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居住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自己居住的小区度过,小区环境质量的高低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作用。居住区绿地规划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居民使用的户外活动空间。居住区绿化主要有功能性作用和美学作用,前者体现在绿化本身的遮阳、防尘、隔声、降温等方面,后者则是可利用园林美学原则,将植物的种类、形态、色彩等加以组合,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植物的自然美、生态美成为居住区环境的绿色主调,植物景观成为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人口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是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和发展问题的严峻挑战。到目前为止,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建立城市生态平衡,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全球战略。
江苏省宿迁市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适宜,交通便利。公路、铁路立体交通网络是宿迁的主要交通枢纽。经过多年的努力,宿迁拥有丰富的资源、雄厚的技术力量、能源资源和悠久的文化历史。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住宅小区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相对系统化。居住区绿化建设处于年轻和年轻的建设阶段,各种设施不够完善,造成了许多问题。所以,很需要系统的研究来对以后关于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方面的设计起到借鉴作用。
1.1.2研究意义与目的
针对江苏省宿迁市居住区的现状,本课题拟对宿迁市居住区绿化进行一些植物的调查和了解,记载植物种类及数量,得出居住区绿化存在的问题,从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中进行植物配置调查与分析,总结出适宜宿迁市的优势树种并推广其植物配置模式,这类问题对提高居住区绿化美化效果,创造生态园林空间,保持健康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创造更适合于小区居民生活的绿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和理论依据。为今后更高效的提高和改善呼和宿迁市居住区的绿地质量及环境、科学发挥居住区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可行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当地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居住小区绿地植物配置的研究较多的是居住小区绿地环境设计方面。居住小区环境规划设计开始发展于西方国家。
70年代,日本率先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居住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舒适、优美、安全、卫生、方便。英国的规划学家David Rudlin针对城市中心居住区开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邻里理论”。英国学者brainclouston的《风景园林植物配置》一书从美学和生态相结合对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种植设计进行了阐述,注重园林的维护与管理、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和养护管理结合种植。X学者LeszczynskiNancyA.Leszczynski的《植物景观设计》书中从历史、环境、景观元素和设计概念,论述了植物景观设计、种植和维护,尤其是景观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种植设计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等做了详细分析。
1.2.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居住区环境景观绿化设计从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组团绿化概念,80年代末开始学习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概念。21世纪后,以绿地为核心,建立一种对城市用地及空间布局上具有先导作用的生态系统,是当前城市化背景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使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最佳结合,是提高城市绿地质量的关键所在。
