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阵地,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落到实处,将会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通过对认知基础、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契入点、实践育人和全环境育人、长效机制的制度建设多个方面的思考,以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社会意识,能被高校学生自己的认同和践行,培养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思考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观的确立,关乎民族的发展,国家的繁荣,人民的幸福,中国梦的实现。在XXXxxxx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明确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xxxxxxx指出,“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对于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显得至关重要,这也将是艰巨而伟大的任务。
一、以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
在XXXxxxx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二十四个字,十二个词,这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明确的定义,但是只有这个定义对高校学生正确、科学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学生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高校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具有辩证关系。其中,社会存在是指,社会意识是指,二者存在辩证关系
首先,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对该理论内涵的权威和科学的阐释,进行具体深入的理解,更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到社会大背景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全面、深化的了解,还充分利用各种人才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这样,便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能把简单的十二个词联系起来,了解每个词的用意,越加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从而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完善理论体系。
其次,高校应该明确地阐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或者意义所在,让学生能明白学校的用意,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明白该理论最终落脚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上,让学生的切实感受到其实自身才是最大受益者,而人都会本能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由被动变成主动,提早占领制高点。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应于高校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想,要想真正的被高校学生所理解和接受,应用一种总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现实,易于理解、运用,从而更易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确把握和科学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该与学生的发展过程、未来的前程相结合,这样会有意无意的让学生自觉的去接受,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断的去深化。马克思曾经也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正确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二、以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为关键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队伍建设是关键。在队伍建设中,主要包括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任课教师,辅导员这三支队伍。
首先,必须抓好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这个重点,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引领带动作用。学校的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他们的政治面貌和所处的职位,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影响很大。因此,应当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使党员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始终坚定政治信念,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积极领悟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并贯彻到自身的工作中,落实到实处,真正发挥好引领的作用。
其次,必须抓好任课教师建设,主要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入点,该课程的老师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xxxxxxx也强调,“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所以,对这部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水平和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还应该扮演好自身的多重角色,研究者、引领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等,真正做到,真、深、实、新、活,即真性、真情、真懂、真投入,深入启发,理论联系实际,信息要新,教学方法要活。还应当注重科研,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用自身的德、行去教育学生,效果可能更佳。
最后,必须抓好辅导员建设。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生力量,这支队伍最大的优势是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心灵,便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杜玉波副XX提出:“要坚持质量导向和内涵发展,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培养培训、形成育人合力、选树宣传典型、加强工作督查和开展理论研究等5方面下功夫,努力提高辅导员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所以,辅导员应该想思想课老师一样,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追求,扎实的理论功底,爱生如子的情怀,与学生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真正言行举止去影响学生,用爱去温暖学生,成为学生心灵上的依赖。在实际中潜移默化的就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也许是这个职业的天然优势。因此,在选拔辅导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整套高标准、严考查的选拔、考核体系和监督体制,在源头上把控好,来保证这一队伍的素质。
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入点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大背景下,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来进一步推动工作的进行。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理念的体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因此,高校应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契入点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觉的追求。
首先,构建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要不断的丰富发展,与时俱进,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相关的解读和现代的科学理论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入教育中,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从而形成整套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可以请进活的人,让死去的人重活,就是让专家、模范等亲临现场进行面对面的教育,对于已经过世的人,把他们的精神用多媒体等活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可以把学生扔到那个场景等进行身临其境的学习。可以把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从个性中找共性。
其次,要以学生为主体。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学生为中心,也可以理解成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社会中的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自由也是人所追求的,可以利用这种相互的关系,各取所需,投其所好。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把主场还给学生,把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辩论,去反思。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拥有绝对的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而老师需要给学生打造更过的平台,每个平台就应该有相对应的规则,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等对学生的约束。老师负责把控大方向,把社会等一些热点、实际的问题,抛给学生,而老师以外来的身份加入到学生的朋友圈讨论当中,与学生利用新媒体、课堂等多种形式,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这样,学生是主体,老师把控大方向,进行放养式教育,可能更有利于尊重主体地位,发挥主体功能,取得自我教育的效果。
