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应用

摘要呼吸是舞蹈表演艺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表演技巧,经过舞蹈演员对呼吸的合理控制和处理,在舞蹈表演中能引发不同的情绪,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艺术的呼吸和情绪不仅赋予舞蹈演员新的人物形象和生命力,而且还能准确表现人物的心理倾向,在舞蹈表演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基于对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重要性的了解下,以蒙古舞蹈《呼勒特》为例,从“等待时”、“归来时”、“嬉戏时”三个方面对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全文的总结。

关键词情绪及呼吸;现代舞蹈;应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舞蹈中情感和呼吸的身影是无处不在的。舞蹈演员情绪饱满才显得感情真挚,而呼吸则能够有效掌控舞蹈韵律。情绪能影响呼吸,呼吸能调节情绪。在舞蹈学习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情绪的控制,同时还要进行呼吸训练,这二者对于舞蹈的联系都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由于二者的存在才赋予了舞蹈活力,给舞蹈以生命力。优秀的舞蹈表演者固然需要扎实的舞蹈功底,熟练掌握舞蹈技巧,但仅仅拥有这些是不够的,舞者更需要通过肢体动作进行情感沟通。情感的表达最终还是要运用情绪和呼吸来实现。因此,对情绪和呼吸对于现代舞相关联情况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使舞蹈表演具有吸引力,那么就要对表演时的情绪进行控制,同时还要调整和控制呼吸,让这两者与舞蹈动作相配合。我国现代舞注重意境的营造,舞蹈动作的神韵表达很关键,其中情绪和呼吸就是神韵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我国现代舞中,无法脱离情绪和呼吸。就我国现代舞来说,对于气韵的表达很关键,情绪和呼吸更为关键。

 1.2研究现状

1.2.1情绪在舞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已有较多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的研究,将情绪归类于情感中,认为情绪是舞蹈的灵魂。有关情绪在舞蹈中的应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情绪与情感间关系的讨论。

刘仲春在《论舞蹈情绪在舞蹈中的重要性》中认为,舞蹈情绪能够突出舞蹈自身的魅力,提高舞者控制舞蹈情绪的能力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中人物的特征。艺术情感是一种无法诉说的情感,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比生活更具有艺术性,人物有着特定的情感特征,这些情感不能仅仅依靠舞蹈的动作表现出来,还需要舞者表现出舞蹈的情绪。

齐艳在《舞台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及其运用》中认为,从情绪与情感表达对于民族民间舞舞台表演的重要性出发,旨在对情绪与情感两个概念进行区分并理清二者的关系,并将其恰当地运用在表演当中,从而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

1.2.2呼吸在舞蹈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呼吸在舞蹈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分析较少,主要集中在呼吸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少有现代舞运用呼吸的研究。

范莹在论文《浅谈呼吸在民间舞蹈中应用》中分别介绍了汉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各民族舞蹈的呼吸特点。认为呼吸是舞蹈表演的内核,要学习体会不同民族间的呼吸特色,且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协调适应,不能仅套用固有的呼吸模式。

李桂娟在《论民族舞蹈教学中呼吸训练的重要性》中认为,民族舞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呼吸技巧的训练与传授,为此本文对呼吸与舞蹈之间的关系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了呼吸在舞蹈表现中的表情控制功能,视觉再现功能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民族舞蹈教学中训练呼吸的几种方法。

基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来看,不少文献着重强调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重要性、呼吸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呼吸在身韵中的作用,而只有两篇文献是关于情绪在现代舞蹈中重要性的研究,更没有关于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重要性的相关研究。同时,这些研究的宽度和深度都略显不足。情绪及呼吸的重要性已经被很多学科逐渐重视起来,对于舞蹈这种表现情感的学科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对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的帮助舞蹈的发展和延续,以进行更好的应用。

2 概念简述

  2.1 表演心理学中的艺术呼吸

生理呼吸就是人体正常的呼与吸,而艺术呼吸和生理呼吸有很大差异,艺术呼吸不同于人体正常的呼吸,而是随着舞蹈节奏、动作节奏的变化进行呼吸,打破了正常呼吸的规律。一个正常的人是很难进行艺术呼吸的,而一名舞者则要在大幅度的舞蹈动作下打破正常的呼吸规律,随着舞蹈动作、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呼吸。呼吸会牵动身体腹部、背部等多处的肌肉,使得舞蹈动作或造型更为稳定,可以完美体现出舞蹈的魅力,能够展现出舞蹈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的效果。若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无法自如地控制呼吸节奏强弱,整个表演就会显得僵硬或单一。

