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和训练而造成身体伤害的基本特征为研究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四个研究方法,以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出现的运动损伤为研究就对,对河南省7所普通高校,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大学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损伤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与途径及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类型、运动损伤性质、运动损伤的场合和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得出以下7个结论: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方面的了解程度属于中等或中下等,其中男生比女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了解程度要稍高。2.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都是通过在运动损伤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以及通过同学和朋友这三种途径去掌握学习有关篮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中容易产生的损伤部位依次为指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手部等。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场合主要有其在篮球训练中、在比赛中、在课外活动中以及在专选与必修篮球课上。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经常出现的运动损伤类型依次为挫伤、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擦伤、脱位和骨折。
6.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均表示在篮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主要有急性损伤、慢性损伤和亚急性损伤。
7.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球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有:犯规或身体冲撞、医务监督不足、带伤训练或比赛、自我保护意识差、身体素质差以及身体疲劳等。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及预防
1.1选题依据
篮球运动是在1891年由X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并在1892年首先从X传入墨西哥,很快在墨西哥各地得到开展。篮球是在1896年由X人鲍勃盖利将其传入中国,起初是在天津和北京等城市青年会中开展起来。在1910年旧中国首届全国运动会上,篮球首次被列为表演项目。1913年,篮球被列为我国国内正式比赛项目。自1951年起篮球一直是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32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成立,男子篮球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1946年X出现职业篮球联赛,同时发展成当前的NBA篮球联赛。而女子篮球运动是在20世纪初才开展起来。1976年,女子篮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篮球运动在全国范围的普及,深深受到了不同阶级层次人群的爱戴。另外,随着近年来CUBA篮球联赛的迅猛发展,其影响力仅次于CBA,更是影响着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关注与参与,但是篮球运动有着很强的对抗性,尤其是比赛过程中的其对抗程度较高,比赛期间学生会频繁跳跃、拧转和推撞使得学生受伤呈上升的趋势,因此篮球的对抗性特点直接决定了篮球运动损伤率发生相对较高。
篮球运动以自身所独有的魅力迅速成为河南省各高校大学生,尤其成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最热爱的运动项目。通过参与篮球运动与训练,它不仅能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又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操,使广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然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篮球运动带来乐趣的同时也遭受到运动损伤带来的苦恼。损伤的发生不仅影响到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在心理上对篮球运动的产生消极影响,并且将直接影响学生参与训练的系统性和比赛的连续性,不利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篮球训练从而提高运动成绩。随着篮球技术日益更新不断变化,该项目对参与者,特别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专业篮球运动员打一场比赛下来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体力和能量,这就要求教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在篮球运动中出现的任何一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按时参加训练和比赛。
由于目前关于篮球运动损伤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专业运动员损伤与篮球运动损伤的某个部位为研究对象。而真正有关于普通高校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的损伤以及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并且预防,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也并不多。为此,本文针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与训练而造成身体伤害的基本特征,全面系统的分析造成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损伤的对策及措施,为尽可能地减少篮球运动损伤,保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1.2文献综述
1.2.1相关概念界定
(1)普通高校的概念
普通高校:指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院校,非专业类院校。在本文中指的是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
(2)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分类
运动损伤的发生具有它的专项技术特征。例如羽毛球和网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多在手腕与肘部受到损伤,足球运动员经常是脚踝及小腿受伤,而篮球运动员则主要在脚踝和膝部受伤。
1986年在欧洲的荷兰举行了有关运动损伤的世界性会议,会议上对运动损伤进行了更为全面的界定,指出损伤主要发生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之中,造成运动员运动能力降低,或者需要通过治疗,或者造成社交能力变差的结果[Yde J,Nielsen AB.Sports injuries in akolescents’ball games:soccer,handball and basketball[D].Sports Med.1990,24.]。
辞海中指出运动损伤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的身体损伤,多因局部承受过大运动应力负荷引起少数因意外碰撞跌落等引起[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也对运动损伤进行了概念的界定,其中最合理最全面的是在我国高等体育院系的教材中对运动损伤下的定义,它指出运动损伤是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及伤后并发症,称为运动损伤,运动损伤与机体所参与的运动项目的技术和战术以及动作特点密切相关,它有别于社会生活与工作中的意外伤害[⑶王国勇等编著•健身、健美操指导手册[M],上海财经大学岀版社,2001:137.]。
