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电影动画的环保理念

动漫对人生具有重要指引作用,作为一代动漫大师,宫崎骏的作品从不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对人类本身的追寻,充斥着一个智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人文关怀。宫崎骏通过故事讲述和形象塑造,表现出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忧虑,和对因人类肆无忌惮的破坏而导致的

  一、环保主题的选择缘由

  (一)艺术美感的表达动因

  宫崎骏动画的艺术元素上丰富多彩,从前现代的日本社会,到机械文明,应有尽有。动画的背景也经常发生在工业革命初始时代(如《哈尔的移动城堡》)。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知道,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时期,在瓦特的蒸汽机和煤炭的应用推动下,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人类拥有了征服世界的实力和欲望,社会内部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对外则开始了对大自然近乎无限的掠夺。在宫崎骏的心里,农业文明是被工业文明赶下台的,是人类抛弃了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那种男耕女织、朋邻相聚的农业社会被他寄予了一种浪漫化的情感倾向。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少年时期的孩子,豆蔻年华,花样岁月,美好的青春抵御着工业化浪潮的进攻和人性恶的一面的腐蚀。巨大的反差彰显命运的不息和残酷的美感,而这正是宫崎骏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以揭示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构造隐线,将故事发展脉络随着矛盾变化而深入,大团圆的结局亦或是悲剧结尾,都展现了人类的不屈和自然的雄奇,这是宫崎骏电影的独特魅力,也是其环保主题的独特烙印。

  (二)宫崎骏本人的人文情怀和“共生理念”

  观千曲而后晓声。仔细品味宫崎骏的作品,无论是对对大自然的美誉、人类的猜疑,还是对战争的鞭笞、社会现实的嘲讽,都能够升华一种对“共生”的信仰。
  “共生”所指就是让人与自然之间互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而就自然的观点,宫崎骏认同日本著名植物学家、人类文化学家中尾佐助提出的“照叶林文化论”学说:将国界与民族等因素剔除,自然才是世界的主人,人类只是自封的万物之灵。
  这种理念既为宫崎骏的创作奠定格调,也为其艺术想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例如,宫崎骏的每部作品中都出现了“参天大树”的形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生命力旺盛的,代表地球的象征,《幽灵公主》中的森林神,《龙猫》里能够有一人高的灌木丛和茂密的森林,给人一种温馨感,浓厚的亲近感呼啸而出。人的高贵和尊严,人性的美和温暖,以宫崎骏的影视动漫为渠,花团锦簇,勾勒一片万紫千红。

  二、环保隐喻的广泛运用

  (一)《天空之城》的环保隐喻揭示了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天空之城》中战争硝烟弥漫,冷兵器、火器甚至兼带魔法和充满未来色彩的高科技武器,短兵相接,大军团作战,战争的画卷如同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般五花八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在这部电影里,宫崎骏对于战争的描绘抽象而又宏大,一改之前日漫的小巧风骨,正如同侵略毁灭了印加文明,战争摧毁了先进的古国,时光逝去,只留下遗迹供后人怀念。在电影中,宫崎骏通过露舒达的口吻说出“我知道为什么天空之城会衰落,就算是拥有更先进的技术,但凡脱离了土地,人都是无法生存的。”这表达了他对自然大地孕育了生命的深情赞美,换句话说,这也是他是对人类盲目追求科技的一种控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反过来说,科技提高了消费的阈值,为环保事业的推进创造了无限的可能。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许多“三低”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这都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XXX,五位一体的社会共同体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以发展助力环境,以环境滋养发展,发展工业与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但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局限于物质层面,而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层面和人文生态环境。

