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第1章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本课题研究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在我国兴起并带来各类创新性的产品,智能化家居、无人机、AR、指纹面部识别等,为人类带来了新奇丰富的生活体验及便利生活。传统烟草制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伴随人类社会已经有几百年的岁月。但是传统烟草制品对身体的危害性一直是个不可忽略的威胁。国家对烟草的把控也越来越严格,各国XX纷纷出台相关的法规条例来警醒消费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而烟草企业为此也在国家严控下也需要对传统烟草制品进行改革创新,因此电子烟横空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不断发酵。

在烟草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共发生两次重大的技术变革。1881年,X伯塞克发明第一台卷烟机,烟草加工真正成为一个工业产业,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同时奠定了烟草变革方向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滤嘴型卷烟的出现,为卷烟很大程度减少对身体的危害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一定缓解吸食与健康的互斥症状,使消费者在享用传统卷烟时有更多的安全感。而近几年或几十年来,全球烟草界也是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新型烟草制品肯定是目前整个烟草行业发生最重要的变化。

电子烟是通过电池加热并经过电子装置进行雾化等手段,输出尼古丁和致香物质而形成与传统烟草“吞云吐雾”的相同生理体验。由于技术、接受程度和监管力度的限制,现今我国电子烟只代加工并出口国外,近几年国内市场逐渐有了起色,但是仍存在出口问题和质量安全问题,根据电子烟的发展态势,电子烟已经出现严重两极分化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形成具有争议的传统烟草制品的替代品。X某家网站调查发现:73%的人认为电子烟不仅仅是现今的新兴潮流,更可能是未来烟草制品的发展趋势。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时代瞬息万变,人类对物质上的追求也在循序渐进。烟草制品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其电子烟则是在传统烟草的基础上改革创新的新兴烟草制品。它也成为消费者追求时尚潮流或作为戒烟的一种选择,其发展势头强劲,大量的企业及其背后的投资人争先进入这一领域,想要成为这新行业的领路人,耳目一新的品牌似春笋一般涌起,“戒烟”、“无二手烟”、“0焦油”和“不上瘾”等广告标题充斥着消费者眼球。这个迅速成长但缺乏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以及行业标准来约束现正处于“法外之地”的电子烟行业,它的实际功能确真如其广告标语一样真实、无危害吗?究竟是企业的噱头还是真正值得长久发展的产品?

本文对电子烟的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为深入了解此行业,对电子的含义、特征和工作原理是基本出发点。电子烟是传统卷烟的一种替代商品,在传统卷烟外观、口味和使用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是新型烟草制品的一个热门种类。在中国,电子烟在新型烟草制品销售状况中尤为突出,首当其冲抢占了大份额的烟草销售市场。

从电子烟的引进以来,不断地争议和安全问题随之出现,人们对电子烟的技术、法规管制和服务方面做出创新及改革,进而对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探索电子烟在我国的发展态势,因此本文从研究电子烟在我国的出口现状出发,对其我国电子烟的出口规模和出口国家、出口企业分布和电子烟出口商品品牌等,研究电子烟出口时所要面临或遭遇的问题,综上来分析研究其未来的可能发展的趋势及可能面临或遭遇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孙冰(2019年)报道发现电子烟市场潜力和规模较大且进入门槛低,利润较高等特点,提出了应该对电子烟行业进行有效监管,对未成年的健康加强保护的建议。据调查我国电子烟品牌间有较大价格区间跨度,由于青少年对产品没有明确理智的判断和理性的消费自控力,电子烟商品包装上应醒目标识禁止未成年人购买或吸食行为,合理管控电子烟行业的销售价格,让电子烟向正确有利方向发展。

王耀(2017年)详细介绍了电子烟的构造和发展现状,发现了我国电子烟存在严重质量安全和产品技术的问题,提出创新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风味电子烟和出台相关的质量检测规范政策的建议。据了解目前国外XX正严厉打击口味添加剂的使用,若利用中草药或天然草木原料生产特色电子烟口味,促进出口贸易活动,我国能够提升品牌国际市场竞争力。研究院学者陈超英(2017年)深入研究电子烟和其相关产品的特征并对比了电子烟与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势态,认为应掌握技术主导权和发展主动权,成为国际市场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我认为应加大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投入,重视专利的优化布局,质量标准要求其他国家,创造特有特色产业链和运作体系。

