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方式的影响

摘要

本文以丽水市第舞季职业街舞舞者队员以及丽水市流行街舞教练和丽水市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团队成员及丽水市啦啦操团队教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进行交流。目的在于完善我国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理论研究体系,解决队员以及教练丰富理论知识;推动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参赛队伍的积极性,专业性;提高我国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水平,更针对性的解决训练中的问题。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比赛在国内非常流行,但是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训练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所以针对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方式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竞赛规则;流行街舞;街舞啦啦操;训练方式

第1章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 选题背景

这两种舞蹈运动有各自的表现形式,流行街舞是X城市黑人穷人的舞蹈。 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嘻哈文化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参与性和竞争性。 啦啦操不仅表现的多样性令人眼花缭乱,啦啦操以团队协作、努力拼搏、自信与热情融为一体,代表了一种热情、朝气蓬勃的精神,具有强大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训练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的方式方法,流行街舞表现的形式多样性、创新性,注重音乐的表达。啦啦操表现的形式主要以不同队形的不断变化形成的层次感,音乐大多烘托气氛带动氛围为主。所以本文以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方式的不同作为分析。

1.2 目的与意义

1.2.1 完善我国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理论研究体系

2014年5月16日,国家体育总局在北京正式成立,啦啦操项目以2008年奥运会、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文化活动部、国家体育总局为契机,共同组织了北京奥运会体育表演啦啦队现场选拔赛。近年来流行街舞和啦啦操在中国发展迅速,但在针对性练习的训练还处在摸索期,所以本文针对两种舞种分别对其竞赛规则及训练方式指出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提出多种不同训练方式进行分析。

1.2.2 推动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我国流行街舞自2018年《这就是街舞》节目开播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国内近两年频繁开展了很多关于街舞的赛事,中国的舞者在世界的赛事舞台也取得非常多的优秀成绩。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在这一天公布了中国首批105名啦啦操一星级至四星级运动员称号的批复,为打通啦啦操人才培养通道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

这两种舞蹈风格外观时尚,运动强度适中。锻炼者在燃烧脂肪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使人们注意力集中,运动美观,休闲,有减肥的效果。它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对人体脂肪总消耗的作用相当强,街舞啦啦操中蕴含的流行元素非常强烈,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如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高等院校。因此受到广大青年的热情和高校的快速发展。本文以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竞赛规则的研究入手,分析比赛规则对训练方式的影响。

1.2.3提高我国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水平

舞蹈都是处处相通的,所有的基本舞蹈训练主要包括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控制、平衡)、耐力训练和热身训练。流行街舞分多种舞种如:Locking、Hiphop、Waacking等,我国流行街舞有着不同的比赛形式编舞齐舞大赛和Battle等。舞者主要以练习身体各个不同肌肉的不同发力方式及不断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来提升个人能力,及创编动作队形来进行比赛。啦啦操是一项团体项目,有着较完善的赛事体系,在训练中都有多样的训练方法,街舞啦啦操是啦啦操中的其中一项,主要的训练以一致性和观赏性为主,本文主要分析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有哪些训练方式上的不同

第2章文献综述

2.1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发展现状的研究

谭月泉在《我国学校竞技啦啦队街舞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中指出我国街舞啦啦操的发展趋势相对乐观,街舞啦啦操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但由于时间短暂,还存在很多不足[1]。

葛菁和桑小林在《高校街舞啦啦操的推广与发展研究》中指出了阻碍高校街舞啦啦操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是街舞啦啦操发展的支柱[2]。

彭媛在《郑州市街舞运动发展现状研究》中指出郑州街舞运动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街舞在郑州有着深刻的原始积淀。 关于郑州街舞的科学研究很少;郑州市街舞运动商业挂钩不够成熟;郑州市街舞组织管理不够健全[3]。

