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医学领域技术不断创新,形成一个极具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产业——生物医药,它的热潮正席卷全球。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对全球、中国以及广东省的生物医药相关数据进行综合评估,从企业整体水平、创新能力、产业园区、出口政策、国际人才使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发现问题,在通过借鉴国外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广东省的生物医药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提出发展策略。

本文在充分了解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出口竞争力上的情况下,同时借鉴海外发展策略,对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行办法,以便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这些策略包括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注重培养国际人才;加大中间监管,促进产能效率;加大城市之间合作沟通、资源合理利用。

  关键词:生物医药;出口竞争;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选题背景

(1)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强劲迅速

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随着DNA双螺旋结构的被发现以及后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的突破,逐渐在X等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掀起了人们对生物技术的研究浪潮,而这些发现和技术突破,让人们看到了诊断与治疗人类疾病的希望,生物医药概念就此诞生。从七十年代X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始,接下来十年里,欧洲纷纷开荒建厂,世界形成了以欧美两大地区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基地,再过十年,即九十年代,亚洲也跟紧潮流,当X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已经建设成熟后,我国建立了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从60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30年的时间里欧美就已经有一个自己的产业园管理体统,并日益发展壮大,成熟的企业在短时期内能迅速占领世界医药市场,获得高额收入,不仅收回成本,未来收益更是可观。生物医药技术以其难模仿高成本,高回报的特点迅速吸引全世界关注,可持续发展强大,这一大块蛋糕何不让各国眼馋呢。

直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发展了六十年,前三十来年是欧美发达国家成长的时期,后三十年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经营情况逐渐稳定,则是亚洲生物医药产业兴起壮大的时候,目前已经有成千上万家企业踊跃参与生物医药市场竞争,随着科技发展,医学领域技术不断创新,该行业将越来越繁荣。

中国在1991年开始进入生物医药行业,几年后便颁布“十一五”规划,在全国分批次建立了22个生物产业基地,而广东省的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便属于国家第一批计划的三大基地之一,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打下坚固基础,现在,生物医药产业是广东省九大支柱产业之一,有“南药”之称,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科技热的涌动,生物医药在广东省发展尤为重视,为了参与世界贸易与国际化分工,提高我省的世界贸易竞争力度,我省增大出口并依据资源禀赋发展比较优势产品,在国际有一定的知名度[[1]百度百科.生物医药[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BB%E8%8D%AF%E7%94%9F%E7%89%A9/1533399][1]。

(2)人们对生命健康的重视加大

从古至今,人类历史上经历了许许多多大小型传染病,而一场严重的高度传染性的疾病足以毁灭一个家庭的幸福,影响一个国家的秩序,甚至导致全世界金融危机。例如八十年代波及全世界的“疯牛病”,因为其不同于以往的发病原因,不是普通细菌病毒,而是没有遗传物质的“阮病毒”(也称“阮蛋白”),直到九十年代科学家才研制出检测该病毒的检测试剂,2001年,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才正式颁布法令将进口的牛进行“疯牛病毒”的检测。[[2]搜狗百科.疯牛病[EB/OL]https://baike.sogou.com/m/v78421.htm?fromTitle=%E7%96%AF%E7%89%9B%E7%97%85&utm_source=sg.outsourcing&rcer=u9PEAtc2JWEycU4t6][2]难以想象,持续将近20年的全世界的传染病,会导致多少个人失去信念自杀身亡,导致多少个员工失业流离失所,导致多少个家庭支离破碎,导致多少个国家经济结构分崩离析……除此之外,还有“天花”、“鼠疫”、“非典”、“登革热”、“埃博拉”直至现在还反复出现的“禽流感”“猪流感”,2020年春,“新冠状肺炎”以突如其来之势卷走了上千万人生命,严重程度不输给以往的任何一种传染病,可以看出,人类成长史上一直和传染病做抗争,即使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大幅度颠覆以往,但“新冠状肺炎”的出现与波及程度都显示出人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无可奈何。

传染病带给人类的破坏如此严重,让人类不得不将预防治疗疾病地位放于重中之重,无论是发病的治疗手段还是药物研发手段需要加强,平时对疾病的检测和预防都必须让人重视,生物医药在治疗传染病或者其他疾病,例如肿瘤,淋巴癌,血液类疾病等及其严重的疾病治疗上尤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分药比不上的,所以人类更加重视生物医药的研发。除此之外,随着人们生活经济好转,对于上层建筑的追求越来愈大,特别是老龄化愈发严重,人们对医疗保健品和特殊医疗器械的需求也加大。

2.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学制药生产和出口的国家,拥有最古老深远的中药研究历史,2015年,我国医学院院士屠呦呦与她的团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医学上取得的诺贝尔奖项,其提取的青蒿素就是在我国中医文献的基础上获得,为世界治疗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3]新华网.屠呦呦:与青蒿结缘用中药造福世界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24/c_1125035304.htm][3]。

