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近20年,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中国这个化妆品的新兴市场也在高速发展。截止201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已达2514亿元,同比增长13.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
但是中国化妆品在看似光鲜的外表下,存在着隐患。中国化妆品市场上,外资、合资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外资、合资企业占据。而占中国化妆品企业总数近90%的本土化妆品牌,仅有20%的市场份额。[1]此外,在国际化大环境以及中国经济不断崛起的促进下,中国化妆品自主品牌也逐渐明白要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要面向世界,不断成长为国际化品牌,从而更好的与国际品牌抗衡。然而中国化妆品出口额和出口增速都远远小于进口,中国化妆品行业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但是我国自主化妆品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出口方式;另一方面,天然草本化妆品的流行趋势为我国中草药化妆品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针对中国化妆品自主品牌出口乏力的现象,本文将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化妆品牌提高综合竞争力,走向国际化道路献计献策。
二、我国化妆品行业的现状
(一)、总体现状
随着我国大众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国内化妆品行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如图1所示,截止2017年,我国化妆品市场零售额已达2514亿元,同比增长13.5%,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妆品市场之一。此外,2015年我国人均化妆品消费约为244.1元,而X、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化妆品消费额分别是我国的7倍、6.8倍和6.2倍,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化妆品消费额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同时,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化妆品行业潜力巨大,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随着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开放,对于化妆品的需求还会持续扩大,化妆品市场也会针对不同人群更加细分化。

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但在本土化妆品市场上,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国际化妆品品牌霸占。而且随着国际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巩固地位,国际化妆品品牌开始向我国化妆品低端市场拓展,重组和收购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困难。
表1:我国化妆品市场主要品牌
分类目标群体代表产品
高档白领、金领香奈儿、迪奥、雅诗兰黛、兰蔻、
中档白领和蓝领OLAY玉兰油、巴黎欧莱雅、资生堂、
低档蓝领和学生妮维雅、卡尼尔、美加净、
数据来源:陈志兴.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二)、进出口现状
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除了在国内市场受挫,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也不容乐观。2016年,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进口额为39.97亿美元,相比2015年增长20.2%,而在同时,2016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出口额为16.84亿美元,相比2015年仅增长2.2%。如图2,从2014年起,我国化妆品的进口额首次超过出口额,之后我国化妆品进口额和出口额的差距逐年扩大。虽然我国化妆品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但是相比于进口额不值得一提。我国化妆品出口似乎遇到了瓶颈,化妆品行业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
图3是我国进口化妆品的来源国的饼图,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进口化妆品主要来自于法国、韩国、日本、X和英国。其中,法国作为传统的化妆品出口大国,占据了30.1%的比重,是我国最大的进口化妆品来源国。而韩国屈居第二,占总进口额29.9%的比重。韩国在未来几年很可能取代法国,成为我国最大的进口化妆品来源国。
而如图4所示,我国化妆品出口的主要国家地区是X、香港、英国、新加坡、法国。其中我国37%的化妆品出口都是销往X,X是我国化妆品最大的海外市场;而欧洲市场也占据了我国约20%的化妆品出口总额,是第二大市场。由此可见,欧美发达国家是我国化妆品出口的主要国家,欧美市场的新政策和变化将极大影响我国的化妆品出口。

而从图5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化妆品出口的主要产品类型为美容化妆品和日化个人护理清洗剂,分别占据了我国2017下半年化妆品出口总额的46%和28%。由此可见我国出口化妆品产品以美容化妆品和日化个人清洗剂为主,但是我国的出口的美容化妆品不同于法国等欧X家的高端护肤品,大多以基础滋润为主,科技水平低,附加值低。