  (二)《幽灵公主》对人类无节制地索取自然资源表达困惑和无奈

  在《幽灵公主》中,山峦重叠,溪水流淌,鸟语花香,古木参天,池塘静谧,景色独好,令人向往。这种非常美好的环境,却在人类和山林众兽的战争中被不断摧毁,其起因正是人类如何平衡开发自然和对自然的保护。野猪神的诅咒并不遥远,近年来,农耕地对山林的过度开采,已经使大量野生动物不得已流窜到人类活动空间,最终对人类造成了伤害。电影的最后,两败俱伤的双方虽然偃旗息鼓,但山兽神死去,阿席达卡手上的伤痕还是没有消失。近年来,海洋垃圾污染愈发严重,在发达国家眼里,对环境的破坏只要经济能够崛起,都可以弥补,即所谓的“先污染后治理”思路。但是事实证明,人类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可能带有不可逆性,因此,以史为鉴,也以艺术为参照,保护环境,不要让最后的一滴水,成为我们自己的眼泪。
宫崎骏电影动画的环保理念

  (三)《借东西的小人阿丽埃蒂》通过各种角色和情节来隐喻环保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质朴而充满童趣,与此同时,又在不经意间诉说着大而深的主题。通过借物而生的迷你小人们,我们习以为常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感觉经受了反思。自然界本有各种生物共存,人类、动物、植物都从自然界获得资源,阳光,水,空气,不是只为人类服务的。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真正的无私不是个体的谦让,而是人类整体作为自然的长子表现出的对其他物种的包容和保护。特别有意思的是,小人的世界类似于童话里的“紫金国”,同样生活在树洞和洞穴里,远离繁华的人世凡尘,没有“金钱”,没有权力,也不需要交易和谈判,人人自给自足,朝起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必须靠自己,这样的生活看似辛苦却也充实,和作者一向追求的安居乐业的农耕社会不谋而合。
  文明的发展却带来了人情的漠视,不妨化身格列佛游记里的小人国国民,把世界用放大镜观察,无数被我们所忽略的美好在微缩的世界里绽放了华彩。从“与天同齐”到“和谐共生”,这正是社会观念的转变,在动漫作品上的生动体现。

  三、从《风之谷》看宫崎骏的生态主义观念

  (一)《风之谷》的故事起源

  在《风之谷》中,环保隐喻无处不在,揭示了人类是污染源头的制造者。
  《风之谷》是宫崎骏的代表作之一,影片讲述了千年前,文明世界的物质精神达致巅峰,欲望横生的人类无法阻止自己的贪欲,一场称为“火之七日”的战争突然爆发,尘归尘,土归土。世界被一种由菌类构成,名叫腐海的新生态体系覆盖了世界,人类们生活在仅存的小面积土地上,野心家横生,巨型昆虫肆虐,瘴气腐海森林张牙舞爪,漏出獠牙,层层包围威胁,人类只能依靠自己,积极求存。

  (二)女性与自然

  而相比于《天空之城》中纯净空灵的希达,《龙猫》中童真质朴的小月和小梅,《幽灵公主》中坚强勇敢的珊,最能淋漓尽致地体现作者的环保观念的,毫无疑问是《风之谷》中的主人公娜乌西卡。娜乌西卡被称为宫崎骏笔下最完美的女主角。
  “娜乌西卡”(Nausicaä),源自希腊史诗《奥德赛》中阿基亚国的一位公主。传说中娜乌西卡是一位充满着梦想的美丽少女,她不理世俗,热爱音乐,享受自然。特洛伊战争后,伊皮亚岛的领袖,希腊联军的智囊奥德修斯落难,有一天她救了漂流到岸边的奥德修斯,处于同情保护了他,照顾他的伤,为他寻找回家的道路,高山流水,知音不期而遇,她懂奥德修斯,也懂他的音乐。娜乌西卡的父亲阿尔基努斯担心女儿爱上奥德修斯,便暗地里驱逐了这位希腊英雄上。受到情感刺激的娜乌西卡终生未嫁,在王国之间奔走,在吟游诗人里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终生为人们歌唱奥德修斯的英雄故事。宫崎骏赋予了《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与阿基亚国公主相同的浪漫和勇气。在动画里,娜乌西卡担负着拯救世界的命运。最终娜乌西卡通过努力印证了那个古老的传说,“身着蓝衣降临在金色草原之上”,她变成了一个天使,那是希望的化身,她的降临,就是要拯救人类以及被人类蹂躏得千疮百孔的世界。
  女性主义学者罗斯玛丽·帕特南·童所说:“所有的生态女性主义者都相信,人类彼此是相互关联的,人类也是和非人类世界,如动物、植物和静态物质相互关联的。不幸的是,我们并非总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更不用说我们与非人类世界的关系及其责任了。结果,我们相互施暴,也对自然施暴,我们庆幸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而与此同时,我们每天都在地球上堆积垃圾,这是我们生于其地将来还要归于其地的星球;这样,我们杀害我们的兄弟姐妹,其实也是杀害我们自己。”(罗斯玛丽·帕特南·童,2002,pp.402–403)从人类古典时代的自然观看来,自然就是一个有机体,其拥有自己内在的价值,人类和其他物种、以及大地存在的价值都是平等的,并且形成了无法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两次大战后,世界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90年代后期,人类面临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环境污染恶化,自然资源消耗殆尽等各种生存危机,这种古典时代的环境观才又重新得到重视,《风之谷》应运而生。娜乌西卡的少女形象在工期俊笔下尤为显现,清纯、善良、仁爱宽厚、美丽迷人,柔情满满而有责任心。娜乌西卡宁肯牺牲自己,也要调解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关系,这正是女性博爱的提现。最后的结局里,金色的太阳下,披着蓝衣的娜乌西卡在虫群——这一人类过去的敌人面前翩翩起舞,随风摇摆,这不仅仅是动画里人类的胜利,也是作者所盼望的人类社会真实的未来。