我国中药发展优势明显,但是在高新科技领域中以生物医药为例,我国该行业技术水平远不及X、英国,德国和日本,并且在国内生物医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源分配不均,经济落差等原因导致各地区发展很不平衡,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的资源丰盛,产值大,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和5G并头的新兴行业,是能够持续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带来可观收益的,研究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现状并且发现出口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大广东省在生物医药的出口方面有重大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郭晓丹(2015)分析我国近年来生物医药进出口情况。她分析得出,生物医药在全球的医药市场占额接近20%,且有上升之势,而我国生物医药的发展还很薄弱,占医药市场不足11%。出口方面,我国生物医药制品主要出口亚洲,占比34%,虽然出口X的量逐渐增加,但是主要集中在传统生化原料药,说明我国新药研发力度不够,技术还跟不上[[4]郭晓丹.中国生物医药产品进出口强劲增长[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5,23(12):9-13][4]。

曹蓓、胡炜和李海燕(2013)认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08年全省生物医药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广东省生物医药的产值占全省九大产业不足1.5%[[5]曹蓓,胡炜,李海燕.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9):48-52][5]。

杜赛花(2013)专门对广东的生物医药产业做了研究,间接影响广东的对外贸易的力度,她指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散乱且小,园区数量相对于全国乃至国外同等级省份相比小,在吸引外资和企业对外吸引融资的力度不够大,省XX的支持只是在近几年加大重视,但是一系列的帮扶计划未能全面深入贯彻到具体企业以及经营程序中,仍存在管理卡顿的问题,再者是创新能力不足,也是和人才吸引力度不大,投入研发的资金不够大的原因相关[[6]杜赛花.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8):150-152][6]。

杂志“外媒看广东”(2016)刊登的《生物医药产业——广东省未来发展的契机》一文中指出,广东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新医改”要求企业加强技术、加快改进产品结构;二是随着全球生物医药技术的壁垒的提高,广东省难再以“仿制品”作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三是知名的跨国企业逐渐深入中国,对国内的生物医药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也会对广东省资金、人才、项目等形成挑战[[7]刘小青.生物医药产业——广东省未来发展的契机[J].商界外媒看广东,2015:56-59][7]。

王毅(2015)指出由于我国出口药物在价格战中具有较大优势,但是其他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会采取税收、资格认证等方式阻碍我国药物出口,所以作者鼓励加快获得医药制剂国际认证[[8]王毅.吉林省医药行业对外贸易竞争战略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5][8]。

陈怡、庄倩和褚淑贞(2019)认为我国整体上医药出口的结构太低级,主要出口原料药,约占医药出口量45.6%,制剂(包括生物制剂)销量规模偏低,占比不到6%。此外,作者指出我国医药出口在全球排名中属于中等偏后,是贸易大国非贸易强国,应当优我国医药产品的结构[[9]陈怡,庄倩,褚淑贞.我国医药制剂出口竞争力研究[J].中国医药大学学报,2019,50(1):120-126][9]。

周燕和李晓锚(2018)建议我国应该取消出口管制,作者研究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拥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量,但是由于我国的出口管制,导致我国大量甚至是成熟医用产品也难以出口,作者经某企业反馈得知我国的出口管制有时候比外国的进口管制还要严格,由此而知,我国这样的管制对我国企业出口造成了很大的阻碍[[10]周燕,李小锚.XX补助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9):185-191][10]。

2.国外研究现状

EzequielZylberberg,ClaudiaZylberberg,AsliCeylanOner(2012)作者结合巴西的农业、医疗器械和制剂来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研究得出,要想提高巴西生物医药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提高出口量,必须重视人才引进以及对本地人才的技术教育,关注学校的生物医药专业的教育,XX要加大企业在筹资上的扶持,确保企业顺利得到资金周转[[11]Ezequielzylberberg,ClaudiaZylberberg,AsliCeylanOrer.BiotechrologyinBrazil:Anindustryoverview[J].JournalofConunercialBiotechnology,2012(4),p22-28.][11]。

JessicaDowning(2012)的文章中介绍了X对企业的帮扶举措,特别是针对生物技术企业的帮扶,例如立法保护专利,作者详细介绍了这些举措以及其他法律研究[[12]JessicaDowning.AnalyzingthebroadeningScopeofpatent-abilityadvancingbiotechnology[J].JournalofCommercialBiotechnology,2012,Vol.18Issue4,p27-33.][12]。

LindaA.Hall,ShanmisthaBagchi.Sen(2007)作者研究了研发投入高低不同的企业对结果的期望,一是高研发投入企业,他们更乐意在创新方面取得效果而且更倾向于和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与国际竞争力,一是研发投入低的企业比较注重产品的销量[[13]LindaA.Hall.SharmisthaBagchi.Sen.Ananalysisoffirm-levelinnovationstrategiesIntheUSbiotechnologyindustry[J].TechnologyManagement,Sep/Oct2008,Vol.l5Issuel,p145.][13]。

