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行政的必要性和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企业项目服务和XX服务产业逐渐成为城市开发中应协调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项目、服务中心是符合“服务型XX”要求的新型行政大楼,公开性和开放性是此建筑的特点。所有功能性部门,不仅可以促进办公室,还可以一起形成“一站式”行政服务,以提高公务效率。基于以公共服务为基本中心来进行设计,讨论了企业项目服务中心的总体布局,建筑空间和功能布局合理化[1]。结合国内外相关项目来进行分析总结关于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应该着重注意的方面,结合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的具体项目,研究了其建筑设计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行政服务中心;总体布局;功能分区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当代XX服务公众的方式再发生改变,从管理者角色到服务者角色的变化,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目前为止,中国很多市县建立了相关行政服务中心,因为缺少统一的管理制度与要求以及当地的发展情况有所差异,像我国相对早期所建立的武汉市民之家、上海浦东市民中心和大连人民XX行政服务中心等,虽然名称大不相同,但其意义是一致的,都可以成为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主要宗旨就是为人服务、为群众提供高效幼稚的服务,因为这样的改变,受到了社会因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1999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开始重视“一站式”服务,被大众所熟知,行政服务中心在我国获得了全面的开发和建设,目前我国4000多个行政服务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将各种服务集中于此,既方便了各职能部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又方便了大众,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结果。从管理者到服务者,XX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行政服务中心是完成这种转化的有效平台,集中功能组织,通过学习和完善,为群众和组织提供一体化服务的新型XX。

我国目前对于行政服务中心类建筑的研讨比较少,缺少明确的设计要求和建筑法规,此次的课题可以研究国内外已建成的相关案例,来进行各方面的分析研究与总结,并结合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中心具体实践项目来探究行政服务中心的设计方法。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完善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探索与研究,想要做好设计,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对地块和当地环境与文化有一定的了解[2]。乌兰浩特市有比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具有一定特点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相关建筑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处,有着更加高标准的要求,对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建筑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行政服务中心是经济发展产生的产物,也是XX在探索新制度过程中的试验品。作为一个新生类建筑,虽然国内已经有相关的建筑,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准上。但是我国目前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定位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抑制着行政服务中心的发展。首先,合法性就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各地的行政服务中心由地方XX自发建设,没有相关的法律来支撑和明确行政服务中心的合法地位。其次,因为是由各地方XX主导的,所以其职能只要以审批为主,忽略了便民这个主旨。所以,关于行政服务中心应该有相关的法律来支撑此类建筑的和明确的定位,才只有这样,行政服务中心才能更好地发展。

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 课题背景

行政服务中心在不同的地方名字会有所不同,本次课题研究的企业项目服务中心也是属于行政服务中心的一种。XX服务中心是服务型XX建设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目前社会背景上的服务型XX已经形成,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有很多事情要做,2011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xxx办公厅颁布《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意见的通知》,对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规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3]。

随着当地经济逐渐的发展,内蒙古乌兰浩特开发区也希望顺应行政发展的主流,向其他经济繁华的城市学习,将“服务型”管理模式进行普及。这种方式极大的方便了群众以及企业与行政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因此当地XX决定建设此项目服务中心。

1.2 课题目的

行政服务中心是我国建设服务型XX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必须建设大量的行政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在发展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对建设活动和模式却没有一定的标准。关于行政服务中心的空间设计以及功能性规划没有专业性的成果可以进行参考和研究。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内容的研究,对行政服务中心的总体布局、特殊空间布局以及建筑空间和流线的设计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在此过程中,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措施来进行系统化分析与总结。希望通过这个项目的研究能起到更吸引建筑师和更多人关注的作用。

1.3 课题意义

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又可称为当地的行政服务中心,其主要意义在于为公众提供高效便民的服务。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服务中心的模式也随之而发生质变,“一站式”办公模式开始盛行[4]。结合空间的特性,将各个部门串联和并联双管齐下,同时发挥各自的优点,“以人为本”为办公的主旨,使工作更加的高效快捷,从空间上看给人逻辑性的空间感。集中办公,既方便了群众又方便了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工作对接,解决了之前办一件事东跑西颠的现象,我们向公众证明了XX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有了相关的规定要求,统一组织与监管多管齐下,使办事程序由繁至简,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节约了一定的人力。同时,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所有部门、单位和窗口工作人员都可以相互监督[6]。

