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是鲁迅先生发表于“五四”时期的重要作品,如今近百年时间已经过去,然而时至今日,这篇小说的主题仍然在社会各界争论不休,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当我们回首重温经典的时候,自然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另外我们还发现,在小说发表伊始,主题是非常清晰明朗的,但是在随后的百年中,由于各种误读以及误导,使作品的主题渐渐陷于隐晦和难辨。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1919年4月,《新青年》发表了鲁迅先生的这篇小说《孔乙己》后,鲁迅先生为了明确这篇作品的主旨,还曾做了一篇《附记》解释说小说的主旨在于描写当时社会的一种生活或者是状态。随后他又具体说明作品的用意在于描写穷苦人在一般社会中的凄凉。如果从这个思路读下去,我们还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旨。鲁迅先生在这里描写的是一种“反同情”,也就是以别人的痛苦为快乐,而当时小说中的鲁镇人就是饱含这种情绪的。在孔乙己的难堪和痛苦中寻求快乐,这也是当时小市民的生活状态。拿凄苦人取乐、开玩笑,一旦他难堪了,他们也就获得快乐了。这是当时社会一般人所特有的心理。按道理说,这样的理解应该与作品真正的主旨是非常接近的。
一、一个读书人的阶层
一直以来,对于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孔乙己》中的主旨,社会各界存在很大争议,而孙伏园提出的“作品主要描写苦人在一般社会中的凄凉生活”还是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虽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意识形态的驱使下,人们对这篇作品的内涵解读多有偏颇,但是近年来,人们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还是对孙伏园的这一观点慢慢接受了。开始以一个客观角度,通过看客食人的冷漠与麻木来挖掘当时国民的劣根性,并以此来分析作品的文化主旨。笔者认为,孔乙己人生的悲剧虽然当时社会的凄薄难逃其咎,但是如果仅仅如此就确定了作品的主旨,却是难以让人信服的,是有以点概面的嫌疑的。因为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以及孔乙己悲剧性格的主要内涵并不完全来源于此。虽然在作品中蕴含了这种思想,但是绝对不是最为主要的思想,更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而且,我们今天在重读《孔乙己》的时候,同样也会为孔乙己的行为发出笑声,他的行为确实有很多让人忍俊不禁之处,所以,我们也不能将当时环境下人们对孔乙己的笑就统统认定为是冷漠与麻木不仁。然后我们再分析作品中的咸亨酒店中的人们,他们不是以一种冷漠的形式在“看”,而是以一种喧闹的形式在“嘲”,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孔乙己作为没落的封建文人,虽然穷困潦倒,但是心理觉得还是要优越于短衣帮的,与一个被杀头的人更是完全不同。所以,《孔乙己》并不完全是要描写这些“看客食人”的。其实笔者认为,鲁迅的其他作品诸如《祝福》、《药》、《示众》、《明天》在对看客的批判上,要比《孔乙己》深远许多,产生的社会反响也更广泛许多。如果只从这个角度去看《孔乙己》,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忽略了作品更精髓的深层内涵。
评论界也存在这样一种论调,认为《孔乙己》是以批判封建社会森严等级制度为主旨的。这些学者认为:同样身为读书人,丁举人与孔乙己的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包括咸亨酒店里的顾客也是按照不同社会等级鲜明区分的,就连招待主顾的小伙计也分三六九等来针对不同的人群。但是,如果细细品读,这个观点问题就更大了。等级制度只是孔乙己生活环境中的一个背景条件,并不是作品主旨内涵所在。就从作品的整体上看,等级制度也不能作为主要部分来看待,在全文中的地位以及情感表达都非主要。此外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本来就是一个最为基本的特征,任何熟悉封建制度的人都不需要思考就会懂得,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大师,有必要为这个主题专门写一篇作品吗?除上文所说的几种观点,社会各界还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要么与这三种观点没有太大区别,要么就是过于牵强,本文不再赘述。总体来看,一直以来,不同的人在分析《孔乙己》主旨的时候,要么断章取义,在意识形态的驱使下用偏颇的眼光去看待,或者以点概面,只从作品的某一个角度、细节出发,对作品的主旨不能从整体出发去把握,所以,大多数学者对《孔乙己》的研究是不准确,不全面的。

二、封建科举制度下成功者或失败者
鲁迅先生作品中对人生、人性或者是人世的感悟可谓是经典众多。他的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对人性恶毒,人心冷漠的独到认识和思考。这种深邃的思想是鲁迅先生小说、杂文最吸引人的亮点,同时也为中国的哲学发展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孔乙己》就是这样一篇独到认识和深刻感悟人性恶毒、残忍的檄文,作者通过描写一般社会对凄苦人的凉薄,深刻揭露出当时社会的冷漠与病态。作者在文中寥寥数笔就将一个落魄的读书人的神态勾勒出来,穿着长衫,但是站着喝酒,孔乙己的生活层次和内心世界在这一句话中表露无遗。又破又脏的长衫是孔乙己的基本形象,“破”代表他穷困潦倒,“脏”表明他好逸恶劳,懒。作为人灵魂外在体现的长衫,注定了主人公最后悲剧的命运,高达的身材却满身都是人们欺负的印记,而且是留在了脸上和身上,这个被病态的社会,腐朽的封建制度折磨得失去了人形与人性的牺牲品,任人践踏,其实作者何尝不是想去践踏着腐朽的社会和制度。