WilliamLazonick,OnerTulm(2011)学者分析X的生物医药产业在发展高峰期内一系列的制度,有特别针对初建、发展中期企业的帮扶制度,讲述了X具体的通过制度制定,在各个环节上帮助企业,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环境的过程[[14]Williannick,OnerTulum.USbiopharmaceuticalfinanceandthesustainabilityofthebiotechbusinessmodel[J].ResearchPolicy,2011,p15-20.][14]。

RamazanUctu.HassanEssop(2013)则通过研究南非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与XX作用,了解到:南非在2001年开始以国家级的重视程度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到2008年南非第一次提出十年计划,7年时间里南非成立了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使生物医药市场得以壮大,再成立了专门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等机构,将成果进一步得到转化[[15]RamazanUctu,HassanEssop.Theroleofgovernmentindevelopingthebiotechnologyindustry:asouthAfricanperspective[J].Prometheus,Mar2013,Vol,31Issuel,p22-28.][15]。

  (三)研究的对象

生物医药产业分为医药产业与生物技术产业。

在出口中,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指原料药、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生物技术产业包括多领域:海洋、农业、环境、化工、能源、医药等,技术方面则涉及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目前行业对生物技术的划分不一致,且无法统计,故本文会更偏向研究医药产业[[16]搜狗百科.生物医药.[EO/B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7946769&fromTitle=%E7%94%9F%E7%89%A9%E5%8C%BB%E8%8D%AF&utm_source=sg.outsourcing&rcer=g9PEAOCLRYXDCvIOx][16]。

原料药是指原材料,可以制作成各种药物制剂,有些源于自然,直接从植物上提取,有些则利用化学技术合成,有些使用生物技术制成,形式表现为浸膏、粉末和晶体等[[17]搜狗百科.原料药.[EO/B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276895&fromTitle=%E5%8E%9F%E6%96%99%E8%8D%AF&utm_source=sg.outsourcing&rcer=g9PEAOCLRYXDCvIOx][17]。

生物制剂指生物制品,可以防御、检测、治愈传染病的药物,其通常由微生物和它的代谢产物中有价值的成分,足以抵抗病原体的成分以及人或者的动物的组织和血液等组成,所以医学上,它通常被归属为“免疫生物制剂”[[18]搜狗百科.生物制剂.[EO/B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0943160&fromTitle=%E7%94%9F%E7%89%A9%E5%88%B6%E5%89%82&utm_source=sg.outsourcing&rcer=g9PEAOCLRYXDCvIOx][18]。

医疗器械包括多种用于治疗的仪器设备,它的形式可以有仪器、各种器具、大中小型设备、还包括校准物和体外检测试剂等,甚至计算机软件也涵盖在内[[19]搜狗百科.医疗器械.[EO/B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60943160&fromTitle=%E7%94%9F%E7%89%A9%E5%88%B6%E5%89%82&utm_source=sg.outsourcing&rcer=g9PEAOCLRYXDCvIOx][[19]。

  (四)研究内容

文章一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分析研究背景及意义,对所选论文做出说明,并简述相关学者关于生物医药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贸易的概述,选取主要五个城市数据分析广东省该行业的生产规模,再以深圳作为典例简单分析了该行业企业数量以及医药市场分配,接着分析生物医药行业特点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分布状况;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现状,例举生物医药5年出口总额,并梳理广东省著名企业在全国的竞争力排名,接着罗列了广东省主要出口商品以及交易国;

第四部分对主要出口市场分析以及分析海外成案例,了解出口市场的情况与发展经验;

第五部分通过前面三部分分析与论述,对广东在生物医药开拓市场进行研究,总结广东生物医药在出口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

第六部分结合海外国家出口发展的策略,对提高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竞争力提出建议。

  (五)本文的主要观点

本文所研究的问题是,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目的是在充分了解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出口竞争力上的情况下,同时借鉴海外发展策略,对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可行办法,以便广东省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策略。

  二、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出口现状

  (一)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1.生产规模

表2-1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表中选取的是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突出的城市,深圳在五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在2018年医药行业总产值达344亿元,相比广州医药产值高9.5%,与珠海比较则是高出98%,是珠海产值2倍左右。高产值也带来高收入,这极大促进了深圳医药制造业以及相关产业发展。

因为近年广东省产值、企业数量等部分数据的缺失,本节文章大部分将采用深圳作为代表分析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程度。

深圳市是我国2006年“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一五”规划或十一五)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从2006年到2010年底发展国民经济的中国五年计划。]中第一批指定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相比于北京、上海和武汉等工业发达地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时间优势,更早地在全国生物医药行业扎根。

