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色彩搭配一直是设计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因素,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室内空间装饰中最富变化的因素,它越来越能够反映人类的视觉感受所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的联想。色彩是室内设计很容易出效果的要素之一,色彩的研究对于人类的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因素产生着巨大的影响,面对XXX,各个不同人群的生活需要与品质需求以及更高层次上的品味需求,根据个人的喜欢充分运用色彩来体现其不同的个性需求,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物质与心理上的双重享受。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力。
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文化传统和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1室内色彩的基本要求
1.1色彩的定义
色彩是什么?色彩,可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前者如黑、白、灰,后者如红、黄、蓝等七彩。有彩色就是具备光谱上的某种或某些色相,统称为彩调。与此相反,无彩色就没有彩调。色彩的和谐即色相、明度及色度三方面通过艺术加工处理而变得和谐统一。根据色彩的三属性可将色调概括为三种色彩关系:即单一色相的和谐、邻近色的和谐、对比色的和谐。
1.2色调的概念及运用
色调的和谐是主观统一的结果,强调主观是因为色彩是感觉的艺术,给人以心理作用和情感表现力,色调的力量来源于画家对生活的激情和创作精神。任何艺术感受都具有统一性,都需要服从艺术的完整性,画家们也正是从这一艺术法则出发,在创造色调的同时,保持色彩基调一致性,力求简洁、单纯,对色彩的表现力加以夸张处理而增强色感的象征意义,使主题思想更加鲜明和富于感染力。色调之中蕴含着画家奔放的激情、对色彩的创造运用、能动地驾驭色彩的技巧以及广博精深的艺术修养。为了更好地体现出创作内容,可以打破常规,去创造出更强烈、更集中,更富于表现力的色彩效果。
色调反映出的色彩情感和意境,正是人们以对颜色的不同表情的心理感受和经验联想为依据,借以创造出各种色彩情调,如安逸、宁静、喜悦、紧张、悲惨、压抑、欢乐、明朗、庄严、优美等,它既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又是内心经验的传达媒介。画家将一定的思想情感和情趣表现在和谐的色调里,观众就从色调中体验感受其中的思想情感和情趣,从而引起同感和共鸣。准确性的色调越集中统一,给人的感受就越明确,感染力就越大,所以色调在传达情感方面是重要而有力的绘画语言。
在室内环境装饰的色彩运用上,要注重空间整体的色调统一,讲求室内空间的主调,根据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和要求确定色彩的色调和装饰风格,或华丽庄重、或柔和淡雅、或活泼鲜亮、或热烈欢快。色调是一种调和现象,是共同要素的存在。室内空间的装饰色彩要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即在统一中求对比。色调的统一、色彩的面积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要注意色与色之间的衔接、过渡与呼应。用色要有所节制,颜色不宜过多,多则杂乱,室内空间环境的色彩整体性就难以形成。当过度强调了室内空间色彩的整体统一后,往往会显得缺乏生气,色彩及气氛柔弱平淡,因此,就要在整体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增添生动的因素,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一定程度的对比关系,在变化中追求色彩的局部亮点。
1.3色彩在室内的运用
我国目前的室内环境设计,虽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五星级酒店,但却始终是给人以“拒人千里”的感觉。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再加上“堆金砌银”的室内装潢,确实能给人一种豪华的感受,但绝非是豪华的享受。一尘不染的大堂,除了黄色的灯光能给你一丝暖意,很难再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实际上,我们的室内环境设计师往往只注重室内空间的硬装饰部分,而忽视了软装饰的重要性。室内环境是人的活动空间。设计师们在极认真地装饰着人的安身之所时,却又把人的需要抛于脑后,在无意中制造着要人适应的行为“规范”,最终使人无所适从。而这种一味追求浮华的室内装饰手法,曾一度成为社会上流行的装修标准。由此“批量生产”了大量的看似华丽,却并不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为数不少的耗资不裴,表面奢华的星级酒店、娱乐场所及与之对应的千篇一律的居室环境。而室内的各种纺织品确可以将这种状态加以改变。
