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摘要:民营银行的出现,打破了我国银行业国有高度垄断的格局,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银行业结构的层次,弥补金融体系在民营金融机构方面的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于国民经济增长,国家逐渐放宽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限制,加大对民营经济扶持的力度,而民营银行的发展“小有成就”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民营银行的发展历程、规模、经营模式、股权及业务结构,针对民营银行社会承认度低、风险防控压力增大以及相关的监管制度和法律规制等方面的不足,提出民营银行应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完善相关的监管制度及法律规制。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基于我国互联网以及外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验,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民营银行、金融市场、法律、监管、风险防范

第1章绪 论

1.1研究现状和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13年11月,有资质的民间资本可依法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2015年存款保险制度与利率市场化的出现有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2016年习XX用“亲”、“清”两字阐述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截止2019年,我国一共有18家民营银行,但相对于我国巨大的市场需求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近几年我国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力度,彰显了我国的金融市场向民间开放的格局。民营银行由于自身的性质,打破了我国银行业国有高度垄断的格局,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了金融机构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融资的压力,并为我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全新的渠道,带动整个金融市场活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还提高整个金融市场资本资源的利用和配置率。因此,研究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是对民营经济进入银行业的补充与完善,是对进一步健全我国金融体系的表现,这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发展是必要的。

1.1.2 研究意义

实践价值:本文于国民经济增速放缓,国家降低民营经济进入市场的要求,而民营银行发展方兴未艾的关键时期,开展对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民营银行在新形势下发展的新方向,对健全我国银行业体系,丰富我国金融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一方面,本文在现实基础上研究分析民营银行发展的“SWOT”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对国家金融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方面,本文对我国的监管制度与相关法律规制进行研究,并提出民营银行关于进入市场的标准、经营过程与退出市场这几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为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规范民营银行市场行为提供理论与措施参考;另一方面,本文对民营银行的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可供借鉴的民营银行发展新方向,对民营银行探索新出路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理论价值: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时期,在监管制度与法制方面也需要相应的变革。我国民营银行试点工作开始不久,完整的民营银行方面理论体系还有待完善。本文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银行业理论方面的不足,为我国对于民营银行进入金融市场提供理论指导。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

自2014年我国首批的五家民营银行试点工作开始,国内各学者开始对民营银行相关发展问题展开了研究。

对于民营银行新出路的看法,周孟亮、李明贤(2016)认为民营银行在银行原先的经营模式基础上加入“互联网+”这一元素,这是民营银行发展的新方向,这是民营银行的一项金融创新。凌敢(2017)认为民营银行目前发展相对平稳,也并未出现风险失控情况,但个别问题不可掉以轻心,银行内部的监管、风险的防范以及产品的审慎创新是民营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民营银行如何发展问题,各学者各抒己见。蒋晓妍、刘爽、占晓杰与史贞(2019)认为银行一方面要优化自身的股权结构,保障公司稳定运营;一方面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这是银行进一步加强企业信用的表现;另一方面要健全规范经营治理;XX应建立风险监管体系,与此同时,在民营银行进入与退出市场制度方面也要相应的变革;厉启晗(2018)认为发展民营银行不是简单的新设一家金融机构那么简单,民营银行的发展,需要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政策支持环境,在个性化经营的同时加大风险的防控;薛琼的(2017)认为发展民营银行要利用市场化机制、大数据与以服务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的优势,要深入分析客户、创新经营模式、构建核心竞争力,加快民营银行的发展。

1.2.2 国外研究

我国有关民营银行发展研究的系统理论体系还不完善,国外的参考文献也不多,几乎没有全面的、系统的讨论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的文献。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理论历程和探讨民间资本优势两方面进行梳理,以加快民营银行发展的进程。