杨玉霞在《浅析居住区绿地景观中的植物配置》一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态意识逐渐增强,居民对居住区的绿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目前居住区绿地景观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植物配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以提高居住区绿化景观的品质,达到舒适、宜人、生态、优美的居住空间[1]。
任砚在《论植物配置与居住区景观设计》一文中指出,园林植物选择和配置决定了居住区的绿化观赏水平的高低。植物景观是居住区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对小区绿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科学合理的配置植物显得至关重要。分析总结植物配置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植物配置会朝着人性化、生态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2]。
王晓莉在《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一文中指出,指出了居住区园林绿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居住在园林绿化较好的居住区中,人们的心情会更加愉悦,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就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展开了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在选择和配置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选择和配置园林绿化植物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
1.3研究内容
本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是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研究内容进行阐述,为下文作简单的铺垫;
第二部分是相关理论概述。首先对居住区绿地的类型、绿地植物配置的概念以及绿地植物配置方式进行理论分析;
第三部分是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通过对府苑小区进行调查,分析该小区绿地植物种类、组成、观赏特性,进一步论述分区植物造景。
第四部分是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存在植物配置空间营造不合理、植物配置尺度控制不适当、忽视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树种选择和运用不合理、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影响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等问题。
第五部分是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建议和对策。提出合理组织植物空间,准确把握空间尺度、合理选择植物配置方式方法、合理选择和运用树种、加大投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等措施。
第六部分是结论。
2相关理论概述
2.1居住区绿地的类型
2.1.1公共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是居民满足规定日照要求、适合安排游憩活动的集中绿地,是居民休息、娱乐、互动的场所,有利于居民身心健康。居住区公共绿地体现了城市绿地的质量水平,需要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艺术效果,是居住区绿化的重点领域。
2.1.2宅旁绿地
在住宅小区的总面积中,住宅面积最大、使用率最高、分布最广。园林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色彩与季相景观;要布置合适的活动场地,在设计中宅旁必须做一些铺装地面,在绿地中设置些简单的游戏场地,供孩子们玩耍,以及布置些桌椅及高大乔木或花架供老年人使用;还必须考虑植物建筑之间的关系,布局应根据建筑物的大小、风格、高度、色彩、不同树种的选择配置。
2.1.3道路绿地
根据不同的道路性质,居住区道路可分为三种:主干道、次要道路和小道路。主要的道路是划分区域,与大城市中的城市分支处于同一水平上;次干道用来划分群;宅间小路是连接房子的入口。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是减少噪音、美化环境、遮阳、防尘、通风和保护路面等[4]。
2.1.4配套公共建筑所属绿地
配套公建附属绿地是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等配套建筑的环境绿地,如餐馆、会所、超市、洗衣店、游泳池、社区医院、幼儿园、物业管理、房屋,在园林居委会等高线厂。因为人流量多的公共建筑,这里的居民更为频繁,因此这部分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周边设施的风格和需要,满足环境条件的设计。如游泳池,应采用半开放空间设计;高压线的房应采取防止封闭空间,来起到阻止居民们的脚步的作用;与酒店、会所、超市、洗衣设施,应采用开放式设计,充分显示存储空间的作用。
