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桂花主题园是以桂花为主题的一类公园,不仅要收集桂花种质的许多不同类型的资源,修建桂花各种类型品种的基因库,这对于它的要求很特殊,而且要展现桂花的形状、神态、风韵等各种审美特性。选择合理的植物,是植物景观构造成功是否的关键钥匙,也是形成城市绿地不同的风格,创造出不同的意境主要原因。植物景点是构造成桂花主题园景观中重要的因素,在现代的社会中的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造景形式利用各种各样的调节创造出丰富的、独特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关键词:桂花主题园;植物景观;植物配置;景观。
绪论
在本文中以桂花为主的植物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对苏州桂花公园的植物景观配置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选择研究地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对物种数量特征、多样性以及群落之间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植物造景的特点;从景观质量、生态效益、服务功能等方面,建立了桂花主题园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系统。
(2)最后将总结桂花主题园植物特点为丰富的桂花品种、注重植物多样性、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植物意境突出四个方面,并提出比较好植物配置的建议,最后进行了讨论,对论文的不足地方进行了说明,并为其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方案。
1.1调查对象
苏州市桂花公园以及周边附近邻居
1.2调查方法
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方式,所采用的问卷调查是根据苏州市桂花园的植物配置情况和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发放问卷并收回。
2.调查内容
2.1主要区域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就是按植物生态习性和景观布局大体要求,合理配置景观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还要综合不同的情况以发挥它们在公园功能性和观赏特性。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进行互补,相互之间的进行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植物之间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桂花的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它景物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植物的构图要素配合度对其也是非常重要。桂花园植物种类丰富,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特色。而这些特色又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例如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彩覆地秋季嘉实累累,色香齐全冬季白雪挂枝,银装素裹四季各有不同的风姿妙趣。桂花园在设计方面有很大的造诣和创造力,它们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植物之间的各种配合可以创造出五彩缤纷的植物景观,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创找出一个更自然的植物美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植物配置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形式,而是要通过桂花园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来维护和提高环境质量,促进坏境的保护,增进人们多样化的手段和机会。因此在桂花园的建设中我们需要需倡导和发扬符合时代主流、符合实际情况的的植物配置形式,尤其是随着生态坏境意识的增强和时代的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这才适合时代需求的植物配置,持续发展的植物配置。苏州桂花公园获得了“中国桂花品种繁育中心”称号,公园也将由此成为国际桂花界的权威单位之一[1]。
2.2园路两侧植物配置
