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影视作品的剪辑节奏与观众心理密切相关。剪辑的节奏在艺术效果和情感表达中起着重要作用。电影制作中剪辑节奏控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必须适应电影本身的主题结构和情绪表达。剪辑的节奏直接影响到观众的心理变化,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电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X动作片进入视觉消费时代以后,为了迅速吸引观众,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动态的图像广泛应用开来,这种视听风格的效果逐渐地改变了新一代电影观众的品味,他们完全适应了影片剪辑节奏的跳跃。本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得主《极速车王》正是赢在了把握观众心理和完美的剪辑节奏上。
本文就以《极速车王》这部影片为例,研究剪辑节奏对观众心理的影响,观众对《极速车王》所产生的心里想法,以及对于整部影片最直观的感受,由于剪辑节奏所影响的观后感。首先研究了国内外有关剪辑节奏的相关理论,通过反复欣赏《极速车王》的剪辑画面,从中分析整理剪辑的节奏和形式有哪些特点,进而针对影片动作剪辑节奏方面对观众心理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为广大剪辑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电影剪辑;剪辑节奏;观众心理;动作;极速车王
引言
自电影诞生以来,视听语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不仅取决于电影技术的进步,也取决于创作团队的审美观念的更新。同时也由于电影观众的视听经验的积累,影片制作中关于成像的改进,X电影的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开来,直到现在,快节奏的剪辑技术在各种电影中都能看到[1]。如果按照好莱坞“无缝剪辑”的标准,一个片段的剪辑没有构成一个有意义的动作单元,或者,某一镜头与影片中这一单元其它片段无法无缝链接,那么,这个片段的剪辑就是没有意义的[2]。当许多镜头片段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融合时,才能向观众系统的传输视觉效果和图像冲击力,从而影响观众的视觉感知。
正如让·吕克·戈达尔所说的那样,国内外的视频节目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来制作剪辑和特殊效果。一位著名的编辑说:“一个优秀的剪辑可以给一部没有原创品味的电影添加最宝贵的东西,并充分表达影片的整体效果和精彩片段的瞬间美丽[3]。”同样,剪辑节奏对于影片中的每一个叙述部分和整个电影中情感表达的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影视剪辑在未来的发展有很好的趋势,发展前景宽广。
影像的特征是运动,运动产生节奏,这是图像的美学功能,运动的节奏是一种运动的感觉,节奏是图像艺术中最重要的活力。动作的改变必然会引起一种反应,影视作品剪辑的节奏是图像艺术欣赏的一部分。当观众接受影片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时,就是回应了影片创作者的艺术表达。只有通过研究动作节奏与观众心理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创作者才能通过剪辑更好地表达影片的思想意图。以节奏吸引观众注意,同时创造激发观众情感和意识共鸣的气氛[4]。
本文通过分析电影《极速车王》中的剪辑节奏和心理,为广大剪辑工作者提供一份有益的参考,也让电影爱好者更加深入的了解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更加了解导演的意图。电影改编自A·J·贝米的纪实小说《地狱驾驶: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赛》,影片中的两位男主肯迈尔斯和卡罗尔谢尔比都是赛车界的知名人物,一个入主赛车名人堂而另一位是知名的汽车设计师。《极速车王》的电影制作开始于2018年7月,持续了85天,摄影师Phedon Papamichael用ARRI ALEXA LF(4.5K)以2.39:1的比例拍摄ARRI RAW,使用定制的Panavision镜头来呈现老Panavision C镜头的画面质感,以还原年代片的画面。多线叙事,平衡故事里的潜台词,大量的视效镜头,都给《极速车王》给剪辑团队带来了大量的挑战。剪辑和拍摄是同时进行,在2018年11月结束,并为工作室在2019年2月放映初剪。
