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 要:近年来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充分的提高,服务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给“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战略目标带来了强大的活力源泉。在如此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海南人应该如何去发展好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旅游经济和如何去提高当下的旅游品牌公众影响力,是目前每一个建设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此文将在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下共同讨论海南目前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全面的解读当下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并对当前存在的发展难题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海南;旅游业;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社会生产大发展,旅游经济的崛起成为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发展产业,对于海南省的经济发展来说,旅游产业的收入已然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海南的旅游业发展又存在着相关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例如发展不平衡,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等,因此需要人们对该产业的发展做出一个新的认识和理解。

1研究目的意义

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是海南经济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等旅游业项目的建设,本文将结合海南省最新研究数据和发展动态,对该课题进行全面研究,并合理提出个人意见等,找出当前发展的难题,以便助力海南旅游业的发展。

2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X旅游业研究学者马宝霞,对其工业观光旅游成功的发展提出了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缩小城乡结构,XXX以各种优惠政策、法律法规和投资吸引等有力手段,加快X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得区域的旅游能够充分完全的开发出来。对于国内旅游业发展来说,付璐等学者则提出观光型旅游向体验型旅游方向的发展,随着广大游客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要求也随着提升,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已经无法满足广大旅客的需求,因此体验型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向标。

3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重点是海南省旅游产业当前发展状况及遭遇的难题,并结合相关应对措施给出个人建议,难点是数据分析环节方面,许多最新数据无法第一时间拿到手,可能会导致滞后问题的发生,在数据分析方面增加了图文的表现形式,使得读者能够比较的了解到海南旅游业当前发展的状况。

4研究思路和方法

首先需要对论文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主要收集近两年来海南旅游业发展的情况和旅游收入对区域生产总值的影响,重点收集海南各地区旅游资源及收入的情况,以便后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形成刚要,在结合最新发展趋势及相关旅游建设投入的情况,综合分析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方法有分类整理法、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对比分析等。

5 海南旅游业现状

5.1 海南简介

海南岛是我国最南端的第二大海洋岛屿,也是我国最大的省级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也是我国唯一拥有热带气候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旅游胜地。因地制宜的海南人正是看到了这一份绝无仅有的先天优势,大力的发展起了具有海南热带景观的区域旅游,其中海口和三亚两个地区的空气质量更是排名在世界前十的行列里。作为我国最南端的省份,拥有着全国最大的海域面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是我国战略部署的重要地位。由于海南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降水量充足,夏季清爽宜人,冬季温和湿润,是我国重要的南繁基地,因此也结生出了大量的反季节瓜果蔬菜及热带岛屿水果等宝贵财富。

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的布局,决定将海南省发展为世界一流的海岛海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国家热带特色产业基地和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及海上救援基地。从战略上确定了海南省的基本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底线,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充分发挥海南省最大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博鳌亚洲论坛和海洋旅游等条件优势,努力把海南打造出一个享誉世界的国际旅游大省,在拉动经济、文化、科技和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好海南本土的热带旅游自然资源的优势,将历史悠久的黎苗民族文化与海洋海岛旅游相结合,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热带旅游文化观光休闲胜地。2018年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转型提升期,国家在旅游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动旅游设施及服务的开发建设,积极鼓励各地区XX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支持乡土文化旅游、全域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而海南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大力发展特色海岛旅游文化的同时,统筹规划各类旅游业的发展,在不断促进热带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基础上,将快速推动乡村旅游和特色旅游文化小镇的建设,把具有当地旅游特色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起来,形成海南省发展国际特色旅游的重要支点,截至目前全省共计完成八十一个美丽村镇的建设,遍布全省各地,为特色村镇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根据旅游总规划提出的要求,将全力推进热带滨海旅游、特色城镇旅游和消费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的大发展,依靠海口、三亚两大经济圈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点,逐步带动经济圈区域的国际化发展。这一规划要求的提出使得海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有了一个总体方向,旅游资源的发开也将得到有序的开展。