园路是公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园的顶梁柱、交通网络,把公园中的各个景点联成一体,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等作用。现代公园的园路的设计一般以简洁的直线或平缓的曲线为主,保证路线相交处能使足够人群通过。各景区、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思想的布局桂花园,使其更有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给人方向到达目的地。使游人充分感受公园植物之美。桂花公园主园路两边列种植了大量的桂花,主要体现植物的整体美、线条美,树龄相近的桂花树型相似,按直线或曲线等距离栽植,很容易取得整齐一致的艺术美的效果。桂花是常用的园林树种,无论在城市道路、居住区、公园中,还是在风景区、水畔、城市郊野中,都有桂花的身影,可见桂花在上海的园林绿化的巨大作用[2]。
2.3水生植物的栽植
水体历来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水生植物生命源泉,有水才有水中花和植物,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也是现代城市体现其独特风貌和优美景观的重要载体。苏州的护城河是运河的一部分,其曲折有致,有收有放,与古城内外水系贯通,共同形成文化深厚的苏州独特的特色江南风貌。亲水平台位于公园的东侧,整个地段呈带状,南北长约160米,最宽处约20米,最窄处约2米。亲水平台的植物景观也有其中独特的讲究,有其中一定的规律,它是以规则式为主,高大的乔木主要以香樟和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为主,配以桂花、银杏、鸡爪槭(Acerpalmatum)等植物形成的美丽的景观,整体景观给人一种简洁明快,又实际的符合现代公园的基本特征,例如适当补充常绿灌木或者开花地被植物,则会形成较好的滨水景观效果如图1所示。这样的做法更加的合理化,符合它的实际的景观。
3.苏州市桂花公园植物配置调查结果分析
3.1植物配置特色
桂花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以索桥为分界线,北园为主园区,景点众多,最为受人欢迎的景点之一;南园为东西,南端东西向长达1200米的绿带,绿化面积大,为苏州2500余年古城遗存最长的一段城垣,且与内城河相依向长条形滨水绿带。植物配置原理是运用植物特点结合桂花园中的其它元素,按照桂花园的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地理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不同的空间,进而创造桂花园景观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求。在桂花园的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搭配对其的影响是非常的重要,通过桂花园植物的给人们展示独特的景观。可以说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桂花园工程的质量和美感有着甚至于影响桂花园功能的发挥。桂花公园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的设计而且要讲究艺术性效果,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在植物配置时一定要从所处的地域特点及其本身所需求的功能性和艺术美学追求入手。
3.1.1植物景观整体性强
植物是有生命灵性的材料,不同于建筑、绘画等无生命的实物,它随着季节的变化产生不同的景观,每个季节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在应用中我们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化地把它的姿态、色彩、风韵、芳香等美的特点通过不同的适合他的方式展现出来。植物色彩的构成应符合植物的色彩是通过植物的各个部分而呈现出来的,如树叶、花朵、果实、树皮等。同时,植物的色彩还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动态出现变化。主景桂花香的营造的过程中应该通过桂花早、中、晚品种间的合理搭配,适当增加早晚花品种,使桂花的花期景观保持相对的稳定,弥补秋桂品种无花时的香景效果[3]。试想若是桂花无香,那桂花将瞬间藉然失色,还会有那么多的诗人给予桂花如此高的评价吗?桂花既树形优美,而且又有“世上无花敢斗香”的独特花香,是其他植物所不能婉美的[4]。桂花四种品种群中,银桂品种群为上品,香气幽雅清甜;金桂品种群次之,香气清幽柔和;再次之时丹桂品种群,香气甜淡;最次的是四季桂品种[5]。
植物配置中的色彩应用,应与它的观赏特性相协调在设计中起到突出植物的特色的作用。色彩具有明度、纯度、色相三种属性,在植物配置时我们可利用它们之间的色度进行有尺度的调配,不能使其哗众取宠,我们应当使植物种植更具艺术美的形象。同时桂花群植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桂花种植的密度,对其进行定期的修剪,避免因为桂花种植过程中的相互遮阴从而形成开花减少,枯枝等不良现象[6]。同一色相的配色在自然状态下,植物的主要色彩是绿色,在应用中绿色植物是应用最多的材料,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如果不加以好好的处理,就会反映不出景观的变化,缺乏景物的对比,易造成景物过于单一、无味。