雷雅琴在《普通高校街舞运动开展现状的研究综述》中指出目前高校街舞课程发展不理想,大学生参与街舞的兴趣越来越高,高校街舞教学能力薄弱,需要加强[4]。

鲍亮、钱枝在《街舞啦啦操与流行街舞表演风格对比研究》中指出音乐的选择和音乐与表演风格的结合,要求与街舞具有相同的音乐风格[5]。

2.2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竞赛规则的研究

刘琳在《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比较研究》中指出当今街舞的规则大多是以健美操和啦啦操的规则为基础,由于项目的不同,不能完全借鉴[6]。

王芳在《竞赛规则视角下的舞蹈啦啦操编排探究》中指出通过比较最新《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与上版《国际全明星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与上版《国际全明星啦啦操竞赛评分规则》相比,比赛场地和参赛人数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版比赛规则主要包括技术、团队合作能力、总分、安排分等几个方面,增加了比赛中的艺术安排比例[7]。

周娴在《我国啦啦操竞赛规则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中指出不同阶段的比赛规则具有明显的特点,比赛内容多样化,安全标准放在第一位,增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比赛内容,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安全,提高观赏啦啦队的技术水平,是发展的艺术趋势[8]。

2.3 流行街舞与啦啦操训练方式的研究

李瑞龙在《高校街舞的教学及训练分析》中指出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性,强化动作准确性,使得学生的街舞训练效果达到最大化,才是街舞动作特点的真谛所在[9]。

石晶在《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街舞教学中的应用》中指出形象训练法在高校街舞教学中可以应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设计训练方法和实施训练方法。应用表象训练法要从动作技巧和心理指示两方面共同实施[10]。

李文强在《新时期街舞教学及训练技巧初探》中指出加强表演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通过运动器械进行专项训练,提高运动员整个技术动作的稳定性和专注性[11]。

通过以上文献的研究,发现我国学者对啦啦操的竞赛和训练等研究比较多街舞研究较少特别是在赛事规则方向街舞几乎没有。对它们的现状研究都是表现在参赛队伍少,竞赛规则不完善,教练水平一般,学生素质不够等方面的研究。但是我从中发现他们并没有具体研究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两种相似舞种之间训练中带来的不同训练方式的研究。就此本文基于此决定充分综合前人研究成果与理论,对竞赛规则对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方式的影响进行研究。

第3章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丽水市第舞季和李子舞蹈工作室职业街舞舞者队员21名、丽水市教师进修啦啦操队队员21名、丽水市街舞教练9名和丽水市啦啦操教练9名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识网、万方数据库和学校图书馆,可以查阅有关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队的文章、期刊、杂志、文献和学术论文,保证论文的科学性。

3.2.2问卷调查法

对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啦啦操队队员、教练员以及领队;还有街舞机构第舞季和李子舞蹈工作室的教师及参加过街舞比赛的团队;以及丽水市缙云区的裁判员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60份问卷,其中教练员9份、街舞教练9份、啦啦操队队员21份、街舞队队员21份,对丽水市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评分、训练、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对教练员从训练侧重点、竞赛规则对训练方式的影响、训练的力度、难度技巧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力求全面客观的寻求出二者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队员日常训练中体现出不同之处来研究训练方式的不同。

3.2.3 访谈法

访问裁判员及教练员,从竞赛规则、文化及训练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咨询与沟通,发现出二者的赛事规则不同,文化不同后,了解到二者如何进行针对性训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3.2.4 实地考察法

准备亲自走访调查研究丽水市市第舞季和缙云县李子舞蹈工作室的机构及丽水市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啦啦操队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询问与调查,为本文撰写提供一定的实际经验和依据。

3.2.5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 spss 对有效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第4章结果与分析

