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年人参与社会意味着老年人以就业,社区社会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形式进行活动。目的是保持与社会的接触,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发展。为了更加客观,深入地了解我区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总结了我区老年人社会参与状况。结合老年人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社区养老供给现状,进行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的合理分析,以为积极推动我区养老服务社会参与提供可行的对策建议,致力于积极推动老年护理服务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社区养老,社会参与服务,需求
引言
在2002年的时候,“政治宣言”中就将“积极老龄化”写入文中,同时在联合国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被提出,由此成为解决21世纪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标准。提高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其中健康,参与和保护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性因素。显然,三位一体既是老年人的需要,也是一种权利(严平,2006),强调为老年人回归创造条件。回到“不仅体力活动和劳动力”,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事务”在这些实践领域的每一个领域,都参与他们生活的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技能,经验和智慧。“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世界卫生组织,2003)。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内容,老年人的充分参与已成为国际社会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普遍共识。
xxxxxxx在XXXxxxx报告中,更是提出了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安、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性,两会期间的“XX工作报告”也曾6次提到过。xxxx发布了“十三五”六项指标之一“社会参与度”,该指标是全国发展养老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的主要指标。
一、老年人社会参与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老年人
在中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对老年人的定义是:“指60岁以上的公民”,因为退休年龄恰好是60岁。发达国家将65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发展中国家将60岁作为老年人的年龄。根据最新的世界时代,世界卫生组织认为,60至74岁的老年人被称为年轻人。75岁以上的人称老人,90岁以上的人称为长寿老人。
健康老龄化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具有异质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为了与多数人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相切合,准确收集数据,本课题将研究对象确定为6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并且以健康活跃老人为主。
2.社会参与
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意味着老年人以就业,社区社会活动和休闲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目的是保持与社会的接触并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发展。积极的老龄化肯定了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并将健康,参与和保护纳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战略。显然,三位一体既是老年人的需要,也是一种权利(严平,2006),强调要努力为老年人回归创造条件。回到“不仅体力活动和劳动力”,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精神和公益事务”在其中的每个实践领域,参与其所在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生活,并充分发挥其技能,经验和智慧,使“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压力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世界卫生组织,2003)。xxxx发布了“十三五”国家老年职业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发展主要指标“社会参与是六个指标之一。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主要内容,老年人的全面参与已成为国际社会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普遍共识。
(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基础
1.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是一种违背脱离理论的理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中年的生活方式,否认老年人的存在,并用新的角色取代由于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通过新的参与和新的角色来改善因社会角色中断而导致的老年人抑郁症,他们与社会的距离被降到最低。这一理论与联合国的“积极老龄化”相似,但“积极老龄化”更注重老年人的权利。相信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权利。重点是根据国家和社会提出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宏观战略战略要求,在社会环境和老年人权利保障的基础上。活动理论是老年人适应社会和适应老年人的首选模式。
2.需求理论