篮球运动损伤的分类主要有:
①根据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运动技术损伤和非运动技术损伤。
②根据运动损伤的轻重分类可以分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
③根据运动损伤后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分类可以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④根据损伤病理分类可以分为:急性损伤、亚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⑤根据运动损伤的组织部位分类可以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关节损伤、韧带损伤、滑囊损伤、腱鞘损伤和软骨损伤等。
本文的主要是从运动损伤的轻重类型、组织部位类型以及损伤病理类型,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得出结论。
(3)普通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概念
通过对普通高校、运动损伤和篮球运动的概述中得出:高校篮球运动损伤是指国家教委规定的普通高等本科全日制院校中的学生在进行篮球运动时造成人体器官或器官在解剖上或功能上的破坏,并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的反应。本文主要是指在高校里的体育类专业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时所发生的损伤。
1.2.2国内外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瑞典学者伦斯特伦在《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一书中曾详细介绍了各类运动项目中运动损伤发生的情况,以及预防和应对的措施[Andrea等排球运动员膝关节韧带的损伤(J).山东体育学院李报,1993,9(17):28-30.]。
VoIP i.G通过对意大利5年职业足球联赛中男子肌肉损伤的情况研究后发现,肌肉
损伤的种类主要有肌肉劳损、肌肉挫伤及肌肉扭伤等几种[Piero Volp I,G.Melegati,D Torness,M Bandi.Muscle strains in soccer:a five-year survey of an Italian major league
team[J].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Arthrose.2004,(12):482一485.]。
意大利的Andrea、王明燕、陈军通过对《排球运动员膝关节韧带的损伤》的调查得到:排球运动员最易发生膝关节运动损伤;并且女性膝关节发生率高于男性,比赛中发生率高于训练中[⑹宛英杰•大学生男子篮球中锋运动员运动损伤现状及成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顾伟农,王建伟等学者在《我国体院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一文中总结出:排球损伤部位发生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男子从高到低依次为:腰、膝、踝、肩;女子从高到低依次为:膝、肩、踝、腰,并且受伤的部位依场上位置的不同而有差别[⑺顾伟农,王建伟•我国体院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5)]。
翟昕元在《三峡大学学生足球运动损伤与身体形态指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大腿、腰部、头颈部;受伤类型表现为挫伤、擦伤、拉伤和扭伤这四种,其中以挫伤和擦伤最为常见;运动损伤的程度依次为轻度损伤、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翟昕元.三峡大学学生足球运动损伤与身体形态指标关系的调查与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吴丽君、张学军等人在《对我国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状况的调查分析》中提出:我国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损伤发病率最高的部位是膝关节,而我国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的运动创伤主要以急性损伤为主,慢性损伤大多是由急性伤转变而来的[吴丽君,张学军.对我国高水平男子网球运动员运动创伤状况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学.2002,3(22)]。
综上所述,运动损伤一直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学者的关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体育项目中总结出关于运动损伤的部位及损伤程度,证明了运动损伤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要更加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做好预防措施。
1.2.3国内外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国外学者Klein在对职业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发现,损伤发生率较高的是踝关节[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岀版社,1999:5.]。
Mc Guine通过对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情况的研究发现,前锋、中锋和后卫踝关节运动损伤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hristian Illies Das Songenannte Potentialitaets-Argumentam BeisPielDes TheraPeutisehen Klonens[J].Zeitschrift Fuer Philosophisehe Forschung,2003,57(2):254-255.]。
米切尔通过对X国家篮球协会的19支队伍为期6年的研究调查发现:膝关节损伤居多,且女子高于男子,交叉韧带损伤发病率较高[DELOESM,DAHLSTEDT,THOMEER.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 in sports(DNK)vol,10 No.2
April 2000]。
国内学者史清钊,姚鸿恩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一文中提出:青少年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指、踝和膝等特殊关节,运动损伤的患病率较高[史清钊,姚鸿恩•青少年男子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报告及病因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2)58]。
郑慧芳,杨建文在《兰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现状》一文中指出: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并且课外损伤是课内损伤的4倍,运动损伤的多发部位依次为手指、踝关节、膝关节、腰背部、大腿、腕部和手臂等,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依次为场地不良、准备活动不当、违反比赛规则、技术动作错误或不合理、身体素质差等[郑慧芳,杨建文•兰州市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现状[J]中国学生卫生,2006,8(27)]。
王科飞,王和平在《篮球运动损伤预防与自我保护的探讨》一文中指出:篮球运动损伤的种类有很多,主要有头面、肩关节、手、指手腕、膝、踝、髌骨、腰背、跟腱等部位;损伤原因主要取决于技术动作和方法不正确、技术犯规、对抗冲撞、高空落下和高速摔倒等[王科飞,王和平.篮球运动损伤预防与自我保护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
从上述资料的整理中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从职业运动员、青少年运动员、大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人群对篮球运动发生的运动损伤从损伤类型、损伤原因等方面加以论述,得岀篮球运动损伤的特征主要发生在指、踝、膝等部位,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2.4国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研究
