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摘 要

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在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建筑社文化强国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地域文化类型决定了我国文化建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极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建筑的需求特同步增长。博览建筑作为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承载空间,其数量和规模的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同时博物馆建筑往往是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节点,优秀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本项目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西栅景区的北部开阔地,于西栅老街的元宝湖畔建造。在这里,水边人家的建筑临河而设,并随着河流的走向而发生转折,前后、上下错落。受此地形的的启发,本次设计需注意与景观的相互交融,应利用好运河和“街道”之间的关系,考量建筑体量对整体环境的影响,着重于通过建筑的表现力,与周围的历史环境相呼应,达到建筑风格的协调性,以体现出文化场馆建筑所应有的承载历史与文明的作用。

通过调研我国文化场馆的经营模式,结合场地内部情况,寻求适用于江南水乡的建筑模式;探寻美术馆建筑内各个场所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内部流线与动静分区的协调;注重人文设计,展厅内部的多样性及层次分别,功能与流线的合理组织;探索不同建筑材料的搭配,坚持立足于保护这里的历史风貌。

关键词:博览建筑;精神需求 ;协调;人文设计

引言

综合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我国博物馆数量连续多年呈上升态势,从2009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我国博物馆各级注册博物馆从2252座上升至5316座,数量增长一倍以上。博物馆参观人次从3.27亿人次增长至10.08亿人次增长三倍以上。参观人次增长速度超过博物馆数量增速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于博物馆发展的压力。

虽然在数量增长方面,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地区间发展程度较大的差异,可见的未来我们国家在博物馆建设上一定会加大投入力度,更好更快的实现文化强国建筑战略。

本设计目的在于了解纪念性博览建筑的设计与文化的联系,并通过学习博览建筑的设计手法与空间特点,来建造富有特色的现代纪念性美术场馆。原美术馆因空间有限仅展示了木心十分之一的作品,因此在原有场地上扩大建筑面积,从而可以展示更多木心的文学绘画作品。在建筑造型与风格上受周围建筑风格的启发,融合建筑周围的历史地理风貌,以表现美术馆的人文设计。美术馆致力于展示木心一生的心血,并定期联合展出木心所喜爱的国内外其他艺术家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提供一个供游客浏览研究的场所,实现文化场所提高大众的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而这些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所缺乏的内容。

在建筑上,作为乌镇一个地标性建筑,美术馆根据周围场地的情况,探索适合于江南水乡的全新的建筑模式。在经济上,作为乌镇一个地标性建筑,美术馆将以他独特艺术作品与文化内涵带动旅客的增长,增加景区的客流量。在文化方面,中国人如今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木心热”越来越多于年轻人中显现,作为一个长期被大陆忽视的作家,如何通过建筑场所传播其文学艺术作品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设计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融合建筑周围的历史风貌,提供一个供游客浏览研究木心一生作品的场所,实现文化场所提高大众的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筑表现出纪念性美术馆应有的社会象征性以及建筑文化。木心美术馆以其所处的独特的时间与空间,将给观众带来一种良性的人文关怀。

目前,国家美术馆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是对国家美术馆的进一步关注:二是蓬勃发展的省级博物馆;三是艺术家之家和艺术风格纪念馆;四是民营美术馆的出现;五是近十年来美术馆之间积极的学术出版和交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往往不同于传统艺术博物馆。它更加独立,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独立性和思想性。例如,北京宋庄艺术馆、今日艺术馆、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建筑博物馆也独具特色。在美术馆的发展潮流中也起到了创新性。

1 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课题背景

综合国家文物局和国家统计局的发布的数据,我国博物馆数量连续多年呈上升态势,从2009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我国博物馆各级注册博物馆从2252座上升至5316座,数量增长一倍以上。博物馆参观人次从3.27亿人次增长至10.08亿人次增长三倍以上。参观人次增长速度超过博物馆数量增速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于博物馆发展的压力。(如图1.1)

虽然在数量增长方面,我国的博物馆建设发展迅速,但考虑到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地区间发展程度较大的差异,可见的未来我们国家在博物馆建设上一定会加大投入力度,更好更快的实现文化强国建筑战略。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1.1近十年国内博物馆数量增长趋势