2 国内外研究及发展趋势

2.1 国外研究

1993年英国XX为了对出口企业进行业务整合,从而推出了一项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将出口管理审批的各个相关部门整合在一起来进行联合办公,这样可以高效快速的办理完所有需要审批的手续。这样将分散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办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所以随着英国“公民宪章”的发展,扩大到了世界其他国家[7]。由此慢慢演变,于是,“一站式服务”的概念应运而生。

在“一站式服务”的理念中也有层次之分,英国一站式服务从内容上可分为——基本信息服务、信息交流和事务处理。基本信息服务就是为群众提供普通的、常规的公共信息服务;信息交流就是群众与XX之间动态相互交流的信息;事务处理就是实质性的为群众解决问题办理相关的审批事物,它是一站式服务的核心内容。

2.1.1国外案例分析

波士顿市政厅建于1968年。其建筑风格粗旷开阔,群众可进入到办公领域。此建筑从各个方面考虑,在空间设计上进行了合理的分层,在市政厅的底部与地形相结合形成一定的高差,形成了一个小型开敞式庭院。波士顿市政厅的整体建筑形态如图2.1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1波士顿市政厅

  2011年,位于西班牙新兴城的毕尔巴鄂市政厅建成。此建筑外部的公共空间结构进行了更优的改变,形成一个适宜的小型建筑前广场,此广场的作用就是使得市政厅建筑与城市相关联,人们可以通过此广场直接进入建筑的大厅。运用合理的景观将建筑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同时可有效的解决了建筑的采光问题。毕尔巴鄂市政厅建筑形态如图2.2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2 毕尔巴鄂市政厅

  韩国首尔新市政厅于2013年投入使用,此建筑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之上进行扩建改造的,在该建筑的南侧为城市绿地,主要的建筑向人们呈现出满满的未来感。在一定的城市背景之下,韩国在建筑方面比较注重空间感,建筑内部有一个垂直的内厅,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办公空间则在垂直内厅后面,主要的建筑特点为开放与透明。建筑形态如图2.3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3 首尔新市政厅

  2.2 国内研究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求服从世界经济,当务之急是改变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打破以往的“审批程序”,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发展要服从世界经济,打破现有的批准程序,建立新的制度。第一步就是将XX原来“审批者”的身份转化为“服务者”。1999年,浙江金华市设立了我国的首个XX集中办公厅。从那以后,我国出现许多学习和效仿“一站式”服务来设立新型行政组织的例子。2012年,“武汉市民之家”的建设规模达到12万平方米,开放了线上审批平台,为武汉市民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审批方式。

学习西方国家“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再根据我国的社会现状来做进一步的改善,行政服务中心有了新的办公模式,行政机关的构成有很大的调整。行政服务中心的功能与办公模式有了质的变化,对于办公场所也有了新的需求。因此,现有的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办公空间的需要,需要一个新的、国际化的行政大楼来适应它,同时也在提高审批效率。

要想深刻的研究行政服务中心类的建筑,只参考文献和相关文字类资料是不够的,因为这样的研究比较片面不够全面,并且多是扬长避短,不探讨此类建筑的缺点不足。因此要多多关注实践项目来进行分析总结[8]。

2.2.1国内案例分析

武汉市民之家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导思想,统筹区域环境、区域经济、城市文化等各方面,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值得各个需要建设地方行政服务中心的城市来进行学习。建筑形态如图2.4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4 武汉市民之家

  深圳市民中心于2004年投入使用,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圳市民中心的功能部分十分值得学习,将行政、办公、休闲、集会等一系列的功能融为一体,既能够为市民们提供审批服务工作,也能够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是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中心,深圳市民中心建筑形态如图2.5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5 深圳市民中心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浦东市民中心 ,与2007年投入使用。该建筑以大体块的构成和简约的线条所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将体量、虚实、细节等各个方面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建筑内部空间功能划分的十分明确,入口的大厅贯穿建筑的两层,中庭绿植完美的点缀了这个气势磅礴的入口大厅。浦东市民中心可视为此地区较有特色的建筑,建筑形态如图2.6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2.6 浦东市民中心

  2.3 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行政服务中心建筑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公共服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服务的公共建筑,跟人们印象中以往行政类建筑的形象有所不同,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其摇身一变以亲民便民的形象重新出现在人们的眼中[8]。

