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痛护理研究进展

摘要 :癌症病痛成为癌症常见自感症状之一,在当前人们对于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背景下,癌症患者的病痛护理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癌症病痛护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明确疼痛、疼痛护理的相关概念及当前研究进展;其次,详细阐述超前镇痛护理、药品不

     摘要:癌症病痛成为癌症常见自感症状之一,在当前人们对于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的背景下,癌症患者的病痛护理成为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癌症病痛护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首先,明确疼痛、疼痛护理的相关概念及当前研究进展;其次,详细阐述超前镇痛护理、药品不良反应护理和姑息护理;最后,在阐述影响癌症病痛护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癌症病痛护理的建议。
关键词:癌症;癌症病痛;病痛护理
     当前,癌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甚至导致死亡的常见重大疾病之一,在患者自我感觉症状中,癌症疼痛是最常见症状之一,杨慧莉[1]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在近3年接诊癌症患者中,25%的左右的患者自感不同程度的疼痛,而晚期癌症患者中70%以上的患者感受到疼痛,甚至30%患者至死都伴随着强烈的疼痛。可以说,病痛已经成为影响癌症患者感受的重要因素。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人们对癌性疼痛相关的研究也不断深入进行,疼痛已经成了护理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且通过评估,疼痛成为科学给药的重要依据。下面就癌症病痛护理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癌症病痛护理研究进展

1 相关概念的综述

1.1 疼痛的综述

      当前对于疼痛的定义还是遵循国际疼痛协会在1979年给出的解释:伴随着潜在或者实际组织损伤过程,令人感受到身体和精神不快的状态。癌症病痛是疼痛的一种形式,癌症病痛可以分为局部性和弥漫性两种形式。何玉[2]对着两种形式的疼痛进行研究,认为局限性的癌症病痛是可以确定相应位置,而弥漫性的癌症病痛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可是两者都具有持久性,都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消磨患者精神毅力。

1.2 病痛护理的概念

      1.2.1癌症病痛常规护理
      创造病室环境:在环境方面:保持清洁,病室温湿度适宜,保持安静;护士的做法:四轻——即“操作轻、推门轻、走路轻、说话轻”。以良好的病室环境缓解患者精神压力,保证患者休息的质量,以此减低患者疼痛发生概率及影响。吉雅玲[3]就提出改善和保持良好环境是病痛护理的基础,尤其对癌症病痛患者来说。
      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缓解患者心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例如:指导患者进行腹式或深度呼吸、在病房中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这些做法都可以缓解病痛。李凤玲[4]在护理体会中提到心理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1.2.2 癌症病痛护理
      当前癌症病痛护理主要超前镇痛、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姑息护理。王君慧[5]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并分析食道癌患者康复情况,得出结论超前镇痛对于术后疼痛控制具有良好效果。沈美娟[6]研究认为镇痛要求的不良反应是其护理重点,而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因不良反应引起的疼痛。

2癌症镇痛护理的研究

2.1 超前镇痛护理

      所谓超前镇痛是在机体出现伤害性刺激之前采取防止神经中枢系统敏感的各种治疗措施,模式为了避免中枢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从而减轻或者消除机体疼痛感。即超前镇痛就是在疼痛发作之前就进行镇痛。根据疼痛程度不同,当前存在疼痛三阶梯镇痛原则,肖泽民[7]研究约束干预中对疼痛三阶梯镇痛原则进行过详细阐述。第一阶梯是非阿片类药物,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第二阶梯是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第三阶梯是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
      在三阶梯止痛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以下5个方面来重点关注, 重点包括口服、按阶梯、个体化用药、按时用药、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以此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程序。对于药物镇痛效果的评估准确度何对患者不良反应处理的及时性,将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患者开始止痛治疗前三天,是止痛治疗的初始阶段,因此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精准的评估。 患者的依从性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首要前提,因此医护要做到在患者出现“爆发痛”的第一时间做到迅速,有效的处理[8]。再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来具体分析调整药物的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
      当前,癌症患者手术时一般采用超前镇痛,超前镇痛护理就是除了传统镇痛护理之前,在手术前对环境进行镇痛知识传授和手术后预见性镇痛护理。在手术钱,护士给患者讲解超前镇痛的知识,告诉超前镇痛的原理和方法,让患者了解可诱发切口剧痛的活动是疼痛评估最佳时机,让患者理解并能主动告知护士其活动计划。如患者计划输液完毕下床活动,在输液时,能主动告知护士其计划,由护士对可预见性疼痛行预见性评分,医生根据评分结果予患者预防性给药,实施镇痛。