图5 2017年7-12月我国化妆品出口产品结构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http://www.customs.gov.cn/
表2:我国主要省份化妆品出口情况
省份2016年出口额/百万美元2017年出口额/百万美元增速占总金额百分比
广东省1,802 1,803-0.04%37.06%
上海市771 775 0.44%15.94%
江苏省408 459 12.68%9.45%
浙江省803 1,001 24.69%20.60%
福建省226 238 5.48%4.91%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http://www.customs.gov.cn/
最后,我国化妆品出口企业主要聚集在东南沿海省份。如表2所示,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和江苏省这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化妆品出口占据了83.04%的我国化妆品总出口额,由此可见我国化妆品产业高度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此外,随着浙江省相关政策的支持,譬如浙江吴兴美妆小镇的兴建,形成了中国最大的化妆品产业聚集地之一,浙江省化妆品出口额迅速增长。在2017年,浙江省化妆品出口额突破了十亿美元大关,增速达到24.69%。
三、我国化妆品自主品牌发展机遇
(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
近些年,在我国人力成本升高和货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传统外贸面临着挑战。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下,跨境电商平台却在我国不断发展,跨境电商有着区别于传统贸易方式的诸多优点,对于我国企业转型升级,优化调整外贸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2]在2015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为5.2万亿元。而在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已达7.6万亿元,占我国2017总进出口贸易额的27.35%。[3]跨境电商渐渐成为我国传统贸易方式乏力下,广泛被厂商使用的新兴外贸方式。
并且我国XX对于跨境电商持支持的态度,在2017年先后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首先,2017年9月20日,xxxx常务会议要求扩容跨境电商综试区,并宣布监管过渡期再延一年。这表明了我国XX对于跨境电商的认可和支持,延迟监管也可以使得跨境电商相关政策实施更加平稳。其次,2017年11月22日,商务部、海关总署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复制推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探索形成的成熟经验做法的函》,这将大大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走向成熟,给我国出口带来新气象、新机遇。
此外,对于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相比传统的贸易形式,作为外贸新形势下兴起的跨境电商平台拥有着众多优势。
1、减少贸易环节
传统的外贸形式首先需要卖买双方之间有联系,之后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等过程,其次才是确认支付方式与物流。而新兴的跨境电商则为国际贸易买卖双方提供了极其便利的互相接触的平台,买方只需要在网上搜索自己需要的产品,而不必向逐个向供应商发邮件询盘。
2、降低交易成本
在传统的外贸形式下,由于买卖双方互相的信任不足,只能依靠银行信用。银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信用证的使用,还是托收、电汇,银行都要收取相当的手续费。而在新兴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往往有自身的支付方式,如eBay有Paypal,速卖通有国际版支付宝,相比于银行的收费标准,这些支付方式往往成本更低。
3、更加贴近国际的消费者
在传统的外贸形式下,出口商的客户往往是国外的中间商,而不是直接对接消费者。但在零售的跨境电商平台上,世界上任何消费者都可以看见出口商的店铺,出口商可以更加贴近国际市场。
4、我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迅速
近年来,除了国内的电商平台,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发展也十分迅猛,分类定位也各有不同。一有外贸批发的阿里巴巴外贸通和Global Source;二有小额批发的敦煌网;三有AliExpress速卖通的B2C国际平台。尤其是速卖通,作为阿里巴巴旗下唯一面向全球市场打造的在线交易平台,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线购物网站。如图6,AliExpress相比于亚马逊、eBay,速卖通在俄罗斯、巴西、东欧等新兴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图6、亚马逊、eBay、速卖通2017年Google搜索热度地区对比
数据来源:Google Trend https://trends.google.com/
综上所述,跨境电商以其突出的优势正在迅速发展和取代传统的外贸形式。而且在XX的支持下,我国的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跨境电商平台,这对于目前出口乏力的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二)、天然草本药妆成为化妆品行业的新热点
在过去,化工物质被用于代替昂贵的天然成分,才使得化妆品惠及普通大众。而近些年来,含有天然成分的化妆品又成为大家争相追捧的热点,这是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提高。天然植物原料与化妆品的结合顺应了市场发展的潮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在化妆品行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天然植物原料未来应用范围会更广、市场前景会更加开阔。[4]