郭秋荣、张培荣和赵和平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提岀: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在课外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指、踝关节和膝关节,并且高年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低年级大,此外还指岀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年级不同而又所差别[郭秋荣、张培荣,赵和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2)]。
夏成木,赵兴华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一文中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比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而且70%的学生都是多次发生损伤,篮球运动的强度大且对抗性强,很多动作是在快速起动、急停、急转、跳起、落地、两人或多人对抗等多元技术组合下完成的,从而使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夏成木,赵兴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5)]。
张凯,吴艳萍,韩军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及其病理学分析》一文中指岀: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的损伤率较高,主要在冬季和课后两个时段较易发生运动损伤;损伤的部位和类型集中在掌指关节扭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挫伤以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与骸骨劳损等;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环境较差以及违反规则等[张凯,吴艳萍,韩军.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及其病理学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6)]。
通过对以上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以看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受到的运动损伤十分关注,而对学生在篮球运动所受到运动损伤的重视也日趋提高,通过了解国内学者对学生损伤的基本状况,发现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比例相对较高,但是对于河南省高校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所受到的运动损伤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本文以这个内容为切入点,通过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所受到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研究,探求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场合、以及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损伤发生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篮球运动损伤对策。为提高河南省体育专业学生篮球技术的整体水平,促进河南省篮球运动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1.3研究目的与任务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发生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找出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关的预防对策,科学地为指导篮球运动的体育教学、比赛和训练提供有利的医务监督依据;与此同时,也为推动河南省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常岀现的运动损伤及预防为研究对象,以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大学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分别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查阅有关运动损伤的相关书籍同时利用网络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查阅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运动损伤方面的论文资料,收集了关于高校篮球、运动损伤及预防等方面的论文100余篇,并进行了适当的分类处理。同时参考《篮球》、《运动损伤与预防》、《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大学生健康教育》、《运动生理学》等专著,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资料背景和理论支撑。
2.2.2调查法
(1)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分别走访了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这7所普通高校,并对这7所普通高校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以及多年从事学校体育研究、从事体育人体科学研究的教授、副教授等专家进行访问,深得他们的指导,并获得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并通过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各高校篮球场地器材设施情况,以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一些基本情况等。
(2)问卷调查法
20 12年1 0月至20 12年12月,抽取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大学7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调查样本,分别对各高校的100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①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在查阅大量的与篮球运动损伤有关的一般期刊、核心期刊以及相关的硕士论文和书籍的基础上,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大学7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5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532份,有效率93%。发放专家信度效度评价问卷1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有效率100%。
②问卷的效度
为了对本次问卷调查的准确性,特地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方面进行检验,请10位专家分别从“非常合适”、“比较合适”、“一般”、“不合适”这四种定性评价中对本问卷做出定量评价。最终评价的结果显示,认为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的合理程度“比较合适”的专家人数占80%,“一般”者占20%,说明本次调查研究的问卷设计的总体结构符合逻辑,内容比较合理、问题的表现程度比较明确,能够较好的反映该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
③问卷的信度