杂志记者徐久钦(2019年)在深圳国际电子烟展会上发现,电子烟产品在外观、技术、设计和体验感上都各放异彩,女性展示模特、消费者和经销商占一大部分,预示着电子烟市场将重视女性群体,未来电子烟发展将有新的趋势走向。学者李磊(2018年)等对国内外电子烟市场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Vape文化正处于兴起的状态,企业将注意力转向国内市场。虽然我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不到百分之一,但是显示出未来的潜力无限。

吴宜群(2019年)等分析电子烟的分类和工作原理,研究出电子烟排出的气溶胶(烟雾)中含有致癌或者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提出了电子烟应该通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认证,多部门共同协助监管,建立监管机制的建议。可见我国电子烟市场鱼龙混杂,虚假宣传信息,XX部门应出台相关管控条例或政策稳定市场秩序,实现对烟民的生理健康达到较好帮助的初衷。

1.2.2 国外研究

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研究表明,一年时间内X中学生中尝试或已购买使用电子烟的数量翻了一倍;LEVENTHAL研究称,青少年极易变成烟民的可能,其生理因素对尼古丁容易过分依赖。以上研究表明电子烟对未成年的健康问题成为各国XX关注的焦点。

XFDA和欧盟TPD都对电子烟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中,相关部门进行立法监管,产品包装、规格、警示语等都提出明确的约束条例;韩国也大力限制了广告和销售渠道来避免未成年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对电子烟征收高额消费税;巴西等国家表示由于电子烟逃避烟草税收政策,已明令禁止其销售。全球各国国家对电子烟市场出台了相对严厉的管制或明令禁止政策,建议我国XX尽快针对电子烟行业相关商品征收必要税务,对电子烟生产厂家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也尽力引导青少年正确规范的行为,借鉴国外政策策略及民众反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以修改并运用到我国的管控范围中。

WHO无烟草行动代理人道格拉斯V贝切尔称,希望有助戒烟的电子烟产品生产商能在相关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毒理分析和临床研究;国外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人们对电子烟的喜爱大多偏向于能够帮助戒烟或者起到抑制作用,其危害也比传统卷烟相对小而且能够在禁烟区使用;据国外一项电子烟抽样检查结果中显示,电子烟成分部分含有致癌物质和过量吸食会对肾脏危害的有害物质;日本药事法规定,烟弹和烟油中含尼古丁不能再国内销售。由此可见,烟民使用电子烟是为了抑制烟瘾,从而达到戒烟的目的。诚实可信宣传电子烟产品信息,大力深入研究有效缓解烟瘾的无害产品,是我国电子烟制造的首要目标。除了企业的创新研究外,政策上的严格管控和消费者的理性对待都对电子烟良好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让电子烟真正意义上造福吸烟者的生理健康。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研究方法

在撰写过程中,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相关研究目的或课题,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充分并准确地了解掌握所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借鉴专业人士的详细分析和见解,对相关文献进行整合归纳,提供更具专业化的理论支持。

描述性研究法是对各种理论的一般叙述方法,对相关论证进行解释。通过各种期刊资料显示电子烟的现状、遭遇的问题和优劣势因素,结合个人见解来对电子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索研究。

数据分析法是通过统计分析电子烟的出口规模、企业所在范围、分布程度等数据变化,反映出电子烟相关事物间的关系、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趋势,可对我国电子烟发展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简单研究方法。

1.3.2研究内容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说明电子烟作为新兴创新行业出现背景,并深究其自身的未来发展以及促进贸易出口的意义。其次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进行整合,深入了解专业化的知识引导。

第2章:电子烟概述。主要介绍电子烟的含义,初步了解电子烟,认识电子烟内部结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理。

第3章:我国电子烟的出口现状。通过出口规模、出口国家、我国电子烟出口品牌以及出口企业分布情况来反映现今中国的电子烟出口状况,整合对电子烟行业在我国发展的情况。

第4章:我国电子烟出口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使电子烟在我国市场上运作,需要根据我国电子烟行业在市场上发展所遇见的问题,从而有对症下药的可能。

第5章:我国我国电子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促进电子烟出口发展策略。针对我国电子烟所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的发展趋势,顺应世界各组织的政策来分析我国电子烟未来的发展趋势。经过推断的发展趋势以及出口现状来提出促进电子烟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第2章 电子烟概述

