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尚主义在全社会的蔓延,人们对商品本身的价值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少,很多的时尚商品在以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物质特性刺激着人们的购买神经。人们不再以物质本身的价值来判断商品的价值,而是以商品所代表的时尚特性来进行衡量。商业摄影在时尚社会的进程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商品的视觉信心的主要传递者,并且通过自身的视觉效果影响消费者对于是时尚的追捧。随着科学技术在商业摄影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商业摄影已经能够传递出强大的视觉震撼力。本文希望通过对消费和商业摄影的研究,探讨当今社会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商业摄影;消费主义;视觉消费;情感符号
一、消费主义
(一)以符号化为主的消费
随着十九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的各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经济也获得了飞速的增长,随着经济危机逐渐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中散去,人们开始对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开始用消费来提升生活水平,也间接带动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到消费的大军中去,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对于物质的需求,并且这种消费的行为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价值观蔓延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有学者将消费定义为是“一种操纵符号的系统性的行为”。这句话也体现出了消费所具有的特征,消费不再是一种商品的流通,而是一种符号的消费。在过去的很长的时间里,能够在历史的进程中保存下来的是那些文物或者建筑物,但是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我们自身就可以看到物质的产生和消失。现在的人们对于物质消费的理性程度已经越来越低,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不断膨胀的欲望,因此是人们的越来越大的欲望在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的支出在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通过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人们通过消费来体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对一些价格昂贵的奢侈品趋之若鹜,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也要购买。消费主义对于我国社会价值观已经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深入了社会的每一个阶层,更是在试图主导我们的生活。
(二)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消费
在当今这种消费社会的环境下,视觉成为了一种吸引消费者的极其有效的方式。视觉对于当今的我们来说可谓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各种传媒方式还是建筑的外在形象以及内在设计,还有我们整天关注的朋友圈和空间,我们能够感受到图像视觉充斥着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且这种视觉还在以超乎我们想象的速度在增长,而我们也比任何一个时期的人都越来越追求视觉上的享受。
我们可以绝对地相信在视觉文化中图像是更为具有影响力的那一种,因为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字被改成了影像,搬上了荧屏。因为图像视觉能够更直观地给人以视觉享受,这是文字视觉所完全不具有的功能。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实际上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它在侵蚀着人们的审美耐心以及削弱着文化的底蕴。
(三)消费主义的视觉文化特点
上述的两种消费模式共同带动着当今社会的巨大购买力,各个阶层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在加入到消费社会中去。大众文化是当今消费社会所瞄准的对象,并且这种文化已经形成了自身的商业体系。大众文化因为其自身的亲和力所以带动了大量的忠实粉丝。这些大众文化的追捧者完全沉浸在各种各样的视觉冲击之中,。商家将商品进行精美的包装,并且加上一些浮夸的艺术意义,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购买欲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简单的商品经过精美复杂的包装以后以超出物品本身价值很多倍的价格卖出。更多的人通过衡量一个商品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来判断它的价值。因此通过具有视觉影响力的广告来增加商品的价值是当今社会的一种主流的营销方式。
二、消费主义背景下的商业摄影
商业摄影就是为了满足商业活动的需要而展开的摄影活动。这种摄影模式通过它自身的影响信息来传递给消费者商品的信息,刺激消费者的视觉神经,从而刺激消费,拉动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又会给商业摄影增添更加强大的驱动力。商业摄影不仅仅具有商业性,它更脱离不了的是它艺术的本质,因此它能够从艺术的角度来刻画当今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动态。在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得到保证以后,人们就会转而追求更加高级的生活方式,会更加注重精神层次的消费,所以这种生活方式和艺术摄影的存在和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
(一)艺术性和商业性
商业摄影作为摄影的一种,它为了满足商业的需要从而具有商业性,它的本质是一种艺术,因此它具有艺术性。在很多的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中都具有比较强的艺术感。但是大部分的商业摄影作品中,艺术感的缺乏还是一种比普遍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摄影师在进行拍摄的过程中完全从商业角度出发,从而忽略了摄影作品最本质的艺术性。这就导致了作品和艺术的对立,然而摄影作品的商业性其实正是通过艺术性来表现出来的,一般来说,作品的艺术性越强,那么它的商业性往往也越强。这种关系的存在是建立在人们不断提提升的艺术欣赏水平上的。因此,商业摄影一定要将艺术性和商业性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够给消费者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
(二)商业摄影在消费社会中的情感符号表达
