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王子》的孤独意识

摘要

法国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自出版以来,翻译成多种语言,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欢,方便更多的不同语言的国家的读者阅读感受,而且也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从哲学、主题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将对小说中的孤独意识进行分析。《小王子》中的孤独不仅来源于作者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注入到书中的人物身上,而且加入了二战时代背景下社会的异化和当时人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崩坏的内容。透过对文中人物以及成书背景的分析,了解埃克苏佩里孤独中的关于人该怎么活、驯服、独一无二的思考。

关键词:《小王子》 圣·埃克苏佩里 孤独意识 生命意

一、引言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是一名擅长以飞机航行为题材,以自身经历为内容的法国作家,有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夜航》、《南方邮航》等。小说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在了解了圣·埃克苏佩里的生平之后,阅读他的小说,不难发现,作品中带着一丝丝的孤独感。

孤独意识就是:其重要表征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所导致的一种铭心刻骨的精神空虚感。孤独意识是一种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社会体验,深存在人们的精神里,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孤独意识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而非个体呈现的精神面貌。把握孤独意识,其本质就是深刻理解”疏离”和空落感的含义。[1]产生孤独意识基本的就是“疏离”,人与人之间缺乏的在心灵上、在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正是“疏离”造成的,它会加剧人在心灵和精神上的封闭以及困苦。接着随之而来的就是空虚,这是一种在人得不到心灵上的沟通和精神上的需求时的精神感受。孤独意识作为人类生存状态的反映,是许多现当代作家共同的精神感受,在《小王子》中得到了清晰的体现。

全文只有27章的《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1942年创作的短篇童话小说,曾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小说,至今为止已经出版了近八十年,依然是历史上第二畅销书,与詹姆斯国王的《圣经》和查尔斯·狄更斯的《双城记》并列,每年在全球销售100万册,销量超过2亿册。

《小王子》的讲述者是一名有些孤独倒霉的飞行员,所以一开头就交代了飞行员和讲究实际的大人们话不投机。接着他讲述了他飞行过程中的一段奇遇。飞机发生故障,飞行员迫降撒哈拉沙漠,在面对这可能会一辈子待在这里的结局,飞行员遇到了一个天外来客,他的名字叫小王子,来自一个神秘,体积非常小的B612星球。小王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是铲掉面包树和看日落,后来,小王子遇到了一朵玫瑰,但是,小王子和玫瑰总是发生不愉快的交流,所以,小王子离开了这个和他有着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玫瑰花,飞离B612星球,开始了他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旅程。第一个拜访的星球离得很近,住着一位国王,后来陆陆续续的走过五个星球,分别住着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小王子在最后一站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在沙漠挣扎但能与之成为朋友的飞行员,教会他爱与责任的狐狸,还有送他回家的蛇。小王子通过他的画与飞行员建立了友谊,结识了狐狸,并了解了服从,爱和责任。文章的末尾,小王子孤独的离开了地球。飞行员为了纪念小王子而写了这本书。

《小王子》中的孤独意识有着鲜明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来源于《小王子》关于人该怎么活、驯服、独一无二问题的关注。从人物的生活状态,对生命意识和死亡中都有所发现,其艺术世界中藏着作者独特的孤独意识。这种潜藏在作者精神深处的孤独意识,作为作者独特的精神境界,它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二、《小王子》的孤独意识

孤独包括了身体上的和心灵上的孤独感受。一个孤独的人,他的世界是封闭的,不能与他人联系。[2]孤独感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意识,对于不同的个人而言,对孤独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3]孤独意识与生命意识、悲剧意识、命运意识密切相关。在肖知群对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的论述中,认为个人自由意志的不可性是孤独的主要来源。哈姆雷特的孤独是他灵魂的孤独,无处可去。[4]家庭解体、亲情幻灭、爱情流失、友谊利益化,在精神上没有依靠,且哈姆雷特自身充满矛盾,无法确定自己的精神信仰,无法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这是哈姆雷特孤独的最根本原因。在《小王子》中的人物身上,他们有形躯上的孤独,是一个人的星球,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的灾难。也有心灵上,星球上的孤独居民,活在自己想象荒诞的世界里,没有精神的支柱以及对信仰的追求。小王子的旅行,为了能有一个心灵上能相通的朋友,玫瑰的矫揉做作,不安的孤独,是她想要这种方式获得陪伴,飞行员的画,成为了他交朋友的独特方式。