2.1电子烟含义

电子烟(电雾化卷烟),英文简称E-Cigarettes,是由烟杆、雾化器和吸嘴,充电器和烟弹或者烟液构成。电子烟是非燃烧型的传统卷烟替代品,通过电子加热单元向呼吸系统传送尼古丁的电子装置,具有提神、适应吸食者的长期习惯记忆以及带去类似卷烟的快感,通过电子装置模拟人性化的吸烟过程,减少传统卷烟所产生的化学物质,一定程度的抑制了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打造安全环保健康的Vape文化。

新型烟草制品分为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口含烟和其他一些制品四大类。电子烟由韩力创造,2003年申报发明专利,次年我国的如烟公司生产销售,目前是我国烟草市场上最主要的销售产品。在我国,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且类目划分也没有明确指示,即不属于烟草类别,也不归类保健品、医疗器械和药品。

2.2电子烟的工作原理

电子烟本身装置简易,入行门槛低,外观形态相似于燃烧香烟,由电子烟烟具和烟液共同组成,是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或电子非尼古丁传送系统最为常见的外观类似于传统烟草的典型形式。烟具包括发光二极管、电池、控制电路、气动开关、雾化器等元器件,烟液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以及各种香料。烟弹里的尼古丁是丙二醇溶解的,放在一个一次性过滤器里中,电子烟烟液中不含有烟草,是由含有尼古丁的烟油进行液化,当使用电子烟时,抽吸的气流触发加热元件,压力传感器打开加热线圈的开关,丙二醇受热蒸发,含有的烟碱溶液经超微泵加压进入喷雾室,雾化器将其烟液雾化形成气溶胶后,似传统卷烟一样将烟雾递送给吸食者,发光二极管在吸食过程中持续发亮,让人有吸烟的感官享受。简单说明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物质变成蒸汽后,供用户吸食的一种产品。

2.3电子烟的基本特征

2.3.1有害成分少相对少

与传统卷烟相比较,电子烟不含焦油,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烟液经过雾化装置形成气溶胶并在空气中被迅速稀释,低密度气溶胶相对难被吸收并转化成二手烟的可能。不燃烧,无烟蒂,不存在火灾隐患,方便携带。

2.3.2高复购率

电子烟企业为追随着大众主流,纷纷推出各类蔬果味口感电子烟烟液,以供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和激发购买欲望。电子烟也被列为送礼的佳选之一,价格相比国外加热不燃烧新型烟草制品更为低廉,外观简洁漂亮。尤其在年轻群体中,电子烟更是潮流时尚的象征。因此,高复购率是电子烟的基本特征之一。

2.3.3低门槛、高毛利

中国轻工行业分析师徐偲称,传统烟草行业的盈利水平伴随民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和XX增税措施的出台而有所下降,传统烟草行业开始向电子烟领域进军突围。广东深圳市关口出口全球百分之九十的电子烟产品,我国作为制造大国,技术的创新不存在一定壁垒。目前新兴产品竞争压力小,暂时还未形成独领风骚的巨头品牌,创新消费电子行业正处于新兴时段,销售价格可观,毛利率较高等结论由电子烟概念股盈趣科技分析得出。

2.3.4低渗透率

据统计,我国电子烟市场渗透率未能突破全国烟民市场的百分之一。从折线图图1可明显对比看出,2018年英国电子烟渗透率为9.5%;X电子烟渗透率为5.48%,但是我国的电子烟渗透率仅为0.32%。英美两国作为烟草消耗大国,其电子烟的渗透率远远高于中国的比率,且整个电子烟渗透率曲线呈明显加速趋势,而我国电子烟自产内销的比率仅占生产量的6%,电子烟在我国的渗透率远远不及有历史Vape文化的西方国家。以上数据表明,国内的电子烟品牌并未占得一席之地,品牌力量还未开始释放,中国烟民的基数庞大,其未来的渗透率预计达到百分之十的可能。

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图1 2008年-2018年英美两国电子烟渗透率与中国电子烟渗透率对比

