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中国的社会经济体系下,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然而,在其高速发展的背后却缺乏专业的理论给予完善的指导。因此,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滋生出各种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尤其成为房地产企业面临高负债风险的重要原因。一旦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房地产企业便会陷入资金的困境。而本文则通过研究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对各种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资本结构和企业风险之间的关系。在实证方面,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恒大地产”为对象,结合我国当下房地产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与压力,进而探讨影响房地产公司资本结构的各项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由此导致的种种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实现房地产企业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融资;融资方式
引言
房地产行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融资方式可供企业选择。由于融资方式的不同,在融资机制、成本、风险、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反映了选择融资方式的重要性。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会对企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效率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 房地产企业融资概述
房地产企业融资指的是发生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流通以及消费的整个过程之中,以货币流通或者信用渠道作为主要方式,以筹资、融资以及相关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金融活动。关于此,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宏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融资包含的主要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以及资金清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从微观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是房地产企业以及房地产项目两项内容或直接或间接的总和,而其具体包括房地产信贷以及资本市场融资这两方面的内容。在市场经济发展稳健的当今社会,我国对于房地产企业融资的行为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规定。在21世纪的市场之下,房地产企业若想获得新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其融资的渠道则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房地产企业融资的现状却让人大失所望。根据调查,2019年前九个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累计达130571亿元,同比增长7.1%,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19689亿元,增长9.1%;利用外资104亿元,增长1.4倍;自筹资金42024亿元,增长3.5%;定金及预收款43877亿元,增长9.0%;个人按揭贷款19900亿元,增长13.6%。然而,作为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却呈现出持续走低的态势,截至2019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4.6%,较之前下降9.9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房地产信托是房企前段融资的重要工具,而 2019年6月之后对地产信托多方的调控,致使信托规模明显收缩。2019 年上半年,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规模达5363 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2019年一季度募集规模为 2685 亿元,同比增长 12%;2019年二季度募集规模较一季度基本持平为2679亿元,同比下降4%;5月份后整体发行规模明显收缩,7月募集规模收缩至 352 亿元,达到近3 年低位,同比下降 41%。由此可见,虽然当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到位资金在总体上比较高,然而其融资却呈现出持续偏紧的状态;同时,融资困难、融资方式单一化的问题依旧普遍存在,并且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掣肘。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探索我国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分析其存在的利弊,进而研究风险防范的措施则十分必要。
2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
2.1银行信贷
银行贷款作为最简单的融资方式,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在我国,各大银行所办理的贷款一般可以被划分为抵押贷款和商业贷款两种。在房地产企业前期的开发阶段中,多采用土地以及在建工程抵押开发贷的融资方式。而在房地产企业开始预售之后,便可以通过按揭贷款来进一步缓解银行贷款的压力。
与其它融资方式相比较,银行贷款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利息等方面。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最符合融资目的的融资方式无疑是银行贷款。因此,在实际中银行贷款也的确成为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普遍选择的一种方式。
然而,在我国XX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的当下,银行贷款的难度开始逐渐变大,银行贷款对房地产行业的偏向性特点也逐渐消逝。在这种紧迫的背景下,寻求其他的融资方式,从而替代银行贷款则是当前房地产行业需要寻找的新出路。
2.2上市融资
一直以来,上市融资都是大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所钟爱的一种方式。诸多大型的房地产企业都会通过上市并发行股票的方式来吸引社会资金。上市融资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快地为企业获取大量的资金流。然而,由于当下股票市场的监管日益严格,房地产上市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严苛。另一方面,上市融资针对的对象只有大型的房地产企业,至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一般情况下由于其自身实力的缺乏而很难上市。上市对于企业而言并非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股票市场不得不说的一大问题就是其存在的极大不确定性。房地产企业所选择的融资方式必然是期望其能够稳健。而对于上市这种自身存在极大风险的融资方式,房地产企业在进行选择之时都会进行诸多考量。