2.2绿地植物配置的概念
按照植物的观赏特性、生长环境、园林美学等原理将乔木、灌木、地被、藤本、草皮等,进行不同模式的有机组合,并与周边的建筑、小品、人文地理等相互搭配,使之更加符合环境和人性化需求。同时通过合理科学的种植和选择植物品种,使其自身更能体现出形态、色彩、线条的美,从而营造出最佳的空间构图和园林景观[5]。
2.3绿地植物配置方式
2.3.1自然式
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其形式比较自然灵活、不规则、没有固定的行间距和排列方式,其特点为没有行列的规定,随意性强,植物配置疏落有序。植物种植方式常以林植、散点植、孤植、丛植、群植等自然式为主,着重营造植物空间的轻松、流畅、生动活泼的氛围,反映植物的自然之美,这种配置方式以主题绿地、广场绿地最为常见。
2.3.2规则式
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其形式比较庄重、严肃,有一定的行间距和固定的排列方式,其特点是有明显的中轴线,秩序感强。植物种植常以对植、列植、长方形、正方形、环形、三角形、带状种植等为主,从而表现出一种整齐,壮观,庄严的气氛,这种配置方式以行道树、建筑物门前树、围合绿篱等最为常见。
2.3.3混合式
混合式的植物配置方式其形式灵活多变,植物层次丰富,色彩鲜明,是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配置方式的结合,给人一种远看壮观近看细腻的景观效果,其表现的是植物群落间的生态和艺术之美。根据植物景观营造表现的主题不同,自然式和规则式两者所占的主次也有所不同,这种配置方式以主题林、校园建筑物周边绿地等最为常见[6]。
3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现状分析
3.1调查地概况与调查方法
调查江苏省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富园景都位于泗洪县青阳路东侧,紧邻XX行政区、繁华商业区、医疗区、教育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项目由中国设计院上海分院规划设计,占地1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综合容积率2.65、绿化率35.2%,是集高层、多层、大型商业、配套服务为一体的大规模景观社区。项目合理配置绿化和休闲设施,以道路和景观为纽带,东西走向为主的景观带、开放而通透的南北景观走廊,开阔有度的中央景观区,配以内部流畅自然的交通路线,达到处处有景的效果,营造舒适、优美生活环境。错落有致的住宅布局,在保证沉稳大气、厚重新颖的建筑格局情况下,高层架空式设计,将自然景观与建筑完美融合。
通过实地调查法,并借助照片与文字记录等其他方法,对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绿地的绿化现状、植物种类、绿化配置形式及植物造景进行实地考察。
3.2小区绿地植物分析
3.2.1植物种类及组成分析
据统计,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植物共计63种(含变种、亚种、栽培变种和变型,下同),隶属42科59属。其中,威类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共41科58属62种,但无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33科47属51种,单子叶植物8科11属11种。
从植物的性状来看,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内植物包括乔木29种、灌木23种、草本7种、棕搁植物2种、藤本1种、竹类1种,各占比例为46.03%、36.51%、11.11%、3.17%、1.59%、1.59%,故该小区植物选择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落叶植物共计13种,为小叶榄仁、美丽异木棉、红叶乌柏、凤凰木、大花紫薇、鸡蛋花、小花紫薇、石榴、木芙蓉、紫叶李、红绒球、迎春花和异叶爬山虎,因此常绿、落叶比例约为5:1,这与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相符。
3.2.2植物观赏特性分析
据统计,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观花植物丰富,共计27种,其中以白色花最多,有含笑、蒲桃、海南蒲桃、尖叶杜英、九里香、非洲茉莉等共11种;其次为紫红色花7种,有大花紫薇、紫薇、细叶曹距花、三角梅等;黄色花有黄槐决明、中国无忧花、迎春花、桂花等7种;红色花有石榴、山茶花、朱模、红绒球等共6种;最少的为粉色花,只有玉蕊、美丽异木棉2种;且小区内还有使君子、木芙蓉、龙船花3种杂色花植物。这些丰富的花色景观,不仅使得四季皆有景可观,增加了视觉景观效果,部分芳香植物如九里香、桂花等,还丰富了小区景观的嗅觉感受。
观叶植物共41种,观赏价值较高的观叶植物主要有:异形叶类如木芙蓉、洋紫荆、福建茶、春芋、蒲葵、皇后葵等;异色叶类包括春色叶树种,如石榴、红车、小叶榄仁、红绒球、中国无忧花、扁桃等,秋色叶树种如异叶爬山虎;常色叶树种有红背桂、紫叶李、红花疆木、花叶鹅掌柴、亮叶朱蕉等;亮绿叶类有海南蒲桃、尖叶杜英、澳洲鸭脚木、鸡蛋花等。彩叶植物的栽植可以丰富色彩层次,以弥补常绿植物造景的缺陷。
