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喀什作为祖国的西大门,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交通设施的一步步完善,各国各地竞相投资,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相当可观,期待更高的飞跃。新疆喀什地区是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众多稀缺、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喀什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随着国家将喀什定为"特区",更增添了喀什的魅力。新疆喀什的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产生了的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重心。
关键词:新疆喀什,对外贸易,经济现状,民族手工艺品,发展建议
1绪论
1.1选题背景
作为丝绸古镇喀什地区位于新疆西部边陲,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矿产资源富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维吾尔族人口最稠密的地区,维吾尔族的文化,建筑,艺术都在这里体现,具有浓厚的维吾尔族风情。喀什作为祖国的西大门,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交通设施的一步步完善,各国各地竞相投资,目前经济发展状况相当可观,期待更高的飞跃。新疆喀什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众多稀缺、独特的自然资源,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历史文化名城,喀什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随着国家将喀什定为"特区",更增添了喀什的魅力。新疆喀什的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将是本文探讨的重心。
1.2研究意义
喀什是新疆维吾尔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维吾尔族人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谱写了一个个美丽的篇章,其民族手工艺品不可忽视。民族手工艺品不但有文化意义,更具有实用的经济价值。在经济方面,民族手工艺品有可以出售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对弘扬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繁荣城乡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树立民族手工艺品的产业意识,将民族手工艺品转化为商品,并对其经营和开发,是发展当地经济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旅游人类学家AliceHoener致力于西非在内战时期传统工艺品为适应外部市场而发展的过程。旅游人类学家ValdaBlundeli对加拿大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的土著艺术品的地位进行了研究。她指出,许多所谓的“土著”的艺术品事实上是由非土著居民生产的,民族工艺品成功的商业化会带来外部自觉生产者的盲目模仿,这种外部市场的盲目模仿不但影响原有生产者的产品市场,也使他们的产品价格下降,而且抄袭者带给市场的假冒、低质的产品被当作“真的”民族艺术品出售给毫无辨别能力的外来旅游者,从而造成民族工艺文化的“失真”等。
1.3.2国内研究现状
陈昕在《旅游艺术品的发展方向及其文化复兴功能》一文中认为,通过旅游艺术品的开发不仅增加了当地经济收入,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用过这种方式恢复源于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通过保存,恢复和发展,并不断的注入新的内涵,可以实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认同,增强当地居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最重要的是使其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并在创新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和繁荣。
汤浩在《发展地方特色旅游产品,振兴区域经济》中认为,世界性文化消费热潮的出现和旅游业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世界各国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工艺产业正在复苏,我国手工艺品虽历史悠久,门类丰富,技术精湛,但面临着各种危机和市场冲击,他提出了从材质,工艺,色彩等几个方面的创新改革建议。
1.4重点难点及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重点在于全面认识喀什对外贸易现状和民族手工艺品发展的基础之上,收集和研读有关新疆喀什的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的影响的专著和文章,并且要对喀什的历史,经济,政治,区位优势进一步了解,参透喀什民族文化的背景,并借助互联网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索,从而全面的认识,喀什经济和民族手工艺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差距。研究的难点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喀什与其他地区的贸易经济以及民族手工艺品的发展,如何找到进一步发展喀什贸易经济、民族手工艺品的对策和建议,以达到喀什经济趋利避害,健康发展,又能对民族文化更好的继承发扬,促进民族手工艺品销售的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根据论文题目,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关于产品核心价值定位与开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分析综合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归纳,综合概括。从而总结出相关论点及有关知识。实践对比法,通过对已经购买过当地手工艺品的消费者进行详细询问,与其他产品以及其他地区的手工艺品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了解其产品的优势与不足。