同样是科举制度下的读书人,孔乙己与丁举人代表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群,一个是科举制度下的成功者,而一个是科举的失败者,是个牺牲品。孔乙己遭到丁举人灭绝人性的殴打,读者不禁会对那个吃人的社会,吃人的人愤懑不平,同时也会深刻反思我们对中国文人整体命运的担忧。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社会属性要大于自然属性。只有在社会这个舞台上,人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科举制度自隋唐以来就称为封建文人体现自己价值,在社会中定位自己价值的重要方式。千百年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为至上目标。但是士的独立性、文化使命以及社会价值被封建社会的结构从根本上否定和扼杀了。封建文化的传承者和封建统治的执行者,这双重身份就是千百年来封建文人的宿命。鲁迅的世界里,没有吴敬梓笔下那种隐居山林的真隐士,更没有迟衡山、庄绍光那样的文人儒士。封建社会的文人就是处于矛盾与焦虑中的两个完全对立的形象,一个就是被人吃掉的孔乙己,而另一个则是专门吃人的丁举人。科举的成功者丁举人身上体现出来的时人性的毁灭,而科举失败者孔乙己身上则体现出没落文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一般社会对凄苦人的凉薄的《孔乙己》,其实是一篇讨伐封建社会吃人的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作品中更是揭示出对中国旧文人价值取向困境的深深思考。作者从孔乙己这个小小的文人,揭示出整个封建社会旧文人的生存困境,历史命运。在《孔乙己》中,要么吃人,要么被人吃,任何人都逃不脱这个社会下的魔咒。咸亨酒店,是一个人世,展现的是种种人生。以往我们解读《孔乙己》的时候,总是站在政治角度,去诠释作品对封建科举吃人这种思想的分析。其实,这种理解还停留在非常浅薄的表面上。如果我们在中外文化思想的大背景下去解读作品就能发现,作品与中西哲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就可以看出作品中所蕴含了对社会、生活以及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
三、人性的善良与悲凉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最为经典的短篇小说,字数不足3000,真可谓是短小精干,但是在这简短的篇幅中却展现出深刻的蕴含,作品共有13个自然段,分别选取了孔乙己的几个细节片段,给孩子吃茴香豆,教伙计写“茴”字,被嘲笑,断腿后来酒店喝酒等。这四个画面,看似轻描淡写,真实的人物形象却特征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深刻的社会意义也蕴含其中,孔乙己作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的失败者可悲形象以及悲剧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品以“我”的角度,先交代了咸亨酒店的基本状况,在孔乙己未登场之前先做好铺垫。然后孔乙己出场,所有人都对他报之以“嘲笑”,这就是孔乙己的日常生活状态,在咸亨酒店这个人世中,孔乙己是无法入流的,是被排挤和嘲笑的对象,长衫帮的文人世界抛弃了他,而短衣帮的世界不接受他。反而以故意揭他的伤疤和痛苦为乐。小说通过“我”这个酒店小伙计的身份展开叙述,作为一个酒店小伙计,自然是地位低下,学识不高,但是“我”却能非常有意识,有条理地将整个故事叙述完整。因此,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都是意识非常强烈的,虽然作者一手创造了作品中的所有人物,但是最能表现孔乙己性格和命运的却是出自“我”眼中的这些最为简单的事例。而且我们还发现,作者安排“我”非常巧妙地叙述这些事情,事件的顺序的精心安排的,不是随便展开的。开始是众人对孔乙己的偷窃行为嘲笑,后面是众人对孔乙己读书能力的质疑,而中间则是孔乙己背景的描述,作者精心设计这样的顺序,就是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心,去深刻挖掘孔乙己被嘲笑的原因,同时也为后文中众人嘲笑孔乙己没捞到半个秀才做好铺垫。
结论:
鲁迅先生作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以及文学大师,他在“五四”前后发表了许多经典的作品,继《狂人日记》之后,《孔乙己》是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的战斗檄文将一个封建教育制度下的失败的读书人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小说不仅揭露和抨击了“看客食人”的了冷漠与麻木,也揭示了社会的病态与人吃人的本质。就像先生众多的其他作品一样,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以其深刻的主旨来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对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予以毁灭性打击。对于我们热切期待的东西,也许它是无法再承受的,就像真理往前一步,也许会变成谬论。
参考文献:
[1]张志梅,张韩梅.鲁迅式“吃人”意向与传统文化的批判及反思——以小说《狂人日记》、《祝福》、《孔乙己》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13(06)
[2]张树军.“身份认同”焦虑中的孔乙己[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
[3]卢晓.从“呐喊”到“彷徨”的心灵历险——《呐喊》和《彷徨》差异性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
[4]尹莉丽.浅述鲁迅小说艺术表现形式的现代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