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一)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概念
成本是指生产某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做成某件事,所耗费的总和,它是一种对象化的费用。成本按其的经济用途和职能分类,可以分为:制造成本、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成本的总和。非制造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过程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耗费,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成本核算是指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将发生的各项耗费通过分配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过程。传统的成本管理是指通过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来达到成本管理的目的,现代的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的“支出”与“收入”相协调起来,在尽可能减少支出的同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前提条件
为了完成成本核算与管理,充分发挥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作用,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完成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工作中,应达到以下的前提条件: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与费用开支标准。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
3、正解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如:定额的制定与修订等)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三)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信息的质量,我们应明确影响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因素。首先是相关性,指成本核算提供的数据必须能够满足特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成本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取决于信息使用者的特定目的。与使用者不相关的信息不但没有丝毫的作用,而且极易造成决策者做出错误的决策。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过程中,应重点注意哪些费用应归入产品的成本核算,哪些不能归入产品的成本核算。其次是及时性,是指成本信息提供的及时性,不及时的信息会丧失其影响决策的能力,而变成非相关的信息。因此,成本会计应按月进行成本核算,及时为管理层作出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再次是准确性,是指没有人为的提高成本或降低成本。如: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折旧年限是人为决定的,折旧额的多少影响到了成本核算的结果。同时,费用分配的方法也影响到了成本核算的结果,不同的费用分配方法,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所以,在成本核算与管理的过程中,应根据生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折旧年限和恰当的分配方法。
(四)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意义
企业进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有以下的意义:
1.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同时可以控制产品的成本。
2.可以反映与监督各项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以控制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
3.可以反映在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4.可以将计算出的产品成本与计划成本,定额成本等指标进行对比,据此对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等指标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接近实际。
二、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对我国养殖业的影响
(一)我国养殖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的类型及其特点
畜牧养殖业产品的成本核算,可以实行分群核算,也可以实行混群核算。实行分群核算是按不同种类的畜禽的不同畜龄,划分为若干群,分群归集生产费用,分群计算成本。其前提条件是实行分群饲养和放牧。混群核算是按畜禽种类划分,各类内部不再按畜禽的年龄分群,生产费用的归集和成本计算都按畜群种类进行。实行分群核算,是以各种畜禽的群别作为成本计算的对象
(二)健全的成本核算与管理对我国养殖业的影响
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鸡肉生产大国,鸡肉总产量仅次于X,排在第二位。曾经的小养殖户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大型养殖集团了,如温氏集团,由曾经的8户联合散养户到今天的世界级的企业。现在XX提倡提倡集约化生产,还有规模化养殖的比率逐渐提高,不但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养殖业的成本控制变成了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健全养殖业成本核算与管理是当今的首要任务。
近几年.畜牧业规模养殖发展很快,畜产品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发展养殖业想通过畜产品价格提升来增加收入越来越困难,其发展的唯一出路是降本增效。在畜牧业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很多。如采用优良品种和优质饲料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行秸秆养畜、种草养畜可以减少饲料投入;采用规模化、集约化饲养,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合理的防疫程序可以降低疫病防治费用等。因此,必须强化养殖户的成本意识,切实转变那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传统生产观念。