  1.2课题目的

本设计目的在于了解纪念性博览建筑的设计与文化的联系,并通过学习博览建筑的设计手法与空间特点,来建造富有特色的现代纪念性美术场馆。原美术馆因空间有限仅展示了木心十分之一的作品,因此在原有场地上扩大建筑面积,从而可以展示更多木心的文学绘画作品。在建筑造型与风格上受周围建筑风格的启发,融合建筑周围的历史地理风貌,以表现美术馆的人文设计。美术馆致力于展示木心一生的心血,并定期联合展出木心所喜爱的国内外其他艺术家的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提供一个供游客浏览研究的场所,实现文化场所提高大众的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而这些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所缺乏的内容。

1.3课题意义

在建筑上,作为乌镇一个地标性建筑,美术馆根据周围场地的情况,探索适合于江南水乡的全新的建筑模式。在经济上,作为乌镇一个地标性建筑,美术馆将以他独特艺术作品与文化内涵带动旅客的增长,增加景区的客流量。在文化方面,中国人如今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木心热”越来越多于年轻人中显现,作为一个长期被大陆忽视的作家,如何通过建筑场所传播其文学艺术作品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设计需结合当地气候特点、地理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融合建筑周围的历史风貌,提供一个供游客浏览研究的场所,实现文化场所提高大众的艺术文化修养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筑表现出纪念性美术馆应有的社会象征性以及建筑文化。

2 国内外博览建筑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2.1国内外博览建筑发展趋势

建筑具有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特点。它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功能外,还是时代的象征,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文化遗产和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因此,艺术博物馆的建筑自然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而建筑本身作为一种静态的艺术,记录着城市的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过程。

2. 1.1国外博览建筑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发展,美术馆建筑的形式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是继承了美术馆建筑注重艺术形式的传统。这种美术馆建筑本身就是艺术品,但在满足使用功能上常存在一些缺点。著名的有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西柏林国家美术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和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美术馆等。另一种倾向是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原则,提供较理想的展出和保存条件,但在建筑本身的艺术方面较为忽视。著名的实例有巴黎国家艺术及民族传统馆、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等。近年国际上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美术馆,如露天雕塑美术馆,室内外相结合的美术馆,与自然风景相结合的美术馆,与城市生活相结合的美术馆等。著名的有日本箱根露天美术馆、耶路撒冷的比利罗丝艺术园和斯图加特美术馆新馆等。

2. 1.2国内博览建筑发展趋势

在中国古代,隋文帝在东边的开泰建立了一个绝妙的书法收藏,在西边的洛阳关文宫建立了一个名画宝库。辛亥革命后,1925年,在北京故宫文物展览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艺术教育为中心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国家美术馆(原江苏美术馆)创建于1936年。它是20世纪初第一座国家博物馆。1959年,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中国艺术作品的收藏和展览。20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我国建筑设计的水平存在一定的缺陷,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形式平淡无奇、建筑学术质量欠缺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就导致了美术馆在艺术层面上缺少美术馆所应有的社会角色身份和建筑文化精神。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和文化场馆的影响越来越国际化,国际艺术博物馆的相关建筑标准也被提上了设计日程,现代艺术博物馆建筑和高水平的建筑艺术设计也开始浮出水面。

2.2国外博览建筑发展现状

在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下,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大型实体墙、条形采光口或个性化玻璃幕墙的艺术博物馆。除了管理职能的不断完善和良好的现代化设施外,建设项目的发展往往与环境相结合。艺术博物馆建筑与城市街道、广场、公园的互动,美化了博物馆内外的城市环境和视觉文化环境。

2.3国内博览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美术馆正处于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期。一是对国家美术馆的进一步关注:二是蓬勃发展的省级博物馆;三是艺术家之家和艺术风格纪念馆;四是民营美术馆的出现;五是近十年来美术馆之间积极的学术出版和交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中国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建筑往往不同于传统艺术博物馆。它更加独立,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时代感、独立性和思想性。例如,北京宋庄艺术馆、今日艺术馆、具有现代艺术特色的建筑博物馆也独具特色。在美术馆的发展潮流中也起到了创新性。

