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神曲》中的象征

摘 要

《神曲》是一部充满象征的伟大诗歌,整部诗歌就是一个充满象征的世界,如果不能理解当中的各种象征, 也就无法理解《神曲》这部优的秀作品。《神曲》中的象征分为空间象征、人物象征和怪兽象征。空间象征中的森林象征着意大利的黑暗现状;地狱、炼狱和天堂则是象征着但丁的宗教思想和观念。人物象征中维吉尔是“理性”的象征,贝雅特丽齐是“信仰”的象征,卡托则是自由的象征。而怪兽象征中的拦路三兽分别象征着淫欲、贪婪和强暴;动物化的狱卒们分别象征着贪食、审判和欺诈。通过浅析这些象征的意义与形象,进而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含义。

关键词:《神曲》但丁象征

一、引言

《中国文学卷》说,象征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型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具体直观的表现。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也许没有必然联系,但通过诗人对本体事物特征的描绘,使读者产生一定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诗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同时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借用人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诗人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创造一种艺术意境,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神曲》采用的中世纪文学流行的梦幻文学形式,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丁将幻想通过象征,就思维中较为抽象,难以言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阐述。这样的艺术手法,显然有别于中世纪晦涩难懂的抽象的教会文学,更多的体现了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同时又有着鲜明的现实性与倾向性。本文通过浅析《神曲》中的部分象征,更好的理解但丁在《神曲》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意图。

二、空间的象征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空间的营构通常都具有十分强烈的象征意味和隐喻功能。而依托于故事存在和发展的文学空间在推动故事情节演进的同时,也使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或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彰显或升华,进而有效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这样的文学空间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的“象”,便具有了特殊的深层含义,成为了承载着特定美学意味、承担着重要文学功能的空间意象。空间意象中的空间感存在于作品的文本之中,是构成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效能的发挥是通过所构建空间的典型性、象征性和隐喻功能来完成的,最终的艺术效果表现为读者绵长厚重的审美想象。[1]

《神曲》中的空间象征便是诗人借助客观存在的空间(森林)和想象中的空间(地狱)等的特征,用以表达诗人对宗教善恶观念的深邃的思想,也是表达中世纪时期欧洲黑暗的社会现实这一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通过诗人对这些空间象征的描写,进而形成独特的新的意境。

(一)森林

但丁在《神曲》开篇时就写到“我走过我们人生的一半旅程,却又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这是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路径。啊!这森林是多么原始,多么险恶,多么举步维艰!道出这景象又是多么困难!”【2】在许多国家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中,森林是危险的,不可捉摸的存在,误入其中之人往往容易迷失方向或受到猛兽,怪物的袭击,例如童话故事《小红帽》。

“森林”一是象征着人世间的错误和歧途。但丁在借助“理性”化身维吉尔的帮助下成功走出森林,这证明了但丁认为,“森林”虽然满是容易使人迷失心智的罪恶之地,但是人只要在“理性”的支持下,坚持信念、明辨是非就一定能摆脱罪恶、走出迷途、达到理想的彼岸,正如《神曲》全文展现出的一样。[3]

二是象征着混乱的社会现状和诗人的人生处境。当时的佛罗伦萨是一个充斥着矛盾斗争的地方。首先是市民阶级的兴起与封建贵族阶级间矛盾频发,斗争激烈。其次是黑白两党间的党派斗争趋向白热化,各集团利益和党派间的权力争夺使城市硝烟弥漫。而这种状态主要是由于神圣罗马皇帝放弃自己的职责导致了皇权的软弱无力,封建割据势力纷争不已,以至于完全陷入混乱状态。同时由于教皇得到了世俗权利,公然买卖教内职位,教内人员大肆搜刮金钱珠宝等,十分贪婪,因此教会日渐堕落。但丁作为市政六名行政官之一,他希望恢复意大利和佛罗伦萨往昔荣光。因此但丁既反对教皇干涉政事,也不赞成黑白两XXX利益斗争。结果被卷入党争中惨遭报复陷害,落得个终身流放的下场。在这样的人生经历中,但丁认为意大利已经误入歧途,而自己的未来也一片黑暗,只能寄希望于“理性”的存在,将自己和故乡带离黑暗的“森林”。