2.3 房地产信托
信托基金融资是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融资界的后起之秀。房地产信托将社会上多个投资者所投资的不等额资金集中在一起,并进一步通过信托机构对其进行打理。这种融资方式对企业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其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房地产信托也存在其自身的弊病,信托基金的投资定位十分明确,对于那些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型规模企业,信托基金融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对于小型企业来说并非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尤为重要的是,房地产信托相比较于其它融资方式而言,其对风险的承担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对处于发展中、并具备一定承担风险能力的中型企业而言,房地产信托确实存在独特的利好。然而对于小型企业而言,由于正处于发展初期,自身的发展规划和体制都不够完备,同时其承担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具备高额盈利手段的小型企业而言,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不会考虑房地产信托这种风险较大的方式。
2.4 债券融资
债券融资是短期融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其具备很强的短期资金筹集的能力,这种利好是其它融资方式难以实现的,同时债券融资相比较于其它融资方式而言,其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较小,所需要融资的成本也较低。只要能在规定日期连本带利归还即可。但另一方面,债券融资也规定了一定的时效性,一旦规定的日期到了,便需要连本带利地归还资金。这种融资方式是可以解决房地产企业在短期内融资困难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对房地产企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财务杠杆效应的影响下,债券融资不失为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一个好的方式和手段。
债券融资在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难的背景下,无异于提供了一剂灵药。然而其也并非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房地产企业在考虑进行债券融资时,必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现状以及各方面的实力,尤其是在偿还债务方面的能力问题。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之后,综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债券融资的选择,才能够保证其效益的最大化,也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因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风险。
在对上述融资方式进行综合考虑之下发现,各种融资方式都存在自身的利弊,并且所适合和偏向的企业类型都不一样。因此,对企业而言,在进行融资行为的时候,一定要从自身的角度进行考虑,从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进行盲目融资。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各企业所选择的方式,然而在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难免也会成为企业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对企业而言,根据各种融资方式的特点,扬长避短,进而勾画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融资结构,对各种融资方式的长处进行充分的研讨和发挥,才能够实现利益上的最大化。
3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现状与存在问题—以恒大地产为例
3.1恒大简介
中国恒大集团下属控股企业众多,其中恒大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个,同时也是恒大集团地产业务的主要成份。恒大集团的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其总资产高达万亿,跻身世界前五百强企业集团。恒大集团的年销量超4000亿元,其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地产、健康、旅游、金融等领域都是恒大集团旗下产业。而恒大地产一直以来也在全国的地产行业中起着表率的作用,在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恒大地产创立的初期,既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缺乏一定的土地储备,因此当时恒大地产的企业规模很小,其融资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所幸在当时的背景下,向银行贷款的信贷条件是比较宽松的,在这种政策的支持之下,恒大集团开始得到发展。而随着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一系列政策,恒大逐步摆脱了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方式,进而朝着融资方式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下,恒大集团通过私募融资、香港交易所上市融资以及房地产信托融资等各种方式的结合,实现了融资方式的多元化。
3.2融资方式分析
3.2.1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在恒大地产成立初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政策较为宽松的社会背景下,恒大地产通过银行信贷的方式实现了企业的起步与发展。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是房地产行业最主要且最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主要融资的渠道。同时,房地产贷款业务也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项资产业务。
