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舞蹈教育在国内学校开始大范围推广。那么,本论文主要以舞者身体素质和舞蹈表现力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研究身体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及其训练策略。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概述了身体素质的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舞蹈表现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第三部分侧重分析了身体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第四部分结合前面几个部分分析出的问题重点提出了提高舞者身体素质的训练策略。
关键词:身体素质;舞蹈表现力;影响;训练策略
引言
舞蹈是一种动作艺术,需要舞者利用自己的舞蹈动作进行表演,结合音乐、道具等多种艺术元素完成作品表演,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传达一定的情感。舞蹈的表现力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舞蹈动作、舞蹈姿态等的完成度。身体素质的好坏不仅反映了体质的强弱,也影响着舞蹈表现力的展现。完成一支好的舞蹈对基本功和技术技巧有着一定的要求,但每个舞者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肢体动作是形成舞蹈的基础,肢体动作的完成又离不开好的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影响着舞蹈的表现,解决了身体素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舞蹈表现力的问题。
1 身体素质的特征概述
身体素质是一个统筹性概念,涉及内涵十分广阔,具体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度等,这些都是人的身体素质的具体表现,需要个体调动自己的身体各部位表现出来。身体素质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体质的好坏,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离不开先天的遗传,更离不开后天的营养补给和定时定量的锻炼,身体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科学正确的锻炼方法加以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艺术技能的物质基础,杰出的艺术才华又是良好素质的体现。任何一项身体素质的训练都是十分艰苦的活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在于长期不断地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说,身体素质的训练是对意志和毅力的考验。在舞者专业能力训练上强调身体素质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身体素质包括以下方面:
力量素质主要是人体的肌肉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基本能力,力量素质在舞蹈技术技巧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速度素质指的是个体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完成身体移动的能力,速度能力能够训练舞者的爆发力。耐力素质指的是个体的身体可以承担起的工作强度和符合,这是个体展开具体活动的最基本前提。第四,灵敏性是种比较复杂的能力素质,是所有素质的综合表现,所以需要各种能力素质共同协调才能达到一定的灵敏水平。
第五,柔韧素质主要是指个体的身体肌肉和韧带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伸展能力,舞者的身体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柔韧性的好坏不仅需要先天的柔软结构,更需要后天的练习。柔韧性是一个舞者的基本素质。
2 舞蹈表现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舞蹈表现力是指舞者在进行具体舞蹈表演活动中表现出的感动人心的力量,是舞者将舞蹈中的情感以优美的舞蹈动作展现出来。舞蹈作为形态动作艺术可分为外部和内部情态两个部分。舞蹈表现力对每个舞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好的舞蹈表现力能够提高舞者的表演水平、开发舞者内在潜能等益处,概括性来讲,舞蹈表现力是衡量一个舞者质量的指标。
2.1 舞蹈表现力的概念
舞蹈客观的来说是一种用身体来完成各种优雅或高难的表演艺术。舞者需要在舞蹈表演活动中塑造一定的人物形象,传达一定的真情实感,要求舞者的舞蹈动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对XXX的舞者来说舞蹈表演活动必须要具备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舞蹈表演活动中营造一定的意境,让观众进入其中并深受打动。舞蹈虽然是一种动作艺术,但是舞者在表演的过程中必须要将自己内心中的情感通过外在动作表现出来,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不同,舞者内心中的情感也应该出现很大的变化,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中获得的主观体验也要有较大的不同。
2.2 舞蹈表现力的重要性
舞蹈表现力对XXX的舞者尤为重要,可以提升其舞蹈表演水平和内在的感染力,可以准确传达舞蹈的内涵,还能对舞者的潜能进行开发,舞蹈的表现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观众在观看舞蹈作品中所获得的主观体验,舞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表演活动赋予舞蹈新的生命力。舞者需要在舞蹈表演中穿插进去自己的情感,才能让舞蹈内涵更好地表现出来。
