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摘 要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对于物质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日益增加。现代人向往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拥有高绿化率,新鲜空气,并且舒适的私人空间。在这种需求的前提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许多居住区,建设了功能完备和良好环境的居住区,并具有地方特色。人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和满足,这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但是,面对人民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尽管我国在居住区的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居住环境空间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开发商一直不断追求高密度、高体积比和高效率,居住区的户外空间环境的规划,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住宅区的合理规划尤为重要。

在“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多种功能同时运行的机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建设健康、舒适又文明的居住区。达到保持社会、经济和环境利益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平衡的目的。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规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来开展城市居住用地的综合设计工作。居住区规划及建筑设计涉及了建筑、经济、安全、卫生、使用、美学等多方面的要求。最大程度地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住户创造合适、经济又美丽的生活条件。

关键词:居住环境;绿化率;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

引言

居民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建设在城市道路周围或者与自然相互结合的生活区。为居民提供各方面的需求,并且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逐渐从最开始想要一个大房子向想要一种独特的生活态度不断过渡。因此,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已迫在眉睫。

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建设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中国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不再是一个新兴的名词。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很大的国家,在建筑设计中的能源消耗占很大一部分[4]。当前中国居住区的布局主要是封闭的,是为了管理方便,所谓的安全性只能作为借口,真正的安全哪里需要将人们关闭,用栅栏将社区与外界隔开,较少的入口和出口成为交通拥堵的根源,居住区之间不能共享资源并造成浪费。所以从人类的基本需要出发,居住区必然走向开放和交流的。

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所以居住区是一个城市社会组成的基础。面对日益变化的房地产市场,市场竞争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经济的发展、住房的商品化、市场的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关注程度已经从简单的平面图扩展到了居住区的整体环境特征和外部空间的设计。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在市场需求的引导下,掌握了购房者的心理,打出了“风景牌”,大规模拆迁资金,打造美丽诱人的景观进行产品促销。住房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共同目标是:营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拥有优美的环境,城市才能成为一个让这个城市的人民满意的城市,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已成为主流。在此背景下,我也对这个大环境下的建筑设计提出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也会给别人一些建筑上的灵感和作用。

居住区是社会经济的缩影,是社会精神文化以及人们的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想要洞悉未来居住区的发展形势,就必须了解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人们不断变化的需求。居住区是人为建造的空间环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的舞台。

居住区的空间环境,不仅为人们的各种生活活动提供了舒适的空间或场所,而且还可以促进人类的行为活动。居住区它还可以促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可以限制和防止某些不良行为的发生,并且可以成为培养情感的天堂。因此,人类居住区的选择和建设基本上取决于人类的价值取向和人类居住空间环境的功能要求。

1项目概况及分析

1.1区位分析

本次居住区规划设计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不仅腹地宽阔,而且交通方便。徐汇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该地区的水路、立交桥、铁路和高架道路犬牙交错,是市中心进出浦东新区、金山、青浦、闵行、奉贤等区,和江、浙、闽、赣、皖等诸省的交通要道,分布如图1.1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1.1徐汇区的道路交通

  1.2 基地分析

零陵路位于徐汇区的东部,东起茶陵路,西至斜土路。沿着整条路有商业,学校和工厂。徐汇区是很早就完成了旧区改造的地区之一,该区域里有徐家汇天主教堂、著名的上海交通大学和其他有名的的人文建筑。

现如今,徐家汇公园的一期和二期工程已经完成,这个工程的完成有效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环境,并成为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徐家汇的受欢迎程度甚至更高。同时,周边地区新建和新建物业的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均每平方米上涨了约1000元人民币,并且建筑物的含金量更高,是实现“多赢”的可持续发展重点项目。

1.3基地的周边概况

该规划用地的交通十分便利,南侧紧挨着上海的八万人体育场,周边的交通有42、50、712等多路公交,有轨道交通1号线和4号线,同时学校、医院、银行、商圈也在周边,生活十分便利。

2 居住区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国内现状

居住区是城市中住宅集中的区域,并且相配备一些服务类的设施。他为这个城市的人们提供憩息之地,让他们在这里休息,工作,生活。这是生命的延续和保障,它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场所,还是邻里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1.1居住区规划缺乏人性化