在总体布局上,这些规则式的植物景观与规则式建筑的线条、外形、乃至体量较为协调一致,有很高的人工艺术价值[7]。就不会给人带来赏析悦目的视觉因此在应用中为消除因同一色相造成的单调、无味配置,可借助植物的其它属性如体量、姿态、质感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纯度的相关元素来进行适当的调节,通过这些方式可产生好的艺术效果。植物类似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环中,位于90度内的两个色相(三格之间)为类似色。仍属于弱对比,这一对比中的颜色属于一个大的色相范围,但有不同的颜色形象。桂花的花香是其最重要的美学要素。据研究,桂花的的香味中有多种芳香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给景观环境带来令人愉悦的芳香[8]。清代《考界余事》的作者认为花之“雅”应具有香清、色淡这两条标准,根据这条标准,桂花当属“花中之雅者”[9]。植物形态的组合方式的灵活姿态是植物整体的形态,是桂花公植物观赏特性之一,有时虽然它的观赏特征不如其个体大小特征明显,但是它在植物坏境之中会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它是整体中不可缺少。植物姿态基本类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每一种形状的植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以及独特的设计应用方面。体现主次分明在一组设计中,姿态的组成不应太多,要根据设计意图选用合理的姿态类型,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种姿态为主,点缀其它的次要的姿态,大空间则可多些。这样的设计可显示出主次分明,协调环境植物姿态的应用的好坏,除了植物之间相互协调方式,还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每个事物的发展都有看他的整体。展开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筑物相协调。若将该植物布置于平矮的建筑旁,它们能延伸建筑物的轮廓,使其融汇于周围环境之中。有时为了突出某些环境,我们还可以还可利用对比的方法来来配置植物,使其会有一个更好对比效果,也能起到较好的观赏效果。
3.1.2季相树种运用合理
在桂花公园季节性景观的规划设计要突破以往的一些老套的做法,对其景观的规划进行创新,给人一种全新的赏析视觉,通过一些创新的想法的运用来开发季节性主题类的景观的景点,该规划的目标和原则是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探求人与环境、环境绿化与社会、经济的最佳结合公共绿地与附属绿地结合、大中小结合、点线面结合、发展与巩固结合的原则,形成桂花园绿地布置均匀、网络结构合理、生态环境优良、山水特征明显、城林关系协调并独具古城特色的桂花公园绿地系统并最终达到布局合理、指标先进、功能完备、环境优越、特色显著、国内一流的生态园林城市。对自然的钟爱与崇尚,突出表现在对自然生态体系的创造和植物试验两方面,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非常折中,不将人类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自然或过多地干涉自然,但又在不懈地捕捉地段特征或场所精神,从而创造出一个季节感较强的景观空间[10]。在城市绿地系统层面上我们还要考虑季节性景观的规划设计就是将季节性这个概念归纳到绿地系统规划的统一范畴中来,将原有的一些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一些带有季节性特色的景观在绿地系统的规范化章程中加以规范,城市绿地建设中可以避免简单的重复,寻求多样化,得到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另外一点就是在绿地系统中对一个城市的大体的的季节性景观的规划加以合理定制,符合实际情况为以后在这个方面的设计提供规划参考意见。这样的整体性设计模式有利于消融了以往各个部分分割的考虑,能够有效的促成城市各个地去区的季节性景观的考虑,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的整体营建和良好的自然化的生活氛围的形成。空间和植物分别组成景观,用语义评价法来探索,所组成的不同空间给人的感觉。杨海军、祝廷成等也用语义评价法对日本的草地景观进行了评价[11-[12]
3.1.3透景线运用巧妙
在进行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量,既不能多余或者少于,便于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各种植物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便于统一感,这样既可以体现公园景物的生动性,又能保持自然的和谐统一。按照不同的变化与统一的美学原理进行植物配置,可以使公园整体有规律性、有节奏性、景观各异,把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树种、花木,甚至地被植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多层次千变万化的植物景观,使之富于变化,但不宜过分、过多、过杂,在五彩缤纷的变化中要力求保持相统一。在搭配的过程中桂花常常与同样具有芳香的含笑、腊梅等植物一起搭配,从而达到秋冬季节桂花大片开放,桂香四溢的盛况[13]。
3.2植物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3.2.1部分植物配置未注意到生物学、生态学特性
