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绪 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X总统特朗普在2018年3月22日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备忘录中显示即时起对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随着中美贸易争端的日益严峻,2019年第一季度数据表明,中美双边贸易额毫无意外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降幅高达14.9%。
与此同时,两国的贸易流向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商品进口方面:贸易战打响前,中国是X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同时也是X进口第一大国;贸易战开始后,X迅速调整了原有的贸易方向,将贸易对象转移至第三方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泰国等国家。
贸易战打响后,中美双方领导人进行了多轮的谈判磋商,而谈判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反复性。自谈判磋商启动以来,双方谈判在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两国在2019年底的第一阶段谈判结束后,已就部分谈判协议达成共识。此次共识包括了在外汇汇率、技术转让、农业生产等,以及各界最关注的贸易争端方面。2020年1月15日上午,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由中美双方领导人在白宫签署。协议内容显示,两国需要同步、等比率取消部分已加征关税。
尽管如此,双方的第一阶段性谈判并未在核心问题上进行磋商——关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矛盾(以华为企业为例)。这也意味着,即便第一阶段的协议签署成功,国内外仍然对中美贸易的前景感到担忧,中美贸易争端显然仍将持续下去。
目前,国内外对于中美贸易战的说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X对中国的贸易政策的变化取决于中国国内经济发展变化。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虽然与X经济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突起,已经影响到X高新技术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因此,X定会在经济上对中国施加压力,制裁我国部分产业经济,中美贸易争端会长期存在。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中美贸易争端是近段时期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贸易战每一轮的新变化都给中美两国的经济带来重要的影响,也会引起社会各界舆论的密切关注。同时,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因此X对华一系列打压、遏制的行为,不仅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影响较大,还波及与中国有密切贸易联系的世界各国,牵连范围甚广,且不具合理性。
随着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设备迅速普及,中国高新技术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值得世界关注的是,华为企业对外宣布将推出自主研发的高端芯片手机。过去我国芯片一直依赖于国外进口,我国也是全球进口芯片最多的国家,如今我们从完全进口逐渐转向自主研发,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步。但是随着X单方面宣布贸易战的展开,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必定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因此,本文将从中美贸易战的背景着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列举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积极的对策,通过对策的实施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在贸易领域可持续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董曦丹(2020)研究指出,自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一直以“非市场经济国家”活跃全球贸易市场当中,但是X一直以来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随着中美两国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中美贸易摩擦愈发激烈,中美贸易逆差产生的贸易争端会长期存在。
马艳,冯百侠(2019)研究指出,中美贸易争端实际上是高新技术领域之争。X一直宣扬的高端电子制造业优势近年来有所下降,在世界上占有的比重逐年降低,并逐渐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而中国在高新技术设备领域的竞争力逐年增加,给X带来一定的竞争力。因此,X希望借此贸易制裁的手段来限制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革新和发展。
郑雅琪(2019)研究表明,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发展的冲击事实上可以通过优化产业链,淘汰部分落后企业,激发我国电子设备产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开拓新市场,增加新投入,加快推动我国走向“芯时代”。
1.2.2 国外研究
Antoine Bouët, David Laborde(2018)研究指出,中美贸易战一直是经济文献中备受争议的话题。在中美贸易战中,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可能在经济方面遭受损失,且所有国家都不能从贸易战中获益,而合作才可能为所有国家带来更好的解决办法。
Dan Steinbock(2018)研究指出,在过去20年里,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对X的贸易顺差最大,因此中国是X贸易战的主要目标。关税是双边紧张关系的第一枪,这种紧张关系正损害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还伴随着日益激烈的技术竞争。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冲突可能导致持久的全球衰退和新的地缘政治对抗。
Kerry Liu(2018)研究表明,中国一直在制造产业一直遵循比较优势战略,这意味着中国一直以来集中力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其在低成本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逐渐减弱。针对中国制造业近段时间以来面临的问题,中国XX启动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一个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十年战略规划。这是中国首次启动国家战略,规划制造业转型的路线和目标。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两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结合内外研究现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搜集有关的研究数据,从多角度、准确、科学地分析问题,提出合理且有效的解决办法。
案例分析法,从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中,挑选出特定的对象并主要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进而得出一般性、普遍性的规律的方法。
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1章:绪论。首先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中美贸易争端的进展,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为下一步分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做准备。
第2章: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及产生原因。主要介绍中美贸易战爆发的背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第3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现状。主要从贸易规模和贸易方式角度,通过描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与下文中美贸易战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变化作比较,突出下文中美贸易战给我国带来的重要影响。
第4章: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主要分析在中美贸易战的大环境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并通过数据分析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在贸易总额、产品发展等方面上的影响。
