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们在学绘画的时候,会想把画面画的和照片一样的真实动人;当我们在学习摄影的时候,会想把照片拍出像绘画一样的有感觉。我们就是在这像与不像、似与不似、实与不实之间来回徘徊。随着绘画的不断发展,摄影随之诞生,构图也随之在摄影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与绘画中的构图有着相似之处又不尽相同,令许多的摄影家一提到就感觉是很难办的一个部分。本文从绘画中的构图与摄影中的构图所起到的作用来切入,以纪实摄影家尤金·阿杰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弗兰克、马丁·帕尔的作品为例,欣赏分析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构图随着纪实摄影的理念变化中所发生的变化趋势以及起到的不同作用。学习时代背景下摄影家们的构图与拍摄情感。领会到摄影艺术的审美意义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只有在不断地汲取有关于艺术这方面的知识,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里、思想中,刻在脑海里,在需要的时候立刻拿出来。我们只有在感受到更多艺术作品、更深艺术情感、更广的艺术理念,乃至通古今晓历史,才能够抓到纪实摄影的影子。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揣摩,能看到生活,记录感受,抒发情感,感受到别人的作品的意义,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能够用独到的眼光来审视自然与生活,能够用独特的视角来记录所看所感。
关键词:构图; 趋势; 纪实摄影; 绘画; 时代背景
引言
从摄影的出现,就有许多的艺术家纷纷研究摄影,绘画孕育并催生了摄影,既然绘画是艺术,那么摄影究竟是不是艺术。构想摄影媒介的端倪起源于文艺复兴以绘画再现自然的美学要求,达芬奇在理论上对暗箱原理做了详尽的设计,波尔塔开始用实际行动制作了暗箱,并且运用它辅助绘画,到尼普斯实验用化学方法固定影像,达盖尔改良了固定影像的方法,是摄影成为实用的工具,塔尔波特发展了尼普斯使用纸质基底的方法,成为现代摄影发展的方向[1]。摄影的产生经过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终于成为艺术的新媒介。
由于摄影这一艺术领域的不断发展,构图在摄影中也有了一定的重量。现如今由于构图在摄影中的重要地位,它对于一个作品的成败有关键性的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存在。由于摄影是从绘画的发展所产生的,所以摄影和绘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又不是重合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本身的价值和原理,我们应当做的就是遵守,不能去动摇它;违之,就会失去其应有的个性特点。艺术创作者需要了解这些原理,并且能够准确掌握,从而熟练的运用,才能在艺术创作中不超出规矩,艺术创作的高低之分就是这样形成的。
中国有句老话,是这么说的:“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什么是规矩,规矩就是指前人的总结性经验对后人有指导性的作用,只要这种规律符合客观事实,就可以被借鉴。中国画论早就有“画有法,画无定法”一说,这在辩证法中是合乎法则的。古人在谈到写文章时要“陈言之务去”[2]。在我看来,“陈言”与“常见习闻”不一定都是不可取。所以对一些原理和规律不能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不能否认,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方面不断会有新的发展和突破,这些新的认识对原有的理论是会有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的东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能不适用了,有的可能是一时用不上,但在特殊条件下还能派上用场。
中国画论中的“经营位置”、“布局”、“布置”、“锁笔”、“结体”等等,都是有关构图的。《芥舟学画编》中有一段话就讲到,一个画面,如果不先确定主配体,而是将画面随意摆置,杂乱无章,各物体之间不相依,是构图的大忌。作一图要先构思大意,疏密得当,虚实相生,相生相依,增不得减不能,浑然天成。
此篇论文以“论构图在纪实摄影作品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为题,从绘画与摄影说起,探讨构图在绘画中的表现和构图在摄影中的表现,以及在绘画作品中和摄影作品中起到的作用。举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有着深刻影响的纪实摄影家尤金·阿杰特、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罗伯特·弗兰克、马丁·帕尔的作品为例,分析构图伴随着摄影的表达、摄影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的不同呈现方式。
