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经营状况研究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衍生了“互联网金融”一词,互联网金融具有效率高、成本低、覆盖性广等优越特性,对传统金融模式造成了强大的打击。金融模式的线上转移,节省了金融交易的办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互联网金融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金融也有其自生的互联网金融风险大、技术风险高等劣性。本文是以京东金融为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研究法对京东金融经营模式进行分析,对京东金融的规范性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经营状况;经营模式;京东金融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传统金融带来挑战,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一是成本低。互联网金融的产品交接和业务办理基本是在线上完成的,减少了中介机构以及线下人工的费用支出,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成本。二是效率高,互联网金融的交接和办理,可以实现用户足不出户,全过程在线上办理及交接,节省掉中间很多繁琐和不必要环节,提高了效率。三是覆盖率广,互联网金融凭借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无缝联接。但是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成长与完善还有一道很长的路要走。互联网金融存在信息不对称、安全性较差等问题,不同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和经营信用参差不齐,存在着很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运营不规范,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保护和制约性法律还未完善的现象。目前还不能避免互联网金融机构携款逃跑、金融诈骗的现象发生。京东金融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领航人,其经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整个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发展和走向。京东金融自2013年从京东集团脱离以来,一直保持巨大的发展潜力,京东金融的业务产品线较完整,建立了理财类产品、众筹类产品、保险类产品、白条类产品、投融资类产品、股票类产品、支付类产品等产品的金融版图,其产品业务线较广,但其发展更加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对其经营状况进行研究,能发现京东金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能映射出在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共性与特性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王丹丹(2015)认为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提高金融行业的普惠性与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但是,风险也同样不可忽视。如果互联网金融的信用扩张缺乏有效的约束,会在短时间内聚集更多风险。由于贷款人和存款人的保险保护欠缺,导致违约后没有有效救助,违约则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风险,风险的聚集和蔓延将使整个金融业趋于不稳定的环境。[1]何飞等(2016)认为在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转变过程中,应该致力于改善信息不对称,以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构建包括互联网金融基础数据库、大数据舆情系统、大数据产销系统、大数据微服系统、大数据风控系统、大数据征信系统在内的六大数据系统,加快互联网发展。[2]吴尚坤(2017)对京东金融模式进行了探讨,从供应链金融,众筹,消费金融和京东ABS云平台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模式开始分析,并对其运作模式的风险状况进行了深度分析,最后向京东金融提出: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增加技术设备的投入、加强自身数据分析能力、完善信息服务和征信体系、加快建设生态系统等建议。[3]王艳(2019)认为京东金融在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市场策略存在着几个短板问题,比如品牌影响力不足、体内外资源整合能力不足及风控数据来源单一。未来国家政策的有效扶持和科学技术的助力给京东金融市场拓展带来发展空间,但是会给京东金融带来激烈市场竞争与如何合理运用数据的挑战。[4]张宏云(2019)认为京东凭借拥有着丰厚的基础数据,固定的用户资源及自身强大的物流体系,运用自身的科技信息流,构建出一套新的业务模式–新型供应链模式。连接融合上下游,产生了由京东平台端到消费端的一条业务链,京东互联网金融拥有贷款、金融云等技术、多年电商积累的用户,成长气势比较迅猛,不断取得盈利和进步。[5]京东金融的起步较早,作为国内互联网金融的领航人,在某一程度上也引领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走向,目前,京东金融已成功打造好较完整互联网金融产品生态,也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但是目前对于京东金融经营状况的研究还是较少,在京东金融经营状况方面的权威性报导也很少,京东金融该如何壮大?互联网金融的未来之路该怎么走?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如何提高?还有待考究。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去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互联网开放的平台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业态及其服务体系,包括基于网络平台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产品体系以及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等,并具有普惠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异于传统金融的金融模式。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1971年以前,互联网金融仅是一种构思,1971年,X创建起Nasdap系统(全国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协会),互联网金融从构思走向了现实,Nasdap系统成功构建出互联网金融最初的形态,互联网金融刚刚开始有了雏形,为传统金融模式提供新的方向。

1995年10月,X成立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也在不断完善当中,但互联网金融一词还未在全世界普及,互联网金融操作也带有区域性限制。

2000年7月,互联网金融突破区域的限制,走向世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与西班牙的一家公司Uno-E合作,创立名为UnoFirstGroup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其业务不止是在西班牙或爱尔兰国内覆盖,金融服务务开始扩展到全世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成形。