(二)地狱

但丁笔下的地狱常令读者在阅读时有一种阴森之感,仿佛地狱的阴风、鬼魂的哀嚎和怪兽的咆哮如影随形。但不得不提的是诗人如此细致的描绘地狱图景并非只是为了展示地狱的可怕,也不在于刻意渲染气氛,更多的是通过这些描写极大地向读者展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批判中世纪的黑暗现实。由于着眼现实,表现内容和许多写作手法取材皆来自现实生活,因此《神曲》有着强烈的具体感和真实性。

“地狱”一是象征着人类失去理性和信仰后陷入道德困境。但丁笔下的地狱惩罚有别于前人,并非是沿用某一时代的地狱体系,对地狱的描写体现出整体性,综合性,结构清晰、开创性强,同时其判罪形式或是惩罚方法都包含了各种奇特的文学想象,内容丰富。但丁笔下的地狱被构成了大漏斗形状,分九层,越往下越窄,刑罚越重。这样的形状同时也象征着人类在失去理性和信仰的约束后,陷入失德失义的泥沼,灵魂失去希望无法自救,只能等待最终审判的到来。

二是象征着罪恶的惩戒所。地狱内部环境险恶,是“上帝”惩戒有罪灵魂和叛逆天使的场所。地狱的入口位于北半球的耶路撒冷,魔王撒旦被囚禁在地狱最底层,也就是靠近地球中心的地方,沿着撒旦的身体爬行可抵达南半球。中世纪的人们认为陆地集中在北半球,人自然也聚集在北半球,而地狱正是容纳人世罪恶之地,是堕落的爱的惩戒之所。在里面苦苦挣扎、煎熬得不到解脱的灵魂就是被“上帝”抛弃,无法享福的罪犯。

三也象征着但丁的政治思想,比如堕落腐败的教皇尼可洛三世和其他买卖圣职的教皇头朝下,脚朝天倒插在孔洞内反复火烤。地狱作为环境险恶的惩戒之地,推动但丁认识并避开罪恶,在理性(维吉尔)的引导下见识到了诸多罪恶,成功的穿过地狱,走向炼狱的赎罪之路,走向正确的道路。

(三)炼狱

炼狱山是象征是使人重拾良好品德,磨炼心智,在“理性”与“信仰”的帮助下为生前所作所为赎罪,升华思想。因此与险恶地形和阴森可怖的地狱不同的是,炼狱分为7层,灵魂需要一层层攀登净界山除去生前所犯罪恶,越往上离上帝越近,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心理情感。炼狱山的氛围平静中夹带着压抑,苦痛中包含喜悦,因为戴罪的灵魂通过环绕攀登“净界山”,可洗净生前所犯罪恶,从而得到进入山顶的伊甸园的荣光。喝下伊甸园中忘川和忆涧的水,灵魂便会放下从前执着的一切,进入天堂享受“主”的福报。

值得一提的是, 但丁对“净界山”形成的解释, 沟通了希腊异教精神的理性与基督精神的信仰的二元对立。“炼狱”这一思想的起源来自于基督教会,是一个纯粹的“人创”而非“神创”的概念。《神曲》这一诗歌于世纪初完成,当时“炼狱”的概念正好处于改变的关键时期:天主教会内部对于“炼狱”的研究已经趋近成熟,但是它却仍未像其他特殊空间如地狱或是天堂一样被广大教众接受和理解。因此,但丁在《神曲》中所描绘的炼狱,所体现出的“炼狱观”在当时有着十足的特殊性。这一观点既受到先前教会神学研究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继承性;同时又以一位诗人的独特想象,为原先刻板教义中的炼狱概念赋予了生动的形象。[4]

(四)天堂

但丁笔下的天堂更多的象征着但丁精神层面和文学造诣上的追求。诗人在《帝制论》中认为人拥有两种幸福,分为今生与永生。生前多加行善的好人可以享受善举带来的满足感,生前的幸福以王国为象征。死后,好人便可进入天堂享受福报,因此永生的幸福以天国为象征。人间的幸福通过哲学的引导,道德的约束和丰富的知识实现;而永生的幸福则必须在信仰的支持下,通过神学实现。诗人在《神曲》中多次提到了代表“神性”的贝雅特丽齐及其他女神是他灵感的来源,是韵律的标榜。听了她们的训诫和言语,使得自己对文学和诗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想法。能够进入天堂得到“上帝”的福泽,就像登顶文学造诣的殿堂一样。

《神曲》中的天堂结构与地狱相似,由上到下共分为九重天,以地球为起点向外延伸,分别是:月亮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原动天。在这九重天之上便是上帝、天使们所处的最高天。这里是幸福的灵魂的最终归宿,是福灵和善人的终点。