舞动表现力在教学中也是重中之重的。舞蹈是艺术之母,舞蹈表现力则是舞蹈作品的灵魂。培养出好的舞蹈表现力并非一蹴而成的,是需要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的。
3 身体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舞蹈通常都具有很强的艺术美感,让观众在观看中感受到强雷的美感,但是有很多因素都影响着舞蹈艺术的美感,身体素质就是影响舞蹈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素质是舞者的基本训练也是必要训练。身体素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舞蹈动作的美感和技术技巧的完成,而且更能直接影响着舞蹈的表现力。
3.1 能力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能力一般所指的是人的身体在运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能力,主要含括人体的力量和速度等基本素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人体就是根据舞蹈艺术的要求,在中枢神经的统一指挥下,各个肌群相协调配合,交替进行收缩和扩张,从而表现出各种形态的舞蹈动作。那么力量作用的好坏取决于肌肉的质量,也取决与肌肉的反应速度,肌肉的能力又能制约着舞蹈动作的美感和技术技巧的爆发力。能力好,动作和技术技巧则干净且刚劲有力,能力好就会存在爆发力,爆发力又往往能使整个舞蹈作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令舞蹈作品有锦上添花之美。若能力较弱,则会直接影响动作的质量和技术技巧的完成,这是比较综合的说法,换句话来说,舞者能力弱将会出现除影响动作质量问题外的其他诸多问题,例如:肌肉松弛,收不紧,然后稍微一转身就会导致站不稳严重的甚至可能摔倒。这样就会影响整个表演的质量以及观众的欣赏情趣。所以,能力素质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3.2 耐力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耐力是指衡量人体长期地做某事或某个动作所能坚持的持续时间长度的一个指标。在跳舞的过程中如果舞者的体力不支失去耐力,不但判断、反应、灵巧等反应会随之下降直接影响舞蹈动作的质量和演出效果,而且身体的某些方面会出现功能紊乱和机能失调的现象。耐力不仅对完成一支舞很重要也对技术技巧的练习和提高也很重要。如果一个耐力不好的舞者需要演绎一支能力性很强的舞蹈,跳到中间快板的部分就已经体力不支跳不下去了,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的,不仅观众替他紧张担心,生怕他体力过支晕在台上,自己也感到尴尬。希望舞者们能够加强对身体素质的锻炼,提高耐力素质,漂亮的完成每一支舞蹈和技术技巧。
3.3 柔韧素质对舞蹈表现力的影响
柔韧素质主要是指个体的身体肌肉和韧带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伸展能力,舞者的身体都需要具备良好的柔韧性。进行舞蹈训练的基础是身体的柔软度,这一点对于舞者来说都是心知肚明的。我们第一次接触舞蹈练习就是从培养自己的软度开始的。身体各部位的骨关节以及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都会影响一个人身体的柔韧性,也影响着舞者舞蹈训练活动以及舞蹈动作的完成度。
柔韧素质影响着技术技巧的练习,例如最基础的前旁后腿的180°,再到“紫金冠”、“探海”、“横双飞燕”、“卧云”、“扑步”等。柔韧素质与跳转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影响着跳转翻的练习。
柔韧素质影响着跳的练习,在中国古典舞的训练中,对舞者的舞蹈动作有着很高的要求,以弹跳为例,舞者在跳跃的过程中同时要做好拧、闪、展等基本舞蹈动作元素,比如“大射燕跳”这个舞蹈动作,舞者在完成跳跃的过程中还需要强化对自身韧带的拉伸训练以及腰背肌的训练,这样才能在空中完成优美的动作。
柔韧素质还会对舞者旋转动作产生强烈的影响,中国古典舞种具有大量的旋转动作,要求舞者在旋转的过程中做好拧倾等核心动作,比如“大掖步转”等动作。一些舞蹈动作中还要求舞者快速转换自身的舞蹈动作,比如“踹燕转”、“探海转”等舞蹈动作,要求舞者在转翻的动作中居于主导地位,带动自己的身体各部位进行旋转。
舞蹈训练需要舞者完成很多高难度动作,舞者的身体柔韧性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舞蹈动作的完成度,同时也影响着舞蹈情感的表达。
4 身体素质的训练对策
训练一般指的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学习某项技能,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身体部位,对自己的身体能力进行持续反复锻炼。对舞者来说,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很重要。舞蹈种类不同,对舞蹈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本文在研究中详细研究了古典舞训练中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并指出舞者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一些有效训练策略。
4.1 力量、速度及耐力训练
力量是完成动作的重要基础前提,力量作用的好坏取决于肌肉的质量。人体的大小肌群都要有一定的要求,身体大肌群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力量,具备良好的弹性,小肌群必须要自由且灵活,可以快速转变动作。对舞者来说,想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就必须对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进行针对性训练。在对身体力量进行训练前,要做好准备运动,训练动作必须要规范和标准,在训练活动结束后,还要注意放松,不然肌肉就会形成肌肉块,影响其正常功能的发挥。一般来说,对力量进行训练主要是训练腿部、腰部等部位的肌肉。腰是整个身体的运动中枢,该部位的肌肉在人体运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训练的难度比较大。对腰部肌肉进行训练的主要方法有平板支撑、仰卧剪刀腿等手段,但是相对来说,腰部的肌肉又比较容易受伤,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其保护,要注意做好放松训练。腿部肌肉对舞者来说也很重要,是舞者在训练中的重要训练对象,一般来说,常见的训练方式主要是各种深蹲动作,在训练活动结束之后,同样要做好拉伸动作,注意放松。在对腰部肌肉进行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做好腹肌肌肉训练,在保护脊柱不受伤的基础上,通过仰卧训练等手段对其进行持续训练。