第3章 我国电子烟的出口现状

3.1出口规模逐年增大

我国电子烟市场像处于襁褓阶段,2004年如烟公司生产并进行销售活动,2005年上半年就有过亿的销售收入,直到2006年统计其销售额达10亿人民币。电子烟自2004年正式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尝试售卖,一问世便备受关注并取得姣好的销售利润,但其安全健康问题一直成为整个行业不能稳定市场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的电子烟主要以代工出口为主,主要出口欧美及日本地区,自2014年电子烟市场才逐渐在线上电商平台、线下连锁加盟店以及超市柜拉开,但由于政策措施的实施,国内市场在2019年已下架所有线上电子烟及其相关商品。

目前,广东深圳地区生产的电子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出口的电子烟烟具占据全球市场70%以上的份额,我国出口电子烟占全球总量90%左右,广东省和浙江省是我国电子烟生产企业的集中地,至今中国依旧是电子烟生产的最主要国家。至今十六年的光景,全球市场上近九成的电子烟从我国生产制造,据统计2009年我国电子烟出口金额约为8亿元,约合美元1.21美元,2016年至2018年电子烟出口总金额分别约为10.6亿美元、14.77亿美元和44.3亿美元。据中国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电子烟生产量在2016年为12.1亿支,市场消费规模约为32亿元,传统卷烟行业销售收入为13706亿元,而电子烟行业销售收入仅占传统卷烟销售收入的0.23%。2017年我国电子烟产量增长至16.51亿支,据不完全统计2019电子烟产量达约29亿支,但我国的电子烟市场不及全球市场份额0.3%。

以下图2中显示,从2013年开始,我国电子烟产量与市场规模随着年份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且对未来的两年进行了趋势预测,整体体现出稳定快速发展的趋向。2013-2018年间,我国电子烟生产量由2.85亿支增长到22.29亿支,相比增长7.8倍,年复合增长率约为51%;电子烟市场规模从5.5亿元扩大到62.1亿元,相比增长11倍,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2%。由于我国电子烟市场生产规模中有九成电子烟及其相关产品进行出口贸易,目前我国的电子烟出口状况维持上升的趋势,未来也将会随着电子烟的Vape文化和而更大规模的进行对外出口贸易活动。

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图2 2013-2023年我国电子烟产量和市场规模的现状及预测

3.2出口国家遍及五洲

电子烟在中国仍属于小众市场,但我国是全球电子烟生产第一大国,深圳则是全球电子烟的最大生产基地,百分之九十的电子烟都是来自于中国国家。电子烟在国外的普及率非常高,因此外国人手上大部分电子烟产品印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电子烟商品生产出口后,被运送至俄罗斯、X、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国家,涉及欧美、日韩和中东等五大洲吸烟群体大的国家。图3中显示为电子烟出口目的地的占比情况,数据来源于中国产业信息网。

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图3 我国电子烟出口目的地占比

电子烟对外出口有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两种出口方式。80%的电子烟出口欧美市场,据深溪企业数据提供,X市场进口深溪电子企业电子烟约40%,欧洲市场占比40%,东南亚市场占比20%,剩余部分由我国市场内销。

3.3 我国电子烟热门出口品牌

自2018年下半年起,电子烟开始抢占传统卷烟市场,各类新兴品牌层出不穷,目不暇接。Relx悦刻、Flow福禄、Wel鲸鱼、华礼门、Yooz柚子、Linx灵犀、Moti魔笛、Ovale欧凡尔、Smok斯莫克、卡瑞尔、如烟、Trymix反正、Goin谷云、Apoc等品牌,此类品牌中更是涉及出口品牌。除此之外,我国不仅出口自己的品牌,部分企业融进数亿元融资金额,还与国外销售商进行合作OEM或ODM项目,应国外厂商的要求协同进出口品牌电子烟产品,例如X最大的电子烟品牌JUUL公司。

3.4出口企业分布集中

电子烟产业链巨头的亿纬锂能参股公司(简称“思摩尔国际控股”)于2019年持有电子烟雾化器生产商麦克韦尔近四成的权益,麦克韦尔以思摩尔国际控股的名义在港股上市。麦克韦尔主营电子烟以及其核心配件雾化器产品,为日本烟草、英美烟草、Relx悦刻和Njoy等品牌专门研究设计并制造电子烟组件。