以X作为参考,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米塞斯主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来解决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问题。罗纳德·麦金农也坚持奥地利学派的思想观念,在这思想观念上,1973年麦金农首次提出“金融抑制”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的观点,所谓的“金融抑制”简单来说就是XX干预市场经济。为此,1979年麦金农提出“金融自由化”,即XX要给市场经济足够的“自由”,过多的干预,只会导致金融市场极度落后。随后,墨西哥、智利等几个国家对麦金农提出的“金融自由化”开始试验,经过两次金融自由化试验,在多重危机下,最终失败了。以上例子表明,说明了这条路并非完全正确。随后,1996年,赫尔曼·托马斯和默多克等人提出了“金融约束”的观念,开始强调要一定程度上约束市场的准入与竞争。索菲奥·克隆达泽表示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非常重要,不仅仅保障了银行业的稳定,并加强了民众对银行的信任度。以上理论就是金融发展的理论历程,纵观以上历程,我认为金融过度的自由会抑制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合理的扩大金融自由化程度,市场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一定程度的干预是必要的,要坚持市场化为主,干预为辅。

1931年哈罗德·麦克米伦提出的麦克米伦缺口理论中证实:资金供给方不愿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针对这个缺口理论,部分学者认为,民营资本的引入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1995年Allen N. Berger 和 Gregory F. Udell认为引入民营资本的中小金融机构比传统大银行更容易获取“非财务信息”,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分析这些信息,给出适当的借款利率优惠,吸引客户并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2007年Michael Mazu在《Community Banks Win in Customer Satisfaction》中做了一项市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型金融机构采用差异化策略,提供个性化与优质的服务,赢得较好的口碑,由此吸引了大量的客户,因此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通过以上民间资本的探讨,我认为民营资本的引入,很大程度上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虽然民营银行相对大型传统银行来说:竞争力不足、社会承认度低、资本低,但民营银行可以扬长避短,提供特色优良的服务、简化银行业务流程、更好“因人制宜”的利率优惠。

1.3课题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本论文在撰写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四种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根据论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查阅与论文相关的文献,作为本文理论参考,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民营银行发展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与建议。

逻辑分析法:本文遵循根据现状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文章首先根据我国民营银行的现状,分析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当下形势提出可行性建议。

实证研究法:本文运用实证法,收集了三家商业银行和四家民营银行的披露公告数据,并进行绘图比较,找出民营银行存在的问题。

1.3.2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的内容以及方法作简要介绍,并综述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研究。

第二章为民营银行相关概述。内容包含对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对民营银行进行“SWOT”分析,论述民营银行发展的意义。

第三章为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主要是简要介绍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历史回顾、规模、经营模式、股权及业务结构等现状。

第四章为我民营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银行披露报告与财经网的数据,分析了我国民营银行存在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变通、社会承认度较低、风险防控压力逐渐增大和民营银行法律规制的不足等问题。

第五章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出路。根据现阶段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自身建设、加大风险防控力度、完善监管制度与相关法律体系的措施。

第六章为总结,对前章的论述作简要概括,梳理整篇论文观点。

第2章 民营银行相关概述

2.1民营银行的概念界定

樊纲于1993年提出“新兴词汇”,自发展民营金融机构这一说法提出后,各学者对民营银行概念界定的争论可谓“百家争鸣”。学者观点虽然各有千秋、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认为有点片面、“以偏概全”,并不能完全表达出民营银行真正的含义,目前各学者对民营银行的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首先产权结构论认为,由民营资本占主导地位的银行就是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的资本大部分是非国有资本,但民生银行并非是民营银行,所以民营银行的概念仅以民营资本控股一方面来决定,确实有点难以服众;其次资本结构论认为,民营银行的主营业务对象是中小企业。我国并未明确规定除民营银行之外不得服务中小企业,仅从业务范围就规定出民营银行的本质,难免有点“儿戏”;最后公司治理结构论,以是否以市场化机制经营公司来定义。但此观点并未真正体现出民营银行的本质,而且定义范围过大,概念模糊不清。

总结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民营银行是由民营资本设立的,占主体地位并经营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谋出路和以市场化经营机制运营的现代化银行。

2.2民营银行的SWOT分析

2.2.1优势分析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民营银行的设立对丰富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层次。民营银行依靠自身特色优良的服务、精简的业务流程、特色的科技和利率优惠,可以更好地服务客户,从而打破现有的银行业发展市场,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融资缺口。除此之外,民营银行还具有层次结构少、决策链条短的特点,在日常的决策上更加的快捷。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民营银行在时间和空间扩展服务范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通过互联网,将传统的业务线上化、智能化以突破物理网点的限制,探索创新新产品,提供更加快捷的、优质的服务。

