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千骨》的人物形象

摘要

网络仙侠小说《花千骨》塑造了如花千骨、白子画,杀阡陌、轩辕朗、东方彧卿、南无月等复杂多样的人物形象,并分别表现了白子画与花千骨、杀阡陌与花千骨、轩辕朗与花千骨、东方彧卿与花千骨、南无月与花千骨等不同的感情,通过分析研究,大抵可以分别释义为父亲之爱、兄弟之爱、初恋之爱、友情之爱、母子之爱。本文通过研究剖析以上人物形象及其情感,从而探究出作品隐藏的艺术形象之内涵。

关键词:《花千骨》;人物形象;人物情感;艺术内涵

前言

果果,女,超人气新生小说作家,出版作品有《花千骨》、《十万狂花入梦来》、《脱骨香》、《琉璃般若花》,其中最富盛名的还是小说《花千骨》,2009年凭借小说《花千骨》成功晋级晋江网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犹擅仙侠奇幻,文风清丽诡谲,想象奇特。关于对其作品《花千骨》[1]的评论,文学界看法不一,邵晶指出其成功的原因在于作品包含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特征[2];胡影怡则认为作品之所以能在众多网络文学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作品续写了一段流丽玄幻、凄婉动人的仙侠情缘[3]。在我看来,《花千骨》这部仙侠小说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复杂性,它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复杂的人物形象,从而造就了人物身上复杂的感情体现。本文对人物形象的复杂性及其感情进行了以下的分析和探讨。

众所周知,小说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情节和特定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其中一个要素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花千骨》这部小说也不例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情感,从而探究其艺术形象之内涵。

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花千骨》这部作品以花千骨为中心,以花千骨的拜师之路为开端,“以花千骨与白子画虐心的师徒爱恋为主线”[4],穿插塑造了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这里我们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位男性和主人公花千骨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一)单纯和善、亦正亦邪的花千骨

主人公花千骨是一个善良单纯的女孩,她有着敢爱敢恨、宽容随和的性格特征,除此之外,她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更是令人佩服。这些特征使其艺术形象更为饱满深刻,真实而富有吸引力。因此,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物自然受到广大读者群体的追捧。下面进行深入地分析剖析这一形象。

花千骨遵从父亲的遗愿上茅山拜师学艺,在路上遇到了崂山派弟子林随意的尸骨,文中这样写到:“花千骨心里凉飕飕的,这尸骨或许是在这荒山野岭中被贼人加害随意扔弃,然后又被野兽吃掉的吧。”[上P12]因天生体质异于常人,从小自己就特别爱招惹妖魔鬼怪,此时才十二岁的她心里很是害怕,但她还是克服恐惧,帮一个素不相识的死人收集掩埋尸骨,这足以看出花千骨善良纯真的品质。

历经千辛万苦的花千骨终于上得茅山,却不料茅山被屠,“无数的尸体一层又一层把整个坑底都填满了。一个个身着道袍,老老少少数百人堆在里面。人堆里,大多数是残肢,被血泡着,肠子、眼睛、手指,到处都是…惨不忍睹!”[上P35]如此惨象令读者都心下一惊,更何况目睹此惨状的花千骨,然而此时的她听到有微弱的求救声,虽然害怕,却没有逃,“花千骨顾不得许多,在一堆尸体中艰难地攀爬,手触及那些黏糊糊的血肉和组织液,让她甚至吐出胆汁,但仍拼命地爬向老人面前。”[上P35]尽管此时的她又害怕又犯恶心,但是为了救幸存者还是义无反顾的爬过去。小小年纪面对恐惧不是选择逃离,而是将人命放在首位,这一点真真切切地反应了她的善良品质。

