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烧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血小板计数与烧伤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 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120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住院期间前14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值,年龄、性别,住院日等数据。将患者按年龄分组:儿童组(39例)、青壮年组(75例)、老年组(6例)。再按病程分

  前言

  脓毒血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多发生在严重的创伤、烧伤、手术、休克、感染后的细菌侵入,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1]。目前,脓毒血症在急诊重症患者中发生率仍然很高,其所诱发的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病死率极高,医治费用高,医疗资源耗费极大。据统计,X每年花费在治疗脓毒血症患者上的费用高达200亿美元[2],欧洲也在100亿美元上,同时脓毒血症的患病率却仍在升高,英国每年约有37000人死于脓毒血症[3]。我国每年脓毒血症患者不少于400万例。随着各大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区的完善和医疗设施的完善,并没有阻止脓毒血症发病率上升的趋势,使得脓毒血症成为威胁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早期预测脓毒血症的发生及预后成为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在临床工作中,用于预测感染的指标包括(PR、PCT、血清白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其中对于CPR、PCT的研究较多[4,5],有学者将二者定位于诊断感染的敏感指标,然而二者的数值并不能早期反映感染尤其是脓毒血症的诊断及预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血小板计数与脓毒血症的关系,虽然其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不如CPR、PCT敏感,然而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对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得到了广泛肯定[6-9]。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在临床实践中较易进化可进行动态连续检测,性价比较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血小板与脓毒血症的关系[7,10],随着研究的巧展,人们逐步认识到感染与血小板减少有正相关关系[11,13],目前有多项研究表明脓毒血症与血小板功能障碍有关,且随着病情的恶化,血小板功能障碍越明显[14,15],在脓毒血症患者中一旦出现血小板计数急剧下降,往往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15,16]。血小板在烧伤患者血液中的变化也开始被更多的学者注意[17,18]。严重烧伤后感染期发生脓毒血症十分常见,一旦发生脓毒血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都会增加[8],有研究表明将血小板减少症持续时间与APACHEII评分两者结合,可作为监测脓毒症的可靠指标,有利于提高预测脓毒血症的准确性和改善预后[9,10]。尤其是在烧伤休克期后,血小板计数均有一过性的减低,对此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20]。认为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与休克期补液稀释、弥散性血管内凝(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e)、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 ir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感染、烧伤深度、年龄等因素有关。烧伤休克期过后为烧伤感染期,感染成为主要矛盾,很多学者关注烧伤患者血小板减少症与脓毒血症的关系[8,9,19],逐渐认识到感染与血小板减少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主要是研究重度烧伤患者血小板计数与脓毒血症的关系,进一步寻找防治烧伤脓毒症的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收集了2017年8月-2018年4月就诊于海南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的重度烧伤患者120例患者,将患者按年龄分为儿童组(≦12岁)、青壮年组(12-60岁)、老年组(≧61岁)进行血小板与白细胞参数的参数研究。在按有无脓毒血症把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和非脓毒血症组进行入院后前14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值,年龄、性别,住院日等数据的研究。
  按血小板减少情况分为重度血小板减少组(血小板计数≦20×109),中度血小板减少组(20×109<血小板计数≦50×109),轻度血小板减少组(50×109<血小板计数100×109),血小板正常组(100×109<血小板计数)进行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研究。
  这120例患者中发生脓毒血症82例(68.4%),平均年龄33.5422.95岁;非脓毒血症组38例(31.6%),平均年龄27.9523.25岁,脓毒血症组烧伤面积大于非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组平均住院日大于非脓毒血症组,在统计中发现脓毒血症组最终死亡的病例有5例(5.5%),非脓毒血症组只有1例(2.3%)。脓毒血症组平均手术次数为3.30.457次,非脓毒血症组平均手术次数为2.40.721次(见表1)。
  表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脓毒血症非脓毒血症
  人数82 38
  年龄33.52±22.59 27.95±23.25
  性别43(35%)25(20%)
  28(23%)24(20%)
  烧伤面积平均值56.95±22.02 39.67±13.34
  平均手术次数3.3±0.45 2.4±0.72
  死亡率3/82 1/38
  平均住院日49.055±36.24 33.17±21.22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烧伤后3天内收入院,排除烧伤3天以上入院患者及入院前有明确血液病病史的患者。所有脓毒血症患者均符合中国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及X烧伤协会对烧伤脓毒血症症的诊断标准。