(一)生活表面的孤独

《小王子》表现的孤独意识,最显眼的就是反映生活状态的孤独,在经历了复杂的人生经历后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是外在的,它表现在一种生活的现实感,它关系到生活和生命的目的,[3]体现为生命的现实,同时它是一种忧郁、缺乏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其他外在事物之间的沟通困难,导致了精神的空虚感。[4]飞行员孤独的童年,在他六岁的时候,他想当一名画家,当他向成年人展示他精心制作的画作时,他们并不理解他的画作,甚至需要他的解释。然后他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内心,甚至给自己带上伪装去应和身边的人。飞行员不能和成年人进行通畅的交流,或者说是一种心灵上相互理解的交流。他在他的世界里,一直都是一个人,就如他所说”所以我习惯了独处,也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在他的这场飞机故障中,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比起那些乘着木排,在茫茫大洋中挣扎漂浮的遇险者,我更显得孤独无助。”广阔的海洋中,也许可以随着洋流漂流到一个有食物有水源的地方,但是在撒哈拉沙漠,飞行员面临的是一架可能修不好的飞机,没有可以求救的道路,死亡或活着,全看能不能把飞机修好,他成为一个没有交流的个体存在,孤独的存在。另外他的生活状态是一名游子,他的职业注定着他要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飞过一个又一个城市的高空,哪里是他的终点?可能他也不清楚,因为他的职业就是探索新的飞行航线。

小王子的精神空虚感,不仅来自于每天的重复劳作中,挖面包树和看落日,文中有一段飞行员跟小王子的对话,小王子说:”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回落日呢!”太阳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光明的代表。落日有表示这生命的陨落,光明的离去,黑夜来临。这个唯美而苍凉的意境,表达了小王子深入骨髓的忧伤、孤独和绝望。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不断的看落日?落日有什么值得一遍又一遍的看?小王子甚至记得他看了多少遍落日。也许他是无聊,也许他是孤独。小小的星球,没有多余的地方容他走动,没有邻居可以说说话,在他的星球,活着能说话交流的,只有他自己,这是一种脱离社会、脱离人群的地方。他会无聊,更多的是独自一人,面对一日重复一日的孤独寂寞。

小王子的旅程,是逃离那个令他厌倦的星球。小王子不想孤单一人,他想要一个爱的机会,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需要被驯服和驯服的能力。小王子仍然活在孩子的世界里,来到了没有玫瑰的成年人的世界里,孤独的他朝着高山呼喊:”你好”,他听到对面有人回应”你好”。小王子以为找到了朋友,于是接着问:”你是谁?”可听到的仍旧是”你是谁?”小王子不甘心,继续朝着对面喊道:”当我的朋友吧,我好孤独。”对面传来的回答是:”我好孤独……我好孤独……我好孤独……”直到这时,小王子才意识到山的另一边没有朋友,只有他自己的回声。小王子渴望一个朋友,渴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来填补他内心的空虚。

谁知道,在小王子的星球上,拥有这份孤独的还有一株做作的玫瑰。玫瑰给人的印象是骄傲虚荣的。她喜欢打扮自己然后从而达到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关注到她,会有人观赏到她的美,然后赞扬她。她敏感虚荣,总是向喜欢她的人提出很多很多的要求。她内心空虚孤独,与小王子闹别扭、发生争执,这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和爱,想要小王子的认可,以示她的存在。