2.2.2劣势分析

与传统大型银行相比,民营银行并缺乏国家和XX的信用支持,民营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没有国家的信用担保,信用低下的民营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比较弱。在国有控股垄断市场的大背景下,缺乏长期稳定的基础资金支撑,民营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必定艰难。民营银行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知名度与名誉方面依然与国有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现如今大型银行及部分科技公司有更好的工资福利和技术基础,大部分的人才基本流向大型传统银行以及部分科技公司,导致了民营银行优秀人才缺乏和流失,进而导致银行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2.2.3机会分析

从2014年民营银行试点开始,XX多次发表报告表示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给民营银行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据人民银行统计,2019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51.31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可见,我国存在巨大的融资市场缺口,民营银行在这方面较大型银行还是有一点的优势,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看出这个行业发展潜力非常的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给民营银行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可以让民营银行另辟蹊径,发展互联网型银行,大大降低营运成本,加速公众认可。良好的政治、经济与技术基础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2.2.4威胁分析

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化的发展,传统大型银行的业务模式和营运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对手也在淡化自己的弱势,这对于民营银行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互联网给民营银行带来机遇,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问题同样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生死命题。如果说老对手变的强大给民营银行带来新的挑战,那么科技公司就是银行业的“入侵者”和“掠夺者”,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小额贷款公司。并且,我国长期实行管制利率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银行的发展。除了“内忧”,还有“外患”,外资银行的引入及其数量的增多也引起我国民营银行的客户与人才流失。以上就是目前民营银行遇到的“威胁”。

2.3民营银行发展的意义

近几年,民营银行开始活跃在金融市场之中,作为一股“新势力”,刺激传统银行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存在即合理”,每种新兴事物的出现,必定有其存在的道理,那么民营银行的合理之处又在哪呢?民营银行发展的意义可以包括以下几点: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同时缩小了“影子银行”的生存空间,对稳定金融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民营银行对社会的资本有再分配的作用,民营银行运营自身的民营资本作为投资运作资本金,吸收民间存款把储蓄资源转换为投资资源,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出现丰富了我国金融结构体系,有利于与传统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形成竞争机制,可以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民营银行的出现补充了我国民营银行监管制度与法律的不足,在完善我国监管科学体系与健全法律规制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同时为其他国家民营银行发展树立榜样。

第三章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

3.1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历程

我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实行计划经济,银行业市场基本依靠大型国有控股银行运营,但渐渐满足不了我国日益发展的经济,这为民营经济进入金融市场提供一个契机。1993年,樊纲提出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开始让民营银行走进人们视野。1996年,我国民生银行成立,虽然资本结构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民营银行,不过为今后民营银行发展走出了第一步。2013年《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方法》出台,意味着民营银行进入金融市场得到“合法化”。2014年,我国开始进行民营银行的试点工作,首批五家民营银行依法得到设立,民营银行正式进入金融市场。2015年民营银行设立由试点转为常态化建立。2016年,《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发布,加快了民营银行的审批。从第一批开始,至2018年底,第二批十二家民营银行也审批成功。2019年,第三批审批通过一家。

表1:民营银行批次名单

批次 银行名称 开业时间
第一批 深圳微众银行 2014.12.12
上海华瑞银行 2015.1.27
温州民商银行 2015.3.20
天津金城银行 2015.3.27
浙江网商银行 2015.5.27
第二批 重庆富民银行 2016.8.26
湖南三湘银行 2016.12.26
四川新网银行 2016.12.29
福建华通银行 2017.1.16
武汉众邦银行 2017.5.18
威海蓝海银行 2017.6.29
吉林亿联银行 2017.5.16
江苏苏宁银行 2017.6.16
北京中关村银行 2017.7.16
辽宁振兴银行 2017.9.27
梅州客商银行 2017.6.28
安徽新安银行 2017.11.8
第三批 江西裕民银行 2019.9.28

3.2我国民营银行的规模

据银保监会统计,2018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网点总计22.1万个,其中五家大型银行网点6.8万个,占比31%。民营银行不但在数量上比较少,在规模上也不具备优势。