除了亿纬锂之外,国内还有其他优秀的出口企业遍布中国。麦克韦尔、卓力能、伟创力、爱奇迹、飞旭电子、新宜康、卓尔悦、艾维普思、合元和亿乐谷等知名企业,略为知名的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约计70家左右,其中包括6家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在线上线下有较成熟的销售渠道,掌握领先的开发技术。其中湖南中烟的深圳市湘元科技和云南中烟的深圳市华玉科技是中国烟草下属企业共同出资建立。

如今,供应电子烟的企业加上贸易公司有近2500家,为我国的电子制造业和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直接影响就业10万以上,覆盖上百个产业链,显示出新的行业动态以及迅猛增长的新经济。

第4章 我国电子烟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电子烟市场开拓以来,不断的争议一直充斥在整个行业。低门槛、高利润、市场大的电子烟市场,被众多掠食制造商盯上,由于电子烟在我国既不属于烟草,也非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绝大部分的电子烟商品在市场上仍处于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的状态。而针对国外的庞大成熟市场,我国电子烟在出口贸易时仍待解决存在的问题。

4.1各国标准不一

由于国内外对电子烟的的监管标准不同,我国电子烟在出口贸易中受到不同的影响。例如日本将电子烟列为“医药产品”,英国也将电子烟归类于药品领域,X等相似制度国家将电子烟列入“烟草制品”目录进行管控。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中,32个国家禁止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69个国家对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实施管制。电子烟出口X需要通过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测试合格报告才允许贸易活动的发生,2018年X也对电子烟的风味添加剂实施一定的限制。每个国家有自己的管制标准,不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同时我国自2017年起国家决定制订相关管控条例,但是监管政策仍待出台,我国电子烟质量标准将是我国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4.2商品品质不够卓越

我国进入电子烟的年限相较国外略显拙劣,质量问题和安全系数没有统一的把控标准和完善技术,导致消费者在使用电子烟的过程中暴露出电子烟装置容易漏油问题或者吸嘴质量要求达不到各国的进口标准以及个别厂商使用劣质烟油可能释放出羰基化合物(甲醛、乙醛、丙烯醛和乙二醛等)、挥发性化合物(丙二醇、丙三醇等)和亚硝胺和铅、镍等重金属,对人体心血管功能有一定的障碍。XXX为了管控电子烟中的风味添加剂对青少年的伤害,出台了限制风味添加剂的使用来减少青少年过度追求潮流Vape文化而对身体的伤害以及烟瘾的控制。

除此之外,部分商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将电子烟中电子装置中镍电池替换成废旧锂电池,若使用不当极易发生危险,例如爆裂、火险等危害生命的情况。各种新奇炫酷但可能不合格的外观材质、烟嘴等随着加热装置的运作,对人体皮肤的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据FDA对其市场中随机的19款电子烟抽查检查,部分电子装置中含有亚硝胺、二甘醇等有毒物质,过多吸食会对肾脏有损害和突发细胞病变的可能。

4.3监管力度不严

我国电子烟刚出现时,传统烟草对此新兴行业亦持观望态度。但电子烟市场的发展速度迅猛,我国的监管力度并不强硬。XX部门未明确立法将电子烟列入专门的管控制度中,且由于市场并未完全成熟,电子烟管理的盲区等问题也引起我国多地区XX的关注。由于监管不力,线上线下购物渠道以及零售商店等周边出现未成年人的身影,我国未成年人能够轻松购买电子烟及相关商品,审核能力不过关。有权威调研机构数据揭示JUUL品牌提高了青少年或从未接触烟草的人群购买比例。科技公司是绝大部分生产电子烟企业所申请的类别,“电子产品”是相关药品和烟草行业内入行门槛最低的经营范围,因此为了防止电子烟给烟民带来难预测的危害以及公共卫生安全,杭州、南宁、深圳、秦皇岛、香港等地已将电子烟归类控烟的黑名单中。而国家还未出台相关管控政策来约束电子烟企业对电子烟的真实成分宣传,并打击各经销商对未成年人的销售行为。

4.4各国税收政策压力

作为高毛利的大蛋糕,电子烟迅速占领各国烟草市场,部分国家XX对于崛起的新型烟草制品,并未实施相关的税收来对烟草制品进行征税,电子烟在各国也存在着不同的税收压力。巴西、印度等明令禁止电子烟的销售,避免电子香烟逃避国家烟草税收,从而减少了国家的税收收入,意大利、葡萄牙同时对电子烟征收消费税,俄罗斯也在2019年十月份新闻报道其卫生部已经起草一项对电子烟将征收消费税的法案,而加拿大国家从7%的税率增加至20%,X明尼苏达州将电子烟归类于烟草范围,共同采取征收高达95%的税收,2020年犹他州州长加里·赫伯特签署的反农业法案中表示将对电子烟征收56%的税率。