4.1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异同分析

4.1.1流行街舞的发展分析

最早的街头舞者据说是街头帮派成员, 几乎是黑人种族。 街舞只是他们生活的乐趣,一种穷人的娱乐,而不是生活的焦点或标志。 第一个对嘻街舞的推广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波多黎各的西班牙人,他们自动分成以街舞为基础的帮派,形式是一对一的舞蹈技巧决斗,直到获胜。 一群人围成一圈,舞者在圈子里跳舞,表演自己艰苦练习的舞步,非凡精彩的表演。 这使得街舞开始有了一种竞技性,后来又俗称为“战舞” ,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斗舞”的起源。 街舞是一种新兴的文化边缘,但它注入了国家的年轻力量,弥补了主流文化创造力和青年活力的缺失。 近年来,街舞的发展取得了小小的成功。 不同规模的比赛在中国举行。 通过社会媒体主流的影响,提升了嘻哈舞的健康生理和心理价值,有效地促进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在互联网时代,它增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情感交流的方式,增强了交流能力,提高了人际关系。 它的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嘻哈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风格牢牢抓住了广大群众的眼球,全面而综合的教育价值观、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新一代年轻人。

4.1.2 街舞啦啦操的发展分析

啦啦队是一项新兴的团体运动,集竞技性和表演性于一体,起源于X。 自1998年中国大学篮球联赛(古巴)诞生以来,为古巴举办的啦啦队表演便应运而生。 各高校充满活力和青春活力的啦啦队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啦啦队运动进入我国的雏形。 2001年,随着第一届中国大学生啦啦操大赛在广州成功举行,中国开始掀起啦啦队运动。 中国迄今为止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啦啦操比赛,场面宏大、生动,充分说明了在我国啦啦操有很高的参与度。 比赛的主要形式是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队分为花球、街舞、爵士等项目。 啦啦队的三个特点: 团队,时尚,活力。 街舞啦啦操是街舞和啦啦操的完美结合。 它是一种独特的舞蹈风格,通过街舞动作反映啦啦操风格和嘻哈文化。 近年来,参赛队伍的数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一项热门的活动。。

4.2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竞赛规则对比分析

4.2.1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评分标准对比

通过表一表二的对比发现流行街舞主要分两个内容:一是表演分二是技术分。而街舞啦啦操分四个内容:一是技术二是团体协作能力三是编排四是总计评价。二者都细化了十个小点且各占10分,通过小点详细对比后发现评分标准相同之处较多,其中流行街舞评分标准不同的是:娱乐要素、乐感以及舞种的多样性。街舞啦啦操的评分标准不同是:难度等级。从评分标准对比能发现除了其他训练以外,流行街舞的训练需要比街舞啦啦操的训练多考虑现场观众反应,鼓掌、音乐层次的乐练习以及舞种丰富训练。而街舞啦啦操需要比流行街舞多考虑技巧动作的难度级别、动作的难度变化、运动负荷的变化、节奏的难度变化等。

表1 流行街舞的评分标准表

表演分 技术分
流行街舞
  1. 创意性:独一无二;
  2. 舞台、空间、队形、层次;
  3. 表演技巧、力量;
  4. 服装风格;
  5. 娱乐要素:现场观众反应,鼓掌。每项占10分)
  1. 乐感;
  2. 同步时机;
  3. 执行力和动静态的掌控;
  4. 纯正的街舞风格和执行加难度;
  5. 舞种多样性:四拍就一个舞种。每项占10 分)

表2 街舞啦啦操的评分标准

技术 团队协作能力 编排 总体评价
街舞啦啦操
  1. 动作力度;
  2. 街舞风格的执行;
  3. 技巧动作的执行、运动技能。(每项10分)
  1. 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
  2. 动作的统一;
  3. 空间。(每项10分)
  1. 音乐性、创造性、原创性;
  2. 舞台效果、视觉效果;
  3. 难度等级。(每项10分)
交流、公众形象、群众号召力。10分

4.2.2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规则对比

在经过学习两者的竞赛规则后,根据研究的方向对比了表三中的内容发现:从制定规则的角度上看,流行街舞的规则相对简单,没有去细化规定体现出了流行街舞的个性化,以及独有风格魅力,同时给参赛人员更多发挥空间。街舞啦啦操的规则更完善、更细致,体现出啦啦操对规则的严谨性,同时完美的体现了街舞啦啦操的公平公正。

