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情感教育》中的现实主义思想评论

福楼拜是法国十九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表现出非凡的描写艺术,符合他一贯的精确而又客观的描写风格。福楼拜在描写人物的时候非常客观,而描写自然社会环境的时候又非常形象

  伟大的小说家居斯塔夫·福楼拜是法国十九世纪中期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批判家,他之所以获得如此崇高的文学地位,归根结底,是他开创现代派小说的创作风格,他打破了十九世纪文学创作风格的传统,带领小说界进入了二十世纪。本世纪以来,多少代文学家的创作都受到福楼拜的深刻影响,这种理论已经成为法国文学界的共识。那什么是福楼拜小说的“现代性”呢?篇短而意深,无法一一阐明。但是当代法国著名作家米歇尔·莫尔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福楼拜是一种新的小说文体的开创者,在这种小说文体中,作者将自己完全融入了作品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作品中完全没有看到作者的身影,但是作者又无处不在。在作品中福楼拜从来不对人物做出任何评论,不掺杂个人的看法。而在《情感教育》中,他更是将这种客观的笔法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这种写作风格受到普鲁斯特的赞赏。因而,福楼拜开创了现代小说的先河,带领着十九世纪的文学家进入二十世纪的文坛。现代小说客观地对人和事物进行描写,就是现代性的最大特点,在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坛,作家在刻画人物或者描写事物时,通常加入了明显的主观印象,对作品中的人物或事物有褒有贬,情绪非常鲜明。而福楼拜的作品中,他非常冷静,甚至于对人物的命运无动于衷。他作品中的人物享有非常大的自由空间,而不会受到作者的干预。在当时的时代,他的这种写作风格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因为他超越了时代,所以难免不为人们接受。当时,社会评论界和舆论对他是褒贬不一,而且是贬多于褒。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文学历史的发展走进了二十世纪,随着现代小说的不断发展,福楼拜终于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而法国文学界更是冠以他现代小说开路先锋的美誉。另外,福楼拜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意义与他的写作风格一起,让他享有了崇高的文学地位,在他的作品中,现实意义与写作风格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一、富有时代特色的现实场景

  福楼拜的现实场景描写很有特色,左拉曾评价其为最有分寸的描写运用。他的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中存在着一种原则性的平衡,环境描写不能超过对人物的描写,仅仅是为描写人物而服务的。因此,概括地说,福楼拜的环境描写有自然、流畅、真实、准确的特点,因而他的现实场景描写充分体现出人物活动的时代特色。
  在小说中,人物的活动离不开故事环境。他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种环境是有很强的时空性的。《情感教育》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的生活环境是两个,一是故乡诺让,另外一个则是大都市巴黎。巴黎素称浪漫之都,非常繁华,有美丽的大剧院,开阔的广场,整齐的街道和雄伟壮丽的伊勒里王宫和赛马场,更有戴洛立叶和莫罗合住的公寓、阿尔努的店铺,唐布罗士夫人的沙龙以及“智慧俱乐部”,这一切的环境让人感觉到是多么的亲切和平常,读者仿佛就置身于浪漫巴黎的大街之上。1848年,巴黎爆发了2月革命,无数的民众聚集起来攻向王宫,那激烈的街头巷战场景人们至今难忘。其中就有最典型的“御座厅”行动就成为主人公参加的具体环境,主人公当时仿佛在看戏一样,感到兴奋,于是也写了报道来记录此事。对于他来说,这场革命给他提供了一个竞选议员的机会,但遗憾的是他落选了。于是,主人公坦然地避开了政治的斗争,继续按照自己的方式快乐生活着。这是一种横断面式的场景描写。在作品中,这只是主人公与场景的一次短暂结合,但是从主人公的感受和视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让人感觉客观而真实。环境为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而人物也随着环境自然地前行。环境没有压倒了人物的刻画,而人物也对环境的表达起到推动作用。这就与巴尔扎克的三段式构架不同,不是明显的人物、背景、情节三要素,而是在平衡中充满动态和动感的环境描写。
  .福楼拜特别善于观察,因而能有如此客观而独到的环境描写。他经常为一个小小的环境描写去深入乡村,亲身感受。例如,为了描写昂迪利而专程前去考察。正因为如此,福楼拜能创作出富有个性而细腻逼真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巧妙地与人物相结合,通过人物的感受而自然流露,完全自由发展,而不掺杂作者的个人感情。细致的观察和客观的表达成就了福楼拜现代小说的开端,让他成为法国文学史上现代小说第一人。他的作品中环境描写客观而真实,同时又富有流动性和立体感。这种环境描写所体现出的自然写真手法是福楼拜高超现代小说艺术的体现。