  1.3研究方法

  所有烧伤患者在入院后采集空腹静脉血0.3ml,避免脂血,溶血。样本收集后进入希森美康N9000血常规仪进行血小板和白细胞值的测定。采用实验室制定的血小板参考范围:(100~300)×109/L;白细胞参考范围大于(4.0~10.0)×109/L。所有的检测过程均按照实验室标化和认证流程完成。

  1.4统计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各组数据及各亚组数据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绘制统计图表。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按年龄分组各组入院后变化情况

  本文收集120例烧伤病例,其中儿童组39人,青年组75人,老年组6人。统计分析表明三组患者入院后前14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住院后均出现一过性血小板降低,在青年组中较早出现血小板计数平均值降低(见表2)。
  表2脓毒血症组各年龄段血小板、白细胞比较()
  例数(n)血小板白细胞
  儿童组
  青年组39
  75 360.602±50.131
  199.601±84.602*18.588±4.464
  15.361±5.783*
  老年组6 230.663±69.380*#13.001±3.228*#
  *表示与儿童组比较,P<0.05;#表示与青年组比较,P<0.05。

  2.2入院时各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比较

  本文收集120例烧伤病例与正常人群组70例,120例病例中发生脓毒血症82例,非脓毒血症38例。统计分析表明三组患者入院后前14天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入院时各组血小板、白细胞计数比较()
  例数(n)血小板白细胞
  正常人组70 390.03±135.05 6.35±1.55
  脓毒血症组82 286.36±134.12*25.97±5.68*
  非脓毒血症38 370.03±126.03*#14.45±3.65*#
  注:*表示与正常人组比较,P<0.05;#表示与脓毒血症比较,P<0.05;

  2.3入院后14天脓毒血症组/非脓毒血症组血小板与白细胞变化情况

  脓毒血症组入院后前14天血小板平均值较非脓毒血症组低,下降时间较早,且维持时间久(如图1)。脓毒血症组入院后前14天白细胞平均值较非脓毒血症组高,且升高时间较早(见图2)。
脓毒血症烧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实验研究
  图1入院后前14天总血小板平均值脓毒血症组/非脓毒血症组血小板
脓毒血症烧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实验研究
  图2入院后前14天总白细胞平均值及脓毒血症组/非脓毒血症组白细胞

  2.4按血小板计数分组各组入院后前14天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

  血小板重度减少组的血小板减少症持续时间为12天,血小板中度减少组血小板的减少症持续时间为5天,血小板轻度减少组的血小板减少症持续时间为3天(见图3)。
脓毒血症烧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实验研究
  图3按血小板计数分组不同程度血小板计数减少分布