借助着天然草本化妆品的潮流,亚洲化妆品市场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中日韩的化妆品产品通过草本的应用和创新,引起欧美大厂的竞相模仿,纷纷进入天然化妆品领域。[5]天然化妆品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而中国作为一个中草药古国,借助着从古至今积累的中草药经验,在天然化妆品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目前是天然植物化妆品增长最快的国家,以中草药化妆品为主,是中国自主化妆品企业抗衡国际大公司的有力支持。[6]例如定位于草本概念的佰草集、相宜本草、自然堂这几个本土化妆品品牌迎合了消费者对天然、环保、绿色、自然的需求,快速发展,成为了行业的领头企业。佰草集甚至还成为了第一个进驻法国高端化妆品零售店丝芙兰的国货品牌。
四、我国化妆品自主品牌出口的问题分析
(一)、化妆品质量低下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国自主化妆品质量低下是我国化妆品出口乏力的直接原因。中国化妆品行业频频闹出安全事故,甚至涉及知名国内大品牌,例如2016年7月~10月,国家食药监总局连续4次曝光防晒类化妆品问题,共涉及174个品牌、319批次产品,涵盖大批国内知名化妆品品牌。此外,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化妆品出口被扣留的主要原因是标签不符合国外标准、质量不达标、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7]由此可见,我国化妆品安全性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中小企业中质量低下的情况更为常见,我国化妆品行业尚未实行许可准入制,入行门槛低,化妆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中小化妆品企业数量多且不易监管。因此我国化妆品中小企业往往追求利益为先,在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抛弃了“质量优先”这一基本准则,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整个市场,安全问题频发。新肤螨灵非法添加禁用物质,违规使用限用物质;宠爱之名未根据要求提供合格证书等等。根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中国本土品牌中,2016年共检出663批次不合格产品,集中在防晒产品、面膜、祛斑美白产品,分别占比37%、20.8%、18.1%。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也给国内外消费者对中国化妆品留下的极差的印象,想要在短时间消除这一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行业规范和监管落后
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虽然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规范和制度较为落后,给日常监管带来困难。法规方面,目前我国化妆品行业的主要的法规竟仍然是1989年由xxxx批准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将近30年,我国化妆品行业在法规上没有更新,早已无法满足新阶段我国化妆品行业监管的需要。

此外,我国化妆品相关的技术标准,尤其是与卫生安全相关的,如《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GB 7919–1987)等都是1987年发布的,安全法规的过时也是导致我国化妆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我国化妆品的部门规章、规范文件却五花八门。从1989年到2012年,这23年间共发布与化妆品有关的条例、实施细则、各种公告、规范、通知、说明等共79个。[8]譬如《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等形成了我国工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共同负责化妆品安全监督的情况,这一权力的分散也导致了实际监管效果的低下。
(三)、科技水平低下,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
由于国内化妆品行业发展较晚,缺乏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与国际知名化妆品集团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雅诗兰黛、巴黎欧莱雅等国际化妆品集团通过新护肤成分和新技术吸引消费者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国内自主化妆品牌只能给消费者提供基本的日常护理产品获取微薄的利润。
化妆品的科技含量主要与化妆品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有关。然而,由于资金的巨大差距,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缺乏足够的资金研发新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化妆品的科技水平。
表3:2016年国内外知名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投入占比
集团上一财年销售收入上一财年研发投入研发投入
折合人民币研发投入占
销售额比重
花王147128亿日元520亿日元32.7亿元3.53%
欧莱雅集团252.57亿欧元7.94亿欧元58.5亿元3.10%
宝洁653亿美元18.8亿美元128.9亿元2.88%
拜尔斯道夫66.86亿欧元1.83亿欧元13.5亿元2.70%
汉高180.9亿欧元4.78亿欧元35.2亿元2.60%
资生堂7631亿日元113亿日元7.1亿元1.80%
雅诗兰黛112.63亿美元1.91亿美元13.1亿元1.70%
爱茉莉56612亿韩元787.2亿韩元4.6亿元1.39%