5.2 旅游业现状

5.2.1空间布局情况

海南省旅游景点区可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北部旅游区、南部旅游区、东部旅游区、西部旅游区及中部旅游区。北部以海口作为区域旅游的中心城市,以交通发达为显著的特点,是全省交通的总枢纽,东西线的汇集点,更有机场、港口等众多交通运输方式,成为海南省旅游基础措施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南部则以三亚市作为全省旅游经济的重点开发区,不仅汇集了大量优质的热带旅游资源,也是我国南海重要战略部署区域之一,还是海南省许多主要公路干线和铁路干线的终结点,凤凰国际机场的游客吞吐量截至2018年便突破了2000万人次,而三亚港更是我国通往东南亚、南太平洋、印度洋和欧洲各国航程最短的海岸港口,为国际贸易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基础。而南区更是海南省滨海旅游度假的天堂,拥有着数量庞大的星级酒店群,仅三亚市五星级酒店数量就占全省总量近半数之多,亚龙湾也成为了亚洲星级酒店群最密集的旅游度假区,丰富的热带旅游资源更是堪称一绝,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前来,是海南省发展热带滨海旅游的最重要规划区。相比于北部的交通运输优势和南部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及优惠政策的帮扶,中部旅游区的发展显得较为落后,其地区地貌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海南省最高峰五指山便坐落于此,而中部的森林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较为明显,空气净化能力强,各种珍奇走兽种类繁多,大部分原始森林未遭受严重破坏,且因为地理环境特殊等原因,非常适合森林山区旅游业的开发,因此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加快了其交通运输及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已建成一条中线高速公路和四条连接线的交通运输系统,大幅提升了中部旅游区与南北两区的交流与发展。以琼海、万宁市为中心的东部旅游区同样有着重要交通运输优势显著的特点,地理位置优越,是海南省将旅游业推向世界的东大门,面临南太平洋及洋流迎风口,形成众多商业渔业共用港口,并建有千吨级码头两座,为海南省的海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中转作用。西部旅游区和其他旅游区相比起来,没有东部众多的和千吨级的海岸港口,没有中部地区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也没有南部地区的滨海旅游开发程度及政策和宣传的名气,更没有北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重要地位,但说起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分析在海南岛内绝对算的上数一数二的,该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种类繁多,分布较广,拥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钱铁洞、东坡书院和儋州白马井,还有众多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如东方大田坡鹿自然保护区、霸王岭黑光长臂猿保护区和红树林湿地公园等原生态旅游观光景点,更有海南三大江之二南渡江和昌化江流经于此,丰富的水流资源养育着这片区域的人民,清澈的河水在深山雨林中到处蜿蜒,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观景瀑布,如诗画般的山水旅游资源吸引着无数向往的中外游客,丰富的黎苗族文化的保留和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让原本寂静的西部一下子又多了些热闹起来。

5.2.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良好的旅游体验质量离不开良好的旅游基础配套建设,而高级饭店数量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程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截至2018年海南省共有旅游饭店数966家,海口市153家、三亚市269家、五指山市23家、琼海市85家、儋州市40家;星级酒店数为139家,五星级酒店数有27家挂牌运营,其中海口星级酒店数有38家,五星级酒店有6家,三亚星级酒店数有43家,五星级酒店有14家,五指山市星级酒店数有7家,琼海市星级酒店数有14家,五星级酒店有2家,儋州市星级酒店数有2家。5A级景区全省共有6家分别位于三亚,保亭和陵水,4A级景区共有17家。在饭店及景区指标中,北部及南部中心城市的拥有量位于全省的领先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拥有量明显匮乏,尤其是在五星级酒店和5A级景区中,中部和西部的占有率几乎为零。海南省目前拥有两个民用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均达到了两千万人次以上,分别是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截至2018年共开辟民用航空线路776条,民用客机增至214架。拥有两条环岛高速公路和铁路,公路通车里程为35023公里,民用汽车达127.18万辆,铁路营业里程为1172公里,铁路机车共有26辆。主要港口的货物及游客吞吐量在千万吨级以上的有海口港、八所港和洋浦港。此外还有一条南北连接海口和乐东,途径五指山市的中线高速公路和在建的沿海环岛旅游路线等。从交通运输上看,陆地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和海南的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有很大的关系,优先开发的南部和北部基本能解决旅客的便捷出行问题,而航空路线及主要港口的运输则与对外开放程度有关,近年来海南省对外联系增强,国际旅客明显增多,因此开辟的航班由此增多,国内大多省份及地区均能快速满足航班直飞的需求。