  3讨论

  脓毒血症是临床急危重患者,包括重度烧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诱发的MODS、感染性休克是目前危重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己成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虽然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重症治疗的不断进步,治疗脓毒血症的手段不断增多,然而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却不降反増,送与社会人口老龄化,抗生素耐药等有关。脓毒血症患者病死率高,花费大,医疗资源消耗大,使其成为危害重症患者生命及经济的重大威胁。已有研究表明,过度的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在脓毒血症病情加重、恶化过程及MODS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而血小板活化是凝血系统激活的启动因素之一,同时还是连接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之间的桥梁。
  根据图2可得知,在烧伤早期白细胞计数的下降几乎与血小板计数下降同步,这可能是烧伤后骨髓抑制与磺胺嘧啶的应用有关,也有报道称白细胞在烧伤后第1天是上升的,但在随后的几天内的下降与血小板计数下降是相伴的[10]。这是由于烧伤后白细胞与血小板被消耗而后骨髓进行补充不足所致。在临床工作中,常用白细胞预测感染,也有学者将白细胞定位于诊断感染的敏感指标,但是白细胞的数值并不能早期反映感染尤其是脓毒血症的诊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血小板计数与脓毒血症的关系,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对于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得到了广泛肯定[6-9]。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在临床实践中较易进化可进行动态连续检测,性价比较高。
  血小板减少症出现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可能机制血小板是外周血中对化学与物理因子最敏感的成分,缺氧、酸中毒、内毒素与创伤等因素均可直接激活血小板,使其聚集性增加。很多原因如肝素的应用、输血、急性呼吸衰竭、抗生素应用等。均可引起血小板的减少,同时血小板功能障碍也促进炎症反应,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等,促使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聚集、活化,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炎性反应加重,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细菌及内毒素,过度的炎症反应均可造成骨髓抑制,产生产板巨细胞减少,造成血小板减少。内毒素也可直接损伤血小板。在重度烧伤产生大面积创面后,血小板被大量激活,参与到机体应激反应中,而被大量消耗,同时休克期血液浓缩及机体高强度的应激反应都可以直接损伤血小板,休克期补液对血小板的稀释作用。许多烧伤后的全身用药也可以影响血小板:肝素、SD-Ag等均可使血小板减少;在重度烧伤患者产生大面积创面后,血小板被大量激活,参与到机体应激反应中,而被大量消耗;本研究中几乎所有病例在烧伤后一个星期内出现血小板计数的下降,且在第3、4天降到最低点,这可能是烧伤后血小板减少症与脓毒血症产生自身抗体对骨髓巨核系统破坏,嗜血细胞增多症参与正常免疫脓毒血症时的血小板减少有关[11]。如图1,脓毒血症组较非脓毒血症组烧伤后14天平均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也反映了机体应激的能力,幅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说明机体应激能力越差,预示预后越差[20]。如图3血小板重度减少组的血小板持续时间也较长。
  本研究中脓毒血症组及非脓毒血症组中各年龄段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表2可得知儿童组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这可能与儿童烧伤渗出较多,血液浓缩青年组及老年组剧烈有关,同时也说明儿童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应考虑血液浓缩的影响,未达到血小板减少症的标准而仍有可能已有脓毒血症的症状。同时应考虑青年组应激速度及强度均较其他两组剧烈,因此血小板计数下降与脓毒血症相关性更明显。所以血小板参数动态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脓毒血症的病程发展状况,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变化对于脓毒血症的预防和诊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可得知定期观察烧伤脓毒血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对病症的判断和疗效的观察都有一定的价值,也有助于脓毒血症的治疗。血小板在烧伤患者中脓毒血症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能够特异地反映脓毒血症疾病的进程,但是其无法作为单一诊断脓毒血症的指标,在临床上还应该根据临床表现以及其他指标联合判断患者的感染情况。