1从绘画到摄影
绘画的发展史非常的漫长,可以从远古时期的壁画开始算起,摄影术从1839年开始,发展至今,构图随着绘画的诞生而产生,与绘画一样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摄影技术产生之后取代了绘画的社会记录功能,最初摄影为了摆脱纯粹的技术概念,通过绘画进行了艺术性的探索。摄影与绘画是艺术家为了寄托感情的两种不同方式,都可以为艺术服务[3]。
1.1绘画与摄影
美的画面人见人爱,我们在欣赏一幅油画作品时会感叹画的跟照片一样真实,在欣赏一幅照片时会感叹拍的和油画一样美。摄影产生之前,绘画是反映这个世界的影响的为唯一方法,摄影产生于绘画这一母体,它与绘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摄影和绘画相通,但不尽相同。简单来说摄影不能移景,他的取材在于眼前的实景,可以取舍;绘画可以在纸上根据主观意图自由的该景。所以说,绘画是加法的艺术,可以在白纸上加东西;摄影与绘画相反,为了突出一幅作品的主题,必须要做减法排除不必要的东西,只要能彰显主体空白也是好的。摄影是对现实的再现,但不是普通的记录。好的摄影作品必须经过精心提炼和艺术处理,在大千世界中找到动人的瞬间,去掉多余的,留下那最直接、最精华的部分, 这样的摄影作品往往令人震撼。
1.2 构图在绘画中起到的作用
构图源于西洋绘画,在我国国画论“六法”中的“经营位置”指的就是西方的构图。当前中国画把构图叫做章法或者布局。凡构一图要先立意,然后应当注意取舍,从而来造境。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意蕴从而有着不一样的构图。比如潘天寿喜欢用方框式的构图来表现他画中的磅礴质朴的风格;梵高在画面中采用多变的线条、流动的色彩来体现他独特的构图形式等等。如图1.1、1.2所示。
图1.1潘天寿《记写雁荡山花》
图1.2梵高《星月夜》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采用散点透视,在人物疏密的安排上非常紧凑,没有一点繁冗与琐碎,画面感极。如图1.3所示。
图1.3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处理方式很大胆,运用焦点透视,减柱法增加了画面的透视感和空间感,月光、麦穗都集向毛xx的角度,体现出画面的主体人物。摄影照片中所表达出来的场景更有记录性,这幅油画作品更有艺术性、指向性、代表性。如图1.4、1.5所示。
图1.4董希文《开国大典》
图1.5开国大典摄影照
1.3构图在摄影中的表现
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也可以称为取景。摄影画面中的构图,是艺术家为了表达某一个主题,对摄影画面进行的布局和结构的安排。它以观察生活为主,把各个部分安排在画面中,使主题思想充分的表达出来[4]。
在艺术创作中常用的黄金分割比例是一种很经典的构图法,在一幅矩形摄影作品中有上下左右四条黄金分割线,纵横的四条线产生四,这样整个画面就会产生一种优美的视觉比例效果。
下面这幅图是反应乌干达地区贫苦生活的纪实性摄影作品,画面中主体是叠放在一起的两只大小、黑白对比强烈的手,在构图位置上位于左上黄金分割线交点。画面中两只黑白分明、大小分明的手形成了夸张地、强烈的对比关系,给人即震撼又醒目的感觉。这种构图方法给画面带来一种和谐而且舒适的感觉[5]。如图1.6所示。
图1.6乌干达地区
2构图在纪实摄影中的变化
纪实摄影最早起于西方,纪实摄影这个词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逐渐形成被承认。纪实摄影从出现开始,在不同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扮演着一个记录的作用。从摄影的出现,构图也有了新的含义,它伴随着摄影的发展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作用[6]。
2.1摄影构图学的定义
一切的艺术都反映了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又是一切艺术的来源。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但凡出色的照片都会有一个优秀的画面结构,但凡有影响力的照片也都会有属于它背后的故事。摄影构图的含义就是运用镜头的成像特质还有摄影的造型手段来构成画面,表现画面的内容[6]。
构图永远体现构思,他是画面形的处理和安排。他的实质就是解决画面上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他们组织在画面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摄影艺术的发展,在构图形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封闭式构图、保守式构图到不规则的开放式的构图,再到现代的构图在画面中可能仅是为了表现摄影作品的思想以及情感融入到画面中的一种下意识的做法[7]。