花期过后,硕果累累的景象也是小区绿化应追求的造景技艺之一。宿迁市富园景都小区内观果植物共有10种,其中观赏价值较高的有:石榴、蒲桃、海南蒲桃、萍婆、洋紫荆、杨梅、扁桃。观杆类植物有4种:紫薇、鸡蛋花等、使君子、刚竹。观姿态主要指冠达浓密和枝条柔软的植物,共有扁桃、小叶榄仁、尖叶杜英、幌伞枫、迎春花等15种。
3.3分区植物造景分析
3.3.1小区入口景观
宿迁市府苑小区商业区属于对外开放的广场区域,仅采用可移动三角梅花池、黄素梅+非洲茉莉绿化种植池进行道路绿化点缀与隔离。
图1小区入口景观


而进入宿迁市府苑小区住宅区域的主入口有大高差,设有阶梯与电动扶梯,植物造景主要通过有绿化种植池的设计与垂直绿化来进行规划与设计(图1)。人行台阶共分成为4层,设计共5级种植池,第一级种植池主要采用鸡蛋花+黄蝉+黄素梅+迎春花的植物配置形式,孤植对称种植鸡蛋花,强调了小区主入口,迎春花与黄蝉的栽植,弱化了种植池棱角分明的几何线条,体现出更亲近舒适的景观[7]。
第二级因考虑到景观安全视野与人车分流需求,采用红花疆木、黄素梅、非洲茉莉等灌木可移动种植池进行布置。其余上层种植池均采用自然式配置形式,植物搭配形式有蒲桃+蒲葵、山茶花+毛杜鹃+沿阶草、黄金榕+红花疆木、蒲葵+沿阶草、木芙蓉+红花疆木+毛杜鹃等,内容丰富,彰显小区绿化品质。
宿迁市府苑小区次入口景观主要采用洋紫荆+九里香+马尼拉草的乔、灌、草结合形式,对小区建筑与道路进行隔离,刚竹+迎春花的配置又将该小区与隔壁小区间的围墙进行弱化与遮挡。
3.3.2中心绿地
宿迁市府苑小区中心绿地规划设计是小区绿化的重点,该小区中心景观以钢架凉亭、喷泉水池与大片草坪构成主景观轴线,再以2个较小凉亭和小路连接成为与主轴线垂直的次景观轴线(图2)。
图2


整体用乔+灌+草形式进行中心绿地的植物配置,中间留以大片的草坪,形成开阔的景观视野,不同叶色的灌木通过修剪成整齐的绿篱将中心绿地围合起来,修饰了道路边缘线。乔木多以丛植方式植于灌木丛中或草丛中,如6号楼东侧漏景的营造手法,在草坪上植以小片美丽异木棉,让中心绿地大片草坪与喷泉水池的景观隐隐约约映入眼帘。草本花卉多以片植的形式栽植于绿篱两侧或搭配修剪成形的红绒球、红车绿篱等,丰富了竖向景观层次[8]。喷水池正后方以2棵高大浓密的玉蕊对植作为前景,再配以乔木+低矮灌木+草地,形成了绿色背景,整体展现简洁大气的景观效果。
上层植物有:糖胶树、美丽异木棉、中国无忧花、羊蹄甲、萍婆、香樟、玉蕊等;中层植物有:红车、石榴、杨梅、黄槐决明、紫薇、鸡冠刺桐、幌伞枫等;下层植物有:马尼拉草、沿阶草、野牡丹、红花芦莉、毛杜鹃、红花疆木、花叶黄素梅、花叶良姜、花叶鹅掌柴、非洲茉莉、水鬼蕉、肾威等。
3.3.3儿童娱乐区
紧邻中心绿地的另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为儿童娱乐区(图3)。以密植乔灌草将儿童区域围合成一个较为封闭的活动空间,满足了儿童区安全需求。在植物选择上采用常绿且无毒无刺的植物为主,如上层植物有蒲桃、海南蒲桃、中国无忧花、小叶榄仁等;中层植物有杨梅、澳洲鸭脚木、石榴;下层植物有花叶黄素梅、朱模、非洲茉莉、红花疆木、红花芦莉、花叶鹅掌柴、马尼拉草。花美色泽,搭配彩色铺地与游戏器材营造了一个鲜艳、活力的景观娱乐空间。通过设置种植高大榕树的树池,既有效分割活动空间,又满足了儿童区开阔视线的需求,还能给大人提供庇荫的休息场所。
图3


3.3.4运动健身区
宿迁市府苑小区除了设置室内运动场所如乒乓球场、棋牌室等外,还增设2块室外运动健身场(图4),即健身器材运动场与室外羽毛球场,均位于中心绿地东侧。
植物营造主要采用低矮的灌木+彩色叶草本植物于场地四周围边种植,在保证丰富的景观色彩的同时,以确保活动空间大小,并保持空气流通,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坠楼等安全隐患。采用的植物有:黄素梅、亮叶朱蕉、大花芦莉、福建茶等。
为了弥补该区域景观效果单一性,对2个区域的入口处做了不同的景观设计,比如宿迁市府苑小区的羽毛球场入口设计为由两侧拾级而上,正中间的挡土墙前设置种植池(图5),对称式种植2株枝叶茂盛的桂花树;而在健身器材运动场入口处,由2个冠幅低矮饱满的凤凰木对植于楼梯两侧,并以黄金香柳+红车+日本满天星,尖叶杜英+桂花+非洲茉莉+红花芦莉等的植物搭配形式,弱化墙体,并使运动场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的空间,与小区中心绿地沉稳、安静的休闲体验空间相隔离开来[9]。
为了弥补该区域景观效果单一性,对2个区域的入口处做了不同的景观设计,比如宿迁市府苑小区的羽毛球场入口设计为由两侧拾级而上,正中间的挡土墙前设置种植池(图5),对称式种植2株枝叶茂盛的桂花树;而在健身器材运动场入口处,由2个冠幅低矮饱满的凤凰木对植于楼梯两侧,并以黄金香柳+红车+日本满天星,尖叶杜英+桂花+非洲茉莉+红花芦莉等的植物搭配形式,弱化墙体,并使运动场所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开放的空间,与小区中心绿地沉稳、安静的休闲体验空间相隔离开来[9]。
3.3.5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是居住区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宅旁绿地是住宅室内空间的延续和补充,它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宿迁市府苑小区的1楼为公共活动场所(图6),故在确保建筑采光与消防需求的前提下,规律地列植常绿乔木如尖叶杜英、大花紫薇等;或自然式的群植,如红花羊蹄甲+鸡冠刺桐+杨梅+紫叶李+红车+澳洲鸭脚木等;并以不同色叶的低矮灌木与草本植物以流线型方式进行构图式种植,植物种类有红花继木、黄素梅、花叶鹅掌柴、亮叶朱蕉、非洲茉莉、春芋、花叶良姜、毛杜鹃、肾威、沿街草等,弱化了建筑硬质线条感,还减少小区活动对低楼层住户的影响与干扰,同时使小区不同栋建筑的宅旁绿化都有自己的特点,营建了良好的社区环境[10]。