苏州桂花公园在选择配置绿化植物时,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重视不足造成许多坏境问题。在城市工业区内,空气中往往存在大量污染问题,如SO2、C12等,绿化植物因大多可能因选择不当则会极易被毒害,产生叶片枯焦脱落等症状,从而造成许多植被的破坏,给坏境带来不好的艺术效果。单一绿化树种的大量运用,除影响景观效果、浪费资源外,还极易造成病虫害在短期内大面积发生,不利于城市绿化景观控制和管理。植物布置简单。受传统造林方法的影响,同时也为了便于节约物力、财力、人力等,城市在进行绿化建设时会多尽力采用等间距栽植乔木或灌木的方法,缺乏空间层次感和动态变化感,显得机械单一,缺乏自然层次感的生机勃勃的意境。色彩单调,季相景观混乱,不管是在街道绿化中,还是在各种不同的地方游园绿化中,为了强调冬季的绿化效果,所用常绿植物的比重都不符合实际,在设计时落叶乔木、开花植物的比重较小,造成城市绿化景观在“花”和“色”方面很有欠缺,不突出花的重点。另外,在选择配置绿化植物时很少考虑和运用植物随季节性带来的良好的效果,开花植物的平常对花期、花色的相互搭配和补充也缺乏相应的重视。
3.2.2本土植物运用较少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选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但桂花公园在绿化实践中常常去违背这一原则的情况却时有发生,盲目引进栽植外来绿化植物。园林绿化植物品种单一。绿化用苗苗龄偏小,硬材树种比例不足。绿化用苗尤其是行道树苗龄偏小,树体瘦小,抵抗力弱,极易遭受自然损伤和人为破坏,造成街道绿化景观形成缓慢。另外,为了尽早达到绿化效果,绿化树种的选择往往以速生树种为主,这种急功近利的结果是绿地成型快,衰退也快,反而增加了改造费用,而且不利于形成高水平、高档次的景观群落。乔木中桂花的数量仅次于雪松,居于第二位,因此在这个区块桂花植物的种植对整体景观环境的营造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植物种类雪松和桂花都是常绿植物,因此搭配高大的落外色叶树种无患子和枫香作为背景树,为整个空间环境添加了绚丽的色彩,秋季桂花的香味,拓展了景观的知觉层面,使整个景观环境虚实结合[14]。
3.2.3草坪管理不善
苗圃基地工作薄弱。不够重视城市常用绿化树种特别是行道树的大苗生产,城市绿化管理中培育树木气氛不浓。草坪上存在着许多大量的垃圾。除此之外,桂花公园路为人车混行道路,步行系统极其不完整,路边停车占用人行道现象严重,沿街尚有违章建筑和凌乱的店招。大大的为景区的发展折扣,通过走访观察、与社区居民访谈交流发现,桂花园路主要存在安全性、步行连续性、街巷空间品质三方面问题。其一,安全性低。桂花公园路属于为有生活服务的街巷,经常有人步行,其道路作为日常道路车辆的拥堵会给景区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以,其次车流量也较大,在“人”与“车”两者的冲突下,街巷空间显得尤为拥挤,行人步行安全无法得到保障。同时,街巷内市政设施年久失修,老旧建筑外出现裂开迹象,给步行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其二,步行连续性差。桂花园路车行道宽度较小,人行道依据道路的曲折有宽有窄,但多被作为停车场所占用,严重影响步行流线,最窄处无人行空间,行人只能在车行道上行走,多数路段人行道宽度。为了保证双车道的宽度,严重破坏人行道品质,步行流线不连续,这也是街巷安全存在问题的最大因素。其三,街巷空间品质低。虽然桂花公园路街巷空间尺度较好,人气活跃度较高,但由于其基础设施较差—部分步行道铺装破损、建筑立面老旧破损、公共空间内花坛树池破损、护栏扶手生锈破损、占道停车严重,导致街巷空间品质较差,居民渴望街巷生活品质的改善。
4.关于苏州市桂花公园植物配置的建议
4.1注重植物色彩
形态是植物的外观,是对植物的第一感觉,是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所以,首先必须了解植物的整体形态,才能知道如何合理利用,其形态的枝、叶、花、果(或种子)的特征,分清在植物界属于哪一个系统,哪一个类型,科学上叫什么名字,然后分析其观赏价值。如植物外部形态中的树冠形状就有各种各样,其中乔木就有主干直立的尖塔形(雪松等)、圆锥形(圆柏等)、圆柱形(钻天杨等)、卵圆形(银含等)、棕榈形(大多数棕榈科植物)等。有主干多分枝的伞形(凤凰木、细叶榕等)、垂枝形(垂柳、龙爪槐等)、云片形(如苍老的松树、梅花、枫香等),灌木也有多种形态。还有叶、花、果的各种观赏形态都要量度掌握。大面积的桂花丛与山头搭配是桂花种植中最经典的一种形式,纯桂林在打造的过程中桂花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表现的是树种展现出来的群体美,由于桂花具有芳香这一特色,因此桂花的群植除了能够观赏植物的层次、林缘和林冠外,还能在桂花开放的季节闻到桂花浓浓的花香。进行植物配置就是要在特定的环境下选择适宜的植物造景。如一般开花类和彩色植物光照充足处就要栽,许多天南星科、蕨类植物喜阴湿环境下,可配置于乔木下层或较阴湿的背阴处,一些耐旱性较强的植物要求疏松排水良好,且呈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当色彩设计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如果发现色彩过于单调或是对比过强,可以加入其它颜色使色彩趋向丰富和柔和。我们可以在色彩构图中加入无彩色、白色、灰色、黑色等,都能取得较好的调和效果。如果加入有彩色时,则应选择色相接近,但能通过明度或彩度加以区分的色彩,或是明度、彩度接近,但能通过色相区分的色彩[15]
4.2丰富园林植物种类