  4结论

  不同年龄段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血小板的变化对脓毒血症反应有差别,青年组患者较儿童及老年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更为明显。血小板计数在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均出现一过性降低,脓毒血症烧伤患者血小板降低的幅度及持续时间均明显增加,对早期预测脓毒血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姚咏明,盛志勇,林洪远.脓毒症定义及诊断的新认识[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16(6):321-324.
  [2]顾勤,陈鸣.脓毒血症的早期识别与规范治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2(2):126-129.
  [3]BATTLE C.E.,DAVIES G.,EVANS P.A.Long term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survivors of sepsis in South West Wales: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PLoS One,2015,9(12):e116304.
  [4]王合金,阳书坤.血小板计数和降巧素原在预警脓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4):214-216.
  [5]叶嘉辉.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与脓毒血症病情转归的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28-1930.
  [6]石岩.严重脓毒血症发病机制新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2[11]:954-956.
  [7]VAN DER LELIE J.,VON DEM BORNE A.K.Increased mean platelet volume in septicaemia[J].J Clin Pathol,2015,36(6):693-696.
  [8]覃志丹.严重脓毒症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新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32(11):891-894.
  [9]董金巧,季秀成.脓毒症患儿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8(22):2732-2734.
  [10]KELTON J.G.Platelet autoantibodies in septicaemia[J].Br J Haematol,2015,61(3):589-593.
  [11]丁欢,曹相原,马希刚,等.脓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凝血相关性研究[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16,22(5):482-484.
  [12]ARIF S.H.,AHMAD I.,ALI S.M.,et al.Thrombocytopenia and bacterial sepsis in neonates[J].Indian J Hematol Blood Transfus,2014,28(3):147-151.
  [13]BUDAGOV R.S.,UL'LANOVA L.P.[Some consequences of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ggravation of outcomes of combined radiation and thermal injuries][J]Radiats Biol Radioecol,2015,45(2):191-195.
  [14]张伟,林兆奋,霍金龙.急诊感染患者凝血障碍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杨,等.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7):1027-1031.
  [16]梁霞,黎敏,闻利霞.脓毒血症患儿血清白蛋白及血小板检测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5,23(11):1002.
  [17]MILLER S.F.Blood platelets in severely injured burn patients[J].Burns,2016,25(2):187.
  [18]王勇,唐健,夏泽等人.影响成年烧伤患者生存的因素[J].烧伤杂志,2016,36(1):57-64.
  [19]沃尔夫,霍彭塔尔,等人.X烧伤联合脓毒症标准与加护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存在菌血症的相关性[J].烧伤科的病人,2015,33(3):371-378.
  [20]石岩.严重脓毒血症发病机制新认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2[11]:954-956.
  致谢
  光阴似箭,四年的大学校园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这几年岁月,收获的不仅仅是愈加丰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不断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与实践能力,培养了良好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在处理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很庆幸这四年能够遇到那么多的恩师益友,此时的我内心不仅仅充满了喜悦,更多的是对长沙医学院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各位老师的感激。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工作上,你们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热心的照顾,让我在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感恩之情难以言表,谨以最朴实的话语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首先,向帮助和指导我的指导老师周琳老师以及海南省人民医院的郭家权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特别感谢的是周琳老师,她从论文的开题报告到论文的写作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开题报告上每一句、每一段的不足给我标记出来,并备注好所犯的错误以及需要怎么去完善。不辞劳苦地一遍一遍的为我指导修改论文,她丰厚的知识积累和敬业精神,给予我很多教益,她平易近人以及在教学上尽心尽力的态度使我倍受感动。
  感谢尹琳老师在大学这几年中做我们班辅导员时在学业上的指导,在生活上的的关心与照顾,这种亦师亦友的感情让我在大学的时光里感觉很温馨。与此同时,也要感谢检验系系主任林雪迟博士的谆谆教诲以及微免教研室,生化教研室,临检教研室的全体老师,在我大学这几年中,他们都参与我们的专业课教学,实验指导,作业批改,等等。因为有他们的孜孜不倦的教诲,才有我们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今天,我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
  最后,感谢海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诸位老师在我实习这十个月来的关心和教导,使我掌握了很多操作技能,也巩固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在此,向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老师、朋友、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2018-5
  综述