2.2 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根据有关调查,60%以上的患者在用药初期会对阿片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为头晕、呕吐、便秘、嗜睡等,甚至有极端个例会产生呼吸困难的症状。以上症状中74%左右的即释型患者会有恶心,呕吐的普遍症状[9]。66%的缓释型患者的不良反应多表现为便秘。上述药物不良反应会增加患者在抗癌过程中的痛苦,适当的时候需要进行护理。李君研究认为针对不同的不良反应也要有相应的处理方式呕吐、恶心、头晕等大多数是短时间、可耐性的症状,头晕和嗜睡一般能在一周内自愈,不需要太多处理。呕吐可以通过服用止吐药缓解。对于不可耐的症状,就需要护理进行特别注意[10]。陈滨海[11]研究认为阿片类止痛片抑制肠胃蠕动减少肠胃腺体分泌,进而导致便秘的产生,护理过程要鼓励患者多出水果、粗粮或者富含纤维的失误,并进行腹部运动,护士应该知道患者定期排便,甚至可以建议使用一定量泻药。周进[12]也对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护理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恶心或者呕吐一般会随着时间而减缓,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如果出现呕吐,也指导患者深呼吸,必要时,可以注射胃复安,帮助患者更换衣服、清理呕吐物。呼吸抑制是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出现其他不良反应,如果出现这类反应中,护理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节奏、频率等情况,配备呼吸兴奋剂和氧气设备,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紧急处理并通知医生治疗。

2.3 姑息护理

      癌症尤其是癌症晚期,癌症晚期基本不能根治而且基本会继续恶化,这样留给患者的生存期不畅,抑制疼痛、解决患者心理和精神问题,改善患者家属生活质量就成为一种必然,这也就出现姑息鼓励,2011年,X晚期姑息护理中心将姑息护理定义为: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与患者的家庭共同提供的一层额外的支持,为无论何种诊断的严重疾病患者提供缓解症状、疼痛和压力等专业医疗照顾服务,改善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姑息护理起源于临终关怀,可是并不完全相同,刘瑛[13]等认为,姑息护理扩大了临终关怀的范围和内容,将医护理论扩展到临终关怀中去。姑息护理重点在于告知病患及其家属生存期预测、死亡教育等。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疼痛护理、皮肤护理等。姑息护理早期可以缓和患者的抵触心理,后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改变对疾病态度,可以作为一种人文关怀来控制疼痛,优化生命末端的生活质量。范杏红[14]研究认为在癌症后续姑息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减缓病痛有重要帮助。赖碧红[15]通过对86例癌症晚期患者的姑息护理进行研究,得出姑息护理的基本情况和效果。

3 癌症疼痛的影响因素

3.1患者方面

      因为患者对癌性疼痛缺少认识,对相关的治疗药物效果有一定的怀疑,造成了患者排斥疼痛治疗方案,对医护人员各项治疗和相关的治疗措施都有消极态度,使护理人员对其疼痛情况难以有效评估,出现疼痛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当前有相关研究发现,患者疼痛控制的信念越强,越容易发生违背医嘱的行为[19]。此外,患者的年龄、心理状况、情绪等都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疼痛评估的有效性。

3.2医护人员方面

      部分医护人员因为缺少癌性疼痛相关护理的经验,并且未有效记录患者的疼痛动态情况,造成癌症患者疼痛评估有一定的随机性。有相关研究显示,在肿瘤患者护理人员中,有部分医护人员缺少对止痛药物的认识,并且不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疼痛评估,对癌性疼痛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较低[6]。在临床中我们可以发现,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患者心态比较容易受到医护人员的语言和暗示影响,所以说癌性疼痛的评估受到医护人员对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7]。如果,医护人员对于相关知识掌握不牢固,就可能影响护理效果,甚至可能加重患者病痛。