  二、客观准确又自然生动的语言

  福楼拜从小在医院长大,外科医生的家庭环境熏陶了他现实而冷静的思维方式;无论是混乱的时代和动荡的政局,都无法直接影响他的情感。他往往躲在暗处,用一种冷静而客观的笔触去剖析人的精神世界,借以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热情和观点。而他这种医学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一直保持到《情感教育》的人物描写中,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都客观而准确的。福楼拜认为,文学是为反映现实生活服务的,是为了揭露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创作,因此,描写必须要准确客观。他认为小说应该完全客观化,因此,他率先在作品中采用这种冷静而精准的描写方式。让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情节发展符合现实逻辑,更为完整和独立。我们拜读福楼拜的《情感教育》,可以看到许多鲜明而真实的人物形象。
  在《情感教育》中,主人公弗雷德里克这个资产阶级的青年“集一切弱点之大成”。通过他所谓的“情感教育”他不再有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而是变的越来越颓废和庸俗。精神更是萎靡不振,经不起任何的风吹雨打。他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就连追求女性方面也是三心二意,他真心爱着阿尔努太太,但是却无法走到一起,为了满足情欲和享乐而追求妓女萝妮莎,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与唐布罗士夫人在一起,有通过路易丝来激发自己浪漫的灵感。缺乏真心的爱情必然让他一无所有,最后只能回归原点。福楼拜用现实主义的手法,像拿着锋利的手术刀解剖了人物的性格,明确指出人物的兽性与理性。没有纯粹的堕落也没有完全的积极向上。更是进一步揭示出,这只是资产阶级庸俗精神世界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病象”,这种描写方式不仅真实刻画出人性的本质,也对人性的复杂进行了客观的表达,显得凹凸有致,精准得当。
福楼拜《情感教育》中的现实主义思想评论
  作品中阿尔努太太是典型的资产阶级两家妇女的形象,是完全的一个正面人物,但是她的人性同样表现出复杂性。在她美丽、温情的外表下,同样有复杂的内心,她因丈夫破产而生活艰难,与情人有着情感的纠葛,但是却保持着内心的纯洁。她善良而大度,为了子女刻意隐瞒了自己的感情。虽然对真爱有无限诉求,但是却不敢冲破伦理和道德的束缚。路易丝的天真、包法利夫人的浪漫她都没有,在纯洁而深沉的内心深处,善良闪烁着熠熠光辉。这是作家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因此,现实主义并非对人物的命运冷漠和无动于衷。而是将其深深隐藏在作品的内涵中,需要读者去细心挖掘。

  三、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

  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传统也对福楼拜有着深刻的影响。福楼拜也经常用细节描写和日常景物描写来反映人物和时代的特征。就如小说中对巴黎的场景描写可谓是细致入微。在阿尔努太太家,弗雷德里克发现了一个银盒子,这成为他情感慰藉的开端,并因此而断绝与唐布罗士夫人结婚。无论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还是一景一物,都体现了细节描写的精准。这种不仅能表现人物与环境,还能使故事情节更完整的细节描写,比起巴尔扎毫不逊色。《情感教育》这部作品中没有风云变幻的矛盾冲突和剧情变化,也没有鲜明的主旨和中心思想。作者只是通过细节描写,像串珍珠一样将主人公的生活轨迹串联在一起,让他不停地在故乡与巴黎,在四个女人中间来回游荡,在革命和私生活中纠结徘徊。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并不简单,阿尔努和弗雷德里克都喜欢罗莎妮,但是最后罗莎妮却跟了乌德里老头,弗雷德里克的未婚妻路易丝最后却与戴洛立叶结婚;唐布罗士夫人想与弗雷德里克在一起,却对英国人投怀送抱。正是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才让作品显得更为真实,更贴近现实生活。才没有那种刻意构建传奇故事情节的虚构感觉存在。也正因为对细节的客观描写,所以情节也就更为自然,也使作品更加生活化,散文化。而成就这一切的,就是精准而生动的语言和富有美感的艺术手法。这让作品充满和谐,像一首赞美诗。因而福楼拜也被人称为“法国散文家中的贝多芬。”福楼拜其人、其作品更是让存在主义作家萨特费劲心血,耗时十年去潜心研究。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的雕刻。福楼拜精心构筑着每一个人物、环境和细节。他鬼斧神工而不着痕迹,只给人美的感受。他的作品句句经典,字字玑珠,整篇文章更是和谐而同意,有着交响乐的节奏美。他的文学语言精练得当,通顺流畅,思想连贯,更是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鲜明的价值观。他作品中的对话简单而含义深刻,对过程和语态的描写同样不留一点疏漏。虽然惜字如金,但是形象生动。在福楼拜看来,用语言去创造美,表达美简直就是人生一大乐事,而要将语言和人物思想统一起来,那就更是如精雕细琢出一尊绝世艺术品般有成就感。这种隽永的思想和深远的意境,是福楼拜留给世界文学史的不朽功勋。

  结语

  《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的代表作之一,完美地展现了作者一贯采用的客观而精准的描写方式,展现出现代派小说的作风。福楼拜在作品中通过自然生动、准确客观的语言以及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开创了小说创作的又一片天空。福楼拜不仅代表了法国文学的进步,更代表了世界文学的发展。他对二十世纪现代派小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冯汉津.福楼拜的艺术追求和他的《情感教育》[J].读书.1981(09)
  [2]余凤高.福楼拜写《情感教育》——难忘初恋[J].名作欣赏.1997(03)
  [3]南茜.福楼拜与现代小说[J].外国文学研究.1985(04)
  [4]王韬.福楼拜笔下的爱欲假像——论《包法利夫人》和《情感教育》中的主要人物[J].学海.2008(0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82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3月19日
Next 2021年3月1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