速度对爆发力和弹跳力的产生和发挥起决定性作用,速度练习可以提高和改善舞者整个身体的灵活性,如果舞者经常对速度进行训练,则其舞蹈动作可以快速完成,对于某些舞蹈动作的完成很重要。影响舞者速度的因素有很多,舞者年龄阶段不同,往往也必须采取不同的训练方式。在日常舞蹈训练过程中,舞者可以使用变速训练法、跳绳训练法等训练方法进行训练,持续提升自身的舞蹈动作的速度和表现力,舞者的灵敏度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灵敏度高了速度就快了,反之。速度刺激只有当身体感觉良好和中枢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时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速度训练前都应做好充分的、系统的准备活动,训练时注意力要集中。
耐力是舞者必不可少的素质,没有耐力是根本没办法完成一场即有难度又有时长的表演的。在对耐力进行训练时,舞者年龄不同,应该采取不同的训练手段,通常是对同一个动作进行反复训练。耐力一般分为两大种:心肺耐力以及肌肉耐力,心肺耐力训练方法可采用跑步、游泳、跳绳等有氧运动运动,肌肉耐力可采用健美式的深蹲,器械硬拉。不论是心肺耐力还是肌肉耐力都需要间歇性的练习,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要懂得循序渐进,每次练习完都适当给自己增加强度难度。所有训练方法都属于见仁见智的,每个人条件不同,生成的效果也不同,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
4.2 灵敏性及柔韧性训练
灵敏性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的身体素质,是人体平衡感、协调性、灵活性、反应力等特殊机能集中的表现。灵敏素质的缺乏不仅会直接影响舞蹈动作的展现和完成,而且会影响舞者在舞台上的整体表现。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灵敏性如何,和其大脑的分析能力存在很大的关系,舞者需要对自身的舞蹈动作进行持续训练和持续巩固,让其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舞蹈动作,这样就可以提升大脑神经的灵活性,最终达到自身想要达到的效果。对自身的灵敏素质进行训练,就还是要将内在的神经系统的灵敏性提升,可以快速做出舞蹈动作,这就需要舞者在训练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持续提升自身的舞蹈表现力和感染力。
柔韧对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来说也很重要,关系着最终舞蹈动作完成的质量,是顺利完成高难度舞蹈动作的基本前提。柔韧是指软中有硬,刚柔结合,我们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训练柔韧,人体中的骨骼和各组织一样,在不断地生长和代谢,也会有其他很多的因素影响着柔韧的练习。在对其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特定的联系方法,比如动力拉伸法、静力拉伸法等,后者指的是拉伸中的动作要尽量缓慢,缓慢地对肌肉和韧带进行拉伸,将其拉长,并坚持一段时间的拉伸动作。前者的拉伸动作相对较快,是一种快节奏的拉伸动作,重复一个拉伸方法进行反复训练。将两者进行对比,动力拉伸相对容易受伤些,所以在动力拉伸的时候要求要循序渐进,准备动作要充分,切勿用力过猛。这两种方法有利也有弊,不可单一使用,需动力和静力拉伸交替进行训练。每个训练柔韧的动作,不仅对舞者柔软程度有意义,也纠正了一些不良的体型。
5 总结
身体素质对任何年龄段的舞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为当代大学舞蹈专业的学生,总是在专业与业余之间徘徊,身体素质的训练也是对意志和毅力的考验,所以把身体素质的训练提入到大学生的能力训练中是有必要性的。身体素质的训练应该有明确的目标,是为了提升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对自身的身体素质进行持续训练,最终提升各部位的基本能力,可以出色完成舞蹈作品的表现活动。身体素质的每一部分都是即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的,缺少任何部分都会对舞蹈表现力有影响。训练身体素质的时候要遵循人体结构来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计划要遵循科学性原则、树立正确的训练观念、适合负荷原则、严格规范原则和合理运用呼吸原则。任何一项身体素质都不是一蹴而成的,都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训练。
参考文献:
[1] 田雪,伍敏,丁雁彬,舞蹈艺术与训练研究[J]中国书籍出版社,2016:95-1
[2] 李炜,任芳.中国古典基本功教材教学法[J]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226-230
[3] 蒙小燕.芭蕾舞教学法[J].中央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7-9,17-19
[4] 熊家泰.中国古典舞基本训练教材与教法[J]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4-7
[5] 王伟.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5
[6] 张乐.舞蹈基础教程[J]四川大学出版,8-10,16-29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