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一)研究意义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可见词汇对于语言的重要性。汉语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特别复杂的一部分,词汇负载着信息,是文化和语用的载体,是交际的核心内容。甚至,王慧(2003)《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语块研究》指出:“词汇贫乏可能是制约汉语水平和交际能力的瓶颈”。
国际级的语言大师陆俭明先生(1998)表示“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即使对今后要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的人来说,掌握丰富的词汇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特别在初级阶段,词汇教学应该是重点。”其实,无论学习哪种语言,词汇的积累都是尤为重要的,就像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第一关也是最基础的一关必定是词汇的积累和掌握,外国学习者学习汉语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见词汇教学在那时就已经显得极为重要。
英国语言学家George W.Wilkins(1972)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书中指出:“没有语法,表达甚微;没有词汇,表达为零。”在赵金铭(2005)的《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宄》一书中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有大量的词汇做基础,因为词汇是语言的唯一实体,语法也只有依托词汇才得以存在。”
由此可见,任何语言教学都不能不重视词汇的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或是轻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我国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词汇教学,在近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和重视。自本世纪开始,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出现了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但是庞杂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梳理与归纳。丰富却又复杂的文章,给研究者们的阅读和继续研究带来了困难。本文将2014至2019年发表在各类书刊上的文章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立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任务和意义、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四个大的方面进行梳理,论文通过查阅知网上的相关文献将既有研究成果按照不同侧重予以归纳总结和述评,希望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工作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起到导航作用,也希望能给从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工作的教学者们提供一个参考,以期能协助研究者们在词汇教学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探索。
(三)研究现状
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之后,发现前人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面的成果比较丰富,根据李润生在(2017)《近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观》中的统计:“从2004~2016年对外汉语词汇研究发表在各类书刊上的论文有972篇。这些论文可以分为:汉语词汇本体研究271篇(27.9%)、汉语学习词典研究68篇(7%)、汉外词汇对比研究82篇(8.4%)、汉语词汇教学研究347篇(35.7%)、汉语词汇习得研究204篇(21%)。”可以看出,其中关于词汇教学方面的研究文献最多。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中统计得出,从2017~2019年,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相关研究的文献有774篇。由此可见,近几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力度在不断增强。在内容上,主要有三个派别,即“词本位”“字本位”“语素”;在方法上,学者越来越将目光放在因材施教、心理认知法等方面;在教学原则上,主要涉及的是科学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
二、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材料
本文选取了自2014年以来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内容息息相关的核心期刊论文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是从知网中选取而来,在“篇名”的大条件下,以“对外汉语”并含“词汇教学”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所获得的结果共109篇。而硕士博士论文,设置年限为2014年到2019年,所获得的硕士博士论文为75篇。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在查阅知网相关文献后,将既有的大量研究成果按照不同的侧重进行归纳整理,综合分析前人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出发,立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学任务和意义、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四个方面梳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已有成果。在综的同时,笔者加入自己的观点,对相关问题进行述评,提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具体方面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目标)
我们的教学都存在一定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即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都会考虑设计意图,比如设计这部分内容是为了锻炼或提高学生的哪方面的能力等,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为了完成什么任务,从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那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时,也要首先考虑其教学任务和目标。
早在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就提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有关汉语词汇知识的指导下,掌握一定数量的汉语词汇的音、义、形和基本用法,培养在语言交际中对词汇的正确理解和表达能力。”
温晔(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也谈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任务不光要求我们能够驾驭一定数量的词汇,而且还要对词汇的音形义和主要用法有深入的认识,从而使留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词汇进行顺利的交际。