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数据统计

如上图可知,民营银行在资产规模上,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远远不足16%,与大型商业银行的39.4%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在负债规模上,也无法与之竞争,可见,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有限,缺乏相对稳定的信用体系。

3.3我国民营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结构

截止2019年底,我国获批的十八家民营银行已全部开业,市场定位与发展方向各具特色、“因地制宜”。民营银行经营模式可分为互联网银行与传统银行,至于民营银行结构方面,股权与治理结构尤为重要,即不能“一家独大”,也不能过度分散、缺乏快“控制”。以第一批民营银行主要股东股份认购情况作为参考,从表上可以看出民营银行资本结构还是相对简单,比较大的股权集中在某个集团甚至某个人身上。

表2:首批民营银行股份结构

银行名称 主要股东股份占比
深圳微众银行 腾讯30%,百业源20,立业20%
上海华瑞银行 均瑶集团30%,美邦服饰15%
浙江网商银行 蚂蚁金服30%,复星集团25%,万向集团18%
温州民商银行 正泰集团29%,华峰氨纶20%
天津金城银行 华北集团20%,麦购集团18%

表3:18家民营银行的基本情况

经营模式 民营银行 市场定位 主要股东
互联网银行:股东大多具有互联网行业背景,可以提供顶尖技术、大数据以及人才等支持,有一定的规模优势 深圳微众银行 以“科技·普惠·连接”为愿景,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腾讯、百业源投资、立业集团
江苏苏宁银行 “科技驱动的 O2O 银行” 苏宁云商、日出东方太阳能、江苏交通科学研究院
四川新网银行 服务小微群体、支持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打造数字科技普惠银行 新希望集团、小米、红旗连锁
吉林亿联银行 服务中小商家、助力中小企业、普惠百姓生活,打造“最值得信赖的科技金融新型银行” 中发金控、吉林三块科技
浙江网商银行 互联网银行和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大农村经营者与农户、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蚂蚁金服、复星集团、万向集团
北京中关村银行 服务 ” 三创 “(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线上线下相结合、兼具 GP Bank 和智慧金融特点的复合型银行 用友网络、碧水源
福建华通银行 科技金融、助微惠民 永辉超市、阳光控股
武汉众邦银行 专注服务个人小微的互联网交易银行 卓尔控股、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
传统银行:股东大多是实业企业,具有巨大的资本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有一定的客户群体优势 天津金城银行 立足京津翼协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 天津华北集团、麦购集团
上海华瑞银行 “服务自贸改革、服务小微大众、服务科技创新” 均瑶集团、美邦服饰
威海蓝海银行 服务海洋经济,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轻资本、交易性、类互联网化银行 威高集团、赤山集团、迪尚集团
湖南三湘银行 围绕目标产业生态圈和消费金融,打造Best 银行 三一集团、汉森制药
温州民商银行 以小微服务为特色,以温商资金链为营销纽带,办具有温州人特色的民营银行 正泰集团、华峰氨纶
辽宁振兴银行 “金融服务振兴东北”,“通存实贷”, 荣盛中大实业、沈阳天新浩科技、沈阳启源工业泵研究所
重庆富民银行 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创新创业、服务金融弱势群体 瀚华金控、宗申集团
梅州客商银行 立足梅州,服务“三农两小”、创新创业、长尾客户和全球客商 宝新能源、塔牌
安徽新安银行 服务中小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践行普惠金融” 南翔集团、金彩牛集团
江西裕民银行 坚持立足江西,面向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民生大众,产融银行、绿色银行、智能银行 正邦集团、江西博能

数据来源:各银行披露的资料整合

3.4我国民营银行的业务结构

表4:四家民营银行的业务结构

经营模式 民营银行 负债业务结构及占比 资产业务结构及占比
互联网银行 深圳微众银行 客户存款:74.23%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拆入和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9.94%

贷款和垫款总额:54.45%
四川新网银行吸收存款:41.35%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55.84%

贷款和垫款总额:71.12%
传统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客户存款:60.22%

央行及其他同业款项、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38.53%

贷款和垫款总额:37.96%
天津金城银行吸收存款:68.29%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26.72%

