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

唐山皮影戏又称“滦州皮影、乐亭皮影、驴皮影”,它是我国最有影响的皮影戏戏曲种类之一,也是我国著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初创于明代初期,流行于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论述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阐述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形成和

  绪论

  唐山皮影戏是影戏的一种,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戏曲艺术。它综合了多种民间表演技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是我国非常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唐山皮影戏绵延生息,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并产生了各种不同风格的皮影戏分支,其中河北地区的唐山皮影戏尤以“滦县”一带发展最为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欣赏水平的转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唐山皮影戏”正在接受时代的考验,并呈现出整体衰退的迹象,甚至面临濒临失传的地步,有的已经名存实亡,成了博物馆艺术。与此相比“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虽然路途艰难,但仍在继续前行,虽说不上生机勃勃,但仍充满活力。
  为了研究《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笔者通过走访滦县皮影戏剧团、皮影戏传承人,以及采访滦州古城旅游景区的唐山皮影戏,并结合民间艺人与学术界各位前辈们所表述的一些关于“唐山皮影戏的文化历史、发展现状、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一些观点与建议,得出结论。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唐山皮影戏”,了解“唐山皮影戏”,让唐山皮影戏在迅速崛起的滦县县城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作为一个滦县人,我有这样的义务,更有这样的责任。

  一唐山皮影戏

  (一)唐山皮影戏的历史

  唐山皮影戏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1],是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民间戏曲艺术,被当今世界公认为“电影鼻祖”。据史料记载,它发源于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由当地艺人黄素质发明,盛行于滦县、乐亭一带,故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近代发展多有创新,影响较广,所以得名为“唐山影”。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文明长河中,唐山皮影戏在风雨中不断前行,绵延生息,已经遍及大半个中国,并受各地地域环境、风俗习惯、语言方式以及各种不同地域、风土人情的影响,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皮影戏分支。如河北的滦州影,唐剧,辽南戏,黄龙戏等多种。
  其中在迅速发展的新世纪,文化迅速交融的今天,唐山皮影戏的发展尤以“滦县”一带最为突出,虽说够不上生机勃勃,但仍充满活力。

  (二)唐山皮影戏的发展

  唐山皮影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历史上以演唱为主,有“无唱不成影”的说法。唐山皮影戏在悠久历史的打磨下,声腔打造到几近完美的地步,不仅腔调优美,韵味独特,功能多样,而且以个人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群众的心灵中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有“绕梁三日而不绝”的美誉,从而形成了流派纷呈的繁荣景象。
  数百年来,在许多皮影艺人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留下了数百部皮影戏经典之作,甚至有影匠们说“打一辈子鱼报不全鱼名,唱一辈子影说不清影卷名”的说法。传统的皮影影卷涉猎历史故事、人物传奇故事、抗日战争故事等方面极广,剧目贴近时代,很受观众喜爱。
  皮影戏从产生到现在一直坚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在文化日益交融,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坚持生存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不同的时代给求新求变的唐山皮影戏注入了新的生机,艺术创新形式也更加突出。如:延续几百年只有男人登台唱影的传统被打破,女人开始登上影戏舞台;唐山皮影戏的影人也不再是只有6寸或7寸大的影人,而是采用放大版的影人来吸引更多的观众;影人的造型也更贴近现实,不在是单调无味的影人装扮;皮影制作材料也由驴皮雕刻改为赛璐板彩绘等方面的新颖创新。
  但以上三个方面都是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发展较好的一面,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唐山皮影戏也正在接受时代的考验,其整体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二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

  (一)唐山皮影戏与滦县地理区域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滦县的地理环境也是如此。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正说明了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滦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滦河西岸,东与卢龙、昌黎隔滦河相望,南和滦南县相接。其地处交通要塞,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
  唐山皮影戏有着“冀东三支花”之一的美誉。几千年来,唐山皮影戏在滦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打磨与考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皮影戏剧团与皮影戏剧本。其中滦县优越的地理位置对中国传统文化“唐山皮影”的延续发展、多样性变化、开放性程度等方面都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其中在滦县较著名的唐山皮影戏剧团有:滦县皮影团、滦州民影班等。这些因素都对唐山皮影戏在滦县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自然条件。
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
  图2-1滦县唐山皮影戏影人