所谓“软环境”,“软”是相对其它硬质材料而言的。在一般的室内装潢中,人们注重的往往只是室内空间的硬装饰部分。如:空间的结构、格局的划分、天花、地面、墙体的装饰、厨房、卫生间的安置等等。选用的材料多为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玻璃、金属等硬质的材料,而对家具的选择,尤其是室内纺织品的选用却被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更谈不上实施系统的室内纺织品配套设计了。
色彩是室内设计中最为生动、最为活跃的因素,室内色彩往往给人们留下室内环境的第一印象。色彩最具表现力,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的生理、心理和类似物理的效应,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色彩还必须依附于界面、家具、室内织物、绿化等物体。室内色彩设计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性格、室内使用性质、工作活动特点、停留时间长短等因素,确定室内主色调、选择适当的色彩配置。
色彩的关键在于配色。成功的色彩设计应把色彩的审美性、色彩的视觉心理紧密结合起来,已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
2室内环境中的色彩搭配的原则
色彩本身并没有知觉与情感,也没有绝对的美与不美,它的美在色彩之间的相互组合之中体现的,这与音乐的道理相同,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配色形式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情绪产生共鸣时,人就会感到和谐愉悦,这就是色彩的知觉与情感。它会因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等差异而不同,白种人钟情白色、黄种人偏爱黄色、黑种人喜爱黑色,黄土高原的人喜欢浓艳的大红大绿,都市的人喜欢清新的奶黄和天蓝;对同一种颜色,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联想,黄色在我国象征高贵而在巴西则表示绝望;白色是我国葬礼上的色彩而在印度则象征吉庆等。不同的时代人们对色彩的爱好也有变化。现在随着人们审美观的丰富多彩,必将促进室内环境中色彩观念的改变与进步。因此在室内色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利用人们对色彩的知觉与情感来支配色彩在室内中的分布。
2.1色彩的统一原则
室内色彩设计切忌“姹紫嫣红”“群芳争艳”,色彩未经统一规划而各行其是,势必会导致室内色彩的紊乱。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室内色彩的主色调,然后确定使用同一色系、对比色系还是互补色系的色调。只有在主色调确定后,才能根据色系的不同来确定相应的辅助色调。主色调一般不宜采用大面积的鲜艳的颜色,辅助色调可根据实际情况大胆选用小面积的较高明度或纯度的色彩,便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其次,室内色彩的均衡感也很重要,色彩的明暗和面积最能影响整体色彩的均衡感,一般来说,明度高的色彩在上、明度低的色彩在下容易获得色彩均衡。比如,天花板要比地板颜色浅,否则容易产生压迫感。另外,在设计时可以考虑背景色比主体色轻浅;彩度高、暖色的面积应小于彩度低、冷色的面积等。总之,整体空间的色彩应该是上轻下重、淡妆浓饰,统一中有对比,和谐中有律动,稳重中又不乏变化。(如:图01)
2.2运用色彩调整空间
不同的空间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色彩的设计也随之产生相应变化。室内空间可以利用色彩的明暗度和冷暖对比来创造气氛。如办公、居室等这些空间的色彩在某些方面直接影响人的生活,因此使用纯度较低的各种灰色可以获得一种安静、柔和、舒适的空间气氛。而像商场主要是人们购买物质生活用品之地,在室内环境色彩的设计上应以突出商品为目的。在对顶、地、柱和商品露出的墙面应以简明淡雅的中性灰色为主,以此来衬托色彩丰富、琳琅满目的商品。在灯光设计上除了要满足视觉上的需要外,还要注意到光与色的配合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
一个小户型怎样能使它从视觉上变宽敞,一个房间的采光不好怎样通过色彩达到通亮。这些都是通过色彩来调节的。通过色彩的冷暖特点使观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错觉,从而改变空间大小和高度给人的感觉,也可以改变空间的整体氛围。比如,若想使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色调,以加强视觉上的空间感。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明亮、活跃,而明度、纯度较低的色彩则会使空间显得幽静、隐谧。(图:02)

3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3.1室内色彩的配色