从音乐、入场的规则中发现流行街舞注重音乐的表达,对音乐层次、节拍、切分这种结构和风格更加注重,对队员表现音乐的方式也是很有要求。根据规则流行街舞的队员在训练时应更注重自身音乐方面的提升去,其次就是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有效控制不同的发力来表现出音乐的结构和风格。街舞啦啦操的音乐非常重要,它注重观众的感受,表现更多的是加油、呐喊、助威、带动氛围的青春气息。根据规则街舞啦啦操的队员在训练时除了表情和动作以外应该注重动作的发力以爆发力和控制力为主更有效。

从难度技巧的规则发现流行街舞的难度技巧规则是以复杂组合的编舞、多种不同的舞蹈风格、尝试并完成高难度配合动作为鼓励项目,但是禁止过度的使用危险动作。在流行街舞中队员应该尝试多种风格舞蹈,并学习不同的难度技巧,多注重和队友的配合,散发思维去创造更多复杂具有创意性配合度高的舞蹈组合动作。街舞啦啦操则是以安全为主,较多的提到关节不落地、高度控制等在没有损伤的情况下完成难度,街舞啦啦操的队员在训练时要更注重选择难度训练的技巧动作,不选择膝盖、大腿、背面、俯面、或分腿姿势下落的技巧。

在舞蹈风格的规则中发现流行街舞以多种舞蹈风格为主体现了它舞蹈的多样性且需要清晰舞蹈风格,流行街舞的训练需要练习多种舞种并能够清晰的跳出舞种的风格特点让人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舞种。街舞啦啦操的规则注重在正确各部位的定位,主要以hiphop为主律动性较强,框架感更高,街舞啦啦操的训练需要多练习律动及框架和身体各部位清晰的定位。

表3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规则对比

音乐 难度技巧 舞蹈风格
流行街舞 (1)表演和编舞应融入配乐节奏与音乐运用以及大型团体组各个成员与音乐的同步能力。在音乐中间插入的无声片段,并配合模拟声效(比如跺脚,拍手,人声等)进行舞蹈表演动作也被视为乐感性质的表演,不会影响到评分。

(2)节拍技术/切分音法齐舞舞蹈动作必须诠释出音乐的结构和风格,比如在音乐节奏变化上用单拍,双拍,半拍,切分音拍来强调强拍,弱拍,拍速,以及重音。

(3)舞蹈动作和音乐要相呼应,舞蹈节奏恰当的配合音乐的每个节奏点,并用清晰的乐句来构成齐舞的编排。

  1. 在齐舞过程中展现多样街舞风格的表现力。
  2. 团体中有几位成员尝试并成功完成了复杂组合的编舞。
  3. 有几位成员展示了多种不同的舞蹈风格,和掌握街舞的起源和基础的演绎能力。(如当团体全体或大部分成员尝试并完成高难度配合动作将会额外考虑给予加分。)
  4. 禁止过度利用欢呼,体操和杂技表演动作或过度使用的危险动作
  1. 每个大型团体齐舞比赛中必须“清晰的展现出”三种以上的街头舞蹈风格来获得最高1分或10%的得分;
  2. 每个大型团体“清晰的展现出“两种街头舞蹈风格将获得0.5分;每个大型团体“清晰的展现出“一种街头舞蹈风格将获得0.25分。

(3)大型团体组应在赛事提供的街舞风格列表中尽可能选择适合自己团体的街舞风格,不建议大量使用同种类型的舞步或样式。通过手臂,腿部,和身体动作在舞蹈编排中展现出不同的舞蹈风格元素。

街舞啦啦操(1)必须确保比赛音乐中的歌词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观众;

(2)每支队伍必须派一名教练或代表播放音乐,并由这个人负责把音乐带到播音台、播放和停止音乐;

(3)音乐必须刻在CD光盘上。我们建议参赛队伍携带备份音乐,以防放音设备无法读取CD。

(1)空中街头技巧属于街舞中的技巧动作,随着时间地推移发展,包括了髋部高于头的翻转或旋转;

(2)不允许采用体操技巧动作。禁止出现原地直体转体360°;

