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格式规范较多,人文学科常用MLA格式,社会科学、教育学、工商学常用APA格式,蓝皮书(bluebook)法律中使用格式。不同的学科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格式规范,即使在学科内部也会使用不同的格式要求。根据不同的标记方法,这些参考文献格式规范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包括“注释-参考文献表格”、“着者制”和“顺序编码制”。
1 注释-参考文献表制
古代学者习惯于在正文和注释部分写参考文献。16世纪末,欧洲学术界将遵守严格引文标准的学术写作视为教育的展示,注释中使用的引文标志符号、缩写形式和布局基本形成。在19世纪,在历史学家的推动下,西方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注释-参考文献表。《芝加哥手册》于1906年正式出版,该格式开始有标准规范。
注释-参考文献表通常在脚注或尾注中记录参考文献,然后在文章末尾附上参考文献表。通常包括三个要素:
(a)详细记录的注释;(b)简短记录的注释;(c)详细记录的参考文献表。
常见的形式是a b(同一参考文献注释第一次出现时详细记录,简短记录再次出现,无参考文献表)、b c(所有注释简短记录,详细记录参考文献表)和(a b) c(在a 在b形式的基础上添加详细记录的参考文献表)。
不同格式的要求不同。例如,芝加哥格式中允许使用这三种形式,牛津系统(Oxford system)必须使用参考文献表,而MHRA格式和蓝皮书格式不需要使用参考文献表。
后面介绍的牛津系统和哈佛系统(Harvard system)、温哥华格式(Vancouver style)同样,它们只是参考文献格式的指导框架(guideline),框架下有几种具体的格式规范。这些格式规范可以在录制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姓氏是否大写,文献是否使用引号或斜体,ibid是否可以使用、op.cit.等拉丁缩略语,等等。
注释-参考文献的表达非常适合人文学科的写作。首先,人文学科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很难简单地分离出来。注释通常需要识别、识别和评论参考文献的真实性、版本和相关材料。其次,注释是人文学科的研究证据,同一页的脚注很容易被读者检查。大脚注甚至是现代人文学科写作中的标志性景观。
同时,注释-参考文献表也可用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写作。例如,芝加哥格式在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扩展的杜拉宾格式也被广泛应用于学位论文的写作。然而,注释和参考文献表更重复,更浪费布局。
举个例子:
正文: 脚注是层层积累的东西。经过仔细检查,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研究技术、科革时期首次确定的研究规则、吉本的讽刺、兰克的同理心、海恩里希·莱奥的凶猛——也重塑了历史学家生活和工作的出版管理、教育体系和职业结构的缓慢发展。[1] 脚注: [1]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307-308页,见安东尼·格拉夫敦《脚注趣史》。短脚注:[1] 第307-308页见格拉夫敦《脚注趣史》。参考文献表:[22] 格拉夫敦.脚注有趣的历史[M].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涛、王春华、译者. Grafton, A.The footnote: A curious history[M]. Cambridge(U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2 着者制
文章末尾附有参考文献表,包括三种形式:(1)起者-题名;(2)起者-出版年;(3)起者-页码。
“起者-标题”是古代最常用的参考格式,但在现代学术交流中有很大的局限性。2003年出版的《牛津格式手册》也将这种形式与“起者-出版年”并列,并利用缩略规则解决了标题过长的问题,但在后来的修订版中已被其他格式所取代。
哈佛系统始于1881年,不仅在社会科学中很常见,而且在一些自然科学中也很常见,比如期刊《Cell》。作者在文本引用中直接记录参考文献的出版时间(有时包括责任形式和页码),反映了科学交流中最重要的知识产权所有权和学术发展背景,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参考文献格式。
MLA是一种典型的“登录页码”格式(有时标记段落号和章节号等),可以被视为哈佛系统在人文学科中的变体。由于人文学科的专业使用较多,而且经常使用再版文献,标记出版年份可能会产生歧义。此外,人文学科的直接引文数量较多,准确的页码标记方便读者检查。
一般来说,起源系统的优点是:(1)标记方法不仅提供了准确检索参考文献表的最基本信息,而且具有可读性;(2)按单词顺序排序的参考文献表不仅检索方便,而且可以独立使用。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当参考文献的名称较长、并列较多时,文章的排版在参考文献集中的段落中更加混乱。
举个例子
文本:脚注是层层积累,仔细检查,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研究技术,科革期间首次确定的研究规则,吉本讽刺,兰克同理心,海恩里希·莱奥凶猛——重塑历史学家出版管理的生活和工作,教育体系和职业结构的缓慢发展。(Grafton,1997)参考文献表:Grafton, A. (1997).The footnote: A curious histor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3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有两个顺序,一个是根据文本中每个引文的第一个顺序连续编号,然后制作参考文献表;另一个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参考文献表,然后根据参考文献表的编号进行标记。这两种是英国标准格式格式(British standard 5605:1990)中的连续数字编码格式和循环数字编码格式。中国的信息和文献 参考文献录制规则(GB7714-2015)主要采用连续数字编码的顺序编码系统。
温哥华格式是最具代表性的顺序编码系统。1978年,一群生物医学期刊编辑聚集在加拿大温哥华,共同起草了1979年由X国家医学图书馆出版的《生物医学期刊提交的统一要求》。随后,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ICMJE)在温哥华会议的基础上正式成立。在ICMJE制定的规范指导下,温哥华系统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其推荐的参考格式为NLM格式。
IEEE是另一种代表性的顺序编码参考文献格式。它对电子文献有更详细的记录规范,包括电子书、网络百科全书、各种网站、软件和电子邮件。
顺序编码系统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一方面,它只需要在同一参考文献和同一参考文献中添加几个数字,另一方面,它需要尽可能多地使用缩略形式。因此,顺序编码系统更适合技术交流,但不适合需要更多注释的人文学科。
举个例子:
文本:脚注是层层积累,仔细检查,有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研究技术,科革期间首次确定的研究规则,吉本讽刺,兰克同理心,海恩里希·莱奥凶猛——重塑历史学家出版管理的生活和工作,教育体系和职业结构的缓慢发展。[15]参考文献表:[15] 格拉夫敦.脚注有趣的历史[M].201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张涛、王春华、译者:307-308.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