3项目概况

3.1项目设计条件——与水乡环境的关系

木心美术馆是为纪念中国画家、作家、诗人木心而设计建造的。用来展示木心的绘画和文学作品。这座3万平方米的艺术博物馆坐落于江南水乡乌镇,西栅风景区北部的空地上,西栅风景区的老街边。虽然建筑用地与密集的的江南水乡建筑有一定距离,但与周围环境的呼应与和谐仍然是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博物馆不是用一个大体积的,而是由小规模的元素体块组成。[1]通过对江南水乡类型建筑的转换,实现了建筑对环境的响应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响应。(图3.1)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1项目选址

  通过对木心文学绘画作品的阅读研究和对乌镇西栅区的考察,笔者认为这应该不是作为一个单一的建筑体块,它应该与西栅民居的规模相协调。博物馆的建筑应该简单而现代:具有刚性和柔性,精致与弹性。因此,我们要设计这样一座桥梁,把人们引入到不同的建筑体块中。

在江南水乡的设计中,建筑规模的控制不容忽视。木心美术馆位于西闸老街之间,四面环水。西栅没有密集的住宅区。作为景区的入口,其规模应与乌镇相适应。西门老街及其周边建筑令人印象深刻。江南老街的居住单元面积不大,功能各异,都建在街道上。沿河弯曲,形成丰富的城市肌理[2]。桥是乌镇的元素。我们希望水周围的美术馆也能从桥上进入。(如图3.2)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2“木心美术馆入口处的“桥”

  3.2桥、巷、屋——江南水乡元素的转译

江南水乡由间隔进行布置的水巷与街巷成一个基本结构骨架,民居临水巷与街巷而建,小桥连接起水巷的两侧,形成具有江南水乡完整的空间分布格局。因此,江南水乡的空间元素可概括为桥、巷、屋。从实体作为结构的角度分析来看,木心美术馆正是由这三个元素转换形成。(如图3.3,3.4)

木心美术馆的廊桥,也是连接水上浮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纽带,是木心美术馆的主要入口。简洁的造型增加了艺术博物馆的纪念性,创造了一个安静而悠远的场所。[3]

沿水路和街道详细布置的居住建筑是水路空间组织结构中的块体元素。房屋布局相对自由。布局更加有机。沿河分散,前后错落。在美术馆中,建筑利用散落的体块,形成漂浮在水面上的建筑聚落,明显带有水乡民居的形象。与国内规模较小的乌镇民居相比,艺术馆的展示面积适当扩大,以满足艺术馆展览的功能发展需要。

作为江南水乡空间结构的框架,街巷巷并没有在美术馆中得到清晰的体现。由于街区之间的交错关系,街区之间的组织不再是简单的规则街道系统。有些街区相互重叠,空间直接相连;有些街区相互分离,空间通过桥梁或走廊相连。这些廊道或桥梁的线性发展空间构成了街区元素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是对传统街道文化空间的转译。[4]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3江南水乡整体空间结构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4江南水乡实体元素分析

  3.3悬浮与锚固——临水关系的多样处理

乌镇滨水住宅楼采用以下三种不同的方式处理与水面的关系:一是直接锚定在河头,河底用防水砖与堤防相连;二是建筑体积投影到水面,悬在水面上,由底柱支撑;三是建筑物与水面通过几级台阶连接,使人可以接近水面(如图3.5,3.6,3.7)。

木心美术馆的滨水空间处理方法大多来自江南的滨水空间。有时,建筑物被锚定在河岸上,底部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和纹理制成,可以连续清晰地与上部分开,类似乌镇建筑结构底部的砖石结构;有时,建筑物被悬挂在水面上,由柱子直接悬挂或支撑;有时它通过几个步骤与水面相连。多元化的滨水关系,实现空间体验和视觉丰富。悬挂效果是从外墙向地下内部偏移。这种形式化的操作使得美术馆继承了传统空间结构更多的形式意义。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5乌镇锚固的建筑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6乌镇悬浮的建筑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3.7乌镇的临水台阶