王明月(2019)《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认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绝不仅仅只是让学生记忆生词。他将对外汉语课堂中词汇教学的教学目标分为四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是学习相关汉语词汇的读音、字形和用法;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学生具备认读、运用并书写词汇的能力;学习态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汉语词汇的方法,逐渐体会到学习词汇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价值观目标,即通过生动形象的课堂举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并运用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第一次将词汇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以上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对从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者们提供了教学指南。
在此,笔者也赞同王明月的教学目标的四个方面。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在教学生学会词汇的正确读音、字形和用法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正确将所学词汇运用于汉语的学习以及生活中,这样,学生会慢慢体会到学习汉语词汇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进行恰当的跨文化交际。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当今中国在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所说:如果你不了解中国你就不能掌握未来的世界。而了解中国,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掌握中文。而词汇又作为交际的核心内容,因此词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根据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一书中的说法:“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句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没有词汇就无法传递语言信息,也就无从交际;”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我们一开始就无法回避的重要部分。
王美琪(2016)《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表示,“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汉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关键。词汇教学更是培养留学生第二语言能力的基础环节,词汇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的整体水平。”她认为要想简洁、流利地传达信息,词汇应用的准确度尤为重要。因此,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起着核心作用。
(三)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内容
汉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通过对2014至2019年发表在各类书刊上的文章的回顾和整理,发现近几年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的词语主要集中在:文化词语、复合词、国俗词语、饮食类动词、与服饰有关的词语、动植物类词语、易混淆的唇音同源词、同音同形词、网络流行语、词语的语境和色彩义以及汉外词汇对比教学研究等十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就文化词语、复合词和国俗词展开论述。
1.文化词语,这是近几年来研究最多的一个方面。王曼(2015)《基于欧美学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词语及教学研究》:“在厘清文化词语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从影响释词的因素,词语释义的原则,释词角度的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在具体的教学案例中总结针对欧美学生的文化词语释词方法与技巧。”李璐溪(2017)《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教学———以汉英文化为例》首先阐述了关于文化词语的新认识,其次分析了汉语文化词语教学的难点,最后提出了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策略:对比教学,联想教学,情境教学。赵妍(2018)《中级教材<桥梁>中文化词语研究及教学设计》通过对中级水平的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级水平留学生习得文化词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出的问题,结合文化词语的教学原则,对实用中级汉语教程《桥梁》中的文化词语进行教学设计,试图设计出适合文化词语的教学设计。
除此之外,郭珊珊(2015)《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赵彬(2015)《<汉语水平词汇与字等级大纲>的文化词语教学研究》、张亚楠(2017)《中级汉语综合课文化词汇教学情况调查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孙金华(2018)《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词语教学研究—以郑州大学中级留学生为例》等都对文化词语的教学做出了相关论述。
笔者认为,学习汉语,重要的是首先要了解中国文化,因此文化词语的教学很有必要,这也是文化词语教学研究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中占有很大比例的重要一个原因。
2.复合词。何涛(2018)《论语素教学在双音节复合形容词教学中的运用》主要论述了双音节复合形容词的教学。现代汉语词汇主要以双音节复合词为主,所以双音节复合词的教学是基础。
3.国俗词。丛珊(2014)《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采用量化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对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汉语国俗词语的收录、编写情况以及外国留学生汉语国俗词语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教材编写建议,针对教材的固有局限,提出相关教学策略和建议。毕岩(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教学构想》主要论述了国俗词语的五种范畴,分析与其相关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内容在侧重于词语的形音义及用法、词语的常用搭配和固定结构的基础上,更要注重词语的语境知识和文化意义以及汉外词汇的对应情况。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温晔(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提出,认真掌握每一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原则、词的教学与句子、语境教学相结合原则、运用词的搭配和类聚关系进行教学的原则、重视语素教学、词与字相结合的原则和增加词汇的重现率原则等五个原则,他认为教学需要遵循重复巩固的原则。