人类从简单的群居洞穴到慢慢有了建筑活动开始,室内就是人们生活、活动的主要场所,并开始不单单指满足舒适生活条件也开始追求对室内装修设计,从开始并不单单指满足于一种室内色彩颜色到开始进行室内颜色的多变协调性,不同的颜色对人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有良好的效果也有反面效果。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到两者的关系才能在设计中扬长避短设计出更好的更合理的方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室内建筑中,风格各异、色彩斑斓,恰到好处的设计给人也带来了没得享受。在不同的风格设计中也要进行好色彩的搭配,使美也可以达到升华的作用。注重色彩的搭配运用,也使得人们在建筑环境中,使室内设计的概念和涵义也随之在不断延伸。
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写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如:图03)
3.2色彩在室内设计的作用
居室设计是为人们的居住服务的,随着现代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日益提升,对室内环境的质量和个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服务对象的年龄层次、生活环境与习惯的不同,所以对色彩的审美要求也不尽相同。设计时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
客厅的色彩
客厅是全家展示性最强的部位,色彩运用也最为丰富,客厅的色彩要反映主人的嗜好与品位。因此,颜色采用较大的跳跃与对比,突出各个重点装饰部位。色彩浓重,显高贵典雅;色彩淡薄,显明亮简洁。地面的颜色宜选用深色系,而墙面宜选用浅色系,顶部宜采用黄或蓝色的装饰灯光与墙面、地面相结合。例如,在咖啡色的地面放置白色的皮沙发,沙发上摆放几个红黄相间的小抱枕,视觉效果就十分突出。(如:图04)
餐厅的色彩

餐厅是全家进餐的场所,也是主人款待客人的私人空间。在现代的大部分住宅中,客、餐厅通常是连在一起的,为了保持室内风格的统一,一般应选择暖色调,突出温馨、祥和的气氛。由于餐厅在家庭中使用较多,地面的颜色宜选用深色系,与客厅一致;墙面的颜色可较为丰富,一是与地面颜色成对比色,凸显青春个性;另一方面是与地面颜色成渐变色,凸显家庭大气。无论何种选择,只要有利于全家人身心健康就好。(如:图05)
厨房的色彩
厨房是全家饮食的发源地,是制作食品的场所。由于厨房在长期的使用中容易藏污纳垢,需要常常做清洁,因此在厨房颜色的运用中,应该凸显干净、卫生、易清洁。地面的颜色宜采用较深的颜色,耐脏;墙面的颜色可根据厨房的整体风格搭配,深色系、浅色系均可,便于做清洁为主;顶部的颜色,宜采用白色、灰色等颜色,显得明亮大方。(如:图06)
图06
卫生间的色彩
卫生间是全家梳洗、洗浴、洗涤的场所,也是一个清洁卫生要求较高的空间。在色彩上有两种形式供选择:一种是以白色为主的浅色调,地面及墙面均以白色、米黄等颜色做表面装饰;另一种是以黑色为主的深色调,地面、墙面以黑色、深灰色做表面装饰,此种装饰更耐脏。两种效果各有特点,第一种简明、轻松,一般家庭选择的较多;第二种稳重、气派、个性强,思想活跃的年轻人比较喜爱。
色彩在室内构图中的作用。
1、可以使人对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变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强化室内空间形式,也可破坏其形式。
4、色彩可以通过反射来修饰
室内一些配饰色彩的作用
1、装修色彩。如门、窗、通风孔、博古架、墙裙、壁柜等,它们常和背景色彩有紧密的联系。
2、家具色彩。各类不同品种、规格、形式、材料的各式家具,如橱柜、梳妆台、床、桌、椅、沙发等,它们是室内陈设的主体,是表现室内风格、个性的重要因素,它们和背景色彩有着密切关系,常成为控制室内总体效果的主体色彩。
3、织物色彩。包括窗帘、帷幔、床罩、台布、地毯、沙发、坐椅等蒙面织物。室内织物的材料、质感、色彩、图案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室内色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不注意可能成为干扰因素。
4色彩的心理效应
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从生理学上讲,人眼的晶状体的调节,对于距离的变化是非常灵敏的。但它总是有限度的,对于长波微小的差异无法正确调节,这就造成波长长的暖色,如红、橙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内侧映像。波长短的冷色,如蓝、紫等色在视网膜上形成外侧映像,从而使人产生暖色好像前进,冷色好像后退的感觉。
“色像差”简称“色差”,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各色光均有不同的“色像差”,当复色光(如白光)经过透镜折射后所成像的边缘呈彩色模糊现象,这是由于透镜材料对各种色光的折射不同所致,一般情况下,波长短的冷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前成像,而且较波长长的暖色光呈像小。波长长的暖色光往往在视网膜后呈像,而且较波长短的冷色光呈像大,故波长长的红橙色有迫近感与扩张感,而波长短的蓝紫色有远逝感与收缩感。用赫林的学说去解释是:红色起破坏作用,刺激强烈,脉冲波动大,自然有一种扩张感。而绿色起建设作用,脉冲弱,波动小,自然有收缩之感。所以我们平时注视红色时,时间一长就感到边缘模糊不清,有眩晕感,这就是破坏的原因,当人们看青、绿色时感到冷静、舒适、清晰,眼睛特别适应,这就是建设的作用。
结束语