需求理论体现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的内在动力。X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将人们的需求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学,安全性,社会/情感,尊重和自我实现。当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有学者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对家庭,社会或情感需求的需求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的主要需求。这是老年人“自我实现”需求的前提和基础(李宗川,2009),作为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老年人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最高要求(韩青松,2007)。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在满足老年人生理和安全的低层次需求后,自然会转向更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自我价值并满足人类最高水平的需求。
二、内蒙古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服务需求调查
(一)样本资料说明
本次社区养老需求的调查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对城市社区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的调查,其中有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不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以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需求。在确定研究变量,考虑到影响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变量是复杂多维度的,在本研究中,变量设置主要考查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子女数量)、居住形式、文化程度、离退休前的职业、目前的生活费用、身体状况等10项内容。
年龄构成:50周岁及以下占比6%,50-59岁占比14%,60-69岁占比45%,70-79岁占比31%,80岁及以上占比4%。
婚姻构成:已婚占比77%,未婚占比1%,离异占比5%,丧偶占比17%。
民族构成:汉族占93%,回族占4%,蒙古族占1%。满族占1%,其他少数民族占1%。
性别构成:男性占28%,女性占72%。文化程度构成:小学及以下占比33%,初中占比27%,高中(中专)占比26%,大专占比10%,本科及以上4%。
居住形式构成:与配偶同住占比62%,独居占比16%,与子女同住占比10%,与配偶和子女同住占比9%,与配偶、子女和孙辈同住占比2%,与配偶和孙辈同住占比1%。
身体状况构成:良好可以自理占比33%,健康身体无残疾占比32%,有慢性病或做过大型手术者占比32%,需要人照顾占比3%。
目前生活费用构成:月支出1499元及以下占比33%,1500-2499元占比28%,2500-3499元占比27%,3500-4499元占比8%,4500元以上占比4%。
现在或离退休前的职业构成:国企普通职员或领导占33%,农民占23%,失业单位的普通职员或领导占12%,下岗失业者占11%,下岗自谋职业者8%,农民工占6%,XX部门的普通职员或领导占5%,私企的普通职员或领导占3%。
子女构成:0个子女占比5%,1个子女占比24%,2个子女占比34%,3个子女占比23%,4个及以上子女占比14%。
(二)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主要表现
1.社会参与的需求方面
老年人在我们区的社会参与主要涉及户外室内活动,老年大学的再学习,娱乐,兴趣和公益活动等五个方面。老年人希望参与户外活动、再学习(老年大学)和参加团体组织(例如:协会,绘画,舞蹈和其他娱乐活动的数量大多为345件,占样本总数的60%只有57人参加了志愿者队伍,占样本总数的10%。然而,当被调查者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的时候,很少有人回答是,根据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对社会参与的需求减少是并不是因为再就业,原因是没有人想要年老时再去就业同时能力也不允许,更多的老年人仍然愿意在家中享受舒适的晚年。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清楚地表明了三个特征:自我性、差异性和参与度低,同时,在实地访谈中了解到老年人群对于由XX、街道,社区和一些合法组织机构开展的活动更加热情和热烈。
图1社会参与需求情况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2.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方面
老年人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的人数为有212人,占样本总数的37%;有时参加的为160人,占样本总数的28%;偶尔参加的有97人,占样本总数的17%;几乎不参加的有34人,占样本总数的6%;从不参加的有68人,占样本总数的12%;由此可见,参加过社区活动的人数略少于不参加活动的人数。其中不经常参加活动的老年人是因为其中63%不知道社区有活动,16%的老年人没有时间参加,10%的老年人因为身体不方便不能够参加,其余老年人不参加的原因分别有对活动不感兴趣、没有人陪伴参加和不爱参与群体活动,并且各占3%。
图2参与活动的频率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3.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参与方面
目前,老年人的休闲活动普遍有较高的参与意愿。然而,就单一事件而言,老年人中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是娱乐和保健项目,这些项目不需要花费太多资金,也不需要外部条件。例如,看电视,听广播,散步等,我区老年志愿者活动还没有成为老年人的广泛活动,其主要成分仍处于“高层精英社区”层面。自我价值的实现,角色的转换,网络的建立以及社会责任的履行是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的主要动机。心理和心理满意度是老年人参加志愿者活动的主要目的。
三、老年人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主观因素
1.老年人个人条件因素
在老年自身的条件因素下,其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特点对其影响最显著。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以及身体健康状况与参与社区活动是随着其增高而越来越多的,教育程度,收入,年龄,社会贡献和性别是影响老年人参与城市志愿服务和其他社会福利活动的主要因素。