贷款和垫款总额:46.58%

数据来源:2018年各银行披露年报整理

从上表可知,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互联网银行,民营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还是来自吸收客户的存款,在资产方面,贷款和垫款总额占总资产还是有相当大的比例,可见,民营银行在风险防控方面压力是比较大的。

第4章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社会对其信任度较低

银行由于厌恶风险的特性,在选择服务对象是,更愿意倾向于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强的客户,存在“嫌贫爱富”现象。反过来,客户也更倾于选择信用强和资本大的银行,同样存在“爱富嫌贫”现象。民营银行刚刚发展,缺乏信用与运营经验,在市场上竞争自然处于弱势。

表5:2016-2018年银行的负债

总负债(万亿) 光大银行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微众银行 富民银行 金城银行
2018 4.035 6.202 5.564 0.208 0.034 0.018
2017 3.783 5.814 5.512 0.073 0.015 0.016
2016 3.769 5.539 5.544 0.045 0.004 0.019

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图3:2016-2018年银行的负债

数据来源:银行发布的年报和东方财富网

选取几家商业银行和民营银行,通过比较近几年的总负债,看看银行吸收存款的能力,侧面分析出民营银行的问题。从上面图表可以看出,民营银行与商业银行的负债差距非常的大,而银行的负债主要来源于客户的存款,大部分客户或者“大客户”更加偏向于商业银行,这是因为客户都是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天然选择更有“安全感”的银行。因此近几年社会对于民营银行的承认度还是比较低。

4.2风险防控压力增大

民营银行自身定位多为“服务小微企业,践行普惠金融”,因此客户结构中多为收入较低的个人与小微企业,存在较多高违约风险客户。近几年各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来看,各指标并未有何不妥,而且不良贷款率相对来说并不高,金城银行在2016年的不良贷款率甚至为零,表面看起来并没什么问题,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贷款坏账具有周期性,是否形成坏账是需要时间的,短期是得不出结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会渐渐的暴露。

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数据来源:银行官披露的年报报告

通过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民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给民营银行风险防控方面越来越大的压力。虽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普遍比较高,但这指标是有局限性的,很容易给人“准备充足”的错觉,有较高的迷惑性,无法准确反映风险是否可控,因此,民营银行的风险防控的态势比较严峻。

4.3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变通

《中国银监会市场准入工作实施细则》规定,对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以民营企业资本不少于50亿元作为民营银行的发起人。相对于经济不是比较发达的地区,如此高的门槛,显然不少民营企业被“拒之门外”,这不仅阻碍民营银行发展的进程,也扼杀部分民营资本进入的希望,据银监会发布的银行批复公告可知,2018年至2019年,仅仅江西裕民银行一家获批筹建;除此之外,还规定民营银行不得增设或者跨区域增设营业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同业拆借管理办法》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业务操作细则》规范民营银行的业务,这对于本就市场有限的民营银行来说,这无疑削弱民营银行的生存空间,不利于民营银行的发展。对于退出方面,目前并没有可以参照的相关监管规定 。缺乏完善的监管制度,民营银行很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风险会迅速被放大。

4.4缺乏民营银行相关法律规制

2014年至今,民营银行也发展到18家的规模,虽然我国也多次表明支持民营银行的发展,却并未出台针对民营银行的法律规制。法律规制不仅可以规范其行为,并且可以利用法律规定认定其行为的合法与否,无论从民营银行自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的稳定都是至关重要的。与X相比较,XXX制定了许多法律,例如:《国际银行法》、《麦克法登》、《银行法》、《社会再投资法》与《小企业法》等法律规制。而我国在法律方面,《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存款保险条例》是目前和民营银行有一定的关联,是立法方面的一大进步,《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及《商业银行法》是目前适用商业银行的法律,对于民营银行而言,“对症下药”的效果也不得而知。由此可见,与民营银行相关法律体制的设立还任重而道远。