养殖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由于它是一种生物性生产,不同其他的产品生产方式,因此,其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也与其他的行业有所不同。
要想降低肉鸡养殖成本,就必须总结我国肉鸡养殖业成本的变化特点,剖析其成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寻找解决办法。肉鸡养殖成本的构成及其变化:肉鸡养殖成本由物质费用、期间费用、用工作价、税金四大部分组成,具体的费用构成见下图1:

依据可获得数据的平均值来看,在肉鸡养殖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的依次是:饲料费70%,鸡雏进价7%、,用工作价4%,医疗防疫费8%,死亡损失费10%,燃料动力费1%。其中,饲料费用支出占肉鸡养殖成本的60%以上,所以,我国肉鸡养殖成本的变动特点就主要取决于精饲料费用的变化。因此,通过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获取养殖成本信息,进而实现成本控制,将企业的“支出”与“收入”相协调起来,在尽可能减少支出的同时,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地反映养殖户在栏禽只的成本,同时通过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实现企业的增收、节支。
三、我国养殖业成本核算与管理策略及案例分析
为了让调研报告中数据更加精确的反映事实,特地获取了陆丰市甲养殖户的相关的养殖数据。
(一)从饲料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在调研中发现,养殖户的饲料成本核算公式为:原材料+添加剂+电费,在这种模式核算出来的成本信息中,没有包括养殖户自身在加工饲料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力,还有消耗较少的设备磨损值(由于设备价值相对较小,使用寿命长,常不给予考虑)。在严格执行成本核算原则条件下,核算公式应为:原材料+添加剂+电费+人工费+折旧费(加工设备)随着劳动成本的不断提升,加工费在饲料的成本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准确的成本,还要依据不同的加工设备进行核算,但是平均值在0.2元/公斤,虽然数值相对较小,但对每天需要消耗几千到上万公斤的养殖户来说,每天所增加的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完善核算成本核算,对于成本的管理显得非常的重要。
同时,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其一,有一部分的养殖户对饲料的原材料成本进行了成本管理;其二,另一部分的养殖户没有对饲料的原材料成本进行了成本管理。经询问得知,原材料主要为:玉米、豆粕。两种原料的加工比例为7:3,豆粕的价格相对玉米要贵出1元/公斤。由于一只鸡的成长过程分为:雏鸡,中鸡,大鸡三个阶段,因此其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的营养也是不同的,进而养殖户可以调整原料的加工比例,进而降低饲料成本。此外,当豆粕的单位价格较高时,可以寻找蛋白含量相当的干粮进行替换,如麦皮。
(二)从温度控制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经了解得知,温度的控制在鸡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每天必作的工作。雏鸡的保温、夏天的防暑对家禽的生长和疾病控制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温度控制不当,会造成家禽生长迟缓,细菌暴发,家禽感染疾病,瘟疫。进而加大养殖户的药物成本,残禽的淘汰成本和死亡成本。传统的保温方式主要是地下烟道加热法,此方法的热量吸收率较低,成本高,污染大。成本核算公式为:木材费+人工费。经折算,平均每只鸡的保温成本在0.15元左右,冬春两季的费用相对较高,夏秋两季相对较低。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保温方式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如:水暖,风暖,空调等。水暖有着恒温,节能,环保的特点,风暖的升温速度快。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出发,水暖与风暖相结合是一种相对合适的方式。以目前的水泥工程造价,同等养殖规模的烟道保温设施与水暖和风暖相结合的设施的造价相当,但是,后者的效果相当理想,同时,使用简便,降低了养殖户的人工成本。现今,这后者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养殖领域。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认同。由于南方夏秋的气温较高,养殖户遭受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在条件落后的养殖场里,一般采用屋顶喷水的方式降温,虽然这种方式简便、快捷,但是,对水资源的需求相当的大,同时,劳动强度大,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在条件相对较好的一些养殖场中,已经引进了湿帘,环保空调等先进的设备,通过以上的投资,在极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对水资源的需求和劳动量,提高了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三)从防疫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对养殖户来说,防疫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防疫工作做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成本效益。防疫成本主要的构成成分:疫苗费+人工费。经了解,对每只鸡做满常规的疫苗工作,成本构成如下图:(1万羽份/单位)
疫苗名称球虫疫苗新支二联禽流感H9禽流感H5禽出败新城疫I系喉气管炎法式囊
价格350 120 1300 400 920 100 80 120
经折算,每只鸡的疫苗防疫费为:0.344元。由于现今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养殖,养殖密度变大,因此容易暴发疾病,造成禽只大量死亡,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在以上的几种防疫程序中,禽流感疫苗和新城疫1系是至关重要的两道程序,一旦感染到以上两种疫苗所对应的病毒,家禽的死亡率为30%到100%之间,破坏率极大。在养殖场里,只要有一批的家禽感染,整个养殖场甚至附近的养殖场的家禽都难以躲避这场灾难。在调研中发现,众多的养殖户存在着一种侥幸心态,认为遇上的机率是很小的,且注射疫苗的程序复杂,多数选择不做防疫工作。在1万只鸡中,所需的防疫费用大约为3440元,疾病暴发经常发生在中龄鸡,鸡只的成本已在10元/只左右。也就是说,当家禽的死亡率达到30%时,不做防疫程序的养殖户将会得不偿失。因此,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其他的疫苗程序不作,也会造成家禽的死亡,增加药物治疗成本。