如今,深圳已发展成为广东生物医药产业中心,拥有四大产业园[四大产业园:坪山生物产业基地、国际生物谷、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光明现代生物产业园。],是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其中坪山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是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主要研究高端介入性耗材、智能医疗器械研发、体外诊断试剂等,截止2018年,该园区企业共开发出292个专利[数据来源:亿欧网.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https://www.iyiou.com/p/83724.html]。

表2-2

图1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深圳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代表性地区,从2009年加大力度建设产业集群以来,5年后该产业规模达到1055亿元,实现了深圳市第一次跨越百亿大关,踏进千亿行列,这突显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惊人的发展速度与展现了可喜的未来发展状态,2017年,其数额超过2400亿元,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搜集的数据,我国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总产值为1.56[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https://www.askci.com/news/chanye/20200306/1047431157698.shtml]万亿元人民币,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占据全国的15.3%。2020年5月1日深圳市公布的《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中,将推广“租让结合”方式来方便企业用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快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望打造全球知名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中心。

2.行业规模

表2-3深圳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从表格呈现的数据来看,2013至2017年,在五年内,规模以上企业从70个到94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最多,增加了10个,总产值也是累次增加,随着广东省各项政策颁布以及深入,激励到越来越多的新生企业,也鼓励到药企升级转型与生物技术企业合作,说明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越来越壮大。

图2-1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深圳作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主要的发展基地,可以从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比例看到,医疗器械占据市场最大份额,生物药排名第二,两者不差上下,截止2018年中国药监会的上市公司数据统计,深圳医疗器械企业20家,药企17家,医疗服务企业6家,医药商业企业2家。

3.行业特点

图2-2生物医药行业特点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生物医药行业是一个新领域,收益与风险成正比,其中特别的是投资回报周期长。资金回转一般需要8-10年甚至10年以上[数据来源:源于行业研究投资报告的《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研究报告》https://m.sohu.com/a/161648267_99900352]的时间,其中要经过研发、临床试验三大时期、新药审批注册、公司注册认证、出口企业还需要到海关报备,再次审核,取到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走出国外,除此之外,出口企业还面临着进口国的进口管制,例如高额征税、技术壁垒等,例如印度对我国的一次反倾销行为,阻碍分三个等级:第一,案件撤销,不与征税,这是经过调解后得到的做好的结果;第二,案件征税,税率不高,虽然收取一定税率,但是税率低,一些有资本的企业还可以继续出口,但是一些小型企业或者刚成立的企业又或是本来凭借价格优势进军他国的企业就难以进入印度市场;第三,案件征税,税率高,往往遇到这种情况,企业就宣布失去了印度这个大市场。

在研发阶段无盈利,企业争取外部投资显得很重要,在企业创立初期,面临的资金和市场支持的风险之大,随着企业的成长,产品研发成功后还面临着专利技术保有期限的结束,企业经过前期波折后,盈利将呈现非线性增长。

4.产业分布

图2-3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分布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首次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自己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启了生物医药在中国的发展之旅。当时X已经在生物医药这个领域经历了30年,欧洲在这方面也有20年的历史,中国当时顶着随时被欧X家侵占医药市场的压力。

目前,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聚拢形成了生物医药发展区域:珠三角、环渤海、长三角,其中,珠三角以广州和深圳为发展龙头,广州因其发展较早,有着大批优秀的药企驻扎,深圳国际环境好,自主创新能力强,吸引着大批跨国企业投资,生产设备先进,再加上基因库在深圳的建立,形成的南方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城市地位愈加稳固。[资料参考:中国报告大厅百科《生物医药》]

环渤海有山东与河北、北京与天津。山东与河北的医药历史较长久,有丰富的医药制造经验,再者,其本身地理处境使其拥有大量的生物原料以及其他配方的资源,在环渤海生物医药发展区域中具有代表性。北京有着高度密集的研究人才,天津则是重要的技术转化基地,主要以出口为导向发展。

长三角由上海、江苏、浙江形成了主要的三大生物医药发展基地。上海拥有着世界前十的药企,在创新研发和融资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江苏则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生产制造最高的地区。

  (二)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现状

1.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规模及地位

从2011年国家发布《“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始,广东生物医药得到快速发展,商业技术和模式创新如火如荼,需对企业在广东投资创厂。如下图,2011至2017年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出口规模逐年上升,特别是2012至2013年上升幅度50%,2013年12月,广州高新区个体医疗与生物医药产业经科技部火炬中心批准,成为2013年度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更是促进了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出口额和销售额看,广东省从2013年开始,随着“十一五”规划给予的牢固基础和“十二五”规划的逐渐渗入,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量呈逐年暴增状态,特别市2013年到2014年鼓励企业兴办企业后,逐渐雄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广东省这篇土地上,同比增长39%,接下来的几年也是呈15%-20%左右的幅度增长,如下图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销售规模,2013年到2014年全球销售增加值为11%,2016-2017年为0.2%,可见广东省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接近饱和状态以快速增长之势占领全球市场。

