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概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在理论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确定界定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一场针对理性主义、犬儒主义,倡导快乐主义的文化思潮。我们所说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从是艺术领域发起的一场针对形式主义的运动。后现代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后现代主义的提出是与前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相对的。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是前现代神圣文化的典范。现代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兴起的与资产阶级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相适应在文化上经过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形成了现代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基本价值观。X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代主义作为资产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对前现代主义神圣文化的反叛。世俗文化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是现代主义的核心。现代主义所提倡和推崇的理性与人道掩盖不住资产主义固有矛盾和危机,后现代主义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对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和否定,并在其基础上充分发展,从文化、政治领域逐渐过渡到艺术领域,成为一场声势好大,影响深远,至今仍然产生印象的艺术革命。
(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在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思潮的影响下,现代主义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使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同时在这个时代,诞生了像文丘里、福斯特、贝聿铭、安藤忠雄、曲米、库哈斯、里伯斯金德、黑川纪章、盖里等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大师。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全世界也诞生了一批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大作,如X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X波特兰市政大楼、X电话电报大楼、X费城老年公寓等。最著名的要属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其设计风格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很好诠释。
二、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
室内设计的风格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演变趋势,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演变显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中审美的、伦理的和文化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他们是当代室内设计活力与魅力的源泉。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生存条件,在室内设计的风格演进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样式和流派。样式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在室内是通过装修。陈设这些载体所反映的文化思潮和审美意识来体现的,它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地域民俗特点和历史特征。

室内设计风格很大程度上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集中体现,最能体现个人特色和喜好特点等。另外文化的发展也促使室内设计风格的转变。国内外分为诸多体系,从国内看,室内风格设计主要经历了传统中式风格、现代简约风格和后现代主义风格。作为时下潮流,虽然诞生比现代简约风格要早,但后现代主义风格如今仍然占据着相当的市场份额。
三、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风格特点
(一)时尚潮流符合现代审美
后现代主义崇尚市场,但并不摒弃传统。提倡在沿承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新的变化和发展。现代审美已经完全跳过了模仿的怪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以往不同的是,现代审美更加注重空间的实用性,这是与实际完全契合的。经济繁荣的信息时代,多元的文化取向,多元的价值观,多元的选择是信息时代室内设计众多的风格存在的依据和理由,也是室内设计的一种潮流,多种风格与流派互相依存共同发展,形成多元化的室内设计。
随着土地面积的逐渐紧缩,住房压力的逐渐增大,室内设计更倾向于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更加出彩的的设计,而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设计风格,势必会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和居住空间浪费。因此从实用和审美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更加具有市场潜力。
(二)极具个性更受年轻人追捧
后现代主义强调要打破形式主义,不拘一格。而时代在变化,现代的年轻人在时代的影响下,很早就具有了独立的思考和人格品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也有自己的喜恶。一个日常生活物品甚至是废品可以成为艺术,因为艺术家说它是艺术,它就成了艺术。这一点与后现代主义不谋而合。我们看到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娱乐场所,甚至在家庭设计中,后现代主义的风格都已大范围融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新一代的艺术家已经彻底打消了在艺术风格上进行“创新”的企图和野心,他们毫无愧色地抄袭前人的成果,大大方方地搬用现成的风格。越来越多的装修资讯通过各种手段传达给人们。人们生活和审美的多样化,造成装修装饰多样化。欧式、中式、东南亚、地中海、日式、简约风格涌进不同人的家中。那时装修中听到最多的是“风格”二字,不管是业主还是设计师,都在拼命地追求当年的流行风格,并把这些风格用在室内设计中。
四、总结
不管是什么风格的室内设计,体现的都是一种文化的进步和人们思想的延伸。从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产生发展壮大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或是室内设计都会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对于过去的传统或多或少会进行取舍对新生的事物有所吸纳,基于这一特点的存在,因此历史性的室内设计在一定的时期中都具有特定的风貌可以从样式、结构、功能和装饰上识别出来这些方面就形成了室内设计的风格。后现在主义引起产生的特定的环境以及结合实际的现实状况,势必能够会对后世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足够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相当的影响力。
五、参考文献
[1]胡伟飞.现代建筑与后现代主义设计[J].装饰.2003(07)
[2]朱宏宇.后现代主义建筑与后工业社会工业产品设计之比较[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01)
[3]赵更新.论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J].四川建筑.2001(02)
[4]王丽君,张春茂.后现代浪潮与艺术设计[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02)
[5]马小军.评析现代与后现代家具[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0(02)
[6]廖夏妍.室内主题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与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2008
[7]李庆威.模式化住宅室内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8]陈璐.“天人合一”思想与室内设计有机风格的发展[D].西南交通大学2008
[9]江显英.大众审美趣味对当代中国室内设计形式语言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8[10]宋丹.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现代呈现[D].中央美术学院2007
[11]刘雨佳.艺术思潮对室内设计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7
[12]徐晔晗.室内设计用色的分析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