室内设计中,色彩涉及的面和内容也是非常的广泛的,而且色彩的运用是没有套路可寻的。所以只有在设计中去综合考虑综合运用才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一个成功的设计是既能满足大家的审美要求又能体现居住者的个性表达,只有在实践中大胆的运用大胆的探索,收集最新的资料,才能设计出最好的室内色彩案例。
对于在色彩的选择上,我们要首先考虑色彩对人们所产生什么样的心理作用和感情色彩。室内设计,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科学、合理的色彩设计和搭配,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可以帮助提人们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根据色彩美学的研究和实验,人类对于色彩的感觉过程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生理和物理过程。色彩一旦进入人的眼睛,便能引起人们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各种颜色能使人们产生不同的感觉,影响人的情绪,使人联想起某些事物的品格和属性。在情感方面产生色的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在心理方面产生色的明快与忧郁、兴奋与恬静、华贵与质朴、轻松与庄严等效应。正因为色彩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设计时,我们应该把色彩所具备的这些特点综合考虑到,将各种颜色协调地重新组合在一起,以充分发挥色彩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瞿春伟,浅淡室内设计中的色彩和色彩环境[M]电影评介,2006
[2]王雪青,二维设计基础[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3]吴静.室内色彩设计[M].科技信息出版社,2008.
[4](墨)费雷尔,色彩的语言[M].译林出版社,2004.
[5]张绮曼.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6]高履泰.建筑色彩原理与技法[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7]张国庆.中和之美[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8]黄永健.艺术文化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9]陈瑞林.中国设计史[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10]杨国林.色彩构成[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11]高祥生,韩巍.室内设计师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2]朱小平.室内色彩设计[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13]黄丹.色彩逆向思维策略在销售包装中的个性体现[J].包装与设计,2005(4).
[14]姚晓东.色彩传递[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
[15]程里尧.室内色彩搭配[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致谢
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但并未感到轻松的感觉。论文的完成也标志着我的大学时代即将结束,也意味着新的生活将要开始了,有许多的不舍,也有许多的感谢。
在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娜老师,我的论文是在她细心地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提纲的确定、资料查询及定稿到论文最终的完成,李老师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细心地指导和不懈的支持。
其次,感谢我的辅导员徐国胜老师,感谢您在大学四年间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向您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再次,我要感谢同学,你们在我写论文的时候提供给我的相关资料以及相关的帮助,个人的努力往往及不上团体的合作,在论文的研究写作过程中,同学之间经常讨论,节省了大量查阅资料的时间,在此,感谢你们。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在写论文的时候,你们给予我了支持与鼓励。写作中,安静的环境是必要的,家人给我营造的气氛让我能够安心的研究课题,在烦躁和退缩的时候,家人又给我安慰和鼓励,让我能够坚持下来,完成论文。
在论文写作期间虽然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在外界的帮助下以及自身不断的努力下完成了整篇论文。
再次谢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