2.2尤金·阿杰特的画面语言
尤金·阿杰,一个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摄影师之一。二十世纪的最初几十年里,欧洲处于一个动荡的状态。大家想看到的都是新概念、新主义、新想法。然而尤金·阿杰用他30年的摄影生涯拍摄了一个与世纪之交的巴黎,一个即将消逝的老巴黎。在那个新的事物飞速生长,旧的事物飞速消失的时代下,他关注的、记录的只是老的东西。他的每张照片中都带有怀旧的情怀,他总是能在不同的情境之下找到属于自己的看法。
他的画面中的水平线经常不是横着的,照片里非常平稳的构图很少,经常是带有一点点角度的,我们看他的照片会感受的到他考虑了明暗的区别。他在构图里的平衡感是根据画面的不同有微微的调整。下面是那这个时代的他的摄影作品,非常的难得。如图2.1、2.2、2.3、2.4所示。
图2.1尤金·阿杰作品
图2.2尤金·阿杰作品
图2.3尤金·阿杰作品
图2.4尤金·阿杰作品
2.3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
纪实摄影有着记录和保存历史时刻的价值,传播真实的内容永远是第一位。时代的不断发展,纪实摄影作品会成为历史,但是当人们看到这些照片从而回顾这段历史时,仍然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这也许就是纪实摄影赋予观者的本质特征。
布列松在构图上强调记录拍摄对象在若干分之一秒内的情绪和画面的几何结构的美感。在布列松的摄影作品中我们随处可见完美的几何结构来突出他画面独特的构图美,经典的黄金比让画面呈现出完美的状态。这些构图完美的作品也呈现了人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8]。
1952年布列松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让布列松的照片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他总能捕捉到最精彩的不可复制的瞬间影像,他在脑中算好了时机、布置好了场景、进行构图,就在等待那最精彩的的瞬间按下快门,所以他的画面总是既真实又完美[9]。
下图是布列松很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画面中前面跳跃的男子的身影与后面招贴广告中跳跃女郎相呼应,趣味感十足。这个瞬间就是布列松心中的“决定性瞬间”。画面中无论是主体人物还是人物的背影、招贴画中的女郎,都完美的分配在黄金分割线黄金分割点上[10]。如图2.5所示。
图2.5布列松作品
《柏林墙边》是布列松在1962 年拍摄的,照片中通过柏林墙边的两个人来看到了真实的战争时期。这张照片的构图妙就妙在把两个士兵与一个指路牌巧妙组合在了一起,图中残疾的士兵、健全的士兵与指示牌呈现出重复的直线递进的关系,使照片节奏感非常强烈[11]。
照片中三分法的构图,让路牌处在分割线上,年轻的士兵与拄着拐杖的老年士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对比式的构图使照片有了深刻的寓意,画面中深浅色调呈现出了当时环境的压抑感[12]。这种充满故事性的照片带读者的更多的是一种隐喻,带给读者情感上的共鸣。如图2.6所示。
图2.6布列松《柏林墙边》
在摄影中,再小的事物也可以是伟大主题。布列松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它决定性瞬间,拍摄的对象可能是街角的普通人,这种照片往往都显出一种不被干扰质朴性[13]。《买啤酒归来的男孩》这幅作品中的男孩两手抱着酒开心的走着,生动的体现了男孩买到酒过后的骄傲神情,照片中抓拍的那种天真无邪的笑容,就像是期待回家后能到爸爸的表扬。画面的背景中的短发女孩儿羡慕的目光投在了男孩身上,这种氛围的感染不仅在我们也在画面里面,这些因素使男孩成为了照片中的焦点, C 型构图形成的曲线使画面中流动感很强[14]。如图2.7所示。
图2.7布列松《买啤酒归来的男孩》
布列松完美的几何图形的集合构筑了丰富的画面,有些甚至成为了相框[15]。他在相机的取景框中通过影像的几何视觉形态在那决定性的瞬间演绎和表达着图像中各部分微妙联系。如图2.8、2.9、2.10、2.11、2.12、2.13所示。
图2.8布列松作品
图2.9布列松作品
图2.10布列松作品
图2.11布列松作品
图2.12布列松作品
图2.13布列松作品
2.4罗伯特·弗兰克的非决定性瞬间
20 世纪后半叶的纪实摄影界,是布列松“决定性瞬间”和“客观性摄影”的时代。然而罗伯特·弗兰克用他的的摄影集《X人》一举改变了现代摄影的方向,他所强调的“主观性摄影”和“非决定性瞬间”对后来的摄影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16]。
弗兰克用他独特的表现方式打破了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理论, 从而确定了非决定性瞬间的创作方式和著名立场。他独特的摄影方式和观察方式,拒绝出现完美的典型性瞬间[17]。在《X人》系列中,弗兰克画面中的影调、焦点、构图等都一反以往的摄影表现准则。他的这种拍摄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构图形式,打破了以往摄影的各种习惯和规律,通过不完美的构图、看似随意的镜头,粗糙的颗粒感,经常性虚焦,向人们展现了他眼中的一个繁荣兴盛的表象下真实X和X人,颓废、消极、伤感、不安,人与城市之间疏离,人与人之间的孤独[18]。