第5章 民营银行发展的出路

5.1加强自身建设

民营银行由于自身性质的约束,在信用方面明显处于弱势,民营银行要提高民营银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现代化产权制度。在清晰的产权制度下,制定奖罚分明的制度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可利用企业股东提供的网上平台,通过抖音、快手等线上APP加大宣传力度以增强企业知名度,传统型民营银行可利用实业企业股东巨大的资本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等优势,扩大客户群体,提高银行的影响力;逐步建立“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架构,明确规定各管理层和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各部门独立运作,与此同时,相互监管各部门的操作是否合规合法,防范任何的利益输送,并适当赋予民营银行经营管理层更大的权力;一方面建立信息公开透明机制,包括股东信息与责任评估、各类风险管理情况、财务会计信息和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公开,以增强民营银行的企业信用;另一方面,可以优化产品,提供优质的服务。民营银行应根据客户不同的个性化需求,设计与之相应的产品,增强客户体验。例如: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因地域或时间限制的客户,传统银行可以提供上门服务,互联网银行可利用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对于有长期合作的客户,提供更简便的清算结算和贷款流程,提高对资金需求方的融资额度。对于服务中小企业、三农等风险较高的业务,可通过多家民营银行共同合作与扩展来分散风险。

5.2加大风险防控力度

民营银行应借鉴其他银行的经验与技术,加大风险防控力度。民营银行在营业过程中,互联网银行可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智能化、大数据和互联网等现代化科技技术,整合客户与银行的信息,建立客户信息识别、潜在风险演示和风险防范预警机制系统,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就能有效的管理风险;传统银行应健全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以及事后处理等内控管理体系。同时应接受银保监会监管,及时披露信息与整改,对在岗员工进行风险文化培训教育,确保健康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要防范员工的道德风险,防止利益互相输送,可采取将股东与客户的资产独立运作、逐级授权再实行命令、执行重要操作时至少三名员工在场等措施。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不但有利于民营银行保护内部稳定运营,更有利于客户的利益得以保障。

5.3完善监管制度

监管部门在民营银行监管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优化监管,首先,加强对民营银行准入的监管,在民营银行市场准入资产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可“因地适宜”的调整准入标准,其次,在准入文件中,内容要可行全面,比如:发起企业的资质要制定标准、明确核心股东数量及股东持股标准、明确公司的战略定位以及业务范围等等,应有比较全面可行的规定。加强对高风险业务的监控,防止发生损失风险;加强对贷款业务的审查,确保不良贷款率在可控范围内,以保证其盈利能力;其次,坚持差异监管政策,银行业的发展形式大同小异,业务范围变化也不大,找大客户、拉存款和推广金融产品是银行发展主要形式,在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显然对民营银行“不公平”,监管部门应对不同资质银行设立不一样的标准,区别对待。银行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差异化监管是必然选择;最后,加强对民营银行退出的监管,一方面监管机构要建立民营银行破产预防机制,另一方面,构建一个相对健全的银行并购市场。

5.4完善法律体系

立法机构在立法方面应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救济这三大原则,可相对应的规范民营银行从进入、到日常经营以及退出市场的行为。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问题也不可掉以轻心。民营银行准入标准、设立的许可程序以及监管环境等方面,《关于促进民营银行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此也做出规定了,但是,民营银行营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处理方案并不能得以书面化和合法化,缺少法律的强制性加以制约,处理问题时无法可依。要加快民营银行设置专门法律的步伐,比如在民营银行进入市场的全部过程,可出台与之相应的《民营银行准入法》、《银行差异监管法》、《民营银行破产规定》与《民营企业并购规定》。通过出台这些法律,使在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有法可依,进而加快对民营银行规范化、规模化的进程,这对于民营银行的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5.5民营银行发展的新方向

坚持以服务中小企业、“三农”为市场定位,以多元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剖析市场潜在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走企业、银行与员工三方持股道路,相互独立、相互约束,即避免“一家独大”,又防止股权过于分散,以银行股份作为员工工资构成的一部分,又能有效带动员工的积极性;发展以互联网为平台的销售模式,前有市长直播“带货”,后行长也能直播“带货”,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传播银行的理财知识,增加企业的知名度的同时,也能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银行业务范围;建立一个储存客户与企业信息的数据库体系,借助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建立一个银行与客户相连接的平台,实现业务线上化、操作流程精简化与风险防控智能化等现代化服务;借助X“社区银行”的发展经验,我国也可以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银行”,在每个地级市设立一家“市区银行”,既能满足各市的融资需求,又能使民营银行“本土化”,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无论从语言交流方面,还是从市场需求认知方面,“市区银行”更具优势,更容易得到市场的承认。

