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发展,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也成为了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的文献参考情况为:
一、国外内部审计的文献综述
世界范围内国外内部审计有着较早的历史,在1941年,X组建了第一个审计部门,就是X的“内部审计师协会”。布拉德福在《业务审计手册》当中,详细的介绍了集团内部审计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并且指出内部审计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职能之一,公司的治理问题。在公司的治理问题上,内部审计制度对于公司的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X学者James(2003)发表的文章《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中指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报告应当为审计委员会,而非高管层,这样更加有利于发现错误以及积极的上报发现的错误。而Hermanson(2009)则在其文章《内部审计的一般方法》中指出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进入股东、董事会和高管层这一层次的受托责任关系。澳大利亚学者Goodwin(2009)通过对2008年澳大利亚100多家私营公司进行样本分析,分析影响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因素,最后得出结论是治理机制和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而马来西亚学者Zain以同样的方法,最后得出的结果体现在其文章《内部审计与审计委员的关系》中,指出,审计委员会越有效,内部审计安排就越加合理。
二、国内内部审计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内部审计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内部审计的发展大概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对于内部审计的研究对象也以国有企业为主。唐厚燕(2008)在其文章《内部审计报告关系的转变对价值增值的影响——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讨论》中指出,内部审计向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报告,能够显著的提高公司的效率,实现价值增值,李昌洪(2009)认为专业化较强的集团公司应在集团总部设计比较强大的内部审计机构,具体体现在其SCI文章《国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工作思考》,崔刚(2007)在其文章《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思考》中认为企业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系统、现代审计监督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入手,指出我国企业在内部审计的只能拓展定位方面,缺乏一个融合事前筹算、事中监控和事后评议于一体的系统的全过程审计,张怡东在其研究文章《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和对策》中更加具体的指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存在内部审计机构地位低、独立性差等严重的问题,提出要进一步转变审计理念,科学定位审计职能。
总结
综上所述,笔者所收集的中外文献,对于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私有中小企业的研究却很少。因此,针对上海ABC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应当立足于这些参考文献,同时要针对上海ABC集团的个案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参考文献
[1]Auditing Section Task Force of Th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Independence and Objectivity:A Framework for Internal Auditors..2001
[2]毕秀玲,刘昂.我国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框架设计——基于问卷调查分析[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3)
[3]Bodine S,A Pugliese,P.L.Walker.A Road Map to Risk Management.AICPA:Journal of Accountancy.2001
[4]Bailey A.D,A.A.Gramling,&S.Ramamoorti.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Auditing..Altamonte Springs.2003
[5]Biship III,W.G.,D.RHermanson,,P.D.Lapides,&L.E.Rittenberg.The Year of Audit Committee.Altamonte Springs.2000
[6]Bookal L.E.Internal Auditors:Integrated to Good Corporate Governance.Altamonte Springs,FL:The Internal Auditor.2002
[7]Braiotta LJr.The Audit Committee Handbook..1999
[8]Brink V.Forward from Fifty.Altamonte Springs,FL:The Internal Auditor.1991
[9]Carey A.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The Turnbull Approach..2001
[10]蔡丽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D].南昌大学2008
[11]曹红.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3)
[12]陈博.关于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31)
[13]程恬然.分析现代企业会计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14]程志国.推进内部审计转型的环境因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09)
[15]重庆市公安局审计处课题组.试论内部审计在警务治理中的作用发挥[J].中国集体经济.2013(33)
[16]Chapman C.and U.Anderson,Implementing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s Framework..2002
[17]Chapman C.Bring ERM into Focus.Altamonte Springs,FL:The Internal Auditor.2003
[18]Charles W.F,Baden Fuller,and John M.Stopford."Globalization Frustratcd:Thc Case of Whitc Good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8
[19]Committee of the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2
[20]Committee of the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Draft).httpa/www.erm.coso.org.2003
[21]崔毅.浅谈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3(31)
[22]邓敬萍.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及改进措施——基于“委托代理”视角[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23]丁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委员会的关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
[24]董尔艳.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素质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25]Eric Schlie,and George S Yip."Regional Fellows Global:Strategy Mixes in the World Automotive Industry".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0
[26]George N.Hatsopoulos."High Cost of Capitah Handicap odAmedcan Industry,".Harvard Business.1997
[27]George S.Yip."Global Strategy in The 21st Century".Financial Tune,s Handbook of management.2001
[28]郭蕾.论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商.2013(21)
[29]Henry P Conn,and George S.Yip."Global Transfer of Critidal Capabilities".Business Horizons.1997
[30]黄斌.我国上市公司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探析[J].审计与理财.2009(01)
[31]黄芳.浅析综合性大中型医院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
[32]霍剑锋.浅议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33]贾烨琳.审计的创新与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3(22)
[34]姜星明.关于保险公司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思考[J].科技广场.2013(11)
[35]经魁.关于企业内部审计控制之浅见[J].上海商业.2013(12)
[36]Kenichi Ohmae.The Borderless World:Power and Strategy in The Internal Linked Economy..1990
[37]Laughlin,R.C.A model of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the church of England.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1990
[38]李福武.集团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内部审计制度构建[J].中国外资.2013(23)
[39]李浩.从系统论的视角谈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经济师.2013(12)
[40]李洪.浅议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41]李淑萍.刍议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
[42]李增刚.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商场现代化.2013(28)
[43]梁文娟.刍论关于电力企业现行体制下的部分审计问题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
[44]刘方琼.内部审计功能拓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
[45]柳群.风险导向审计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02)
[46]卢健.安徽电力多经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
[47]罗露,国俊丽.公司治理视角下内部审计的定位及发展策略[J].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48]牛彩云.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强化煤炭企业经营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3(23)
[49]Ray·Whittington,Kurt Pany.Principle of Auditing—12th ed.McGraw Hill s Washington Report on Medicine Health.
[50]石恒贵,刘斌,杨卫.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治理效果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05)
[51]Sherer Michael,David Kent.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1988
[52]孙玲.风险管理审计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
[53]唐永亮.浅议电力工程内外部审计优劣[J].新会计.2013(11)
[54]王延军.如何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1)
[55]吴敏.浅谈内审人员在物资采购审计中应把握的几个环节[J].经济师.2013(12)
[56]吴燕.探究企业内部审计问题与解决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31)
[57]武秀娟.组织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领导科学论坛(理论).2013(01)
[58]徐国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
[59]徐虹,林钟高,韦惠玲.内部控制审计鉴证对财务分析师盈利预测误差的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1)
[60]杨颖.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21)
[61]杨忠.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6
[62]姚洪宇,侯炳瑶.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央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思考[J].黑龙江金融.2013(11)
[63]张昌文,王立群,袁磊.基于反倾销应诉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64]张纪刚.纪检监察与内审联动机制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3(03)
[65]张瑞杰.民营企业内部审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9
[66]张霞.试论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的整合[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02)
[67]张秀才.新经济形势下强化医院内审工作的理性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24)
[68]赵晶晶.论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69]钟黎明,钟源.基于企业价值增值的内部审计研究[J].价值工程.2008(01)
[70]朱庆仙.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内部审计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
[71]朱永永.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0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