花千骨身上还有一种品质深受读者喜爱,那就是敢爱敢恨。因她爱上自己的师父是一场不伦的禁忌之恋,所以她将这份爱深深的埋藏在心底,但这并不意味这要放弃这段爱恋,只要能一辈子做师父唯一的徒弟,只要能安安静静的陪着师父一辈子她就心满意足了。这一段足以表达她对白子画深沉的爱。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师父为救她受伤,为了救师父,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更阴差阳错成为了妖神。在经历了残酷的惩罚后,随之被夺走的还有她最珍视的幸福——永远陪在在师父身边。与之齐来的还有东方、糖宝皆因她而死,哀莫大于心死,终于她心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崩塌了,于是她故意让众人包括白子画误以为她要毁灭天地,设计让白子画杀死她,她恨他,恨他明明爱她却不敢爱,恨他不相信她。她要让他此生都后悔自己亲手杀死最爱的人,要让他余生都不能忘了她。可这恨,何尝不是她为护他周全最后的爱?花千骨的敢爱敢恨在此渲染的淋漓尽致,使得人物形象饱满具有吸引力。

(二)守道扬善、冷漠淡然的白子画

白子画是六界道行最高的人,身为仙界的名门长留门的掌门,他心系天下,降妖除魔,守护六界,守护自己心中的正道,他无欲无求,是众仙心中不可玷污的存在。他悉心教导花千骨,希望她能做一个正直的人。白子画的形象,是众多少女心中的“童话梦”,下面就其形象进行具体分析论述。

白子画是得道的神仙,他无欲无求,气质清冷,身材傲岸,风姿超凡脱俗。花千骨第一次见他的场景就叙写的很是贴切:“只是那样的清雅,那样的淡漠,那样冰凉如水的眼睛,还有远远就从骨子里透露出来的清冷…。”[上P56]透过花千骨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高洁冷淡、飘逸出尘的长留上仙。

在对花千骨的教育上,充分体现了白子画守道扬善的特征。他在收花千骨为徒时说出对她的希冀:“…只求她博爱天下,慈悲众生,堂堂正正,无愧于心…”[上P138]这正体现了他将匡扶正义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在花千骨问他正邪该如何区分时,他就说过,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能过于自傲,但也不能妄自菲薄,许多时候,许多事情靠人力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总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哪怕前途一无可知,也要尽心尽力地去完成。他希望花千骨能心怀天下,但更希望她能明辨是非,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三)妩媚妖娆、任性执拗的杀阡陌

杀阡陌,执掌七杀殿,一统妖魔二界,被尊称为“魔君”。他喜怒无常,常常令众妖魔甚至仙界众人闻风丧胆;他美艳绝伦,他的美貌更是令女子都自愧不如。但是对花千骨他却是难得的温柔与宠爱,这样多面性的他赢得了万千女性读者的喜爱,以下就具体分析杀阡陌的人物形象。

杀阡陌是六界中最貌美的人,就是女仙也比不上。花千骨在第一次见他时就被他的美貌所折服,文中这样说到:“那是怎样一张宛若天人、颠倒众生的脸,几乎超脱了人世间的一切色相,早已无法在让人用言语去描绘和勾画。”[上P104]透过花千骨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位气质超群,与众不同的美人,作者的这段描述活灵活现了杀阡陌其人:紫色的长发、血红的双眸、眉间红色的印记、白皙的皮肤、美丽的锁骨。我们来看看书中描写的花千骨的反应:“花千骨心想:竟有连声音都那么好听的人哪…”[上P104]十几岁的花千骨此时正置身于险地,连准备加害于自己的云翳都那么害怕来人,她却全然不怕,只是痴迷于他的美貌,从花千骨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杀阡陌的妩媚妖娆。

虽然在花千骨面前他是如此的温柔耐心,但在其他人面前他却是一个任性固执的七杀派魔君。云隐在救回花千骨时对她说:“他做事仅凭性子,没个章法,别说仙人,就是妖魔见到他,也忌惮三分…”[上P109]云隐作为茅山大弟子,向来公私分明,从他的口中可以看出杀阡陌对其他人的态度,也表现了杀阡陌任性固执的一面。

(四)聪明自负、深情专一的东方彧卿

东方彧卿在作品中有着双重身份,一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凡人书生,一重是知晓世间万事的异朽阁阁主。聪明的他精通五行八卦奇门遁甲之术,屡次救花千骨于苦难之中,更感动读者的是他对花千骨专一的爱,他为爱付出一切,甚至今生乃至下世的阳寿,他的爱俘获了众多读者的“芳心”,是作品中又一个典型的复杂人物形象。