  (三)生态伦理和人文精神

  艺术来源于生活,七日之火这种象征性的故事,直接表现宫崎骏出上世纪七十年代,毒大米、辐射泄露等问题给日本社会带来的不安,以及对自然破坏的担忧。科技是危险的,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工业文明,也具有高度破坏性,不加考量的开发和索取会把科学技术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能够把人类拯救的,天行有道,不为人力所转移。和自然的和解,面向自然的“心灵回归”,这体现了生态伦理的价值观和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四、环保理念下的现实关怀

  宫崎骏创作作品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索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在他的影片中我们虽然经常能看到人与自然对立反目的场面,可他却并非为了营造两败俱伤的结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与向往。
  宫崎骏在探索中认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毁灭式开发的根源是人类贪婪的本性和对欲望的不加节制,因此在后期的影片中提出克制自身欲望以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有涯而欲望无岸,什么时候人类的索求才能停止呢。
  现代人类饱受环境恶化之苦,因此宫崎峻作品的环保意识受到广泛的认同,但他的环保意识仍有局限性,作为一名漫画家,缺少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他无法找到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方法。如何在改造自然中与之和谐相处,是宫崎峻的困惑,也是全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他显得无计可施。如何改造自然,又能

  结语

  自1979年以来,宫崎骏成就的梦幻故事王国,创造的光怪陆离与幽远深思奇妙天地,已经让我们感动了整整三十余年,这位伟大的动画家也不舍银幕,退休之后又再度出山,自学新的绘画技术,将这种感动继续延续下去。他的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倾注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其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全球艺术界引领了潮流,在他之后,无数艺术家以多种艺术形式提出了环保的深思。
  动画电影不仅是重要的艺术形式,也是每一个心存善念的人的心灵导师,宫崎骏的电影是XXX全球艺术的代表,其作品以其独特的影响力传递着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立下宏愿与寰宇,报人文之情怀,自强不息而兼济天下,为真正实现长远延续,健康发展,他的作品的营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参考文献:

  1、[510320]陈瑰丽.《谈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共生”理念》.《电影文学》2009年.第一期:93-95页。
  2、杨晓林,著.动画大师宫崎骏[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1008-6552(2010)05-0106-05]刘兵、江洋《从《风之谷》看宫崎骏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年.第五期:106-110页
  4、[1002-6910.2011.23.002]吴思淼.《宫崎骏品牌:生态、环保主题的幻想和现实结合》.《影视评论》2011年.第十期:3-5页。
  5、[1002-6916.2012.13.008]戴谨.《冲突与和解——宫崎骏电影的环保主题》.《影视评论》2012年.第一期:17-19页。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876.html,

Like (2)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6月30日
Next 2021年7月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