在恒大地产起步初期,XX对此政策较为宽松,大有推动房地产发展的意图,因此恒大地产从银行获得贷款较为容易。在房地产市场行情较好的情况下,房屋出售的比率也比较高,因此房屋在银行看来是优质的资产抵押物,而银行业十分乐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房地产的市场,而恒大地产集团便通过这种方式在其成立初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然而,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如果过多的资金都是由银行体系提供的,便会使企业面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旦在金融不利的情况下,企业便会陷入被动,同时银行由于过度聚集房地产行业,也会面临极大的风险。这些对银行的发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甚至会增加银行经济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银行融资政策的进一步限制,恒大也开始逐渐摆脱了这种传统的融资方式。虽然银行融资依旧是恒大众多融资方式之一,但已经不是其唯一的融资方式,反之,恒大开始开拓更多的融资方式,来推动自身企业进一步的扩大与发展。
3.2.2房地产信托
房地产信托也是恒大集团融资方式中重要的一种。恒大地产集团开发商通过实施信托计划,依托相对而言较为权威的信托公司,在公司专业理财优势的帮助下,将多个指定管理的开发项目的信托资金进行集合,从而形成一个优质的资金组合,从而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收益。通过信托公司所获得的收益,一般而言是更加安全和稳定的,因此也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渠道。
然而,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两极分化情况严重的当下,一些资质较好的大型大地产企业拥有相对而言更加充裕的资金,因此其融资的成本是很低的,故对于信托融资的需求也是很低的。而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而言,尽管他们的资金缺口比较大,但经营所面临的风险相对而言也比较高,因此,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内部的风险防控,信托机构一般会选择尽可能的规避中小型企业。
房地产信托作为房地产行业融资的一项渠道,其发展也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在2010年,房地产信托增长的速度十分迅猛,甚至在2013年我国的房地产信托的存量规模超过了万亿元。然而,在2014年之后,随着中央银行的多次降准降息,房地产信托的收益率也随之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去库存政策的影响之下,房地产企业筹资的成本开始逐年下降,而房地产信托这种筹资成本较高的房地产信托的规模则因此不断缩减。而恒大作为国内较大规模的房地产集团,其对于房地产信托这种融资方式的需求也随之减少,不再是恒大所倾向的一种融资方式。
3.2.3债券融资
房地产企业的债券融资是信用债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其主要是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等。而债券融资在恒大地产融资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历经了四个阶段,到当下债券融资发展的状况形势回暖。
在2014年以前,国家对房地产的管控是十分严格的,因此其信用债的发行量也是很少的。在当时,房地产企业全国每年的发行量不得高于500亿元,这样的数字是完全无法满足开发商需求的。而随着国家对债券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到了后期,债券的发行额增加到了1792亿元,相比之下增长了4.5倍。同时,在2015年,证监会对于公司债发行的条件进行了更新,进一步放宽了其要求,使得企业信用债的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张,发行额度达到了6125亿元,增长了2.4倍。
在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放松的背景之下,债券的融资开始进一步回温,也给了房地产企业新的发展空间。就在这种背景下,信用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在2016年,房地产企业信用债的发行额度直接飙升至1.06万亿元,创下历史性的高度。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开始进一步限制公司债券的发行,从而改善这种债券数量暴增的现象。在这种监管渐趋严格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债券发展的速度开始变慢,到2017年发行额降低到了3808亿元,和之前相比减少了64%。
2018年以来,由于受到“非标转标”的社会影响,债券融资的规模不断扩大。XX对债券的发行主体进行了分类监管,优质的房地产企业则具备发行的优势。据统计,2018年以来,非标转标和租赁住房专项债影响下,房企信用债发行规模回升,上半年发行2299亿,比2017年下半年增长43%,在这种背景下,整个房地产企业,也在政策偏向的情况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3.2.4永续债
2013年,永续债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在当时永续债的概念刚刚在大陆传播开来的时候,大多数公司都对此一无所知。在房地产行业中,发行永续债的企业更加少之又少。而中国恒大便是第一批使用永续债进行融资的房地产企业,早在2013年,中国恒大就已经开始发行永续债进行融资,在此之后,其永续债发行的数量逐年增长。同时,在这之后的三年间,恒大集团发行的永续债规模大大超过了其他的房地产公司,其总量更是在行业内占据第一。
在2017年,中国恒大完成了永续债的一系列赎回操作,对手中持有的全部永续债进行了一次性地清空,从而极高的提高公司的价值。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其业务增长的同时必然要求在资金上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而融资规模以及融资的成本则是十分重要的。永续债的发行,一方面可以避免由股权融资导致的对公司项目股权的稀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公司账面上的资产负债率不会大幅提升,并且进而会为后续的银行贷款融资留下一定空间。因此,在恒大的融资发展过程中,永续债也是其不得不提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恒大集团对永续债的发行和使用无疑是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典型范例。
3.2.5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在恒大集团的融资方式中所占据的比重相对而言是有所攀升的,其随着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而有所改变。在2010年恒大股权融资的成本比率是2.5%,而到了2018年则上升到了3.0%。
房地产企业通过上市的方式可以募集大量的资金,从而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房地产企业上市以后,可以通过定向或者非定向增发股票并进行配股,这样便可以极大地提供房地产企业在融资上的主动性。同时,上市融资在降低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可以很好地降低公司的财务压力和融资所需要的成本。
然而,股权融资最大的缺陷则在于上市融资必须让渡公司的股权,这意味着原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将会得到稀释,由此导致公司在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是十分严重的。对于恒大集团而言,股权的稀释对公司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恒大集团在采取股权融资这种可能会给公司股权造成一定稀释的融资方式时,也进行了一定的考量。在当下,对于恒大集团而言,最主要的两种融资手段便是银行贷款融资和股权融资。