上海家化58.5亿元1.3亿元1.3亿元2.23%
珀莱雅16.78亿元3504万元3504万元2.09%
丸美11.9亿元2307万元2307万元1.94%
数据来源:揭秘|国内外12大化妆品集团研发投入排行http://mt.sohu.com/20161116/n473382202.shtml
如表3所示,国际化妆品集团十分注重技术研发,即使国内化妆品大厂如上海家化和珀莱雅在研发投入占比上并不输给国际品牌,但国际化妆品集团公司的研发投入额是国内自主品牌无法相比的,几十万亿元的投入更是国内化妆品牌无法负担的。并且随着国内外消费者对于护肤品的要求逐渐提高,这种在技术和创新能力上的差距或许会持续拉大。
(四)、面临技术贸易壁垒
除了中国自主化妆品品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行业规范落后之外,国际上欧盟和X等发达国家也针对中国化妆品也设下了重重贸易壁垒,阻碍了出口。
一是通过化妆品法规,除了常见的增加禁限用物质,一些发达国家针对我国自主化妆品推出了禁止动物实验的规定,如欧盟化妆品法规EC 1223/2009、化妆品指令76/768/EEC等,严令禁止动物实验对化妆品进行安全性检测,而且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如韩国、X等国家均跟进表示将逐步淘汰化妆品动物实验。而我国由于技术较为落后,仍然广泛使用动物实验,受到化妆品实验动物禁令的影响较大,阻碍了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出口。
二是出口认证难度和费用增加,如欧盟法规规定化妆品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按照GMP生产规范进行生产。这就变相的强制要求我国出口化妆品企业取得GMP认证,而我国市场GMP认证费用较高,企业的生产设施也需要随之配套升级,我国自主化妆品小企业受限于实力,受到的影响较大。
(五)、品牌建设意识薄弱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的建立可以极大增加产品知名度和建立消费者的忠诚度。然而我国自主化妆品缺乏国际知名的大品牌,甚至在国内,中国化妆品市场销售前十名的品牌基本为国际领先品牌,以法美日韩品牌为主导,国产品牌仅有佰草集在列。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品牌建设相比国际品牌较为落后,以迷奇这一国产老字号化妆品品牌为例,笔者认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品牌定位不清
我国的自主化妆品品牌往往定位于中低档,但是没有更加细分的市场定位。在如今化妆品市场细分的趋势下,品牌针对的消费人群和市场愈发重要,譬如法国化妆品雅漾就定位于针对皮肤敏感人群的护理,而赫莲娜则将针对于独立的职场女性,理肤泉则针对有祛痘需要的消费者。
而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则恰恰缺少了清晰的品牌定位,在1987年,迷奇诞生时国内化妆品市场刚刚起步,人们对于化妆品的需求很低,市场没有细分化,滋润皮肤是化妆品最主要的功能。这时候的迷奇推出的美容蜜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受到市场的欢迎。然而随着人们的收入提高,对于化妆品功能的要求逐渐增加。市场逐渐细分化,出现保湿、美白和抗老等市场,迷奇却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品牌定位,最终逐渐被市场淡忘。
2、缺乏品牌战略
迷奇作为我国经典的自主化妆品品牌,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笔者发现类似迷奇的这些国产老字号品牌往往缺乏长期的品牌战略,执着于自己流行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那一两款产品。迷奇美容蜜自诞生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直到今天,依然是其主打的产品。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对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往往缺乏对市场趋势的研究,盲目保守的维护自己的经典产品。
3、落后的品牌经营
首先,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不足,我国的时尚杂志和商场广告等往往都被国际品牌包揽,难以见到国产品牌的踪影。其次,我国自主化妆品的销售渠道少,在商场专柜被国际品牌霸占的情况下,迷奇这一曾经风靡国内的化妆品品牌甚至只能在天猫平台才能购买到。最后,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包装缺乏设计,包装粗糙不讲究,譬如迷奇、雅霜等品牌,他们的产品包装十几年不变,圆柱形的包装配上大号字体的商品名称,缺乏设计感,与当今审美格格不入。而与此同时,韩国的化妆品品牌纷纷与知名韩国明星和知名卡通形象合作,推出联名化妆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欧美的化妆品虽然追求极简,但也不乏创意的设计。在外观和设计愈发重要的现今市场,我国自主化妆品粗糙的包装大大降低了我国化妆品的竞争力。
五、应对策略
(一)、完善行业法规,XX监督
1、法规更新
我国目前唯一针对化妆品行业的法规为1989年发布的《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化妆品现状,法规的更新刻不容缓。譬如2015年新发布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取代了老旧的化妆品卫生规范,范围更加清晰,针对化妆品成分、原料和生产工艺的安全性要求更加严格,提高了化妆品行业的门槛。并且新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参考了欧盟化妆品指令76/76EEC的要求,接轨了国际标准,满足了当前对于出口化妆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自主化妆品质量,扩大出口。
2、监管统一