1.5研究内容
2喀什的区位优势和对外贸易优势
2.1全力打造喀什中亚,南亚经济圈重心地位
喀什位于我国最西端,新疆的南部,是中国的西大门,地处古“丝绸之路”中道、南道交汇处。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但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维吾尔族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维吾尔族的文化、民俗都在这里体现,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从地理位置上看,喀什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周边与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吉尔吉斯等八个周边国家同处一个经济圈,有红其拉普、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等五个口岸对外开放,具有“五口(岸)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并且设有国际航空港,国际机场。是中国通往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最便捷的天然路桥和黄金通道。这种区位优势中国独有,举世罕见。
古今往来,喀什的天然区位优势都表现的淋漓尽致,早在汉朝,在新疆设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再到唐代,这里又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的疏勒镇。在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贾云集的国际商埠和东西方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喀什市是新疆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在整个新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以大开放促进喀什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加快超常规发展步伐,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心,重新恢复两千多年前喀什在丝绸之路上的关键地位。
数据来源:《喀什地区统计年鉴2006》《喀什地区统计公报》(2007—2009)计算所得
2.2对外贸易的概念及意义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简称“外贸”,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对外贸易不仅把商品生产发展很高的国家互相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对外贸易使生产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也加入到交换领域中来,使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深入到他们的经济生活中,使这些国家和民族的劳动产品日益具有商品和交换价值的性质,价值规律逐渐支配了他们的生产。随着各国的商品流通发展成为普遍的,全世界的商品流通,作为世界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只能增长了。黄金和白银除去具有货币一般购买手段之外,还被用来作为国际支付、国际结算与国际信用的手段。随着黄金、白银变成世界货币,产生了形成商品世界价格的可能性。世界价格的形成,表示价值规律的作用扩大到世界市场,为各国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进行比较建立了基础,促进了世界生产和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节约社会劳动,不但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而且还可以保证社会生产顺利进行,加速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实现。
2.3新疆当地手工艺品的详细介绍
2.3.1英吉沙小刀
维吾尔族英吉沙小刀维吾尔族的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精湛的技艺。其中,刀具的制造和装饰最被推崇。因为刀具是维吾尔族男子须臾不离的日用品和装饰品,这除了社会历史形成的习俗得以延续外,主要和生活有直接关系,如宰杀牲畜、收拾杂碎、吃瓜果切削、吃大块羊肉等均离不开小刀。如果小刀离身几天,便会感觉极为不方便。当然,男子腰胯间挂一把刀鞘很美的小刀尤其是英吉沙小刀,又能增添几许阳刚之气,故而备受男人们的青睐,小刀的生产和畅销也在情理之中。维吾尔族有着尚刀习俗,他们喜食大块牛羊肉,尤其爱吃烤全羊、手抓羊肉、熏马肉。每当结婚、出嫁、老人过寿、巴郎割礼,许许多多亲朋好友的筵席上,当美味飘香的牛羊肉端上来时,宾客们便纷纷亮出各式各样的刀子。
这些小刀造型美观,做工精细,刀柄上用白银等镶嵌出吉祥精美的图案,刀刃锋利无比。谁的小刀精美漂亮,人们就会争相传看,相互欣赏,于是在喜庆的气氛中便又多了关于小刀的话题。亲朋好友之间也常常互赠小刀增加感情。维吾尔族生产的各种刀具已有数百年历史,工艺日益精良,为广大国内外艺术家、旅游者所喜爱和收藏。