5.2.3发展前景分析

海南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自然资源景观,以及丰富的海洋海岛旅游资源,是我国热带区域最重要的旅游资源集聚地,更是我国南海国防战略的重要陆地基地,具有十分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因此需要对海南省现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全面的整合和规划,走一条适合海南本土的特色发展道路。根据海南省总规划等重要纲领性文件的提出,全省的发展目标为:截至2020年将全面完成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国际旅游岛的基本完成,2030年完成全省的规划总目标,达成国际旅游岛的高质量、规范化的实践范例。为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XXX总XX在热烈庆祝海南成立经济特区三十周年的大会上宣布海南自由贸易岗的成立,成为海南省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自由贸易港的建成将大幅提升海南交通运输效率,对外开放的格局将进一步打开,不仅加强了与世界贸易交流的频率,更是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又一重要举措。自由贸易港的投入与建设是海南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大门的打开是把海南特色热带滨海旅游等产品推向世界的好时机,在频繁的贸易交流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将会成倍的增长,而社会化大发展的到来也会带来资本及高新技术和人才管理的汇集,城市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技术,而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诞生正是吸引众多投资者驶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基础,快速流动的人群促进了消费旅游的发展,优质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所有条件的前提,未来十年是海南旅游业发展前进的十年,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十年,未来十年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决定着海南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民能不能过上高质量水平生活的重要影响指标,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有力检测和证明。

5.3 旅游收入情况

海南地处热带季风性气候带,全年温度适宜,是我国唯一一个拥有热带性气候的省份,这里汇集了大量的热带海岛海洋旅游资源,在建省后党和国家特别重视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旅游总规划提出的要求,要致力于国际旅游岛的重点建设,把海南发展成一个世界级的旅游休闲度假圣地,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在旅游投资方面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截至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38.17亿元,涨幅为17.01%,国内旅游总收入为898.14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131.37亿元,涨幅为17.13%,国际旅游收入为7.71亿元,比前一年增长了0.9亿元,涨幅为13.21%。全省旅游酒店接待过夜总人数突破三千万,三亚游客则占半数以上,比省会海口还多出六万多。在国际旅客中,以东亚、东南亚和欧洲地区国家的占相对较高,其中俄罗斯成为境外输入型旅客最多的国家,总人数为255759人,国际旅客中均以三亚、海口作为首选的入境旅游目的地。据各大出行软件的统计数据,选择亲子游的旅客占到总出行人数的53%,而排名第二的游客为情侣间的蜜月旅行,占总数的20%。2018年海南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832.05亿元,第三产业总值为2736.15亿元,约占总体56.62%,而2018年的旅游业总收入为950.16亿元,是整个服务业的34.72%,在主要行业的贡献率中,第一产业贡献率为14.6%,第二产业贡献率为18.5%,第三产业贡献率为66.5%,可以说海南旅游业的总发展对于海南的经济建设来说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收入的增加从侧面上可以看出国家对海南省发展热带旅游业的投入与支持,也代表了海南人民坚定不移的走旅游致富,旅游惠民,旅游建省的生态绿色发展道路。当前海南旅游业发展稳中有进,是良好发展机遇和阻碍难题并存的发展时期,虽然旅游收入在逐年增加,但增速较为缓慢,对全面建成国际旅游岛的终极目标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仍然需要各方积极努力地投入才能早日完成祖国和人民的美好期盼。

6 发展的难题

海南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从空间上看,整体规划不均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其次旅游基础措施配套不健全,游客很难从落后的基础措施中找到良好的旅游体验;且国际化程度较低,国际游客总量过少;存在明显的旅游淡季和旺季;各大区域的旅游产品较为单一且雷同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严重阻碍了海南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科学管理,将会带来了可怕的不利影响。