东方彧卿曾在太白门遭受妖魔来犯时展示了他惊为天人的奇门遁甲之术,引得围观众人无论妖魔还是仙人无不啧啧称奇,文中具体这样写到:“…只是一瞬间的工夫,他已经和阵内每个木人过了一招。”[上P232]没有人看清他的招数,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破解这些木人,聪明睿智的他在悄无声息中展示了他高深的术法。

东方彧卿对花千骨是感天动地的爱情,最开始,作为异朽阁阁主的他指引花千骨前往茅山拜师成仙,想看看这样一个命运的人,会在命运的牵绊下如何生存,然而,他爱上了花千骨,爱的深沉而且无怨无悔。为了救花千骨出蛮荒,他与异朽阁签订盟约,为了多陪花千骨一年,他向来世借了五年阳寿,他的爱深情又专一,引来网上不少女性直呼“想嫁”。

(五)仗义热情、霸道倔强的轩辕朗

轩辕朗在作品中着墨不是很多,但还是主人公花千骨这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之一。初次见面,他热情仗义,给了花千骨诸多帮助和温暖,多年后再见,虽不复当年单纯澄澈,却依然坚定倔强。下面就对轩辕朗进行具体人物性格分析。

轩辕朗的首次出场是饱含滑稽意味的,他被王八精暗害倒挂于树上,路过的花千骨慷慨相救,热情大方的他此时就表现出来王者风度:我叫轩辕朗,既然你救了我,那我肯定要报答你。就将这勾玉送给你吧。花千骨不知,这勾玉是皇室信物,见勾玉如见皇帝本人,轩辕朗将如此重要的信物交予她,可见他是一个有恩必报,慷慨大方,仗义热情的人。

轩辕朗的二次出场身份发生了改变,他已不再是当年莽撞的少年,而是高贵不凡的人间帝王。文中这样描写到轩辕朗:时隔多年,轩辕朗已经长大了,经历了皇室最勾心斗角的争斗,他早已变得成熟稳重。身上散发着高贵的王者之气,再也不是当年的乡野毛头小子。简单的外貌描写就将这个具有王者之气的人间帝王描写的非凡无比。再看他与单春秋比斗时的描写:“轩辕朗御剑危极长劈,面容冷峻威严,犹若天神,尽掩日月光华。”[上P241]那时的少年已经长大,变得成熟稳重,但不变的还是如当年般的霸道倔强。

(六)天真活泼、狡黠叛逆的南无月

南无月是妖神,是花千骨亲自带大的孩子。在花千骨悉心教导下,他逐渐分化为两面,一面善良单纯,一面邪恶叛逆。以下对南无月的两面性进行具体分析。

善良单纯的他在得知自己的身世之后,并没有太大的怨言,文中写到:“南无月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同,但是很快便顺其自然接受了。他抱着她的腰撒娇,信誓旦旦道绝不会有那么一天的。他什么也不想要,只要能永远跟她呆在一起。”[下P12]不仅如此,他还主动提出放弃妖神的身份,只为能和她一直在一起,他不想要出去面对大人们的争斗厮杀,只想和花千骨永远的住在墟洞里,简简单单地过够一生。可以看出,南无月对花千骨非常依赖,非常有感情,像一个在母亲面前完全放戒备的天真活泼的孩子。

南无月毕竟身负妖神之力,可以在瞬间由一个七岁的孩子成长为十七岁的少年,成为少年的他表现的非常狡黠叛逆,文中这样描述:“少年南无月蹲下身子,伸出手抚摸着花千骨的脸,目光一下稚嫩温柔,一下又是刻骨的仇恨和杀气。”[下P23]迅速成长让他恢复自己作为妖神的记忆,仇恨与不甘涌上心头,于是他将妖神之力传入花千骨体内,花千骨是世间最后的一个神,她的身体,是妖神之力最好的容器,谁能放弃这样一个承载神之身,承载妖神之力最完美的容器呢?