新疆维吾尔族有四大名刀,即伊犁沙木萨克折刀、英吉沙工艺小刀、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买买提折刀。其中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显露头角,曾在全国民族工艺品交易会上荣获旅游纪念品一等奖。英吉沙小刀独特的造型、装饰和颜色搭配无不强烈地体现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的瑰丽璀璨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深邃。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传统工艺结合双收阿拉伯款式而创制的。一把英吉沙小刀一般长度为十几到二十柬公分。最大的达半米以上,最小的仅1寸左右。在英吉沙县的展销店里,可以看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英吉沙小刀。英吉沙小刀锐利无比,卖刀人会为你现身说法,将一根头发对着小刀用嘴吹气,头发一触叩断.又用小刀去削老菜刀,铁屑纷纷落地,而小刀刃口不留任何印痕。英吉沙小刀造型各异,无论何种式样,做工都非常精细,外观赏心悦目。
英吉沙小刀主要有维吾尔族喜爱的风尾式、百灵鸟式、黄鹂式、喜鹊式,哈萨克族喜爱的红嘴山鸦式、汉族喜爱的龙泉剑式、蒙古族喜爱的兽角式等。其中维吾尔族人最喜爱的是~种刀体上尖后倾、刀柄下端前倾而星s形的弯刀,它通常被认为是英吉沙小刀的典型。新疆维吾尔族手工艺品的设计研究就更增加了刀子的信誉和名气。当今真正的英吉沙名牌小刀是英吉沙县小刀厂的产品,它的标记是刀柄上镶嵌两背相靠的巴旦木花,近年还采用了维吾尔、汉文“英吉沙”字样的模戳标已。英吉沙小刀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故历来有“用家”、“爱家”、“富家”之说。所谓“用家”泛指各族农牧民,他们把这种小刀作为生活、生产用具,随身携带,切瓜、割肉、削术、剥皮无一不用。特别是牧民们更是人手一把,随时用来屠宰牛羊牲畜。“爱家”系指一些爱把英吉沙小刀作为装饰欣赏品和旅游纪念品的人。“富家”系指旧社会中那些官僚富豪,他们为了特殊需要,常要专门定制诸如佩箭一类的特种英吉沙小刀。本地的巴依、阿匐赴麦加朝觐时,往往也要专门定制精工细作的英吉沙小刀。如今,己无爱、用、富家之说了,英吉沙小刀已成为各族人民普遍使用的生活用具和工艺美术品。
图2.3.1.1
2.3.2土陶
维吾尔族土陶艺术土陶是人类晟古老的用改变自然原料性状的方法加工而成的用具,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它是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创造的代表作品。凡是石器时代以后占人类活动的地方都留下了土陶遗物。新疆土陶资源丰富,为土陶的制作、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新疆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因而土陶的风格也丰富多彩。但若论土陶器具使用得最广泛、最悠久.形制与风格犀有代表性,培烧工艺最为成熟和讲究者.则非维吾尔族土陶莫属。
维吾尔族土陶为手工艺作坊生产,保持着原始的生产方式。就地取土,以粘士为胎料,筛选泡浆,以手工拉坯和翻模成型,使用的动力仍为手拉、脚蹬、带牵。手工成型后,再粘接耳、把、环,待泥坯干后再雕刻或彩绘纹饰、上釉色,最后烧制。维吾尔族土陶品种有:壶、盆、盘、碗、碟、罐、瓶、缸、油灯、烛台等,大到100厘米左右的大陶缸,小到10厘米以下的小花瓶,但都具有粗犷、纯朴、土拙的特点,釉色多用绿、褐、土黄、红、墨绿、深蓝等,显得青色古香,而纹样大都原始洗练、简洁.充溢着维吾尔族的审美情趣。维吾族土陶是一种低温釉陶器,烧窑以柴草为燃料,窑温在800摄氏度庀右,新疆维吾尔族手工艺品的设计研究等元素的矿物釉料的着色剂,色彩丰富,和久负盛名的唐三彩有不少相似之处。土陶是维吾尔族运用智慧和劳动创造出来的珍贵艺术品,其制品题材广泛、造型丰富,极富表现力。我们在审视土陶的艺术观赏价值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在史学和民俗学以及设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我们在赞叹它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应该通过绚丽的图形去研究文化的意蕴以及它所表现的人文精神。
土陶艺术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诸多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联,特别是环境、民族、宗教和时代等因素对土陶艺术风格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民族是一个相对封闭、固定的社会群体,其成员在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心理、感情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这一客观存在决定了同一民族中的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状态,显示出审美趣味的共同性,这种共同性使得该民族的艺术创造形成独特的民族风格,而各民族又都有各自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这些因素决定他们各自的审美观,产生具有各自民族独特风格的艺术。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深受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与环境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艺术,也证明艺术只有在产生它的地域与环境中才具有生命力。新疆古代史上的居民有着复杂的人际关系、血缘关系和文化关系,地处新疆西端的咯什噶尔——古疏勒,是土陶的主要生产地。釉下彩陶的制造工艺过程是:用陶轮制成陶坯,在陶坯上涂一层研磨很细的有色(通常是红、白、黑色)底料,把陶坯表面整洁光平,为作画提供一个好的背景,晾干后在上面作画,然后进行第一次焙烧。在烧好后的陶器上再涂釉,进行第二次焙烧,颜料和釉经过焙烧都要发生化学反应,这要求工匠对这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有精深的知识。工匠们多使用透明的铅釉,但也有仍然使用不透明的暗釉,在不透明的暗釉中以碧釉为最佳。