4 癌症病痛护理的建议

4.1 更改癌症病痛护理的观念

      医护人员应该引导患者认识麻醉止疼药物。当前,害怕成瘾是患者主要误区,医护人员将成瘾性、依赖性和耐药性三者关系阐述清楚,表明麻醉止疼药物的成瘾性很低,其他止疼药物的成瘾性也在控制范围内。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明白迅速减轻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免于疼痛也是患者的权利,医护人员在护理时应该更加主动积极。
      临床的医护人员应当加强自身疼痛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对癌性疼痛的认识,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连续和准确评估,并对相关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实现对癌性疼痛患者及时有效护理。

4.2 耐心合理的用药

      对患者进行用药辅导时要耐心、全面的帮助患者了解用药的依据和目的,让患者明白用药的重要性,熟悉服药方法从而全方面配合治疗[16]。做到谨遵医嘱,按时用药,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避免漏服、自行停服等不必要的错误导致患者爆发痛或疼痛加剧。维持治疗阶段可以采用药物控释和缓解剂型等用药类型用药[17]。镇痛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血药浓度能起到镇痛的作用,以减轻患者痛感。为保持这一血药浓度,医护人员应将即释滴定用等效的控释剂型和缓释剂型代替,把镇痛的效果发挥到极致[18]。

 4.3 积极采取心理护理

     在患者出现焦灼,烦躁,畏惧等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时,医护人员要给予及时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及安慰,鼓励其勇敢面对疾病。在正确的心理护理下,若患者能够积极勇敢的面对疾病且配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一定能减轻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要向家属普及癌性疼痛的常识,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人的问题,帮助患者自我管理,自我护理。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20]。

 参考文献

   [1]杨惠莉. 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173-1175.
   [2] 何玉,侯婷,刘洁,刘美,陈佩娟. 癌症患者对疼痛和止痛认知状况的调查[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4):443-445
   [3]吉雅玲. 癌症疼痛的评估和护理[J]. 山东医药,2008,48(45):116.
   [4]李凤玲,高娟,蔡永芹. 癌症疼痛患者26例护理体会[J]. 山东医药,2011,51(09):32.
   [5]王君慧,汪晖,董翠萍. 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用于食管癌患者术后镇痛[J]. 护理学杂志,2012,27(14):17-19.
   [6]沈美娟,曹海红. 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及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08):128-131.
   [7]肖泽民,杜阳峰,易芳,李群,何益锋.集束干预策略对晚期癌症患者癌痛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4,31(3):1651-1653
   [8]罗稀, 马洪丽, 唐小丽, 等.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医刊, 2015(09):26-28.
   [9]陈滨海, 张雅丽, 付焕萍, 等. 阿片类药物控制癌性疼痛所致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体会[J]. 中医杂志, 2015(14):1252-1253.
   [10]李君. 癌性疼痛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2,10(04):37-40.
   [11]陈滨海, 张雅丽, 付焕萍, 等. 阿片类药物控制癌性疼痛所致不良反应中医治疗体会[J]. 中医杂志, 2015(14):1252-1253.
   [12]周进, 卢俊, 石莉, 等. 癌性疼痛规范化治疗共识解读[J]. 中国医刊, 2015(09):18-22.
   [13]刘瑛,袁长蓉,徐燕. 我国姑息照护实践的现状和发展[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06):39-41.
   [14]范杏红,邹敏,刘小蓉. 姑息护理在妇科晚期癌症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08,(27):2500.
   [15]赖碧红,周桂英,瞿春霞,朱燕华. 姑息护理在86例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河北医学,2013,19(05):775-777.
   [16]田翠芳. 舒适护理对癌症疼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3):2077-2079.
   [17]许艳,徐振,刘娟娟,周宁. 疼痛教育对晚期癌痛病人疼痛控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07):1056-1059.
   [18]杨惠莉. 癌症疼痛护理工作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173-1175. [
   [19]王波清,邹丽芳,王信娟. 癌症病人疼痛护理满意度分析与对策[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6):137-139.
   [20]周玉香,刘丹. 癌症晚期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护理[J]. 当代医学,2015,21(31):108-10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46.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8年11月28日
Next 2018年11月29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