二、多样的人物情感

在《花千骨》中作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爱情”是文学作品里亘古不变的主题,《花千骨》这部小说除了爱情,还写出了其他如亲情、友情等真挚的情感,“主角花千骨在修仙过程中与师父、魔君、异朽阁阁主等发生了一系列的感情纠葛,复杂且矛盾的人物情节、人物设计、人物情感让其收获了众多粉丝”。[5]作者果果在作品后记中提到:“本书里剧情除外,我想一提的是具有代表性的白子画、杀阡陌、东方彧卿、轩辕朗、南无月五人和花千骨之间的人物关系。…他们五人在花千骨的生命的隐含层面分别扮演了父亲、兄弟、友人、初恋、孩子五个不同的角色。”[下P342]下面就将这五人与主人公花千骨之间的复杂情感进行逐一分析。

(一)花千骨与白子画

花千骨与白子画的师徒虐恋一直是扣动读者心弦的一部分。花千骨对白子画的爱是无怨无悔的爱,“唯他的爱”[6]。她由爱生恨,经历了崇拜仰慕、感激信任、依恋深爱、心碎神伤的过程。花千骨的爱先是无私的付出,在师父受伤后,她日日用自己的血为师父续命,并且在明知道结果后还毅然决然的去收集神器只为救她深爱的师父。花千骨对白子画的爱是无理由的信任,而这信任的来源却是深沉的爱。她爱他,所以以他为尊,视他为榜样。“你怜悯众生,却从来没怜悯过我。”[下P326]这是花千骨的无奈苦笑,也正是她心死失望的表现。

白子画对花千骨是隐忍含蓄的爱。他对她的爱是最初的多番爱护、悉心教导,再是习惯了她的陪伴,到最后刻骨铭心的爱恋。白子画以师父之名“合理”的爱护着花千骨,这爱连自己都没察觉,直到被绝情水所伤。可他是正道之首,他的道德意识不容许他放纵自己的感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他是身负天下苍生之托付的尊上,他的爱不能像东方彧卿那样“眼里只有她一人”,也不能像杀阡陌那样“杀尽所有只为救你一人”,他的爱只能悄悄地藏在心里。可是深爱她的花千骨和世间众多女子一样,她只要一句是不是爱她?是不是如她爱他一般爱他?既然不愿承认,那就罢了,既然不愿相信她,那就罢了。但绝不会就这么简单,她要让他后悔,让他愧疚,让他知道离开她的他真的会崩溃,于是她设计让他亲手杀死她。此时白子画的崩溃心死尽显出来:“…只是不要离开我…”[下P330]可以看出,白子画对花千骨真的用情至深。

同样是仙侠小说,唐七公子的《三生三生十里桃花》[7]也叙写了男女主角的痴情爱恋,但与《花千骨》的师徒恋还是有些许不同。

身份不同

《花千骨》叙写了一顿禁忌的师徒虐恋,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男主角为九重天太子,女主角为青丘女君,在身份上可以说是非常门当户对,在仙界他们的婚姻无一人反对,且都觉得是天作之合。相反在《花千骨》里,花千骨爱上师父被视为不忠不孝的孽障,而作为仙界之首的白子画爱上徒弟这件事连自己都觉得不耻不愿意承认。可见身份的悬殊对情感走向的影响之大。

性格不同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女主角白浅身为青丘狐帝幺女,从小备受父母与四位兄长的宠爱,可以说,只要是她想要的就绝对会拥有,故而形成了她“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性格,身为凡人素素的她无意间听见素锦天妃说自己只是她的替身,误以为太子夜华并不爱她,于是义无反顾地跳下诛仙台。而小说《花千骨》里,花千骨虽然深爱白子画,可她也只是想要做一辈子她的徒弟,唯一的徒弟就够了,能陪在他身边,与他同吃同住,照顾他,这就够了,哪怕白子画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思,她也无怨无悔。男主角性格也有很大的区别,白子画身负重任,始终将天下苍生放在首位,最后不惜杀死花千骨保卫六界,而太子夜华虽身负天君厚望,但却一心想要和白浅长相厮守,在她跳诛仙台后也跟着义无反顾跳下去。两部小说中两个不同的人物也注定了作品的不同。