 2.2 表演心理学中的艺术情绪

艺术情绪,是舞蹈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讲述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主要手段。它的表达不完全是舞者的真实情绪,而是舞者通过自身对作品的感悟创作出来的,在舞台的演出效果可以和观众产生共鸣。在《表演心理学》中,对“艺术情绪”的定义就是在表演作品中再现的自然情感。艺术情绪不单是对情绪的再现,更是创作主体对情绪进行揣摩审查,努力理解创作者的想法、作品背后的故事、相关时代背景后,融入自己的创作最终得到的成果,艺术情绪要符合舞蹈表演的风格与情节,能够准确表达舞蹈作品传递的思想情感,表演真挚,又易于观众理解。

 3 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重要性

  3.1 情绪在现代舞蹈中的重要性

在观看艺术作品时,常常会感叹演员的情感表演。这种艺术表演是情绪和情感的双重表演,二者在表演中是交织在一起的,不能单独存在于表演中。民族舞不仅是娱乐性表演,更要激发观众的情绪,使观众在情感上与舞者产生共鸣,并获得满足。这种满足一方面来源于艺术情绪的感染力,一方面来源于对自身的认同感,同样的民族服装让观众找到了民族归属感。因此,充分运用好情绪表达情感在民族舞的表演中非常重要。

(1)合理运用情绪与情感的关系有利于肢体语言的表达

肢体语言如果仅仅依靠舞蹈肢体动作来完成,那这样的舞蹈表演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没有情绪和情感的体现,只是靠舞蹈动作,就算肢体语言再丰富观众也不会觉得有舞感。但是,对情绪和情感使用过度同样不能达到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就算表演者在舞台上大哭,观看者也不会产生共鸣。因此,在舞蹈表演中,肢体语言和情绪及情感一定要恰当的融合在一起,观看者才会被打动,真正做到“人舞合一”。比如在舞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设计了很多旋转动作,如果表演者不能将情感融入其中,并表达出来,这只会让观众觉得是在“炫技”。观众在观看时候,能够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那是因为表演者把情绪寓之于舞蹈中,在这样的情绪控制下,让表演充满了感情,从而形成舞蹈表演独特的主观肢体反应。

(2)合理运用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对于剧目主题的表现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中主题的升华和情节的推进通常是靠情感和情绪的转变来完成的,比如在表演舞蹈《暗香》中,创作的意图是通过展现梅花的清高气节和在雪中绽放的顽强精神,进而来展现朝鲜族的民族个性,引起观众对于民族的强烈感情。舞蹈中快板环节充分对情绪进行了表达,情感的迸发也使表演达到了高潮。这正好完美的展现了舞蹈所要表达的主题。在建立了这样的主题表达环节后,又推进了情感的进一步表达。

3.2 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重要性

(1)呼吸的表情功能

呼吸能够使人的心理和精神发生改变。呼吸可以使人体获得氧气,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身体健康。人体必须保障足够的氧气量才可能做好舞蹈动作,这些基础动作累加才能展示出舞蹈的艺术感。在呼吸中要做好表情管理,这是舞蹈表演者共同维护和遵守的舞蹈行为。在舞蹈表演中,呼吸能够使舞蹈者的肌肉进行舒张和收缩。并且在舞蹈表演中,身体能在呼吸的引导下带动节奏。我们在吸气时候,腹部会产生收缩。通过调整呼吸力度,适应不同的动作。旋转、跳跃等动作在呼吸的调节下被优美的呈现给观众。

(2)呼吸是视觉再现的前提条件

视觉再现可以通过艺术呼吸来实现。调整呼吸节奏可以直接对舞蹈作用进行控制。比如激烈的舞蹈动作需要急促的呼吸协调完成,而优美的舞蹈动作需要轻缓的呼吸协调完成。舞蹈表演者可以在呼吸的配合下,通过精准的肢体动作,来完成舞蹈表演。舞蹈中包含的情绪是进行呼吸和动作创作的基本需求。流畅的动作和情感的表达关联性是很强的。舞者在情感的控制下,通过控制呼吸节奏,接着在适合的呼吸节奏下对肢体进行作用,舞蹈动作完成。在现代舞学习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呼吸,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对呼吸训练加以强化。在呼吸训练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与舞蹈动作相结合,通过各种肢体动作的转换,对学生的呼吸进行指导 ,提高学生在舞蹈表演中对呼吸的控制能力以及肢体的协调能力,为舞蹈创作提供灵感。

(3)呼吸对舞蹈力的控制

现代舞和其他类型舞蹈有所不同,它更加注重气道的应用。在我国传统武术中,同样注重呼吸的运用。比如太极拳,讲究的是柔能克刚,在打太极拳时,呼吸的调整对于太极拳动作的完成很重要。二者在动作完成上是相通的。在现代舞蹈练习中,呼吸调节可以对动作加以控制。呼吸的轻重缓急直接影响舞蹈动作。这种肢体动作和呼吸节奏间的紧密结合,使得现代舞表演充满了情感。在现代舞教学中,呼吸练习直接影响着学员的舞蹈能力。因此,要想增加现代舞蹈的表现力,一定要注重舞蹈教学形式,通过学习其他舞蹈中呼吸的控制方法来增强现代舞蹈的艺术性。