(四)从机械化方面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
现今,在陆丰的整个养殖业中,生产方式还是传统的人工模式,极少采用了机械化。主要运用人工喂料,人工加水。该养殖方式较为传统,但是被广泛的养殖户所采用。主要有其的实用性和投资成本低的优点,尤其适合规模小,投资成本少,劳动力充足的养殖户。同时,其不足之处也是相当的明显的,对于以上这种方式,投资虽少,但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且过程繁杂,影响到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及规模的扩大。以1万只的规模进行相关投资成本与人工成本的对比:传统手提式的饮水器的一次性投资成本为800元,传统的料槽的一次性的投资成本为2700元。传统式的水料设备成本投资为3500元。机械化模式的料线一次性投资成本为17000元,机械化模式的水线一次性投资成本为10500元,机械化模式的水料设备成本投资为27500元,使用寿命为10年,假设1年后的净残值为零,可得每年的折旧额为2750元。传统模式下,一个人只能养殖1万只家禽,机械模式下,一个人只能养殖5万只家禽,当地的月薪为3600元,在一年的时间里,一间厂房能生产出3万只家禽。相关的成本对比如下图所示:

由表可知,每只家禽的每月的设备成本和人工成本总和,传统模式比机械模式高出0.32元。因此,从人工成本与设备成本方面出发,机械模式明显优越于传统模式。此外,从养殖户中了解得知,机械模式下,在管理、家禽的生长状况、饲料的节约方面,也是明显优越于传统模式。综上所述,采用机械化养殖,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人工成本,降低管理要求,提高生产效益。
四、中小型养殖户应注意的市场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型养殖户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高,所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主要有以下几点:1、销售,2、政策,3、消费者心理,4、社会平均成本。
1、销售: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各养殖户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社会的需求量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养殖户应当注意市场的供给关系,合理安排生产,避免盲目跟风,以致造成损失。在合理安排生产的条件下,还应当积极开拓市场终端。
2、政策:除了关注生产外,还应当积极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如:2014年开始,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率先试行集中屠宰,活鸡销售必将受到打击。对于有完善市场渠道的养殖户来说,这是一个机遇,对于没有自己的屠宰场的养殖户,这将是一场挑战。
3、消费者心理:由于禽流感的影响,且媒体的广泛报道,消费者的心理作用对市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就在2013年里,广大消费者出现了谈禽色变的现象,让全国的养殖户的家禽积压起来,饲料和人工成本不断的产生,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4、社会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经验的积累,管理水平的提升,养殖户想方设法提高效益,进而降低了社会平均成本,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对于那些生产效益较低的养殖户来说,这是一场淘汰赛,效益相对较低的生产者将被市场淘汰。
五、结论
通过对陆丰养殖业的问卷调查,得出了大致的数据,有100%的养殖户进行了成本的核算,但是,这些养殖户的核算程序及核算的内容基本上是不合理的,不健全的。这将导致养殖户自身计算出的成本信息不能精确、合理的反映真正的养殖成本。让养殖户的所计算的利润大于在健全的成本核算程序下得出的利润;同时,让养殖户忽略了那些没有被纳入成本核算的因素,进而错过了进行成本管理的工作,降低了生产者的效益。在调查中发现,有80%的养殖户没有进行成本的管理,思想上存在着一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传统观念,没有成本效益原则的存在。在所有的养殖户中,仅有2%的养殖户进行了机械化生产,这在当今劳动成本不断上长的时代,劳动力不足的条件下,实现机械化,对解决以上的问题,显得相当的迫切。除了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外,还可以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生产的效益。此外,在整个调查中发现,所有的养殖户都没有自己的屠宰场,即没有完善的产业终端,这在市场供大于给、禽流感等不利的状况下,养殖户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甚至停产,破产的结果。
在了解陆丰养殖业的大概的情况后,逐一分析了饲料、防疫、机械化、温度控制等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最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完善、合理的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程序,加强对各个生产环节的监督,合理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2、加强对饲料,防疫,机械化,温度方面的管理,节约饲料,建立和完善防疫程序,提高机械化水平,提供适宜的温度等,对效益的提高都有关键性的作用。
3、积极、主动解读相关的政策信息、市场信息,进而建立合理的生产计划。
4、完善产业链的终端,建立自主的屠宰场,销售门店,深加工厂等,可以有效的缓解禽流感等不利影响的冲击。
参考文献
[1]王晶.略谈畜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方法[J].2011
[2]王寒笑,安玉发,陈丽芬.中国肉鸡养殖成本分析[J].2006
[3]致富天地[J]2000.10
[4]蒋隽[1,2],黄小河[2],赖伟青[2].夏季肉鸡防暑降温管理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06
[5]何丽涛.控制肉鸡饲料成本的营养学措施[J].中国禽业导刊,2005.19
[6]刘长城.商品肉鸡的综合防疫措施[J].中国禽业,2002.14
[7]孟柏金.如何解决肉鸡冬季通风与保温的矛盾[A].吉林省畜牧兽医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