图3参加社会活动的比例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通过图表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就越高;经济收入越好,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就越高;年龄越小,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比例就越高;同样,良好的自我保健和健康没有残疾的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更为频繁,他们的参与意愿也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2.家庭状况影响
家庭状况影响。主要因素是家务负担和家庭及个人经济状况。在此次调查中,发现经济因素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图4生活费用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经数据统计分析,月支出1499元及以下与月支出1500-2499元两项占比达到61%,且其中医疗支出占大部分即考虑社会参与的支出占比较少,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机会。
(二)客观因素
1.社区活动的宣传以及通知不到位
在问及为何没有参与社区活动时,有63%的被调查未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是因为不知道有此次活动同时也就意味着没有被动员或被邀请,可见社区的宣传设施不到位;其中也有16%表示没有时间参与,两者累计占没有参加者总数的79%,即一多半以上;当然身体条件允许也是必备的条件,三项相加占没有参与者的89%以上。
图5不参加社区活动的原因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此外,可以看出,受访者认为社区和街道一般不组织和开展活动。与此同时,社会参与不是很有组织,其中大多数仍然处于被动参与的水平。
2.现有的社区活动不切合老年人实体的需求
现在的社区活动基本上是空白。由于社区行政方面的工作和事情比较多,社区工作人员少,社区工作人员没有过多精力去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与调查的社区主任一同梳理了社区所做的工作,细致到一百多项,社区规模很大,内部群体差异很大,男女老少,各种职业,又分成若干不同的小区。
图5不参加社区活动的原因
数据来源:调查问卷
因此由社区组织的社区活动时间较少,偶尔会与一些商业机构联合开展活动,比如一些医院的义诊、儿童教育机构的亲子活动等,但是此类的活动都有广告性质和存在筛选参与对象的问题,所以老年人的参与率也不是很高。或者,大多数社区都有老年活动室。在我们现有体制下,社区基本上是行政边界上的界定,做任何活动参与率都不高。
3.调动老年人参与活动困难问题
在有限的社区活动中,动员老年人参与活动也存在问题。比如,那些每天看孩子的老人,他们对社区活动并不热心。社区党组织的活动,是有限参与而不是全员参与。还有,本地老人自己的外交圈子本身比较大,他们之间的联结特别紧密,根本不屑于社区活动。生活比较富足、闲暇时间比较多的老年人,每天一起跳广场舞、结伴旅游,逛街购物等,所以活动根本吸引不了参与。
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本人通过访谈的真实案列了解到调动老年人参与活动的困难的问题切实存在。案主是一名国企退休的老奶奶,今年67周岁,家住在呼和浩特赛罕区,有三女一儿,老伴同为国企退休员工,受教育程度是初中,在问及案主平时社会参与的情况时,案主很坦然的说像这样出来参加活动是屈指可数的。原因是,在案主的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她现在每天的任务就是照顾自己一个8岁另一个3岁的孙女,因为儿女的工作情况都比较忙且家庭情况不算富裕,只要把孩子交给案主来照顾。由此,案主虽然喜爱参加社区活动但是现实状况却是不允许。像是案主这样的情况肯定是极大多数存在的,由此可见,调动老年人社会参与进退维谷。
四、积极推动内蒙古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的建议
(一)加大社区活动的宣传力度
目前,内蒙古城市社区宣传活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活动宣传仅仅是通过社区的展板和邻里告知,在这个互联网+发展的XXX,利用网络媒介进行新形式的宣传很有必要。想要积极营造积极健康的老龄社区文化氛围。老年人应该发展积极的社会互动。合理探索全体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贡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实际上,老年人退休以后,思想丰富,工作经验丰富,社交互动丰富,各方面它达到了一个高峰,但在高峰时期如何挖掘这群人的社会价值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根据老年人参与社区活动的特点,有必要建立一个可以将社区与老年人连接起来的互操作平台。
优化社会参与的渠道,老年人以此来了解活动的开展,并帮助宣传和告知活动,这样才可以积极提高对社区活动的宣传力度。首先需要改进社区服务和宣传方式,建立社区活动及社区事务公示的公开展板,覆盖社区内以及社区周边宣传展板的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发展新媒体,例如微信公众号及微信小程序的合理利用。让众多老年人在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了解社区活动的内容。其次,应该在老年人日常聚集的区域大力宣传社会参与的重要性以及每次社区开展过后活动的照片,以此来直接地调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XX、社会组织的联动性
在XXXxxxx的报告中,我们提出建立共享治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把社会治理重点下放到基层,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XX治理与社会调控,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与此同时,内蒙古地区也积极响应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呼声,关注社会组织在创新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是XX与老年人之间的纽带和桥梁。老年人参与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现有的活动与实体需求对应不上,社区自身行政性的工作又比较繁多。所以今后的一个主流就是社会组织第三方的介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的、有吸引力的社区活动,激励老年人参与社区的积极性,促进社区发展和社会发展。XX必须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性,让社会组织为老年人提供老年人感兴趣的社会参与活动和服务。社会组织者的积极性决定了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积极性。优化社区文化氛围。这需要我们社会组织自身的发展壮大,也更加需要社区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广泛吸收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三)改善社区环境