此外,大部分国家对电子烟已制定相关税法来约束电子烟的进口,原因是国外的青少年群体对电子烟的购买力尤为强劲,国家为维护青年一代的健康安全问题,加大征收对电子烟商品的收取。对国外销售商来讲,进口压力愈来愈大,我国电子烟出口贸易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4.5电子烟现有技术存在竞争

现今,电子烟明显与加热不燃烧制品在烟草市场上存在相互竞争关系,但是后者尚未在我国开拓市场,其在国外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数据显示X、意大利、日本和韩国是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增速最快、影响力最强的国家,且销售价格比电子烟价格高出两三倍左右,X某咨询公司做出预测称,全球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市场至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要超过22%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外电子烟的销售情况,国外市场更倾向于进口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以菲莫国际的IQOS品牌作为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的最佳代表,在全球43个国家中有不少于700万的吸烟者放弃对传统烟草的追崇,更乐意花高价购买使用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可是我国主要以电子烟出口贸易为主,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种类极少出现在市面上亮相,因此对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核心研究技术并未有效掌握,从而影响我国电子烟对外贸易的出口总量与新型烟草制品形成可竞争关系。

第5章 我国电子烟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促进电子烟出口发展策略

5.1我国电子烟未来的发展趋势

5.1.1女性吸烟群体受重视

2017年,我国电子烟销售总额达40.09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开放式电子烟增速达到26.9%。同年我国电子烟消费人数达到736.59万人,同比增长13.6%。目前,据《消费电子》杂志记者徐久钦报道,2019年4月于深圳举行的电子烟产业博览会上,女性消费者和经销商占观展人员的大部分,电子烟中女性消费者在不断攀升,未来可能电子烟将要把女性消费者作为一个可开发的潜在的暴增消费群体。

5.1.2电子烟行业市场规范运作

作为最大的电子烟消费国X出台相关政策将雾化产品纳入烟草制品行列内,欧盟新《烟草制品指令》也颁布相似举措并相关部门配合执行监控,由于我国XX对电子烟的管控没有完善的政策约束,我国电子烟将可能适应全球政策变化,出台对电子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征收相关税务,规范我国电子烟市场。

值得探讨的是,我国电子烟的宣传标语中存在虚假信息的引导,“戒烟、无尼古丁、不上瘾……”许多吸食者受商品的变相虚假夸大宣传,疯狂尝试并滥用电子烟产品,过度依赖于电子烟带来的独特体验,对身体健康造成更大的伤害。为重新改变社会公众对电子烟的认知,加强真实有效的烟草制品宣传力度,限制对未成年的销售含任何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烟草产品。规范在不同公共场所电子烟的使用情况,尊重其他的社会公众的感受。

5.1.3出口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烟

在我国,电子烟行业中假冒伪劣产品仍是有一定占比的。劣质烟液、具有安全隐患的结构以及电子烟装置存在不合格的质量等问题,不仅依赖于相关法律的约束,还源于我国电子烟企业制造商的唯利是图。因此,电子烟商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是最主要的核心问题,我国电子烟制造商应该提炼对消费群体身体损害相较传统卷烟或香烟更少的烟油,深入研究,严格把握各相关产业链的质量规范,配合检测等措施遏制劣质电子烟存在我国市场,发扬本国更具特色的独特电子烟商品。

作为全球电子烟供应大国,我国电子烟应该从OEM或ODM项目合作模式转型为专注于中国创造的电子烟创新技术出口商。结合中西文化的优势,满足于全球热衷Vape文化的吸烟消费群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电子烟特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子烟全球市场。