针对我国目前对于化妆品行业监督权力过于分散的现状,我国应当对部门规章、规范等进行合理清理,将一些过时,不符合现状的旧法规废止或修改,建立起一个监管权力统一的化妆品行业监管制度。我国当前就处于这样的一个转变期,在2013年我国机构职能改革后,卫生部的监管职能转移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逐渐确定了其在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核心地位,形成了一个部门核心、多个部门辅助的现状,但距离统一监管还有一大段路要走。
3、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体制
欧X家由于化妆品行业发展早,化妆品行业管理体制较为完善,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笔者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对化妆品的监管模式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为化妆品市场准入、生产过程规范化管理、上市后化妆品的日常监管和标签标识管理,涵盖了一个化妆品从批准到生产在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我国的化妆品行业管理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借鉴其优点。
首先,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企业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我国目前化妆品监督体制下,主要是由我国XX部门监督为主导,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提升品质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低下。通过提高惩罚力度,督促企业做出改变,提升品质和责任意识。
其次,强化标签标识制度管理,虽然我国的标签标识法规已经接轨国际,但是我国化妆品行业在标签标识的管理较为不足,尤其是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标签标识意识不足,经常导致出口被扣留问题。XX相关部门应当对我国化妆品企业进行相关宣传,提升企业的标签标识意识,满足出口国家对于标签标识的标准。
(二)、品牌建设
在2016年,我国约有五十万个化妆品种类,可是化妆品同质化严重,除了功效相同,甚至连外包装都类似。品牌是产品竞争力、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集中反映,还是消费者忠诚度的来源。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想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就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近年来,在我国化妆品市场风头正盛的韩国化妆品就是凭借其优秀的品牌建设而崛起的。其中,爱茉莉太平洋作为韩国第一大化妆品企业,旗下的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等品牌被大众广泛熟知。笔者认为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借鉴。
1、明确品牌定位,市场细分
爱茉莉太平洋作为一个集团性的化妆品公司,针对旗下品牌有着十分明确的市场定位。首先,根据定价细分,在顶级市场拥有雪花秀、HERA两个品牌;在高端市场推出兰芝、梦妆、IOPE;在中端市场则是推出针对学生和年轻人的悦诗风吟和伊蒂之屋等品牌。
其次,爱茉莉太平洋采取差异化战略,根据成分和制作工艺对自身品牌进一步细分。雪花秀主打韩国高端药方化妆品,强调以人参为主、20多种韩国药方制造;悦诗风吟则主打天然化妆品,无化学成分;HERA则象征着现代高科技化妆品,科技含量高,使用最新化妆品技术。市场上每个人群都能在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下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化妆品。
2、研发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早在2008年,为了解决女性化妆程序繁琐的问题,爱茉莉太平洋创新性地将粉底液、遮瑕、防晒等基础化妆产品结合,推出了气垫底妆产品,仅在第一年,这款产品就热销38亿韩元,引领了化妆品潮流。在这一潮流的背后是爱茉莉太平洋集团巨大的研发投入,仅仅2016年,爱茉莉太平洋就在研发上投入了4.6亿元,爱茉莉太平洋将研发和创新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除了不断在新品开发上不断取得成就,爱茉莉太平洋还十分注重包装技术的更新换代。相比于欧美化妆品注重环保极简的包装和我国自主化妆品粗糙的包装,爱茉莉太平洋旗下化妆品的包装往往采用最新技术,外表美观,甚至同一款产品的包装都在不断更新替换。
3、利用文化效应经营品牌
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韩剧的热播和韩国音乐的流行,韩国明星和韩国文化在全球越来越流行。伴随着韩流的热潮,韩国化妆品也受到了广泛欢迎。
爱茉莉太平洋也充分利用这点,看准明星效应和粉丝经济,找当下最红的韩国明星为自己代言宣传。譬如兰芝的代言人是宋慧乔,伊蒂之屋的代言人是Fx组合的郑秀晶等等。[9]除了使用代言人,爱茉莉太平洋还广泛地将广告植入影视剧,女主角在剧集中使用的美妆产品往往就会成为下一个热销产品。
纵观爱茉莉太平洋的品牌建设道路,明确的品牌定位,注重研发创新和充分利用文化效应都是其成功的关键。实际上,这些品牌建设策略也可以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借鉴和学习,提高我国自主化妆品的品牌意识,培育出更多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的国产化妆品品牌。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
由于我国自主化妆品技术滞后,新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大大限制了我国自主化妆品的出口。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应该积极应对,同时寻求多方帮助。
1、企业自身