表2-4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从国内生物医药企业综合竞争力度看,广东省目前在全国的企业竞争力度排行榜上属于中等,仅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排名,珠海、广州、中山虽然也陆陆续续新兴生物医药企业,但是成长需要时间,发展力度不够大,远不及北京、江苏、山东等地区的力度。

这也说明了广东省具有生物医药参与全国乃至全球竞争的大企业少之又少,更多的是分散的小企业,根据广东省综合实力以及地理位置分析,广东省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大企业,让大企业带小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市场,广东省东西跨越较大,一线城市主要集中粤东,可以加强粤东主要城市的资源互用,发展三四线城市的资源比较优势,例如一线城市深圳负责大部分的招商引资,学习高新技术,吸引人才,三线城市阳江建药物资源开采基地、加工等,注意人才、知识分享,广东省整体发展良好,可以很大降低各地区企业发展成本。

2.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

表2-8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出口商品结构与出口目的地(部分)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如上图所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的生物用品主要是诊断试剂和疫苗,出口目的国众多,但是可以发现,主要的制剂产品大部分是比较传统的产品,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中只有单克隆抗体是我国自己发明的,即使有23个上市品种,其中13个来源于进口,进而,我省的生物医药市场4/5的市场份额为进口药物市场。

根据资料分析发现,我省医药市场分类不均匀,由有限的数据显示,深圳医药行业内原料药、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医比例为40%:13%:26%:21%,其中原料药生产值占比最大,而深圳医药出口比例中。原料药、化学药、中药和生物医药的比例为:60:16:21:5,生物医药的出口占比只有5%,与原料药相比天差地远,再者,随着人工成本、资源开采过度、环保意识加强、原料药本身价格上涨等原因造成原料药的销售价格难以维持稳定,以往凭着物美价廉的噱头在国际上拥有很大的竞争力,现在看来,原料药的发展逐渐衰弱,将有限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发展前景更广大的生物医药领域会更具有未来竞争性[数据来源:前瞻网。截止2019年,我国是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https://m.sohu.com/a/359215623_114835]。

  三、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分析

  (一)重点发展突出领域,国际竞争力突显

1.医疗器械领域

图3-12018年深圳市占全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由于广东省数据缺失,本节依然以广东省突出城市深圳市为代表,分析广东省在生物医药行业中具备出口竞争力的主要方面。

根据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数据,深圳拥有医疗器械企业700多家,市场规模大约占据全国医疗器械市场4/5,有40多家企业市值超过亿值,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理邦、先健、迈瑞、开立等优秀企业。再者,深圳的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以“打造医疗器械特色产业集聚”为园区定位,已经拥有医疗器械企业30多家,年产值达到20多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亿欧网https://www.iyiou.com/p/83724.html],为深圳乃至广东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注入强有力的血液。

2.基因检测领域

2015年,基因测序被中国乃至全球开始大规模应用,2012年至2015年基因测序的应用规模增长速率仅在20%左右波动,直至2018年达到117亿美元,反观中国,2014年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56亿,但2018年已经达到120亿元,增长速度为20%[[20]中创产业研究院.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R].中创产业研究院,2019.][20]。

表3-1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深圳,是新一代测序能力与超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与分析能力的领军者,例如疾病筛查、基因检测等应用。其中深圳市拥有中国唯一一个获批筹建的国家基因库,也是全球第四个国际基因库,为我国生物技术和生命健康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也为我省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给予了支撑。除此之外,深圳还拥有世界上最大地基因组研发和科技服务公司——华大基因,还有华因康基因、碳云智能地大数据平台公司、专注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的裕策生物公司。这都大大提高了我省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的实力。

3.医药领域

深圳吸引了国际生物医药行业两大国际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巴斯德的落户,极大增强了深圳在国际疫苗领域的优势,此外深圳的信立泰、海普瑞、健康元企业非常有前景,皆是各领域内的佼佼者,海普洛斯和微芯生物是深圳创新型医药企业的领军企业。

为提高本土生物医药的国际竞争力,经过XX和企业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的帮助,深圳企业从“仿”到“研”之路越发强劲。

其中,深圳早在5年前,即2015年,微芯生物为全省乃至全国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第一个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化学新药——西达本胺成功上市,是全球仅有的获得上市批准的7个表观遗传学[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的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药物之一,这标志着我国在肿瘤治疗方面跨上了新台阶,为中国15亿人口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生物医药的威望。

此外,深圳奥萨医药企业团队历经18年研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常见心脑血管领域的个体化医学产品对:治疗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脑卒的“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和其基因诊断试剂;由海普瑞医药企业研发的治疗血栓形成和栓塞的肝素钠原料药,是首个XFDA认证的国内企业原料药。

深圳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劳动力和资金、产业布局等方面都已经发展成熟,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电子、通讯为主的电子产品逐渐失去活力,利润变低、产品寿命短,不能持续发展,如今深圳正在将电子信息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结合,利用大数据和AI医疗搜集医疗资料和模拟治疗,为医药研发和测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促进创新型产品研发,打开全球创新发展的大门。[资料引用:南方日报.生物医药产业将如何赋能深圳https://m.sohu.com/a/255031773_161794]