6.1 整体发展不均衡,区域差距较大

由于受资源分布,发展时序,政策法规和战略部署等因素的影响,海南省旅游业的总体发展在空间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以海口、三亚为首的优先发展区域,能够以自身累积起来的经济基础和开发程度吸引着无数投资者的目光,加上国家对于这些地方的重要战略部署和优惠政策的普及,导致其发展速度要远远快于其他地区。而地理环境相对比较冷门的地区,如五指山和西部等地的开发就显得较为缓慢,至2018年中部旅游区的中心点五指山市的区域生产总值才29.509亿元,而海口和三亚的区域生产总值分别为1510.513亿元和595.5057亿元,差距之大难以形容。而这些差距的产生还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进一步拉大,优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及资本的流入,使得当地的旅游资源得到更有效地开发,旅游口碑也将逐渐改善,社会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不仅会加剧区域间的差距影响,还会造成许多优质的资源浪费和经济的严重亏损,不利于总体社会生产的稳定和繁荣,也不利于提高海南旅游业总体水平的发展。

6.2 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旅游基础设施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局部配套不健全和各区域间游客出行方式单一化。总体的配套不健全的原因是由于总体发展不均衡所造成的原因之一,一个区域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资金及技术的投入,而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影响其建设的主要原因,落后的经济基础难以支撑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加以落后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建设完善的旅游基础措施本身就是一种浪费的行为,所以才导致五指山地区的交通情况至目前仍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也使得该地区的森林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有力的开发,造成该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从而影响到海南整体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面对相对较为落后的中部旅游区,广大游客更愿意选择经济发达,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区域进行消费。区域间游客出行方式单一化主要表现为区域间的交通选择较为单一,即游客在两个临近地区的出行方式大都只能选择高速公路运输或铁路运输,这些陆路交通运输网的建设基本偏离景点区,使得游客无法享受到沿途风景的观光和全面的了解到国际旅游岛的精心策划,而愉悦的旅行体验从来不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而沿途的风景将会是行程的意外惊喜,因此海南省为使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预计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环岛旅游公路的建设和使用。

6.3 国际化程度较低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指标的数据是海南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反映,那就是接待国际游客总人次和国际游客分布情况。根据2018年海南省公布的统计年鉴中接待国际旅客的情况分析,总接待人次为89.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6%,但其国际旅客人次占旅游总人次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二,且同国内旅游大省四川、云南等地和国际主要旅游目的地普吉岛和夏威夷等接待的国际旅客人次相比,要远远低于其平均值,平均国际旅客消费情况也不容乐观,且在入境游的旅客中大部分是来自附近的邻国和少部分建立友好外交关系的国家。显然,无论从国际接待总人数还是国际旅客分布国家的情况来看,海南省旅游业的总体国际化水平仍然远远低于总规划的发展目标,国际旅游的发展仍属于偏低的水平。

6.4 存在明显淡季、旺季

因受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因素影响,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存在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全省大部分地区均为热带季风性气候,全年高温且降水量充沛,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旱季主要集中在秋冬等季节,此期间的海南温度适宜,湿度干爽,是北半球热带季风性气候以外地区的过冬好去处。而对于雨季来说全年最高气温主要集中在晚春和全夏等时期,此期间最高气温可达四十摄氏度,且降水量充沛,湿度增加,很容易给游客造成潮湿难耐的燥热感。因此造成了全年旅游业收入水平不一,存在明显的淡季和旺季。根据2018年及2019年海南省旅游各月总接待人次(如图表1-1所示),和旅游各月总收入(图表1-2所示)的分析,可以清楚了解到四月至九月期间为海南游客人数及旅游收入的平缓期,2018年4至9月份平均月接待总人数为428.12万人次,旅游月收入平均为60.14亿元,2019年4至9月份平均月接待总人数为559.84万人次,旅游月收入平均为68.53。而十月至次年三月则是旅游业收入的旺盛期,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海南平均月接待人数为772.84万人次,旅游月收入平均为100.735亿元,无论是各月总接待人数还是各月收入水平,十月至次年三月均为海南省旅游业的旺季,四月至九月则为淡季。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图表 1-2旅游月收入图