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自身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不使用违禁成分,确保产品的品质。并在同时引进领先的技术,完善品质管理体系和增强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意识。
2、XX
XX应当积极为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提供有关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技术指南和支持。并不断更新我国的技术性法规准则,推动我国化妆品行业接轨国际市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3、化妆品行业协会
化妆品相关的行业协会需要起到连接XX和企业、国际市场与国内企业的桥梁作用,及时发布国际市场上各国针对化妆品进口的新法规和技术要求等信息,帮助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规避损失。
(四)、抓住机遇
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主要面临着两个机遇,一个是天然草本化妆品的流行,另一个是跨境电商的兴起。
1、发挥自身在草本化妆品的优势
近年来,天然草本化妆品的概念成为全球消费者热捧的对象,并且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而我国作为历史久远的中草药国家,对于中草药的应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在天然化妆品的开发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内外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草本化妆品未来将成为天然化妆品的主流之一,潜力巨大。
实际上,佰草集就是我国草本化妆品品牌中的佼佼者,自佰草集于1998年诞生以来,佰草集的市场定位就十分明确,作为中国第一个全新概念的现代中草药中高端个人护理品牌,注重自身的国际化。[10]。早在佰草集品牌成立前,上海家化就对未来中草药化妆品市场进行调查,并派科研人员就曾对我国神农架地区实地考察,了解药草资源,为佰草集品牌的开发做准备。佰草集这一国内化妆品品牌最终凭借着中草药妆的流行和优秀的品牌建设从国际市场脱颖而出,先后进入香港、欧洲市场,成为国际知名化妆品品牌的有力竞争者。
当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不能再单单依靠低价策略,而更应该增加产品附加值,草本天然化妆品的流行是我国自主化妆品追赶欧X际品牌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
2、抓住电商机遇
跨境电商相比于传统外贸方式,拥有减少贸易环节、成本和更接近消费者等优点。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凭借着其产品价廉物美的优势,可以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拓新的市场,扩大出口额。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电商店铺的运营直接影响了企业的销售额。因此,一个完善的电商运营体系必不可少。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需要引起专业人才,改进品牌店面,并将商品信息化展示给消费者,尤其是化妆品的特色和优势;并设置专门的电商营销团队,定期推出促销活动,针对国际市场推出圣诞节、黑色星期五等特色活动。
六、总结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球增长最快、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然而,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的生存状况却十分不理想,国内中高端市场基本被国际化妆品品牌垄断;在国外市场,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出口额增长缓慢,出口乏力。
但是,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天然、草本等概念的兴起和流行,为研发中草药的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带来了扩大市场,扩大品牌知名度的机遇。其次,跨境电商近些年在我国迅速发展,为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的出口提供了新的出口方式,成为我国自主化妆品面临的第二个机遇。
我国自主化妆品出口乏力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导致出口被扣的直接原因,包括化妆品品质不达标、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等。其次是内在原因,一是我国化妆品行业法规和制度落后、监管不足;二是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规模不大,研发投入少,科技水平低下,产品附加值不高。三是我国自主化妆品企业品牌意识薄弱,缺乏有国际知名度的化妆品品牌。最后,是外部原因,欧美发达国家采取技术贸易壁垒,给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出口带来阻碍。
针对着众多的问题,本文为我国自主化妆品提出了诸多对策。首先,更新法规和制度,实现统一监管,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其次,加强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定位,完善品牌经营;此外,XX、行业协会和企业需要共同协作,积极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挑战;最后,我国自主化妆品品牌想要拉近与国际知名品牌的差距,就必须抓住中草药化妆品和跨境电商平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万卫,贺译云.我国民族化妆品品牌现状及策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359-365.