我区的xxxx报告中明确的提出了,建设环境优美社区完善社区民生服务。自去年我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以来,在短短几个月内,这个建于上个世纪的旧社区已经改变了它的外观。这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第二,限制老人参与社交活动,是老人的身体不便。客观的身体健康状况是很难改变的,疾病、行动不便都制约了老年人的参与,是直接限制原因。因此,我们必须减少生理衰老造成的障碍,提高老年人参与社会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社区的硬件基础设施和外部环境,促进社区环境和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减少老年人和出行的障碍。另一方面,要集中协调多种资源,开展老年活动,培养和发展老年人协会和群体。对于一些长期参与广泛而高度积极的活动和项目的老年人,XX可以提供长期的财政支持。增加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吸引更多老年人参加。
(四)社区活动要创新形式做特色活动
在加大对社区活动宣传的基础上,社区的活动项目也在贴合老年人需求的条件下要有特色、新颖。首先,通过对需求的充分评估,我们必须组织和组织不同老年人的社区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比如,现在的老年人很多都是从过去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里过来的,所以有更多注重物质层面的,也有关注精神层面的。那需要我们特别细致地加以区分归类,提供适合需求的服务,引导他们在现有条件下过的更快乐,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和生活定位。比如,照看孩子的老人,可以老幼结合一起进行。全国性的文化宣传和社区活动的民族融合是特别优秀的话题。我们要根据依靠的城市找有文化特色的东西。还有老年人有特殊爱好,我们可以举办各种义工、手工、厨艺、太极、义演队伍,很多外来老年人(随迁老人)因为受教育水平低,限制了他参与各种兴趣班活动的能力,所以我们的活动要因人而异,也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特点需求设计。同时注意社区长者义工领袖的挖掘。社区中其实广泛存在着特别活跃的老人,比如合唱队的队长,我们要积极动员他,把团队都带进我们的社区活动。
结语
本文在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内蒙古城市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的情况,其次通过三个可行化维度展开对老年人社会参与程度的调查,分别是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不参加社区活动的主要原因和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包括:再就业、再学习、户外活动、户内活动和团体组织以及志愿者团队等),结合老年人自身的基本情况以及社区养老供给现状,对呼和浩特市老年人社会参与度的合理分析,有望积极促进养老服务在我区优势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妮娅.社会参与对中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志,2017,37(23):5962-5964.
[2]张民省.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及其拓展方式[J].新视野,2015(03):101-105.
[3]张文娟,赵德宇.城市中低龄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模式研究[J].人口与展,2015,21(01):78-88.
[4]栾文敬,韩福源.社会性别视角下城市老年人的社会参与[J].老龄科学研究,2015,3(06):21-30.
[5]李宗华,高功敬.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实践,2009(12):114-121.
[6]李宗华.近30年来关于老年人社会参与研究的综述[J].东岳论丛,2009,30(08):60-64.
[7]李宗华.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基础及路径选择[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04):92-94.
[8]蒋怀滨,吴靖雯,张如敏,张斌,罗雁文,叶秀敏.老年人社会参与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6(02):129-132+136.
[9]王莉莉.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J].人口与发展,2011,17(03):35-43.
[10] Yan Shen.Bank SIZE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ME) Lending:Evidence from China [J].World Development.2009, 37(4):800-81
[11] Jim Plunkett, Credit card confusion[J]. American city & county,2009(9):124
[12]阎迎黎.社会参与与视角下农村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7.
[13]张洋.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14]李佳绮.老年人社会参与制度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2.
[15]张丹.城市老年人社会活动参与对其健康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6.
[16]位秀平.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和健康的关系及影响因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
[17]刘欢.社会参与对城市退休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18]杨淑芹.论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D].辽宁师范大学,2003.1
[19]赵伟栋.社会参与有益于老年人健康[N].中国人口报,2016-11-14(0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