5.1.4创新应用于医疗领域

目前,国外市场中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抢占了一部分市场,虽然其产品开拓市场规模和步伐尚且较小迟缓,但是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增长速度惊人,2017年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全球销售额约为50亿美元,增速高达135.6%。作为加热不燃烧新型烟草制品的典型品牌IQOS,其销售范围已扩展至全球20多个国家,例如日本、意大利、加拿大、英国等,消费者已经超过140万。可想而知,未来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也将是另一方土地可供开垦,加大科研投入,创新新兴新型烟草制品,研发符合社会公众的创新型安全烟草制品,不仅仅局限于烟草提取物,还可以利用中国药材的天然提取提取物作为未来新型烟草制品的辅料,还可应用于医疗领域,使烟草制品具有更多的无限性可能。

5.2促进电子烟出口发展策略

5.2.1生产制造健康安全的电子烟商品

欧盟、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世界卫生组织等实施的烟草制品政策是各国展开市场的标杆,我国应该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提高我国对于电子烟的质量安全把控,高于世界各类组织出台的烟草行业标准,采用环保、健康、无害的制作材料,使我国电子烟商品致力于多元化和无烟化的方向顺应时代转化趋势,研发符合或超越世界电子烟的行业最高标准,制造出安全健康无害的中国特色品牌电子烟商品。

5.2.2利用本土特有优势抢占市场

我国是中草药资源国,不少种类的化学成分与烟草有异曲同工之妙,且作用的效果也有不同。利用我国的独有草药资源可对电子烟升级换代,创新科技引领电子烟的新向标,研制出被人体吸食后能够有效缓解或解除吸烟带来的伤害,让“戒烟”成为真正意义上可实现的目标。我国是世界第一烟草大国,烟叶生产总量约占世界总量35%,有许多高品质的低焦油种类,发挥我们本国的优势,抢占市场先机,创新升级现今电子烟的格局,创造属于中式的独有海外市场。

5.2.3加深消费者对我国电子烟品牌印象

我国的市场对传统卷烟的喜好大大不同于国外的烟草爱好者,对外贸易最重要的是终端消费者的喜爱,从饮食习惯、烟草种类、口感选择等因素来深入了解吸食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加深烟民消费者对我国电子烟品牌的特有印象,从而让购买者增加尝试甚至是复购的可能性,增加我国电子烟出口的满意度。尽最大所能的服务与真诚买卖的态度,使消费者从心底认知我国的出口电子烟品牌。

5.2.4重视自我产权保护

据统计,我国烟草公司申请并取得的发明专利占比专利总量48.3%,而国外烟草公司发明专利占比高达97.7%,此数据说明我国的产权意识十分薄弱。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核心技术是最重要的竞争王牌,我国不仅要以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提高原始创造力,还要有强烈的产权保护意识并增强对我国品牌的建设,掌握核心技术,优化专利布局,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法律上的保证。

参考文献:

  • 跨境屋.纯利超高!出口电子烟巨头要上市了[Z] 2019-12-24.
  • 中国报告大厅-电子烟.电子烟行业数据统计[Z] 2019-07-10.
  • 王耀.电子烟发展现状及未来研究思路[J].中国科技信息,2017(9).45-50.
  • 孙冰.50%-80%的利润率电子烟,无人监管的资本宠儿[J].中国经济周刊,2019-03(30)66-68.
  • 陈超英.变革与挑战:新型烟草制品发展展望[J].中国烟草学报,2017,23(3).
  • 窦玉青,沈轶,杨举田等.新型烟草制品发展现状及展望[J].中国烟草科学,2016-10 37(5)92-97.
  • 陈红霞,杨慧荣.电子烟博弈局[J].宁波经济,2019(04).45-46.
  • 吴宜群,吴立娟.电子烟危害及其监管现状[J].首都公共卫生,2019-10,(05).223-225.
  • 骆晨.2018世界烟草发展报告[N].东方烟草报, 2019-04-05.

[10] 王福山,陈丽媛,张蒙蒙.电子烟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J].消费电子, 2017,38-43.

[11] 李磊,周宁波,屈湘辉.新型烟草制品市场发展及法律监督[J].中国烟草学报, 2018,24(2).

[12] 仇高贺.电子烟结构、功能及出口现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132-133.

[13]李京波.新型烟草制品的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J].现代商业,2019(0034-03).34-36.

[14]王成.浅议新型烟草制品市场监管问题及对策[J].法制博览,2019(04).165-168

[15]徐久钦.3.15曝光之后的电子烟行业并未停止“燃烧”[J].消费电子, 2019,44-45.

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电子烟出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1月1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5376.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1月13日
Next 2023年1月1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