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深入分析了中考体育加试对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研究表明:中考体育加试的实施,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并对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有着直接的帮助。而且,中考体育加试的实施增加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锻炼时长、锻炼次数和锻炼强度;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从整体上变得更加严谨、认真、负责。此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是为了提高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也随着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而增大。
关键词:中考;体育加试;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学;
1.引言
1.1研究背景
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和教育一直是国家的热点,尤其是学校体育教育,是民族体育的基础,对国民体育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具有更重要意义。为了加强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的需求,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锻炼的意识,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部分。特别是初中体育教育,是引导学生增强体质、锤炼个人意志、培养学生优异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为了更好的增加青少年的体质,我国建立了初中体育加试制度,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近年来,初中体育加试制度的实施,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体育锻炼,中考体育制度的实施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的更大的创新,让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课程。
1.2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中考体育加试做出了研究,具体研究涵盖的方面很广泛,主要是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生学习成绩好与坏的影响、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和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不足。学者戴恒年和李勇,发表了《实施中考体育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一文,该文章向我们明确体育加试的重要意义,两位学者指出,体育中考的实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使我国初中生体育锻炼量不足之处得到改善,而且随着中考体育加试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教学一定能取得很大的进步。【2】另外,学者张磊和曹振宇发表的《初三年级学生体育中考改革后的现状研究》一文,肯定了中考体育加试带来的积极影响,两位学者认为,进行中考体育加试,能够让体育锻炼得到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视,避免了老师和家长因为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初中生日常必要的身体锻炼的情况,进而能使体育教学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并且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除上述学者的研究,还有很多学者从学生个人、社会整体、文化课教学、体育教学等多个层面做出了关于体育中考的研究。【3】
但是,通过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在中考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影响方面的研究,往往研究层次不够充分,内容不够详细。【4】
1.3研究意义
1.3.1理论意义
中考体育加试在提高谯城区乡镇初中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也帮助谯城区乡镇的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方式,避免他们今后在体育锻炼的时候发生危险意外状况。初中阶段需要充足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身体的成长发育,中考体育加试制度的实施,更好的让学校安排出充足的课余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进行身体素质锻炼。【5】
笔者参考大量知网文献关于中考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方面影响的文章,对这方面进一步的研究,对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教学影响内容的研究有一定帮助。因此,本次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推进中考体育加试的顺利开展,和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学的完善,而且关乎谯城区初中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身体的茁壮健康成长,帮助谯城区初中学校结合好中考体育加试,为学生合理安排好身体素质锻炼。期望在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教学方面做出巨大的贡献。
1.3.2实际意义
因此,本研究将针对这些实际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生主要为提高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才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难以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体育老师由于中考体育加试的压力,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固化等等。
2.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考体育加试对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教学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谯城区华佗中心中学、古井中心中学、王楼中心中学、十八里中心中学、观堂中心中学、大杨中心中学的学生和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笔者阅读了关于体育教学的书籍,通过知网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还在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查找到对笔者研究有一定帮助的数据。
2.2.2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的设计
因为本研究是针对谯城区乡镇的,研究的方向比较具体和切实,所以笔者做了两个调查问卷,对谯城区乡镇初中学校的学生和体育教师,找专家进行审阅。
2.2.2.2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设计好后,8位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框架和内容进行点评。见下表
表1专家效度检验结果(n=8人)
非常合适 | 合适 | 不太合适 | 不合适 | |
人数(人) | 5 | 2 | 1 | 0 |
占比(%) | 62.5 | 25 | 12.5 | 0 |
笔者采用重测信度,抽取两所学校学生样本100份和老师样本10份,中间间隔两周,填写两次调查问卷,结果分析r=0.85推断出问卷较高的信度.