一个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度过,所以住宅周围的环境跟这个人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使人们感觉舒适,并能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可以使邻里和谐。因此,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居民的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以及身体需求。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居民的需求来进行规划设计。但是,如今居住区的设计通常还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表面的一些形式上,追求空间上视觉上的感受,而没有为人们提供诸如交流,展示,他们在休闲中需要的娱乐,运动和文化,低估了景观的质量,而没有将“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使设计缺乏人情味。

2. 1.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合理性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许多开发商盲目追求,夸张宣传他们的居住环境,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是在没有对当地环境进行具体分析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景观设计。这不仅会增加经费,而且会给未来管理和居民将来居住带来不必要的浪费。

2. 1.3居住区的智能化混乱

智能住宅区是指具有智能系统的住宅区,实现了建筑结构与智能的有机融合,可以通过智能的服务化管理给人们更好的居住环境。智能系统由安全系统,管理和监视系统以及通信网络系统组成。

在中国,一些房地产从2000年开始使用智能系统。在住宅区建成后,很少考虑对智能系统进行操作和维护以及所需的运营成本的统计,并且存在盲目建设。施工组织管理不够健全,组织协调不够完善,目前的智能化管理非常的混乱,所以必须加强社区的智能化管理。

2.2国外现状

上世纪末以来,一些外国城市开始实行低碳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也开始了低碳的概念,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国外从多方面对居住区进行了改进。在能源方面,人们探索可利用可再生的经济化能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在规划设计中,个体到整体,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低碳节能。在居住区的设计中,为了使人们生活的更加健康舒适,在各个方面环境上都下足了功夫。同时,许多居住区以可再生能源为前提,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生活环境。在建筑单体设计中,设计人员从施工方案开始就非常注重低碳节能设计。在施工中,更注重将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能耗降到最低。

2.3居住区的发展趋势

2. 3.1居住区空间布局将会“以人为本”

首先,从“以人为本”开始,建筑和环境同等重要,现实与适当的进步相结合。从改革开放前经济水平低下时期到“有住所”生存功能问题,到未来的实用型,特别是舒适型住宅,应主要解决住房的类型和内部功能。

其次,居住区功能区要经络有序,方面俱到。居住区以居住为主,但娱乐、医疗、教育等,生活中的功能区也应围绕居住区,并根据人们的需求合理安排。

2. 3.2居住区的生态化环境

生态化是指建筑设计需要了解地理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变化等[14]。如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将逐步放弃以高资源,高能耗为代价的建筑物,人们运用可再生的理念设计建设新的建筑物,这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居住规划中,有必要防止盲目增加建筑容积率的趋势,而只在不注意环境的情况下注意房屋面积。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节约土地,减少居住区的污染排放,重视环境,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向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大方向施展力量。

2. 3.3居住区的智能化更加科学与合理

智能化是人类居住环境必然会经历的过程,城市智能化还基于居住区的智能化。随着智能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重视智能上的体验以及使用上的方便舒适度,这就使很多人分工合作,充分利用智能的特征,为了使居住区的环境更好,人们生活更自在,同时也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3 项目构思与设计理念

3.1 总体构思

该规划设计主要是在面向大众,创建功能完备、理念清晰、环境优美的未来型居住小区,并充分结合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丰富的住宅类型设计和建筑物的现代外观,它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人们的需求,并创建一个现代风格的住宅区,如图3.1所示的居住区效果图。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3.1居住区效果图

  3.2设计理念

3. 2.1 力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

大多数的规划设计师自知道给人们设计一个居住生活的环境,而却忘记给他们赋予社会的特性。因此,居住区中的人们的共同空间不仅是居住环境的经营个体,而且是其努力的根本目标方向。我们对集体空间的追求,不仅仅是环境上的美丽独特,而且还应具备娱乐,交流等方面的完整环境。

通过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样,居住区的群体空间自然成为了设计的重要一点,让住户对居住环境感到满意。居住环境要将居民与环境联系在一起,可使住户在生活中无时不刻得感受自然,例如花园、休闲广场等,如图3.2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3.2小区内部环境

  3. 2.2 静寂安全的交通环境

为了让整个小区的道路规划尽可能达到理想的状态,采用车辆在外面行驶,将地下车库出入口全部设置在小区的门口处,方便满足车辆进入小区后的安置条件,同时也相对保证了行人在小区内行走时的安全。

3. 2.3 各得其所的休闲环境

在小区中,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老人和小孩,这样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增加了许多无障碍设计的同时,也填增了许多老人与小孩的娱乐交流的空间和设施,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内心,增加舒适感,形成一种快乐独特的氛围。