《极速车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声音剪辑奖,同时赢得了电影声音剪辑和电影音频协会在内的最高荣誉。剪辑师迈克尔·麦库斯克曾凭借《与歌同行》获奥斯卡提名,并摘得X电影剪辑工会奖,今年,他凭借《极速车王》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剪辑奖。同样,安德鲁·巴克兰也凭借《极速车王》喜提奥斯卡最佳剪辑奖。
电影的剪辑质量体现在影片的剪辑效果是否迎合观众的情绪。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我们应该不断地参与影视剪辑艺术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善于总结和归纳,创新思维,提高把握剪辑节奏的能力,创造出更具艺术效果的电影。
1 动作剪辑节奏相关理论
1.1动作剪辑节奏
1.1.1☑动作剪辑与节奏的关系
所有从事影像创作的人,都必须按照自己的工作方向,有计划的处理好创作的节奏,运用好自己的想象力,就像编剧安排的节奏一样,摄影的节奏要早先一步,美术也要画好节奏,音乐也要写出节奏,演员也要表演出节奏,最后的剪辑才能剪出影片的节奏[5]。所有部门共同努力,提高电影的质量。导演和编剧是整个电影的主人和作者,他们不仅要控制拍摄前的节奏,也要控制下一步拍摄中的节奏和最后剪辑的节奏。拍摄中各个部分表演涉及到剧本中的人物,人物的动作、内心、情感、语言节奏等,完全需要演员来体现。然后是剪辑部分,这是我们拍完电影后的最后一件事,它决定了电影的最终视听效果。主要剪辑工具可以概括为镜头长度、镜头数量和排列顺序[6]。这些工具正是决定影片节奏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非常有逻辑性和规律性的来运用,根据镜头的内容、人物的动作特征来把握节奏。如图1.1-1.3所示。
图1.1迈尔斯在一次比赛上的场景
图 1.2 迈尔斯在比赛时
图1.3 迈尔斯在勒芒比赛时
1.1.2影像动作剪辑节奏的分类
电影节奏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叙事节奏、图像节奏、声音节奏、心理节奏[5]。影视动作片也是以四大节奏为主要支撑,进行再创作。由于影视前期和后期的动作剪辑节奏是不可分割的,相互作用的,所以针对这四个部分,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以下具体分析。
叙事节奏:创作电影,首先,我们必须考虑电影的内容、故事的发展、人物的描写和心理的变化,人物的动作必须符合这些特点,也必须从结构上,在时空变化中考虑影响节奏的因素。
影像节奏:根据图像的速度,最基本的因素是图像建模因素,也可以说是建模速度,这是在剧本中电影节奏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我们要关注每一目标的运动因子的特性和组合,包括摄像机的运动路径、每一目标的持续时间和不同类型的组合效应,以确定电影中的图像速率。
声音节奏:电影的节奏要与画面的节奏和声音节奏相协调,完整地结合在一起。电影的声音包括三个要素:对话、音乐和画外音。人们之所以把声音看得比其他一切都重要,是因为声音中的对话是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来表现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
心理节奏:观众的心理享受和美学享受是形成电影节奏的另一个基本因素,节奏相对稳定或者跳跃,与人的身体和心理节奏密切相关[5]。电影艺术要满足观众的身体、心理和美学需要。观众在看电影时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有时会紧张,有时会害怕,有时会兴奋,因为外界的刺激,反映了身体内部的运动规律。
1.2动作剪辑节奏的形式
1.2.1 动作组接节奏
随着剪辑的发展,电影人已经把“隐形剪辑”作为良好剪辑的标杆。从获得奥斯卡最佳剪辑奖的电影中可以看出,该标准也被接受。接触剪辑意味着摄像机的组装是流体的,图像的运动是流体的,剪辑是隐形的,除非剪辑是故意引起观众注意的[6]。作为镜头之间的组合剪辑,第一个任务是保持图像的流动性,而剪辑则经常寻找组合元素,这意味着某些元素会再次出现在上一个镜头和下一个镜头中。在一个好的电影剪辑中,有很多要组合的元素,例如屏幕方向、演员视图、演员运动、拍摄角度、道具、时间、服装和其他摄像机之间的组合等等。每个段落之间的转换和每个场景之间的转换也与组合剪辑不可分割。
1.2.2 动作跳切节奏
在剪辑节奏跳切时,一些时间和空间连续性以及运动连续性被打破,而传统影片的节奏则基于这些连续性,意思是跳切剪辑是一种非常规的片段切割镜头的连接,基于情节逻辑和观众的心理状态,以镜头画面之间的跳切为特征[7]。有时我们需要让观众对这部电影感到兴奋,有时我们需要创造一种紧迫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使用跳切技术。在新世纪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剪辑奖的电影中,跳切式剪辑被完全使用。
1.2.3动作的时空逻辑节奏