(3)街舞:允许髖部高于头的腾空技巧动作,但必须遵从下列要求:

a.无手支撑的技巧动作,不能超过转体360°;

b.只能双手支撑的翻腾动作,才能连续完成,但最多允许使用两个连接技巧动作;(例如:允许两个后手翻连接,无手支撑的髋部高于头的翻腾动作不能连接任何技巧动作或跳跃);

c.不允许出现两人同时越过或在另人之下完成髖部高于头的翻勝动作。

(4)掉落一运动员经由空中动作,以非手、脚的身体其他部位落地,但没有承担其第一承载重量,而是用手、脚承担其第一承載重量是允许的。但要遵循以下要求:

a.掉落不允许以膝盖、大腿、背面、俯面、或分腿姿势下落,除非在下落过程中,手部或脚部足部先落地;

b.允许出现用肩部或坐姿的下落。运动员身体高度不得超过髖部位置;

c.允许以正面向前跳跃下落至俯卧撑姿勢与地面接触(如:飞鼠或X)。可以在下落成推起姿势后,加入跳跃动作。

(5)在手持道具时,不允许出现有支撑的髖部高于头的翻腾动作。例外:允许出现前、后滚翻。

手臂、躯干、臀部、手、脚的正确定位,身体在hiphop风格执行时的控制:tutting、popping/locking/waving/lyrical等

4.3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方式

4.3.1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的侧重点

通过表4发现流行街舞队员和街舞啦啦操的队员侧重点放在团体协作的选项更集中,其次编排也是认为较为重要的部分,然后是技术,所以队员训练时更注重队友之间的配合以及个人技术的练习。

表4 队员的训练中侧重点问卷调查表(N=21)

技术 团体协作 编排 娱乐要素
流行街舞

队员/人

1115122
%52.471.457.19.5
街舞啦啦操队员/人1020140
%47.695.266.70

在表5中发现教练侧重点放在编排的最多,说明教练在编排上花更多心思,在流行街舞的教练中更注重技术的发展而街舞啦啦操更注重团队协作。在训练时流行街舞更注重技术练习,街舞啦啦操更注重团队练习。其中还发现娱乐要素只有两名流行街舞的队员及一名教练选择,反映出了流行街舞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娱乐要素这一点。

表5 教练的训练中侧重点问卷调查表(N=9)

技术 团体协作 编排 娱乐要素
流行街舞

教练/人

5461
%55.644.466.711.1
街舞啦啦操

教练/人

3690
%33.366.71000

4.3.2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的发力方式和难度技巧

从表6和表7中发现流行街舞大部分认为音乐变化控制发力,街舞啦啦操大部分以爆发力为主训练。结合竞赛规则发现大部分的人训练的发力方式是正确的,流行街舞比赛更多要求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层次感所以在发力训练时需要根据音乐变化发力。街舞啦啦操比赛要求动作力度、空间、统一性所以通常以爆发力为主。

表6 队员训练中的发力方式问卷调查表(N=21)

根据音乐变化控制发力 以爆发力为主训练 全都发力
流行街舞

队员/人

1641
%76.2195
街舞啦啦操

队员/人

6132
%28.661.910

表7 教练训练中的发力方式问卷调查表(N=9)

根据音乐变化控制发力 以爆发力为主训练 全都发力
流行街舞

教练/人

621
%66.722.211.1
街舞啦啦操

教练/人

351
%33.355.611.1

从表8和表9中发现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队员及教练大部分都有膝盖落地的难度技巧,联系到竞赛规则,街舞啦啦操是不能有膝盖落地的难度技巧且虽然允许髖部高于头的腾空技巧动作,但必须遵从要求,是不可以在能完成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训练并加入参赛作品的。说明了在难度技巧的选择中街舞啦啦操的教练及队员仍缺乏学习。

表8 队员训练中是否有膝盖落地的难度技巧问卷调查(N=21)

没有 没有难度技巧
流行街舞

队员/人

1470
%66.733.30
街舞啦啦操

队员/人

1290
%57.142.90

表9 教练选择难度技巧的问卷调查(N=9)