她的孤独深埋内心,用张牙舞爪来包装自己,当小王子做出决定要离开这个星球,离开玫瑰花,玫瑰花儿收起了傲慢、虚张声势和无礼。“由于我的过错,你丝毫也不了解我的心意。现在我说这话,已经丝毫没有意义。不过,你也同我一样傻,但愿你能幸福。这个玻璃罩丢一边去吧,我再也用不着了。”玫瑰是喜欢小王子的,但是她对自己喜欢的表达有误,小王子不理解,直到小王子离开那个星球。玫瑰不愿直接的向小王子展现她孤独的生活状态,想要成为彼此的“独一无二”。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之下,显示出她空虚的精神世界,在误解与不理解、无法沟通中,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孤独。但是都是一样的,生活状态下不满足的精神空虚感。

小王子去过的那几个星球,王子没有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成为朋友。在那六个不同的星球上,国王、爱慕虚荣的人、生意人、酒鬼、点灯人和地理学家,他们都活在自己的方寸之间,表现为星球很小,只有他们自己。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是孤独的,也就没有能力处理他们自己的孤独。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小星球上,没有可以融入他们生活的人,没有可以走进他们心扉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非常的薄弱,所以他们和别人发展不了任何亲密的关系,友谊,爱情等等。他们的人生经历是孤独的,与社会外在事物相疏离。小王子发出:那些大人真是怪得很!这个怪,就是说他们的孤独,孤独的生活状态。国王在等臣民,爱慕虚荣的人在等一个夸他的人,生意人只顾着算数,点灯人不在乎这盏灯点得是否有意义,地理学家活在自己的书里,他们生活的唯一乐趣,沉浸在自己的欲望之中,不曾了解自己的生存方式的意义,活得甚是荒谬。虽然是六个星球上不同的人,但是处在无法沟通的牢笼中的他们,都是代表着一类人。他们是成年人的代表。这是现代人的孤独,主体的失落、个性的缺失,是现代人的处境。

《小王子》里的人物,每一个都是不一样的,体现在他们的个性鲜明上,但圣·埃克苏佩里创作他们的时候,赋予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就像蛇说的那样:人群里也是很寂寞的,人类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事情,到商店买现成的东西成了他们一贯的选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在商店里买到,比如,友谊无法在商店里贩卖。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会感到空虚,在生活中也很少有真正的朋友。

(二)生命意识里的孤独

生活状态的孤独是一种外在的孤独,每个人在与外界联系的时候都会体会到。[03]除了这种孤独,《小王子》里还有一种内在的孤独,生命意识的孤独感——人类自我价值的堕落与生命意义的迷失。这是一种生命本质的孤独。生命意识是关于人的存在以及死亡的意识,是只有人才能具有的对于生命的体验。这既出于人的本能,也蕴含深刻的文化意蕴。生命意识最直接的认识是对生和死的认识和体验,人类一旦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消失,生命意识也就产生了。

《小王子》中生命意识的产生在于小王子的死亡。在书中倒数第二章中,含蓄的表达了一个悲伤的关于小王子的最后结局。毒蛇告诉小王子,它可以送小王子回家,小王子也接受了,并提出了一个要求,想要不痛苦的过程。毒蛇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吗?作者并没有给毒蛇超能力,毒蛇只有毒液。小时候的童话,大人们都会告诉小孩子,人死了之后会回到天上,成为一颗星星。同样的,毒蛇口中的回家,也是通过死亡让小王子回到天上,天上有小王子的星球。小王子是知道的,知道他会死,所以他想要一个不痛苦的死亡过程。小王子认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与消失,毒液会让他消失,并不会送他回到他自己的星球上。