问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所得数据的真实性,为了保证本次调查问卷的信度,采用了预调查的方式在河南师范大学大学里随机抽取了20名大学生填写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和访谈。在一星期后,再对同一批人次进行相同层次的问卷调查,根据“以第一次调查结果为准,第二次调查结果用以计算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关系”。经过计算得出,两次调查的结果是高度相近的,学生问卷的各项指标信度系数为0.87,这说明本研究做出的调查问卷可以满足本次调查研究的要求,信度可靠。
2.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对所整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分析与综合,说明和总结出本课题的研究观点。
2.2.4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均输入计算机中,并且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对调查获
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为本论文撰写提供数据支撑,从中反应调查中存在的问题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中运动损伤的现状研究
3.1.1调查对象样本基本情况
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安阳师范大学、洛阳师范大学、南阳师范大学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51份,回收率92%,有效问卷532份,有效率93%。
从表3-1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中男生在篮球运动中造成的运动损伤要高于女生,其受伤人数为246人,受伤比例为64%,而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有138人受伤,受伤比例为36%。这就说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非常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并且受伤程度较高。
由于篮球运动的场地活动范围较大,同时又是一项多人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并且篮球运动要求学生拥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与对手进行对抗,并在第一时间抢断球去得分。调查中男生受伤高于女生,这是因为一方面男生比女生更热爱篮球,篮球场上挥洒着的是大多数男生的汗水,另一方面男生力量比女生力量大,在进行篮球运动双方对抗时,由于全部注意力都在篮球上,而自我保护的意思就下降,因此男生容易造成的运动损伤;第三方面篮球运动要求学生要时刻运用进攻和防守的技术,像急起、急停、跳起投篮等技术,这些都是较容易引起学生运动损伤的因素。而女生相比之下,就没有男生容易受伤,但是从事篮球专项或者热爱篮球运动的女生也是由以上三方面造成运动损伤的因素。
3.1.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方面的认知程度和途径
要想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篮球运动中有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主动的防护运动损伤的发生,首先要看学生是否了解运动损伤对篮球运动的重要作用,是否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生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增强保护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从而保证篮球运动训练的正常进行。
认知主要指的是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也就是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以及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从表3-2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方面的了解程度属于中等或中下等,其中分别有159人和153人认为自己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为较不了解和一般,占调查总人数的30%和29%,其次是学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表示较了解和较不了解,占调查总人数的15%,最后则是表示很了解的占11%,相对其他四个程度来说比例较少。由此可知,多数学生还是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的了解有所欠缺,这样以来也就会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减少,从而造成更多的运动伤害。
另外,表3-2还显示出男生比女生对篮球运动损伤知识了解程度要稍高,有102位男生认为自己了解的一般,而女生只有51人,女生表示对篮球运动知识较不了解的比较多,这就说明一方面男生比女生更多的参与篮球运动当中,对篮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关注也相对提高,而女生参与篮球运动少,也就对篮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关注的较少。 从表3-3不难发现,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都是通过在运动损伤课堂上,通过老师讲解,以及通过同学和朋友这三种途径去掌握学习有关篮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其中学生在运动损伤课堂上了解相关知识居首位,占调查总人数的32%,共有171人选择,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有93人和78人;其次是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去了解篮球运动损伤知识的共有13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5%,男生和女生分别有71人和63人选择;再次是有96位同学通过与同学及朋友交流获取关于篮球运动损伤的知识,占调查总人数的18%,其中男生65人,女生31人;接着是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了解篮球运动损伤知识,共有74人选择,占调查总人数的14%,男生与女生各有50人和24人选择;最后则只有57人通过电视及网络去了解篮球运动损伤知识,占调查总人数的11%,男生与女生各有38人和19人选择。
由此可见,特别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经常进行包括篮球在内的各种体育运动,学习和掌握运动损伤知识对他们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普通高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开设运动损伤相关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而教师作为传授学生运动损伤知识的主导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运动损伤知识理论,注重培养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预防,同时还得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运动损伤知识,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时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
3.1.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
在球类运动当中,篮球运动是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之一,其运动损伤率相对较高,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经常受伤的部位在膝关节和踝关节,这主要是由篮球运动技术特点决定的。运动损伤的部位与所从事的运动专项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对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部位及关节进行调查研究。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9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