能完成的情况下都可以 以膝盖下地不会选择 不用技巧难度
流行街舞

教练/人

900
%10000
街舞啦啦操

教练/人

630
%66.733.30

4.3.3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的其他内容

通过表10的问卷调查还发现两者在观众反应热烈程度在训练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练习对音乐不同层次把握也是大部分队员训练内容之一。多种舞种的练习也是每个队员对自己的要求,在自己水平相较差时都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表10 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训练方式影响其他的问卷调查(N=60)

现场观众的反应对队员心理状态是否有影响 音乐层次的把握对队员是都有影响 是否需要练习有种舞种
队员/人 36 6 40 2 37 5
% 85.71 14.29 95.24 4.76 88.1 11.9
教练/人 15 3 17 1 16 2
% 83.33 16.67 94.44 5.56 88.89 11.11

4.3.4 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的竞赛规则对训练方式的影响区别

从表11中发现队员和教练选择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竞赛规则对训练方式的影响区别最大的是舞蹈风格和难度技巧,竞赛规则的影响下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项目特点和精神上的不同所表达的舞蹈风格不同,表现出的难度技巧也不同。联系规则能发现两者虽然都有街舞二字但竞赛规则不同训练方式会有明显的不同。通过数据分析出了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大家对其区别都有差不多的基础认识,除了身体素质较少区别其他都有显著的不同。

表11 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的竞赛规则对训练方式的影响区别(N=60)

团队文化 发力方式 难度技巧 身体素质 表现力 舞蹈风格
队员/人 26 28 30 15 22 34
% 61.9 66.67 71.43 35.71 52.38 80.95
教练/人 12 12 15 10 11 16
% 66.67 66.67 83.33 55.56 61.11 88.89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通过研究发现了流行街舞的规则给参赛人员更多发挥空间。街舞啦啦操的规则则体现出啦啦操对规则的严谨性,完美的体现了街舞啦啦操的公平公正。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虽然都有街舞两个字但是在竞赛规则不同的情况下针对二者的训练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流行街舞和街舞啦啦操训练的侧重点都以团队协作、编排的创新和个人能力提升为主。流行街舞比赛更多要求用动作来表现音乐的层次感所以在发力训练时需要根据音乐变化发力。街舞啦啦操比赛要求动作力度、空间、统一性所以通常以爆发力为主。听众反应是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层次的音乐训练也是大多数团队成员的训练内容之一。 各种舞蹈练习也是每个队员对自己的要求,自己水平低的时候都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训练时更加注重舞蹈风格和难度技巧在二者中的区别。

通过调查问卷和与被调查人员交谈中发现丽水市参加流行街舞比赛的人在近年内才有所增加但水平还不够,很多人对竞赛规则还不够了解。大部分人还是不清楚娱乐要素这一评分点;以及难度技巧的选择中街舞啦啦操的教练及队员也并没有注意。说明了大部分还缺少系统的理论学习,不够充分了解各自的竞赛规则。

5.2 建议

流行街舞的队员在训练时应更注重自身音乐方面的提升去,其次就是提升自身身体素质有效控制不同的发力来表现出音乐的结构和风格。街舞啦啦操的队员在训练时除了表情和动作以外应该注重动作的发力以爆发力和控制力为主更有效。在流行街舞中队员应该尝试多种风格舞蹈,并学习不同的难度技巧,多注重和队友的配合,散发思维去创造更多复杂具有创意性配合度高的舞蹈组合动作。街舞啦啦操的队员在训练时要更注重选择难度训练的技巧动作,不选择膝盖、大腿、背面、俯面、或分腿姿势下落的技巧流行街舞的训练需要练习多种舞种并能够清晰的跳出舞种的风格特点让人一眼就知道是什么舞街舞啦啦操的训练需要多练习律动及框架和身体各部位清晰的定位。另外需要多开展学习文化、规则、赛事规程等,加强自身的理论知识,更有效提高训练质量。

街舞曾经被人认为是不够端庄,不够正统又喧哗张扬的舞种,被认为是一种边缘化的舞种。作为西方文化的“舶来品”,嘻哈经历了一个被公众接受,作为一种理性形式的过程。 此外,在缺乏中国文化深厚土壤的情况下,对嘻哈舞的理解经历了从最初的服饰、言语、行为模仿到对嘻哈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些谈何容易,所以建议在训练时不仅仅是注重在技能发展更多需要文化的正确引导这样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才不会与街舞理念相冲突,还可以为街舞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和灵感。

参考文献

[1]王莎莉. 街舞文化的流行与发展研究[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10):177-178.