死是个体生命存在的最终形式,是人类无法挽回的结局。在另一层面来说,这是一种归零。死亡是必然的,他会以死亡的方式回归。”夜里,你仰望天空,既然我住在其中一颗星星里面,既然我会在其中一颗星星里面微笑,于是,对你来说,就好像所有星星都在笑。”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能去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或者是怎么去做,为自己设定一个大的的目标,用我们的力量来改变整个世界,这些我们都不需要。我们更不应该利用目标在许多事情上否定自己或他人的努力,然后深深的陷入虚无主义的状态。我们要相信所有对价值观和道德追求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对于生命意识中生的认识,体现在小王子对生存的焦虑感。小王子走过了六个星球,最后来到了地球,在一座高山的山巅,他发出了一段寓意深远且叫人惆怅的自白:“做我朋友吧,我好孤独。”大山的回音里重复了多遍的“我好孤独”。小王子只说了一句,大山回了好几句,这重复的话语,是回音也是小王子内心真实的声音。长时间的精神上的空虚,令他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充满了焦虑。他迫切的想要感受生命的满足感,驱逐心中的孤独与焦虑。这是想要生命中有牵挂的爱,想要被驯服,也想要驯服。小王子在思念感受到生命的空虚后,他想要回到自己的星球,想要和玫瑰花道歉,想拥有一份真挚的友情。这是小王子内心的孤独,爱情、友情、归属感是填满他生命空虚的必要情感。

小王子作为一个主人公,在故事中,他体现出来的不是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拯救整个世界。小王子在走过六个星球不同的人的星球,他只是对他们发出疑问,并没有去强硬的干涉六个星球上的人以及地球上的大人们,这群人无力和不抵抗的生活状态。

在这个童话的世界里的大人们都是自私的,你所关心的、所爱的,都只是你自己所在意的,他们只能看到自己,这是人类自我价值的堕落与生命意义的迷失,所以在他们大多数人身上,演绎着一出出众生相孤独的悲剧。没有臣民的国王,只懂得等待一个来者,当他的臣民,帮他把事情完成,把问题解决,漫漫人生甚至不曾自己主动的去获得自己想要的。自相矛盾又浑浑噩噩的酒鬼;一位只管付出却不自主思考,被变化抛弃的点灯人;沉迷研究,实际上是空谈主义的地理学家,他们生活的意义,自己不曾思考,日复一日的漫无目的、荒诞的活着。失去价值的人生,变成了一场悲剧,他们不曾思考自己为什么活着,他们只孤独的活在这个悲剧里,静候一位同样的、与之互补的人的到来。

小王子里的死,是不是孤独荒诞世界的无解?其实是对权利、金钱和虚荣无止境的欲求的抵抗,走出孤独、非本真和异化的状态。他的一生,在迷茫中前行,失去后理解爱与责任。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他一直保留着他的本真,走过的旅程,所获得的的经历,是小王子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进一步的认识。小王子不甘于不断重复而毫无意义的生活,在看日落的时候,他在品味自己的生命意义,思考自我价值。出走的小王子,想获得一个同道中人,同样不甘堕落的朋友。思想家都是伟大的,因为他们一直是逆行者,做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恰巧在这个童话故事里,小王子就是伟人的象征,做着逆行者,与世界格格不入,发出一次又一次“大人们真奇怪”。缺少伙伴的小王子,他的死,呈现出独行者的孤独。但是,这份死亡是把死亡看得更透彻,这是一种永恒。小王子最后懂得爱与责任,玫瑰在小王子的离去后,懂得爱与表达,这是超越自然而存在的价值,在生命本质背后的追求和信仰,是生命的升华。

三、《小王子》孤独意识的产生

《小王子》的孤独其实就来源于圣·埃克苏佩里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童真、敏感、充满想象力、情感丰富的自我,是他情感的外化。[5]但圣·埃克苏佩里创作《小王子》是他寻找真正的自我本质和价值的一种方式,浸染了他的孤独情绪,表达了在一个权力争夺与政治剥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追求的信仰和内心的真善美不复存在的时候,寻找纯真的自我,找到自己在书中的位置,让内心获得平静和快乐,有看尽繁华仍依旧不变的初心。圣·埃克苏佩里甘于孤独,他的孤独深受着内外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因素,一方面是自身内在的因素。

(一)外在环境的影响

《小王子》是圣·埃克苏佩里在1942年写的,并于1943年出版,那时候世界正是最困难最关键的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人们现有的精神支柱面临崩塌,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对立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几乎消失,人的思想受到了社会扭曲,慢慢的变得腐朽和孤独。童话中小王子作为个体精神的孤独,也可能是二十世纪人们精神孤独的体现。[6]