  (二)创新能力比较

1.创新载体——产业园区竞争力

表3-3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可以看到,广东省有两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进入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前50强,广州高新区和深圳市高新区。其中深圳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从2017年排行13到2019年排行第七,说明深圳的生物医药各方面竞争力逐渐加强,广东在全国的竞争力在提升,甚至在国际竞争力上突显了实力。

其中,深圳具有首批国际产业基地——坪山国家生物基地,还有引进诺贝尔生或医学获奖得者巴里.马歇尔院士团队的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以及南山医疗器械产业园,光明现代生物产业园,为我省的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

2.创新人才

截止2018年,深圳市拥有10名全职院士、30个“孔雀计划团队”[孔雀计划:深圳2010年10月推出的引进高技术人才的项目。对于引进的世界一流团队给予最高8000万元的专项资助。]、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00名以上,普通高校13所,深圳还拥有我国第一个集成国内外院校资源,一园多校、市校共建模式的产学研结合基地,建立事业单位建制、独立法人资格的成员院校深圳研究院47家;搭建“深圳虚拟大学园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平台”,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227家,其中获批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载体74家;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2.6万多人。[数据来源:中创研究院.https://m.sohu.com/a/309029546_488166#read]

  四、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缺少国际人才,国际认证能力弱

从国家层面反应广东省情况,直至2017年,我国获得XANDA[ANDA文号:AbbrevitiveNewDrugAppllication(简略新药申请),简称ANDA。根据X《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FDCA)及X联邦管理法21CFRPart21,专利期过后的通用名药均按此程序申请上市。]文号只35个产品,但是印度2011年在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X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准144张新药申请证书,是XANDA文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了解到,我国缺乏对外国药品注册流程和法规的人才,大大降低了我国(省)对出口、对扩张市场份额的行为信心于热情[数据来源:行业研究投资报告https://m.sohu.com/a/161648267_99900352]。

  (二)产品:品种匮乏,知名品牌少

从第二章分析的商品结构来看,广东省拥有较大的资源和地理优势,生产原料药的价格性价比高,出口则偏向原料药,制剂比重偏低,而且,我省出口的制剂九成是仿制品,少有自主研发的拥有专利药物。

  (三)营销:无航母级医药企业,缺乏承压力

广东省主要是深圳和广州两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深圳有17家上市药企,虽然康泰、信立泰近年表现突出,但是和X瑞辉、默沙东相比却差之千里,而且随着国际化影响,再加上生物医药研发成本高的问题,更多大型跨国企业来中国,特别在沿海地区的广东投资建厂,相当一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占领,面对外国企业的挑战,我省零散的企业力量难以抗衡。

  (四)渠道:新药注册过程复杂,出口管控大

如前文分析行业特点中提到,一款新药从生产到出口国外必须经过十几个环节:国家审核注册、地方经营批准、临床三期试验、产品质量认证、海关物流等。可想而知,如此复杂且长时间的转手和盘剥,大大耗费了企业的精力和财力。例如出口抗肿瘤类化学药到印度,需要耗费时间3-4年,花费财力400万-600万不等。

  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市场分析及策略借鉴

目前,为了加强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度,各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意识到聚拢资本与企业合并的重要性,逐渐在区域上集聚,中国、新加坡、印度、日本、欧洲和X等国家地区在发展区域集聚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世界上生物医药的专利权高达94%的份额皆在欧美和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其中由于X生物医药该行业发展的始祖而且拥有庞大的投融资平台和狂热的投资客户,有著名的投资机构给予投资者分析行业情况,许多原因造成了X占据世界上一大半的生物医药专利,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专利数显得相形见绌,占比不到6%;直至2019年,在全球生物技术公司4362家中,76%的企业集中在欧美地区,从研发的产品和在市场的销售额看,其占领全球超过70%份额,相比亚太地区,其仅仅占世界3%上下。可以看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数据来源:APIChina原料药https://www.sohu.com/a/336567488_651664]笔者在这里仅分析世界两大市场:X市场和欧盟市场。

  (一)X市场

目前,X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居全球领先地位,其产品已被广用,包括癌症、慢性疾病和糖尿病的治疗。

X拥有九大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地区:纽约、费城、洛杉矶、波士顿、圣地亚哥、旧金山、西雅图、华盛顿、洛丽杜朗,这些地区拥有2/3的X生物医药产业的资源,拥有世界生物医药专利2/3,有着3/4的生物医药企业,享有X国立卫生研究院60%的投资总额。[参考资料:《提升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预见研究》]