第6章 总结

从2014年五家民营银行试点至今,民营银行发展到18家的规模,民营银行的发展是对金融体系的补充。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毛病”也渐渐暴露出来,我国在民营银行领域也缺乏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对民营银行相关的概述也有一定的了解,分析我国现阶段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再者基于银行披露的数据,用“事实说话”,来探究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其次学习“X社区银行”相关经验,为我国民营银行在立法与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提供参考,虽然一个体系的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但只要在发展过程中添加“一砖一瓦”,一定会加快建立健全的民营银行体系。本文虽然对民营银行发展有了一定深入的研究,但是个人理解能力有限与专业知识的欠缺仍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此,诚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够对本文出现的不足之处不吝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1]陈晓蕊.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

[2]杨馥华.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3]郑蕾,屈宇飞.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现代金融,2019(05):30-33.

[4]刘荣佳.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及问题[J]. 银行家,2018(09):94-96.

[5]周旻.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

[6]赵慧敏.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模式研究[D].华侨大学,2015.

[7]阮崇昱.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8]邢云鹤. 我国民营银行经营模式选择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

[9]肖姝. 我国互联网型民营银行发展战略及政策建议[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0]丁相云. 民营银行风险及其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8.

[11]赵登政. 我国民营银行市场准入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12]曾乐. 我国民营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6.

[13]李晓庆. 民营银行差异化监管的法律问题研究[D].温州大学,2016.

[14]李勇璋.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探析[J]. 金融经济,2019(12):51-53.

[15]何宁,薛小飞. 我国民营银行的生存优势、劣势与发展路径[J]. 开发研究,2018(04):129-134.

[16]何宁,薛小飞. 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现状、问题及转型路径分析[J]. 经济师,2018(07):144-145+147.

[17]何逸飞.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 时代金融,2018(23):110-111.

[18]李健. 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3):71-73+77

[19]蒋晓妍,刘爽,占晓杰,史贞.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机制研究——以新常态下民营银行的发展为背景[J].经济问题,2019(07):54-61.

[20]厉启晗.破解民营银行发展瓶颈[J].中国金融,2018(24):61-62.

[21]薛琼.经济新常态下民营银行发展路径与战略选择[J].现代管理科学,2017(06):49-51.

[22]周孟亮,李明贤. 民营银行金融创新研究——基于普惠金融发展的视角[J]. 社会科学,2016(05):59-67.

[23]凌敢. 民营银行进入新征途[J]. 中国金融,2017(20):30-31.

[24]马维华. 当前我国民营银行主要进展及对陕西的启示[J]. 西部金融, 2018(4):6-6.

[25]姚大峰. 民营银行现状、困境与突围[J]. 银行家, 2018(12):74-76.

[26]郝艺 赵稳成. 民营银行期待理性认知[J]. 新产经, 2017(1):2-2.

[27]Khundadze S.“Expected Effect of Deposit Insurance over the State of the Banking Environment of

Georgia”,IBSU Scientific Journal, Volume 4, Issue 2010.

[28] Ronald I. Mckinnon,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Brookings, 1973.

[29] Ronald I. Mckinnon, Money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he

Convertible-Currency System. Oxford Univ. Press, 1979.

[30]Hellman, Thomas, Murdock, Kevin, and Stiglitz, Joseph (1996a),

Financial Restraint:Toward a New Paradigm[R].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edited by M. Aoki, H. Kim and M. Okuno-Fujiwara, Clarendon Press, 1997.

[31] AllenN.Berger, GregoryF.Udell, 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68,

no.3.(1995),pp.351-381.

致谢

四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四年的每一个日日夜夜,老师的教诲与指导,师兄师姐和同学的帮助都历历在目,父母的支持与鼓励使我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我是幸运的,能结识这么多的良师益友,能顺利、愉快地完成学业。

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民营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2月8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2562.html,

Like (0)
1158的头像1158编辑
Previous 2023年2月8日
Next 2023年2月8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