2.2.2.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方向后,笔者走访谯城区乡镇初中六所学校进行学生问卷和老师问卷的发放。首先,发放40份调查问卷向体育教师,回收到39份;回收率97.5%。其次,发放450份调查问卷向学生,回收到441份,回收率98%。学生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96%;老师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100%。
表2学生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n=450)
问卷情况 | 问卷发放数量 | 问卷回收数量 | 问卷有效数量 |
人数(人) | 450 | 441 | 423 |
占比(%) | 100 | 98 | 96 |
表3体育教师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n=40)
问卷情况 | 问卷发放数量 | 问卷回收数量 | 问卷有效数量 |
人数(人) | 40 | 39 | 39 |
占比(%) | 100 | 97.5 | 100 |
由于谯城区实施中考体育加试将近15年,从表中可以得出体育老师经历体育加试前后体育教学的老师有30人,是总体人数的76.9%。
表4体育教师教龄情况调查(n=39)
教龄/年 | 5年及以下 | 6-14年 | 15-20年 | 21年及以上 |
人数 | 4 | 5 | 21 | 9 |
占比(%) | 10.3 | 12.8 | 53.8 | 23.1 |
2.2.3数理统计法
为了更全面地利用调查问卷得到的体育教师和初中学生对中考体育加试的反馈状况,笔者进一步利用数理统计法,统计了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情况,使得反馈情况以数据的形式体现出来,更加直观和清晰。
3、结果与分析
3.1对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3.1.1对体育教学教学内容情况的分析
中考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上产生了影响。在体育成绩成为中考成绩的参考项之一前,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老师往往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选择性地向学生教授体育项目的有关知识,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活动。但是,在中考把体育项目计入考试成绩之后,老师和学生迫于升学压力,为了确保在中考体育加试中取得好成绩,不得不将中考体育加试中考察的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上学习的全部内容。
我们可以从统计图表上直观地看到,中考体育加试开展前,大多数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授课内容针对学生的兴趣,并结合了其它方面的内容;但是,开展体育加试后,绝大多数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的内容转移到体育加试的考核项目上,难以兼顾学生的兴趣和其它方面的内容。如此一来,中考体育加试直接影响着谯城区乡镇初中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变化限制了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难以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图1中考体育加试前后体育教学内容情况
3.1.2对体育教学教学方式情况的分析
在体育成绩作为中考成绩的参考项之一前,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教师教授学生体育锻炼知识的主要教学方法是:讲解法、问答法、游戏法、比赛法,可以看出这些教学方法比较灵活多变、创新空间大。但是,在在中考把体育项目计入考试成绩之后,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变得固定起来了,基本只采用讲解法和重复法。
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老师反复训练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增加学生对项目熟练程度,在考试时学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这样就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变得固定,难以再有创新性的变化。
图2中考体育加试前后体育教师教学方法情况
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老师反复训练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增加学生对项目熟练程度,在考试时学生有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这样就会带来一定的弊端,谯城区乡镇初中体育老师的教学方法变得固定,难以再有创新性的变化。
3.1.3对体育教学教学目标情况的分析
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学目标,可被分为四个方面: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结合调查问卷统计的数据,在开展中考体育加试后,有17名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占总体人数的56.7%;有9名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占总体人数的30%;有3名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占总体人数的10%;有2名体育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占总体人数的3.3%。
可见,中考体育加试强化了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的目标,而弱化了“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教学目标。
表5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的教学目标统计情况(n=30)
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 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 |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促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 |
人数(人) | 17 | 9 | 3 | 1 |
占比(%) | 56.7 | 30 | 10 | 3.3 |
3.1.4对体育教学教学环境情况的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我们得到了谯城区体育教师在中考体育加试开展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满意情况。有14名体育教师对本校的体育设施配备“非常满意”,占总体人数的46.7%;有25名体育教师对本校的体育设施配备“比较满意”,占总体人数的50%;有1名体育教师对本校的体育设施配备“不满意”,占总体人数的3.3%。
体育教学设施是体育教学质量的直接保障,良好的体育体育教学设施为体育教学提供着良好的教学环境。从体育教师对本校体育设施配备的满意情况上看,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有效完善着学校的体育设施配备情况,为体育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表6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满意情况(n=30)
非常满意 | 比较满意 | 不满意 | |
人数(人) | 14 | 15 | 1 |
占比(%) | 46.7 | 50 | 3.3 |
3.2对谯城区乡镇体育课上师生产生影响的分析