第5章:研究对策。从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背景,以及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上出发,结合所得资料提出可靠性的对策。本章主要提出缓解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转变我国国际贸易的流向和方式,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及我国企业可采取的措施等。
第6章:结论。在对课题研究背景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中美贸易争端的产生原因、其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等,提出几项的研究对策后,对上述已完成的研究项目进行回顾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2章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及产生原因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打破了国际贸易市场原本的运行模式,使得本就紧张的国际贸易形势愈发严峻。受此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流向、贸易方式正悄然发生改变。经过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后,分析了中美贸易战爆发的背景,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2.1中美贸易战爆发的背景
2018年是X国会的中期选举年,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对X的霸主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X总统特朗普借中美贸易逆差过大为由,首先挑起贸易战,通过利用所谓的“贸易保护”来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希望遏制中国经济的崛起,来获得大多数资本家的信任,以此缓解其执政压力,获得连任。
如今,中国在多个产业领域在全球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有赖于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在大环境一片向好的情况下,我国企业蓬勃发展,这种趋势尤其体现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在世界排名前20的互联网公司中,X和中国各占一半。近年来,我国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份行动纲领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在全球的核心竞争力,冲击X在电子设备行业的核心地位。因此,这也加剧了中美之间的贸易矛盾,致使X希望通过遏制中国在众多行业上的发展,来阻止中国技术、中国制造取缔X的核心地位。
2.2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
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美贸易逆差严重,二是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威胁X在全球的霸主地位。因此,X单方面认为挑起中美贸易战,制裁中美贸易进出口能有效扭转这种对X贸易长期不利的局面,既能为X国库增加贸易收入,也能维护X的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2.2.1 中美贸易逆差严重
调查显示,中国与X在国际贸易当中长期存在着贸易逆差现象。根据商务部提供的数据表明,2018年1月我国对X货物进出口总额为532.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375.8亿美元,进口额为156.9亿美元,贸易逆差高达218.9亿美元。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与X进出口贸易差额越来越大,X尚未提出有效的策略应对日益扩大的差额,故单方面挑起贸易战,试图挽回在贸易当中造成的损失。
事实上,X对外宣称发动贸易战的理由是与中国存在长期且巨大的贸易逆差,但贸易战并不能扭转这种态势,反而扰乱国际贸易市场,不利于国际经济发展。有数据显示,此次贸易战给X带来的影响颇大,原本寄望于提高中国进口的商品关税,以缩小贸易逆差,但中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而且中国仍然是X所有贸易伙伴当中对美贸易顺差最大的国家。
中美贸易逆差的形成,其实质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国际分工存在差异。我国长期以来依赖大量廉价劳动力,进行来料加工,再出口到世界各国,而X的角色是负责向中国出口未加组装的原材料。因此,中美贸易战不会改变这种既定的角色分工,也就无法扭转中美贸易逆差的事实。而随着中国在制造业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这种贸易逆差还将不断扩大。
2.2.2 中国经济威胁X霸主地位
如今,中国作为第一大全球经济贡献国、第一大出口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我国从改革开放至今,一直在劳动力产业上拥有优势。许多国外企业在华投资设厂,通过雇佣国内低廉的劳动力,为产品进行生产加工,再出口至世界各地,国外企业从中获益匪浅,中国也因此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迅速成为全球代工厂,劳动力优势逐渐扩大为产业链优势。如今,中国作为全球资源消费生产国的枢纽,对国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目前,中国凭借强大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各产业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已经威胁到了X长期以来的霸主地位,因此,X以“贸易保护主义”的幌子,开展贸易战,以制裁中国经济,稳固其在各领域的领导地位。
X此番发动贸易战,不管是对X国内,亦或是国际上都不具有合理性。X总统特朗普这种故意制造贸易摩擦,借题发挥,利用关税制裁的方式来试图减少贸易逆差,阻止贸易赤字的做法适得其反。开展贸易战最终不会有赢家。
第3章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现状
高新技术产品是指技术含量较高的,首次生产改进或创新型的产品。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具有发展速度快,更新换代频率高等特点。在所有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比最大。下面通过阐述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提出中美贸易争端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3.1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
从表1可得,在2011-2017年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在国际贸易当中一直处于顺差的状态,且在2016之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顺差在不断扩大。这得益于我国长期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和我国劳动力丰富且成本较低等特点。贸易顺差在2016年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也许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加上部分非洲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许多外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纷纷将产品生产链转移到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我国劳动力优势也在这种趋势中逐渐丧失。2017年贸易顺差有所回升,与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转型升级有关。我国部分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企业逐渐意识到劳动力优势的转移,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和贸易方式,提升创新能力,扩大贸易利润。
表12011-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数据
年份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出口额 | 5488 | 6012 | 6603 | 6605 | 6559 | 6043 | 6674 |
进口额 | 4632 | 5069 | 5582 | 5514 | 6043 | 5238 | 5840 |
进出口总额 | 10120 | 11081 | 12185 | 12119 | 12602 | 11281 | 12514 |
差额 | 856 | 943 | 1021 | 1091 | 516 | 805 | 834 |
受到中美贸易战影响,X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税政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中美贸易企业受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企业贸易订单数量波动较大,因此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会有一定的影响。