中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截至目前仅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但是发展速度较快,取得过很多的金融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90年代至2005年为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在技术上的帮助金融机构进行金融业务的改革,把银行业务搬到网上,这一发展举措为银行业务的办理提供了便利,也为银行的运营降低了运营成本,但是这个阶段国内还没实现互联网金融的业态。

2005年至2012年为第二阶段,人民银行于2011年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存在得到国家层次的承认,互联网金融的规范性发展环境越来越完善,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升级,从技术领域拓展到金融业务领域。

2012年至2014年为第三阶段,网络借贷平台诞生,券商、银行也使用互联网技术,对业务模式进行改革,组建线上创新型平台。在这个时候,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关注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问题,相关的XX政策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在国内推广并普及。

2014年到现在,为国内互联网发展的第四阶段,科学技术快步发展和创新,手机变得越来越智能,再加上手机软件和硬件的升级,支付手段产生质变,手机成了最方便快捷的支付终端。手机信贷、余额宝、支付宝、360借条、腾讯理财通等业务与产品应运而生。传统的手机被淘汰,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高级,互联网金融迎来新的发展趋势,各种的互联网金融手机客户端如雨后新笋一般纷纷建立,银行也建立起了自家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线上客户端模式。

(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风险

1.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之一是成本低,互联网业务的办理基本是在线上完成的,不像传统金融模式需要在线下办理,费时费钱,互联网金融机构减少了线下人工的费用支出。二是效率高。互联网金融的交接和办理,可以实现用户足不出户,全过程在线上办理及交接,省去了很多线下办理需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三是覆盖率广,互联网金融依靠互联网信息的极速传播,突破了时间还有空间的重重阻碍,实现全球性的覆盖与涉及。

2.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首先是互联网金融管理弱,主要是风控管理弱与监管弱。互联网金融还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缺乏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互联网金融机构只能凭借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去进行信用考量,风险不可避免。缺少准入的门槛标准和行业规范,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都很大。

第二个是信用风险不可忽视,因为互联网金融基本全过程都是在互联网交接办理,缺少线下的接触,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极易带来信用风险,现阶段的中国信用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好,对信用把控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尤其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低,法律监管体制未完善,不能从根源上杜绝非法集资和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自2012年起,互联网金融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先后有淘金贷、优易网、安泰卓越等P2P网贷平台利用自身的互联网平台进行诈骗,给刚刚萌芽信用程度不牢靠的互联网金融模式画上了并不光彩的一笔,但是也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存在着比传统金融信用风险更大这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体制急需加强并不断完善,才能杜绝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互联网法制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才能给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大环境。

第三个是网络安全存在一定风险,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暂处于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安全系统还存在较大的技术隐患,互联网金融频频发生安全性的负面事件,黑客一旦袭击互联网金融系统,不仅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还会影响互联网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甚至会引起互联网金融市场和经济的大动荡。

第四则是技术风险不容忽视,互联网有关技术还处于初级阶段,有些技术的噱头大于实际,部分尚未经过考核试用的技术被资本和舆论用以炒作,甚至沦为资本家的工具,被用以操纵市场、投机与诈骗。在具有权威性的数据下看来,互联网金融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风光无限,依然存在着企业风控不足,甚至利用互联网金融去谋取一些不合法利益的乱象。

三、京东金融的经营模式分析

一)京东金融运营模式

京东金融从创立便自带京东集团的用户基础与资金流量,其起步较早,发展较为迅速。京东金融的产品与业务可大致分为三个板块,分别是个人金融板块、企业金融版块与金融科技版块。京东金融的运营模式清晰,目标群体定位划分明了,不同的产品与业务分别服务于不同分类的客户群。其中个人金融板块的目标群体是普通个人用户,京东白条、京东支付、京东小金库,产品众筹、金条等产品及业务的不断完善,给个人用户提供新型服务。企业金融板块有京保贝、京小贷、金采、快银、融资理财、信用支付等产品和业务,把创新式金融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可以满足企业贷款,企业融资等需求,优化企业的融资模式,支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金融板块包含了北斗七星、FIQS等智能信贷产品,涉及资产交易、场景应用、用户运营、理财、智能投顾技术服务、风控数据、风险定价系统等领域的服务。运用量化营销、、智能信贷系统、大数据风控、智能身份识别、ABS资产云工厂、风险运营七大模型,为风险把控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技术支持,京东金融在不断扎根互联网金融的同时,以科技创新做为金融创新的强而有力的支撑点。