3.2.1对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进行体育锻炼目的分析
分析学生调查问卷上的填写情况和对学生们反馈的情况规范整理出的有效数据,可以得到,有110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占总体人数的26%;21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进行消遣娱乐,占总体人数的5.0%;19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出于自身对体育项目感兴趣,占总体人数的4.5%;22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缓解学习压力,占总体人数的5.2%;52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想要减肥塑形,占总体人数的12.3%;176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想要提高体育成绩,占总体人数的41.6%;23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出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占总体人数的5.4%。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上,我们可以得知,中考体育加试制度的实施,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目的主要提高中考体育成绩和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两种结果,其中,提高中考体育成绩是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主要的目的,持有提高体育成绩这一目的的学生几乎占总体学生人数的大约一半。可知,学生受体育加试成绩的影响,为了应付中考体育加试从而进行体育锻炼的现象更加明显。
表7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统计(n=423)
目的 | 提高自身身体素质 | 进行消遣娱乐 | 自身对体育项目感兴趣 | 缓解学习压力 | 想要减肥塑形 | 想要提高体育成绩 | 出于家长和老师的要求 |
人数(人) | 110 | 21 | 19 | 22 | 52 | 176 | 23 |
占比(%) | 26 | 5.0 | 4.5 | 5.2 | 12.3 | 41.6 | 5.4 |
3.2.2对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进行体育锻炼频率的分析
在中招考试的范围加入了对学生的体育考察之后,谯城区乡镇初中学校安排学生进行的体育锻炼增加。
通过分析学生在调查问卷得出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6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1次及以下,占学生人总数的1.36%;有163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2-3次,占学生总人数的37.0%;有238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4-5次,占学生总数的54.%;有34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为每周5次以上,占学生总人数的7.64%。
表8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统计(n=423)
频次(次) | 1次及以下 | 2-3次 | 4-5次 | 5次以上 |
人数(人) | 6 | 163 | 238 | 34 |
占比(%) | 1.36 | 37.0 | 54 | 7.64 |
从总体上看,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周能进行4到5次,甚至有5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每周进行体育锻炼次数少一些的学生也达到了每周2-3次。可见,受到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谯城区乡镇初中生在各方面积极因素的作用下,参加体育锻炼的频次增多,符合青少年身体成长的需要。
3.2.3对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体育锻炼时长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在调查问卷上的填写情况和对学生们反馈的情况整理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有103名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分钟以内,占总人数的24.3%;有107名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之间,占总人数的25.3%;有207名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21到30分钟之间,占总人数的49.0%;有6名学生每次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占总人数的1.4%;其中,有93%的学生认为由于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增加了,另外7%的学生出于文化课成绩跟不上而需要加强文化课学习、个人感觉自己体育水平难以增加进而放弃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等。
整体上看,谯城区乡镇大多数初中生每次都能进行30分钟以上的体育锻炼活动,占总体人数的85.7%,结合上面分析的谯城区初中生每周进行的体育锻炼的频次,我们可以知道,受到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长都有所增加,以此提高自己在中招考试中的体育成绩。
表9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时长情况(n=423)
时长(分钟) | 小于10 | 10-20 | 21-30 | 大于30 |
人数(人) | 103 | 107 | 207 | 6 |
占比(%) | 24.3 | 25.3 | 49.0 | 1.4 |
3.2.4对谯城区乡镇初中生课上进行体育锻炼强度的分析
当询问到谯城区乡镇初中生在体育课上的疲惫程度时,有174名学生,也就是总体中的41..1%的学生感觉“不是很累”;有133名学生,也就是总体中的31.5%的学生感觉“比较累”;有116名学生,也就是总体中的27.4%的学生感觉“特别累”,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同学都觉得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安排的集体训练强度比较大,当超过一半的同学感到很累时,体育老师是能看出大部分同学都处于疲惫的状态,可是体育老师并没有及时降低学生的运动强度,进而使得26.3%的学生出现感觉“特别累”的情况。
可见,受到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谯城区乡镇体育老师不得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疲惫状况,即使大部分同学都处于疲惫的状态,体育教师也让学生继续运动,使得体育课上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大多数学生能承受的合适的运动强度。
表10谯城区乡镇初中生体育课上运动强度情况
不是很累 | 比较累 | 特别累 | |
人数(人) | 174 | 133 | 116 |
占比(%) | 41.1 | 31.5 | 27.4 |
3.2.5对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心理压力上的分析
根据体育教师填写的调查问卷,统计后得到,谯城区乡镇有25名,也就是总体中的83.3%的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都觉得自己的教学在实施中考体育加试措施后,压力增大,不同的体育教师感受到的增大的压力情况不同。仅有5名教师,也就是总体中的16.7%的谯城区乡镇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觉得在实施中考体育加试措施后,自己