3.3存在问题
3.3.1 缺乏融资决策体系
在当前情况下,恒大房地产融资管理的事宜主要是由集团内财务部进行管理负责的。具体而言,在恒大房地产公司内部,由财务部制定融资计划,进而由董事会对该项融资计划进行审批,从而实现其融资决策。
这种融资决策体系在当下略显单一,而单一性的管理办法往往伴随着极大的不合理性。对融资行为而言,其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财务部的日常工作,同时更加需要公司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是用来给企业内各个部门进行生产活动的,因此其他部门在这个过程中也应当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于一个健全的融资体系而言,唯有在公司内部各个部门都参与其中,互相配合、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在管理融资成本的过程中采取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案。
然而,在当前恒大地产集团内部,融资决策体系在整个决策体系中处于缺位的状态,这种融资决策体系的缺乏难免会成为恒大地产集团在融资事宜上的短板与弊病。另一方面,恒大地产集团对融资行为并没有配套完善的监管体系,这种监管体系上的缺乏无疑将会给恒大地产集团的融资行为带来很多风险,无法保证其一帆风顺。
因此,对于恒大地产集团而言,融资决策体系的缺乏是其当下问题解决的重中之重,而这其中,进一步完善其融资体系,使得各个部门在其中通力配合,并配套以完善的监管体系行为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2 融资渠道较窄,成本较高
在当下恒大公司所有的融资手段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股权融资和银行贷款两种。银行贷款融资作为传统意义上主要的融资方式,在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行为中一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股权融资也是恒大集团所偏向于采取的一种融资方式。除了这两种融资方式以外,其它的融资方式所占比重都较小。
在这种体制之下,恒大地产集团的融资渠道相对而言比较狭窄,同时这种狭窄的融资渠道进而导致其融资成本的进一步攀升,从而对集团内部十分不利,会极大地增加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这对于恒大房地产集团的企业发展将会起到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在XX对房地产企业进一步进行融资管控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恒大集团所面临的融资成本也随之进一步增加,从而会到导致企业在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这一对矛盾之间发生融资结构性失衡。
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过高给恒大企业发展带来的问题绝不仅仅存在于表面,从更深层次的意义而言,一旦企业融资的结构性失衡发生,其进而将面临的便是企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从而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更为严重的风险。因此,对于恒大房地产企业而言,拓宽其融资渠道,改善融资成本过高的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3.3.3 短期偿债能力降低,资产负债率高
根据恒大集团于2018年公布的财务报表,整个恒大房地产企业的流动资产总数为1.58万亿元,而另一方面其流动负债的总额度则是1.16万亿元。通过进一步计算,不难发现,恒大集团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的流动比率是1.36,而这项数值充分说明了恒大房地产企业的变现能力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同时,根据报表显示,恒大地产集团的现金以及现金等值物同比例减少了14.9%,货币资金在恒大的减少,充分印证了恒大地产集团在短期偿还债务能力上的弱化。
同时,恒大集团还面临着资产负债率较高的问题。用恒大企业的期末负债值总额除以恒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可计算得出其资产负债率。根据计算得知,恒大地产在2014—2018年间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左右,这样的资产负债数字是远高于房地产行业平均值的。由此可见,在恒大地产集团内部,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资本负债比重的攀升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恒大集团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债权人所提供的资金安全度相对而言较低,进而会导致在恒大集团内部财务危机的爆发,一旦发生财务危机,恒大地产企业将会陷入十分严重的财务困境,进而会对恒大企业的信誉度以及筹集资金的能力大打折扣。
短期偿还债务能力的降低以及资产负债率高无疑是恒大地产集团的硬伤问题,若这两个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恒大集团将持续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资金危机问题,这对于恒大企业的发展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其导致的损失将会是不可估量的。
4对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建议
4.1 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决策分析
在当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正朝着越来越正规的方向发展,其涉及到的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广泛,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进和自身的进步,房地产企业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地改善和提升。在房地产企业的整个发展轨道上,其经历了由主要依靠国家扶持到以自身发展为主的过渡。在房地产企业起步之初,国家和XX的政策扶持是其发展的助力,而随着今年政策的改变,房地产行业想要实现发展,仅依靠政策扶持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调节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开始逐渐转变为自发调节的方式。
在近几年来,房地产的价格以持续上涨的趋势不断攀升,这背后所体现的便是房地产企业对资金需求量上的进一步扩大。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要加强其融资决策上的能力,进而提升其项目融资的水平,同时有效地规避和控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科学的融资决策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在企业的所有投资项目之中都应当有所体现。企业需要通过一套合理完整的体系,进而对企业可能面临的融资问题和债务风险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对各项融资方式和渠道进行综合分析与考量,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制定明确的企业融资方案,通过综合考虑与分析企业的融资能力和途径,才能实现企业融资风险的进一步降低。