结局不同

表层来看,两部仙侠小说结局都是大团圆模式,但细细思索,可以看出结局还是有些区别。《花千骨》的结局是白子画虽然找到了凭借最后一魄投胎转世的花千骨,但她却成为一个痴傻儿,而白子画也在找寻的两百年中早已疯癫,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结局是太子夜华复活,与白浅幸福相见。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后续发展:九重天太子夜华复活,与白浅大婚,并且不负重望分别继任天君天后,接受四海八荒朝拜祝福…虽然结局不尽相同,但总算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幸福。

(二)花千骨与杀阡陌

花千骨对杀阡陌的感情是对兄长对姐姐般的亲人情感,经历了由最初的倾慕、感动到最后决然保护他的过程。初次相见,杀阡陌对她坦诚相见,甚至将小指骨送给她做见面礼,而花千骨也被杀阡陌的美貌折服,对他也是由衷的喜欢。后来见杀阡陌屡次不顾危险舍命救她,更是感动不已,“姐姐,别睡了,是时候醒来了…”[下P316]为他恢复意识,却不让他立刻醒来,一定要到最后让炎水玉的光芒照耀到他才能苏醒,这是她对他最后的回报,她再也不愿爱她的人因她受到伤害。

杀阡陌对花千骨的感情是由最初的心疼与怜惜,再是宠溺与疼爱,最后是霸道与任性的爱。一声“姐姐”让他对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心生喜爱,她像极了故去的妹妹青璃,妹妹的死使得他自责内疚。他对花千骨的爱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对自己的救赎,但是,“这不能说,魔君对花千骨的情感仅仅是对琉夏(青璃)​[1]​个人情愫的一种转移,是虚幻的,可望而不可即的。”[8]在我看来,杀阡陌对花千骨是有真正的爱情的,文中也有表现出来,杀阡陌在沉睡前对花千骨说:“傻瓜,你以为我只把你当作妹妹么?我固然是不太明白人世间的情情爱爱,可是知道青璃喜欢竹染,我会生气,看见你和别的男子在一起,我却是会吃醋啊。”[下P225]杀阡陌的爱,无私又霸道,让人心生感动。

(三)花千骨与东方彧卿

东方彧卿是花千骨孤独拜师路上结识的朋友,他给了花千骨很多心灵的慰藉。花千骨与他日久生情,对他产生信任、珍惜、依赖的知己之情。东方彧卿对花千骨的感情由最初的幕后操纵到最后为她灰飞烟灭,这感情炽热又专一,温暖又绝望。一开始只是像操纵一个傀儡一样,想看看这个弱小的女子到底会怎么度过不一样的人生,可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他的爱来的如此波涛汹涌,只要她平安快乐,他死也甘愿。“骨头,不要看!”[下P235]这是他对她最后的爱护,他不愿她看到他灰飞烟灭的样子,也不愿她为他伤心难过。就连围观的人也感动不已,没有人料到东方彧卿会如此决绝,原来他对花千骨早已情根深种,他宁肯自己死去也不愿花千骨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宁愿自己灰飞烟灭也不愿花千骨自寻死路。这是一个男人对深爱的女人最后的爱护,是一个付出真情的人最真实的感情流露。花千骨对东方彧卿的感情也在这一刻得到了升华:“不要,不要这样对我!求求你东方!你不是要我救了小月之后和你一起走,不要抛下我!东方——”[下P236]这是花千骨对东方彧卿这位知己的感激与不舍之情的流露,可以看出,花千骨非常珍惜这份感情。