感受到的压力和以前一样。
在实施中考体育加试之前,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只需要按照学校安排的课程进度进行体育知识授课,课后就基本没有什么需要做的工作了。但是,实施中考体育加试之后,要做到以上的基础工作,而且要听从学校安排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老师积极指导监督。并且确保学生在体育加试考试中成绩具有进步性。可见,受中考体育加试的影响,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的教学压力处境整体增大。
表11中考体育加试前后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压力情况(n=30)
压力增大 | 压力没有增大 | |
体育教师人数(人) | 25 | 5 |
占比(%) | 83.3 | 16.7 |
3.2.6对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态度的分析
从问卷调查得出,中考体育加试制度的实施后,有15名老师,也就是占总人数50%的体育老师课堂上讲课时更加认真,提高了体育课堂的含金量;有13名老师,也就是占总人数43%的体育老师在考核更加认真、考核方式更加严格;有2名老师,也就是占总体6.7%的体育老师教学态度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
在实施中考体育加试之前,谯城区乡镇学生家长的普遍观念里,体育是一门不太重要的学科,甚至用其他课程代替体育课。而且,当时谯城区乡镇体育老师的教学情况好坏没有考核标准,教学态度认真与否体现出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这三种因素的作用下,在实施中考体育加试之前,谯城区乡镇初中学校的体育老师的教学态度往往不够认真,身为一名体育教师,没有做好教书育人,缺少教师应有的责任和负责态度,教学积极性差。可见,中考体育加试的实施,影响着谯城区初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从整体上变得更加严谨、认真、负责。
表12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教学态度状况(n=30)
讲课更加认真 | 考核更加认真 | 教学态度仍存在不足 | |
老师人数(人) | 15 | 13 | 2 |
占比(%) | 50 | 43 | 6.7 |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中考体育加试规定考核的体育项目,规范并在一定程度上统一了谯城区乡镇体育教师们的教学内容,以讲解法和重复法为主。
4.1.2在教学目标上也有所改变,以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为主。此外,中考体育加试的开展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对体育教学的重视,使得各个学校的体育设施更加完善。
4.1.3中考体育加试提高了谯城区乡镇初中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体育锻炼的时长、锻炼频次和锻炼强度;端正了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
4.1.4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性增强;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由于中考体育加试硬性规定的考核项目而变得固定化,难以有所创新。从整体来看,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参与体育教学的学生的影响,还是利大于弊的。
4.2建议
4.2.1体育教师积极学习体育专业知识,强化自己体育教学方法,多增加体育兴趣小课堂。使学生自觉的参加身体素质锻炼中去。
4.2.2体育教师,有责任与义务让学生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这对学生一生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动作要领,而且要教授学生一些运动常识、热身方法等一些学生在毕业后自己进行锻炼也用得到的知识,多讲解体育锻炼的益处,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
4.2.3由于中考体育考试中固定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变得固定而且统一,难以进行创新。但是作为体育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要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做得更好。体育教师教学时应该把中考体育加试的内容、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情况和自己的认真思考结合起来、更好的确保学生中考体育加试的成绩的突出,吸取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
致 谢
本次调研得以顺利进行,离不开我的导师,老师的悉心帮助。指导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帮助,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使得我们顺利完成此次研究任务。
此外,我们还要感谢愿意配合我们参与调查的华佗中心中学、古井中心中学、王楼中心中学、十八里中心中学、观堂中心中学、大杨中心中学的学生和体育教师,感谢他们那么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没有他们的理解与支持,我不可能顺利完成此次研究任务。
最后,我还要感谢默默支持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的理解与帮助。在以后的研究活动中,我会继续发扬坚持不懈、求真务实的精神,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不断奋进。
参考文献
[1]李泰宇.甘肃省中考体育加试对环县环城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5):75+77.
[2]顾甜甜,史曙生.从“武科”到“体育加试”:中考体育改革“应试化”倾向剖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01):158-159.
[3]薛国栋.中考体育加试对体育教学的影响研究[J].成才之路,2017(30):34-35.
[4]张敏.对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体育加试现状与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5):107+114.
[5]朱婷婷,周曙.初中生中考体育加试探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3):140-143+156.
[6]刘建兵,史衍.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归因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11):19-21+71.
[7]陈德钦.全国2012年中考体育加试实施状况与对策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35(02):132-138.
[8]宋强.课中考体育加试对初中体育的导向性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3(07):76-77.
[9]喻坚,刘林箭,钮新荣.中考体育加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02):1-3.
[10]崔艳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04.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3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