4.2 在保持良好银企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
通过对恒大集团的融资方式进行分析,发现恒大集团的融资渠道以债券融资、股权融资和信贷融资为主,其它融资方式为辅。虽然在一定意义上拓宽了融资渠道,但是并没有实现融资方式的多元化,同时对于融资者的融资组合而言,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不仅仅是一项理论,更加要在实际过程中发挥指导性的意义。因此,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方式,从而构建起一个包含内容广泛的融资组合,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是十分重要的措施。
首先,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进行项目融资的时候必须要树立起多元化融资的理念,进而开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规避企业单一化融资方式带来的风险,降低企业融资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很大地提升企业的融资效率。
其次,房地产企业要想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获取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可以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来进行。对于房地产上市公司而言,发行股票进而获得企业发展资金是确实可行且十分有用的,股权融资的方式可以帮助企业直接有效地获取其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此外,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还可以考虑公司债券的发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银行贷款这一种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其长期发展对资金方面的要求,因此,发行公司债券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发行公司债券从而筹集建设资金的方案,相对于其它融资方式而言是更加稳定的,同时也可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房地产企业想要实现融资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便一定要打破传统的银行信贷现象,也只有这样,房地产企业才能在融资的过程中,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之维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也只有做到这一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上升,促使企业稳定持久的发展。
4.3 提高公司偿债能力以及降低资产负债率
房地产业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债务偿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要想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就需要从现金流量和公司盈利能力两方面入手,在保持公司现金流量充足稳定的前提下增强公司实力,提高其盈利能力是房地产公司发展的题中之意。一方面,要想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可用性和流动性,则需要进一步资金管理和控制规模,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调整资本结构,规避偿还风险等实现;另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对企业各方面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会使得企业资金流动量的变大,从而进一步稳固其资本结构,这会在无形中增加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因此,科学的管理企业,在企业的偿付能力和盈利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过高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严重的,这些影响体现在公司资金、以及公司从银行等渠道进行融资的能力等各个方面。因此,为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可以对自身的财务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增长,进而达到企业均衡的目的。具体而言,企业可以对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使用,从而使资源在各个方面都充分发挥其效用,这便可以很好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增加资本积累也是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一个有效措施,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很好地实现公司资产负债率的降低。公司偿债能力和资产负债率是直观体现公司融资能力的数值,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提高其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而降低资产的负债率对于实现其进一步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4.4 建立良好的公司声誉
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获取更好的企业环境,其信誉度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信誉度的提升对于企业各项筹资工作的开展,提高筹资工作的效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而言,其庞大而复杂的特点要求必须建立起完善而健全的管理机制。在这种健全的机制之下,房地产企业才能够进一步加强对人员和机构的管控力度,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信誉度。
当房地产企业内部建立起了完善的治理机制,其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公司的财务信息将会更加真实可靠,从而在内部监督机制的作用下,可以更好地提升房地产企业传递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其次,企业信誉度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随着其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影响力的提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恒大地产集团内部建立起健全的治理机制,从而提升企业的信誉度,这样才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融资能力,企业信誉度的提升为企业的成功融资以及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保障。