 3.3 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重要性

舞蹈表演者在整个舞蹈演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动作、形态、表情等要素都会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评价。为了提高舞蹈表演效果,舞蹈演员首先需要对舞蹈表演内容进行深刻的认识,掌握符合舞蹈演出主题的动作技巧,通过动作、神态来彰显主人公的内心心理变化。这一环节中,情绪及呼吸控制需要引起舞蹈表演者的高度重视,因此舞蹈表演者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整个舞蹈演出的完整性和自然性。通过呼吸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更好控制表演过程中的情绪,向观众展现表演者的内心活动,引发观众的思考,提高舞蹈演出的感染力。而舞蹈演出的呼吸技巧是舞蹈基本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评价舞蹈表演者表演能力的重要标准。现实来看,很多舞蹈教学工作并没有重视基础教学,导致舞蹈表演者基本功并不扎实,无法对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学习时期是学生锻炼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时期,需要学生自身思想上的重视,也需要老师的客观引导。因此,舞蹈表演教学部门需要改变过去的教学理念,建立健全舞蹈教学体系,注重对学生舞蹈基本功教学,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

舞蹈表演是一种艺术形态,通过舞台演出向观众流露出舞蹈创作者的背景和情感,实现思想表达交流。优秀的舞蹈作品往往具有一定的艺术底蕴,需要提高舞蹈演出的感染力,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深刻领悟到作者的情感寄托。而舞蹈表演者的呼吸活动直接反映出演员的情绪,不同的呼吸节奏代表着不同的情绪。舞蹈演员需要注重呼吸和情绪的统一融合,实现舞蹈演出的自然性和整体性,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赞赏。

比如在情绪铺垫情境中,需要从起初的低沉情绪转变为高昂情绪,这一过程中呼吸节奏从缓慢到急促完成变化,和情绪变化遥相呼应。舞蹈演出中,舞蹈演员动作技巧方面并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呼吸和情绪把控给舞蹈演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优秀的舞蹈表演中,表演者在深刻认识舞蹈主题内容基础上注重情绪和呼吸间的把握,向观众呈现内心的情绪变化,提高舞蹈演出感染力,让观众可以认识作者的心境。

舞蹈表演是内心思想情感表达的过程,观众通过观看演出不断思考,认识演员的内心情绪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演出感染力,舞蹈演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呼吸表演技巧,注重呼吸节奏变化和舞蹈演出的统一性,与舞蹈表演内容相融合。

 4 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应用——以蒙古舞蹈《呼勒特》为例

  4.1“等待时”的情绪及呼吸

舞蹈第一段内容主要展现的是少女在等待心人上回来时的急切心情。具体表现是:她左盼右盼,注视的远方,眼神中充满着期待感和幸福感。然后回想过去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脸部流露出甜美笑容。她时而想的很苦闷到直跺脚,祈求神灵希望心上人可以平安回到家中。

该部分包含三个情节:想、望、寻找。开头部分,少女跪坐在舞蹈前区,展现出少女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见到心上人的期盼。之后在少女等待心上人归来之时,舞蹈编导深刻挖掘盼望的“望”和想念一个人想的“心痒痒”,坐立不安的点。通过加入举手缭望的动作,展现少女心中的急不可待。等待过程中,演员的呼吸是长呼吸状态。当仿佛看到心上人时,呼吸突然停止,心跳加快,体现少女对即将和心上人见面的激动之情。之后发现心上人没有来,此时演员长叹一声,通过情绪变化展现少女心中的失落。因此舞蹈表演需要动作和呼吸、情绪相互融合,提高舞蹈演出的感染力,向观众呈现形象生动的艺术作品。

4.2“归来时”的情绪及呼吸

舞蹈演出第二部分,突然传来马鸣声,姑娘直接站起来,注视着声音来源的方向。为了能够确定是否是心上人,姑娘直接上前跑去,突然看到心上人回来,面部流露出喜悦激动之情。由起初等待时的坐立不安到见到心上人之后的激动兴奋,包含主人公一系列内心情感变化,引发观众的思考和遐想。