三、人物的象征

“传统象征”和“个人象征”或者说“公共象征”与“私设象征”是对象征的一种简单的划分, 前者“所具有的深远的意义受某一特定文化的制约” , 后者“暗示了某一个方向或某个广阔的意指范围”[5]。在中世纪,对人物象征形象的多样化创作使诗人或作家在创作中可使用的象征对象增多,同时对创作中人性意义的增强使文学创作不再只是“上帝”意志的描述和再现,改变了当时创作者只是沿袭和稍加修改传统象征的现象。通过对人物象征的描写,创作了真正属于但丁本人的象征系统。

在《神曲》中,诗人通过描写人物的性格、外貌、言行举止等,使抽象的概念(理性、信仰)变得可视化和形象化。但丁在《神曲》中主张理性和信仰皆是重要的,是人生行进中缺一不可的。这其实是对希腊文化精神和天主文化精神放于同样重要的历史地位,强调历史理性和价值理性虽然相互对立但又互相依存,是作为推动历史进步的进本原则。由此,但丁掀起了文艺复兴序幕的一角,他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的巨人之足已经迈进了新世纪的门槛里。

(一)维吉尔

维吉尔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世人公认其最为著名的作品是三部诗歌,这三部诗歌无论是题材上还是思想上都是是继承发展上一部诗歌的相关内容,维吉尔对后世创作产生的巨大影响多来自于这些诗歌。尤其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维吉尔受到了极大重视,当时天主教教会认为维吉尔的诗歌为神秘主义提供了很多通过寓意理解就能得知的内容。中世纪文学在基督教神学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的控制下,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神学的束缚。[6]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维吉尔在《神曲》中是作为但丁的向导。维吉尔作为古罗马帝国的文学巨匠,黄金时代的文学创作对后世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丁本人也是维吉尔的忠实粉丝,在《神曲》中我们可以看到但丁呼唤维吉尔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灯塔”、“尊敬的老师”、“亲爱的父亲”等,这些称谓都是正面的,包含敬仰与崇拜,对这位人生导师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赞扬,也从侧面反映出维吉尔在但丁心中的不同形象。而且但丁也是在维吉尔的引导下游历“地狱”和“炼狱”,认清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为之后步入“天堂”打牢基础,做足了铺垫。

维吉尔也象征着“理性”。作为“理性”的存在,维吉尔用自己的智慧和言行引导但丁远离黑暗走上正确的道路,从精神上对但丁的文学与心理不断给予鼓励和肯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维吉尔的言行举止都影响着但丁的精神和灵魂,使但丁在自己无意识的情况下成长着,更加坚定自己的判断和信念,借此追求更高的精神维度。从这点来看,但丁对“理性”是持肯定态度的,但丁在《神曲》中严厉的批评反对中世纪“人是神的奴仆”这一主义,强调人赋有“自由意志”,他鼓励世人在现实生活中应坚定不移地遵循理性。

但是受到中世纪神学的影响,但丁认为没有“信仰”保护的“理性”是有缺陷的。维吉尔并不能像全知全能的上帝一样毫无纰漏地保护但丁直至地上乐园,他会在恶魔恶意拒绝进入魔鬼城时唉声叹气,无奈等待天使的救助;在贪官污吏的恶囊中迷路,向马拉布兰卡们问路结果遭到欺骗;在炼狱的海岸上向加图求情时选取尘世的妻子,沉迷在灵魂的歌声中,这说明维吉尔在“知识”向度上存在明显不足。走过地狱的维吉尔,心中掂记着世俗婚约的律法,同时轻视了神圣的爱的力量。[7]这意味着,但丁认为理性能认识世界,人能够靠自己的理性和意志辨别善恶,但不能完全抵御邪恶。虽然人性的恶可以被拆分形成各种各样清晰的认知,但是无法通过理性根除人身上所带有的原罪或是劣根性。如果想要达到至善这一终极目标,还需要信仰的引导。