影片图像要显示空间中的时间运动变化。图像的衔接与影片情节是密切相关的,视频有三个基本时间和三个基本空间。三种基本的时间类型是:事件时间,即电影和电视中直接延伸的时间;叙事时间,即通过图像和语言延伸的时间;以及感知时间,即人们直接感受到的时间。三种基本空间是:屏幕空间,即原始镜头未经编辑的真实空间,屏幕上反射的真实空间,或连接成新虚拟空间的不同内容镜头的组装;行动空间,指在实际环境中根据在不同行动空间有机地将主体联系在一起的若干情况指数进行的所有主体活动;想象空间,指基于观众心理的需要,把真实的空间转化为想象的空间创造,而不是真实视频空间。三个基本空间和基本时间是密切相关和可互换的[8]。
2动作剪辑节奏与心理
2.1 动作剪辑节奏与心理探析
在电影《极速车王》中,因为动作片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和真实空间的,在画面造型上已经可以引起一些共鸣,在剪辑的过程中,剪辑所反映的一些情感、一些场景和一些氛围,也许观看的人是在思考自己的一些经历,由此产生共鸣效应。这是一种移情,许多电影和剧作都需要它来吸引观众,以便观众能预料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运用共鸣的剪辑手法是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不可或缺的[9]。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需要给人一个连贯的逻辑思维空间,我们也需要不仅能够描述某一个镜头,而且能够充分表达赛车过程中的极端速度、紧张和危险,你必须用这个片段来引起观众的共鸣,告诉观众思考这一系列动作的发展结果。现在电影还有一种纯节奏的形式,它不注重表现的内容,而是以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的心理效果,依靠视觉效果和视听艺术相结合的动作画面,它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种新的趋势[10]。
窥探心理是电影诞生之初最重要的心理之一,可以说电影是建立在人们的窥探心理之上的。有些人写他们自己的生活和他们自己的世界,而另一些人喜欢为了好玩而阅读,每个人都有一种窥探别人生活的好奇心,还有观察别人的生活是如何被引导和选择的感觉[11]。在《极速车王》中谢尔比被带去见福特二世那场戏,观众比较好奇的就是在场每个人的想法,而剪辑使得画面中的某些窥探意识更加的强烈,比如一个眼神的主观镜头加上人物的一些细微动作,极大的引起了观众的兴趣点,一下就能调动观众想要看下去的情绪。如图2.1、2.2所示。
图 2.1谢尔比在和福特二世谈话时
图2.2 周围人的神情
2.2 动作剪辑节奏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2.2.1动作的组接节奏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一部好的电影应该是前后连贯的,所以在处理片段节奏时要注意段落之间的关系。如果片段剪辑跳跃的速度太快,那么影片将持续保持张力,从而使整个影片一直是快节奏,会使观众视觉疲劳,造成观众视觉和心理焦虑[13]。这一损失不值得,但如果电影制作时在片段中放了太多流畅的陈词滥调,这会减缓电影的速度,延误剧情,失去观众的注意力,使观众的心理过程无法有效地动员起来,那么电影的整体效果就变得无趣了。
因此,剪辑师要充分利用整体剪辑节奏的优势来控制影片的节奏,在各个段落之间建立起快与慢、起与落、层层推进的节奏感,从而提升整部电影的效果,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美感享受[14]。比如《极速车王》中日常生活的动作场景需要一个缓慢的节奏,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比赛过程中,有必要用快节奏来产生扣人心弦的视觉效果。如图2.3-2.8所示。
图 2.3 迈尔斯的儿子在最后看着谢尔比的神情
图 2.4 赛车片段
图 2.5迈尔斯比赛遥遥领先
图 2.6 比赛超车时
图 2.7 赛车片段
图 2.8 迈尔斯比赛片段
2.2.2 动作的时空节奏对观众心理的影响
传统的剪辑风格是根据一般时间规则和空间逻辑,在保证时间和空间流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时间节奏跳跃和遗漏很少,传统剪辑风格通常要符合观众的心理经验[15]。《极速车王》这部电影综合采用多种剪辑手法,情节剪辑根据传统手法,影片的流畅性使观众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情节的发展中去。同时,动作剪辑根据电影新的剪辑理论,没有固定的剪辑格式,可以跳,重复,甚至打散,在一瞬间,它将事件、光线、结构等元素完全结合在一起。
想象力这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表达要素,观众情绪感染和紧张,节奏和场景的改变,能够调动观众的自身经验,自发的在特定时刻,在头脑中建立情感和心理联系[12]。比如《极速车王》中,谢尔比在维修站这部分画面,谢尔比的赛车、人群、迈尔斯的场景都需要融入到场景中,编辑要根据实际需要,精心设计节奏,合理选择传统和现代的剪辑手法,提升影片的表现力。如图2.9、2.10所示。
