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 读书报告(两则)

初读戴文标所著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觉得非常之乏味,枯燥无趣,但是作为自己的报告内容,还是得硬着头皮读下去。然而,越读越觉得有道理,作者言辞恳切,运用举例与对比的写作手法,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经济学问题也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

  经济

  这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它的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严复曾将其翻译为生计。可见,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至今,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然而,我们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由经济体制本身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以及与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各方面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化。因此,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已然变得十分必要。
  初读戴文标所著的《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觉得非常之乏味,枯燥无趣,但是作为自己的报告内容,还是得硬着头皮读下去。然而,越读越觉得有道理,作者言辞恳切,运用举例与对比的写作手法,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经济学问题也变得妙趣横生,引人入胜。那感觉就像作者戴文标就坐在我面前,我像一个小学生端坐于他面前,听着他将经济学的深奥真理娓娓道来,给与我启迪,引发我思考。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

  作者详细介绍了关于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的相关内容,主要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论基础及变化;(2)、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3)、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4)、建立国有企业的理论和制度创新;(5)、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6)、分配理论的发展与分配关系的调整;(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读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后,使我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历史及原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我就本书的第一个内容和第二个内容: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理论基础及变化和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谈谈自己阅读本书的感想及体会。

  俗话说,“国泰则民安”

  可见,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稳定,人民的安定。最初提出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是一代伟人马克思,他指出人类社会的最高层次是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下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进而达到共产主义,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有些国家可以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直接建立社会主义,而且社会主义革命最先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在马克思、恩格斯革命活动的早期,他们明确的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区分开来,指出:社会主义意味着资产阶级的运动,共产主义则意味着工人阶级的运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在发展变化着,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结论:在短时期内要用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实现的,所以马克思又将共产主义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国现在处于初级阶段,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低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中国xxxx自1921年建党以来,就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孜孜不倦地探索。直至1945年新中国的成立,才正式拉开了我国经济建设的序幕,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然而,从民国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期间改变不仅仅是社会性质,还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变,这期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经历了从晚清时期的封建所有制到民国时期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进而再到现如今的社会主义所有制。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转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在建国初期,由于中共xxxx还不够成熟,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建设理论还不够健全,因此,我国在经济建设上走了许多弯路,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国家宏观调控占主要地位,大大降低了市场配置的作用,使得我国市场长期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这也大大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文革后,中国经济处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国家赤字极为严重。基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1978年2月,中国xxxx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吧全XXX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即改革经济政策、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加入了市场配置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注入了市场经济的的新鲜血液,丰富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使得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创新与体制演化》 读书报告(两则)
  所有制及其结构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乃至于政治制度的基础,决定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所以,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所有制问题,把它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85页)。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伴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迁而跌宕起伏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因此,认真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的历史经验,对于我国今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45年建国以后,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历史演变,是继承在旧中国的经济所有制基础上的。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中,因此,其经济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同时也是畸形的,其所有制形式包括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劳动者个体经济。
  受到这种落后腐朽的生产关系的束缚,旧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百年以上。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首要和繁重的任务就是要变革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打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要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应该说,当时的中国xxxx的主要领导人的认识是非常清醒的和谨慎的。早在1940年,xxxx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科学地预见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所建立的“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社会”中,“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xxxx选集》(一卷本),第632、639页)。刘少奇也正确地分析了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统治之后新中国经济所应包含的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小商品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并且指出:“除开那些投机操纵的经营及有害于新民主主义的国计民生的经营而外,都应加以鼓励,使其发展。”(《刘少奇选集》(上卷),第426-428页)。他们的这些思想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实证明,这种所有制结构是适应当时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力水平的,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xxxx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和艰辛的探索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结构问题,形成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是藏经济要求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以及我国建国以来在所有制结构上的变迁历史告诉我们,所有制关系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逝的内在规律,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创造和消灭它,只能是不断地发现并实行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的高级或低价的判断标准并不如我们往常所认为的那样,对于所有制好坏判定,只能以生产力为标准,任何能最大限度的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就是高级的,否则,就是低级的。过去,我们曾认为,公有制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于是盲目地搞所有制升级,急于消灭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不具备条件的纯而又纯的所有制结构,实践证明,这只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和做法。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使得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多我国经济结构的所有制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其理论创新和体制演化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了这些了解和认识,让我更加坚定了中国经济腾飞的的信心,我坚信我们中华民族终将成为东方的一条巨龙。

  读杨绛《洗澡》有感

  读完杨绛女士的长篇小说《洗澡》后,感觉行文明白晓畅,对读者来说有着强烈的想一口气读完的吸引力,其中展示的生活惟妙惟肖,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致品味来其中的风格特色有以下两点:

  一是细微处显精神,描写生活、展示时代惟妙惟肖。

  《洗澡》描写的是建国后一段新旧外来文化的冲突和共融,杨绛先生没有用空头的说教和道理的论述来展示了这个特殊时代的思想和体制的冲突,而是细微处显精神,通过一件一件的平凡的事情和每一个家庭的感情发展。都从各个方面反应了这些新旧思想,道德,文化的冲突。杨绛先生善于用平实的语言一笔一划的工笔刻形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善于从平淡中见神奇。杨绛先生的文字功夫形神具备,虽然没有丈夫钱钟书先生的犀利笔锋和超人的才气,但是小说的语言却是严整晓畅,用平实的文笔尽情描摹着一幕幕的生活场景,看似平淡无奇却隐藏着无数勾心斗角,平淡的文字控制感情十分到位。小说的结尾用了情节的急转,至高潮处却嘎然而止,令读者留恋不已,拍案叫绝。

  二是群体中显个性,描摹人物、刻画灵魂入骨三分。

  杨绛对知识分子的状况和生活了如指掌,在小说《洗澡》中塑造了社会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群像,由新中国建立后的渴求人才而引出众知识分子的形象展示,面对群众运动的汹涌大潮,小说生动地描写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史诗般地塑造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洗澡》并没有多少可供咀嚼的故事情节,仿佛每个情节都是为了介绍人物身份和性格。比如说余楠第一次见旖旎娜,觉得她的长脸就像一个“俊俏的河马”。河马就河马吧,还“俊俏的”,不过是因为她的嘴并没有那么长。说旖旎娜的爱人爱说话,不停的讲,就像“漏水的水龙头”……《洗澡》中的故事情节似乎有些异曲同工之处,人物的性格展示和命运的描写都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杨绛先生在小说中像描摹的许彦成和姚宓、杜丽琳等人物,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性格,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故事,同中有异,展示了和而不同的时代特色。清朗独立孤傲的姚宓、喜欢自由诚恳憨厚的罗厚、孤高的“标准美人”杜丽琳,《洗澡》中的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为生活而默默无闻的知识分子,他们既有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却又因为时代的影响而时刻顾忌着社会的风波。他们敢于独树一帜,其标新立异即使是作为现在的知识分子读起来也感到钦佩和羡慕,但每个人都有着相似的时代感,奋进与忧郁并存,真实刻画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群体心理和个性特色。
  我想《洗澡》的风格特色和杨绛女士的教育背景和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杨绛于1911年出生于北京读书世家,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开始留学英法,成为钱钟书先生的夫人,回国后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文学创作、评论和翻译工作。杨绛先生的一生就是近代知识分子的见证和缩影,因此《洗澡》中对知识分子的入骨刻画便有了深刻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基础,获得了文人知识分子们的共鸣和赞誉。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190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5月14日
Next 2021年5月15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