3.2 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方式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方式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出资,在中国建立加工工厂,雇佣国内劳动力进行生产加工,再出口至世界各国。加工贸易很大程度发挥了我国丰富的劳动力优势,扩大我国出口额,为我国增加外汇收入。但是加工贸易容易受到国际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掌握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尚未掌握核心技术,在生产环节中主要依赖原材料进口,因此在国际贸易中,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生产、定价、进出口环节上都不具有主动性。X高新技术产品领域长期以来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领导地位,其核心技术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生产技术上与X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X借由贸易战对中国高新技术贸易产品加征关税,进一步阻碍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有较大影响。
第4章 中美贸易战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研究显示,在X公布中国进出口贸易加征关税的产品清单中,对3000亿美元贸易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其中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占比较大,因此,中美贸易战进展对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4.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减少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其产生的贸易摩擦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均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2018年9月18日,随着新一轮加征关税措施的宣布,中美贸易摩擦再度掀起波澜。数据指出,2018年第四季度的进出口总额与同期相比出现大幅下降,其中12月份更是出现了负增长。
X自打响贸易战以来,一直对中国向X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由于加征关税的影响会直接反映到X的相关企业,而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会在生产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利润收入来维系与X企业客户的贸易关系。同时部分X企业受贸易战影响,选择转移贸易对象至世界其他国家,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订单量下降,企业盈利收入减少,部分资金不充足或新成立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甚至会因此面临倒闭的危机。
4.2 生产所需核心零部件进口受限
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上长期以来依靠进口国外的高技术材料,如芯片、半导体等零部件,在国内进行再加工。虽然近年来我国在高科技产品上的不断加强资金投入和自主研发,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生产上仍依赖于发达国家进口。例如,我国高新技术生产企业中兴通讯生产设备时,其处应用和处理器芯片均由X进口,企业对设备进行再加工。2018年4月16日,XXX宣布即日起限制中兴通讯进口其市场内各项零部件产品。这项举措中断了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供应链,导致中兴通讯在内的高新技术生产企业所需要的产品零部件不足,企业生产面临困境。
自中美贸易战打响后,人民币汇率出现明显的贬值趋势,而XXX每一次宣布新的加征关税政策都会使人民币汇率出现急剧的波动。人民币的贬值带来的进口成本的增加,加上生产所需核心零部件进口受限,不但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供应,还会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链受到成本影响,产品最终定价过高,销量和利润下降,高新技术生产企业经营风险骤增。
4.3 推动转变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方式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对于我国电子设备产品进出口贸易而言,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X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有意制裁中国电子设备产品进出口贸易,限制我国电子设备产品进出口,使国内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但同时也让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企业加快对产业短板的认识,减少对X核心技术的依赖,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近两年,我国首架国产大型客机的试飞成功,上海微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了火鹰支架,并成功在权威杂志《柳叶刀》上刊登,华为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成功面世等事件,都向世界证明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对国外尤其是X的依赖大大减少。以华为企业为例,麒麟芯片横空出世,开创了我国自主生产研发芯片的道路,其工艺和性能在国际上也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赏,也激发了国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华为的国产芯片,使我国由原来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上对国外零部件的完全依赖,逐渐转为自主研发和生产,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贸易方式上实现转型升级。
第5章 研究对策
针对目前中美贸易战给我国高新技术产品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我国可以从改变贸易方向和完善国际关系、转变贸易方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对策。
5.1建立保护机制,提供政策支持
由于我国在高新技术产品生产上获得极大的提升,威胁了X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全球霸主地位,因此X对于遏制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也是愈演愈烈。从干涉华为与X运营商AT&T的收购合作,到强行在X境内禁售华为品牌的产品,甚至捏造事实,强行扣押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女士等,这些举措充分体现了X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领域的遏制。
我国XX可以建立保护机制,对切实自主研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在国际贸易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企业退税率,保护企业利益,激发企业贸易生产动力;在贸易谈判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沟通,坚决反对X不具合理性的举措,维护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企业的合法利益。
从贸易的角度来看,X虽然我国重要的进出口对象,但是由表2可以看出,欧洲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同样是我国进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战开始后,欧盟已经超越X,成为我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因此,我国可以改变原有的贸易方向,转移贸易重点,继续加强与欧盟各国的贸易合作关系,减低贸易战加征关税给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带来的损失。同时,对向我国出口高端技术产品的国家和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政策,寻求互惠互利、共同协作、共同进步。
表22019年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进出口数据统计表
国家 | 出口额(亿美元) | 进口额(亿美元) |
澳大利亚 | 1911.52 | 1961.37 |
德国 | 1094.55 | 929.01 |
韩国 | 509.7 | 379.94 |
X | 1334.43 | 2206.88 |