3.3.6道路植物景观
3.3.6道路植物景观
宿迁市府苑小区以环路为主要道路,结合汀步、次级道路铺设,将整个绿地系统有机地联系为一个整体(图7)。为确保小区内消防需求,环路绿化乔灌木种植整体沿路往两侧退让,配置模式为:秋枫+中国无忧花+糖胶树+萍婆–石榴+红叶乌柏+鹅掌柴+三角梅+红花疆木+黄金榕+九里香+桂花–柔枝黄蝉+肾威+马尼拉草等。该植物景观的特点是通过乔、灌、草的搭配,以及三角梅、红叶乌柏和柔枝黄蝉等的点缀,加以适当灌木的修剪造型,营造出层次分明、图案简洁的整体效果。
4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4.1植物配置空间营造不合理
植物配置是创造植物空间的第一步,因此植物空间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居住区植物配置的成败。实地调查发现,宿迁市大部分居住区在植物空间建设方面存在问题,该私密的空间没有封闭住,该开敞的空间又没有打开。例如,府苑小区的中轴景观,植物背景很薄,缺乏空间分隔,缩小原有院落空间。
4.2植物配置尺度控制不适当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植物构型也需要知道尺度感。树木的大小、高度、树冠宽度和院落面积、建筑空间、上层适应等,以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调查的府苑小区规模控制存在问题:绿地树高、冠幅太大,且离建筑物太近,采光通风低地板住户受影响,也影响植物自身生长。
4.3忽视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树种选择和运用不合理
生态习性是植物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性,而植物配置中树种选择的前提。调查发现,宿迁市大部分居住区的植物配置忽视了植物的生态习性,导致苗木死亡频繁,苗木生长缓慢。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开发商为了吸引眼球,苗木正常生长;2)为了体现层次,把阳性植物种植在荫蔽处,不抗风的树种种植在风口,耐水湿的植物种植在干旱处等[11]。
4.4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影响植物配置的整体效果
常言道:“三分种、七分养”,可知植物养护的重要性。从实地调查来看,大部分居住区的维修管理都不到位。除了简单的浇水和施肥之外,几乎没有其他措施。原因有:第一,不够重视,维护成本低;第二,维修队伍不专业。多年来植物的生长,植株密度过大,没有及时细化维修、间伐和修枝,造成脱节的树木与中层脱节,没有植物的凝聚力;林下植物没有阳光地被徒长、脱腿,露土严重,让之前的植物景观产生很凌乱的画面[12]。
5宿迁市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建议和对策
5.1合理组织植物空间,准确把握空间尺度
植物配置时,应仔细的植物空间和建筑布局,站点之间的特征、地形等外部因素,合理确定各功能区和植物空间类型,是一个开放、半开放或私密;根据空间类型,对各功能区的空间类型、场地大小、建筑间距、层高等确定植物空间的尺度与植物的协调,创造一个舒适的植物空间。通过水体绿化种植、立体绿化,如设置画廊架、片植花海营造香花引蝶、利用密林种植区筑巢引鸟等方式,不仅丰富小区景观环境,还能给居民除视觉外的听觉、嗅觉上的景观享受,又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活动场所[13]。
5.2合理选择植物配置方式方法
宿迁市居住区植物配置不能只注重层次上的搭配,应通盘整体考虑,首先确定常绿与落叶树种的比例,然后确定基调树种或骨干树种的特点,再根据各功能区的植物空间类型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配置:做到主次分明,疏落有致;多树种配植。如混合种植,应注意突出主题,以1种或2种为主,不遵循相同的种植模式,常绿与落叶树种配置的平均分布,层次要分明;同层次的树种叶形、树形要统一。
5.3合理选择和运用树种
宿迁市居住区树种的选择与应用,不能盲目求新,必须务实。首先,根据宿迁市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宿迁市生长的树种。建议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其次,要合理匹配树种的耐荫性、耐温性、耐旱性、耐湿性、生长性等习性。基于原有的植物品种,增加垂直绿化树种,如凌霄花、紫藤、常春藤、龙吐珠,可增加绿地面积的数量和丰富的景观效果。加强水生植物如睡莲、荷花等的栽培,增加水景、丰富景观类型。同时,增加乡土树种的利用,不仅符合适宜的土地和林木的原则,而且有利于后期的养护和管理。
5.4加大投入,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宿迁市居住区的物业公司应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来维护小区的绿化,以提高小区的维护管理水平;同时,加大对后期养护管理的投入,真正达到“三分种、七分养”的效果,为业主提供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定时地对小区绿化进行除草杀虫、整形修剪、老枝摘除等养护管理,确保生态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小区居民爱护公共环境,保持小区安全卫生意识,同时通过示范与开展相关活动,积极鼓励居民参与小区绿化,比如通过增加住户阳台、窗台绿化设计与种植,达到增加立体绿化的效果。