[2]谭文婷.跨境电商自营模式研究——以兰亭集势为例[J].江苏商论,2017,(1):26-28.
[3]艾媒咨询.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EB/OL].www.iimedia.cn
/60608.html,2018年2月6日.
[4]于天浩,陈萍,周敬等.天然植物原料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与展望[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5,(6):37-39.
[5]Kathy Chu.Cosmetics Trends in Asia Now Head West[J].Wall Street Journal-Eastern Edition,2015,(108):B11.
[6]胡国胜.天然化妆品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浅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7,(5):14-15.
[7]应珊婷,郭彬.浙江化妆品出口贸易受阻原因及应对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1,(4):51-53.
[8]徐昊,王子寿,何伟静,谢婷.我国药品监管职能与化妆品监管现状及对策探讨[J].中药与临床,2015,(2):92-94,97.
[9]应琛.韩国专家透露韩妆热销背后秘密韩妆产业高速增长,中国怎么学[J].新民周刊,2016(33):30-33.
[10]梁澜.中国化妆品品牌国际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以上海家化佰草集为例[D].上海:东华大学,2015.
[11]袁沁.韩国爱茉莉太平洋化妆品企业集团在中国营销战略分析[J].经贸实践,2017(20).
[12]陈立彬,张倩,江林.国货化妆品品牌现状及其衰落成因研究[J].中国商贸,2012,(34):118-120.
[13]陈志兴.化妆品行业研究报告[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14]Chiu,S.P.,&Chuang,L.W.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cosmetics[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Taiwan.IEEE,2017:291-292.
[15]陈晓燕,李巧苹.出口化妆品的监管难点及应对策略[J].金融经济,2013,(20):156-157.
[16]宋子玉.化妆品行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首都医药,2014,(21):53-54.
[17]庞乐君,高惠君,赵燕君.欧美化妆品监管体制机制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14,(6):32-40.
[18]杨云,李焯原,李鑫宇.国内外化妆品市场现状浅析[J].日用化学品科学,2013,(6):3-5.
[19]李小林,王伟,奚杰等.欧盟化妆品实验动物禁令对上海化妆品出口企业影响的调查[J].检验检疫学刊,2017,(2):69-72.
[20]董银卯,邓小锋.化妆品植物原料现状、应用与发展趋势[J].轻工学报,2016,(4):30-38.
[21]焦阳,张晓丽,宋志刚等.出口化妆品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情况分析与应对[J].标准科学,2013,(8):77-80.
[22]Lebhar-Friedman Inc.Natural beauty in sync with healthier lifestyle trend[J].Drug Store News.2017,(10):34-36.
[23]Matea Matić,Barbara Puh.CONSUMERS’PURCHASE INTENTIONS TOWARDS NATURAL COSMETICS[J].Ekonomski Vjesnik.2016,29(1):53-64.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