欧洲地区 | 2245.3 | 2040.24 |
日本 | 602.57 | 642.05 |
5.2提升自主研发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贸易方式缺乏对核心技术和定价权的掌控,被国外企业长期牵制,一旦供给产业链中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国应当在扩大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规模的基础上,逐渐转变现有的加工贸易方式,通过加大科研力度和刺激国内资金投入,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提升核心技术水平。
同时,XX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受到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进口成本增加影响的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自主研发和创新成果显著的企业减免部分税收,或发放福利以激励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相关企业可以逐步减少对国外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依赖性,改依赖为学习,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加强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自主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并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拥有自主研发品牌后,初期应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生产上应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带动更多企业和产品“走出国门”,紧跟世界高新技术发展的脚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5.3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生产企业仍需依赖进口国外核心零部件,进行加工生产,因此其制造出来的产品仍然为国外品牌。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上一直缺乏自主品牌,近年来我国劳动力优势逐渐降低,为了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可持续发展,相关企业可以努力改变贸易方式,采用自主研发的模式,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同时,在推动自主品牌以及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更应注重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和水平,严格遵循国际生产质量标准,通过提升产品生产质量和创新力度,在国际贸易中树立良好信誉和口碑,让“中国制造”享誉全球。
同时,我国还可以建立更多高新技术区,为高技术人才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吸纳高技术人才进驻,共同学习,,并且定期为高技术人才提供国外学习的机会,分享交流研究成果,让更多高技术人才参与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行动中。
第6章 结论
在本次课题研究里,本文首先确定了此次研究的主题和内容,查阅并整理了国内外部分研究成果和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指出了中美贸易争端发生的背景在X中期选举,以及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之际。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贸易战造成的原因是长期过大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经济对X霸主地位的威胁,从而得出中美贸易战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带来的贸易总额、贸易方向、贸易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同时,通过搜集大量我国现阶段高新技术产品的资料,分析得出我国高新技术进出口贸易产业目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国外因素影响较大,同时劳动力优势降低,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建立有效机制和提供政策支持、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中国自主品牌走出国门等对策减缓贸易战带来的影响。
6.1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分析,本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为:我国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保护国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企业的利益,来减缓中美贸易争端带来的冲击,并立足于国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生产的不足点,通过提升自身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来提高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在行业内的价值,同时认识到中美贸易战带来的竞争压力可以转化为发展动力,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品及出口贸易的技术革新,以此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6.2 研究局限
本文的资料来源大多来自互联网平台,因此所得出的研究数据可能会出现细微的误差,导致最终的研究对策和结论缺乏全面性。同时由于各国文化存在差异,在查阅文献的过程当中,国外的部分学者意见会与国内研究产生分歧,所以最终得出的结论也会有所偏差。
6.3 未来展望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本次研究的数据会可能会出现误差,未来的研究方向会增加对样本数据的采集,尽量减少数据误差对结论造成的影响。同时,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未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法,亲身实践和感悟,从而更好地了解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研究提出更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赖佩琦.中美贸易战对国内企业的影响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18(13).47-48.
[2]董曦丹. 论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市场,2020(02).80-81.
[3]王秋红.中美贸易战:谁为X加征关税“埋单”——基于关税的经济效应分析[J].开发研究,2019(4).122-129.
[4]王嘉妮.中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对外经贸,2019(10).10-15.
[5]吴宇.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0).89-92.
[6]金靖宸,丁嘉伦.从IMF报告中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对策[J].国际融,2020(01).33-36.
[7]蓝婷.中美贸易战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09).38-39.
[8]马艳,冯百侠.以高端制造业为实质的中美贸易战的对策研究[N].华北理工大学学报,2019-11.
[9]郑雅琪.中美贸易战推动我国电子产业走向“芯时代”[J].北方经贸, 2019(11).20-22.
[10]乔怡涛.科技创新视角下的机械电子行业发展.[J]现代营销,2019(7).56.
[11] Antoine Bouët, David Laborde. US trade war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emerging countries: Make America and its partners lose again [J]. The World Economy, 2018(41).2276-2319.
[12] Dan Steinbock. U.S.-China Trade War and Its Global Impacts [J]. China Quarterly of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2018(4).1–28.
[13] Kerry Liu.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 THE SHADOW OF THE CHINA–US TRADE WAR[J].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2018.308-320.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9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