把握好绿化植物多样性与特色基调树种相结合的原则。依据本地植物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我们在选择做好城市特色基调树种的同时,要强化桂花公园的绿化植物多样性。绿化植物多样性决定着景观的丰富多样和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可以增加景观发展的稳定性,有效防止病虫害伸张蔓延。要强化绿化植物品种详细规划。以桂花、香樟这些常绿的植物作为基调树种,在众多的常绿植物前点缀了几株落外的花灌木——紫薇,桂花与紫藏搭配,可以突出紫薇的夏秋季节怒放时询烂的花色,冬季紫薇落叶后树干平滑细腻,树形优美,常绿的桂花能够衬托出紫薇俯娜的身姿[16].植物分布品种各种各样,可供城市绿化的品种就有很多种,可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和发掘资源,培育适合本地栽植的优质绿化树品种,建立相应的品种目录。根据桂花公园的实地情况进行具体的规划,该规划要具体化,区别不同的绿化用途分别对行道树品种、公园绿化树种、厂区绿化树种和小区绿化树种等进行规划,对培育城市“古树名木”进行规划等,增强操作性,为其他的桂花公园绿化提供指导。公园植物造景与配置是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水生植物等各类不同的植物,按照植物形态、植物群体性的生态关系和人们的审美要求来组合成优美的植物景观。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必须要有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植物来进行造景。如果对能在公园绿地中运用的植物特性较为了解,并在公园中应用,肯定会造景出多样化的优秀的植物景观。桂花主题园既能丰富植物景观,体现中国桂花文化,强化园林主题又有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功能,同时又是植物种资资源保存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因此,研究、发展和建设丰富多彩植物主题园很有必要[17]
4.3遵循生物学、生态学原则
坚持绿化植物生态学特性与实际相适宜的原则。城市人工环境的建成形成在气候因素方面同非城市地区有差异,城市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对植物的适生性也会产生影响,人工植物群落中不同层次的配植也对园林植物的适生性提出不同的要求,如耐荫、抗寒、抗污、适应性强。因此,要详细了解绿化用地的地形、地势、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条件,然后选择生态学特性与之相适应的树种。一般选择乡土树种,选择引种驯化成功的外来优良树种为基调树种,确保绿化效果尽快形成。
4.4合理运用乡土植物。
注重城市绿化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在选择绿化植物时,既要考虑其近期景观,也要考虑中长期群落景观。近期景观的形成,可采取利用大规格苗,种植灌木、草花、地被植物、草坪,适量种植速生乔木等方法,以达到成型快、见效快的目的。而中长期景观的形成则要注重优势树种的选择,合理配置寿命长、材质硬,能形成古树名木的绿化树种。做好园林绿化树种的引种驯化工作。既要在乡土树种中选择驯化适合城市绿化使用的优质树种,也要加大从外地引进适应性强的园林植物的力度,以不断丰富城市绿化植物品种,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和档次。科学种植。充分认识植物的生长速度及成熟植株的大小,按成年树木树冠的大小来确定种植距离。常言说“三分种、七分养”,日常管护工作中要注意及时移植、补植、疏伐、修剪,查缺补漏。在多种植物组成复层结构群落的过程中,往往因密度不当而使景观质量大受影响,如落叶乔木因生长较快,挺拔高大,常引起下层小乔木和灌木出现偏冠、畸形、树干扭曲等现象,这必须通过人工科学抚育来实现密度的合理化。
5.结论
选择合理的植物,是植物景观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形成城市绿地风格创造不同意境的主要因素。在桂花公园中桂花是构成桂花主题园景观中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植物配置的形式创造出多样的、具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点。桂花在道路边种植的一般以沿着道路等距离列植为主形式,作为行道树,分割空间,列植主要体现桂花的整齐美、线条美,周围配以开花灌木及花草,丰富整体景观的季相变化,道路两边常常设置自然的置石,使整体景观更富有生动性。园路的装饰也可以采用体现桂花形象的图案,与桂花园的主题风格相吻合。每当秋季,桂花开放时,芳香四溢,沁人心脾[18]。桂花主题园是以桂花为主题的公园,不仅要收集桂花种质资源,建立桂花品种基因库,而且要展现桂花的形状、神态、风韵等各种审美特征,创造出优美的植物景观。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态学十分重要的研究内容,城市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直接影响到城市植物景观的好坏。丰富的园林植物,为植物造景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材料。适当增加早花品种、晚花品种,少量使用中花品种,尽量的延长桂花的花期[19]。