图 2.9 维修站
图 2.10 比赛中途修车
图 2.11 谢尔比在维修站
图 2.12 中途修车
图 2.13 迈尔斯在维修站与人争执
3《极速车王》中剪辑的心理
探究《极速车王》中运用的剪辑节奏,以及这些剪辑节奏对观众造成了哪些影响。仔细分析影片中的精彩镜头,每一个镜头是如何带动观众的共鸣,为广大剪辑工作者提供一份有益的借鉴。
奥斯卡最佳动作剪辑和最佳音频剪辑奖,今年的《极速车王》,原本不是最有希望的,但最终四位候选人中的两位获奖者都是《极速车王》。这也是今年唯一一部以赛车为主题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这部电影的英文原版叫做《福特法拉利》一部詹姆斯·曼戈尔德的赛车电影,由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改编自贝米的小说《穿越地狱:福特、法拉利和勒芒》。影片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福特与法拉利的激烈竞争,可以想象,这样一部以赛车为主题的电影,赛车场面,引擎轰鸣,会点燃观众的狂野之心。如图3.1-3.5所示。
图 3.1 勒芒比赛片段
图 3.2 勒芒比赛片段
图 3.3 勒芒比赛片段
图 3.4 勒芒比赛迈尔斯和对手较量
图 3.5 冲过终点片段
3.1碎片化剪辑展现多角度视觉
这一集无疑是这部电影最显著的特征。电影的基本单元不再是摄像机,而是屏幕。在空间和时间管理方面,片段的剪辑更加自由和灵活[16]。通过在一系列动作中选择最重要的动作点,旋转一系列非常短的片段,然后随机切割这些片段,可以大大加快运动速度[9]。
在这场戏中,谢尔比被带到福特二世那里,当他向福特求助,这一片段的场景是在场所有人的心理角逐。一切活动的描写都在一个房间里,所以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很重要。正如谢尔比在他的台词中所说的,这实际上是福特对他的侮辱,但他是很有耐心的想要保存他的这份工作,这个画面对表情和语言的演绎表达了他的心理。他并没有以传统的方式赢得辩论,他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观点,法拉利的存活和福特有真正的直接联系,他的目的被在在场的所有人理解并支持。如图3.6-3.8所示。
图 3.6 谢尔比和福特二世交谈
图 3.7 周围人的神情
图 3.8 谢尔比带福特二世感受赛车
3.2拍摄和剪辑都按计划进行
通过一系列的制作,根据预览进行拍摄视觉的材料来了,剪辑也根据视觉预览进行。视觉预览和素材镜头以及后期剪辑制作都是按照一系列计划来进行,这就是对现代电影创作以及如何拍摄这些片段的宝贵经验[17]。
这场戏是勒芒比赛和迈尔斯的家人在家里观赛的交切剪辑。最终观众看到的是一场激动人心的赛事,不无聊、不啰嗦。这里没有制作成一场只在赛道上跑车的比赛,而是利用快速剪辑节奏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故事[18],通过故事情节,搞明白和家里的交切镜头,以及何时进入维修站,配合实际的赛车镜头。如图3.9所示。
图 3.9 迈尔斯家人观看比赛
3.3镜头剪辑和拍摄要满足窥探心理
过去,只需拍摄所有这些东西,然后弄清楚如何做交切剪辑。但是现在,如果我们以这种传统的方式拍摄,那么可能那个片段就剪不出来了[19]。
这场戏是谢尔比在维修站,他正在和那个记者谈话,他从人群中拿走了钥匙,人群中的摄像头,他必须调整并包围这些场景,迈尔斯的动作,迈尔斯在这个时候引起公众的反应等等。这个流程的镜头剪辑很重要,在维修站和观众反应之间的跳切节奏,在那些时刻内,建立了一个他超越那辆车的镜头,然后观众对他作出反应。如图3.10、3.11所示。
图 3.10 迈尔斯比赛片段
图 3.11 比赛片段
图 3.11 谢尔比在劝说迈尔斯
图 3.12 迈尔斯内心在做最后的挣扎
图 3.13 迈尔斯与同车队的人共同进入终点
图 3.14 迈尔斯错失勒芒比赛冠军
图 3.14 迈尔斯在训练中车辆失事
好电影首先要有好故事[20]。例如,电影《快速车王》的故事非常生动感人。通过镜头剪辑的结合,在人们心中激起了强烈的速度和情感共鸣。他抓住观众的心理,用每个片段吸引观众的视听,进而达到完美的视听效果。《极速车王》利用独创的电影制作、动作节奏、声音节奏等手段,令观众感动的同时也获得强大的视听享受[21]。
结 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结合本人在毕业作品制作和日常学习中的体会,对动作剪辑的节奏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通过对电影实例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动作剪辑节奏在影视作品中的地位,以及在再创作中元素对观众感受的影响。近年来,优秀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剪辑形式也越来越新颖,尤其是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剪辑奖的优秀影片,这些作品常常打破了所有的限制和原则,剪辑节奏配合得自然流畅。好的作品,总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众体验是决定影视作品票房和收视率的重要因素,剪辑对观众体验的影响很大,打破传统和限制是现代剪辑的重要运用理念。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翁达杰. 剪辑之道:对话沃尔特·默奇[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2:98-101