弗兰克从琐碎的生活细节中将X人的生活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记录下这个国家,他的这种不完整的构图方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对新一代的摄影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他的画面中很少有具体、完整的人物形象,这恰恰给读者带来更多思考空间,也使画面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体现了那个时代一种新的创作个性。下面图中是弗兰克拍摄的《X人》的照片。如图2.14、2.15、2.16、2.17、2.18、2.19所示。
图2.14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图2.15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图2.16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图2.17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图2.18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图2.19罗伯特·弗兰克作品
下图《伦敦》这幅作品抓拍于伦敦街头,右面人物逐渐淡出画面边缘, 左面人物同样淡出画面的另一边缘,这样形成的扩散的画面张力与布列松会聚式的表现形式完全相反,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弗兰克极具个性构图形式和个人风格。如图2.20所示。
图2.20罗伯特·弗兰克《伦敦》
2.5 马丁·帕尔的画面语言
摄影艺术发展到现当代,摄影构图不再是追求像黄金分割那样的完美到极致的形式,它应该是一种下意识的融入到画面中行为,可能只是为了追求画面语言、画面情感等的一种服务方式[19]。现代的摄影中,人们追求的是精神上感受、画面的背后故事感等等,浓烈的色彩,强烈的趣味性,风格的独特性,画面的意味感,这些反而更深受喜爱。
马丁·帕尔的作品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社会学图像,我们看他的作品不能只被作品表面的构图、色彩、人物形象及社会风景所吸引,更是要分析作品之外意义[20]。
消费品 、食物以及人都是帕尔最钟爱的拍摄对象。他的这些作品严厉的批判了在80年代发展的消费主义和大众旅游,又饱含对北方古老却逐渐消失的传统习俗的尊敬和伤感。鲜艳到扎眼的色彩、对细节的夸大、及其怪异的主题还有不同寻常的构图,这种颠覆传统表达突出强调了我们有些荒唐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幽默与讽刺的表达方式使人们一眼就能辨认出他的作品。他把世界的荒诞用更荒诞的方式放大、凝固,他用照片拍摄的这种喜剧化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审视我们的生活,他的艺术作品超越了简单的理论范畴和政治上的界限,是一种华丽的视觉表演。如图2.21、2.22、2.23、2.24、2.25、2.26、2.27所示。
图2.21马丁·帕尔作品
图2.22马丁·帕尔作品
图2.23马丁·帕尔作品
图2.24马丁·帕尔作品
图2.25马丁·帕尔作品
图2.26马丁·帕尔作品
图2.27马丁·帕尔作品
3 摄影的重要性
雨果说:没有艺术,人类的生活便会黯然失色。然而,没有对艺术的思考,也就不能理解使人类生活变得富有意义的人类活动—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每一种艺术的出现都含有它本身的意义,都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摄影作为一种艺术的创作手段,抒发情感,传递情感,每一张照片的出现或多或少都融入了创作者的艺术风格和思想观念。所以说,摄影不但传递和记录客观信息,上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师是如何让平凡的事物变得有意义、有价值,使司空见惯的景象变得有代表性、有历史记录意义。
摄影的出现,使我们能留住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现象,记录下具有历史性的重大意义的事件。构图有效的组成画面、精简的的提炼主题,使那一瞬间成为历史、那一历史具有代表性、价值性。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构图在绘画作品中以及在摄影作品的表现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了具体的画面进行了解读,探讨了不同时期对摄影界有深远影响的纪实摄影家是怎样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利用构图来表达画面的不同含义。在现代摄影观念下,纪实摄影中图片的故事更注重细节的表达和情感的共鸣,当你回顾历史,那些带给我们深远影响的摄影家们的作品在时代大背景下担当了不可替代的记录作用。