(二)贝雅特丽齐

对人类理性与信仰的探求始终是《神曲》的主题。《神曲》的诞生,直接原因是但丁对意大利现状的不满和自身在政治放逐期间的痛苦,而间接原因便是抒发对苦恋多年的“贝雅特丽齐”的爱意。可以说“贝雅特丽齐”这位圣女既是但丁“信仰”的化身,也是诗人“爱”的具象化。贝雅特丽齐无论是生前作为但丁文学灵感的来源,亦或是死后成为但丁的精神寄托,这样强烈的久经不衰的感情意味着“贝雅特丽齐”对但丁来说是特别的,对她的“爱”的诠释在不同时期有着截然不同的蕴意。首先,贝雅特丽齐在《神曲》中象征着但丁的自然之爱。9岁的但丁对年龄相仿的贝雅特丽齐一见钟情,但丁形容这种感觉为“藏在心脏最深处的生命之精灵就开始很强地颤抖起来,就连微弱的脉络里也有了震动。”然而九年后他们才又在街上遇到过一次,此时贝雅特丽齐已经嫁给了当地一个富有但粗鲁的土豪。公元前1920年,贝雅特丽齐与世长辞,突如其来的死讯对但丁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贝雅特丽齐的爱是但丁人生前25年的精神支柱,如此强烈的爱慕之情推动着但丁创作出了优秀的诗歌作品《新生》,以此来讴歌对贝雅特丽齐的思慕与哀痛。年轻时期的但丁心中的贝雅特丽齐代表的是世俗之爱,而自然诞生的爱欲关键性在于进行合理的理性的引导,这样的爱是没有美丽与丑陋之分的。但丁曾经在《论世界帝国》里说过,有生命的人本能地具有自然之爱欲,这里的爱欲就是指本能的欲望,与动物相比,人在这种自然的爱欲以外还有理性的能力,“惟具有理解力的知觉,乃是人的特征”[8]但丁认为爱是人类基于本能产生的欲望,这样的观点是对自然的俗世的爱情的肯定和对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的指责,同时也表达了但丁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但丁的人生可谓坎坷起伏,在贝雅特丽齐不幸早亡后,但丁的自然之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但丁把世俗之爱转为理想的精神之爱,象征着“信仰”。在经历终身流放等苦难后,但丁完成了《神曲》的创作,此时的贝雅特丽齐在但丁心中已经变为了“上帝的女儿”,一切美好的化身,是神圣高贵的圣女。对贝雅特丽齐的爱也由人间情欲,转变为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于是在贝雅特丽齐的带领下但丁才得以完成“天堂”之旅,将故事圆满落幕。天堂中的贝雅特丽齐以信仰的光环平衡了但丁内心的情爱。“爱”使一切运转,并使之和谐统一。[9]在《新生》中但丁说:“爱情与高贵的心本是同根生,相依为命。” 恩格斯曾说过但丁是“ 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 也是“ 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正处于两个世纪文化交汇的思想冲击中,于是他在哲学与神学的思考中充满了时代的矛盾特征。《神曲》中,但丁把犯“奸淫罪”的人,放在地狱里,任其遭受应有的惩罚和报应。虽然如此,但丁对这些被爱“冲昏了头”的人态度还是相互冲突的,因为但丁在批判这些人罪恶的同时,对他们所经历的一切也表现出了极大同情。比如弗朗齐丝向但丁哭诉她和保罗的爱情故事之后,但丁竟然“因怜悯而昏晕,似乎我将濒于死亡,我倒下,如同一个尸首一样。”这幅画面为后世无数画家诗人等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贝雅特丽齐象征意义的双重性是但丁对情欲和爱的自我分裂的体现,这些难以言表的感情被但丁收录在《神曲》中,从贝雅特丽齐形象上体现出来。但丁借贝雅特丽齐对他的谈话表示《神曲》的主旨,使人文主义的思想的阳光照进人心,启发人们的思考,摆脱宗教的愚昧主义,让意大利走出苦难战争的阴影,恢复意大利和佛罗伦萨往日荣光。

(三)卡托

看守炼狱入口的卡托象征追求自由,不仅是摆脱恶习和罪孽的自由,更包括政治自由在内的一切自由。[2] 诗中将卡托作为炼狱的看守者,他的形象是严苛而可敬的老者,相当于炼狱底层的“摩西”。但事实上,卡托是异教徒,又曾在乌蒂卡兵败然后自杀,他本应该作为“自杀者”或“异教徒”在地狱中接受惩罚。但丁把他几乎“神化”了,甚至赋予他如此神圣的职责,主要原因是他是为自由而献身的。同时又是但丁所推崇的斯多葛学派的信徒,但丁在《筵席》中曾说过:“那位光荣的卡托就是斯多葛主义者中的一分子。”在这方面,但丁显然受到卢卡努斯、西塞罗乃至维吉尔等人对卡托的高度评价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但丁在描绘人物,选择他们职位时是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的,并未过多套用人世刻板印象带入作品中。

