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媒介对架上绘画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人文的角度探究物质媒介的表现力,以不同物质媒介的运用为切入点,探究传统绘画的创作理念,从而进一步指出作为媒介的物质材料在架上绘画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物质媒介;架上绘画;人文表现;精神内涵

曾有人指出,20世纪架上绘画表达方式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物质媒介的介入。由于绘画创作过程都是不能脱离他的物质媒介材料,而绘画作品必须通过物质材料才能存在和表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艺术家对于架上绘画中物质媒介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其已经不仅仅作为艺术家手中的作画工具,作为绘画载体的存在,更体现了绘画者的思想理念以及其价值观念。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鲍山葵所说的:“媒介是他审美想象的特殊身体,而他的审美想象则是媒介的唯一特殊灵魂”。[1]自上个世纪毕加索第一次将综合材料等新的物质媒介运用于架上绘画开始,伴随着近年来架上绘画理念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艺术观念和造型材料的多样化成为视觉艺术发展的重要特征。[2]造型观念上的自由表现与造型媒介上的大胆拓展使各画种之间互相影响、互为渗透,越来越多地使用综合材料进行艺术创造与表现,为架上绘画的创新注入了活力,也使得材料这一物质媒介逐步演变为承载艺术家的精神内涵,表现艺术家其艺术观念的具象的、人文的表现形式。鉴于此,本文通过对物质媒介对架上绘画的影响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以人文的角度探究物质媒介自身品质表现力,从而进一步指出作为媒介的物质材料在绘画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物质媒介与架上绘画的关系
1.1架上绘画的新物质载体
绘画一开始就是用材料在说话。画家对于材料的使用也局限于绘画创作需要与画面内容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现代传媒、影响以及拍摄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进入了“读图时代”。而新材料不断地涌现催生了新的艺术形式,摄影与摄像作品的特殊效果通过油画语言移到架上绘画中,这不仅丰富了造型的表现力,人们在新的艺术观念指导下,探求不同材料的表现语言。因此,在当代的艺术与绘画创作中,物质媒介已不单单是一种题材内容的载体,是实现造型语言或色彩语言的物质载体。
自19世纪以来,从马蒂斯、毕加索、杜布菲一直到我国著名画家林凤眠先生都在不断探索物质媒介与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综合运用、跨界的使用创造了新的艺术表现形式。[3]从油画、国画、水彩画以及版画等不同的架上绘画中探索,物质媒介在其中的作用与表现力不容忽视。杜布菲利用煤渣、铁渣、金箔、纸屑、或撕下来的画片、蝴蝶的翅膀等等来作画;林凤眠先生将水粉画颜料掺入墨中而使中国画面目一新呈现一种色彩鲜艳、丰富厚实的画面效果。
随着物质媒介的不断丰富,通过艺术家对新材料的不断努力与创新,已经彻底改变了物质媒介与架上绘画之间的传统关系。物质媒介突破了传统单一载体的性质,从过去的物质层面转变为精神层面的展示,将艺术家对于艺术的理解以及作品内涵的表现融入其中,艺术家通过对各种材料的综合使用,通过变化多样的材质丰富和加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与内涵。
由此可见,在架上绘画创作中,材料媒介已经不再只是某种单一性的构架形式语言,因为它除了作为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审美语言以外,必须还应该具备文化性的内在涵义,并要承载着时代的精神走向未来的艺术。
1.2艺术家自我表现手段
在艺术创作中,材质媒介不论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是最基本的元素,不论是传统的架上绘画作品还是综合材料的现代作品。艺术家只是使用材料自身的魅力来表现思想和观念。随着工业革命后生产力的解放,人们拥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艺术的渴望以及精神层面的提升的迫切感也油然而生,也让更多的艺术家在绘画创作的物质媒介选择上更多运用贴近生活的绘画材料。希望通过这些新颖的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物质媒介,体现其创作的理念以及内在的表现思想。
现代艺术家在通过将不同材质的媒介的有机粘合,在充分发挥材料本身的特质与特性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创作思想与艺术理念,艺术家的想法改变材料的样式,并赋予它们新的内涵和视觉冲击力,给观众以心灵的交流。。意大利画家卡蜡利用杂志封面本身的图片拼贴自己的样貌,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化观。同样的德国艺术家施威特从街上捡来报纸、车票、绳子拼贴出《拼贴镜子》一画,以此表现其达达主义的艺术观;基弗(AnselmKiefer)是二战后新一代的艺术家,他利用战争所遗留下来的残存碎片描绘出人类的罪恶,以此显示战争的残酷性以及自内心对于真正的厌恶与和平的向往……
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多样的选择,用丰富多彩、富于视觉变幻的的物质媒介,彰显艺术家内心或深刻、或澎湃、或感性的自我意识。
二、物质媒介对架上绘画的影响
在艺术创作中,同样的在不同的年代中不同的创作观念与社会意识形态和背景下,物质媒介的使用也各不相同。20世纪以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命,促使现代艺术创造发生了全面而急剧的变化,不仅影响到艺术观念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物质媒介的变化。
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一世纪初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伴随着毕加索、杜尚等一批优秀画家在架上物质媒介的不懈探索,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架上绘画的材料与工具,并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综合材料绘画。所谓综合材料绘画,是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的。比如画面上粘贴报纸、麻袋、金属,然后再用颜料作画。综合材料的出现真正打破了传统物质媒介在架上绘画中的使用局限,拓宽了物质媒介在绘画中的使用范畴。随着近年来国内外艺术家对绘画材料等物质媒介的进一步探索与追求,使得物质媒介的介入与创新对架上绘画的影响渗透到方方面面,主要包括:
2.1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