[2]马鸿韬. 啦啦操运动概述[J]. 中国学校体育, 2016(1):2-2.

[3]王芳. 竞赛规则视角下的舞蹈啦啦操编排探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54):178-181.

[4]徐宝丰. 啦啦操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9(03):33-34.

[5]孙玉芹 时洪举 王汝尧 马鲁生. CUBA啦啦队与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J]. 科技信息, 2010(28):438-438.

[6]桑小林 葛菁. 高校街舞啦啦操的推广与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2):2-2.

[7]石晶.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街舞教学中的应用[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07):19-20.

[8]吕中凡 史鹏. 街舞比赛评分指标探析及数学模型的构建研究[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8(08):59-65.

[9]沈桃淑 陈娟娟. 啦啦操对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9):2-2.

[10]朱碧波. 中小学啦啦操队的建立与训练经验思考——以南京市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 2018(27):101-102.

[11]周娴. 我国啦啦操竞赛规则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J]. 运动, 2019(04):29-31.

[12]王怡譞. 网络综艺选秀对比分析——以《这就是街舞》和《热血街舞团》为例[J]. 传播力研究, 2018(26):7-8.

[13]李波. 浅谈街舞健身操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影响[J]. 辽宁高职学报, 2006(06):159-160.

[14]陈绿波. 啦啦操文化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效应[J]. 科技展望, 2014(24):272-272.

[15]彭媛. 郑州市街舞运动发展现状研究[J]. 福建茶叶, 2019(01):279-280.

[16]杨敏. 开发我国啦啦操竞赛市场的可行性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22):273-273.

[17]刘琳. 流行街舞与健身街舞比较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 2015(02):60-63.

[18]杨乙元. 瑜伽与街舞健身功能的比较研究[J]. 才智, 2014(10):277-277.

附录

调查问券

队员:

一、是否了解过竞赛规则?

是否

二、了解了规则后您认为训练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哪一方面?

技术;团体协作;编排;娱乐要素;

三、现场观众的反应是否对您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影响?

是否

四、是否在训练中练习听一首歌当中不同层次的变化?

是否

五、您认为这个项目的特点及精神是什么样的?

独有风格、竞争精神提振士气、振奋精神其他

六、训练时是否有多种舞种练习?

是否

七、当你在队里属于较差队员时,是否会更加努力追赶较好队员?

是否我是较好队员

八、您在训练技巧难度时会有膝盖落地的难度吗?

有没有没有技巧难度

九、训练动作力度的方式是

根据音乐变化控制发力;以爆发力为主训练;全都发力

教练:

一、是否了解过竞赛规则?

是否

二、针对规则您会把训练的侧重点放在哪一方面?

技术;团体协作;编排;娱乐要素;

三、现场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是否会成为训练练习的一项?

是否

四、练习一首歌当中不同层次乐感是否会成为训练练习的一项?

是否

五、您认为这个项目的特点及精神是什么样的?

1. 独有风格、竞争精神

2. 提振士气、振奋精神

3. 其他

六、训练会是否有多种舞种练习?

是否

七、训练时是否会对较差队员要求更高,对较好队员放松?

1.对较差队员要求更高,对较好队员放松;

2.对较差队员要求不高,对较好队员要求高;

3.都一样训练

八、选择队员训练的技巧难度是根据:

能完成的情况下都可以;以膝盖落地的不会选择;不用技巧难度

九、训练动作力度的方式是

根据音乐变化控制发力;以爆发力为主训练;全都发力

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方式的影响

竞赛规则对流行街舞与街舞啦啦操训练方式的影响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12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6853.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11日
Next 2023年4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