目前,四大趋势影响X逐渐加大对医疗支出,这也促进了其他国家性价比高的药物和利用地区资源优势生产的产品打入X市场。首先是老龄化,据了解,年龄区域在60-70的人口数增长率是总人口增长的三倍;其次是医保覆盖扩张了;再者X施行的“个性化医疗转型”,在医疗保健中,X更加注重个性理疗服务,定制的药品使得人们花费更多钱,这也是促使我国出口X的一个动机;最后是医疗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其中造成的产品服务中间成本增加,特别是医疗器械的更新换代,这启示我们得跟进国际认证标准,提高我国产品质量。

X生物医药企业分三大块,大型跨国药企、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专科药企以及中型生物药企。这三类企业各有特点,大型跨国企业几乎包揽生物医药产业的所有产业链,具有强大的市场扩张力度,例如默沙东、辉瑞;大型生物技术公司和一些专科药企的治疗领域较为集中,中型医药企业注重市场未被满足的领域,比较专注于细分领域,多是集中在几个疾病领域中,例如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恶疾。但是他们同样面临着研发成本高的问题[[21]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X医疗市场综述,四大趋势推动医药市场[EO/BL]http://gpj.mofcom.gov.cn/article/zuixindt/201510/20151001132222.shtml][21]。

  (二)欧盟市场

欧洲拥有着坚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再者,欧盟有多个国家构成的区域性政治经济一体化,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参考资料:《我国医药制剂出口竞争力》]竞争力位列全球第二。再加上人口老龄化的严重,生物医药产业在欧洲拥有着很大市场。

表4-1

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截止至2018年12月中旬,欧盟NDA/BLA批准总数达79件,创立新高,而创新药受批准数量为34,与以往数量不相上下。

  (三)海外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策略借鉴

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创新中,瑞士这个国家的医药制剂做的非常优秀,据资料分析,瑞士的第二大产业是化工医药,仅次于机电金属。该国家的医药产品例如诺华的呼吸道疾病药物、罗氏的抗生素等产品在全球销售排名前列。瑞士化工医药做得如此成功,与其发展战略有关,瑞士生物制剂产业以出口为导向,企业国际化程度高,行业内分工精细,具有高强度的专业性。

可以对瑞士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经验进行分析,以此辩证借鉴其经验提出促进我国以及广东省级单位出口发展的建议。

首先,高额的研发投入和国际先进的研发能力。瑞士化学制药以及生物科技产业学会2017年报公布,2015年瑞士制药产业的私营部门研发投入超过61亿瑞士法郎,是瑞士全年私营部门研发投入的39%。第二年,该国前10的生物制剂公司的研发投入超过215亿瑞士法郎;由“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所述,瑞士的“产研合作”、“企业研发”和“创新能力”这些项目上蝉联第一。

其次,精心构建的产业集群。瑞士以两所著名的学校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与洛桑大学作为主要研发阵地,建立医药创新园区,还建立了3个大型的网络化基地。在这里建立企业的包括世界排名前十的诺华和罗氏还有一些富有前景的小企业,例如先正达、艾克泰隆。产学联合,提高了瑞士制剂的研发效率。

最后,完善的专利保护机制。瑞士将很大精力投身于产品专利的保护上,专利注册流程非常简化,而且,瑞士是全球注册最快国家之一,在瑞士的药品管理局注册一个新药产品,仅需要11个月,这样大大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企业国际竞争力。再者,瑞士向企业提供专门的专利咨询公司,学校也鼓励学生将学术成果申请专利,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专利风[[22]陈怡,庄倩,褚淑贞.我国医药制剂出口竞争力研究[D].南京: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2019。][22]。

  六、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出口竞争力发展对策

  (一)注重培养国际人才,鼓励产学研结合发展

生物医药是高新科技,除了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外,人才必不可少。生物医药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和产学研制度创新,由于生物医药的技术要求较高,对产业链上游的创新源头要求越来越苛刻,而广东就目前拥有的研究机构还不足,缺少高等研究院和重大基础研究设施,故广东应加大对校园教育和研究机构兴办的投资。

  (二)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

如上文第二章商品结构所分析的,我省甚至我国医药行业中90%的出口量皆是原料药,生物医药出口少之又少。原料药的生产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这也是X、日本等国家不注重生产原料药的原因,随着环保意识加强,原料药的制作必定会受到阻挠,再者,随着人工成本的递增、原材料资源开采困难等原因,必会造成原料药的价格上涨,再以价格战的优势无法再在全球医药市场立足。故应该调整重心,关注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提高产值,促进出口,投资更有前瞻性的企业。

  (三)加大中间监管,促进产能效率

除了国家颁布“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各省份也按照要求发布了许多生物医药的发展规划,但是政策持续性不强,对于细枝末节的要求并没有突显,政策需要时间渗入行业中,再加上生物医药本身是一个高额投入和产出的行业,监管松散导致xx腐败、质量不达标、工作进程赶不上进度等问题会频频出现,故应在每个环节中加大监管,人性化管理,既要照顾新兴企业的难处,也要管控为夺取暴利的某些部门。