3. 2.4 居住区的多元化

在如今的社会中,人们往往用单一的手段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居住区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就需要我们在考虑各方面的同时将人们的需求感受放在首位,尽管规划设计在这个世界上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以人为本”的方针不能变,这也是“一体多元”的整合概念。

3. 2.5 信息服务的智能化

社区网络提供信息服务,例如在线消费,社区新闻以及与衣物,食物,住房和交通有关的信息。它还可以提供诸如家庭办公室和Internet浏览之类的功能。当然,在智能社区的建设中,技术的发展和实用性也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人们在享受着技术给予的快乐的同时也要在意其带来的实用性。

3.3规划原则

从城市设计的宏观角度出发,设计一个可以代表城市形象的新居住区。为居民建设功能完备、理念清晰、居住环境优美的未来型住宅小区。

居住区的整体布局,颜色和形状应集中在住宅建筑的设计上,并考虑地块与周边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的文化相结合。突破原有的模式,将周围与自身进行一定程度的结合,这才是未来规划的方向。

在小区中建设绿色空间,使得每种公寓类型的住户都具有良好的景观,力求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个良好的视野,并让居民拥有美好的居住环境,从而使住宅更人性化和个性化。

4 总体规划

通过总体规划,将道路用地、建筑用地、公共设施和绿地以及其他小区的组成部分,有机地结合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

4.1总平面布局

小区内部通过道路分成了四个组团,既而形成了居住区组团结构。每个组团的空间不仅具有通透性,还具有开放性,体现了居住区的传统魅力。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与自然的亲和力,道路景观与各个组团形成了小区的景观轴。小区内的道路主要是满足住户的交通与消防的需求。小区内的公共建筑设施主要有会馆、物业中心、幼儿园和其他的商业等服务设施,如图4.1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1总平面布局

  4.2 功能结构分区

功能布局设计在合理和适当的前提下,力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并为住宅小区创造了附加值。整个居住区分为三个功能区,分别是住宅区、公建区和绿化区。住宅区是建筑物之间的室外空间,是住户相互交流的空间,住宅设计时,要注重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结合。公建区域由商业和综合服务组成,满足人们休闲娱乐和购物的需求。

绿化区是由组团绿地、宅前宅后绿地组成。绿化的原则是基于面向生态的规划准则,增加当地建筑密度并扩大绿化面积,充分发挥环境对品质和个性的影响,追求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图4.2所示的功能分布。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2功能分布

  4.3 住宅建筑的设计

本小区共有四种住宅层数,分别为26层、18层、11层和6层,层高均为3米,建筑单体的长边平行于南北走向的道路,北高南低错落布置建筑,楼与楼之间设有良好的间距,有助于采光。

建筑通风方式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首先考虑的是自然通风,在自然通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时再采用机械通风的方式[10]。

在住宅单体套型方案设计时,要从节能的角度、提高舒适性及家居生活的规律出发,合理进行各房间功能分区[8]。住户长期居住的主要活动空间是起居室和主卧室,而且适宜布置在南面,厨房和卫生间适宜布置在北面、东面和西面,这样在冬天就有充足的阳光。在住宅设计中,住宅中的每个功能空间,动态和静态空间分开布置。

小区内建筑立面的造型,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风格,强调细节,外墙的颜色部分采用了跳跃的色彩,不仅保持了现代主义简约的风格,而且避免了建筑色彩的单调和冷漠,如图4.3所示的立面效果图。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3立面效果图

  4.4 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

住宅小区的出口和入口都是业主日常出入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住宅区向城市区进行过渡的空间区域[6]。本居住小区建立了通畅、实用的道路交通系统,体现了“人车分流”的基本原则。小区设置了一个主出入口,两个次出入口。社区流量的人流量与车流量线分开,人流量与车流量互不干扰。

设计中考虑了停车问题,充分利用了地下车库来满足整个社区的停车问题,绿地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占用,同时实现了“人车分流”。小区的整个道路系统的交通通畅、合理,是住宅小区交通的灵魂,交通流线如图4.4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4交通流线

  4.5 绿化景观系统的设计

在社区绿化环境的设计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满足了住户多方面的视觉感受,设计出了一个赏心悦目又舒适景观环境。在保证居住小区中居住环境优美的前提下,增加了对室外空间的充分利用。舒适又美丽的环境与室外空间的实用性相结合,是理想的居住区景观,小区景观如图4.5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5小区景观