在听闻远处传来马鸣声,演员突然从蹲坐突然站起身来,注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这一环节的动作变化是突然性的,演员需要通过短促的气息展现内心急切的情绪,通过停顿的呼吸进行表达。呼吸上的停顿可以让观众体会到女孩的紧张、惊喜情绪。当女孩向远方望去,无法确定是否是心上人时,为了进一步的确定,女孩右脚后退一步,停顿气息开始转向长呼气,体现女孩心中对见到心上人的急切和期待之情。之后演员快步跑到舞台前区,注视着远方。通过女孩的长吸气,向观众展现出女孩希望向前跑去见到心上人的期待之情,以及对心上人是否到来进行确定。跑上前去,再次快速短吸气。通过挥手动作和“吸气”的相互配合,向观众展现出形象生动的演出,让观众领会主人公的内心情绪转折和变化。打马的动作是空拍吸气在重拍快呼,呼吸和情绪和音乐节奏实现统一,提高舞蹈演出的感染力,同时彰显蒙古族女孩热情、朴实的性格特点。

 4.3“嬉戏时”的情绪及呼吸

在舞蹈的最后一段,欢乐的背景音乐中女孩和心爱的人一起嬉戏,一起舞蹈。女孩偷偷的绕过男孩,恶作剧似得扬起了鞭子,打到了男孩的马,男孩的马受到了惊吓,把男孩也吓了一大跳。男孩傻乎乎的向女孩跑去,女孩嘟起嘴装作生气的样子,故意走开了。过了一会儿,两个人又开心的嬉戏起来,并一起愉快的跳舞。女孩表现出来的情感也体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憧憬。

在女孩古灵精怪的打马之后,复又十分得意的走开始。这时她的心思敏捷,古灵精怪,俏皮活泼,但又不失蒙古女孩子的洒脱。这时女孩情绪与呼吸的完美结合,使整个舞蹈动作的气息流畅,得意时、高兴时的呼吸是均匀的。突然间的一个停顿造型后,舞蹈演员通过碎抖肩配合“长呼气”,表现出女孩内心的喜悦情绪,同时也给观众们带去欢愉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与男孩共同舞蹈时,舞蹈者在表演中,时刻想象着身边就是有个男孩,眼神的关注点锁定男孩的方位。在舞蹈表演中想象人物的情感和内在性格,通过动作折射出共舞的情节。在动作与动作之间,用呼吸处理动作幅度的变化。这样的肢体语言所表现的情绪发展和动作符号是流畅的。随着情绪与呼吸的合理结合,呼吸的停顿、大小、快慢对比,使舞蹈充分彰显出蒙古女孩内心的坚毅刚强,既有含蓄又有热情奔放的浓烈情绪,抒发了蒙古族女孩对生活美好的希望和执着的追求。舞蹈由开场的舒缓逐渐转变为强烈,层层递进,打动观众。

 5 结语

本文介绍了舞蹈表演中呼吸和情绪的概念,以蒙古舞蹈《呼勒特》为例,分析二者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现代舞蹈中,舞蹈者对呼吸与情绪的合理处理和运用可以达到舞蹈者所要表现的理想效果,一个完整、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需要舞蹈者具有超高的表演素质,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表演能力,巧妙处理舞蹈表演中呼吸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在舞蹈表演中运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以及情感的表达,完成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这就要求舞蹈表演者在舞蹈训练中,更加重视对呼吸和情绪的训练,注意面部表情、眼神、呼吸节奏的运用和处理,多加练习,也可以学习X现代舞蹈艺术家-玛莎·格莱姆创建的舞蹈基本功指导训练方案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 佟欣婷.论古典舞立身之本——身韵[J].惠州学院学报,2016,02.

[2] 赵文静.浅谈舞蹈中的“呼吸”[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5.

[3] 魏冰.试论呼吸在中国古典舞身韵中的作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01.

[4] 彭刚.谈艺术呼吸与身韵之间的关系与作用[J].舞蹈艺术, 2012, (1) .

[5] 史敏,提沉.中国古典舞的艺术呼吸[J].舞蹈艺术,2012, (1).

[6] 刘小念.呼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8.

[7] 佟欣婷.论古典舞立身之本—身韵[J].惠州学院学报,2006,(2):125-126.

[8] 赵文静.浅谈舞蹈中的“呼吸”[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99-100.

[9]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10] 刘晓静,谭建斌.试论舞蹈呼吸[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90-92.

[11] 李正一,唐满城,黄嘉敏.中国古典舞身韵[M].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致谢

首先,要感谢专业老师这四年来考试悉心的教导,使我在专业的道路上慢慢成长。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因为有他们,大学四年的生活变得无比充实,也无比快乐,从相识到相知是一个美好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后都会珍藏在我心里。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论文的完成更是功不可没。在我这篇论文构思和写作过程老师每次给我的疑问给予细心的解答并给出写作建议,哪怕是细微的错误也会提出,让我对我的论文进行细心的修改,使得我的论文结构一步一步的完善,内容日趋丰满。没有老师的细心指导,这篇论文是不可能完成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感自己的水平还非常的欠缺。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论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应用

论情绪及呼吸在现代舞蹈中的应用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20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9747.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4月20日
Next 2023年4月2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