  (二)唐山皮影戏与滦县区域人文环境

  滦县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底蕴非常丰富。据著名历史学家张忠培考证,燕山南北为华夏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从古代走到近代,这里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民国时期,这里爆发过著名的滦州起义、开滦大罢工。抗日战争时期,宋哲元率领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燕塞名关迁西喜峰口抗击日本侵略者,谱写了《大刀进行曲》的光辉乐章。现代社会中的滦县更是人才辈出。
  滦县优秀的人文文化环境从始至今一直熏陶着唐山皮影戏在滦县的发展,为唐山皮影戏的发展祭奠下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同时,唐山皮影戏在滦县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经典曲目,较为著名的有:《松棚会》、《大金牌》、《四平山》、《薛礼征东》等,这些因素都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文化环境。

  (三)唐山皮影戏与滦县区域商业环境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化日渐加速,滦县也正处在特殊的转型阶段。力求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其中,对唐山皮影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与传承就成为了滦县抢救传统文化资源的对象,寻找城市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从目前滦县商业的发展形势来看,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也迅速转变发展形式。如:在滦州古城旅游景区把影人作为纪念品销售;开设经典影人展览馆;皮影戏艺人现场表演皮影技艺等形式,让更多的人认识“唐山皮影戏”了解“唐山皮影戏”。
  滦县良好的商业环境,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商业发展条件。从古至今唐山皮影戏也随着滦县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不同风格的伴奏乐器大量进入滦县,如,武场的:底鼓,板堂鼓,大锣等;文场的:四弦,三弦,二胡,扬琴等。这些因素都为唐山皮影戏在迅速转型的滦县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三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唐山皮影戏的发展前景

  在唐山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滦县文化始终演绎着独特的角色。唐山皮影色彩艳丽,人物种类繁多,做工精细唯美,唱腔独具特色,成为了滦县传统文化中难能可贵的经典之作。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电视、网络等文化娱乐形式的不断普及,使人们的欣赏习惯和欣赏观念发生了很大的的转变。以前观看唐山皮影戏的观众几乎场场爆满,但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多元化,唐山皮影戏的盛况已不复存在,如:新一代年轻人对唐山皮影戏的认识、了解、保护与传承的意识逐渐淡化;皮影戏传承人得不到有效保护生活艰难,表演技艺得不到有效传承;唐山皮影戏曲目少之又少,老套乏味,得不到年轻观众的喜爱;滦县皮影剧团少之又少,发展没有动力等现象。

  (二)唐山皮影戏的商业路线

  唐山皮影戏是中国文化艺术瑰宝中一朵艳丽的花朵,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艺术底蕴。在文化迅速交融的当代,唐山皮影戏为了能够在其中继续生存发展,不断力求创新突破,不仅与各种文化相结合,还与商业相结合共同发展。为了使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得到更好的发展,滦县XX相应推出了很多相关的扶植政策,鼓励唐山皮影戏与滦州古城中商业、旅游业相结合共同发展。如:在旅游景区推出唐山皮影戏经典影人展览馆;做一些皮影经典纪念品让商家销售;在旅游景区皮影艺人现场表演皮影戏;四、游客也可亲自体验表演皮影戏的兴趣等。
  唐山皮影戏紧跟时代潮流,创新剧目,改良剧种,一有机会,滦县皮影艺人就会带领县皮影剧团到城市、乡镇、乡村等地参加商业演出,扩大影响。但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经验,滦县“唐山皮影戏”的商业路线也出现了许多难以攻克的问题。如: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唐山皮影戏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科学的营销规划、营销目标偏离方向;没有合理的保护与利用,失去了原汁原味的戏曲味道;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唐山皮影戏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不合理因素都导致了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误区。