在我的毕业论文中,讲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由于纪实摄影的表达、理念的不断变化,构图在这其中的变化趋势。例举了不同时期的摄影家作品、以及摄影家的不同风格,对构图所产生的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解读。
艺术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艺术魅力的大小在于拍摄者在创作的瞬间对情景对主题感受成都的深浅。摄影艺术家总是寻找一定的形式来进行视觉艺术上的表现,就像诗人找寻词藻来表现胸中的诗情一样。在构图中可以用夸张的的手法,而不拘泥于原貌,这正是显示了人类能够以独特的形式表现拍摄内容的巨大才能。
参考文献
[1] 秦剑. 绘画与摄影在互动中的流变[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5:01-65
[2] 姜雯, 林少忠, 李孝贤. 摄影构图学[M]. 北京: 长城出版社, 1983:02-259
[3] 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121-122
[4] 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5-56
[5] 于朝霞,张华彬.谈谈摄影艺术构图[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1996(03):49-51
[6]刘大林. 浅析摄影构图的技巧[J]. 科技传播, 2019.11(24):136-137
[7] 钭琼毅. 浅谈摄影构图在摄影创作中的重要作用[J]. 大众文艺, 2011(22):114-114
[8] 刘丹. 浅谈点、线、面在摄影构图中的美学体现[J]. 美术教育研究, 2013(16):31-31
[9] 张乃千. 浅谈纪实摄影“决定性瞬间”的意义[J]. 记者摇篮, 2019(12):82-83
[10] 陈思思. 中国画“留白”与摄影构图的“极简”之异曲同工[J]. 戏剧之家, 2018(18):158-158
[11] 段伟. 空白的韵味——论空间留白在摄影构图中的重要性[J]. 大众文艺, 2009(24):122-122
[12] 李晓华.宗白华的意境论之虚与实[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1(01):76-79
[13] 陈静宜.论构图在绘画中的意义和作用[J].美与时代(中),2017(04):17-18
[14] 郭喜邦.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构图差异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9(11):22-23
[15] 单子昊.浅谈摄影构图要素与技巧[J].北极光,2019(12):108-109
[16]成文军. 摄影构图中的留白[J]. 军事记者, 2009(11):75-75
[17] 唐辉吉. 论重视研读对摄影创作的重要性[J]. 新闻潮, 2019(01):61-64
[18] 李鹏. 浅析纪实摄影在当代摄影创作中的重要性[J]. 科技展望, 2016.26(32):289
[19] 张捷. 摄影情感表达中光影和构图的重要性分析[J]. 艺术科技, 2016.29(02):246
[20] 王晓云,李庆国,郭显峰.构图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9(09):159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论文的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老师和刘云峰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也要感谢在就读期间所有的任课教师以及给与我帮助的老师,还有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朋友和亲人们。随着论文的结束我的就读生涯也随之结束,这是每个人的人生中弥足珍贵不可重来的记忆。
本次论文顺利完成我的指导教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定稿,老师给我很多的建议,让我去有选择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然后给我指导,给我修改的建议,让我的论文能够顺利的完成。对此我受益匪浅,感激不尽。
此外还要感谢老师在此次论文过程给于我的帮助以及四年就读生涯中给予的帮助和教导。所有给与我帮助的人们,我在这里真诚的说一句,感谢你们,鼓舞了我。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8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