在国家大环境的背景下,行政服务中心逐渐形成开放化、集约化和电子信息化的趋势。所谓的开放化就是以向公众开放的姿态来进行群众与XX部门的交流,做到透明化和便捷化,同时可以提高办事审批的效率;那集约化又是什么呢,就是化零为整,将有关联的部门整合在一起使其可以相互协作,办公空间集中且相对开放;最后信息化就是XX部门通过网络平台来向群众传递最新的咨询和提供便捷的线上服务,这样一来行政服务工作效率就有了质的飞跃。

3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概述

3.1 项目背景

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位于兴安盟东南部,东临吉林省镇赉县,南临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西南方向与吉林省洮南市很近。西、北科尔沁右翼前旗相邻,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中间部分和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于低山丘陵的地形。

项目拟建设地点位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南20公里的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选址如图3.1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3.1 项目选址

  通过调研我国目前的公共行政服务的中心模式,结合场地内部情况,寻求适用于该地区的服务中心模式;该项目需综合考虑场地周边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使其规模、形式与该地区需求相符;该项目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注重管理的开放化、集约化、电子化的模式;项目设计注重功能与流线的合理组织。

3.2 项目概况

项目用地的人行主要入口设于场地南侧,利用广场组织人流,东西两侧与2号路,3号路相接处设车行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连通,用地北侧设置人行次入口,沿建筑的东西北3侧设置室外停车场。总图布局人流车流分开,流线清晰明确,布局能够更好的满足科研的使用要求。

本工程为高层公共建筑,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33172㎡,总建筑面积为31100㎡,建筑为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建筑的功能为企业服务中心,满足经济技术开发区入驻企业的科研要求。

3.3 项目设计理念

为提高此项目所在城市群众审批办理业务的效率,现规划设计该地区的行政服务中心——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中心。首先,建设服务型XX是当前社会环境的需要,可以为当地群众提供便民高效的服务。其次,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可以改变XX原有严肃的形象,可以在群众心里树立亲民便民的新形象。关于本方案企业服务中心的设计首先要充分利用好场地地形以及地域条件,从各个方面对项目地块进行综合分析,使其整体空间与城市空间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建筑形式。

4 建筑总体布局设计要点

4.1 场地分析及设计

4.1.1 竖向设计

项目场地分为2个区域,北侧为建设用地,南侧为广场用地,场地设置约1.5米高差缓解室外道路高差对项目用地的影响。项目建设用地西侧车行出入口与市政道路标高基本一致,东侧车行出入口处设置坡道,坡度不大于3%平衡市政道路标高,用地内场地标高平整。

4.1.2 交通组织设计

在场地有限的道路空间上,为了方便群众与工作人员的使用,科学合理地分时、分路、分车种、分流向地使用道路,使道路交通始终处于有序、高效的运行状态[8]。在主要建筑物前设置了一定的集散空间,可以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可以作为进入主要建筑物的过渡空间,这样一来可以处理办事公众、工作人员和观光市民等大人流的集散问题。

在场地设置多个出入口可解决人员集散问题,避免造成人员车辆拥堵的现象。在主体建筑前方设置了一个小型的广场,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起到人员进入建筑内部时的一个缓冲作用。道路入口如图4.1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4.1 场地道路出入口

  项目沿公共建筑设置环形车道,道路宽7米,沥青石子和铺装路面。在主楼东西两侧设置车行入口,南北两侧布置人行歩道,人行歩道满足消防车通行和荷载要求,人车局部分流。地下车库设置2个出入口,分别布置在场地东北侧,西北侧,最大限度缩短了车辆在区内地面上行驶的流线。场地内道路坡道小于3%,车道距离建筑外墙不小于5米,沿建筑的北侧,东南侧布置消防车操作场地。

4.1.3 场地排水

场地内主要排水方向为由北向南,坡向开发区大街。雨水经组织排至地面后经雨水管网收集汇入市政管网。总图设计中保证场地入口处场地内设计标高高于市政道路设计标高,保证外部雨水不会进入内部场地。