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不同的水平、不同的专业、不同政治面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对本科生和研究生要区别对待,对本科生的教育更要注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对研究生的教育进行更深化的理论研究,来更好地指导实践,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等。对于管理类、理科类的普通学生,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对党员学生的教育可以提出较高的要求,这是由党性决定的,必须担负更多的责任,扮演接受者、传播者和践行者等多重角色。对团员和群众介于普通学生和党员之间。这样,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教育,有利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四、以强化实践育人与全环境育人为重要环节
“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贵在知行统一,而知是前提,是基础,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X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曾经指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由此可见,实践育人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认识,从实践来,到实践去,才能实现其价值。那么,开展什么样的实践?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实践应该突出“新”,即创新,主要包括形式要新、内容要新、科研要新等。“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2015年7月17日xxx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实践育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真正持续发展,创新是出路。实践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互联网、多媒体等都可以灵活采用。实践的内容,也要自觉的和xxxx保持一致,与时俱进,这是生命力所在。对于科研等方面一定要创新,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的进行。
其次,实践应该形成“一体多元”格局,即大体目标一致,但是具体活动又多元。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是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实践活动就是为这个总目标所服务的。但是,多样多样的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培养了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组织学生实地调研、祭扫缅怀先烈等,可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命感与责任感,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培养学生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意识,在付出中收获快乐,参加社团活动、勤工俭学、就业见习活动等,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更好的实现与社会的对接等。
最后,实践要突出“特色”,即从实际出发,突出优势,补齐短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这方面可以从不同专业的院系,不同身份的学生,特有的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甚至是当地的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来看,从而打造学校品牌。例如:不同的院系可以结合本专业组织不同的活动,可 以带领学生观看学校校史,了解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等等,根据实际情况走出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除了实践育人,还有全环境育人,主要是指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所以,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建立XX、学校、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朋友圈”的实践育人模式,致力打造家庭、学校、企业和社会形成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高校作为主要阵地,担负的责任更重大。而对于家庭建设,xxx曾指出:“家庭历来是传递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在今天,家庭仍然承担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神圣职责。”“当前家庭建设要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企业和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教育的地方,也是考验和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真金不怕火炼。但是,也会受到各种冲击,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误认识,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信念,减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既要肯定大的方向是正确的、好的,但也不否定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每一个参与要素都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所以,需要把所有的要素结合起来,实现“全环境育”、“全阶段育人”。
五、以构建长效机制的制度建设为保障
xxxxxxx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既是当时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尤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必须从确保XXX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全局的全局高度来深化认识一切做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朝夕之事,应该注重长效的机制的构建,以制度建设为保障。
首先,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管理制度,以期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管理层要负起重大责任,管理机制要完善。一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权责明确,制度化管理。另一方面对老师、学生等的管理工作,在初步了解掌握社会主义价值观等相关方面的情况,建立他们的个人价值观档案,再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制定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规校纪和道德规范要求,来规范和约束老师和同学,来完善监督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机制的建设相当的重要,而且不可分割。无论考核机制、评价机制还是奖惩机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样几个问题,考核、评价和奖惩谁?谁来考核、评价和奖惩?依照什么样的标准?以下将通过通过剖析问题,来回答机制构建问题。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接受上级、同级、下级和自身,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这样,既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有保证了工作的相对公平,既涉及了利益,又制约了行为。他们之间的依照标准是不一样的,各就其职,各尽其能,依照规章制度办事,符合客观规律,上下同心,将会大大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的培育和践行。xxxxxxx指出:“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
最后,建立健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反馈机制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馈机制这一环的作用,通常是发挥的不明显,甚至是常常被忽视的。其实,这个反馈机制是理论经过实践检验后,需要的进一步修补和完善的过程。既是上一轮的终点,又是新一轮的起点,循环往复,不断的运动变化发展。通过以上几个机制的一个周期的考验,就可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的、综合的分析。既可以反应总体的趋势,也可以暴露出不足,从而对规章制度、政策、方针和路线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以期进一步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质量。
总之,培育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合格的XXX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可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关乎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对此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并积极的做出努力,从而进一步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的发展进程,希望几点思考能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进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