四、怪兽的象征

中世纪的传统象征大多选用自然界的动、植物为象征物。中世纪的人把自己充满灵感的眼光放在自然界的动物上, 发现了铭刻在自然界和动物上的宗教法则。中世纪的思想吸取了早期东方人对奇珍异兽的想象,这些奇珍异兽在贫乏的现实世界中是不会出现的。”[10]

在《神曲》中恶兽与怪兽的象征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现实所见或听闻,采取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以某些客观存在或想像中的外在事物(地狱的狱卒)以及其他可感知到的东西(现实的动物),来反映特定社会中人们的抽象概念和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等等。

(一)拦路三兽

在地狱篇第一首诗中,但丁在逃离森林行至山坡时遇到了一只皮毛五彩斑斓的豹子,在阳光的守护加持下他克服了恐惧。迎面又走来了一只看起来饿的发疯的狮子和一只瘦骨嶙峋的母狼。这三只野兽挡在了但丁前往山脊,追寻真理的路上,虎视眈眈想要将他逼回黑暗狭隘的森林中去。

在这里,五彩斑斓的豹子象征着淫欲。豹是诗人对人间情欲追求和肯定的一个象征,但是这种爱和性欲由于受中世纪神学的影响,在但丁的思想中是相互矛盾的。豹虽然拦住了但丁的去路,还是无法阻挡其对但丁的吸引力。就如诗人对贝雅特丽齐的爱,贝雅特丽齐很可能终其一生不知道但丁的爱慕并且嫁给了其他人,但丁的爱慕之情只能通过诗歌来一探究竟,但是诗人对这样的贝雅特丽齐依旧充满了爱,为她写下《新生》哀悼和抒发心中爱慕之情。这样纯粹而悲哀的世俗之情通过豹子色彩斑斓的皮毛传达给了无数的读者,而最终但丁躲开了豹子,去追寻自己的人生之路,象征着但丁对贝雅特丽齐的爱由人性之爱转变为精神追求。[11]

狮子和母狼分别象征着强暴和贪婪,而母狼的贪婪在但丁看来是最危险的。当代注释家雷吉奥分析说,但丁认为,“贪婪是佛罗伦萨和意大利的一切祸害的根源,是教会腐败的起因,是妨碍世间伸张正义的障碍”,这是因为教皇掌握了世俗权利,开始xx腐败甚至买卖圣职,不少圣职人员违背教义贪图享乐,玷污了神圣的教会,这全是因为自身的贪婪而引起的。而正因当时缺少“一位能约束和制止贪欲的皇帝”,“才无法实现和平和伸张正义”是指当时罗马皇帝放弃了自己的职责,过于软弱无能导致地方割据,党派纷争,意大利和佛罗伦萨往昔荣光不在。但丁的这一政治思想在他的著作《帝制论》中曾有明确阐述。[2]

(二)动物化狱卒

地狱鬼卒的存在强化了人类的罪恶和困境。在《神曲·地狱篇》中,但丁将古希腊神话和传说中不同形象、不同职位的人,神或兽类放入地狱中成为惩戒恶魂的狱卒,它们是上帝手中的镜子和鞭子,其可怕可憎的形象昭示人类的恶行,其残忍的行为惩罚人类的恶行。[12]本文以刻尔勃路斯,弥诺斯和格吕翁为例。

刻尔勃路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地狱看门犬,在《神曲》中,刻尔勃路斯作为第三环的惩罚惩罚贪食者的怪兽,也象征贪食性。按照传统说法,刻尔勃路斯为巨人蒂弗斯与半人半蛇女妖埃基德纳斯所生。刻尔勃路斯的外形奇异凶恶,它长着3个狗的头,脖子上缠绕着流着毒液的蛇,身后有着蛇一样的尾巴。赫拉克勒斯将刻尔勃路斯带出地狱后,这狗在狂吠时嘴里流出的液体落在地上,生出了剧毒的乌头草。但丁在以往创作者描绘的基础上发挥其独特想象力,对它又做了更为细致而生动的刻画,使人看到文字就能幻想出邪恶的三头犬对着灵魂狂吠,抓住鬼魂撕扯咬碎,周而复始。刻尔勃路斯看见“活人”但丁就躁动不已,维吉尔只得抓起泥土攥成泥球,投入狗嘴中。只有在进食时,恶犬才能平静片刻,因为他要使出力气,把食物一口吞进,但他仍在朝着鬼魂们吼叫不止,闹得鬼魂们真想变成聋子。[2]