白骅(2017)《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原则及方法》主要提出针对口语课的词汇教学的和原则,他认为要达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必须依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来确立原则。主要有先听再说、直接明了、词不离境和高复现率四个原则,此外,他认为词汇教学还应遵循精讲多练、循序渐进和适当纠错等原则。
贺婷(201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研究》表示,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开展词汇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有:“每个词语的意义、用法都需掌握、循序渐进,由简入难、词汇与句子相结合,掌握用法以及注意词汇的复习,加深记忆,这与温晔提出的原则基本一致。”
骆明弟(2019)《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因词施教”原则》首次明确提出“因词施教”的原则,即根据词语特点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他以宏观、系统的视角,从词语结构凝固程度、意义理解对语境的依存度、词语意义整体性程度、造词特点、词语聚合特点、词语组合特点等六个方面挖掘特点论述“因词施教”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将有利于促进教师去研究汉语词汇的特点,并根据词汇特点进行教学。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如周丽(2018)《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以泰国素叻他尼府差雅学校为例》提出:“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并在泰国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取得了实践性的意义。如提高了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动机、教学效率最大化——学生习得汉语词汇并运用于交际、架起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的桥梁等。”
除上述教学原则以外,笔者认为,不同的言语技能对词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在词语释义上要把握准确、适度原则,遵循由浅入深原则,坚持精讲多练(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分散难点、注重用法原则,这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通用的原则。
(五)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全面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明白词义的基础上运用,并且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词汇扩展,用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在此,基于笔者自身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笔者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中所读到的文献中选取七种常用的方法总结并加以阐述。
1.以字带词法
根据崔新雅(2019)《语素法在中级汉语听力课双音词教学中的应用—以<发展汉语·中级听力>双音词教学为例》中的说法:“‘字本位’最早的倡导者是赵元任,肖贤彬是语素法较早的提倡者,学术界所说的‘字本位’,实际提倡的是‘以字带词’教学法,以改变以往的“以词带字”的传统,这也就是“语素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而“语素教学法”在上世纪90年代的对外汉语教学专著《语言教学原理》中最早出现。
鞠琪嘉(2015)《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泽龙(2019)《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教学法的研究》也谈到“语素教学法”的运用。
我们都知道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具有自由性,可以独立成词,也具有活动性,可以构成大量的双音节、多音节词。可以说,汉语是一种“语素”语言,它以语素为基本单位。在周荐(2004)的《汉语词汇结构论》一书中提出:“使用‘语素’比‘词素’更方便”。
王力先生在1982年时就指出“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要了解一个合成词的意义,单就这个词的整体去理解它还不够,还必须把这个词的构成部分(一般是两个字)拆开来分别解释,然后合起来解释其整体,才算是真正彻底理解这个词的意义了。”所以,借助汉字的表义能力学习词汇,以字带词法是词汇教学中必然会用到的方法,新HSK六级词汇大纲在编排上,在一定程度上也坚持了以字带词的原则,有利于学生能更好更快掌握汉语词汇。
2.搭配教学法
冉松(2015)《英美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及其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提到:“初级水平留学生才开始学习动词时,所掌握的动宾短语都是较为常见的固定搭配。在此阶段教师应让学生牢固的掌握动词的基本义,创设不同的运用情景,让学生把基于常用义的基本词汇搭配掌握好,鼓励学生将基本常用搭配运用到句子中去。然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词汇与已经掌握的词汇建立搭配关联,鼓励学生进行搭配尝试。”
王树建(2014)《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关词语教学探微———以“穿”和“戴”为例》、刘雨欣(2016)《对外汉语教学语境下的四字格框架语研究》、尧桢(2016)《基于语料库的甲级短时类副词搭配及二语习得考察》、贝瑞奇(2018)(Ricardo Pessoa)《葡汉基本动宾词语搭配对比研究》、刘芷君(2018)《语块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中的应用》、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2019)《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也谈“固定搭配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优点及使用“语块教学法”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词汇构词有五种基本形式,即主谓、动宾、并列、偏正、动补。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外国人学习汉语往往难于掌握汉语的词语搭配规律,因而词语搭配的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至关重要。作为对外汉语教师,我们首先要掌握汉语词汇的搭配理论,熟悉搭配规律,才能利用搭配教学法,给学生教学,帮助他们掌握汉语词汇。
3.直接法(图画、语言、动作等直接展示):利用实物、图片释义,如:桌子、窗户、课本、衣服、汽车等;利用动作释义,如:跑、坐、点头、握手等;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2019)《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乐雯(2019)《翻译法和图示法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对比研究——以伦敦哈里斯小学肯利分校为例》都谈到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使用直接法的优势。
4.翻译法(注意是否完全对等):直接把生词翻译成外语,适当使用外语在词汇教学中是可以的,有时外语解释是最简明、最有效的方法。如:电脑、圣诞节、钢琴等词。乐雯(2019)《翻译法和图示法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对比研究——以伦敦哈里斯小学肯利分校为例》谈到恰当使用母语翻译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好处。