现代艺术作品的物质媒介承载着艺术家的本能和灵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以及艺术家对绘画材料的执着追求,促使当今架上绘画材料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也将自我的绘画理念与创作思想透过新的物质媒介而表现出来。通过对各种物质媒介的使用与创新,艺术家对材料的运用也更加得心应手,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不会像过去传统艺术家那样受到材料等物质媒介的影响与干扰。许多艺术家把新的材料观念融入到了自己的绘画创作当中,通过对各种综合材料的精心筛选可以更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真实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意图,使作者的主观思想和客观世界达到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境界。这不仅丰富了其作品的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每一种综合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情感表现力。
大约在1912年,杜尚深信他不通过绘画的手段,也能够更为简省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发明了“现成品艺术”。他的作品将材质按其原貌的显现出来一览无余,没有绘画形式的面目,日常琐屑的物件在完全自然地常态和平淡中被转换了自身的属性衍生出某种意义。[4]从中可以清晰看到物质媒介的介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架上绘画的表象形式以及艺术表现语言。
2.2改变绘画创作的观念
现代艺术在强调艺术家绘画技艺之外,逐渐趋于多样化、综合化、个性化。传统架上绘画,材料仅仅是绘画内容的体现,是艺术家绘画创作的物质载体,材料的丰富发展与科技发展进步密切相关,画家的思想更多的是通过不同画面、不同主题的创造而体现。但是随着绘画材料的丰富以及物质媒介其本身在架上绘画中的作用的逐步提升,从过去单一的表现形式走向多元化,使得材质在绘画中的作用提高到了新的境界,艺术家们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将物质媒介作为绘画载体的存在,更愿意把物质媒介提升到作为审美对象或者与艺术家的价值观念相关的环节。赋予材料新的精神内涵,以创新的思路与开拓的精神不断提升物质媒介在架上绘画中的重要性。[5]
自上世纪初就已经有众多艺术家通过物质媒介的创新,不断冲击着当时的艺术创作思想与观念。直至今日,我们在欣赏这些优秀的架上绘画作品时依然能够感叹他们那超越时代特征的创新思想。其中最著名的创新者当属毕加索,他试图打破传统绘画中的“虚假的真实”–即在二维平面上描绘三维空间的传统透视作画技法,将木屑、报纸、甚至香烟粘到画面上,从而突破了轮廓分明的手法并抽取了破碎的多角的形式;沃霍尔利用日常用品、羹匙、电灯开关以及烟蒂等将绘画的内容分解为一种看起来嘈杂纷乱的新生态。张国龙通过对不同材料的使用所创作出的《黄土》系列和《黑白》系列反映“社会公有现实”,体现对人类生存境况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关怀的思考。许江的《弈棋》系列借“棋”发挥了“弈棋”作为一种象征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现象,将“棋”的形式因素溶入西方现代艺术,而不是西方现代艺术的形式溶入“棋”的观念和格律。[6]
现代科技丰富了艺术家对于物质媒介的选择余地,而随着物质媒介的不断丰富以及其表现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每一次对于新材料的使用都意味着其自身绘画创作理念的转变。
2.3影响绘画艺术的发展趋势
西方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早在20世纪早期就已开始尝试把各种综合材料应用于架上绘画中,并由此引领了之后的绘画艺术的发展与改革。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艺术家创作理念的不断改变,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与进程,而物质媒介作为绘画最基本也是最依赖的基本物质,其本身的不断更新与发展除了之前所提到的丰富绘画的表现形式以及改变绘画创作的观念之外,还会影响绘画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架上绘画的发展和研究,与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物质媒介的创新与发展正是在时代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人们物质条件丰富的今天,人们在物质水平不断丰富的基础上也在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而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在使用物质媒介创作的同时,更多的将社会意义与文化意义赋予其中,通过材料的使用与丰富,让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满足人们对艺术欣赏的需求。
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架上绘画会最终走向消亡。但是物质媒介的丰富使得不同画种之间的界限的逐步模糊,而架上绘画在绘画材料不断丰富的同时其绘画创作理念也不断与其它画种融合与创新,在未来必然会形成新的绘画风格与艺术创作理念。
三、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创新,绘画材料等物质媒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同时伴随着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创新与丰富,人们对于物质媒介在绘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在逐渐发生转变。艺术家在强调物质作为绘画载体的同时不断强化物质媒介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力求以不同物质媒介的选择凸显绘画者自身的思想实质与创作理念。现代绘画艺术的物质媒介其除了要承载艺术家的精神内涵,同时也是艺术家其艺术观念的具象的、人文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物质媒介其不同的情感表达特质在绘画中的应用,丰富了艺术家对于其创作手法,拓宽了其创作思维。新的绘画材料的不断创造也会引领架上绘画进入崭新的发展领域与空间。
参考文献
[1]曾超.作为媒介的材料在绘画中的意义[J].美与时代,2007,(07):85-86
[2]赵维华.绘画媒介与造型样式-中西传统绘画造型语言比较研究[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22-104
[3]刘权.绘画中物质材料的综合运用与个性表现[J].东方艺术,2007,(01):122-129
[4](德)沃纳•霍夫曼.薛华译《现代艺术的激变》[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5-37
[5](西)塔皮埃斯.黄河清译.《艺术实践》第一版,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1989:18-25
[6]张晓凌,孟禄新.中国当代美术现象批评文丛•抽象艺术[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23-45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