  4建筑空间的组织方式

4.1庭院与空间序列

江南水乡民居通过庭院组织内部网络空间。乌镇民居往往通过进入庭院来组织内部空间。有时当建筑规模很小时,空间就被天井隔开了。以乌镇传统民居为例,建筑西侧由两个院落和两个天井相连;东侧由三个天井组成,最后一个是封闭式后花园,作为空间序列的末端。庭院的组织和管理,既能满足采光和通风的需要,又能在建筑内部空间营造出一种秩序感和层次感。

木心美术馆内,有水场、廊桥、后院等多种空间。建筑内部的大厅、走廊等公共空间都包含了光线的美感。黑暗的展厅与明亮的公共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观众在移动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节奏感和序列感。[5]

4.2 视线组织的相似性

在木心美术馆和乌镇传统民居之间,庭院设置形成了建筑内部空间的相互关系。同时,通过庭院周边界面的设计,如真实关系和开放关系,可以创造出各种视线关系。在庭院景观方面,木心美术馆借鉴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空间处理方式。例如,艺术馆院落两侧垂直开洞的关系继承了乌镇民居院落两侧的关系;艺术馆餐厅透过门扇望庭院的空间关系,继承了乌镇民居庭院从大厅望庭院的空间关系。(如图4.1)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4.1空间的对望

  4.3流线组织的差异性

两种院落组织管理方式的区别在于建筑内部流线的不同。乌镇的院落大多设置在建筑的中轴线上,人们穿过四合院进入建筑内部空间的每一层,形成了一个清晰的长幼尊卑的层级关系(图4.2,4.3)。相比之下,木心美术馆的庭院则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建筑内部的流线型设计围绕庭院进行组织,形成一条迂回的路线。此外,这些庭院并不是围绕建筑轴线有规律地布置的,而是整个建筑分散的[6]。因此,木心美术馆的内部流线变化更为重要,空间组织更为灵活(图4.4)。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4.2乌镇囍庆堂庭院及流线组织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4.3乌镇囍庆堂庭院及流线组织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4.4木心美术馆的流线与视线关系

  5单体设计

5.1功能与流线设计

木心美术馆分为功能性博物馆、固定式展览馆、临时性展览馆、多功能厅、咖啡厅、商店、办公室和计算机房。进入入口大厅后,观众可以上楼进入展厅。我们将在序厅和展览厅展示版画,在这里展示木心早期的中国手稿和绘画作品。展厅采用人工光线采光,让观众感受到室内空间的变化,一步步改变场景。中间的展览厅是一个特别的。所有的手稿都陈列在木心美术馆的墙壁上,这是一个令人压抑和震惊的空间。下一个是展览厅的楼梯图书馆。图书馆西侧是展览厅和影视厅,陈列着木心文学作品和纪录片。

到目前为止,参观者已经完成了固定的展览,这些楼梯通向一个地下展览厅和多功能厅,展览厅围绕一个凹陷的庭院设计,东侧有一家咖啡厅。地下室还有一些电脑房、辅助办公空间和仓库。(如图5.1所示)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5.1木心美术馆内部空间分布

  5.2室内展厅设计

在建筑设计之初,在博物馆的规模和一些内部部分。木心的画作规模较小,展品从照片、实物、手稿、书画到现代书籍应有尽有。因此,构建块与不同的媒体显示设计相结合。室内设计展厅可以采用较深的颜色,这也是木心的颜色。木心的生活充满了起起落落。他珍视文字如黄金,通过文字和绘画深深地将自己埋葬在生活中。通过一个特别的展览效果。让观众努力学习木心,木心的作品可以一对一地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每个展厅的展览设计都是与众不同的。整个色彩的主色调为灰色,并设计了多种不同的灰色,使展厅能够清晰地分辨。在展柜的加工过程中,采用小尺寸的木心画对桌面面板展柜进行定制,以达到观众与画作、对话之间最直接、最私密的观赏效果。作为重点部分“狱中手稿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场馆。建筑设计降低了楼层高度,将手稿用木心放在一个阴暗压抑的空间里。展柜照明采用间接照明。光照很暗,使观众几乎看不清,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5.3景观设计