欧洲的一位社会学家认为当今的我们处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之中,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是被符号所充斥的,并且世界上所有的消费以及物品的流通都是由符号所主导的。一个商品经过一系列的包装就使得他具有了出商品本身价值之外的符号价值,从而使得这些商品具有了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社会地位、权利、金钱的象征。因此当人们在购买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商品的时候,其实就是向别人传达着一种特殊意义。而这种特殊意义在不知不觉当中将人们进行了分类,使得人们具有了阶级的观念。比如,我们在买车的时候愿意花很多的钱去买一辆奔驰而不是一辆大众;我们在买包的时候愿意花很多的钱去买一个路易威登而不是一个挂在普通商场中的皮包;我们在买手机的时候愿意去买一个新款的苹果手机而不是一个国产手机等等。并不是因为前者比后者有更多的使用价值,而是因为前者比后者代表着更高的社会地位和金钱地位。所以人们的地位就在消费当中体现出来。在当今社会,人们购买商品已经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瞄准了商品所代表的意义。通过这种意义的购买,使得人们的欲望以及虚荣心得到满足。这就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保证下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商业摄影作为一种满足商业需求而存在的艺术形式,虽然具有不可抗击商业性,但是作为商业摄影的创作者,更应该去关注的是这种艺术本身需要的艺术性。艺术不是一种对于现实存在的物质的描绘,它表达的是一种存在人们意识深处的生命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不断变化的意识形态,他们没有任何规律可循,时强时弱,时而消失,时而爆发,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也难以用标准去感受和判定的存在。艺术家们正是通过这种艺术,来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感知,而这种表达的效果,是语言文字所不具有的。
鲁迅先生认为一个艺术家在情感不受控制也就是嫉妒悲伤或者气氛等情况下是不可以进行艺术创作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家们对于世界和人类的认知是处于极端的状态,不是他们对于外界的真实情感,因此一个艺术家必须家必须要在内心平静的情况下进行艺术创作,将他们对于世界和人类的情感表达出来并传达给更多的人。因为每一个艺术家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情感世界,所以每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表达的方式也会是各不相同的,这些表达的方式以及他们的内心的情感一起组成了艺术家们的独特的符号,他们通过这些符号来向人们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认知。
艺术的存在是为表达情感,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线条以及色彩等表达方式是每个艺术家的特征所决定的。我们在欣赏壮美的景色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自己的赞美的情感,所以情感是艺术家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和感受,并不是一个对真实事物的描绘和记录。因此所谓的艺术就是将艺术家们的情感进行传递,所以艺术符号就诞生了,艺术符号使得艺术变成了人类的视觉或者听觉可以感受的东西。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符号,摄影成为了一种创造符号的方式,商业摄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很多人在创作的过程中都把重点放在它的商业性上面,而忽视了它的艺术性,也就是忽略了情感这种符号的存在。商业摄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是商品文化和艺术情感的一种有机的融合。因此,商业摄影的艺术性是摄影作品中不可忽略的一步分。
情感是人类的一种内心意识形态,它具有非常强的符号特性。通过情感的融入可以使得影像或者图片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震撼力。
当人们的视觉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就会产生情感,而这种情感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摄影作品中艺术家们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可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种通过情感符号来对消费者进行宣传的方式,可以更加获得消费者的认同,达到商业目的。这些情感符号的创造,使得摄影作品重新构建了一个截然不同于现实的世界,这种世界的存在使得消费者仿佛身临其境,他们在现实世界里所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能够追溯到自己最本原的审美状态。在一个法国矿物质水的广告中,使用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创造出了美人鱼畅饮该矿物质水的一种情景,给人以非常美好的视觉享受,并且带给人们非凡的想象空间,使得消费者的情感世界被打开,从而达到了非常好的商业效果。
(三)商业摄影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图像信息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纯熟,大量的信息技术开始应用越商业摄影领域,使得商业摄影的所能创造的艺术水平大幅度提升。
这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仅给图片记录和处理的方式带来了改变,对于视觉符号的创作方式也是一种革命性的推动。由于电脑的普及以及操作软件越来越人性化和简单化,更多的人开始用电脑来直接对素材进行处理和获取,动画和视频的创作已经变得非常简便。
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摄影师的工作彻底被解放,他们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多种类的视觉符号。并且很多的视觉符号已经超出现实世界人们的想象。因此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商业摄影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纪元,使得任何形式的艺术情感都得到了表现的可能。
商业摄影不仅仅是将商品的实用性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是带给消费者商品价值之外的价值。比如豪华跑车总是给人一种激情自由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宝宝总是给人以身份尊贵的享受。对于时尚以及地位的追捧,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忽略,更多的是关注它的符号意义。
由于这些商品所具有的符号意义具有很强的时间效应,因此更容易引发人们对于新的时尚的追捧。这些商品在一开始被赋予了新的价值符号,在后来又会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们对于新的商品的渴望。
商业摄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商业视觉模式,影响着人们对于商品的价值的判定。笔者通过将商业摄影和社会文化的结合,研究消费品本身的价值和人为附加的价值之间的关系。
三、商业摄影在消费社会下的审美反思
商业摄影通过其震撼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审美的享受。但是在当今社会人们追求视觉享受的情况下,是否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是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警惕的,这值得我们理性的思考。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已经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目的已经发生了改变,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对于欲望和虚荣心的满足。
在当今的商业领域里面,流量决定着经济,因此商业广播的传播效果决定了所能获得的经济利益。所以很多的商家并没有考虑摄影作品的艺术和美学的价值,而考虑的是如何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的胃口,达到最大范围的传播,所以这也就导致大量的平庸低俗的作品的出现。因为我国的消费文化是以大众文化为主导的,因此为了满足大众的口味需求,只能采用一些低级愚昧的宣传方式来获得大量的传播效果。因此,很多的商家绞尽脑汁创作出一些没有艺术性的但是新奇的能够符合大众胃口的作品。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独特的山寨文化,使得一些具有广泛的传播效应的摄影作品被复制,使得原来仅存的一点特色和艺术性消失殆尽,最终导致商业摄影作品千篇一律。丧失艺术性,从而也就导致了人们的审美水平的降低以及消费文化区域肤浅和平庸。