这一时期,釉陶上的彩画主要是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主要是鸟)造型以及阿拉伯文字题词等。这些题词常常只是一个词的重复书写,还有字母图案。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有两种布局方式:一种是在淡绿或淡黄的底色上图案只覆盖着一部分,留着空洞的背景,显得很素雅、恬静:另一种是图案把器皿全部覆盖起来,显得繁盛、热烈。在颜色的配合上很和谐,如在褐色的背景上只使用白色或黑色,或用深绿色的纤细而柔和的线条,勾出的图案极其淡雅而又凝重。但是一些动物造型,特别是鸟的造型,虽是常用的题材,但过于公式化,而且也不精致。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卡申”陶釉,即在很薄的陶坯上涂着浅蓝色的釉,有些是蓝色的釉。在这种釉陶的碗上有时镂上一些圆孔、方孔和三角孔,在孔里注满釉,形成一种独特的透明图案,玲珑可爱。未着釉的陶器,此时还在生产,是很好的薄壳陶器。它们在“食案礼器’’中占用很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喀喇汗王朝陶器生产的一个特点。民用的未着釉的陶器,主要是细颈的和梨形的各种大小陶罐。有的罐体还故意划出弯折处,看来是模拟金属制品。陶器的装饰图案,有的采用压模,把图案压到陶器上。维吾尔族民间工艺对土陶发展的影响新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它一度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多元文化活动区,在各种文化的汇聚、融合过程中,形成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本土艺术的主要代表。
维吾尔族的清真寺穹隆顶和宣礼塔所张扬的伊斯兰文化特色,在新疆土陶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维吾尔族花木箱上繁密精细的几何纹饰在新疆土陶器上也有着充分的反映:维吾尔族摸戳土印花布工艺与土陶的模戳压印和模戳彩印工艺之问,存在着诸多的相似处或共同点;维吾尔地毯、花毡、花帽、首饰上的传统纹样也或多或少地出现在土陶上。生活于民间的无名工匠们吸收和消化了这些民间艺术的风格和内容,使其融会到土陶艺术创作之中,使土陶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特色。
图2.3.2.1
2.3.3花帽
佩带花帽是新疆少数民族几百年来的传统习惯。新疆花帽有适用于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等各民族的多种式样,均采用民族传统的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成各种图案绣织而成。各种花帽均具有质地鲜艳、光泽四溢、绚丽多彩的特色,使人看后爱不释手。
a.维吾尔族绣花帽:是一种四楞的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一般用黑白两色或彩色的丝线绣出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按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扎绒刺绣等。图案纹样大都是以新疆花卉果实等自然形象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而成,有单独适合纹样(曼甫花帽),满地散花纹样(奇依曼花帽),巴旦木花纹样(巴旦木花帽)等等。天山南北各地花帽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b.哈萨克族花帽:是一种圆形帽,头饰上都插有猫头鹰的羽毛,猫头鹰羽毛被哈萨克人看作吉祥之物,同时也象征勇敢和坚定。哈萨克族姑娘主要戴吾克缕塔合亚帽和表而克帽,吾克缕塔合亚帽是用红、绿、黑色绒布做成的圆斗形的帽子,顶端用金丝绒线绣花,还用珠子镶成美丽的图案,并插上一撮猫头鹰的羽毛;表而克帽也是一种用布、绸和水獭皮制作的圆帽子,装饰较为华丽,除了帽子插有猫头鹰羽毛外,还用珠子、玛瑙装饰,看上去耀眼夺目。
图3.3.1
2.3.4地毯
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而驰名于世,是新疆传统的民族工艺美术品,是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地毯是喀什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以精湛的工艺和鲜明的风格著称于世。
新疆地毯亦称东方地毯,无论式样、图案和色彩均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向以原料上乘、质地细密、绒头密集、毯面薄平、图案繁谨而着称。品种繁多,花色斑驳烂漫,主要有艾的亚鲁式、伊朗式、恰奇玛式、阿拉尔式等,大都花纹对称、整齐,线条粗犷,对比色彩强烈。就用途而分,有铺毯、挂毯、座垫毯、拜垫毯,褥毯等。新疆地毯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为不少艺术收藏家们所收藏。至今英国伦敦的维多利亚与阿拉伯特博物馆、X华盛顿纺织品博物馆、德国法兰克福手工艺博物馆,都收藏着新疆羊毛地毯或丝毯,作为珍品供人欣赏。
图2.3.4.1
3新疆喀什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的影响现状
3.1新疆喀什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的积极影响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议期间,喀什地委委员、喀什市委XX曾存更是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建设特区。国家已经批准喀什机场作为国际进出港,这将是新疆第二个国际机场。喀什地区最有条件成为我国进口能源的安全通道和面向周边国家出口加工组装工业的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因此大企业、大集团进驻喀什是企业战略的选择,是企业走出内地,抢占中亚、南亚乃至欧洲市场的战略机遇,为将来大发展抢占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大企业、大集团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企业落户喀什抢抓发展机遇的最好时机。