  4.6 小区的公建设施

小区应根据住户的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生活服务设施。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改变,例如居住区内的谷物商店和蔬菜商店已不再设置。相反,小型购物中心、综合服务商店以及免费使用商业设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如何使生活更方便、有利于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因此,在居民区正门附近设置了一个商业区,不仅可以满足该区居民的需求,而且也方便了居住区以外的人购物。社区服务中心分布在社区的次要入口附近,例如物业商店,居民休闲中心等,充分满足住户在小区内的日常生活需求。这种设计节省了土地并促进了居民的使用,人们在这里的休闲,购物,交流娱乐,将会成为小区内最受欢迎的热门场所,也是居住区文化氛围的具体表现。

幼儿园是住宅区必不可少的教育支持设施,它位于该地区的西门入口附近,即基地的西侧。这里的环境安静,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幼儿园位于次要入口附近,因此在满足社区使用的同时,它还可以提供对外教育服务,幼儿园效果图如图4.6所示。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图4.6幼儿园效果图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设计,我充分利用了所学到的知识以及居住区设计理论体系,并结合相对应的规划原理,对零陵路居住区进行了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从而粗浅的掌握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目前居住区规划所面对的问题,以及需要做出的改变。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体现了科学、技术和人文的进步。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化也在经历着社会文化转变的影响,朝着更加积极努力的方向去做出改变,朝着未来型的个性化发展奋勇向前。

本文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更大程度地考虑了居民对环境的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居民的参与上。我们应该在更大程度上关注住户的需求和想法,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共生。

我认为在规划设计时,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重于泰山,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规划和设计不得草率马虎,所以要严格认真。这次毕业设计使我理解了这些道理,并为我踏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原.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66

[2]胡纹.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68-80

[3]杨思思.住宅项目策划攻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3

[4]钱海平.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设科技,2018,(08):38-39

[5]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0-42

[6]薛乾.住宅小区入口的建筑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77

[7]李铮生.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65-70

[8]白小烨.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56

[9]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2-38

[10]侯青,王磊.对住宅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思考[J].建设科技,2018,(08):77-78

[11]胡朝昱.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简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69-70

[12]吴为廉.景园建筑工程规划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52

[13]都卫红.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60

[14]张晶晶.生态文明视域下的建筑设计[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79

[15]王珺,宋睿等.城市规划快题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2-16

[16]SUGIMOTO Hirofumi.Study on the Living and Residential Environments in an Apartment Building District in Central Ulaanbaatar[J].Urban housing sciences,2016, 2016(95):35-42

[17]Clare CooPer Marcus.PeoPle Places:design guidelines for urban open space[M]. New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0:5-8

[18]Zhogoleva Anna,Teryagova Alexandra.On methods of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bio-positive buildings in the low-rise residential developmentstructure[J].MATEC Web of Conferences, 2017,(02):106.

[19]Ebenezer howard,Trans,JinJingyuan.Tomorrow’s Garden City[M].Beijing:TheCommercial Press,2000:77-79

[20]Mária Kurová.The Effect Of Thermal Insulation Of An Apartment Building On The Thermo-Hydraulic Stability Of Its Heating System[J].Slovak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2015,23(4):56-80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同学共同的帮助,其中我的导师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尤为重要,每次遇到难题,我最先做的就是找老师寻求帮助,而老师每次不管忙或闲,总会抽空来和我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本论文在xx和xx导师的热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法、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本人影响深远。不仅仅使本人树立了远大的学习目标、掌提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本人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本次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步都是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超多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问题都得以解决。所以在此,再次对老师说一声:老师,谢谢您!

另外,感谢校方给予我这次机会,能够独立地完成个课题,并在这个过程当中,给予我们各种方便,使我们在即将离校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能够更多学习一些实践应用知识,增强了我们实践操作和动手应用能力,提高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再一次对我的母校表示感谢!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我年少时最喜欢的诗句。就用这话,作为这篇论文的一个结尾,也是一段生活的结束。期望自己能够继续年少时的梦想,永不言弃!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上海市徐汇区零陵路居住区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

价格 ¥9.90 发布时间 2023年4月23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23木头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0990.html,

Like (0)
123木头人的头像123木头人游客
Previous 2023年4月23日
Next 2023年4月23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