  (三)唐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

  “滦州影”也称“唐山影”,是皮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源于河北滦州、乐亭一带,极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具有“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的美誉。2006年6月,唐山皮影戏被xxxx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一。目前,随着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实施,全社会越来越重视传统影戏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因而,滦县县城对唐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就成为了对唐山皮影戏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滦县皮影艺人董玉友说过,保护的过程是有效传承的必然前提,有效传承措施的实施是拓展保护的必然诉求,这些因素都为唐山皮影戏的良好发展与传承打转铺路。
  但随着滦县的迅速发展与XX转型,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同时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问题。如:唐山皮影戏老艺人的皮影技艺得不到传承;年轻人对这门艺术不感兴趣;皮影学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甚至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传承迫在眉睫,唐山皮影戏的“路”在何方?这是滦县皮影艺术家、民间皮影艺人们心里的一块石头,同时在生活中他们也认识到,传统的皮影唱腔已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不改革就没有生命力,可皮影团,尤其是滦县县区皮影团演老皮影戏没有观众,排练新戏又缺乏资金,传统皮影戏和年轻观众不能产生共鸣。总之,现阶段对唐山皮影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
  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调查与走访“滦县皮影剧团”使我发现,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自产生到现在的发展现状总趋势不容乐观,其中最急需解决的现象有:唐山皮影戏受西洋乐器盛行潮流的冲击,经典皮影曲目迅速减少;受多元文化娱乐形式的影响,唐山皮影戏剧团发展现状十分不景气;由于皮影戏得不到年轻观众的青睐,观众群不仅出现年龄上涨的趋势而且人数也出现越来越少的现象等(详情请参见附录)。

  四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过程中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与方法

  (一)根据相关的法律政策呼吁人们保护唐山皮影戏

  采用比较广泛的田野调查,走访滦县资深皮影艺术家与民间皮影艺人,寻求和发掘更多具有保护与传承价值的唐山皮影戏文化,这是一项实践可行的调查方法。滦县XX也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相关法律文件,用法律的准绳,约束与规范人们对唐山皮影戏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与传承,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戏”的认识、了解、保护与传承的意识。同时,滦县也应广泛吸收有关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开展对唐山皮影戏保护与传承的措施,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更好发展与传承积累经验。

  (二)建立相应机构对唐山皮影戏资料进行整理

  唐山皮影戏是滦县传统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星,为滦县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滦县XX应该加大对唐山皮影戏的管理与保护力度,普及一下全县人民对唐山皮影戏文化的历史认识。把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发展的史诗收集齐全。设置相关的文化机构对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发展的有关资料进行通篇整理与管理保护,完整存档保存,为以后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更好的发展奠基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

  (三)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人们学习唐山皮影

  针对现阶段唐山皮影戏学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滦县XX可以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人们去学习、去考究、去传承唐山皮影戏。如:把唐山皮影戏送进各大校园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唐山皮影戏商业团体的演出次数,加大对唐山皮影戏的宣传力度;提高民间皮影艺人地位,增强他们对唐山皮影戏艺术献身的热情与信心。从而让更多的人们认识它、了解它、喜爱它甚至学习它。另外社会上还有一种普便的现象,如:皮影戏艺人生活艰难,皮影技艺的表演不能维持他们的生活,这也是唐山皮影戏学员少之又少的原因之一。滦县XX可以推出相关的奖励政策,定期在物质方面给予皮影戏艺人一定的物质奖励,保护皮影戏传承人,坚定唐山皮影戏学员学习唐山皮影戏的信心,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唐山皮影戏,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地区的更好发展储备优秀人才。