(四)花千骨与轩辕朗

轩辕朗是花千骨的第一位朋友,是花千骨年轻青涩的爱情。花千骨对他是年少的崇拜和他不嫌弃自己的感动之情。轩辕朗对花千骨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追求之爱,也是对朋友的珍视之谊。初次见面,轩辕朗霸道任性,但又不失仗义真诚,不仅自荐为花千骨写推荐信,还将能调兵遣将的勾玉送给她,在这之前,花千骨没有一个朋友,因为自己身体异于常人,身边的人都对她避之不及,而轩辕朗却对她非常热情,对花千骨来说这是难得的感动,她非常珍惜这份情谊,从此,小小的她心里住下了这个不嫌弃自己且无私帮助她的人。同样的,轩辕朗也将花千骨视为唯一的朋友,所有人都一会他是爱花千骨的,只有花千骨自己知道,这并不是爱。轩辕朗是人间帝王,从小到大,只要是自己想要的,都会得到。而花千骨最初的朋友只有他,却在他之后结交了那么多朋友,每个人都倾尽全力对她好,这些深深的加重了他的失落感,他想要这种感觉包括花千骨都只属于他一人,轩辕朗对花千骨的感情,正如花千骨所说,是求之不得的失落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五)花千骨与南无月

南无月是花千骨亲自抚养长大的,对他悉心照顾,谆谆教导,对他的感情有如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般牵挂爱护。南无月对花千骨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花千骨是他降生以来唯一一个对他好的人,教导他照顾他,在他心里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花千骨对南无月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她与南无月在墟洞中的那段日子,是彼此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像母亲般尽心尽力地抚养教育南无月,而南无月对她也是百般依赖。所以她从蛮荒出来一定要救南无月,没有哪个母亲可以看着自己的孩子无端死去。我一定要救他出来!这是一位母亲铿锵有力的呐喊,更是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三、艺术形象的内涵分析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以上主要人物形象,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艺术内涵,这些艺术内涵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形象。这里对其中三点做以下具体分析。

(一)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相互渗透

儒家文化千百年来作为正统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文人们,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总是有诸如此类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花千骨》透露出对人的关注、对国家的关注,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2]。白子画是仙界第一高人,他将守护六界安宁作为自己毕生的责任与追求,更将此精神言传身教给了徒弟花千骨。他曾多次教导花千骨,希望她能承担起修仙人的责任,将匡扶正义,守护苍生作为此生追求。更希望她能心怀天下,守护好长留,守护好天下的一草一木。

除儒家思想之外,还融入了道家文化。白子画作为六界道行最高的人,他自觉承担起了保护六界的责任,不仅自己如此,还教育花千骨做一个心怀天下的人。当花千骨成为妖神与仙界为敌时,虽然他明知道以小骨的心性是不可能做出残害无辜之事,但他为了六界安宁,为了防患于未然,还是毅然决然的亲手了断了她,“他宁愿陪她一同赴死,也要坚守心中的道”[3]。

白子画和花千骨的师徒情也体现了深深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他们的相爱如此令人唾弃,就是因为在封建礼教思想的禁锢下,所有人都认为师徒恋是不伦的,花千骨爱上自己的师父是为不孝,白子画作为师父爱上自己的徒弟更是大逆不道。除此之外,花千骨与杀阡陌的交往被视为对仙界的不忠,与东方彧卿的情谊被看作是不自爱的表现,故而造成了一系列悲剧发生。

(二)悲剧性意识

在《花千骨》中,蕴含着浓厚的悲剧意味,首先白子画本人就蕴含着巨大的悲剧性,花千骨不懂他,才会一遍遍的让他承认爱她;摩严不懂,才会一次次逼他完成自己希望的事;天下人不懂,才会一次次的希望白子画拯救天下。除此之外,作品中的每个人的结局都具有某种的悲剧性。花千骨和白子画的师徒虐恋一直是作品的主线,虽然最终花千骨重生,但却成为痴傻儿,而白子画更是因为亲手杀死最爱的人变得疯癫。一人疯癫一人痴傻,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小悲剧。虽然不是喜剧,但诚如作者果果所言:“对于这对师徒来说,恐怕这已是他们唯一的出路。”[下P341]