除此之外,京东金融还积极与各大国有银行进行深度合作,例如,京东金融于2017年与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推出“工银小白”数字银行,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推力,打造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网上银行。“工银小白”是在经过对用户、账户、信息、数据、资金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研究分析整合出来的成果,属于创新式场景融入式数字银行,把传统银行的业务办理流程方便化、快捷化,再配合京东金融的生态,用户几乎可以实现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工商银行所有的银行业务。京东金融以科技服务金融,用金融为科技带来新的突破。

(二)京东金融盈利模式

京东金融旗下的金融产品与业务众多,京东金融先后推出并不断完善京东白条、京东支付、京东小金库,产品众筹、小白卡、金条等金融产品与服务,全面覆盖了消费金融、支付、财富管理、众筹、保险、证券等领域,从中获取收益和经济增长。以京东白条为例,京东白条依借于京东商城强大的供应链以及京东商城强大的客户流量而推出,简明扼要,京东白条是京东京东金融旗下的一款“先购物,再付款”的金融产品,用户依借白条额度在京东商城先行付款,但是用户购买的物品价格是需要控制在白条的实际额度之内,不同资质的用户具有差异的白条额度,在下个还款日之前还款可以零利息,零手续费,只需在京东金融APP对实际的消费金额进行还款,而超过还款日期之后,用户则需要支付相应的服务费,一般的服务费率为百分之零点五到百分之一点二之间,这一举措也为京东金融拉拢了大批的忠实用户,京东白条从赊购服务逐渐扩及到其他领域,为发展扩大了版图。不得不说,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开阔市场而下的一步及其重要的棋子,因为京东白条不但拉取了大量的潜在客户,赢得了好的口碑,也为京东金融下一步的布局和发展抢得了先机。另外,京东金融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运用金融科技为其他企业及金融机构服务。比如,京东金融可以为其提供交易系统、风险定价系统、资产端、资金端、以及客户运营能力等方面服务,作为自身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模式

在传统的金融模式中,企业要想取得更多的资金供应大多只能求助于银行,但是银行出于对安全性的考虑,对企业大额贷款的审核时限较长,中间环节较繁杂,放款周期长且利息较高,并且对企业的资信考核比较严格,一般的中小企业都很难通过银行的审批,但是中国90%以上的都是中小企业,对资金有着需求缺口。2013年,京东金融首款供应链金融产品面世,起名“京保贝”,“京保贝”可以为供应链提供保理融资服务,包括应收账款池融资、订单池融资、单笔融资、销售融资等。京保贝审批门槛低、审批时间短、贷款成本低,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只需三分钟就可审批放款,利息是按天计算,供应商可以自由决定贷款的金额和还款时间。“京保贝”一共分有两种模式,一是京东金融承担中间担保人的角色以机构信用或其他资产为该企业进行贷款担保。二是京东金融作为贷款人对企业进行资信考核,并向通过考核的企业发放资金贷款。京保贝有着普通银行难以复制的优势,比如审批时间短,放款速度快且利息较低。目前,“京保贝”已成功更新到2.0版本,该版本将链条上各种融资需求运用的金融工具重新组合,可运用于多种供应链模式,京保贝2.0版本突破了前一代版本的服务对象的限制,京保贝1.0版本只能服务于其内部的客户,而升级版本也能为外部的其他企业提供服务,解决其他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在融资与放款的同时,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提供保证。后面京东金融为了获取更多的用户,开扩更大的金融市场,建立并不断完善“京小贷”“动产融资”两条供应链金融产品线,为京东金融自身增加能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京东金融SWOT分析

(一)S优势分析

京东金融的产品线划分清晰,定位明了,不仅划分了个人金融、企业金融与金融科技三个板块,而且可以凭借着京东集团强大的流量去拉拢更多的普通用户以及供应链用户。京东金融的第一个优势便是京东金融构建的金融生态比较完整,分布较为全面,不仅有着个人金融、企业金融与金融科技三个板块,还衍生出了属于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模式。目前我国超过9成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当中绝大多数又有着资金需求,银行贷款不仅准入门槛高,审批速度非常慢,而且中小企业由于资信不健全或者其他原因很难通过银行的审核。