关于景观的设计上周边采用木心喜欢的樱花作为装饰,种植在草地上。青草与樱花与建筑相映成趣,展现了艺术画廊的超然与高贵。墙前的石质景观以木心喜爱的元代画家倪瓒的山水图为基础,其画作意境清远萧疏,寥寥几笔,不求形似。在建筑墙边的石景部分用云南的石质材料摆放(如图5.2所示)。这里的石景不仅要满足近景,还要达到远景的观赏效果。因此,山石不应很大,而应以小见大。由此可以在视线不断的交替中感受到石景与建筑背景墙连续的过程,与木心的山水画的虚实关系相呼应。(如图5.3和图5.4所示)。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5.2木心《五山》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5.3木心美术馆边的荷花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图5.4木心美术馆南部入口的樱花

  结论

在我国繁荣稳定,物质文明日渐丰富的时代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性战略方针,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其中,美术馆是一类承担了艺术发展与传承、大众的美学教育、公共文娱活动的公益性场所,无论是从物质性还是从精神性都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美术馆热潮已经掀起。基于当代艺术对美术馆建筑新的述求,本设计在以下方面对建筑的设计因素进行了考量。

通过了解乌镇民居的建筑尺度,选取适合于美术馆的体量大小,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与人文的和谐。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元素对本设计的体块构架的设计产生启发,在江南独特的建筑与水面处理上,建筑借鉴了一些本土建筑的处理方式,使美术馆对传统空间结构的继承多了一些形式的意味。在建筑空间的组织上,利用建筑之间的庭院对建筑进行组织,并串联起建筑的各个空间,配合上幕墙玻璃,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在功能上,考虑到纪念性美术馆所需要的各个功能,并以此为为基础进行流线的引导设计。在室内部分的尺度风格上,根据木心尺度偏小的字画与书籍进行考虑,并通过不同展厅的视觉设计,达到不同的展示效果。在景观设计上,选择与建筑合适的配景,以表达艺术家的人文风格。

参考文献

[1] 木心作品编辑部. 木心研究专号:木心美术馆特辑[C].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38-93

[2] 菲利普·朱迪狄欧,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 贝聿铭全集[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312-328

[3] 唐克扬. 美术馆十讲[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6:52-61

[4] 邹瑚莹. 博物馆建筑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75-77

[5] 姜圳, 赵雁.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J]. 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7:3-9

[6] 王澍. 造房子[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8:207-231

[7] 韦尚佑. 岭南地区博物馆展示空间采光优化的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 2016, 4(5) :77-84

[8] 孙烨,白旭. 美术馆建筑弹性化空间设计方法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 8期:94-96

[9] 杨金彪. 空间的模糊性设计在当代美术馆建筑中的应用[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8:56-102

[10] 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设计[M]. 江苏: 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77-84

[11] 扬·盖尔. 交往与空间[M]. 北京: 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13-53

[12] 郭褀. 空间形态组合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 天津大学, 2017:18-20

[13] 李森. 中国当代私人美术馆设计策略研究[D]. 厦门: 华侨大学, 2017:133-192

[14] 李英璞. 基于地形学的博物馆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以大理美术馆为例[D]. 济南: 山东建筑大学, 2019:44-63

[15] 郭倩. 当代乌镇文化研究[D]. 上海: 上海师范大学, 2019:41-44

[16] 林兵. 木心美术馆[J]. 北京: 建筑学报, 2016:38-43

[17] 唐克扬. 木心美术馆评述[J]. 北京: 建筑学报, 2016:44-45

[18] Alexander. A Pattern Languag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991-1871

[19] Manuel·gotrand. Museum Architecture and Interior Design[M]. Hoboken, 2003:44-46

[20] Ching, Frank (Francis D.K.), A Visual Dictionary of Architecture[M].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5:22-28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浙江乌镇木心美术馆方案设计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23木头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0956.html,

Like (0)
123木头人的头像123木头人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23日
Next 2023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