张吉.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5(1):36
[9].朱峻松,吴绪平与张天民,五指定位法针刀整体松解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in 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2011:中国北京.
[10].黄先寿与谷方均,推拿配合奇正青鹏膏剂治疗膝关节炎128例的临床体会.当代医学,2009(27)
[11].姚立群,穴位注射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96例.上海针灸杂志,2004(10):
[12].唐植纲,火针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2014(34):
[13].张其兵,温针灸结合特色中医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探析.内蒙古中医药,2016(14):第135页.
[14].黎国权与覃海宁,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2)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