商业摄影的出发点就是获取商业利益。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商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产品和价格的竞争,由商业摄影所主导的广告已经成为了市场竞争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广告效应,企业总是会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在商业摄影的技术上进行开发,从而能够不断创造出更加具有视觉感染力的摄影作品,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在当今传媒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很多的商业摄影采用了视频为媒介。视频相比于图片等媒介具有更加强大的直观表现能力以及更加震撼的视觉震撼效果,因此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现商业盈利。其实这个视频相当于人们所说的麻醉剂,它在短时间之内能够满足消费者内心的欲望和情感需求,然后就让他们能够有驱动力进行购买。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非常快,因此人们十分热衷于通过视觉上的信息获取来满足自己的快感和释放自己的压力。而现在大量地出现在人们眼前的商业摄影作品正好满足了人们对于视觉的需求,越来越快地让人们进入了感性的世界,再加上当今社会娱乐至死的现象,摄影作品和娱乐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得理性逐渐丧失在了人们的世界里。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商业摄影越来越丧失了自己的底线,艺术性逐渐消失在了商业摄影感性化的世界里,并且也失去了一个艺术作品应该具有的文化内涵。这就是在娱乐化的社会中商业摄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为了满足大众文化的需求,扩大传播范围,不得不用一些低级媚俗的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全然忽视了审美趣味的存在。而这种低级内容的商业摄影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使得人们完全不需要用脑子进行思考,一股脑儿地就完全吸收了。审美是需要距离感的,在这些低级娱乐的摄影作品中,距离感完全消失,使得人们的接受方式变得非常简单。人们也变得只会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全然忘记了审美需求的存在。
在商业社会飞速发展的状态下,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商业摄影的作品。它们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图像信息,也给我们的情感带来冲击,推动我们进行消费。随着商业摄影的发展,人们对于商品本身价值的关注已经越来越少,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商品的其他方面,比如它的外观以及所能体现的社会地位等。
在当今社会包括商业摄影在内的视觉文化确实让我们感受到了非常强大的视觉魅力,它们给我们带来了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但是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商业摄影是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它能够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满足人们的需求,但是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比如那些低级庸俗的商业摄影作品就在无形之中损害我们的审美能力,让我们失去思考的能力,失去对于艺术的欣赏的能力。
四、小结
商业摄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商业的需求,但是无论如何,它的本质都是一种病艺术,它通过对于符号的创造来传递商品的信息。因此无论商业摄影作品的画面多么复杂多变或标新立异,它始终不能缺失的就是艺术性。当今社会我们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满足性消费,消费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商业摄影作品就是通过符号的创造来满足人们内心的这种情感。因此虽然当今很多的商业摄影作品缺乏艺术性和审美功能,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商业摄影是商业活动的强大驱动力,它促进了整个世界物质的流通和精神的满足。所以我们需要对商业摄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有辨别好坏的能力,我们可以从自身出发,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成为一个理性但又不失感性的消费者。作为一个商业摄影师在创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作品的艺术性,防止艺术和商业这两者的分裂。这样才能对社会文化以及广大的消费者起到一个正面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郭英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3]星野克美等著黄恒正译,《商品的符号学》[M],远流出版社
[4]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
[5]夏放,《摄影艺术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6]张西蒙,《广告摄影新形象》[M],重庆出版社,2001
[7]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8]保罗梅萨里,《视觉说服——形象在广告中的作用》[M],新华出版社,2004
[9]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10]刘艳娟,《世界传世广告摄影》[M],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11]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美]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
[13]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14]王岳川等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5]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16]彭年生,范汉城,《摄影与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17]周来祥,《荒诞和荒诞的后现代主义》[J],文艺研究
[18](法)R·巴特著童学文王葵译/李泽厚主编,《符号学美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法)R·巴特著黄天源译,《符号学原理》[M],广西民族出版社,1964年
[20](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21](美)苏珊·朗格美学思想研究吴风著,《艺术符号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2]张苏中,《广告摄影》[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23]王传东,张晓明,《广告摄影》[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3
[24]彭年生,范汉城,《摄影与设计》,湖北美术出版社
[25]马谋超、陆跃祥,《广告与消费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6]威尔什赵一凡等译,《翻门后现代的现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