1940年法国战败,欧洲爆发战争之后,圣埃克苏佩里参加了一次空军侦察任务,但是个人的力量还是渺小的,法国空军还是在敌人的战火中溃败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全方面的沦陷,但他在法国空军战败后逃到X,流亡在纽约。小王子独自站在b612上,就像圣埃克苏佩里独自站在X。《小王子》的世界构建就像是作者所处的生活环境的映射,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就是他在离开自己的国家。小王子辗转了六个不一样的星球,遇到六个不一样的人,他没有在这些星球上找到他想要的,并且这些星球上的一切都带给他迷茫和不认可,最后来到地球。而圣·埃克苏佩里在法国面临战争的时候走出国家,去过不同的国家,想要去寻找救国的道路,在寻找的过程中,他看到了这个社会的真正的面貌,明白这个国家现在真正面临的危难是什么,存在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在X的他,就像在地球的小王子,受到指引,”大人应该以孩子为榜样”,童年是一个充满惊奇、温暖和梦想的时代,作者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利用儿童的天真、好奇和对世界的渴望来讲述成年人的故事,特别是对那些“童心”的成年人来说,让他们通过小王子的想象暂时忘掉成年人的欲望,穿梭回童年,反思现实生活,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从小王子那里体现出来的孤独与忧郁,是圣埃克苏佩里对当时丑陋社会现象尖锐的讽刺和批判,也表达了他的宣泄。独身在X,想要通过戴高乐派去解决国家的危难,但是戴高乐派不信任他。面对国家的沦陷,政党之间的斗争,社会现实的黑暗,他无能为力,这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阶段。圣·埃克苏佩里生活的理性世界在顷刻间崩塌,目睹了资本主义下动荡不安的社会,对现实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深深的失望。这种孤独的情绪不仅体现在小王子的身上,同时也是当时圣·埃克苏佩里的心情体现。

(二)自身内在的影响

通过翻阅圣·埃克苏佩里的一生,在与《小王子》进行比较,小王子其实是作者的缩影,他的孤独也是《小王子》的孤独。作者把自己那场飞机事故用童话的形式,去向世人诉说,他眼中的世界以及他在那个时候对人该怎么活的哲学思考,对爱情、友情的反思。书中开篇就说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给童年时的莱昂·维特。这个“大人”,这个人名,是特指,也是泛指。

玛佳·德斯特朗曾评论圣·埃克苏佩里:“尼采与纪德设计了一种道德,用激扬优美的文章宣扬,惟有圣·埃克苏佩里在危险与充实的人生中身体力行。”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热爱冒险和自由的人生,短暂的停留在世间,但是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他最热爱的事业,历经人生多次起伏,从空军到推销员,开辟了空中的新航路,也多次与死神面对面。他从稚嫩走向成熟,在不惑之年写成《小王子》,这既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感悟、思考,也是对自己经历的记述。他走在人生的路途上,用写作探索灵魂深处的寂寞,孤独而忧郁的一位游子,就像他在《小王子》中所表达的那样,孤独的生活着,没有谈得来的人。他身边的没有能理解他的孤独,而这种孤独却是生存意义上的孤独。

孤独更多的是反映在一个人的精神和心理体验上。圣·埃克苏佩里非常爱他的母亲,经常和母亲交流,但是有两年,就在X的那两年,因为战争的原因,他和母亲几乎没有通信往来。同时祖国的战败,上位者的不信任,使得他时常感到沮丧和思念。他经常抽烟,喝浓咖啡,画草图,用水彩铅笔写字。最后,他完成了这个奇怪的,诗意的,忧郁的小王子人物形象塑造。作者把美好世界的向往想法寄托在了小王子的世界里,作者希望能看到这个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是他能看到的希望。最后,王子与狐狸、玫瑰与飞行员的关系表现出一种追求真挚友情和博大情怀的美好理想[7]。