就本植物而言,每一种树木在叶、花、果、枝干、树形等方面的观赏特性和观赏特点就各不相同。选用多种不同植物类型,有利于更快的适应对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各种要求。现代桂花公园有两种布局形式,一种是以桂花纯林布局造景,桂花品种众多,花期、花色、树形等都有一定的差异,利用不同的桂花品种,也能营造出一定的景观效果。但这种布局手法在季相变化等方面存在缺陷,因而在实际中得不到实际应用。其二是桂花与其他公园植物配合布置。桂花作为常绿植物,冬季也可成景,但色调单一,加之树形较为类似,景观略显单调。因而在桂花主题园中要结合季相变化,与其他观花、观叶植物相互配置。各种植物由于生活习性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就桂花主题园而言,可以根据绿化的功能要求和立地条件选种适宜的园林植物,植物单一的园林景观在美学上的艺术价值必定有所缺失,也不符合生态学的理论观点。
致谢
光阴荏苒,多年年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所有支持、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导师的谆谆教诲。本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立意、实地调研、撰写至定稿的过程中都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在的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满腔的工作热情都是我终身受益的财富。在此向敬爱的老师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无私的理解和关爱给予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三年的求学生涯。
最后,向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苏州市桂花公园管理处公园介绍[J].苏州桂花公园网站,2010
[2]王启宇罗有松编著.上海地方志概述[M].吉林省图书馆学会,1985
[3]臧德奎.金荷仙.于东明.我国植物专类园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园林,2007,(6):62-65
[4]林雁.论梅花的香味美[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10)
[5]丁成斌等.贵州桂花净油得成分研究[J].贵州科学,1999,11(03):
40-45
[6]杨康民.中国桂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201-202.
[7]刘庭风,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移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8]杨康民.中国桂花集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常炳华.桂花品种整理及其景观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0]L.I.麦克哈格,1992,设计结合自然,苗经纬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1]苏雪痕,苏晓黎,宋希强.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2)——华东地区专类园的植物规划[J].中国园林,2004,(8):61-62
[12]黄莹,潘家勇,邓荣艳.桂林桂花博览园的设计[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1):109-111
[13]汪小飞,史佑海,向其柏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中桂花应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
[14]陈波,李珏.包志毅.杭州疏林草地植物造景分析[J].风景园林,2008,(02):89
[15]黄营,邓荣艳.中国桂花栽培与鉴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5-87.
[16]徐炎明,王明华.桂东桂花城与桂花文化[J].湖南林业,2004.(04):24-27.
[17]韩冬青、李东、屠苏南译,美化与装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85-87.
[18]汪小飞,史佑海,向其柏.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中桂花应用研究江西农业大学
[19]汪小飞,向其柏.桂花品种组合延长最佳观赏期的方案研究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03)
[20]汪小飞,向其柏.桂花品种组合延长最佳观赏期的方案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03)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7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