5.语境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义。如:
他对别人很热情,但对我却很冷淡。(对立)
小李的家庭很和睦,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从来没吵过架。(补充)
我刚才吃了两块沙琪玛,现在一点也不饿。(搭配)
杨瑒(2019)《语境理论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个案研究》、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2019)《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邹紫晗(2019)《基于语境教学法的对外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刘雯雯(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分析——以<说说迷信>一文的词汇为例》从语境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等几方面阐述了语境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6.比较法(反义词):如:窄—宽,矮—高,减少—增加,潮湿—干燥等。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2019)《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刘雯雯(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分析——以<说说迷信>一文的词汇为例》提到:“在对近义词、近音词、形近词等易混淆词进行比较辨析时可以采用比较归纳法和对比法。”
7.情境法(情景法):利用和创造特定词语出现的情景,使学生在自然或半自然的语言环境中,接触、理解相关的词语,并生成、输出相应的话语。比如:初级1班教“都”,可以利用教师里现有的情景。马佳玲(2019)《情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礼智兴华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详细分析总结了情境教学法的定义、特点及运用原则。刘幸君(2016)《情景教学方法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也谈情景教学法的特点及原则。
(六)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策略和技巧
根据笔者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中所读到的文献来看,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基本上采用以下四个方面的教学策略和技巧。
1.通过语境或情境讲解词义和用法。这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是一种常见并且有效的策略,学生在语境或情境中更能理解也更容易掌握汉语词汇。杨瑒(2019)《语境理论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个案研究》通过分析与总结得出:“语境理论下的词汇教学能不断促进词汇知识深度的发展,随着学习者对于语境理论应用于词汇教学态度的改变,也使得学习者的词汇态度和方式不断变化,让词汇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促使学习者的二语能力向前发展。”马佳玲(2019)《情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以礼智兴华中学的教学实践为例》谈到:“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将学习者的汉语言输入方式与语言交际、中国文化背景连接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通过对比讲解词义的用法。在讲解同音词、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等学生容易混淆的词语时,首先考虑比较归纳法和对比法,这有利于学生区分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也更能明显地感受到完全相反的意义。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2019)《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以河北大学为例》、刘雯雯(2016)《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分析——以<说说迷信>一文的词汇为例》提到:“在对近义词、近音词、形近词等易混淆词进行比较辨析时可以采用比较归纳法和对比法。”
3.通过词的色彩义讲解词意义和用法。王月(2016)《基于对外汉语中级词汇教学的形象色彩义硏究》从词语形象色彩义对中级词汇教学的影响出发,阐述了词语形象色彩义的三个表达功能,并就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提出了对外汉语中级词汇形象色彩义的教学策略。
4.词语教学要重视文化意义和民族心态。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也使得汉语词汇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学习汉语词汇也注定要联系中国文化的意义,与文化含义结合起来。戴丹萍(2016)《中韩文化交融与汉语词汇教学》指出:“文化促进语言教学的发展,对外汉语的跨文化交际性,决定了汉语教学必须注重语境和语用,而语境和语用又往往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终究是离不开其背后庞大的文化背景。”语言的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又是语言的抽象表现,二者相互影响。张绿聪(201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在谈到文化词语的研究意义时指出:“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重视文化词语的教学,让学习者真正的学会、运用文化词语,掌握汉语的精髓,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应对得当,具有相当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述评
(一)述评目前研究成果
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不论是对外汉语教学界还是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都明显感觉到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难度以及词汇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加强了他们对词汇教学的重视,也促进了他们对词汇教学方面更多、更明确的认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的研究内容更加趋向细化,也更具严密性。根据笔者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中所读到的文献来看,这些研究更多的是基于理论方面,在实践方面的还是比较少,比如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出新的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应用于具体实践中的比较少,可能是因为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者缺乏对教学对象长时间追踪的机会,所以不能得到更加系统的研究。此外,词汇研究的范围比较狭隘,针对韩国、日本和泰国的韩语学习者的研究较多。在国别化研究中又缺乏阶段性的研究,所以在这方面还亟待提高。因为有关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比较笼统,没有具体的分阶段研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词汇。
(二)本文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论文通过查阅知网相关文献,从教学任务和意义、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涵盖面比较广,内容也比较丰富。但存在很多的问题,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认识得不够深刻,所以对命题的探讨不够深入;研究中引入的数据不够,对相关问题的支撑程度不足;论文的各部分之间衔接不够强,有的地方缺少逻辑。