4.2 绿化景观设计

整体建筑风格一是由建筑主体决定的,其次重要的就是场地绿化及景观的风格是否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呼应。为了改变以往严肃庄重行政服务中心的形象,此次绿化景观的风格主要以温馨舒适为主,种植的植物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环境,又要考虑到植物色彩的搭配,以及植物的高差问题,使整体景观看起来有层次感,与建筑结合起来给人以强烈的对比以及舒适的空间感。主要植被类型如图4.2植被分析。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4.2 植被分析

  ⑴铺装

广场通过黑、灰材料混铺,结合建筑线条的肌理,以直线形式均匀分割铺设,营造出沉稳不失品质的铺装肌理,即简约美感又极大的提升了广场的步行体验。

⑵绿化

结合开花灌木、地被及花卉,与原有乔木搭配,错落有致。使人们观赏的时候可以看到林冠线高低层次的变化,考虑到企业服务中心的面向群众的公众形象,植物配置相对丰富,色彩鲜艳,四季有景可赏,将小云杉、紫丁香、红刺玫等组团种植,春夏保持有鲜花盛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随四时变换不同的色调,增添不同的情趣。在重要节点、游园步道、入口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设计层次分明的植物组团,既增加气势与趣味,此外,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空间中突出表现,以形成丰富的季节变化和庭院的风景。

⑶景观构筑物及小品

景观灯柱:提取建筑装饰元素,设计专属于企业服务中心广场的景观灯柱。

企业服务中心LOGO:设置于企业服务中心南广场主要入口展示区,提升企业服务中心的企业文化展示形象。入口标识及景观置石,强调入口景观的标识系统及提升节点的景观环境效果。

4.3 无障碍设计

目前社会环境的发展,各种建筑都比较注重无障碍设施的发展与建成,为响应社会号召给特殊群众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环境,为此加入了无障碍设计,提高群众的社会生活质量,保障困难群众可以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种设施和通道。

依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本工程对公建的入口,入口平台,侯梯厅,电梯,卫生间等公共部分进行无障碍设计。

⑴用地内的车行道与人行通道地面采用无高差设计。

⑵用地内的广场和人行通道的地面采用麻面花岗石,场地平整、防滑、不积水。

⑶用地内的北侧人行通道设置轮椅坡道。

⑷用地内在北侧设置2个无障碍停车位。

⑸在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台阶,坡道结合的建筑出入口。

⑹建筑入口设台阶,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入口平台宽度不小于2.00m,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为15mm,并以150宽斜坡过渡。建筑入口坡道,其坡度为 1:12,净宽≥1.2m,坡道两侧设扶手,室外踏步坡道采用麻面花岗石面层。

⑺室内公共走道宽度≥1.5m,门净宽≥1m。

⑻一层公共卫生间设无障碍厕位,满足轮椅回转的要求。

⑼候梯厅平台宽度大于1.8m,候梯厅,电梯做无障碍设计求。

⑽建筑的主要位置设置相应的无障碍提示牌及指示牌。

5 单体设计

5.1 平面功能设计理念

建筑平面功能设计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是建筑本身要符合使用者的性质;企业项目服务中心最核心的原则是方便、舒适、高效。新的设计原则带来了不同的建筑平面形式。相应的方便、舒适、高效的建筑语言是开放空间、共享空间和便捷交通的设计。

5.2功能分区

著名建筑师沙利文主张“形式追随功能”,建筑的形式与建筑所具有的功能是相扶相依的,要想做好行政服务中心就要先了解行政性中心的功能[8]。

项目地下一层功能为消防水泵房、生活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配电间、弱电机房、垃圾房、车库及配套风机房等;一层主要功能为消防控制室、企业服务审批大厅、企业展览厅、公安分局及会议室主入口等;二层主要功能为500人企业大会议室及其配套用房、科研用房、应急指挥中心及其配套用房等;三层主要功能为500人企业会议室上空及其配套用房、科研用房、员工餐厅及其配套厨房等;四层和五层主要功能为科研用房及其配套会议室;屋顶为消防水箱间等设备用房。功能分区如图5.1所示。

乌兰浩特开发区企业项目服务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图5.1 功能分区

  5.3 流线设计

在企业项目服务中心的设计过程中,流线是决定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的因素之一。根据对课题的研究,此项目的流线可分为公共流线和工作人员内部流线。公共流线要简单快捷,对群众进入公共空间,改善工作效率是有益的[9];工作人员内部流线要注意与公共空间相隔开来,避免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出造成的损失,内部流线着重注意各个部门之间联系的便捷性,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结论