6结论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作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居民创建了良好的生活空间。小区绿化植物品种丰富,并且观赏特性强,花色丰富且花期各不相同,使得一年四季均有花可赏。再者观叶植物、观果植物、观干植物等的补充,又增添了四季景象的色彩与观赏度,使小区绿化充满生机勃勃的气息。不同活动区域场所的绿化种植设计,既通过植物栽植隔离动静活动区域,又结合场地与人的行为活动,进而选择合理的植物物种选择、栽植方式与密度,比如儿童区色彩丰富、安全性能高的植物造景配置,就不同于通过植物密植造就的半封闭或封闭的供居民交流休憩的私密活动空间。居住区内植物配置的方式多样,有乔灌草组合、乔木草本组合、灌木草本组合等,既有自然式栽植,也有整形修剪的绿篱,而种植方式也各不相同,植物个体美和群体美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展现,使得整个小区环境舒适、优美,景观氛围清新、宜居。在绿地植物配置中,应坚持生态保护、人文关怀等原则,将以人为本思想渗透其中,以此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促使植物景观配置能够逐渐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致谢
本文从选题到最终顺利完成,许多老师、同学、朋友为我提供了帮助,在这里我要向你们致以最真诚的谢意!
首先要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在本文撰写过程中给予我的指导与督促。导师曾多次询问研究进展,及时帮助我进行论文的审阅及修改,耐心指出论文中的不当之处,并加以指导,帮我打开研究思路。导师认真务实的心态,踏实为学的精神,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完成一篇论文写作,更教会了我如何为学求知。可以说,正因为有了导师的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才了这篇文章的诞生。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我还要感谢学校期间所有的老师,为我打下专业知识的基础,让我学到不少知识和技能。此外,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最后不能不提的是在学习过程中结识的各位同窗挚友,正是来自于他们无私的支持与帮助,才能让我顺利解决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难题,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杨玉霞.浅析居住区绿地景观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7,(19):135-136.
[2]邓金.住宅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6):60.
[3]王丽萍,祝遵凌,王荣华,程瀚坤.不同类型居住区植物种类与配置的差异分析–以徐州市居住区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6):876-882.
[4]任砚.论植物配置与居住区景观设计[J].民营科技,2017,(07):205.
[5]刘雪,黎贝,李圆圆,陈彦偲.成都地区居住区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与设计[J].现代园艺,2016(16):114-115.
[6]王晓莉,李阳丹青,段禹,黄月.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绿色科技,2017,(09):50-51.
[7]谭灿宇.浅析植物配置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中外建筑,2017,(01):114-116.
[8]美,关佳丽,吴慧英,王婷,苏畅.沈阳市公园植物配置现状调查与分析[J].南方农机,2016,47(04):37-38+43.
[9]薛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6(04):144.
[10]杨定学.论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J].低碳世界,2016(05):224-225.
[11]陈洁.浅析居住小区内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6,(08):93.
[12]J.Luis Hemandez-Stefalloni,SPecies density and abundance oftrees in a troPical subdeciduous forest
peninsula[J].Forest Eeology and Management,2008,255:3797-3805.
[13]GomezF,Tamarit N.Bioelimatic studies and human comfort in the f filture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151-161.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