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职业道德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发生着改变。表现出来的便是社会上不正之风的蔓延,致使会计人员的素质降低,缺乏职业道德现象时有发生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目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长足发展,人们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同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也发生着改变。表现出来的便是社会上不正之风的蔓延,致使会计人员的素质降低,缺乏职业道德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假账盛行。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每个角落,自然而然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我们有必要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研讨。
  研究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会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以至会计信息失真导致经济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部分会计人员不熟悉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财会业务水平偏低,缺乏钻研业务精神。本文展开此研究对于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论文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国外研究:

  关于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的研究,Bologna(1993)提出了G(greed贪婪)、G(opportunity机会)、N(need需要)、E(exposure暴露)四因素理论,表达了会计人员舞弊产生的四个条件。即会计舞弊者“有贪婪之心,且又十分需要钱时,只要有机会并且认为事后不会被发现,他就一定会舞弊。”他认为“贪婪和需要”与行为人个体有关,“机会和暴露”则更多地与组织环境有关。
  Pressman(1998)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结论,他认为会计欺诈的潜在收益巨大,即使被抓到,惩罚相对于潜在的收益还是微不足道的,因而,除非惩罚有实质性的提高,否则欺诈的供给方不会有很大的变化。

  国内研究:

  彭兰香(2002)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失范是由于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通常会在多种可能性的取舍中选择那些既能使自己获得独立人格和地位,又能造就自己德性和价值的机会。
  杨雄胜教授和雷又生(2004)利用博弈论分析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尽管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是会计人员直接经手的,可那并不是会计人员最初的主观愿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在于会计人员陷入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之中,两种力量对比的结果是会计人员一般会选择执行领导命令,进行xxxx。
  然而常叶青(2006)又对此观点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是由于会计人员在现代社会被物质环境所诱导而产生的唯物质的功利主义思想所导致的,会计囚徒困境的提出其实就像一剂道德安慰的麻醉药,麻醉了会计人自省的心。与此观点趋同的还有潘玉红(2008)。她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会计人员个性心理和群体心理对会计违规行为的影响。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通过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以及会计职业道德的现状,提出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对策,并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对会计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进行相关阐述。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2.实地调查法
  3.个案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开题报告:2014年1月16日—1月20日
  论文初稿:2014年1月21日—2月21日
  论文二稿:2014年2月24日—2月28日
  论文三搞:2014年3月10日—3月15日
  论文答辩:5月底6月初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374.html,

Like (0)
写文章小能手的头像写文章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19年1月26日
Next 2019年1月27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