此外,喀什拥有周边中亚南亚八国巨大的消费市场。一方面,从消费水平看,这些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消费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方面,中亚南亚国家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能源资源储量极大,但其他经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这些相对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而言,双方在经济各个方面具有极大的互利性和互补性,为喀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喀什周边中亚五国和南亚三国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单一,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多空白点,处处充满商机,处处亟待开发,是一个没有充分开发的巨大消费市场。
由此看来,随着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需求量逐步增大,再加上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有利于当地民族手工艺品的复兴,并且能够走出国门,寻求更大的市场,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维吾尔族的民族文化特色。
3.2新疆喀什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的消极影响
频繁的贸易往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富足,刻意的追求时尚,品牌,奢侈品,高消费高享受,忽视了民族文化,本土自有产品,从而导致本土手工艺的销量减少,以致于被大家慢慢所忽略。
4利用对外对外贸易促进新疆喀什当地手工艺品发展建议
4.1新疆喀什对外贸易对当地手工艺品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部分周边国家不良的政治经济环境给喀什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从大环境来看,南亚、西亚、东欧地区的政治局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局部的冲突和动荡一直没有中断,政局的不稳定必然会带来经济环境的恶化,使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周边国家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一些政策对双方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严禁本国的自然资源出口,对中国物流企业的运输车规定空车返程以及不同海关(图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通关政策的差异。从国内环境来看,喀什地区少数民族众多,民族问题一直是影响当地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稳定的政局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新疆的局势并非一片祥和,疆独势力始终不能根除,乌鲁木齐“七五”事件的发生使新疆反分裂、反恐怖斗争日趋复杂尖锐,而喀什地区处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前沿,这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喀什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
4.2加强与中南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喀什与中亚、南亚国家有着长期交往的历史,双方文化艺术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相近的文化内涵,非常有利于双方交流合作。喀什应借助喀交会平台,加快建立一批中转集散基地、仓储配送中心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面向周边国家的商贸物流基地;XX增加财政投资,在周边国家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弘扬中国广博的文化,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通过文化交流,促进双方的经济交流。
4.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招商引资环境
集中资金优先解决喀什通往周边国家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通信及附属设施建设),从而保证喀什中南亚大通道的畅通;逐步解决乡村交通问题,保证果蔬加工企业原料供应链的畅通和增加对投资企业的吸引力。同时,努力争取中巴、中吉乌铁路尽快建成。
4.4建立外贸机制,吸引高端人才进驻外贸企业
近年来,随着内地援建规模日渐加大,喀什教育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XX应立足以人才促发展、以发展留人才,并利用政策优势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人才,助力跨越式发展。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利用发展实力来吸引人才,形成人才——经济——喀什人才的良性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喀什影响力,努力实现喀什成为中国西部国际性贸易都会的目标。
4.5为国际贸易与旅游服务:喀什市的功能定位