[2] 丹尼艾尔·阿里洪. 电影语言的语法[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3.3:67
[3] 大卫·波德维尔, 克里斯汀·汤普森.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7:46-50
[4]赵耀.如何把握影视动画的整体节奏[J].作家, 2015(8):199-200
[5]牟堂娟.浅析电影的节奏美[J].戏剧之家, 2015,(9):118
[6]杜承烨.连贯性剪辑法则与图形匹配在剧情片中的运用与实践——以电影《爆裂鼓手》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7:664
[7]管瑞敏.蒙太奇在奥斯卡火警影片中的运用[J].新闻世界,2012:9
[8]赵魁林.电影剪辑对影像时空结构重建的运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34
[9]崔晶.电影心理学发展概观[J].神州, 2012(20):225
[10]翁璐.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剪辑艺术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 2015:65-66
[11] 李泱.谈电影学的重要分支──电影心理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19, 5(23) :30-32.
[12]徐兆倩.多元视像的梦幻与现实[D].曲阜师范大学, 2014:56-58
[13] 李奇峰. 微电影大导演:微电影拍摄与制作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12:55-58
[14] 斯蒂芬·普林斯, 王彤译. 电影的秘密:形式与意义[M]. 北京: 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8.11:87-88
[15] 罗伊·汤普森, 克里斯托弗·J·鲍恩. 剪辑的语法[M]. 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9:89-90
[16] 袁志忠.电影节奏的形式及其美学功能初探[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 2009(3):86-89
[17] 陈跃华.后期编辑时如何进行主体动作的剪辑[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03):11-12
[18]姚争.电视剪辑艺术[M].浙江: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6:52
[19]沈宏达.动静之间——《爆裂鼓手》的视听韵律[J].电影艺术,2015:25
[20]郑汉民.经典与现代的完美平衡——电影《逃离德黑兰》剪辑艺术分析[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3:42-44
[21]陈越红.影视声音在传播交流活动中的表征[J].当代电影,2009(7):117-120
致谢
在这次毕业设计中,我要衷心的感谢刘莹老师,从选题到撰写,一直到最后定稿,一直给予我最实用的意见,她不仅在学业上是我的导师,也是我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指明灯。她的谆谆教诲是我在即将踏入社会时重要的人生一课。
感谢论文指导小组的各位老师对我提出的批评和修改意见。老师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扎实的写作功底是对我的鞭策,促使我在写作中精益求精。感谢其他所有曾经指导我学业的老师,没有你们的关怀与帮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此外,还要感谢在大学生活中无私地对我提供帮助的各位同学,尤其是我的舍友,不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1158,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447766.cn/chachong/149422.html,