第二个优势是京东金融拥有着强大的商家资源。京东金融的供应链金融起步较早,在2012年就建立起自己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京东商城的客户服务较为全面,又拥有者强大的商家资源,为京东金融的供应链金融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第三个优势则在于风控能力,主要基于流程和数据,以量化风控技术对用户数据进行全面的考核对异常性的交易进行追踪,一旦发现出现欺诈性交易可立即停止贷款或追回,从全部流程进行改造,较少了欺诈性交易的发生,安全性及准确性要远高于传统风控手段。

(二)W劣势分析

京东金融的劣势首先是战略布局较为混乱,目前京东金融最大的收益来自金融业务,但是2015年京东金融提出了“金融科技”的金融业务战略思路,后面,京东金融在极力祛除金融化,往科技化道路发展。在金融业务是主要盈利点的现在,京东金融极力追求科技而忽略了金融业务的打造,显得不是那么的明智,毕竟也与京东金融是金融机构的基本理念背道而驰。从其战略布局来看,京东金融没有大力去发展消费金融业务,在战略布局混乱的情况下,京东金融未来究竟能不能创造更多的利润,能不能成功转型为一家科技公司不得而知。

第二个劣势则是,京东金融的信息与系统安全性相对较差,在2019年初,有网友爆料,京东金融会自动获取手机截图,虽然官方正面回复称:“是京东金融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该客户端。”但是该回复收到用户的质疑,后面官方又给出了“是程序员的设计失误”的答案,并向公众致歉。但是官方两次完全不一样的回复,更加坚定了京东金融的信息安全的保护不到位,无论是出于怎样的初衷,作为一家不断壮大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理应为了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百般努力,而不是未经同意自动获取用户信息。2019年2月22日,有网友反映:在京东金融手机客户端的理财资产被清零。虽然后面官方回应称:“系统的正常升级,不会对资金造成安全性影响。”但是,一个管着大量用户信息与资金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频频爆出如此低级的系统错误,本身就是其信息与安全系统成熟度太差的表现。

第三个劣势则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带来的先天性缺陷,互联网金融全程在网络上进行,安全性较差,并且没有自己线下的对接方式,虽然互联网上金融的交割更加省时省力,但是容易忽视了线下的用户市场。京东金融虽然有着完整的产品业务生态链,但是这些业务链的用户群都在线上,以及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办理与交接基本都在线上进行,线下几乎没有自己的营业网点,容易忽略一些对互联网金融不熟悉,或者对互联网金融不太感兴趣的用户。目前互联网金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相对较差,京东金融对线下的用户兼顾不足,那些线下用户可能会把钱存在安全性较高,且有着完整线下营业网点的银行之中,贷款也会选择更加安全的银行,京东金融会因此流失大量的用户,丢失了很多的发展机会。

(三)O机会分析

京东金融面临的机会一是互联网金融市场还未达到饱和状态,2019年9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报告》提出:目前我国经济市场上消费金融服务获得率偏低,仅有近60%成年人获得过消费金融服务,消费金融还有很大的发展市场。紧接着,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消费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可以通过消费升级来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金融服务可以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的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两份权威报告都指出了一个道理:消费金融能拉动需求,推动消费和发展,努力打造并推动消费金融的升级,是京东金融不可错失的一个大好机遇。

二是银行与其他企业寻求新的突破口,纷纷选择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京东金融有着完整的生态布局,起步较早,业务和产品业态较为全面,具有比较大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为止,京东金融已和市场上超过600家的企业达成合作,再进一步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三是在科技创新成为最大生产力的今天,京东金融早已经完成了科技的重大布局,目前,京东金融已经建立并成功升级“数字化操作系统”,并且已经在雄安新区创立起智能城市操作系统,京东金融的科技发展起步较早,科技创新已经获得颇多成效,以科技创新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未来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T威胁分析

京东金融的主要威胁之一是京东金融目前面对的客户80%以上都是中小企业,但是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资信参差不齐,加上中小企业的公司管理建设大多都不完善,运营方式存在重大的问题,出现逃债,或者因为企业经营不善破产而无法及时或不能进行债务清还的现状,而这笔帐如果不能及时收回只能在京东金融内部形成一笔坏账。

其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重大改革,多家大公司都往互联网金融上发力,不论是靠着互联网零售业壮大的阿里巴巴,还是靠着科技发家的360、靠互联网社交逐步成长的腾讯科技等公司都花了大量的资金和心思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业务,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余额宝;腾讯旗下的理财通;360集团旗下的360金融;百度旗下的度小满等都给京东金融的发展形成威胁。