城市作为贸易枢纽,不仅是因为其地理位置,还因为城市能够为贸易提供服务,如装卸、运输、仓储、配送、通讯、薄计、商务谈判服务、会议、展览、质量检验、金融、保险和法律服务,以及为特殊的贸易——旅游提供的服务,餐饮、饭店、旅游交通、景点服务等。在为贸易的直接服务外,还有为贸易的间接服务,即对商人及贸易企业员工提供生活服务,这包括住房,饮食,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电讯,电视,广播,城市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生活和宗教服务等。考虑到喀什向西开放的宗教特点,就要侧重提供宗教设施满足信教商人的宗教生活。
根据上面的分析,喀什作为贸易通道或贸易网络中的重要一环,不仅意味着要作为中国商人和贸易企业向中亚市场及周边国家的市场进军的桥头堡,也可作为中亚、南亚及周边国家的商人和贸易企业进军中国市场,以及进军别国市场的桥头堡。也不排除其它地区,如欧美和东亚的商人和企业家来此贸易与投资。喀什的战略并不是要为中国创造更多的贸易顺差,而是要为各方创造更多的贸易及其贸易红利,它从中分享更多的贸易红利。总之,喀什要定位于作一个真正的国际贸易城市。
因此,喀什还要提供为国际贸易的专门服务,如保税仓库管理、报关服务、检疫防疫和商检服务、海外目标市场和国内供货方面的商情调研服务、海外市场开发、跨国法律和金融保险服务、进出口咨询和语言服务。
当贸易量不断增加,对贸易服务的需求大规模增长后,围绕着贸易的服务的分工就会更为细密,规模就会更大。专业化的发展和规模的增大都会使服务的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在不同的服务之间还会产生互补性。这也会带来成本的节约。最后,城市本身就有聚集效应,极大地节约了不同产业和服务之间的交易费用,也节约了为生活提供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成本。
只有更低的交易费用和生活成本,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和贸易企业到某一城市来。当这些人享受城市为之服务的同时,他们也就将他们获得的贸易红利转付给了城市。这与一个企业的产品物美价廉的结果是一样的。城市与企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城市的发展要比企业更要有超前性,这意味着提供服务的设施在最初几年可能会缺少商业价值,这就要求喀什XX要在开始时对为贸易和旅游服务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主动地推动交易费用的下降。
结论
通过对喀什对外贸易优势分析,得出喀什贸易整体实力依然比较薄弱,不能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促进当地手工艺品的销售。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借鉴其他行业的销售经验,巩固产业基础,弘扬民族文化,营造有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抓住经济特区的优势,完善当地民族工艺品的外部环境,以促进民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致谢
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非常感谢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写作、修改到论文定稿她们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
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参考文献
[1]张静,李颖 喀什地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5)
[2]毕剑从边缘到中心——喀什经济特区背景下刀郎文化开发研究[A].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
[3]赵英. 喀什经济开发的产业与政策选择[J].西部论丛.2010(12)
[4]韩连赟. 削铁如泥的英吉沙小刀[J].文明.2006(01)
[5]哈里买买提·吾甫尔. 维吾尔族土陶浅谈[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0(03)
[6]程鸣. 浅析维吾尔民间印花布艺术产生的背景[J].美术教育研究.2012(07)
[7]热娜·买买提. 维吾尔族的刺绣艺术[J].美术观察.2011(03)
[8]任文杰. 维吾尔族民间铜器制作工艺及留存现状调查[J].大众文艺.2012(08)
[9]伊明江·阿不都热依木. 论维吾尔族手工艺品的文化特征[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04)
[10]夏克尔·赛塔尔. 维吾尔族的花毡工艺及其保护[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0(05)
[11]袁娜;南疆三地州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12]王锐;新疆喀什经济特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13]丹尼斯·R·阿普尔亚德(DennisR.Appleyard),小艾尔佛雷德·J·菲尔德(AlfredJ.Field.Jr.).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Economics》)[J].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4]Xing,Y,Kolstad.C.DoLaxEnvironmentalRegulationsAttractForeignInvestment?[J].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2002,(21):1-22.
[15]MuradianR,,O’ConnorM,Martinez-AlierJ.Embodiedpollutionintrade:estimatingthe‘environmentalloaddisplacement’ofindustrializedcountries[J].EcologicalEconomics,2002,41,41(1):51-67.
[16]DanielC.Esty,DamienGerad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conceptualframework[J].JournalofWorldtrade.1998,: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