7 解决发展难题的策略

7.1 加大统筹发展力度

面对海南旅游业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的状况,有关部门应当快速推进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资源开发,给予优惠政策及人才引进的政策扶持,在推动重点区域开发的同时也要兼顾到边缘地区的发展,加强各市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不单单只是地方区域的建设,它是海南省整体发展的成果,是全省人民共同努力换来的,因此应该充分意识到区域的繁荣不能算上总体的成功,统筹区域的发展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面对现在资源开发出现较大不均衡的情况,更应该把工作的全面性协调好,这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前进的动力。

7.2 加快国际旅游岛基础配套措施的建设

良好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的保障,海南省目前的交通建设和旅游酒店数的情况来说,还算不上是先进的基础设施水平,因此需要在这两个方面的建设上加大财政力度的支持,依靠政策优势吸引外部资本的流入,将重点资金投入到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开发,海南大部分的旅游基础设施资源基本都集中在海口三亚两地上,而对与其他地区而言很难有匹配的上的配套设施,因此需要加快全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自由贸易港和中线高速公路以及环岛旅游公路等在建项目的建设,延期一天都是对柚子旅游资源的浪费。除了交通以外,还应加强旅游小镇及少数民族村寨的建设,作为海南旅游业的支流对总体发展目标的建设有着不可小嘘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文化是海南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发展文化旅游的主要产品,加强少数民族村寨的建设就是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发展传统文化,也是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7.3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提升宣传力度

加强国际间经济贸易的交流,把海南的重要港口及国际机场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窗口,增强与世界间的联系,通过各种贸易往来加大海南旅游业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航班的范围,增加国际航线的数量,使得多地区能够便利抵达海南国际旅游岛,加快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速度,加强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加大各种文化影视事业的建设及合作,将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源呈现出来才能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建设。

7.4 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建设

加强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建设,海南拥有各种丰富的旅游资源,把影响旺季收入的高温阳光和充沛的雨水资源加以利用起来,可以发展除了滨海旅游以外的产品,如增强滨海体育事业的建设,把具有深渊影响力的国际赛事引进举办;以及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开发,增加森林旅游的可玩性项目的投入;还可加大本土历史文化的宣传,增加少数民族特色纺织工厂的建设,把具有历史和民族文化的产品统一规划生产,增加旅游纪念品的投资,这样不仅可以加深游客旅游印象,还可以为旅游业的收入作贡献,进一步提高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玲, 曾杨慧, 杨春秋.“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省旅游创新[J].环球市场,2019, (22):16.

[2]李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海南全域旅游新业态发展模式构想[J].中国市场, 2019, (2):33-34.

[3]聂磊, 范芳玉.海南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效应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第32卷(1):133-138,144.

[4]赵振学.浅析旅游管理信息化基础下的创新[J].度假旅游, 2019, (1):44,48.

[5]葛明明.我国旅游标准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福建质量管理, 2019, (13):20.

[6]海南省统计局.2019年统计年鉴[J].2019年鉴-旅游,2019,第17卷(33):387-398.

[7]海南省统计局.2019年统计年鉴[J].2019交通和邮电,2019,第18卷(33):399-424.

[8]刘晓梅, 王秋雅.海南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5):178-179.

[9]王周凯欣, 王峥, 王大红等.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8, (20):204,213.

[10]胡昌昊.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8,(36):146-147.

[11] 李如跃, 赵娜娜, 吴兰卡.“互联网+”背景下海南省旅游业市场规范化研究[J].山西农经, 2018, (4):91-92,101.

[12] 刘萍.国际旅游岛视角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品牌开发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第38卷(2):220-225.

[13]海南省人民XX办公厅.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Z].海南:海南省人民XX办公厅,2017年12月17日:1-50.

[14]海南省人民XX.海南省总体规划(2015-2030)[Z].海南:海南省人民XX,2015年9月:1-10.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5月6日
已付费?登录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4885.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3年5月3日
Next 2023年5月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