其三是,众多传统银行开始网络发力,不但推出了自家银行的客户端,网上银行,还推出了众多的面对网络用户的产品与业务,各大银行的系统安全性建设较好,并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客户粘性,口碑及用户信誉要远好于其他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也对京东金融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五、京东金融经营状况分析

(一)京东金融财务状况分析

京东金融自2013年从京东集团内部分离出来以来,直到2016年一直属于亏损的状态,但是在2017年已经取得盈利。据数据显示,2014年京东金融的净利润为-3.24万元,2015年的净利润为-143.27万元,2016年的净利润为-5.68亿元,这三年的京东金融的亏损是越来越明显的,甚至在2016年的亏损更是较2015年直线飙升到5.68亿元。2017年,京东金融全年净收入为2602亿元,同比增长44%,较2016年有着巨大的进步,年度净利润达10亿元人民币,实现了首度盈利。虽然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看起来没有那么光鲜,但是其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2016年初,京东金融获得了来自红杉等三家投资机构投资的66.5亿元人民币,领投投后经济市场估值为500亿人民币。2018年,是京东金融从京东集团独立以来的第六个年头,在经过2017年的首度盈利之后,2018年的京东金融发展有了一个新的突破。2018年经济市场环境并不景气,2018年7月,有着巨大潜力的京东金融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中获得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约为1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京东金融的业务及产品还具有无限的潜力。

(二)京东金融收益状况分析

京东金融旗下的金融产品众多,业务线较为全面,但是在京东金融创立的前几年都在不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产品业务线,以更优惠的金融手段去取得市场的认知度,盈利能力较弱,甚至在2014年至2016年都是在亏损状态下,2014年全年亏损3.24万元,2015年亏损143.27万元,2016年亏损5.68亿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连年的亏损是极为不利的,好在京东金融起步较早,业务性比较完整,发展潜力较好,加上背后有京东集团的支撑,于自从京东集团独立的第五年,开始产生盈利。券商中国的数据显示:京东金融2017年末的营业收入为103.3亿元,较2016年同期的44.65亿元迎来了131.35%的增长。2017年末京东金融的所有产品和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03.3亿元,消费金融的营业收入为52.8亿元,占比51%。支付业务营业收入16亿元,占比15.49%;供应链金融营业收入15亿,占比14.52%;财富管理的营业收入最低,为12.3亿元,占比11.91%。消费金融在京东金融的金融模式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未来也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六、结论与展望

(一)京东金融经营状况总结

1.发展目标混乱

目前来说,京东金融最大的收益是来自金融业务板块的消费金融板块,但是京东金融一直在强调去金融化,即正在逐步祛除金融业务的标签,往科技公司的道路去发展。不论是京东金融以前的掌舵人刘强东,还是现在的CEO陈强生,都在公共场合中表示:京东金融的目的不是做一个金融公司,而是积极往科技公司的道路上去强化。京东金融的起点就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靠互联网金融产品与金融业务逐渐壮大,在这样混乱的目标之下,企业的发展能力与盈利能力也许会大打折扣。

2.系统安全性较差

京东金融的安全系统和支付系统做的还不够成熟,频频暴露出的安全问题不但会使原先的用户不断脱离,而且会让京东金融辛苦建立起的口碑消而殆尽,使京东金融的竞争力被削弱,在竞争中处于长期的弱势之中,甚至被打垮。因为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客户首先考虑的就是资金与信息的安全度,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安全性本来就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缺陷,唯有注重并不断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才能拉拢到更多的用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赢得用户的口碑,增加企业的利润。

3.科技创新为其赋能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京东金融是有不断地进行科技探索和创新的,已经建立并成功升级“数字化操作系统”与“数据安全系统AKS”。无论是其成功打造出北斗七星、FIQS等智能信贷产品,还是一直在致力于科技创新和发展,作为一家互联网金融机构,科学技术可以为其安全系统,大数据系统提供支持,也能为互联网信息的筛查挑选提供强大的保障,科技创新能为其赋能。

4.企业合作带来希望

京东金融有在积极寻求和加深与其他公司和银行的合作,已成功与众多的大型企业或银行达成合作,合作范围极广,是国内首家与国有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银行达成战略合作的金融公司,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合作已经成了潮流,企业想独善其身,独自壮大几乎不可能。企业合作给京东金融注入了新的血液,为京东金融的发展和壮大带来了更大的空间,京东金融唯有抓住好机会,寻求与其他企业及银行的合作,在其他金融之前抢得先机,才有可能带来更好的发展希望。