5结论
房地产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具备开发资金需求量巨大、内生性的融资较为贫乏的特点,同时,其对外部融资的依赖性十分强。因此,唯有具备充足的资金储备,才能够在经济社会中谋得一席之地。因此,市场融资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近年来随着XX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介入不断加强,一系列管控房地产发展的政策都陆续出台。在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便需要拓展其融资方式,实现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进而降低其融资风险和成本,并且通过构建合理的融资组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
本文通过对恒大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进行探讨,进而研究其存在的弊病,并针对各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然而,恒大地产只是我国众多房地产企业中的一个,通过恒大地产存在的问题,进而类推至我国房地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整个房地产企业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找到新的道路,实现房地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本文提出通过加强房地产企业融资决策分析、探索“多元化”融资方式并实现合理的融资组合、提高公司偿债能力以及降低资产负债率以及建立良好的公司声誉这四项措施,实现企业在融资方式上的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同时,在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自身也应该将自身情况和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结合在一起,通过制定与企业相符合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房地产企业更加稳定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英.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8-9.
[2]李瑞.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贷款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20(08):242-243.
[3]曾燕.房地产企业融资策略和融资风险控制分析[J].财富时代,2020(01):128+130.
[4]方永晟.房地产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20(02):78-79.
[5]华莎.房地产融资方式探讨[J].中国市场,2020(01):80-81.
[6]陈海权.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浅析——以恒大地产集团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07):28-29.
[7]陈铭翰.恒大集团永续债融资的案例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9.
[8]薄庚申.恒大房地产融资成本控制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9]汤烨奇.再论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中外企业家,2019(29):24-26.
[10]陈立.浅析房地产业融资的困境及出路[J].现代商业,2019(27):150-151.
[11]袁琳.房地产公司融资策略优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7):117-118.
[12]朱宏达.永续债对房地产公司财务效应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13]许瑞芬.新形势下房地产企业投融资方式的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8(20):138.
[14]王薇.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15]李化俊.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08):197-198.
[16]田超.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7(21):80+82.
[17]李同.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方式的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
[18]岳会玉,王朋艳.房地产企业多元化融资方式研究——以万科地产为例[J].河北企业,2017(10):82-83.
[19]胡启昕.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山西农经,2016(04):75.
[20]Hongen Guan. Financing Risk of Real Estate Enterprises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J].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2019,07(04).
[21]Chijoo Lee. Financing method for real estate and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using Markowitz’s portfolio selection model and the Monte Carlo simulation[J]. Emerald Publishing Limited,2019,26(9).
[22]Tingting Wu. Analysis of Financing Plan f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Project[J]. 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2019,7(3).
[23] Guo-Xin WEI. Research on the Financing Strategy of Real Estat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P]. DEStech Transactions on Soci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 Science,201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28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