但丁在《神曲》中将弥诺斯作为审判的象征,用他细长的尾巴判断罪魂该投入地狱的哪一层,受到怎样的刑法。通过希腊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弥诺斯作为宙斯和女神的儿子,同时也是克里特岛严明法治的优秀国王。他在位时,克里特一度是富庶而发达的国家,因此死后被投入地狱成为一名冥界的判官。

弥诺斯的相关故事中较为有名的是弥诺斯为报复儿子的死亡,给雅典带来很大灾难。雅典人为了平复他的怒火每年献上七对童男童女给米诺陶诺斯,忒休斯帮助雅典人,杀死米诺陶诺斯并带着孩子们逃离米诺陶诺斯迷宫的故事。早在荷马的诗篇中就把他写成审判鬼魂的地狱之王。维吉尔在《埃涅阿斯记》中把他作为地狱中的判官,但丁在这里沿袭了维吉尔的写法,但又有所创造,把他描绘成既骇人又滑稽的长着尾巴的魔鬼。

吕格翁在在《神曲》中是作为第八环惩罚欺诈者的狱卒,象征着欺诈。在希腊神话和古代传说中是位于西方的大西洋岛屿厄里提亚的国王,是个有三头六臂和六条腿的巨人,残暴异常,后被希腊神话著名英雄海格力斯所杀。尽管有维吉尔、奥维德等先辈相关作品作为借鉴,但丁对格吕翁外形描绘却是自己独立幻想的;前人一般都把他描绘成有三个身体的怪物,但丁则把他写成有人脸、狮爪、蛇身、蝎尾的怪兽。从外貌到行为,格吕翁在《神曲》中的样子几乎处处都象征着欺诈者,其用意正在于要使之成为外表善良、内藏欺诈的典型款欺诈者形象。古代教堂中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其他类似的雕刻装饰对但丁的艺术创造也起了一定启发作用,但是格吕翁作为欺诈者形象却是首次出现,可以说是但丁独创。

五、结语

《神曲》是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代表著作,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含有的一种人文主义思想,肯定人的存在与自由,抨击宗教对人性和爱欲的抑制。《神曲》是一部艺术境界很高的作品,但丁在创作这首长诗时,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向读者们展示了中世纪的文学形式和社会环境,将自己的思想内涵和政治意图融汇其中。通过了解浅析这些象征,我们能更容易理解和发现作为一位有强烈倾向的诗人想要表达的理想与抱负。

《神曲》自面世起到今日,为无数画家,诗人,音乐家提供了数不尽的灵感和素材,对后世的艺术创作,文学作品乃至影视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地狱篇尤为重要。比萨公墓中有一幅画面为地狱图景的作品深受追捧,名为《最后的审判》的画作中地狱有别于传统地狱景观,由此可见《神曲》对后世艺术作品的影响。而在文学作品里,丹·布朗作为一个疯狂的但丁的粉丝,在小说的创作中他用区别于其他小说作品内容和创作方式的文学手法,以《神曲·地狱》为基础加入自己独特想法和幻想,构建出一个惊险刺激的故事。丹·布朗对于《神曲》情节和意象的沿用与演变在相同题材的小说中很难有作品能与其比肩。《神曲》对影视作品也有着不小的影响,电影《九道门》,《康斯坦丁》和《七宗罪》等电影都或多或少的借鉴了其中内容或是思想,吸收了但丁的思想和对地狱,炼狱,天堂的构造。

参考文献

[1]孙树勇.《红楼梦》空间意向研究[I].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 但丁.神曲(黄文捷译)[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朱耀良.走进神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4] 张子啸.但丁关于“炼狱”的阐述[J].北京.首都师范学院,2013.

[5] 王先霈.文学批评术语词[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6] 赵丽珍.论维吉尔在西方文学史上的地位[J].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3.

[7] 朱振宇.《神曲》中的维吉尔:一种不完满的爱[J].外国文学评论,2013.

[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册)[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9] 丁璞.神曲中贝雅德象征意义的双重性[J].湖北.湖北工程学院,2012

[10] 凯·埃·吉尔伯特、赫·库恩.美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11] 肖皓予.论《神曲》中的象征手法[J].湖南.农家参谋.276.

[12] 尤红娟.论《神曲·地狱篇》中的象征意蕴[J].西安.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4.17.6.

浅析《神曲》中的象征

浅析《神曲》中的象征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579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3日
Next 2023年3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