(二)对存在问题的举措建议

1.做好本土化建设

京东金融应积极做好本土化建设,即先把金融业务壮大,再配合科技创新去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提高了企业利润,企业才有更加充足的经济力量去搞建设,毕竟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只是起步阶段,还远远未达到饱和状态,消费金融也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京东金融应在互联网金融行业继续扎根发展,在搞好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也有助于京东金融的的伟大宏图构想的构建。

2.安全建设需提高

京东金融虽然已经建立起数据与信息安全系统,但是频频爆发出用户信息与资金安全的问题,京东金融应积极提高的系统与支付的安全性,建立并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用户资金与信息的保护机制,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核心宗旨,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普惠的金融服务为第一驱动力,拉取更多的消费者以及用户,进一步扩大市场。

3.积极完善生态建设

利用京东集团强大的客户流量转变成京东金融的用户,与京东商城乃至京东物流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拉高客户粘性,积极推出更加合理的金融产品与业务,提高京东金融的优惠力度,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提高京东金融的建设和核心竞争力。

4.继续积极寻求合作

在当今的社会,企业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可能,京东金融已经和众多主流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但是,在寻求与其他企业合作的道路上一定不能松懈,否则可能会给竞争对手超越自己的机会,积极与银行或者其他企业达成合作关系,先一步完成合作的布局构建,达成共赢,增加企业利润,也能为市场的扩张取得先机。

(三)论文不足与展望

目前京东金融还未上市,年度报表、中期报表与季度报表并未完全披露,能获取的财务数据并不全面,由于获取的数据有限,并不能将京东金融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不能对京东金融做出较为全面、系统的数据分析,对京东金融的供应链模式的研究分析仅停留在粗浅阶段,再加上国内互联网金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互联网金融的系统性研究少之又少,对京东金融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是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衍生物,未来必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互联网金融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国家甚至是全球性的经济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具有一定意义的正面影响,反之,也可能会对经济系统造成很大的破坏,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作者对互联网金融以及京东金融进行更加全面的探讨分析,本人也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信息与状况,增进自己的知识,也欢迎更多的作者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丹丹.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何飞,张兵.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数据驱动与模式衍变[J]. 财经科学,2016(06):12-22.

[3]吴尚坤.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京东模式的探讨[D].河北金融学院,2017.

[4]王艳. 供应链金融下的京东金融市场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5]张宏云. 京东互联网金融生态圈效应案例分析[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9

[6]林奕慧,刘笑笑,王毓骄,张雅玲.互联网金融风控现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4):62-65.

[7]曹凤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挑战[J].金融论坛,2015,20(01):3-6+65.

[8]许雯.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9]胡翼慧.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3):69-71.

[10]刘伟.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融资与风险管理探讨[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2):19.

[11]李佳明,袁铭鸿.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监管建议[J].纳税,2019,13(33):232.

[12]张存萍.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及政策建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11):78-83.

[13]丁若凌. 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管理评价及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19.

[14]上官秀芳.互联网金融筹资财务风险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34-35.

[15]高子淇. 京东金融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9.

[16]孙凯基.互联网+背景下的普惠式金融:京东金融[J].财经界(学术版),2018(22):6.

[17]温健.金融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控制分析[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01):205-206.

[18]季慧敏.我国互联网金融应用现状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23):42-43.

[19]Fangfei Yang. Research on Risk Management of Internet Finance[A]. 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conomics,Management,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MSD 2019)[C].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9:9.

[20]Shuo Zhang. The Impact of Internet Finance on Traditional Banking Industry[A].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201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rn Education and Economic Management(ICMEEM 2019)[C].Institute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2019:5.

本文是在谢林林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从选题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得到了谢林林老师的热情帮助和精心指导。谢林林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精益求精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对我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吴飞老师对我在四年学习和生活中的关心和教诲,特向吴飞老师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在此,还要感谢王虹、肖志贤等老师在四年的学习中给我的帮助和支持。他们所讲授的《经济法》、《金融学》等课程给我思想的启迪,从他们所讲授的课程中我学到了经济法律与金融学知识,这些知识在我研究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写作。衷心感谢我的同学姚如志、黄良梓给予的帮助!感谢徐晨歌老师、刘艳华老师等所有任课老师的精心授业和教辅人员的辛勤工作!

京东金融经营状况研究

京东金融经营状况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1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874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2月18日
Next 2023年2月1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