  血小板与脓毒血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脓毒血症是一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并发症。据统计脓毒血症的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全球每年有超过1800万例脓毒血症患者,其中我国每年脓毒血症患者不少于400万例。脓毒血症发病极其凶险,引起的感染性休克及MODS病死率高,近年来各种临床预测感染的指标被应用于临床,其中常被用到的包括C反应蛋白、降钙素、血小板等。其中血小板的易检测,性价比高的特点也使得其在临床上被越来越多的作为脓毒血症早期检测的指标或者联合其他指标进行确诊。现就近几年血小板与脓毒血症的相关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脓毒血症;检测指标;血小板
  脓毒血症是因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血症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支原体、真菌等微生物入侵机体后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血症的病死率较高,病死率为17%-28%,是非冠心病ICU死亡的主要疾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脓毒血症随着病理过程的发展可以导致严重脓毒血症、脓毒血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死亡等[5]。脓毒血症为难治性疾病,患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比较高,脓毒血症的早期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是防止脓毒血症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关键,因此寻找脓毒血症快速诊断的关键在于找到脓毒血症快速准确的生物学诊断指标。白细胞介素-279(IL-27))[1-3]、C-反应蛋白(CRP)[4]、降钙素原(PCT)[5]血小板等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丁国良等[6]对:将不同浓度的(DMSO)作为保护剂加入血小板中,在-8.0℃条件下进行冰冻,调查发现,血小板可通过GPIb粘附于损伤的血管内皮下组织,并且释放血小板内储存在致密体、a-颗粒或溶酶体内的物质,包括ADP、ATP、5-羟色胺、钙离子、血小板因子4(PF4)、vWF、凝血因子、血栓烷A2等。血小板所释放其吸附的炎性因子参与到局部炎性作用中,驱化炎性细胞的运动,同时炎性因子可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及破坏,进而影响全身的炎性反应[7]。
  2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是指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其后续所引发的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已成为临床为重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8]。革兰氏阴性菌是脓毒血症常见的致病菌,近年来由于细菌耐药增强,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菌出现,使得阳性菌所致脓毒血症有所增加[9]。内毒素活化单核巨噬细胞,使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IL-1,IL-6,TNF-α等)。血液中的细菌感染失控,导致炎性介质的大量释放,进而导致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细胞器,进一步导致器官损伤衰竭[10]。脓毒血症晚期机体免疫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大量免疫细胞的调亡及损伤可使机体处于无免疫状态[11]。感染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及在感染状态下减少的抗凝物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引起DIC的基础[12]。感染导致机体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调节失调也是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甚至导致MODS的基础。
  3临床中常用来诊断胳毒血症检验指标
  临床中常见用于诊断脓毒血症的指标有CRP、PCT、血清白蛋白等。其中CRP由肝脏产生,当人体出现组织损伤、感染、炎症时,在12-18h内出现上升,是人体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它可激活补体的经典途径,増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调节淋己细胞或单核/巨噬系统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组织因子的生成。PCT是一种由钙素前体,由甲状旁腺细胞合成,一般不释放入血,当人体感染时,可由其他器官合成释放入血。白蛋白是肝脏合成的负性急性时相蛋白,半衰期仅1.9天,血清白蛋白水平可反映肝细胞分泌、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脓毒血症时白蛋白下降可能由于炎性介质对肝细胞直接损害所致,脓毒血症时高代谢状态导致肝细胞缺氧损伤也是白蛋白生成减少的原因。两者已被证实其在诊断与评估感染程度的敏感性,然而二者的数值对于预测脓毒血症的预后并无明确相关性[13]。
  铜含量也常被用于诊断和评估脓毒血症的预后,有报道显示脓毒血症患者出现明显血糖及血压丹高,往往预后较差[14]。然而血糖及血钠值对于诊断脓毒血症并无特异性,创伤、烧伤、大手术等应激过程均可导致高血糖及高血钠现象。
  近年来,随着各医院设备的升级,对于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诊断,其中CD64,CD62p已被证实对腺毒血症的诊断有特异性[15]。CD64是能识别免疫球蛋白、对IgG单体具有高亲和力、介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IgGFc片段受体1(FcγRI)正常情况下,CD64主要表达于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表面,中性粒细胞表面几乎不表达CD64。当机体患感染性疾病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迅速升高。
  4脓毒血症与血小板的关系
  脓毒血症可影响凝血功能,PT双APTT均会上升然而对于凝血功能的检测的敏感性及时效性较血小板计数低[14]。
  严重的感染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使单核巨噬细胞生成减少或者发育不良,同时感染所产生炎性因子可直接损伤血小板,甚至产生血小板抗体。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生成,同时感染所导致的血管损伤,暴露血管内皮,引起凝血,大量消耗血小板,使得血小板在腺毒血症过程中减少。血小板所释放的炎性因子驱化炎性细胞,参与局部炎性反应中,加剧了全身炎性反应的过程。腺毒血症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如不加干预,大量血小板被耗竭,进而引发DIC,甚至MODS。因此早期预防和发现脓毒血症对疾病的进展和转归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对血小板的检测易行而又实惠,可以早期发现脓毒血症,及时进行干预。因此越来越多临床实践中开始对重症患者进行血小板的检测[9]。同时对已经出现脓毒血症或者极易出现浓度血症的患者进行早期抗凝治疗也出现在临床实践中。
  5烧伤患者脓毒血症与血小板关系
  烧伤患者尤其是重症烧伤患者进入感染期后,较大的创面及应激导致的肠道屏障减弱都成为烧伤患者感染的重要细菌入侵部位,成为脓毒血症发生的基础[11],因此对重症烧伤患者的血小板检测是十分必要及经济的敏感指标,许多报道证实烧伤患者血小板降低与脓毒血症呈现相关性[12,13]。并且已开始应用小剂量肝素进行预防腺毒血症引起的血小板大量消耗,进而延长疾病向DIC发展的进程[3]。有报道称血小板减少,脓毒血症时烧伤死亡率上升的因素[10]。