企业项目服务中心也可称为行政服务中心,其主要意义是为大众效力,提供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行政服务中心是服务型XX建立的新事物和重大改革。建筑形式发生质的改变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和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化和开放的环境中。未来人民XX无疑将愈加开放和贴近人民。在未来,行政服务中心的建立将使建筑设计愈加具备颠覆性,走出刻板的平庸,与当地地域文脉相结合;或采用更多的新兴技术;或采用自由开放的平面与立面,给群众更便捷的互动空间,给建筑更多的开放空间。总之,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形式和建筑各细节的协调,建筑所表达出的开放、幸福、持续、共存的设计理念可以传达给大众。

本文从多方面进行论述,表现了地方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从建筑设计的意义、发展趋势、总体布局及单体设计和流线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开展开放化、集约化和信息化的办公模式是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二,此项目的企业服务中心设计应从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流线设计等方面是此项目的重点设计部分。

当下的社会环境下,行政服务中心是城市的核心空间,关于此类的建筑设计我国仍处于探索与学习的阶段,希望在将来能够被重视起来,可以出现更多关于相关研究的成绩。从建筑形态上做出改变,它展现出了一个充溢活力生机的公共空间,增加了XX的透明度,体现了XX与人民彼此依存的精神[10]。

参考文献

[1] 刘永安. 行政行为概论[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2:34-56

[2] 刘先觉. 现代建筑理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36-41

[3] 王建国. 城市设计[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99-101

[4] 安艳华, 林琦. 行政办公建筑空间尺度集约标准化研究[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01-02

[5] 杨佳仑. 浅谈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办公空间中的应用[J].商讯. 2018,(19):39

[6] 王晶, 廖漫漫, 张国锋. 办公空间中“人性化”的设计初探[J]. 现代装饰(理论), 2016,(04):164

[7] 黄涛. 浅析XX制度创新及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思路[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08):18

[8] 文丽丽. 我国中小城市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67

[9] 任河, 耿书文, 李东. 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模式与发展趋势的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 2018,(07):85-87

[10] 王彩梅, 王坤, 范馨元. 行政体制改革与服务型XX建设[J].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7,31(01):25-33

[11] 国家发改委行政服务中心做实人民满意的服务型XX建设[J]. 计算机与网络, 2017,43(22):4-5

[12] 王进. 办公空间中的交互空间设计研究[D]. 上海大学, 2015,(02):158

[13] 刁海涛, 侯植桐. 环境空间设计在城市行政中心中的应用[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12):29-30

[14] 肖鹏, 王训. 走向复合与开放的城市行政中心——以资兴市行政中心规划为例[J]. 中外建筑, 2017(08):108-110

[15] 毛振海. 霍邱县政务中心规划建筑设计[J].建材与装饰, 2016(11):99-100

[16]Zahra Jalali,Esmatullah Noorzai,Shahin Heidari.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form and facade of an office building us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Built Environment,2020,26(2)

[17]Jeanne C. Marsh,Keith E. Brown. Center for Health Administration Studies (CHAS)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School of Social Service Administration[J]. SAGE Publications Sage CA: Los Angeles, CA, 2019,29(4)

[18]Science – Administrative Science; New Findings 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from 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Summarized (Institutional Work In Changing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the Interplay Between Professionalization Strategies of Non-elite Actors)[J].Science Letter,2020

致谢

吋光飞逝,转眼间五年紧张而又充实的大学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这五年的学习期间,我得到了很多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怀和帮助。在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期间给予我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人表示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沈阳城市学院建筑系的xx老师和xx老师。从论文的开题报告开始,xx老师和xx老师一直细心耐心的为我们批改论文和指导我们毕业设计,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及时对我遇到的困难和疑惑给予悉心指点,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进性意见,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正由于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才能够顺利的完成论文的攥写。

其次,要感谢建筑工程学院所有的老师,在大学五年的时光里,对我们的悉心教导,我学到了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

最后,还要感谢朋友以及同学们在论文编写中为我提供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给我带来极大的启发。也要感谢参考文献中的作者们,通过他们的研究文章,使我对研究课题有了很好的出发点。

谨以此致谢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抽时间对本文进行审阅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23木头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1172.html,

Like (0)
123木头人的头像123木头人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24日
Next 2023年4月24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