注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②George W.Wilkins.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M].1972
③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
④赵金铭.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宄[M].商务印书馆,2006。
⑤周荐.汉语词汇结构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白骅.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原则及方法[J].文学教育(上),2017(08):168-170.
[2]贝瑞奇(Ricardo Pessoa).葡汉基本动宾词语搭配对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3]毕岩.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国俗词语教学构想[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06):62-65.
[4]崔新雅.语素法在中级汉语听力课双音词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
[5]丛珊.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国俗词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6]戴丹萍.中韩文化交融与汉语词汇教学[D].兰州大学,2016.
[7]郭珊珊.汉语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D].新疆大学,2015.
[8]贺婷.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研究[J].才智,2017(15):109.
[9何涛.论语素教学在双音节复合形容词教学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8.
[10鞠琪嘉.语素教学法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5.
[11]乐雯.翻译法和图示法在初级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效果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2]李润生.近年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综观[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7(02):32-45+51.
[13]李璐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教学——以汉英文化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57.
[14]刘泽龙.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语素教学法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15]刘芬.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
[16刘雯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方法分析——以《说说迷信》一文的词汇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05):233.
[17]刘芷君.语块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法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8(13):216-217.
[18刘雨欣.对外汉语教学语境下的四字格框架语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
[19]陆俭明.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1998(04):5-13.
[20]骆明弟.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因词施教”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02):126-130.
[21]马佳玲.情境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烟台大学,2019.
[22]冉松.英美留学生习得汉语多义动词及其动宾短语的个案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23]孙金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词语教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8.
[24]王明月.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4-15.
[25]王美琪.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2):17-18.
[26]王曼.基于欧美学生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词语及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
[27]王慧.二语习得中的汉语语块研究[D].暨南大学,2007.
[28]王树建.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关词语教学探微——以“穿”和“戴”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11):120-121.
[29]王月.基于对外汉语中级词汇教学的形象色彩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0]温晔.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方法和原则[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4):41-43.
[31]杨瑒.语境理论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个案研究[D].贵州大学,2019.
[32]尧桢.基于语料库的甲级短时类副词搭配及二语习得考察[D].湖南大学,2016.
[33]张亚楠.中级汉语综合课文化词汇教学情况调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7.
[34]张绿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及其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4.
[35]赵妍.中级教材《桥梁》中文化词语研究及教学设计[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6]赵彬.《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的文化词语教学研究[D].渤海大学,2015.
[37周丽.基于“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原则的对外汉语初级词汇教学设计[D].云南大学,2018.
[38]邹紫晗.基于语境教学法的对外汉语综合课词汇教学设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9]Zautashvili Ketevan(凯蒂莞).新HSK四级词汇教学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9.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写文章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