他很孤独,并且害怕长大,在写给他母亲的一封信里,他表达了他对长大的想法,长大意味着失去童年的纯真,他希望不要长大。在《记事本》里“在还需要呵护的年纪里,就过早地被上帝断了奶,我们不得不终生像个独到的小人那样奋斗”。对他来说成长是一种烦恼,是一种剥夺纯真、幸福、无忧无虑的行为。

失败的婚姻,在爱情的情感上的孤独,发生外遇之后的空虚。在1931年,圣·埃克苏佩里和康苏罗结婚,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面对不同的事情时,经常发生争吵,面临着婚姻危机。但是又彼此的需要对方,分开后又思念对方。感情生活的不得意,圣·埃克苏佩里把这份不得意的感情,用象征的手法写入了《小王子》中,玫瑰与小王子,就是康苏罗与他,小王子对玫瑰的牵挂,也是他对康苏罗的思念。独在异乡的他,远在故土的爱人,他们之间不仅有空间的距离,也有爱恨的纠纷。反思婚姻,同样影响着《小王子》的创作。

《小王子》由一名飞行员记录了一场飞机故障中的奇遇。圣·埃克苏佩里也是一名飞行员,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飞行员这个职业带给他终身的影响,在他的小说中,都存在着关于飞行的痕迹。他的文学作品深受他的职业影响,并从天空的高度探索人生与文明。

他的作品永远不会满足于悬浮在云端,与山脉、海洋和风暴的孤独斗争。他从高空看世界,人只生活在一个由海洋、陆地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就像是一个小草或者是一条小鱼,虽渺小但是这个星球的组成部分。小草在努力的覆盖整个星球,虽脆弱但坚强,小鱼汇成鱼群,可与大鱼搏斗。这导致了圣埃克苏普里的观点,生命最终不是来自上帝的礼物,而是所有人的问题。人不是生来就有价值观的,而是后天才有的,一个人从今天开始行动,一点一滴,构成未来。这与萨特的存在主义类似,人被扔进这个世界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只有在执行自己的意愿时,才能显示自己的存在并决定自己的未来。

受自己生活的影响,用这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艺术家、飞行员等多重身份的矛盾使他能够比普通人更多地感受到孤独的情感。圣·埃克苏佩里经历了情愿孤独的孤独,使艺术作品洋溢着他的情感感受,让《小王子》不仅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体现出孤独,而且在童话的故事中,在意象的设立里,都浸透着孤独,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读者从《小王子》中品味到孤独,感悟哲理。他让生命从孤独的路上穿过,变得更加的坚毅和从容。

三、结语

作者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创作出小王子的形象,又由于这些在他的内心世界的孤独感受,灌注给了书中的人物。小王子是童话书中的一个人物,,在那个荒诞的世界显得纯真、美好,这份独特的美,是作者心中情感的外化,是作者心中最纯净的部分,通过飞行员与小王子的交流,小王子在世界上与他人一起是为了实现自我情感的补偿。《小王子》中的孤独不仅是生命的孤独表达,更是超越生与死的生命的孤独,坚守人该怎么活、驯服、独一无二。倾注了作者对渴望得到理解,渴望有沟通的真实情感的《小王子》,能得到世界的共鸣。当孤独成为一种审美形式时,它可以带给我们一种心灵上的理解和反思,从而有意识地去审视我们自己的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01]王子潇. 生命的暗点—毕飞宇小说中的孤独意识[D].吉林大学,2015.

[02]王健.孤独意识产生根源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1997(01).

[03]魏菲菲,郗锋.从圣·埃克絮佩里的小说看作者的孤独意识[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3).

[04]肖支群.自由意志的不可能实现——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意识[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1).

[05]徐雨桐. 《小王子》中的孤独体验[J]. 传播与版权, 2013(01).

[06]姜海涛. 在星群中找到的真理——浅析《小王子》中的意蕴[J].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4(01).

论《小王子》的孤独意识

论《小王子》的孤独意识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3月14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654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3月14日
Next 2023年3月1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