  (四)总结经验,合理利用、保护与传承唐山皮影戏

  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经验,滦县“唐山皮影戏”的商业路线出现了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首先,滦县XX应该培养与建立良好的商业环境,供唐山皮影戏转型继续发展。同时,滦县皮影艺人应总结历年经验,加大对唐山皮影技艺与商业连接点的研究,合理利用,让唐山皮影戏适当转型与滦县商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次,滦县XX应该端正政绩态度,为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制定科学的商业规划和营销目标,注重唐山皮影戏的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使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五)创新唐山皮影戏发展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唐山皮影戏由单一的表现形式改为用声、光、乐来包装唐山皮影戏的形式贴近时代的需求,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更贴近时代,如:滦县可以把唐山皮影戏与滦州古城旅游相结合,整体旅游开发;借助现代缤纷落亦的媒体,加大对滦县唐山皮影戏的宣传和滦州古城旅游的宣传,唐山皮影戏则以旅游特色的形式出现;迎合游客的兴趣,可以用唐山皮影开发旅游纪念品,既可带动经济的发展又可带动文化的发展,一举两得;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喜欢唐山皮影戏,滦县XX可以把唐山皮影送进校园,送进学校的课堂中,皮影戏商业剧团可以提高演出次数,民间艺人可以多加表演与宣传等。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传承机制

  滦县各级业务部门应该建立起对滦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山皮影戏”传承相应的管理措施,组织各类文化单位以及专家学者对唐山皮影戏进行系统的研究;组织人员收集、整理珍贵文献,来积累更多有关唐山皮影戏的资料,形成唐山皮影戏保护制度,加强对唐山皮影戏的研究、认定、和传播。
  滦县县XX也可以加强领导,将保护传统文化的工作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日程,及时研究制定有关唐山皮影戏的政策措施,并加强对“唐山皮影戏”保护与传承的法律建设,加强对唐山皮影戏工作队伍的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唐山皮影戏文化遗产在滦县的传承机制。

  结语

  本课题通过研究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的发展现状中皮影艺术的存在状态与发展前景,保护与传承等方面的内容,来弘扬唐山皮影戏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了解他。通过对滦县皮影戏剧团的采访,以及对皮影戏艺人生活的的实地考察,进行思考总结,从而针对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发展现状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把这些建议通过正常渠道提供给当地的艺术部门和教育部门作为参考,从而引起更多人对唐山皮影戏的关注,让唐山皮影戏在滦县县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我十分荣幸能为唐山皮影戏的繁荣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郝苏民.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北各民族在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25.
  [2]魏力群.中国皮影艺术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78.
  [3]尹健梅.细腻传神的唐山皮影[J].中国文化遗产,2008,02:34.
  [4]韩溪.与时俱进的唐山皮影[J].大舞台,2005,06:12.
  [5]韩溪.唐山皮影———中国皮影一颗耀眼明珠[J].中国摄影家,2008,05:18.
  [6]陆志宏.皮影—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J].民间艺术,2004,04:42.
  [7]顾颉刚.滦州影戏[J].文学,1934,06:62.
  [8]魏力群.中国民间工艺风采丛书—民间皮影[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5.
  [9]魏力群.中国唐山皮影艺术[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125.
  [10]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鉴赏[M].西安: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6.
  [11]万汤兆基.收藏工艺[M].北京:文汇出版社,2003.16.
  [12]〔英〕贡布里希.徐一维译,木马沉思录<B>.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160.
  [13]王晓珍.皮影之形式美感初探[J].社科纵横,2005,04:21.

  致谢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向关心帮助和指导我的论文老师——XX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之时,回顾四年来的学习经历,面对现在的收获,我感到无限欣慰。为此,我向热心帮助过我的所有老师和同学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论文撰写工作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是专业上的问题,有的是论文格式上的问题,一直得到XX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使我的论文可以又快又好的完成,XX老师以其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他敏捷的思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将终生难忘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再一次向她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她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学术氛围,以及学习、生活上的无私帮助!值此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XX老师致以最崇高的谢意!
  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的各位专家、教授。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062.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7月12日
Next 2021年7月12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