东方彧卿之死更是蕴藏着很大的悲剧意味,他是替花千骨挨了摩严的浮尘断魂飞魄散而死,他在临死之前也不愿花千骨为他伤心难过,不想让她看见自己的死状。东方彧卿的爱如此深沉,深沉的令人如此心碎。

杀阡陌虽为魔君,但也是具有悲剧性的。他孤独高傲,六界无人被他放在眼里,可这样的他却还是没能保护的了最爱的妹妹,妹妹的死无疑是他心上的一道伤疤,此后的他性情大变,更加冷酷无情。直到遇见了花千骨,这个真心倾慕他的美貌将他认作姐姐的女孩勾起了对妹妹的回忆,他将她当作青璃的替身,将她作为自己赎罪的对象,真心的护她宠她。最后甚至为她入了魔道,终于沉沉睡去。

花千骨因爱生恨,想要白子画此生悔恨自责,于是设计让他杀死了她;白子画因爱崩溃,变得疯癫;东方彧卿为爱人死的心甘情愿;杀阡陌为爱成魔,无怨无悔。这四位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爱情专一,为爱甘愿牺牲自己。

(三)对爱情专一、为爱牺牲的观念

《花千骨》是一部仙侠言情小说,本文上面提到作品围绕师徒恋这根主线,其中也滋生蔓延了诸多情感,以下作具体举例分析:

花千骨对白子画的爱是纯粹的爱,刚开始她只是想要做师父唯一的徒弟,永远留在他身边就好,可是师父为救她受伤,为救师父,她义无反顾踏上寻找神器的路,哪怕万劫不复,哪怕前路艰险,可她只要师父安然无恙。

白子画对花千骨的爱沉默又隐忍。对他来说,只要能好好守护在她身边,陪她长大就好。他用毕生修为封印她的妖神之力、替她受六十四根销魂钉、派哼唧兽去蛮荒保护她、长留海底十六年的陪伴,哪一件,都是他对她深沉的爱。

东方彧卿对花千骨的爱温暖又不求回报,在外人面前从不掩饰他的爱,炽热真诚。他的爱又成熟沉稳,纵然知道花千骨爱的是白子画,但他还是与异朽阁签订协议,只为救她出蛮荒,纵然他死,他也要花千骨好好或者,如果非要有一人去死,他宁愿那个人是他自己。

杀阡陌的爱温柔又霸道,因为妹妹的关系,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花千骨。可花千骨被逐蛮荒,身负重伤他都无能为力,最终为她堕入魔道。

其实,作品中这些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爱情观正是作者果果的爱情观,她在作品后记中提到:“我的眼里,爱就是这么固执纯粹,不可亵渎不可轻言放弃。”[下P341]因为自己对爱的坚持与理解,才会塑造出如此丰满的人物形象。

结语

《花千骨》作为网络小说中的“翘楚”,代表了一众“仙侠奇幻”风格作品的审美特色,这种审美特色不同于主流文学的传统与客观,更多的表现出一种与现实生活相背离的意识形态。如作品背景常常是远离现实,超越时空的;作品人物常常是有着仙术法力,凌驾于普通大众之上的;作品情节感人至深,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这恰恰正是此类小说收获众多读者粉丝的原因,从网络调查数据来看,此类作品受众群体较广,且其塑造的艺术形象对读者影响较深,未来一定还会有更优秀的作品腾空出世并被改拍为影视剧。

参考文献

[1]果果.花千骨[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上下两册.

[2]邵晶.仙侠剧《花千骨》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大舞台,2015,12:89-90.

[3]胡影怡.情似雨馀黏地絮——评fresh果果的《花千骨》[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197-200.

[4]赵恩婕.《花千骨》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游戏的创新[J]大众文艺,2016,5:174.

[5]刘晓萌、孙思文.论古装仙侠剧《花千骨》高收视率的原因[J]戏剧之家,2015,17:97.

[6]李璟.论《花千骨》人物形象及其情感[J]戏剧之家,2016,4:127-129.

[7]唐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M]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全文.

[8]童宏亮、李锦《花千骨》中“爱的境界”及其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6):123-12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29679.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6月16日
Next 2022年6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