  6小结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对样本并未进行年龄的区别,由于儿童、青少年、老年各年龄段的应激能力和造血功能不同,因而各年龄段发生脓毒血症时血小板的变化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下一步的研究中,对重度烧伤患者不同年龄段的脓毒血症患者的血小板分析有待进行。

  参考文献

  [1]Gao J,Kong L,Liu S,et al.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y of Xuebiji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psis and 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J].2015,27(6):465-470.
  [2]叶嘉辉.PCT,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与腺毒血症病倩转归的相关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3):1928-1930.
  [3]王合金,阳书坤.血小板计数和降巧素原在预警脈毒症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的意义[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4):214-216.
  [4]靳贺,肖雅.早期预测创伤后脈毒血症发生的研究进展[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9):685-688.
  [5]冯佳,夏燕,袁林,等.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滑膜成纤维细胞中白细胞介素27水平增高[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5,31(12):1673-16764.
  [6]丁国良,徐群,朱琳,等.血小板功能分类及止血机制新探讨[J].2012,25(12):784-789.
  [7]董金巧,季秀成.脓毒症患儿血小板活化状态及血小板参数的观察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8(22):2732-2734.
  [8]Ates S,Oksuz H,Dogu B,et al.Can mean platelet volume and mean platelet volume/platelet count ratio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marker for sepsis and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J].Saudi Med J,2015,36(10):1186-1190.
  [9]田金飞.脓毒血症研究进展[J].内科危急重症杂志,2016,18(1):14-16.
  [10]任宏波,张友山,重症感染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研究[J].内科急危重杂志,2017,16(6):316-317
  [11]丁欢,曹相原,马希刚,等.腺毒症内皮细胞损伤与炎症,血相关性研究[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15,22(5):482-484.
  [12]Jiang W,Ouyang W,Chen C,et al.[Significance of the ratio of plasma vascular endothlial growth factor level to platelet count i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J].Zhonghua Wei Zhong Bing Ji Jiu Yi Xue,2014,26[7]:484-488.
  [13]孙健,吴伟东.朦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华急症医学杂志,2014,7(3):177-180.
  [14]程鹏雁,马渝,陶杨,等.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39(7):1027-1031.
  [15]胡建,尚为民,段燕青,急诊感染患者凝血障碍与脓毒血症严重程度的关系[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17):410-24103.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610.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1年8月16日
Next 2021年8月16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