  (四)加大城市之间合作沟通,资源合理利用

广东拥有深圳、广州、佛山、中山、珠海五个主要的生物医药发展城市,分析各地区资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潜力,加强各个地区的信息交流,降低企业成本。例如深圳和广州国际化较好,也拥有较多的高技术设备和领军人才,可以分享资源,佛山、中山可以充分发挥制造和开采的优势,珠海临近澳门,可以与澳门合作,加大交流力度才能提高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五)结合高科技,加快出口流程

医药是特殊产品,直接关乎人类的生命健康,各国对医药进出口都进行严格的把控,进而加大了企业出口药物困难,应该在出口注册流程中多利用现代科技代替人工,加快审批,促进生物医药的发展

  七、结论

本论文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中心,围绕其分析全球生物医药发展情况,并重点研究中国与国内地区(主要为广东)生物医药发展水平以及在出口上相对于国内以及在世界生物医药市场上的竞争力情况,主要为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对策。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各省份统计局,百度百科,并参考各大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例如前瞻经济研究院,艾媒研究所,中商研究院,中国产业信息网,中国经济报告厅等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影响广东省生物医药出口量与其在国际的市场地位的原因有:广东省缺乏航母级药企,品牌力度低,无法与国外的辉瑞,默沙东以及国内的恒瑞、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相抗衡;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大多以原料药出口,制剂占比少,随着材料成本增加,广东省在出口上面临大挑战;国际认证能力弱,缺少专业认证人才;国内新药物和出口审批流程长,;融资市场不稳定;地区之间联系薄弱。

对此,本文提出六个发展对策:其一,鼓励高校创建生物医药专业,鼓励政产学结合发展,鼓励大学生到生物医药企业就业;其二,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对制剂的出口;其三,鼓励公关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打造国际品牌;加大地区间技术沟通,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简化新药注册审批和出口的流程,可以利用大数据、5G技术、区块链、二维码等方法。

本文是笔者经过长时间、大范围地资料搜索、整理而编写成的,也是笔者首次正式撰写论文,虽然饱含心血但不可避免出现很多问题与不足的地方,例如笔者希望查询广东省和全国其他省份生物医药近年出口和进口的数据,最后只能找到广东省出口数据,而广东海关并没有生物医药的进口数据,这造成本文在写出口竞争力的章节时说服力没达到计划水平,所以笔者改成从各大领域来分析;再者本文在学术语言上还存在比较口语化的形式;本文在解释图表时未能较为深刻地反映出来数据信息。今后再写论文,笔者会按下面的方式进行准备:题目,大纲,核心数据,文献搜集且整理,写论文。我也衷心也希望老师们指出错误与不足!

幸运的是,经过本次论文写作,激起了笔者对学术研究的强烈兴趣,笔者发现生活中很多看似复杂的东西都可以经过一段时间,不断搜集资料梳理出来,形成体系,增加自己的见识外还能为他人了解该行业提供较为清晰的认知服务。

  参考文献

  谢辞

随着论文写作的结束,我在北理珠4年的学习之旅也落下帷幕,回顾这几年的大学经历,求学之路虽然坎坷,但是在这途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跟着老师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拓宽视野,学习沉下心将工作做好,这也为我写本篇论文打下了基础,在此,衷心感谢给予我成长的学校,陪伴我的老师、同学,关心呵护我的家人们。

感谢我的学校,她是我精神里一个家的象征,在她的庇佑之下,我得到成长,其中,我收获了课内专业知识,提高了待人处事能力,拥有了许多良师益友,培育了新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思考上提高了一个维度,这些都有助于我完成本篇论文。

感谢我的论文导师——蒋菁菁老师,老师很体贴,也很和蔼,经常关心我们,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她都给予我帮助,给予我精神的开导。老师在本次论文写作上,从选题、资料搜集,到论文框架的编撰,再到写作时遇到困难的帮助,老师都给予了耐心的全面的协助。很感激和老师相互讨论问题的时光,不断激发我的思考,老师在金融经济上有独到的分析角度,会很深刻且生动地带动学生进入学习,为此,我想由衷地对将菁菁老师说一声感谢!

感谢所有的科任老师。因为每位老师的尽心尽力,才让我们的知识体系得以完善巩固,我们才能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完成专业内各方面的论文写作,为此,我真心地感谢各位默默付出的老师,爱你们!

感谢身边所有的家人和好友。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在家里完成论文写作,得到家人无私的支持和付出,也收到好友电话的鼓励和安慰,感谢他们的帮助,为此,向这些可爱的人说一声谢谢!

最后,感谢各位评阅老师和评审老师百忙之中对本文的查阅和批评指正,帮助我更好地完成论文,也为以后的论文写作打好基础,积累经验!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53341.html,

Like (0)
打字小能手的头像打字小能手游客
Previous 2022年9月10日
Next 2022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

My title page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